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物理学家 同济大学马在田院士20页word文档
中国科学家励志故事
中国科学家励志故事美籍华裔物理学家。
祖籍中国山东省日照市,1936年1月27日生于美国密执安州安阿伯,中学时代是在台湾度过的。
1956年丁肇中入美国密执安大学学习,1960年获硕士学位,1962年获博士学位。
1963-1964年在欧洲核研究中心工作,1964-1967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工作。
1967年起任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物理系教授,1977年当选为美国科学院院士。
丁肇中主要从事高能实验物理、基本粒子物理、量子电动力学、γ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研究。
他最杰出的贡献是在1974年,与里希特各自独立地发现了J/ψ粒子。
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2年夏,丁肇中实验小组利用美国布鲁克海文国家实验室的质子加速器寻找质量在1.5×109eV~5.5×109eV之间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1974年,他们发现了一个质量约为质子质量3倍能量为3.1×109eV的长寿命中性粒子。
在公开发表这个发现时,丁肇中把这个新粒子取名为J粒子,"J"和汉字"丁"字形相近,寓意是中国人发现的粒子。
与此同时,美国人里希特也发现了这种粒子,并取名为ψ粒子。
后来人们就把这种粒子称为J/ψ粒子。
J/ψ粒子具有奇特的性质,其寿命值比预料值大5000倍。
这表明它有新的内部结构,不能用当时已知的3种味夸克来解释,而需要引进第四种夸克即粲夸克来解释。
J/ψ粒子的发现大大推动了粒子物理学的发展。
此外,通过高能正负电子对撞的物理实验,丁肇中在1979年夏发现了三喷注现象,为胶子的存在和量子色动力学提供了实验依据。
他进行的高能下电磁作用与弱作用干涉效应的实验,为弱电统一理论提供了实验依据。
1981年起,他组织和领导了一个国际小组──包括中国在内的约13个国家近400名物理学家参加的L3组。
在欧洲核子中心高能正负电子对撞机LEP上进行高能物理实验,寻找新的基本粒子及其粒子物理的新现象。
同济大学:诗意的校园,质朴的情怀
同济大学:诗意的校园,质朴的情怀作者:淼淼来源:《高中时代》2016年第09期南北楼的红色砖墙在葱茏的梧桐映衬下,俨然是一副赏心悦目的水粉画,端庄肃穆;瑞安楼的白色墙砖加上并不张扬的玻璃如水波动,但动感中又静若处子……当你身处其中,所有的建筑宛如清新的校园民谣萦绕身旁。
这里有散发着古朴与松香、传达着幽远与典雅的中式建筑,也有拥有现代、后现代美学意蕴的建筑。
我们不得不说,同济大学的校园里随处可见、可鉴的诗篇是灵动而低沉的“凝固的音乐”——同济建筑。
来过上海的人都会感叹上海的车水马龙和高楼大厦,还有那些踏着时尚与新潮节奏的男男女女们,而来过同济大学的人则会感叹这里宁静幽远,清雅恬淡;了解上海的人都会感叹上海的“海纳百川”和丰富多彩,而了解同济大学的人则会发现这里还有铁骨铮铮和气宇轩昂。
在同济大学的四年时光中,每当我在阳光和煦的西南一草坪上静躺时,在静谧的空中花园俯瞰杨浦区全貌时,在三好坞湖畔斑驳的树影中闲坐时,在樱花大道被樱花拂过面颊时,我多想把这份感受与更多的学子分享,因为我和其他同济人一样,不愿独享同济深厚的文化气韵。
与同济一见钟情穿过那道别致而又庄重的校门,你就实实在在地置身于同济大学了。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古人有如此辩证妙语,然而想要真切地感受、了解和体会同济大学的神韵,你还必须得脚踏实地地身处其中才行。
上海的喧嚣在这里消失得无影无踪,同济人满眼、满心都充斥着岁月的静谧恬淡与历史的古朴厚重。
书法大师舒同前辈题字“同济大学”,他当年的豪气和对教育的无限期冀在这四个字上显露无遗,而同济人也不负前辈殷切的期望。
如今的同济大学已是锦绣遍华夏,桃李满天下,在收获甜蜜的同时,同济人更加清醒地知道,他们仍然要孜孜不倦地不断前行。
中央大道是与同济大学正门正对的一条宽阔的柏油路,迎面是作挥手状的毛主席巨型石雕。
印象中,上海的许多高校都有迎门而立的毛主席石雕,而同济大学的这座石雕在两旁方形的绿色草坪和周边参天的梧桐的映衬下显得更加肃穆和可敬。
人名
光、电磁微波、物理王明新,1957年3月1日数学物理方程刘继军1965-01-19缪国庆. 1945年8月刘南生1946年10江风益1963年10月底赵凯华,祖籍浙江杭州,1930年5月26日刘文江1935-10-16李人厚1935-5-1刘纯亮1959-11-13黄伯云1945.11.24贾瑞皋1948年2季家镕1946年11庄钊文,1958年6俞宽新1946.10赵峥1943年8宋文淼1938年5丁祖荣1944年11陈维桓1940年3马礼敦1935年5耿信笃1941年4朱自强先生(1934-1995),物理学家,1934年10月23日出生于上海朱自强1936年9月1日力学朱自强1930年10月董曾南1932年11章梓雄1944 年11董湘怀1955年11范维澄(1943.1.28-)陈秉乾1937年11月chen bq@王稼军1947-09-12吴有庭1968年11月高锟(Charles Kao 1933-11-4)李新洲1946年3月17何济洲1962年10月31日出生赖珍荃1963-6-19徐旭明1964年9吴思诚1938-01-09陈熙谋1934年8马伯强1962-7-13李定平1965-4-9高春媛1972-3-7邓卫真1963-8-3刘林华,男,1966年1月生,江西省瑞金市人戴锅生男,1939年12月生吕英华男,1944年7月徐善驾1939年7月9日周文斌,1960年10月20陸衛博士,1962年5月10日阮双琛,1963年10陆学善1905年9月21日-1981年5月20日张贤科1944年3(农历2月)张光寅1932年10成平1932年6月17陈懋章1936.2.10胡刚复1892年3月24日-1966年2月19日洪嘉振1944年7朱克勤1946年10刘延柱1936-7-6包光伟59-10-31余其铮1933年10月18日彭惠民1949年6郑春开1936年3赵连城(1938.2.18-)。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CRS叠加之几何阐述
实现最佳零炮检距地震照明成像———叠加之几何阐述杨锴,王华忠,马在田(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上海)摘要:零炮检距剖面是地震反射成像过程中重要的中间成果,常规处理中的共中心点()叠加的目的正在于此。
当地层倾斜时,道集发生反射点弥散,叠加无法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剖面。
在这种情形下,只有实施叠加或沿着共反射点()轨迹进行叠加才能达到偏移到零炮检距()的目的。
根据共反射面元()叠加理论,叠加面是反射点附近一个邻域内轨迹的集合,所以沿叠加面应能得到最好的零炮检距剖面。
以几何描述的方式,在常速介质假设下通过图示定性描述与叠加之间,叠加、叠前深度偏移()与叠加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关键词:偏移到零偏移距;轨迹;叠加;共反射面元;叠加面;空间半偏移距时间域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的含义长期以来,“偏移”这个术语用于描述这样一个过程:即时间域反射信息被转换为对应地下反射层的过程。
近来,偏移被推广到了从叠前数据得到零炮检距剖面,即所谓的“偏移到零炮检距”()的过程[]。
与其他的偏移过程一样,它需要宏观速度模型。
比如一组校正后的带有噪音的共炮检距剖面经过相应叠加后,能得到噪音水平较低的叠加剖面。
其中,所有对零炮检距剖面上某一点有贡献的数据,都从叠前共炮检距道集沿着轨迹进行了叠加,对于零炮检距剖面上的所有点进行如此处理后,即能得到正确的零炮检距剖面。
这就是的物理含义。
轨迹与叠加借助图,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收稿日期:;改回日期:。
第一作者简介:杨锴(),男,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学院勘探地球物理专业,年获同济大学海洋地质固体地球物理硕士,现在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攻读固体地球物理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地震波的传播与成像。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图 盐丘模型上某一点 的共反射点轨迹示意图轨迹。
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球物理探测高新技术
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从 1810 年开始, 国外学者在实验室中研究天然气水合物 , 直到本世纪 30 年代前苏联科
学家在天然气管道中已发现天然气水合物的存在 , 但自然界中的天然气水合物是 60 年代在 西伯利亚西部冻土带下面的沉积物中首次发现的 . 60年代 , 前苏联、 美国、 荷兰、 德国深入研
2000 年 9 月
地
球
物
理
学
进
测高新技术
马在田
1
宋海斌
2, 3
孙建国
4
