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图读懂中国能源四大战略方针

合集下载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

中国的能源政策(2012)(2012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目录前言一、能源发展现状二、能源发展政策和目标三、全面推进能源节约四、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五、推动化石能源清洁发展六、提高能源普遍服务水平七、加快推进能源科技进步八、深化能源体制改革九、加强能源国际合作结束语前言能源是支撑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是现代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

在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进程中,能源始终是一个重大战略问题。

20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能源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生产国,形成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以及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发展的能源供应体系,能源普遍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居民生活用能条件极大改善。

能源的发展,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保持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中国能源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能源资源禀赋不高,煤炭、石油、天然气人均拥有量较低。

能源消费总量近年来增长过快,保障能源供应压力增大。

化石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对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为减少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实现经济、社会、生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中国不断加大节能减排力度,努力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逐年下降。

中国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切实转变发展方式,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依靠能源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全面提升能源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推动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努力构建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现代能源产业体系,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更加坚实的能源保障,为世界经济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一、能源发展现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能源工业快速增长,实现了煤炭、电力、石油天然气、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的全面发展,为保障国民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持续提高作出重要贡献。

——供应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2011年,中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达到31.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一。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ppt 人教版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西气东输工程ppt 人教版

思考题
1.西气东输工程经过哪几个省级行政区?属于中西部地带的 省区是哪几个? (新、甘、宁、陕、晋、豫、皖、苏、沪) 2.西气东输工程管线经过哪些城镇或油气田附近 (轮南、哈密、嘉峪关、武威、中卫、靖边、郑州、南通、 上海等) 3.西气东输管道要穿越“三山一塬、五越一网”,三山指太 行山、太岳山、吕梁山,一塬指黄土高原,五越指五次 大型河流穿越--三次过黄河、一次过长江、一次过淮河, 一网指江南水网。全线地形地貌复杂,施工难度非常大。

西气东输工程的含义
• 从狭义上讲,西气东输又是特指新疆塔里 木—上海长江三角洲的输气工程。这条管 道全长 4200 千米,管径 1118 毫米,途径 新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南、 安徽、江苏、上海 9 个省区,年输气能力 120 亿立方米,固定资产投资 384 亿元。 再加上城市管网、工业利用等相关项目建 设,整个工程的投资规模高达 1200 亿元。
11.2
实现双赢的能源战略 --西气东输工程
一、打通我国能源输送的大动脉
• 1.建设西气东输工程的背景 (1)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以煤炭为主 的能源消费构成造成的环境负面影响日 益显著。 (2)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 确定将开发利用天然气作为优化能源消 费结构、改善能源地域分布的一项重要 举措。
3.西气东输工程建设的地理条件
• 有可靠的资源和技术保证
• 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上海及长江三角洲地区人口众多、能源 消费密度大,具有发展利用天然气的广阔 空间,市场消求量大,长江三角洲及沿线 各省区完全有能力消化东输的燃气,并将 保持强劲的需求增长势头。
二、西气东输工程的深远影响
• 西气东输工程对于拉动我国国民经济的 持续增长,保持生态环境、改善能源生 产和利用结构等方面都将产生重要的影 响。其影响可以列表表示:

中国的能源现状与能源政策

中国的能源现状与能源政策

中国的能源现状与能源政策---国家能源办副主任、国家发改委能源局局长徐锭明同志在APEC可再生能源研讨会上的讲话2005年9月26日尊敬的张主任,尊敬的各位代表,女士们、先生们:上午好!很高兴参加APEC可再生能源研讨会,我谨代表国家发改委能源局欢迎各位代表的光临。

正如张主任刚才所讲到的那样,中国政府非常重视包括可再生能源在内的能源领域的国际合作,目前中国不仅积极参加APEC、国际能源论坛(IEF)、能源宪章、东盟+3等多边能源合作,而且还与30多个国家签署了双边能源合作协议。

此次APEC地区可再生能源研讨会的召开,为各成员经济体在可再生能源发展方面的经验交流提供了平台,同时也将为可再生能源领域的技术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我想借此机会,简要介绍一下中国的能源现状和能源政策,以便各位参会代表对中国的能源情况有一个概要的认识。

一、中国的能源现状从能源总量来看,我国是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第二能源消费国,能源消费主要靠国内供应,能源自给率为94%。

2004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总量19.7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煤炭消费量(原煤)18.7亿吨,原油2.9亿吨,天然气415亿立方米。

一次能源生产总量18.46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15.2%。

其中,原煤生产19.56亿吨,原油生产1.75亿吨,天然气408亿立方米。

2004年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4.4亿千瓦,居世界第二位,发电量2.19亿千瓦时。

从人均水平来看,2004年中国人均一次能源消费量1.08吨油当量,为世界平均水平1.63吨油当量的66%,是美国人均8.02吨油当量的13.4%,日本人均3.82吨油当量的28.1%。

目前,中国人均电力装机容量仅0.3千瓦,为美国人均水平(3千瓦)的十分之一。

从能源结构来看,2004年一次能源消费中,煤炭占67.7%,石油占22.7%,天然气占2.6%,水电等占7.0%;一次能源生产总量中,煤炭占75.6%,石油占13.5%,天然气占3.0%,水电等占7.9%。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趋向ppt课件

中国能源发展战略与政策趋向ppt课件

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生态环 境保护和人民生活质量,已经成为我国 经济社会生活中的最为迫切的问题之一。
能源安全已成为各国制定能源政策 的基础。
能源外交已成为各国外交活动的重 要领域。
.
4
能源的分类
一次能源 不可再生能源 化石能源:煤炭、石油、天然气 核能:铀 可再生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生物 质、地热能、潮汐能等
集产品

产品
第四阶段 高收入
创新驱动
服务附加值 高
16
中国在世界能源的地位
第一煤炭生产与消费国 第二能源生产与消费国 第二石油消费国 美国之外最大的石油进口国
第二大电力市场 最大的SO2排放国 第二 CO2排放国
17
能源评价的指标
GDP的能耗强度: 能源消费量/GDP
能源增长弹性系数:增长率之比 产品能耗水平 人均能源消费量
9
2002年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能源消费快速增长 石油消费和进口的快速增长 近年来电力供应短缺
10
近年来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
一次能源消费 1990-2001 3.4% 2002-2005 14.5%
石油消费 1990-2001 6.4% 2002-2005 6.6%
电力消费 1990-2001 8.4% 2002-2005 14.7%
tce/人
9
8
世界平均水平的74%
8.16
7
6
5
3.94
4.71
4
3 2 1.7
2.3
1
0
中国
世界
英国
美国
OECD
22
3. 未来中国能源需求和挑战
.
23
未来能源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

