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文学绪》PPT课件
合集下载
《唐代文学史》课件
![《唐代文学史》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f6a78e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4.png)
唐代戏曲的演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中唐明宗的“梨 园”对戏曲艺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唐代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如歌舞戏、滑稽戏等, 为后世的戏曲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戏曲的主要剧种与代表作品
唐代戏曲的主要剧种有参军戏、五方 狮子舞、踏摇娘等,其中参军戏是最 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影响
唐诗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 一,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
03
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的发展与演变
初唐时期
受南朝文风影响,追求文采华丽,内 容多写景抒情。
盛唐时期
逐渐摆脱南朝文风,注重表达思想, 反映社会现实。
中唐时期
文风转向古朴,强调文以载道,关注 社会问题。
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与作家
代表作品
《霍小玉传》、《莺莺传》、《李娃 传》等。
作家
陈鸿、白行简、蒋防等是唐代传奇小 说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特点与影响
艺术特点
唐代传奇小说具有文辞优美、情节曲折、描写生动、结构严谨等艺术特点,其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现了 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情世态。
影响
唐代散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之一。
04
唐代传奇小说
唐代传奇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唐代传奇小说起源于六朝的志怪小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逐 渐从志怪小说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式。
发展
唐代传奇小说在发展中,受到了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逐渐从单纯的 志怪转向了描绘人情世态、展现社会风貌的方向,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唐代戏曲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独特的表演艺术风格,如歌舞戏、滑稽戏等, 为后世的戏曲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戏曲的主要剧种与代表作品
唐代戏曲的主要剧种有参军戏、五方 狮子舞、踏摇娘等,其中参军戏是最 具代表性的剧种之一。
影响
唐诗对中国文学史产生了深远的 影响,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代表之 一,对世界文学也产生了广泛的 影响。
03
唐代散文
唐代散文的发展与演变
初唐时期
受南朝文风影响,追求文采华丽,内 容多写景抒情。
盛唐时期
逐渐摆脱南朝文风,注重表达思想, 反映社会现实。
中唐时期
文风转向古朴,强调文以载道,关注 社会问题。
唐代传奇小说的代表作品与作家
代表作品
《霍小玉传》、《莺莺传》、《李娃 传》等。
作家
陈鸿、白行简、蒋防等是唐代传奇小 说的代表作家,他们的作品在文学史 上具有重要的地位。
唐代传奇小说的艺术特点与影响
艺术特点
唐代传奇小说具有文辞优美、情节曲折、描写生动、结构严谨等艺术特点,其作品多以现实生活为基础,展现了 唐代社会的风貌和人情世态。
影响
唐代散文对后世的文学创作产生了深 远的影响,成为文学史上的重要遗产 之一。
04
唐代传奇小说
唐代传奇小说的起源与发展
起源
唐代传奇小说起源于六朝的志怪小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繁荣,逐 渐从志怪小说中脱离出来,形成了独特的文学形式。
发展
唐代传奇小说在发展中,受到了儒家思想、佛教和道教的影响,逐渐从单纯的 志怪转向了描绘人情世态、展现社会风貌的方向,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
![《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a9023dbf111f18582d05a10.png)
10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 发展(cont)
2、唐代文学的发展概貌: 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
学的标志。
❖ 作家作品数量多。仅清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所录,就 有诗人2200余人,作品48900余首,共900卷。作者上自帝 王将相,下及贩夫走卒、和尚道士,遍及社会各阶层。
❖ 内容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 体裁完备,艺术精美。 ❖ 出现了李白、杜甫两大家和众多的诗歌流派与优秀作家。
14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 发展(cont)
俗讲和变文: 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布道化俗,出现了俗讲和变文。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
于讲唱,内容为佛经,而形式则与当时的民间说话一样,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
15
(二) 初唐诗坛
16
陈子昂(659- 700 )
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 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任侠使气。21 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 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 永淳元年(682),他再次赴洛阳应试, 得中进士,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 到武则天的赏识,官至右拾遗。他曾慷慨 从军,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跃马大 漠南;后又随武攸(you1)宜军出击契丹, 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 他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于久视元年(7 17 00)去世,年仅42岁。
11
❖影响巨大。
