郁病中医(简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郁证 (抑郁症)中医诊疗规范 一、疾病概述: 郁病是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滞,脏腑功能失调所引起的一类病症,临床表现主 要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痛,或易怒易哭,或咽中如物梗塞,不寐等,以情 志内伤为主要因素,病机发展以气郁为先。 二、疾病诊断 (一)辩证要点 1、辨明受病脏腑与六郁的关系 郁病发生主要与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心失所 养,郁病以气郁为主,但治疗时辨清六郁,一般说,气郁、血郁、火郁主要关系于 肝;食郁、湿郁、痰郁关系于脾。 2、辨别症候虚实 六郁病变,即气郁、血郁、火郁、食郁、湿郁、痰郁属实,而 心脾肝的气血或阴精亏虚导致症候属虚 。 (二)症候诊断 1、肝郁脾虚证:精神抑郁,胸胁胀满,多疑善虑,喜太息,纳呆,消瘦,稍活动 即感倦怠、脘痞嗳气,大便时溏时干,或咽中不适,舌苔薄白,脉弦细 2、肝郁气滞证:精神抑郁,胸胁胀痛,面色晦暗,嗳气频作,善便太息,夜寐不 安,月经不调,舌质淡,苔薄白,脉弦 3、心脾两虚证:善思多虑不解,胸闷心悸,神疲,失眠、健忘,面色萎黄,头晕, 神疲倦怠,易自汗出,纳谷不化,舌质淡,苔白,脉细 4、肾虚肝郁证:情绪低落,烦躁兼兴趣索然,神思不聚,善忘,忧愁善感,胁肋 胀痛,时有太息,腰酸背痛,性欲低下,脉沉细或沉弦。 5、肝胆湿热证:烦躁易怒,胸胁胀满,多梦,耳中轰鸣,头晕,头胀,腹胀,口 苦,咽有异物感,小便短赤,舌质红,舌苔黄腻,脉弦数。 三、治疗方案 (一)治疗原则 理气开郁,调畅气机;一般病程较长,用药不易过猛,在实证治疗中,应注意理 气而不耗气,活血而不破血,清热而不败胃,祛痰而不伤胃,在虚证治疗中,补益 心脾而不过燥,滋养肝肾而不过腻 (二)辩证选择中药汤剂 1、肝郁脾虚证 治法:疏肝健脾,化痰散结 推荐方药: 逍遥散合半夏厚朴汤加减:柴胡、当归、白芍、甘草、半夏、厚朴、茯苓 中成药:补脾益肠丸 2、肝郁气滞证 治法:疏肝和胃,理气解郁 推荐方药: 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白芍、香附、枳壳、当归、陈皮、百合、合欢花、佛手、 川芎、甘草、
中成药:逍遥丸 3、心脾两虚证: 治法:健脾养心,补益气血 推荐方药: 归脾汤加减:党参、茯苓、白术、黄芪、当归、远志、郁金、酸枣仁、木香、龙 眼肉、甘草 中成药:归脾丸 4、肾虚肝郁证: 治法:益肾调气,解郁安神 推荐方药: 颐脑解郁方加减:五味子、郁金、柴胡、合欢花、栀子、白芍、甘草 中成药:疏肝解郁胶囊 5、肝胆湿热证: 治法:清肝利胆 宁心安神 推荐方药: 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黄芩、栀子、木桶、泽泻、当归、生地、柴胡、车前 子 中成药:龙胆泻肝丸 (三)中医特色疗法 1、耳穴压豆 2、心理疏导 3、体针 四、预防、调摄 1、正确对待各种事物,避免忧思郁虑,防止情志内伤 2、对郁病者,用诚恳、关怀、同情、耐心的态度,取得患者信任 3、做好精神治疗,增强治愈疾病信心,解除情志致病原因,促进郁病完全痊愈 参考文献: 1、中医内科学/吴勉华,王新月主编.3 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2.7 2、中医诊疗方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6 3、河北中医护理规范/张喜锐主编 河北科技出版社, 2010.3 河北省新河县中医院 刘晓娟
wenku.baidu.co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