能源战略、能源政策和能源安全最新PPT课件

能源战略、能源政策和能源安全最新PPT课件
(4)公平
提供各种类型的能源企业之间公平竞争的环境。
(5)政治
7与周边国家、能源出口国的国际关系十分重要。
第二节 能源政策的定位和目标
(二)能源政策的目标、基本点及原则
2、能源政策的基本点和原则
基本点:各国能源政策普遍是以最少的社会耗 费进行有效的资源配置,为社会提供足够的能 源和确保能源供应的安全为其基本点。 制定原则:1)具备职责功能的主体性; 2)具有体制
3
2、能源战略的取向和特点
(一)能源战略的特点
(1)长期性。能源战略在于揭示经济发展的总方 向,它要求立足于现在而着眼于将来。 (2)全局性。能源战略集中完整地反映了一国能 源开发利用全过程及其代表的根本利益。 (3)目标性。能源战略就是为了保证社会发展对 能源的基本要求 (4)预见性。揭示能耗供给和需要的趋势,对能 源形势做出全局和全过程的预测。 (5)对抗性。能源战略充分分析一国参预国际能 源竞争的对策与机会。
31% (2002 年,煤炭13消% 费量 14.2亿吨)
–燃煤造成二氧化硫、烟尘排放占总量的70-80% 原煤消费构成
–酸雨面积占国土面积1/3,二氧化碳(碳计)9亿吨,占全球13%
14
第四节 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能源政策
(一)中国能源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产值能耗高、效率低、能源浪费严重 ? 单位产值能耗高。国内生产总值占全世界 GDP9%,而能源消费占18%,单位GDP能耗是世 界平均水平的2.5倍。 ? 单位产品能耗高。钢差距在11%左右,水泥 综合能耗差距在23%,造纸行业差距更大。
能源安全及能源政策
1 能源战略和能源立法 2 能源政策的定位和目标
3 能源安全
4
主要国家能源战略和政策来自5能源经济政策

我国能源及能源政策

我国能源及能源政策

能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伴随着能源的改进和更替。

能源的开发利用极大地推进了世界经济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摘自07年中国能源白皮书能源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源的再生和高效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能源问题还关系着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安全等诸多问题。

作为世界上第二大能源消费国,要实现“十六大”提出的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两番的宏伟目标,充足、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是重要的物质保障。

为此,我们需要对我国能源现状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同时我们要制定出合理的能源政策来引导能源工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能源结构中国是目前世界上第二大能源生产及消费国,能源资源的有限性与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目前中国能源的整体利用效率是33%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个百分点,中国必须从实际出发,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逐年增加石油、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中的比例,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力度,进而在经济上整体向低碳转型。

1. 中国能源占世界平均值的比重:中国是个发展中国家。

由于历史的原因,人口多,底子薄,中国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不足,在中国的能源结构中,煤炭消费比重比世界平均高41.5个百分点,石油低16个百分点,天然气低20.5个百分点。

我国石油探明可采储量只占世界的2.4%,天然气占1.2%,而我国人均石油、天然气可采储量分别仅为世界平均值的10%和5%,人均能源资源占有量远比世界平均值要低。

2. 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生产总量:28.0亿吨标准煤,其中煤炭占77.5%、石油9.4%、天然气3.84%,其他(水电、核电、风电)占9.26%。

2009年中国的一次能源消费总量:30.5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比例为:煤炭70.1%、石油18.7%、天然气3.85%、其他(水电、核电、风电)7.35%。

3. 能源结构调整的目标:未来10年,中国将从自身的国情出发,强化节能减排措施,走低碳经济之路,调整、优化能源结构。

1228__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1228__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

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必须加强全局谋划。

19日公布的《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提出,坚持“节约、清洁、安全”的战略方针,加快构建清洁、高效、安全、可持续的现代能源体系。

以下是国家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全文。

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能源是现代化的基础和动力。

能源供应和安全事关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

新世纪以来,我国能源发展成就显著,供应能力稳步增长,能源结构不断优化,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科技进步迈出新步伐,国际合作取得新突破,建成世界最大的能源供应体系,有效保障了经济社会持续发展。

当前,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深刻调整,能源供求关系深刻变化。

我国能源资源约束日益加剧,生态环境问题突出,调整结构、提高能效和保障能源安全的压力进一步加大,能源发展面临一系列新问题新挑战。

同时,我国可再生能源、非常规油气和深海油气资源开发潜力很大,能源科技创新取得新突破,能源国际合作不断深化,能源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

从现在到2020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能源发展转型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必须加强全局谋划,明确今后一段时期我国能源发展的总体方略和行动纲领,推动能源创新发展、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特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战略(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决策部署,以开源、节流、减排为重点,确保能源安全供应,转变能源发展方式,调整优化能源结构,创新能源体制机制,着力提高能源效率,严格控制能源消费过快增长,着力发展清洁能源,推进能源绿色发展,着力推动科技进步,切实提高能源产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中国能源升级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安全可靠的能源保障。

中国能源结构及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能源结构及能源发展战略目标

中国能源结构及能源发展战略目标所谓能源,是指能够直接或经过转换而获取某种能量的自然资源。

能源就是能量的来源,是提供能量的资源。

在自然界中,有一些自然资源拥有某种形式的能量,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够转换成人们所需要的能量形式,这种自然资源被称为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水能、地热能、核能等等。

但在生产和生活中,由于工作需要或是便于输送和使用等原因,常将上述能源经过一定的加工、转换,使之成为更符合使用条件的能量,如煤气、电力、焦炭、蒸汽、沼气和氢能等,它们也称做能源,因为它们也为人们提供所需的能量。

能量按照存在和产生的形式分:自然界存在的即一次能源和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而成的能源产品即二次能源。

按照来源分为三大类,即来自地球以外天体的能量,其中主要是太阳辐射能,此外,还有其他恒星或天体发射到地球上的各种宇宙射线的能量;地球自身蕴藏的能量,主要有地热能和原子核能和地球与其他天体间的相互作用。