(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 , 上海 200092;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 地球物理研究所 , 北京 100101; 3. 国家海洋局海底科学重点实验室 , 杭州 310012; 4. 中国新星石油公司石油物探研究所 , 南京 210014)
[ 10~ 14]
Mackenzie 三角州进行了高分辨率的地震调查 [ 15] . 应该指出的是, 高分辨率的成像技术目前 还未解决 . 就深水区高分辨率地震技术而言, 特别要加强处理与解释系统研究. 利用深水区 高分辨率的采集、 处理与解释技术 , 可以揭示天然气水合物沉积的精细结构, 进行天然气水 合物的储层特征、 储藏结构描述, 寻找有利的钻探目标 , 并结合井中的资料 , 确定天然气水合 物的地质储量, 提出评价方案 . 5. 3 井中地球物理技术 美国东南大陆边缘布莱克海台 [ 16] 、 加拿大 Mackenzie 三角州 [ 17] 实施了纵波激发的零偏、
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名单
序号专业代码专业名称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职称单位1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刘妙龙男1944.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070503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石忆邵男1963.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马在田*男1930.10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4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家林男1942.09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5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吴健生男1961.07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6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耿建华男1966.05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7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王华忠男1964.09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8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陈 冰男1957.0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9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董良国男1966.1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0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钟广法男1964.08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1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于 鹏男1969.12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2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秦建业男1946.03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3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李春峰男1970.07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4070801固体地球物理学刘堂晏男1962.08副教授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1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项海帆*男1935.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范立础*男1933.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胡世德女1942.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1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袁万城男1962.10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1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君杰男1962.12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2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艾荣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 迅男1958.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定俊男1956.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王 刚男1958.08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德伟男1956.03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2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国平男1958.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肖汝诚男1962.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石雪飞男1964.05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利民男1963.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2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张启伟男1966.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 栋男1966.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葛耀君男1958.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马坤全男1964.09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顾 萍女1963.08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吴 冲男1962.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建中男1963.07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第1页/共4页3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陈惟珍男1962.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朱乐东男1965.06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3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建渊男1966.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3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叶爱君女1970.04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程 纬男1963.