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新课程改革的思考

摘要:新课程改革自实施以来,在理论层面出现了一些争论,在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种种问题,教育者就这些情形进行思考探讨,并且提出了一些相应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关键词:本土化;评价制度;教师素养;资金投入

一、实现新课程理论的本土化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大多来自西方,将其引入中国的文化及教育背景,必然有一个文化的适应和筛选过程,诸如社会建构主义知识观、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多元智能理论等都对我国新课程理念产生影响。新课程改革要借鉴国外教育理念,但借鉴不是“移植”,要批判地借鉴国外的课程理论和经验,继承和创新中国优秀的教育思想。反思我国传统的课程思想,吸收国外一些先进的课程理念,在自身传统的基础上以本土化的方式澄清各种概念、观点,形成自己独特的课程论体系。在实施过程中由于社会背景因素与教育传统因素等方面的影响,新课程能否切实地做好“本土化”,使新课程理念尽快为我们的文化所内化,是实现真正意义的改革的重中之重。

二、加快评价制度改革

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重要的外在保障。新课程改革强调要淡化评价过程中过于注重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倡导转变评价理念,改造评价工具,创新评价制度,尽快把学生从被动的应试状态中解放出来。对教师的评价,也不能

停留在以成绩判断能力的层面上。中考、高考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消极、残酷的一面,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升学考试的形式仍要保留相当长一段时间,我们不能取消高考制度,但是可以进行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的改革。考试内容将更加重视对考生素质和能力的考查,积极引导学校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选拔方式要在文化课的综合评价基础上择优录取,不断思索建立新的评价体系,发挥更好的评价功能。

三、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因素,教师的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各项进程。要深化体制改革,严把教师进口关。教师职业的专业性很强,各级教育行部门应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严格掌握教师资格认定条件,坚决拒聘不具备教师资格的人员担任教师。此外我们还应不遗余力地抓教师队伍的建设,要创造多种条件,开辟多种途径,促进教师队伍的专业化发展。教师是新课程实施的执行者,他们在新课程改革中承担了主要的职责,只有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我们的课程改革目标才能更好地实现。

四、增加资金投入,关注农村基础教育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很多地区的硬件软件设施还需要大量的资金,这就需要国家和相关政府部门做好财务的配给工作。

农村教育的特殊性决定了新课程改革必须结合农村实际,关注

城乡差异,因地制宜,分层实施,不能要求“一步到位”,也不能搞“一刀切”、“一锅煮”。首先,各级政府应明确责任,切实保障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的投入。基础教育改革不能忽视农村这一主要的区域,地方财政应该从农村学校的客观实际出发,加大投入的力度,切实解决农村的客观条件不足这一问题。其次,必须完善教育投入机制,广开渠道,不断增加教育投入,丰富课程资源,为农村学校提供新课程实施所需的图书资料、教学设备、实验设备、远程教育装备等硬件设施,以教育的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为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提供信息资源和技术方面的保证。

五、明确改革意识,提高改革质量

课程改革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共同的努力。首先,要争取教育行政部门的鼎力支持,还要有大批的课程专家的理论研究,这些都为新课程实施奠定良好的基石和基础。其次,学校要明确新课程改革的方向和理念,学校的领导机构,要有高瞻远瞩的改革魄力,能清楚地意识到新课程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教师队伍要转变传统观念,树立全新的教学观、学生观。在教学实施中增加教学资源,改变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质量,保证新课程的正常实施。投入时间和精力深入研究新课程理念,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使新课程不仅做到,而且做好。

虽然新课程在理论和实施中出现了种种问题和阻力,但是笔者

认为任何事情都是在曲折中前进,新课程本身是个探索,探索就意味着不可能是完美的,相信新课程会沿着美好的目标一路前行!

参考文献:

[1]钟启泉,崔允漷.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马云鹏.课程与教学论[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单位王淼:吉林省白山市长白山职业技术学院王凯:吉林省白山市江源区教育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