按照是否再生分可再生能源和非可再生能源。

按能源是否能作为燃料使用可分燃料能源和非燃料能源。

按能源的储存性质可分为含能体能源和过程性能源。

按技术利用状况分常规能源和新能源。

按对环境的影响分为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

为了合理地选择和使用能源,应该分析和研究他们的资源量、可用性和经济性。

储藏量是能源供应能否稳定持续的必要条件。

能源密度是指在一定质量、空间或面积内,从某种能源中实际所能得到的能量或功率。

各种能源的开发费用和利用该种能源的设备费用相差比较大。

供能的连续性是指能量按需要的多少和快慢,连续不断地供给能量。

储能的可能性是指在不用时可以储存起来,需要时能立即供给所需的能量。

能源的运输费用和损耗不容忽视,使用能源时必须考虑其对环境的影响,任何一种形式的能量都可以看成是由有效能和无效能两部分组成。

按照这些,全球化石能源探明剩余储量大约折合8100 亿吨油当量,其中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比例为17 :17:66.目前世界石油探明剩余的可采储量1400 多亿吨,天然气探明剩余储量150 万亿立方米,煤炭探明剩余储量9800 多亿吨。

中国能源安全“路线图”

中国能源安全“路线图”

于世界最高水平 。按照 日 本官方的预测 ,到 2 0 3 0年, 日 本对传统能源的依存度将仅有 4 0 %。 从这个意义上看 ,日 本媒体将 自身列为 “ 新 能源大国”并不是妄言。
一 ' ’’’’’’’’、
:能 源观 察 :
l 《 ‘ 《 l ‘ ‘ 《
中国能源 安全 “ 路线 图"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 出,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加 强节能降耗 ,支 持节能低碳产业和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 ,确保国家能源安全。 从 “ 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到 “ 控制能源消费总量” ,1 0个字变成 8 个 ,看似细微的一 词之差 ,意味却不尽相同。 “ 国家能源安全 ”正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 合理 ”的消失,也 体现 出中国的国际责任。 国家 能 源局相 关负 责人 在 《 中 国能源政 策 2 0 1 2 } 发 布仪 式 上 指 出 ,虽然 去 掉 的 仅是 “ 合 理”二字 ,但却说 明在 “ 十二五 ”期 间,国家将加强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力度 ,更加重视推 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 ,加强节能降耗 。 “ 合 理控 制 ” 变 “ 控制” 早在 2 0 1 1 年1 月召开的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就已经明确指出,“ 十二五”期 间要把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落到实处 ,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重点是控制煤炭过快增长 ,压缩不合 理消费需求 ,淘汰落后产能。 随后公布的 《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 “ 十二五 ”规划纲要》 中提出,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 总量。此后 国家相关部委负责人也 曾多次明确地表示 ,将严格控制 “ 十二五 ”期 间能源消费 总量 。但关于这一控制 目标的相关数据却久未能敲槌定音。 2 0 1 2年 2月 份 ,国家能 源局 提 出 ,“ 十二五 ” 我 国能源 战略将 从 以保 供 给 为主 ,向控 制 能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原则有哪些内容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原则有哪些内容

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原则有哪些内容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原则:1、立足国内、面向世界,解决我国石油供应不足的问题。

解决油气供需缺口,要国内、国外同时并举,但立足点要放在国内。

国内是我们的根本,要最大限度地加大对国内油气资源勘探的投入,包括海洋油气资源勘探的投入,大力发展油气生产,以减少对国外的依赖,降低能源供应风险。

这应成为我们坚定不移的方针。

2、推行“走出去”战略,要实行多方位、有重点。

重点要放在周边国家。

选择重点的标准是:经济、安全。

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及其他中亚国家油气蕴藏丰富,是我国的友好邻邦,政治比较稳定,从长远来说,应该把重点放在这里。

3、推行“走出去”战略要积极、稳妥。

在分析我国能源发展战略的内容和原则时,积极是首要的,要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迈大步。

实践证明,我国的石油公司有能力在海外创业,为国家拿回更多的份额油,我们要加大海外的投入,争取较快地提高份额油在石油引进中的比例。

郭枫阳——思维管理专家!原小米、LG高级讲师!10余年中外企业管理实战经历,曾在LG、小米等多家中外知名企业担当培训经理、高级讲师等不同职位!精通思维分析、心理学,长于工具应用,能够将培训方法落地,让企业能够顺利实施。

4、推行“走出去”战略要处理好三个关系。

第一是上游和下游的关系。

我们从邻国引进油气,上游在邻国,下游在我国。

我们不能只管下游不管上游,还要争取拥有上游部分股权,以便参加上游的管理,降低油气成本,保证油气安全供应。

第二是自力更生与开放和对外引进的关系。

自力更生是我们始终要坚持的原则。

但在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今天,我们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扩大开放,发展对外合作,引进国外资金、技术,加快我国石油工业的发展。

我们不仅在国内要扩大国际合作,在国外也要发展国际合作。

第三是分散和协调、统一、联合的关系。

为了增强竞争意识,国家让各石油公司走出国门,从事海外开拓。

这个思路是对的。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把我国的公司办好,开活,创造更高的效益。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简本

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路线图2050-简本

大功率中压变流器技术
变流器
大功率高压变流器技术
新型电力电子器件应用
潮间带基础、施工和运维技术
海上基础施工
浅海基础、施工和运维技术
深海基础、施工和运维技术
设计 大规模风电场系统建模和设计技术
精细化风功率预测技术
风电场 电网适应 运行
故障穿越能力、有功无功控制技术 分布式风电场风电直接应用和大规模储能技术
2050 30000 9000 6000 6000 12000 10000 7000 15000 5000 100000
积极情景
四、环境效益
在基本情景基础上,2020 年前,针
按 照 上 述 2020、2030 和 2050 年
对内蒙古等地区靠近负荷中心和较多输 的风电发展目标和布局,在基本情景下,
电通道的优势,加快内蒙古等的风电基 到 2050 年风电开发带来的累计投资将达
地开发,向外输送。同时,加大中东部 到 12 万亿元(2010 年价),在理想情
分散式风电开发。2020 ~ 2030 年,通 景下,到 2050 年风电开发带来的累积投
过全面推进输电通道建设和灵活电力系 资将达到 24.5 万亿元(2010 年价)。
l 积 极 情 景 下, 到 2020、2030 和 2050 年,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将分别 达 到 3 亿 千 瓦、12 亿 千 瓦 和 20 亿 千瓦,风电发电量将分别达到 0.6 万
亿千瓦时、2.4 万亿千瓦时和 4 万亿 千瓦时。 l 2020 之 前, 陆 上 风 力 发 电 将 占 主 导 地 位, 海 上 风 电 以 示 范 为 主; 从 2021 到 2030 年,大规模开发陆地 和近海风电,远海风电以示范为主; 从 2031 到 2050 年,将进一步扩大 陆上和海上风电开发。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部分知识点