王国维作《宋元戏曲考》, 其序文更明白指称“凡一代有 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12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
(cont)
散文:唐大量出现纯粹的文学散文,人物传记成 为新文体,韩愈的杂文、柳宗元的山水杂记、 寓言是文学中的新样式,出现了规模很大的 古文运动,正是苏轼所谓的“文起八代之 衰”。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 发展(cont)
2、唐代文学的发展概貌: 诗歌:唐代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诗,它可以说是一代文
学的标志。
❖ 作家作品数量多。仅清康熙年间所编《全唐诗》所录,就 有诗人2200余人,作品48900余首,共900卷。作者上自帝 王将相,下及贩夫走卒、和尚道士,遍及社会各阶层。
❖ 内容丰富。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 ❖ 体裁完备,艺术精美。 ❖ 出现了李白、杜甫两大家和众多的诗歌流派与优秀作家。
14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 发展(cont)
俗讲和变文: 佛教在民间广泛传播,布道化俗,出现了俗讲和变文。这种文体的主要特征,在便
于讲唱,内容为佛经,而形式则与当时的民间说话一样,带着通俗文学的性质。
15
(二) 初唐诗坛
16
陈子昂(659- 700 )
出生于梓州射洪(今四川射洪县)一 个富有的庶族地主家庭,任侠使气。21 岁时入长安游太学,次年赴洛阳应试,落 第西归,在家乡过了一段学仙隐居的生活。 永淳元年(682),他再次赴洛阳应试, 得中进士,由于两次上谏疏直陈政事,受 到武则天的赏识,官至右拾遗。他曾慷慨 从军,随乔知之北征同罗、仆固,跃马大 漠南;后又随武攸(you1)宜军出击契丹, 因言事被降职,愤而解职还乡。回乡后, 他被县令段简诬陷入狱,于久视元年(7 17 00)去世,年仅42岁。
11
❖影响巨大。
王国维作《宋元戏曲考》, 其序文更明白指称“凡一代有 一代之文学:楚之骚,汉之赋, 六代之骈语,唐之诗,宋之词, 元之曲,皆所谓一代之文学, 而后世莫能继焉者也”。
12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其发展
(cont)
散文:唐大量出现纯粹的文学散文,人物传记成 为新文体,韩愈的杂文、柳宗元的山水杂记、 寓言是文学中的新样式,出现了规模很大的 古文运动,正是苏轼所谓的“文起八代之 衰”。
1 唐代文学绪论、第一章
![1 唐代文学绪论、第一章](https://img.taocdn.com/s3/m/e5d65525192e45361066f5fc.png)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二、唐文学繁荣的表现: 1.诗、文、小说、词全面发展。诗歌达到最高成 就,散文展开文体文风改革,小说走向成熟,出现 新的文体——词,并焕发光彩。 2.作者众多,名家名篇众多。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三、唐诗发展的分期
南宋严羽《沦浪诗话》依时代先后分唐诗为五个
阶段,后人论唐诗分期,皆追溯于严羽: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初唐四杰”之名的来历及对唐诗革新的贡献 : “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 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旧唐书· 杨炯传》) “四杰”官小而才大,位卑而名高。他们有变革文风的 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 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题材上“由宫廷走向市 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举凡离别、怀乡、边塞、 市井生活、山川景物等皆入诗;内容上代表了当时文学革新 的方向;风格上与宫体诗的绮靡不同,而是真实情感的抒发, 或开朗豪放、积极进取,或悲凉雄放、铺张扬励;形式上王、 杨长五律,卢、骆长于七言歌行,改造了宫体诗。
隋唐五代文学·绪论
第二节 唐代文学的繁荣
一、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客观原因:经济发达,社会思想文化的开放兼容, 带来有利于文学发展的文化环境;盛世士人的进取精 神,带来文学昂扬的风貌;丰富多彩的生活、多种艺 术的相互交融促进,三百多年间包括大繁荣与大破坏 的时代,都为文学的发展准备了丰厚的土壤。
文学自身的原因:魏晋南北朝以来文学发展的结果。
隋唐五代文学·第一章
三、杜审言与沈、宋及近五律的定型
武则天后期,诗坛依然流 行宫廷风貌,在诗艺技巧上有 进一步发展,出现杜审言、宋 之问、沈佺期等重要的宫廷诗 杜审言(648?—708), 字必简,祖籍襄阳(今湖北襄 樊),实为洛州巩县(今属河南) 人。初唐的一位重要诗人,是 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杜 甫的祖父。他的诗以浑厚见长, 精于律诗,尤工五律,与同时 的沈(佺)期、宋之问齐名。他
唐代文学概说chap8精品PPT课件
![唐代文学概说chap8精品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cbbb9240975f46527d3e1f2.png)
唐太宗为秦王时,于武德四年(621)打败王 世充后,就开设文学馆,置文学学士。后又开设弘 文馆,招延学士,编纂文书,唱和吟咏。高宗武后 时期,诗坛上的文艺活动更加繁荣,在武后的倡导 下,以上官婉儿为中心,在宫廷形成了一个“文艺 沙龙”。
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 先成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宋之 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 之。”代宗皇帝也非常重视文学,王维死后,他曾关 心王维的诗集编纂工作。宣宗曾写诗悼念白居易,等 等。 另外,唐代皇帝,为了吸引人才,以科举取士, 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这对于吸引士子研习诗文, 促进诗歌创作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胡震 亨《唐音癸签》说:“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 重诗赋。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 叹惜移时。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 士益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大关键”。
政治开明,思想活跃
唐代统治者,虽然强调儒学为本,但并不象汉代那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 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儒、释、 道等各种思想都得以流传。终唐一代,儒、释、道三家思想 虽然在各个时期互有消长,但基本上都得到了自由发展,并 且呈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
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代文学的繁 荣作了准备。文学的发展,总是从幼稚 到成熟,从朴质到完美的。