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1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魏红一女1961.03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42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刘玉擎男196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3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贾丽君女1967.01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44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周志勇男1971.06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45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凌知民男1961.05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6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方元男1972.10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7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孙 智男1977.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48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徐利平男1964.09正高级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49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李 映女1968.05高级工程师同济建筑设计研究院50081406桥梁与隧道工程程 进男1971.07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51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杨林德男1939.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2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束 昱男1951.09正高工土木工程学院53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李永盛男1951.0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4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唐忠德男1949.09正高工土木工程学院55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朱合华男1962.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6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黄宏伟男1966.09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7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陶履彬男1949.04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8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陆浩亮男1949.04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59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张子新男1967.0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0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汤永净女1965.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1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廖少明男1966.10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2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丁文其男1969.1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3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胡向东男1961.02副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64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蔡永昌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5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贾 坚男1963.01高级工程师土木工程学院66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王 璇男1968.05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7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彭芳乐男1965.09研究员土木工程学院68081422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谢雄耀男1972.1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69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王解先男1963.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0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潘国荣男1960.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1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陈 义男1960.03教授土木工程学院第2页/共4页72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鲍 峰男1959.08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3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伍吉仓男1963.10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4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李全海男1964.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5081601大地测量学及测量工程沈云中男1962.11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6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须鼎兴男1948.06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7081601大地测量学与测量工程胡丛玮男1963.0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8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程效军男1964.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79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陈映鹰男1941.05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0081602摄影测量与遥感叶 勤女1970.01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1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王卫安男1960.1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2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施一民男1942.06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3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姚连璧男1964.04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4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童小华男1971.02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5081603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刘 春男1973.02副教授土木工程学院8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志鸿男1939.0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7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孙立军男1963.