中国电力与能源战略部分知识点

中国能源概况一、能源禀赋我国传统化石能源资源以煤为主,石油、天然气等优质化石能源相对不足.我国煤炭剩余储量居世界第3位.我国油气资源勘探处于早、中期阶段,未来还有资源储量增加的潜力.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开发潜力巨大,水电技术可开发量为5.4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二、能源生产我国已形成了以煤炭为根底,电力为中心,石油、天然气、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全面开展的能源生产供给体系.〔1〕煤炭生产:煤炭是我国的根底性能源,产量居世界第一位,主要集中在某某、某某、某某、某某四省〔自治区〕.〔2〕石油生产:我国石油产量近年来保持平稳增长.我国是世界第5大石油生产国〔前4位分别是俄罗斯、沙特阿拉伯、美国和伊朗〕.西部和海上是我国未来石油开发的重点,处于勘探的早期和产量的上升期,是保持我国石油稳产的主要区域.〔3〕天然气生产:我国天然气生产正步入快速开展阶段,产量增长较快.供给格局已呈现出"西气东输、海气上岸、北气南下〞的局面.产量居世界第7位〔前6位分别是美国、俄罗斯、加拿大、伊朗、卡塔尔和挪威〕.〔4〕电力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发电装机容量和发电量保持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能源生产增速.我国是世界第2大电力生产国.三、能源消费〔国家的电气化水平衡量指标:一是发电用能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二是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的比重.〕〔1〕一次能源消费: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开展对能源的需求持续增长.我国能源资源禀赋以与立足国内满足需求的能源方针,决定了我国将长期保持以煤为主的一次能源消费结构.〔2〕终端能源消费:在我国终端能源消费中,优质能源消费需求的增长近年来明显加快,比重逐步增加.煤炭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中所占比重持续下降,石油和电力在终端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大幅提升.终端煤炭消费逐渐向工业集中,交通行业是最大的终端石油消费行业,工业用电结构呈现明显的重型化趋势.四、国际能源合作随着国内能源需求的增长,我国由能源净出口国逐渐变为能源净进口国.能源进口的不断增加促使我国能源供给保障策略从自给自足逐步走向立足国内和利用国外资源并举,国际能源合作在我国能源开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地位越来越重要.在油气领域,我国能源企业不断加快海外投资步伐,主要投资方式有三种:第一种是通过协议或竞标的方式直接获得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权;第二种是通过企业并购的方式获得海外油气资产;第三种是通过贷款或其他援助方式获得资源国提供长期油气资源供给的承诺.在煤炭领域,我国能源企业主要通过投资开矿的形式获取海外煤炭资源.在电力领域,我国能源企业积极开展跨国输电和电力贸易.此外,我国能源企业还通过工程承包、企业并购、资产运营、技术装备出口、管理咨询等方式进入海外电力市场.能源战略思路一、能源问题的复杂性〔1〕综合性:能源问题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开展全局,能源的开展设计国家的科学技术、开展阶段、消费习惯、生态环境、外交军事等各个方面.〔2〕差异性:不同国家和地区,能源开展面临的问题和矛盾各不一样.〔3〕长期性:自人类社会诞生至今,能源问题就一直深刻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开展进步.能源技术的重大突破和能源结构的优化调整,从来就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需要经历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4〕不确定性:回顾历史可以看出,能源开展历程存在着诸多不确定性.这些不确定性既可能是科学技术领域的重大突破或重大发现,也可能是政策法规的重大调整与变更,抑或是某次偶然的事故或危机.二、大能源观所谓大能源观,是指以系统论的方法,以可持续开展的理念,以全局的、整体的、历史的、开放的、普遍联系的视角去分析和研究能源问题.结合我国实际来看,就是统筹考虑能源开展与经济、社会、环境、外交等方面的关系;统筹考虑满足能源需求、保护生态环境与增强国际竞争力的关系;统筹考虑国际、国内能源资源开发利用的关系;统筹考虑煤、水、电、油、气、核等各种能源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传统能源与新能源之间的关系;统筹考虑能源开发、输送、消费等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三、能源问题解决思路〔1〕推进经济开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2〕推进能源开展方式转变,走中国特色能源现代化道路〔①推动能源结构由高碳型转向低碳型;②推动能源利用由粗放型转向集约高效型;③推动能源配置由就地平衡型转向大X 围优化配置型;④推动能源供给由国内资源保障型转向国际国内资源统筹利用保障型;⑤推动能源服务由单向供给型转向智能互动型〕;〔3〕推进国际竞争格局转变,营造相对宽松有利的国际环境;〔4〕三个转变之间的关系〔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统领能源开展方式转变,能源开展方式转变保障经济开展方式转变.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能源方式转变对国际竞争格局转变提出了要求,国际竞争格局转变对经济开展方式转变和能源开展方式转变提供了支撑〕.四、能源开展方式转变路径〔1〕坚持能源开发与能源节约并举,提高能源开发利用效率;〔2〕坚持传统能源开发与新能源开发并举,推动能源结构多元化、低碳化;〔3〕坚持利用国内资源与利用国外资源并举,构建内外互补的能源供给格局;〔4〕坚持优化能源布局与优化能源输送方式并举,促进能源大X围高效配置;〔5〕坚持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并举,激发能源可持续开展的内在动力.五、电力在能源战略中的地位能源系统是一个复杂系统,涉与煤、水、电、油、气、核等各个品种与其开发、转换、输送、储存、消费等各个环节,以与资源禀赋、技术水平、产业结构、消费模式、国际合作等各个方面.电能在能源系统中居于中心地位.我国坚持以煤炭为主体、电力为中心、油气和新能源全面开展的战略.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是指制定实施能源战略、推进能源开展方式转变,更立足我国煤炭储量大、可再生能源资源丰富、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国情,顺应全球能源开展趋势,把电力平衡作为能源平衡的重要支撑,把电力作为一次能源转换利用的重要方向,把电网作为能源配置的重要根底平台,把提高电气化水平作为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效率的根本举措,通过电力工业的科学开展,促进一次能源资源的清洁高效开发和合理布局,促进能源结构和输送格局的优化调整,缓解日益突出的能源供给压力和生态环保压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提供可持续的能源保障.六、能源战略以电力为中心的意义〔1〕保障能源供给,缓解能源安全压力〔①满足能源需求取药重视电力开展;②实现煤炭高效开发利用需要优化开展煤电;③缓解石油供给压力需要开展电能替代.〕〔2〕优化能源结构,缓解环境保护压力〔①清洁能源需要转变成电力使用;②电力行业是污染物减排的重点领域.〕〔3〕提高能源效率,降低能源强度〔①电力是经济效率最高的能源品种;②提高电气化水平有利于降低能源强度.〕〔4〕改善民生,服务和谐社会建设〔①电力开展影响到经济社会各个领域;②电力开展是解决农村能源问题的关键;③电力安全出现问题波与面广、影响大.〕七、电力开展的核心任务以电力为中心推动我国能源开展方式转变,当前重要和紧迫的任务是加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所谓"一特四大〞战略,是指建设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开展的坚强智能电网,加快空中能源通道建设,实施输煤输电并举,促进大煤电、大水电、大核电、大型可再生能源发电基地的集约高效开发,实行大规模、远距离输电和全国X围优化配置能源资源,为我国经济社会开展提供可持续的电力保障.八、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意义〔1〕保证电力供给的需要;〔2〕集约化开发能源资源的需要;〔3〕优化能源输送格局的需要;〔4〕提高能源配置效率的需要;〔5〕保护生态环境的需要.九、实施"一特四大〞战略的关键〔1〕开展特高压电网是大型电源基地建设的前提与保障〔相对来说,以500千伏交流和±500千伏直流为主构成的电网存在远距离输电能力不足、跨大区联网能力和效益有限、短路电流超标等问题,已不能满足电源大规模集约开发、能源大X围优化配置的现实需要,必须开展电压等级更高、资源配置能力更强的特高压电网.〕〔2〕开展特高压电网能够充分发挥特高压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的优势〔与现有500千伏输电相比,特高压输电在远距离输电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经济优势.从交流输电看,1000千伏交流输送能力是500千伏交流的4~5倍,经济输电距离约为500千伏交流的3倍,线路损耗率为500千伏交流的1/4~1/3,单位走廊宽度的输送容量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倍.从直流输电看,±800千伏、±1100千伏直流输电能力分别是±500千伏直流的倍,±800千伏直流经济输电距离约为±500千伏直流的倍,线路电阻损耗是±500千伏直流的2/5,单位走廊宽度输送容量约为±500千伏输电线路的1.6倍.开展特高压电网可以克制500千伏电网在远距离输电方面的不足,促进电力工业安全开展、节约开展、高效开展.〕〔3〕开展特高压电网有利于构建结构坚强、功能强大的智能化能源配置平台〔一个以特高压为骨干网架、以智能化技术覆盖各个环节的坚强智能电网,不仅仅是电能输送的载体,而且是现代能源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局部,是具有强大能源资源配置功能的智能化的根底平台.随着与互联网、电视网、广播网等网络全面融合,坚强智能电网的功能定位还将进一步向社会综合服务平台的方向升级,在保障能源安全、促进节能减排、推动经济社会开展方面发挥显著的作用.〕〔4〕开展特高压电网可以为国际能源合作提供技术支撑〔我国周边国家具有丰富的煤炭、水能等能源资源,具备开展跨国输电的潜力,输电距离远是主要的制约因素.特高压输电是解决这一问题的现实选择.