南北文化的交流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差异颇大,因此不同地域的 文学,其面貌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北风与南骚的不同,即是明证。自晋室南渡,南北 方长期对峙,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下,南方与北 方的文学,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与特征。
艺术精湛 唐诗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也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产生了 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 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整体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 个时代。
计有功《唐诗纪事》载:“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诗, 先成赐以锦袍。左史东方虬诗成,拜赐坐未安,宋之 问诗后成。文理兼美,左右莫不称善,乃就夺锦袍衣 之。”代宗皇帝也非常重视文学,王维死后,他曾关 心王维的诗集编纂工作。宣宗曾写诗悼念白居易,等 等。 另外,唐代皇帝,为了吸引人才,以科举取士, 而科举制尤其重视进士科,这对于吸引士子研习诗文, 促进诗歌创作繁荣,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胡震 亨《唐音癸签》说:“唐试初重策,兼重经,后乃觭 重诗赋。中叶后,人主至亲为披阅,翘足吟咏所撰, 叹惜移时。或复微行谘访名誉,袖纳行卷,予阶缘, 士益竞趋扬名,殚工韵律。诗之日盛,尤其大关键”。
政治开明,思想活跃
唐代统治者,虽然强调儒学为本,但并不象汉代那样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而是具有一种兼容并包的博大胸怀, 因而在思想文化方面形成了一种宽松、自由的氛围,儒、释、 道等各种思想都得以流传。终唐一代,儒、释、道三家思想 虽然在各个时期互有消长,但基本上都得到了自由发展,并 且呈现出一种互相融合的趋势。
文学本身的发展演进,为唐代文学的繁 荣作了准备。文学的发展,总是从幼稚 到成熟,从朴质到完美的。
南北文化的交流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环境与文化环境差异颇大,因此不同地域的 文学,其面貌也各不相同。
春秋战国时期北风与南骚的不同,即是明证。自晋室南渡,南北 方长期对峙,在不同的政治环境、地域环境、文化环境下,南方与北 方的文学,形成了不同的风貌与特征。
艺术精湛 唐诗在表现内容和艺术形式的完美结合上,也取得了很高 的成就,不仅出现了李白、杜甫这样辉映千古的伟大诗人,还产生了 王维、孟浩然、白居易、韩愈、柳宗元、刘禹锡、李贺、李商隐、杜 牧等一大批优秀诗人。唐诗的整体水平也超过了中国历史上的任何一 个时代。
唐代文学课件·绪论
![唐代文学课件·绪论](https://img.taocdn.com/s3/m/7b56f3a0284ac850ad024296.png)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绪论
盛 世 大 唐
一 唐代文学繁荣的表现
• 1、诗歌方面:据《全唐诗》载,遗 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诗人二千 三百多位。 • 2、散文方面:韩愈、柳宗元为首发 起的“变骈为散”的古文运动 • 3、小说方面: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 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 4、新兴的文学样式:变文、词。
• 上官体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 体制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 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 的浮艳雕琢;但是,诗的题材内容 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 之内,还缺乏北方文学的慷慨激情 的豪壮气息。
• 二、王绩 • 1、生平: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 人(今山西河津)。“斗酒学士” • 2、思想: • 有学问有品格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他的 思想以道家的无为清静与逍遥齐物为根底, 追求一种顺应性情的自由生活。 • 3、作品: • ①脱尽六朝气息,展示率真情感。 ②冷眼旁观时事,诗境宁静朴素
作业:
背诵王绩《野望》、骆宾王 《在狱咏蝉》 熟读王勃《滕王阁序》
下节课检查
• 三、初唐四杰 •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四人 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骆生年较早, 比王、杨要大十多岁。四杰的创作个性是 不相同的,他们诗歌创作的长处也不尽相 同,卢骆长于歌行 ,王、杨长于五律。 • ★共同点: • ①四杰都才高位卑,仕途蹇(jiǎn)滞(zhì)。 • ②四杰都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 ③四杰之诗都重视抒发情怀,诗风气势壮 大,慷慨悲凉。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坛
第一节 隋代文学
• 一、卢思道 • 人称“八米卢郎” • 代表作:《从军行》、《听 鸣蝉篇》
• 二 薛道衡
• 隋朝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兼 南北诗风,其诗声韵优美,词彩华 丽,笔融细腻,善于描写心理,有 南朝诗歌特色。如其代表作《昔昔 盐》、《人日思归》等。
绪论
盛 世 大 唐
一 唐代文学繁荣的表现
• 1、诗歌方面:据《全唐诗》载,遗 留下来的诗歌近五万首,诗人二千 三百多位。 • 2、散文方面:韩愈、柳宗元为首发 起的“变骈为散”的古文运动 • 3、小说方面:唐传奇是中国文言小 说走向成熟的标志。 • 4、新兴的文学样式:变文、词。
• 上官体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 上官仪对诗歌体制的创新,主要在 体制图貌的细腻、精巧方面。他以 高度纯熟的技巧,冲淡了齐梁诗风 的浮艳雕琢;但是,诗的题材内容 还局限于宫廷文学应制咏物的范围 之内,还缺乏北方文学的慷慨激情 的豪壮气息。
• 二、王绩 • 1、生平:字无功,自号东皋子,绛州龙门 人(今山西河津)。“斗酒学士” • 2、思想: • 有学问有品格爱自由的个人主义者。他的 思想以道家的无为清静与逍遥齐物为根底, 追求一种顺应性情的自由生活。 • 3、作品: • ①脱尽六朝气息,展示率真情感。 ②冷眼旁观时事,诗境宁静朴素
作业:
背诵王绩《野望》、骆宾王 《在狱咏蝉》 熟读王勃《滕王阁序》
下节课检查
• 三、初唐四杰 • 王勃、杨炯、卢照邻和骆宾王。他们四人 大都生于唐贞观年间,卢、骆生年较早, 比王、杨要大十多岁。四杰的创作个性是 不相同的,他们诗歌创作的长处也不尽相 同,卢骆长于歌行 ,王、杨长于五律。 • ★共同点: • ①四杰都才高位卑,仕途蹇(jiǎn)滞(zhì)。 • ②四杰都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 • ③四杰之诗都重视抒发情怀,诗风气势壮 大,慷慨悲凉。
第一章 隋与初唐诗坛
第一节 隋代文学
• 一、卢思道 • 人称“八米卢郎” • 代表作:《从军行》、《听 鸣蝉篇》
