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补体系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
19世纪人们在新鲜免疫血清中加入相应的细菌,无论进行体内或体外实验,均可以发现细菌的溶解,称之为免疫溶菌现象,如将免疫血清加热60℃,30min则可丧失溶菌能力。证明免疫血清中含有二种物质与溶菌现象有关。一种对热稳定的抗体,另一种对热不稳定的称为补体,单独的抗体或补体均不能引起细菌的溶解现象。
第一节补体系统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一、补体分子的组分和理化性质
补体分子是分别由肝细胞、巨噬细胞以及肠粘膜上皮细胞等多种细胞产生的,均为多糖蛋白,大多数电泳迁移率属α、γ球蛋白。
补体系统是由将近20多种血清蛋白组成的多分子体系,具有酶的活性和自我调节作用,它至少有两种不同的活化途径,其生物学意义不仅是抗体分子的辅助和增强因子,也具有独立的生物学作用,对机体的防御功能,免疫系统功能的调节以及免疫病理过程都发挥重要意义。
1968年世界卫生组织对其进行了统一命名, 分别以C1-C9命名。1981年对新发现的成分和因子也进行了统一命名。
如C1, C2, C3┅┅C9,其中C1又分为3个亚单位,分别为C1q, C1r, C1s。
1.每一分子的酶解片段用小写的英文字母表示,如C3a; C3b。
2.具有酶活性的可在其上面划一横线,如C1。
3.对灭活的补体成分加i表示,如C2ai。
4.对具有酶活性的复合物则应用其片段表
5.补体系统的其他因子以英文大写字母表示,如B因子, P因
子等。示,如C3转化酶,可以用C4b,2a表示。
补体系统各成分的理化性质
补体成分分子量
(KD)
电泳区
带
血清含量
(μg/ml)
裂解
片段
产生部位
第一组
C1q
C1r
C1s
390
95
85
γ2
β
α
70
35
35
小肠上皮细胞, 脾,
巨噬细胞
C2117 β130
C1aC
2b 巨噬细胞C3190 β11300
C3aC
3b
C3cC
3d
巨噬细胞,肝
C4(A因
子)
180 β2430
C4aC
4b
C4cC
4d
巨噬细胞,肝
C5190 β175 C5a,
C5b
巨噬细胞C6128 β260 肝
C7120 β255 ?
C8163 γ155 肝
C979 α200 肝
第二组B因子
D因子
P因子
95
25
220
β
α
γ2
240
2
25
Ba,
Bb
巨噬细胞,肝
巨噬细胞,血小板
巨噬细胞
第三组C1INH
C4bp
I因子
H因子
S蛋白
105
1100
93
150
80
α
β
β
α
180
250
50
400
500
噬细胞
噬细胞
噬细胞,细小板
血清中:C3含量最高1300μg/ml,其次为C4,S蛋白,H因子各约C3,含量的1/3,其他成分仅为C3的1/10以下。
第二节补体系统的激活
补体系统各成分通常多以非活性状态存在于血浆中,当其被激活物质活化之后,才表现出各种生物学活性,补体系统激活可从C1开始,也可以越过C1,C4,C2从C3开始,前一种称为经典途径(classical pathway),后一种激活途径称为替代途径(alter native pathway)或旁路途径。
一、经典激活途径
按其在激活过程中的作用,分为三组:识别单位(recognition unit) 包括C1q,C1r,C1S;活化单位(activation unit) 包括C4,C2,C3;膜攻击单位(membrane attack unit) 包括C5~9。
(一)识别阶段
C1是由三个亚单位C1q,C1r,C1S依赖于Ca2+结合成牢固的非活性大分子,C1与抗原抗体复合物中免疫球蛋白的补体结合点结合至C1酯酶形成。
C1q:有6个Ig结合点。
C1r:起着连接C1q和C1S的作用。
▲C1q启动后可引起C1r活化,C1r进一步使C1S活化,C1S具有酯酶活化,即C1的活性,此酶可被C1INH灭活。
(二)活化阶段
1.C4是C1的底物,在Mg2+的存在下,裂解为C4a,C4b两个片段。2.C2也是C1的底物,在Mg2+的存在下裂解为C2a,C2b。
3.C4b与C2b结合成C4b2b(C42)成为C3转化酶。
4.C3在C3转化酶作用下,裂解成C3a和C3b。
5.C3b与C42相结合产生C423(C4b2b3b)为经典途径的C5转化酶。
▲活化阶段为C1作用后续的补体成分,至形成C3转化酶和C5转化酶。
(三)膜攻击阶段
1.C5在C423的作用下裂解为C5a,C5b。
2.C5b不稳定,当与C6结合成C56时成为较为稳定的复合物。
3.C56与C7结合成C567
既可吸附于已致敏的细
胞膜上,插入膜的磷脂双
分子层中,为细胞膜受损
伤的一个关键组分。
4.C567虽无酶活性,但进
一步同C8,C9结合后形
成C5~9,即补体的膜攻
击单位,可使细胞膜穿孔
受损。
▲C5转化酶裂解C5后,作
用于后续的其他补体成
分,最终导致细胞膜受
损,细胞裂解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