〕电网开展与互联一、电网根本概念电力系统是由发电、输电、配电、用电等环节组成的电能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费的系统.电网包括输电、配电和用电环节,用于联系发电厂和电力用户.二、电网开展历程1875年,法国巴黎建成世界上第一座火力发电厂,标志着电力时代的到来.1882年,爱迪生在纽约建成世界上第一座商用发电厂〔装机容量为660kW,采用1.6km 110V直流电缆输电〕,标志着电力成为一种商品.根据电压等级、电网规模、发电机组单机容量和运行技术等特征来划分电网的开展阶段:〔1〕19世界末至20世界中期;〔2〕20世纪中期到20世纪末.三、电网互联现状北美、欧洲电网联网始于20世纪20年代,50年代开始快速开展,80~90年代,覆盖广、交换规模大的跨国、跨区大型互联电网根本形成.截至2011年底,除某某地区外,我国各省级电网实现交直流互联,全国联网格局形成,并形成了华北-华中、华东、东北、西北、南方5个同步电网.四、电网开展趋势〔1〕能源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不断增强;〔2〕系统安全可靠水平不断提升;〔3〕未来电网开展,大规模接纳可再生能源电力和智能化成为电网开展的趋势和方向.五、电能的主要特点〔1〕不能大规模储存,发电、输电、配电和用电在同一瞬间完成;〔2〕发电和用电之间必须时时保持供需平衡,如果不能保持实时平衡,将危与用电的安全性、连续性与用电质量.六、电网输电电压等级在我国,高压电网指的是110<60>/220KV电网,超高压电网指的是330、500、750KV电网,特高压输电指的是1000KV交流和+-800、+-1000KV直流输电工程和技术.特高压输电开展动因与研发历程一、特高压技术电压等级为交流1000千伏与以上和直流±800千伏与以上的输电技术,是当今世界电压等级最高、最先进的输电技术.二、特高压输电开展动因〔1〕满足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电力输送要求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存在能源资源和负荷中心不均衡的情况,这种不均衡既是由能源资源的地理分布所决定的,也是由社会经济开展的历史原因所形成的,客观上要某某现电力大规模、远距离、高效率输送.〔2〕保护生态环境开展特高压电网可以推动国家清洁能源开发目标实现与清洁能源的高效利用,开展特高压电网可以促进以电代煤和煤电布局优化,大幅度减少"三华〞〔东北、华北、西北〕电网X 围内燃煤消耗,有效利用洗精煤和外来电力,提高已有电厂燃煤质量和利用效率,改善当地环境质量.〔3〕提高电网运行安全性和社会综合效益通过构建特高压交流电网,形成"强交强直〞的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可确保特高压直流系统可靠输电.开展特高压输电,有利于在全国X围内实现土地资源优化开发与节约利用. 〔4〕提高能源输送保障能力输煤与输电是能源输送的两种重要方式,开展特高压输电并不是取代铁路运输,输煤输电应当各有侧重,合理分工,优势互补,协调开展.三、国际特高压输电研发历程为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网损,防止输电设备的重复容量,确保电力系统可靠性,降低输电线路对输电造成的影响,美国、日本、苏联、意大利等过于20世界60年代末或70年代初根据各国电力开展需要开始进展特高压输电的可行性研究.苏联是世界上最早开展特高压输电技术研究的国家之一,也是迄今为止除了中国外唯一拥有特高压输电工程运行经验的国家.乌克兰也是世界上少数具有开发超/特高压设备能力的国家之一.多年来各国开展的一系列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和设备制造研究探索工作,为后续特高压输电技术的开展和应用奠定了一定的根底.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一、特高压输电技术特点交流输电工程中间可以落点,具有网络功能,可以根据电源分布、负荷布点、输送电力、电力交换等实际需要构成电网.特高压交流输电具有输电容量大、覆盖X围广的特点,为国家级电力市场运行提供平台,能灵活适应电力市场运营的要求;且输电走廊明显减少,线路、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与输送功率的比值较小.直流输电工程主要以中间不落点的两端工程为主,可点对点、大功率、远距离直接将电力送往负荷中心.直流输电可以减少或防止大量过网潮流,按照送、受端运行方式变化而改变潮流,潮流方向和大小均能方便地进展控制.交流和直流都是电网的组成局部,在电网中的应用各有特点,两者相辅相成;电网的开展不能单纯依靠直流输电,需构建交流、直流相互支撑的坚强电网.直流输电适用于超过交直流经济等价距离的远距离点对点、大容量输电;"背靠背〞直流输电技术主要适用于不同频率的系统间的联网.交流输电主要定位于构建坚强的各级输电网络和电网互联的联络通道,同时在满足直流输电的经济等价距离条件下,广泛应用与电源的送出,为直流输电提供重要的支撑.二、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特征特高压交直流混合电网是指在超高压交流电网的根底上采用了1000kV交流和±800kV 与以上直流特高压并联同步或异步输电的输电网.从国际电压等级的开展历史可以看出,电网选用新的高一级电压,应不小于下一级电压的2倍.在500kV电压等级之上引入1000kV,输电能力是500kV的4~5倍,具有技术经济合理性.且1000kV特高压交流输电将为直流多落点馈入系统提供坚强的支撑,可有效降低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的风险,有利于节省输电走廊,具有可持续开展的特征.而在交直流并联输电的情况下,利用直流功率调制等控制功能,可以有效抑制与其并列的交流线路的功率震荡,明显提高交流系统的暂态、动态稳定性能.特高压电网承载能力强,能够实现电力大容、远距离输送和消纳,能够保证系统安全运行,具有抵御各种严重事故的能力.智能电网相关知识和应用一、智能电网的理念和驱动力〔1〕智能电网是将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信息通信技术、分析决策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与能源电力技术以与电网根底设施高度集成而形成的新型现代化电网.〔2〕智能电网的智能化主要表现在:①可观测——采用先进的传感量测技术,实现对电网的准确感知;②可控制——可对观测对象进展有效控制;③实时分析和决策——实现从数据、信息到智能化决策的提升;④自适应和自愈——实现自动优化调整和故障自我恢复.〔3〕智能电网的特征:坚强、自愈、兼容、集成和优化等.①坚强.在电网发生大扰动和故障时,仍能保持对用户的供电能力,而不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在自然灾害、极端气候条件下或外力破坏下仍能保证电网的安全运行;具有确保电力信息安全的能力.②自愈.具有实时、在线和连续的安全评估和分析能力,强大的预警和预防控制能力,以与自动故障诊断、故障隔离和系统自我恢复的能力.③兼容.支持可再生能源的有序、合理接入,适应分布式电源和微电网的接入,能够实现与用户的交互和高效互动,满足用户多样化的电力需求并提供对用户的增值服务.④经济.支持电力市场运营和电力交易的有效开展,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降低电网损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⑤集成.实现电网信息的高度集成和共享,采用统一的平台和模型,实现标准化、规X化和精益化管理.⑥优化.优化资产的利用,降低投资本钱和运行维护本钱.〔4〕中国开展智能电网的驱动力主要包括:①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开展和电力负荷高速持续增长的需求;②确保电力供给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③提高电力供给的经济型,降低本钱和节约能源;④大力开展可再生能源,调整优化电源结构,提高电网接入可再生能源的能力和能源供给的安全性,满足环境保护的要求;⑤提高电能质量,为用户提供优质电力和增值服务;⑥适应电力市场化的要求,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电力企业的运行、管理水平和效益,增强电力企业的竞争力.二、坚强智能电网坚强智能电网是以特高压电网为骨干网架、各级电网协调开展的坚强网架为根底,以信息通信平台为支撑,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征,包含电力系统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的现代电网."坚强〞和"智能〞是现代电网的两个根本开展要求."坚强〞是根底,"智能〞是关键.坚强智能电网是安全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和友好互动的电网.安全可靠是指具有坚强的网架结构、强大的电力输送能力和安全可靠的电力供给;经济高效是指提高电网运行和输送效率,降低运营本钱,促进能源资源和电力资产的高效利用;清洁环保是指促进清洁能源开展与利用,降低能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提高清洁电能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透明开放是指电网、电源和用户的信息透明共享,电网无歧视开放;友好互动是指实现电网运行方式的灵活调整,友好兼容各类电源和用户接入,促进发电企业和用户主动参与电网运行调节.坚强智能电网的根底技术特征: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信息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根本途径,表现为对实时和非实时信息的高度集成和挖掘利用能力;自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开展水平的直观表现,依靠高效的信息采集传输和集成应用,实现电网自动运行控制欲管理水平提升;互动化是坚强智能电网的内在要求,通过信息的实时沟通与分析,实现电力系统各个环节的良性互动和高效协调,提升用户体验,促进电能的安全、高效、环保应用.坚强智能电网的技术体系包括电网根底体系、技术支撑体系、智能应用体系和标准规X 体系.电网根底体系是电网系统的物质载体,是实现"坚强〞的重要根底;技术支撑体系是指先进的通信、信息、控制等应用技术,是实现"智能〞的根底;智能应用体系是保障电网安全、经济、高效运行,最大效率地利用能源和社会资源,为用户提供增值服务的具体表现;标准规X体系是指技术、管理方面的标准、规X,以与试验、认证、评估体系,是建设坚强智能电网的制度保障.国家电网公司坚强智能电网建设分为3个阶段,按照"统一规划、分布实施、试点先行、整体推进〞的原如此建设实施.第一阶段〔2009~2010年〕为试点阶段,第二阶段〔2011~2015年〕为全面建设阶段,第三阶段〔2016年~2020年〕为引领提升阶段.坚强智能电网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作用:〔1〕具备强大的资源优化配置能力;〔2〕具备良好的安全稳定运行水平;〔3〕适应并促进清洁能源开展;〔4〕实现高度智能化的电网调度;〔5〕满足电动汽车等新型电力用户的服务要求;〔6〕实现电网资产高效利用和全寿命周期管理;〔7〕实现电力用户与电网之间的便捷互动;〔8〕实现电网管理信息化和精益化;〔9〕发挥电网根底设施的增值服务潜力.。