• 二 薛道衡
• 隋朝成就最高的诗人。其诗兼 南北诗风,其诗声韵优美,词彩华 丽,笔融细腻,善于描写心理,有 南朝诗歌特色。如其代表作《昔昔 盐》、《人日思归》等。
《唐代文学概述》课件
![《唐代文学概述》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79ffc9b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2b.png)
《唐代文学概述》PPT课 件
本PPT课件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背景概述,包括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唐诗的基 本特点、流派和代表作品;唐词的起源、特点,以及与唐诗的异同;唐曲的 产生、演变,以及流派和代表作品;唐散文的兴起、发展,以及流派和代表 作品;以及唐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背景概述
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使其成为辉煌的文化时代。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文学成为贵族和士人的娱乐方 式,并在唐太宗时期取得巅峰。
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唐诗的艺术价值、唐词的表达方式、唐曲的音乐特色以及唐散文的独立性都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本课件提供了相关书籍、论文、网站和资源的介绍和推荐,供学习者深入了 解唐代文学的更多资料。
唐代的音乐艺术中,唐曲是最具影响力和艺术性的形式之一。从初始的盛唐乐府到后来的宫廷音乐,唐曲通过旋律、 歌词和伴奏,传达出音乐和人文情感的结合。
唐散文
唐散文的兴起和发展是唐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不同于诗歌和曲艺,唐散文 包括了散文、笔记、游记等多种文体,为后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学对后世影响
唐诗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咏史抒怀到山水 田园,唐诗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唐词
唐词在唐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起源于民间诗歌。不同于唐诗的押韵、 格律和主题,唐词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感情和描绘爱情,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 精神寄托。
唐曲
本PPT课件介绍了唐代文学的背景概述,包括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唐诗的基 本特点、流派和代表作品;唐词的起源、特点,以及与唐诗的异同;唐曲的 产生、演变,以及流派和代表作品;唐散文的兴起、发展,以及流派和代表 作品;以及唐代文学对后世的影响。
背景概述
唐代文学的历史背景和创作环境使其成为辉煌的文化时代。在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下,文学成为贵族和士人的娱乐方 式,并在唐太宗时期取得巅峰。
唐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为后世文学作品的创作奠定了基础。 唐诗的艺术价值、唐词的表达方式、唐曲的音乐特色以及唐散文的独立性都 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本课件提供了相关书籍、论文、网站和资源的介绍和推荐,供学习者深入了 解唐代文学的更多资料。
唐代的音乐艺术中,唐曲是最具影响力和艺术性的形式之一。从初始的盛唐乐府到后来的宫廷音乐,唐曲通过旋律、 歌词和伴奏,传达出音乐和人文情感的结合。
唐散文
唐散文的兴起和发展是唐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不同于诗歌和曲艺,唐散文 包括了散文、笔记、游记等多种文体,为后世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代文学对后世影响
唐诗
唐诗是唐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从五言绝句到七言律诗,从咏史抒怀到山水 田园,唐诗展现出了独特的审美价值。
唐词
唐词在唐代文学中占据重要地位,其起源于民间诗歌。不同于唐诗的押韵、 格律和主题,唐词更加注重抒发个人感情和描绘爱情,成为当时文人雅士的 精神寄托。
唐曲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PPT课件
![唐代文学史·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bf91e1d2b160b4e767fcff2.png)
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
1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盛况及原因
❖ 一、唐诗繁荣的表现
❖ 1.诸体皆备
❖ 2.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数量多
❖ ⑴数量众多
❖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录共2200余家, 录诗共四万八千余首。
❖ 比从先秦《诗经》到南北朝诗的总和多出两 三倍。
❖ ⑵作家如云,名家辈出
❖ 3.繁荣局面贯穿了唐朝的各个历史时期
❖ (1)科举制度促使文学的繁荣
❖ ① “以诗赋取士”影响了整个社会
❖ 有力地刺激了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 文化得到普及,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 学的风尚。
❖ ②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 ③“行卷”、“纳卷”、“温卷”对文
学创作有影响
.
5
❖ ④科举制度造成了漫游之风
❖ 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 和文学技巧的提高
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
❖ (一)四杰生平及创作 ❖ 王 勃(650-676) 27岁; ❖ 杨 炯(650-694) 45岁; ❖ 卢照邻(634?-689 ) 56岁; ❖ 骆宾王(623-684?) 62岁。
.
20
四 杰 擅长诗体 代表作
❖5、文学自身的发展
.
7
第二节 唐诗的发展进程
❖ 一、四分法的来历 ❖ 1、南宋:严羽
❖ 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 唐体。
❖ 2、元:杨士弘
❖ 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唐音》中分 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初、盛 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
8
❖ 3、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 田园山水诗派: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 建、祖咏、裴迪等为代表。
唐代文学绪论
.