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8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谈至明男1960.0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89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郭忠印男1962.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0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严作人男1950.05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1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方守恩男1961.12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2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凌建明男1966.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3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顾保南男1962.07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4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霞飞男1961.06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5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玉德男1965.09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杨新安男1964.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7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周顺华男1964.04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8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宫全美女1967.10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99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李立寒女1957.0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0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王炳龙男1964.03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1082301道路与铁路工程练松良男1956.05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2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薜 明男1950.04高级工程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3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陈雨人男1966.03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4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潘晓东男1960.11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5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许 恺男1955.11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6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黄卫东男1970.01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107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叶 奋男1970.12副研究员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第3页/共4页108082301道路与铁道工程丁春林男1967.01副教授交通运输工程学院第4页/共4页。
1年同济大学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名单
2010
13
谢欢
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工程
童小华
机载激光数据辅助的高光谱遥感影像面向对象分类和精度分析
40
2010
14
贾远林
结构工程
陈世鸣
体外预应力钢-混凝土组合梁负弯矩区失稳的基础理论研究
41
2010
15
李福林
隧道及地下建筑工程
彭芳乐
砂土/土工合成加筋材料/加筋砂土结构的粘塑特性及有限元分析
42
2009
26
彭灿
生物医学工程
戚正武
中国南海新型芋螺毒素的克隆、纯化、结构和功能研究
74
2009
27
张建军
管理理论与工业工程
霍佳震
短销售周期供应链协调问题及其博弈分析
75
2008
1
袁西英
应用数学
邵嘉裕
图的特征值
76
2008
2
邱隆清
凝聚态物理
顾牡
基于高温超导SQUID的低场核磁共振研究
77
2008
3
马杰
5
刘俊
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
张旭
地源热泵系统地下换热过程几个基础问题的探讨
32
2010
6
张景基
材料物理与化学
翟继卫
电可调钛酸钡基复合陶瓷微波介电性能及其光谱特性研究
33
2010
7
高国华
材料物理与化学
吴广明
新型纳米结构气敏材料吸附机理与实验研究
34
2010
8
王伟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曾国荪
基于信息内容的在线文本可信性评估方法研究
16
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名单(大气科学方面)
中国科学院院士(大气方面的非气象局部门的院士)1.巢纪平气象学家1932年10月19日生于江苏无锡。
195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
199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名誉主任、研究员。
2.符淙斌气候学家1939年10月14日生于上海。
196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气象系,1967年中国科学院研究生毕业。
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黄荣辉气象学家1942年8月17日生于福建惠安。
196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地球物理系。
1968年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生毕业。
1983年获日本东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4.李崇银气象学家1940年4月15日生于四川达县。
1963年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0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5.吕达仁吕达仁,大气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40年生于上海市。