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我国的国家能源安全战略
2 建立 蛛 网式 能源 战略 通道
中 国应下大功夫加紧蛛 网式战 略通道 的建设,有效降低 中 国在 海 上 石 油 运 输 被 中 断 所 导 致 的脆 弱 性 ,减 少对 西太 平 洋 战略通道的依赖 。在这 个问题上 ,中外分 析家 都强调了输 油管道的潜 在战略利益 。首先 ,加强 中国南海石 油的开发, 并着 手建设通往缅甸 的石油运输管道 。南中国海 有石油资源 235亿 t、天然气资源 10亿 m。,是 重要 的战略资源基地 ,中 国应加 强与东南亚相关国家在南 中国海石油开发上 的合作 。 其 次,加强东北亚 能源合作 ,建设 东西伯利亚—— 中国——
韩 国—— 日本 的天 然气 管道,以及西西伯利亚—— 中亚—— 中国—— 日本 的石 油管道建设;再次,充分利用上海合作组 织 ,加强和中亚 国家 以及俄 罗斯 的能源合 作。中国对 中亚和 俄罗斯能源 资源 的投 资,能够为中国提供避开美 国海军控制 的航道 的石油供应 线,降低中国 由于 中东石油供应 阻碍甚至 中断所造成 的脆弱 ,而且中 国的陆上军事优势将发挥积极作 用 。此外 ,建设从俄罗斯 、哈萨克斯坦等 中亚 国家到 中国的 输油管道 ,可 以确保 中国能源供应来源 多元化 ,从而保障 中 国的能源 安全 。战略通 道事关中 国的经济安全和 国家核心利 益 ,中国应不遗余力地建设蛛 网式 战略通道 ,并大幅度提高 确保 战略通道 畅通 的能力。战略通道建设将是一项投资大 、 风险大 、见效慢的事业 ,应 发挥中央政府在战略通道建设 中 的主体作用 ,完 善 以国家银 行为主 体 的政 府投 资和融 资体 系 ,在投 资规模 和信贷 规模上应重点 向战略运输通道建设倾 斜 ,集 中必要 的财 力、物力保障重点建设项 目。
2008年 第 3期 (总 第 50期 )