1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盛况及原因
❖ 一、唐诗繁荣的表现
❖ 1.诸体皆备
❖ 2.作家众多,名家辈出,作品数量多
❖ ⑴数量众多
❖ 清代编纂的《全唐诗》收录共2200余家, 录诗共四万八千余首。
❖ 比从先秦《诗经》到南北朝诗的总和多出两 三倍。
❖ ⑵作家如云,名家辈出
❖ 3.繁荣局面贯穿了唐朝的各个历史时期
❖ (1)科举制度促使文学的繁荣
❖ ① “以诗赋取士”影响了整个社会
❖ 有力地刺激了文化教育,使整个社会的 文化得到普及,形成了整个社会重视文 学的风尚。
❖ ②重视诗赋艺术技巧,讲究声律对仗
❖ ③“行卷”、“纳卷”、“温卷”对文
学创作有影响
.
5
❖ ④科举制度造成了漫游之风
❖ 开阔了文人的视野,也有利于文学修养 和文学技巧的提高
二、初唐四杰的创作特征及其诗歌主张
❖ (一)四杰生平及创作 ❖ 王 勃(650-676) 27岁; ❖ 杨 炯(650-694) 45岁; ❖ 卢照邻(634?-689 ) 56岁; ❖ 骆宾王(623-684?) 62岁。
.
20
四 杰 擅长诗体 代表作
❖5、文学自身的发展
.
7
第二节 唐诗的发展进程
❖ 一、四分法的来历 ❖ 1、南宋:严羽
❖ 诗有初唐体、盛唐体、大历体、元和体、晚 唐体。
❖ 2、元:杨士弘
❖ 杨士弘据严羽说,在唐诗选本《唐音》中分 唐诗为始音、正音和遗响;并分“唐初、盛 唐诗”、“中唐诗”、晚唐诗“。
.
8
❖ 3、明:高棅《唐诗品汇·总序》
❖ 田园山水诗派:孟浩然、王维、储光羲、常 建、祖咏、裴迪等为代表。
第一章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
![第一章唐代文学概说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05b85bc05acfa1c7ab00ccb0.png)
据陈先生考证 ,李唐为李初古拔之后裔。初古拔为当
日通常之胡名,初古拔为后魏之弘农太守。生熙,镇于武 山,生天赐,生虎,封赵郡公,陇西公, 追封唐国公,生 炳 ,封 阳是伯袭封陇两公,唐国公,生渊,七岁袭封,
• 三教并重的统治政策
• 对儒学的重视
• 上曰,梁武帝君臣惟談 • 興學勅
苦空侯景之亂百官不能 乗馬元帝為周師所圍猶
唐代文学概说
• 一、社会历史概貌 • 1、 唐代版图
2、隋代对于唐代的影响 隋代是个统一了全国的王朝,却是个极短命的王
朝,其对于唐代的影响:统一的局势、政治 与经济的成功措施、短暂统治的教训
唐代继承的隋代遗产:
隋文帝结束了西晋后近三百年的战争与分裂,使民众获得了短 期安宁,文帝历行节俭,删削苛律,实行府兵制,科举制(587 年,每州每岁贡士三人,要求文章华美,应秀才科,599年以志 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取士,607年,炀帝定十科取举人)均田 法,减免得税,文帝时,户口,人口在短期内激增,原因一是 人口增加,二是户口愿意脱离士族荫护而自立门户成为朝延税 户,隋文开皇初,户三百六十余万,灭陈得50万,到炀帝大业 二年,(606年)户8907536,人口,
甘肃)游玩。612年,乘龙舟侵高丽大败,613年又发大军攻高丽。
游玩与扩张战争使民不聊生。 李商隐 隋宫 隋堤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宫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隋末爆发农民大起义,炀帝被杀之前,据岑仲勉 统计有一百
多支军队。隋灭前夕,一些地主官员们也组织武装,形成割据据局 面。李渊世袭唐国公, 任太原留守,617起兵,由太原进军关中, 年底攻克大兴(长安)立炀侑为傀儡皇帝。618炀被杀,李渊长安 称帝。
日通常之胡名,初古拔为后魏之弘农太守。生熙,镇于武 山,生天赐,生虎,封赵郡公,陇西公, 追封唐国公,生 炳 ,封 阳是伯袭封陇两公,唐国公,生渊,七岁袭封,
• 三教并重的统治政策
• 对儒学的重视
• 上曰,梁武帝君臣惟談 • 興學勅
苦空侯景之亂百官不能 乗馬元帝為周師所圍猶
唐代文学概说
• 一、社会历史概貌 • 1、 唐代版图
2、隋代对于唐代的影响 隋代是个统一了全国的王朝,却是个极短命的王
朝,其对于唐代的影响:统一的局势、政治 与经济的成功措施、短暂统治的教训
唐代继承的隋代遗产:
隋文帝结束了西晋后近三百年的战争与分裂,使民众获得了短 期安宁,文帝历行节俭,删削苛律,实行府兵制,科举制(587 年,每州每岁贡士三人,要求文章华美,应秀才科,599年以志 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取士,607年,炀帝定十科取举人)均田 法,减免得税,文帝时,户口,人口在短期内激增,原因一是 人口增加,二是户口愿意脱离士族荫护而自立门户成为朝延税 户,隋文开皇初,户三百六十余万,灭陈得50万,到炀帝大业 二年,(606年)户8907536,人口,
甘肃)游玩。612年,乘龙舟侵高丽大败,613年又发大军攻高丽。
游玩与扩张战争使民不聊生。 李商隐 隋宫 隋堤
乘興南遊不戒嚴,九重誰省諫書函. 春風舉國裁宫錦,半作障泥半作帆.
3、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隋末爆发农民大起义,炀帝被杀之前,据岑仲勉 统计有一百
多支军队。隋灭前夕,一些地主官员们也组织武装,形成割据据局 面。李渊世袭唐国公, 任太原留守,617起兵,由太原进军关中, 年底攻克大兴(长安)立炀侑为傀儡皇帝。618炀被杀,李渊长安 称帝。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代文学绪论课件 (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代文学绪论课件 (一)](https://img.taocdn.com/s3/m/97fb01c5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16.png)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唐代文学绪论课
件 (一)
中国古代文学史是世界文学史中的一颗璀璨明珠,而唐宋文学更是中
国古代文学史的巅峰之作。
唐代文学可以说是唐宋文学的开端,也是
唐代文坛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本文就唐代文学进行一些简单介绍。
1. 唐诗
唐诗是世界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一种诗歌形式,唐代诗歌起伏跌宕,
擅长描写神怪幻境,代表作有李白、杜甫、王之涣、杜牧等名家名篇。
唐代诗歌以风雅之姿、写意之美,言简意赅、意蕴深厚而闻名于世。
2. 唐词
唐代词则强调意境、神韵和音乐感,以赋予感情、情调的特点来表达
人间万象,代表作有王昌龄、白居易等名家的词作。
唐代词形式灵活
多变,多以小令、长短句、独体词等多种形式表达,是中国古代文学
的精华之一。
3. 唐小说
唐代小说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唐神怪小说流传
至今,代表作有《聊斋志异》、《搜神记》等。
唐小说主题丰富多彩,叙事技巧高超,语言朴实自然,成为中国古代小说艺术瑰宝。
4. 唐散文
唐代散文虽然数量不多,但却在文学史上留下了重要的地位。
唐代散文特点是概括深刻,将人生百态描写地淋漓尽致,代表作有韩愈、刘禹锡等名家的散文作品,如《师说》、《陈情表》等。
综上所述,唐代文学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他们的思想精华、人文内涵和艺术风格都无可比拟。
唐代文学为后世文学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文化资源,对于我们的文学创作和文化传承有着及其重要的意义。
优选唐代文学概述ppt(共16张PPT)
![优选唐代文学概述ppt(共1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71018702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b2.png)
唐代文学繁荣的动力
▪ 杂文化的原始活力
▪ 胡化:胡服、胡酒、胡姬、
▪ 胡乐,异域风情
▪ 生活情趣、
▪ 婚俗、征战
▪
夜光杯
唐代文化的精神
▪ 开放、释放的文化心态
▪
▪ 流金的色彩
任人评说的自信
▪
乾陵
中华之神气
▪ 自信、自豪的民族心理
▪ 丰满与祥和 ▪
大雁塔
▪
大明宫
大唐神韵
▪ 恢宏、浩大、璀璨的文化气象
▪ 诗歌(标志性文学):
▪ 初唐诗歌:
▪ 表现领域由宫廷台阁到关山塞漠;
▪ 诗人身份由宫廷官吏到下层寒士;
▪ 情思格调既有风骨又清朗明丽;
▪ 代表诗人——“初ຫໍສະໝຸດ 四杰”▪ 盛唐诗歌: ▪ 表现领域扩及山水田园、广袤关塞、英雄情怀等; ▪ 情思格调骨气端翔、兴象玲珑; ▪ 代表诗人——王孟、高岑、李白 ▪ 中唐诗歌: ▪ 表现领域以民生疾苦和社会动乱为主; ▪ 情思格调气骨顿衰又沉郁苍凉; ▪ 代表诗人——杜甫、韩孟、元白
▪
开元盛世
▪ 蜀道难
▪
韩熙戴夜宴图
开放的情爱
武则天
▪ 李杨爱情
▪ 白居易的婚姻
杨妃
▪ 元稹的艳遇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
李杨爱情
诗即理想
▪ 诗是通信证,诗即使快意人生 ▪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情子思王 格孙调芳骨树气下端,翔清、歌兴妙象舞玲落珑花;前。 代初表盛词 唐人(—产—生期温)庭:筠带、有李六煜朝志怪痕迹。
▪ 杂文化的原始活力
▪ 胡化:胡服、胡酒、胡姬、
▪ 胡乐,异域风情
▪ 生活情趣、
▪ 婚俗、征战
▪
夜光杯
唐代文化的精神
▪ 开放、释放的文化心态
▪
▪ 流金的色彩
任人评说的自信
▪
乾陵
中华之神气
▪ 自信、自豪的民族心理
▪ 丰满与祥和 ▪
大雁塔
▪
大明宫
大唐神韵
▪ 恢宏、浩大、璀璨的文化气象
▪ 诗歌(标志性文学):
▪ 初唐诗歌:
▪ 表现领域由宫廷台阁到关山塞漠;
▪ 诗人身份由宫廷官吏到下层寒士;
▪ 情思格调既有风骨又清朗明丽;
▪ 代表诗人——“初ຫໍສະໝຸດ 四杰”▪ 盛唐诗歌: ▪ 表现领域扩及山水田园、广袤关塞、英雄情怀等; ▪ 情思格调骨气端翔、兴象玲珑; ▪ 代表诗人——王孟、高岑、李白 ▪ 中唐诗歌: ▪ 表现领域以民生疾苦和社会动乱为主; ▪ 情思格调气骨顿衰又沉郁苍凉; ▪ 代表诗人——杜甫、韩孟、元白
▪
开元盛世
▪ 蜀道难
▪
韩熙戴夜宴图
开放的情爱
武则天
▪ 李杨爱情
▪ 白居易的婚姻
杨妃
▪ 元稹的艳遇
▪ 十年一觉扬州梦,赢得青楼薄倖名。
▪
李杨爱情
诗即理想
▪ 诗是通信证,诗即使快意人生 ▪ 宁为百夫长,胜做一书生。 ▪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公情子思王 格孙调芳骨树气下端,翔清、歌兴妙象舞玲落珑花;前。 代初表盛词 唐人(—产—生期温)庭:筠带、有李六煜朝志怪痕迹。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课件 PPT