能源革命路线图来了

能源革命路线图来了

能源革命路线图来了作者:来源:《科学导报》2017年第35期5月18日,我国宣布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有外媒称,它是继美国引领“页岩气革命”之后,由中国引领的新一轮“天然气水合物革命”,将推动整个世界能源利用格局的改变。

俄罗斯塔斯社则称,该技术完全可能使世界油气价格“崩溃”。

在强调顶层设计、科学发展的今天,不乏各种规划、战略,但上升到“革命”高度的颇为鲜见。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的“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是一例。

2014年6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正式提出,把推动“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作为我国的一项长期战略。

前不久,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的《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战略(2016~2030)》(下称《战略》),被认为是能源革命的具体路线图。

为何要将能源领域的重大突破形容为革命性的?《战略》有哪些革命性目标?又将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最复杂、最费思索的中国能源问题亟待破局为了这个《战略》,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副院长杜祥琬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开头第一句话是:“在世界各国面临的能源问题中,中国的能源问题可能是最复杂、最费思索的。

”他认为,《战略》对今后十余年我国能源革命作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

清华大学原常务副校长、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何建坤则表示,推动能源体系革命性变革,已成为大国能源战略的重要取向。

例如,欧盟提出2030年能源总消费量减少30%,可再生能源占比达27%,电力的50%来自可再生能源。

德国提出2050年能源消费量减少50%,可再生能源在总耗能中占比达60%,发电量占比80%。

美国能源部计划光伏发电到2030年占总电量的20%,2050年前达40%。

与此同时,世界能源技术创新进入活跃期。

近年来,世界能源转型加速,2006~2015年全球可再生能源年均增长5.7%,远高于化石能源1.5%的增速。

可再生能源成本呈快速下降趋势。

加快推进能源革命,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与挑战。

形式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策略与政治形式

形式与政策  中国的能源策略与政治形式

长期以来,能源一直是中国经济发展中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能源问题解决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到国民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

随着国际能源格局的风云变幻,中国正面临着世界各国能源战略部署所带来的挑战,这是中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瓶颈问题,也是对中国和平崛起的严峻考验。

所以,从战略高度全面分析能源形势,深入研究能源发展问题,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持续健康成长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中国能源战略第一,煤炭为主,多元发展,实行煤油气水核新并举方针。

中国目前是以煤为主的多元能源结构。

由于煤炭资源最为丰富,可以满足长远发展的需求,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量虽有一定规模/ 但难以满足我国长远发展需要,所以今后仍应以煤炭为主,而不能以石油为主。

当然,在实行以煤为主的同时,要注意优化结构,还要扩大利用新能源。

根据对我国能源资源潜力分析, 提高天然气和水电在能源构成中比重有相当潜力,提高核能和其它新能源的比重也是应该加以重视的一个方面。

实行以煤为主的方针,还要注意推广使用洁净煤技术和煤转化技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减轻对运输的压力。

第八,既要开发,又要保护,实行开与保护并重方针。

能源矿产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一样,都是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采出一点就少一点。

按可持续发展战略要求,不仅要考虑当代人的需要,还要为子孙后代的利益着想,要为后代留有供持续发展使用的资源。

所以,要通过宣传让人们了解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基本国情,要通过加强法制建设矿政管理和建立激励机制,做到在开发利用能源资源的同时,要切实做好能源资源的保护工作,不要浪费资源,不要乱采滥挖,不要采富弃贫,千方百计地提高资源利用率。

能源的科技、经济分析入手,论证了能源对社会经济的决定作用,这种决定作用导致了能源与国际关系的互动作用。

正因为能源对国际关系的巨大影响,各主要国家、国际组织制定、实施了不同的能源战略,各种能源战略之间的竞争引发了世界能源地缘政治图景的演变和发展。

在明了世界能源大形势大格局的情况下,中国也制定出自己的能源战略以维护中国21世纪的能源安全。

能源战略 我国不同时期战略

能源战略 我国不同时期战略

题目:阐述不同时期国家制定的“能源战略”所对应的政治、社会及经济发展背景(查询不同时期我国能源资源状况及经济发展状态的资料和数据,分析能源战略制定的依据)从总量上看,我国是资源大国;从人均资源来看,又是资源小国;资源存量地区差异较大,组合错位;资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

节约资源一直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1、1949-1979建立在国内能源资源可供利用的基础上,遵循“自力更生”“以煤为主”的原则,由供应决定需求。

建国时的经济状况:百废待兴,长期战乱使经济遭到严重破坏,经济水平发展较低。

传统农业手工业的生产总值占工农业生产总值的绝大部分,与同年的苏美相比较,中国近代工业不仅落后,而且彼此不相配套,煤量充足,煤用不完,但电力匮乏,生铁只有1/2能炼成钢,而轧钢能力又仅仅及炼钢能力的1/2;这些都反映出了中国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处于落后地位,对外国很多产品有较强的依赖性。

建国后半个多世纪内,由于我国能源需求一向立足于国内,能源生产应与能源储量相适应,同时由于本国技术较低,能源生产以煤为主是不言而喻的。

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我国能源构成从单一的煤炭构成,逐步向多元化构成发展。

从此,石油构成增长相当迅速,能源构成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但是,煤炭至今在能源生产构成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通常在70%以上,这是我国能源构成的最大特点之一。

而从1952至1977年,人均GDP从100元左右增长到340元。

建国后我国的能源战略在相当长时期内是建立在国内能源资源可供利用的基础上,遵循“自力更生”“以煤为主”的原则,由供应决定需求。

2、1981年在五届人大四次会议上,提出了“节约与开发并重,近期把节约放在优先地位”的能源战略方针。

”由于大跃进、人民公社和文化大革命的出现,中国经济开始走入错误的轨道。

经济建设遭受重大打击,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

文革十年的浩劫更是使中国经济原地踏步十年。

中国经济曲折发展,1980年中国人均GDP不足200美元,经济总量远低于日本,可列入最贫困的国家之列。

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课件PPT

能源安全新战略引领电力事业高质量发展课件PPT
推进/能源消费革命/能源供给革命/能源技术革命/能源体制革命
国家电网能忽视的“国之大者”。2014年6月,重要领导 提出“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明确了我国能源发展的战略方向,为我 国统筹能源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国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深化电源结构调整,不 断增加“含绿量”。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 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其中,风电、太 阳能发电装机较2013年分别增长约5倍、40倍。
• 因地制宜推进电能替代,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8%左右。10年来,我国全社会用电量由5.3 万亿千瓦时增长到9.2万亿千瓦时,以用电量年均5.6%的增速有力支撑了年均超过6%的经济增长。
• 国家电网建成全球覆盖范围最广的智慧车联网平台,累计接入可启停充电桩超51万个,注册用户超2500 万。在福建深入实施电力“双满意”工程,向11.7万户用户推送能效账单,提供节能降碳综合解决方案。
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0年来,全面推进能源供给革命,实现绿色电力发得出、供得上。
我国能源电力自主保障能力持续提升,基本形成多轮驱动的能源电力生产体系。深化电源结构调整,不 断增加“含绿量”。截至2023年底,我国发电装机容量达到29.2亿千瓦,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等可 再生能源总装机达到14.7亿千瓦,占发电总装机比重超过50%,历史性超过火电装机。其中,风电、太 阳能发电装机较2013年分别增长约5倍、40倍。
能源安全新战略提出10年来我国电力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
10年来,大力推动能源消费革命,有力保障人民用上电、用好电。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

国家能源战略的基本构想

國家能源戰略的基本構想一、过去20年中国的能源进展已取得了不小成就,并积存了一定的体会过去的20年,中国在能源领域取得的成就要紧体现在如下三个方面:一是实现了GDP翻两番而能源消费仅翻一番的成就。

2002年,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为14.8亿吨标准煤,居世界第二位。

1980年—2000年期间中国G DP年均增长率高达9.7%﹔而相应的能源消费量年均仅增长4.6%,远低于同期经济增长速度,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仅为0.47(见表1),按环比节能量运算,1981-2002年累计节约和少用能源近12.6亿吨标准煤,实现了中国经济增长所需能源一半靠开发,一半靠节约的目标。

如此低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不仅在进展中国家罕见,即便在发达国家也专门低。

二是能源利用效率大幅度提升。

一方面是单位GDP能耗持续下降,按2000年不变价运算,我国每万元GDP的能耗从1980年的4.28吨标准煤下降到了2000年的1.45吨标煤(详见附图1)﹔相应地,每吨标准煤所制造的GDP,也由1980年的2335元(2000年价)提升到2000年的6880元。

20年时刻单位产值能耗下降64%,年均节能率达4.6%。

同期全世界单位产值能耗平均下降19%,经合组织国家平均下降20%。

另一方面,要紧高耗能部门(如冶金、化工、建材、石化、电力等行业)的产品单耗有了较大幅度的下降,其中吨钢综合能耗、铜冶炼综合能耗、小合成氨综合能耗、内燃机车耗油等单耗指针下降幅度达到30%以上,要紧耗能产品的能耗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如火电供电煤耗差距由1980年的32.5%缩小到了目前的21%左右(2002年我国火电供电煤耗为383克标准煤),吨钢可比能耗也由70.4%缩小到目前的20%左右。

三是取得了相当大的环境效益。

1981年—2002年期间,我国由于能源节约和少用能源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7.7亿吨碳左右,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900万吨以上。

同时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宽敞农村地区推广适宜当地特点能源项目(沼气、小水电等)和节能技术﹔在城镇地区实施建筑节能﹔开发和利用多种形式的新能源(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