![中国古代文学史唐宋文学课件 PPT](https://img.taocdn.com/s3/m/4f47c8ea5fbfc77da269b1d3.png)
说影响 中唐:兴盛期,名家名作众多
晚唐:由盛而衰期,出现许多传奇集
唐传奇作家作品
元稹的《莺莺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白行简的《李娃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词
民间词:敦煌曲子词
文人词:中唐出现,晚唐五代继续发展
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创作中心一在西蜀,一在南唐。 西蜀的“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 ”,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 阳炯等。《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 的总集。 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 。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 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 。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唐代士人的特质 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 唐以前文学自身的发展 其他因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1.经济 2.政治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经济文化的新格局
(一)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崛起 (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开放的中外文化交流
政治结构的新变化 始于隋代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新的选拔 官员的途径,在唐朝得到继承。 还有许多官员通过其他途径得到选拔。 唐代社会既有一定的贵族化色彩,同时对 社会中下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初唐: 唐初,齐梁诗风统治诗坛,唐太宗、虞世南、上官仪等; 初唐四杰; 沈佺期与宋之问; 陈子昂与张若虚 盛唐 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等);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中唐:大历诗风;
两大诗派: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等); 其他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等; 晚唐:小李杜; 苦吟诗人 ; 其他诗人: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温庭筠、韩偓等 隐逸题材与淡泊诗风,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 乱离之感与讽喻实事
晚唐:由盛而衰期,出现许多传奇集
唐传奇作家作品
元稹的《莺莺传》 蒋防的《霍小玉传》 白行简的《李娃传》 李朝威的《柳毅传》
词
民间词:敦煌曲子词
文人词:中唐出现,晚唐五代继续发展
五代文学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创作中心一在西蜀,一在南唐。 西蜀的“花间派”词人奉温庭筠为“鼻祖 ”,主要作家有韦庄、牛希济、李珣、欧 阳炯等。《花间集》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词 的总集。 南唐词的成就以冯延巳和李璟、李煜最高 。李煜的词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为艳科” 的藩篱,在境界、气象和词艺上多有开拓 。
唐代文学繁荣发展的原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唐代士人的特质 思想文化的空前活跃 唐以前文学自身的发展 其他因素
社会的繁荣和发展
1.经济 2.政治 3.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经济文化的新格局
(一)江南地区经济文化的崛起 (二)北方少数民族文化的融合 (三)开放的中外文化交流
政治结构的新变化 始于隋代的科举制度,作为一种新的选拔 官员的途径,在唐朝得到继承。 还有许多官员通过其他途径得到选拔。 唐代社会既有一定的贵族化色彩,同时对 社会中下层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初唐: 唐初,齐梁诗风统治诗坛,唐太宗、虞世南、上官仪等; 初唐四杰; 沈佺期与宋之问; 陈子昂与张若虚 盛唐 两大诗派: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等);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王昌龄等); 双子星座:李白与杜甫
中唐:大历诗风;
两大诗派:韩孟诗派(韩愈、孟郊、李贺等) 元白诗派(元稹、白居易等); 其他诗人:柳宗元、刘禹锡等; 晚唐:小李杜; 苦吟诗人 ; 其他诗人: 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温庭筠、韩偓等 隐逸题材与淡泊诗风,皮日休、陆龟蒙、司空图 乱离之感与讽喻实事
《唐代文学史》PPT课件
![《唐代文学史》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42a96f3fc4ffe473268ab28.png)
16
中唐
• 這時分為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繼承了牡杜甫的風格,用詩歌反映現實,為日後的新樂府運動的先驅。 • 大曆十才子吟風弄月,注重文句修飾。 • 第二階段有兩個派別。一派以白居易,元稹為首;一派以韓愈,李賀為首。
17
中唐
• 白一派力主正視現實、抨擊黑暗、用通俗流暢的語言,創作生動感心的詩篇。 • 韓愈一派則致力求新,他們寫險怪,寫幽僻,寫苦澀,寫冷艷的情和事。
12
對仗
• 律詩必須對仗,絕詩則可對可不對。而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規定必須對仗。
13
• 初唐 • 盛唐 • 中唐 • 晚唐
唐詩演變概述
14
初唐
• 初唐詩壇上仍瀰漫著齊梁餘風。形式上講究聲調、用典,內容沿襲宮體。 • 宋之問、杜審言等人改造了宮體詩,詩的題材,由淫靡的宮廷生活改變為都市的繁華和正
7
• 句數 • 字數 • 韻腳 • 平仄 • 對仗
近體詩的體制
8
句數
• 近體詩分絕詩和律詩兩種,絕詩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
9
字數
• 絕詩和律詩都分為五言或七言兩種。
10
韻腳
• 近體詩規定雙數句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
11
平仄
• 近體詩要求詩中每個字都按律詩的要求,或是平聲或是仄聲。 • 凡是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唐代文學史
唐詩興盛的原因 近體詩的體制 唐詩演變概述
1
一. 經濟發展 二.民族融合 三.思想開放 四.詩賦取士 五.詩體成熟
唐詩興盛的原因
2
經濟發展
唐自開國至安史之亂百多年,經濟一直發展,導致文化進步。 安史之亂後,南方的開發和南北交通的暢通,使唐代文學藝術迅速發展。
3
中唐
• 這時分為兩個階段。 • 第一階段繼承了牡杜甫的風格,用詩歌反映現實,為日後的新樂府運動的先驅。 • 大曆十才子吟風弄月,注重文句修飾。 • 第二階段有兩個派別。一派以白居易,元稹為首;一派以韓愈,李賀為首。
17
中唐
• 白一派力主正視現實、抨擊黑暗、用通俗流暢的語言,創作生動感心的詩篇。 • 韓愈一派則致力求新,他們寫險怪,寫幽僻,寫苦澀,寫冷艷的情和事。
12
對仗
• 律詩必須對仗,絕詩則可對可不對。而律詩中的頷聯和頸聯,規定必須對仗。
13
• 初唐 • 盛唐 • 中唐 • 晚唐
唐詩演變概述
14
初唐
• 初唐詩壇上仍瀰漫著齊梁餘風。形式上講究聲調、用典,內容沿襲宮體。 • 宋之問、杜審言等人改造了宮體詩,詩的題材,由淫靡的宮廷生活改變為都市的繁華和正
7
• 句數 • 字數 • 韻腳 • 平仄 • 對仗
近體詩的體制
8
句數
• 近體詩分絕詩和律詩兩種,絕詩每首四句,律詩每首八句。
9
字數
• 絕詩和律詩都分為五言或七言兩種。
10
韻腳
• 近體詩規定雙數句押韻,第一句可押韻,可不押韻。
11
平仄
• 近體詩要求詩中每個字都按律詩的要求,或是平聲或是仄聲。 • 凡是不依常格的句子,叫做拗句。
唐代文學史
唐詩興盛的原因 近體詩的體制 唐詩演變概述
1
一. 經濟發展 二.民族融合 三.思想開放 四.詩賦取士 五.詩體成熟
唐詩興盛的原因
2
經濟發展
唐自開國至安史之亂百多年,經濟一直發展,導致文化進步。 安史之亂後,南方的開發和南北交通的暢通,使唐代文學藝術迅速發展。
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唐代文学的分期及风貌:
• 一般分法: • 初唐:高祖武德元年——玄宗先天元年
(618- 712);
• 盛唐:玄宗开元元年——代宗永泰元年
(713-765)
• 中唐:代宗大历元年——文宗太和元年
(766-827)
• 晚唐:文宗太和元年——昭宗天佑四年
(827-907)
唐诗的发展轨迹
• 初唐:
两股文风
第一章 唐代文学绪论
第一节 唐代文学繁荣的原因 一、政治经济与唐文学
(一)政治方面:政治开明 具体说来:
1.士族的衰落与中小地主的兴起 2.科举制代替门阀制,改变了上层文人
的成分。
3.唐代文禁较为宽松,文人思想解放。
• (二)经济方面:经济繁荣 • 1.均田制和两税法的施行适应了历史的发
展。
• 2.势力范围的广大和对外交易的频繁。
• 齐梁文风(沈佺期、宋之问)→艺术形式 • 反齐梁文风(四杰、陈子昂)→题材内容
情思格调
(2)盛唐:
↗ 山水田园:王孟
• 盛唐:→ 边塞诗派:高岑
↘ 双子星座:李杜
(3)中唐
↗韩孟诗派 中唐:→大历诗人→
↘元白诗派
(4)晚唐
晚唐:小李杜
三、自由的思想与唐文学
• 1.唐代儒、释、道的融合 • 2、佛教对文学的影响
(1)影响士人的人生理想、生活情趣。 (2)直接影响了唐代出现了大量的诗僧。 (3)佛教的影响还表现在文学体裁的开拓 上。
• 3.道家和道教对唐文学的影响
四、文学自身的发展规律与唐文学
• 1.文学的自觉 • 2.文体的发展
3.城市的空前繁荣,标志着当时经济的发 展水平。
• 4.贞观、开元、天宝盛世促进了盛唐气象
的形成。
二、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文学
• 1.国力强大,促进中外文化的交融。
2.唐代士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 3.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生活。
(1)漫游。 (2)入幕。 (3)读书山林之风。 (4)贬谪生活
第二节 唐代文学的总体风成就)
• 1.唐文学的繁荣,首先表现在诗、散文、
小说、词的全面发展。
• 2.唐文学的繁荣,还表现在作者众多,作
品众多,大师辈出上。
• 3.与前后各代相比,唐文学在内容题材、
思想、感情、艺术、造诣方面均取得了极 高的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