196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1966年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获硕士学位。
6.穆穆大气动力学家。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研究员。
1954年8月生于安徽省定远县,籍贯安徽定远。
1978年毕业于安徽大学数学系,1982年获该校应用数学硕士学位,1985年在复旦大学数学系获得应用数学博士学位。
7.吴国雄大气动力学和气候动力学家1943年3月20日生于广东潮阳。
1966年毕业于南京气象学院。
1983年获英国伦敦大学理学博士学位。
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8.伍荣生大气科学家1934年1月17日生于浙江瑞安。
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199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9.曾庆存气象学和地球流体力学家1935年5月4日生于广东阳江。
195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物理系。
1961年获苏联科学院数理科学副博士学位。
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中国科学院院士(气象相关领域)1.陈俊勇大地测量学家1933年5月16日生于上海,籍贯浙江宁波。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
收稿日期:2002-01-30;改回日期:2002-04-01。
第一作者简介:成谷(1975-),女,1997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勘探系,2000年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博士,从事波动方程正、反演和地震资料处理等方面的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9894190);上海市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地震层析成像发展回顾成 谷,马在田,耿建华,曹景忠(同济大学教育部海洋地质重点实验室,上海200092)摘要:回顾了地震层析成像方法近20年来的发展历程。
指出,地震层析成像的发展主要遵循三条主线:一是从利用透射数据到利用反射数据;二是从利用运动学信息到利用动力学信息;三是从利用射线理论到利用波动理论。
此外,亦探讨了层析成像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途径,例举了层析成像在地震勘探中应用的效果,并指出了层析成像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层析成像;射线层析;绕射层析;反射层析;透射层析;旅行时层析;波形层析;射线理论;波动理论中图分类号:P63114+25 文献标识码:AA revie w on the grow th of seismic tomographyCheng Gu ,Ma Zaitian ,G eng Jianhua ,Cao Jingzhong(Laboratory of Marine G eology under Ministry of Education ,Tongji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92,China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 review on the developing history of seismic tomography over past 20years is given.Seismic tomography goes mainly by three directions ,that is ,from use of transmission data to use of reflection data ,from use of kinematic information to use of dynamic information ,and from use of ray theory to use of wave theory.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the main difficulties in application of tomography to seismic exploration and their solutions ,illustrates the ap 2plication effects of seismic tomography with examples ,and the future of seismic tomography 1K ey w ords :tomography ;ray tomography ;diffraction tomography ;reflection tomography ;transmission tomo 2graphy ;travel time tomography ;waveform tomography ;ray theory ;wave theory 层析成像的英文(tomography )源于希腊语to 2mos ,本意是断面或切片。
2010年11月25日 同济大学 授予博士学位名单(276人)
95
0310010012
孙彤宇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莫天伟
以建筑为导向的城市公共空间模式研究
工学
96
0410010057
徐晓燕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莫天伟
城市社区支持功能的空间组织模式——基于合肥市的实证研究
工学
97
0410010023
马路阳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钱锋
演变、联系-基于体系的现代航空港设计研究
工学
98
工学
70
0610080005
付强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萧蕴诗
地震采集现场数据质量综合评价技术研究
工学
71
0610080036
韦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张逸成
基于PSCAD的城轨牵引供电与车辆动态联合仿真
工学
72
0710080042
梁海泉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
张逸成
超级电容器动态特性与管理系统研究
工学
73
0710080043
32
0710190012
窦衍光
海洋地质
杨守业
28 ka以来冲绳海槽中部和南部陆源沉积物从源到汇过程及环境响应
理学
33
0710190013
贾军涛
海洋地质
郑洪波
长江中下游地区新生代沉积物源示踪:对长江地质演化的指示
理学
34
0510190012
李培明
固体地球物理学
马在田
三维高密度地震勘探中提高信噪比、分辨率与优化采集设计方法
工学
63
0710060004
阚黎黎
材料学
施惠生
高延展性纤维增强水泥基复合材料自愈合行为与机制的研究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
20世纪中国知名科学家学术成就概览20世纪是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重要阶段,众多知名科学家在这个时期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
以下是一些在20世纪中国知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学术成就的概览。
1.丁肇中(1922-2016):丁肇中是中国核物理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同时也是中国著名的数理物理学家。
他主要的学术成就包括:提出了中国的第一代核燃料循环技术——核电堆技术,为中国的核能产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发展了核物理中探测技术和方法,提出了微分几何中的质子决定定律,并做出诸多关于核结构和核衰变的重要发现。
2.吴大猷(1903-1985):吴大猷是中国地球物理学的奠基人之一,被誉为中国近代地球物理学的“开山鼻祖”。
他主要的学术成就包括:创立了中国现代地震学,开展了一系列有关地震观测、地磁观测和地壳应力研究的工作;提出了“中国是地震频发区”的地震区划理论,成为中国地震防治的基础。
3.杨振宁(1922年生)和杨振宁(1922年生):杨振宁和杨振宁是中国物理学界的两位重要科学家。
他们主要的学术成就是提出了“杨振宁-李政道理论”(也被称为“陈-杨理论”),解决了物理学领域的一项重大难题——弱相互作用中带电粒子的手征对称性破缺问题。
他们的理论贡献使他们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科学家。
4.朱光亚(1925-2001):朱光亚是中国著名的地理学家和地貌学家,同时也是“中国地貌学”学科的奠基人。
他主要的学术成就包括:提出了“中国地貌学”学科独立学说,将其确立为独立的地学科目;通过长期的地貌实地考察,系统总结了中国地貌的基本特征,提出了许多关于黄土地貌、冰川地貌和河流地貌等方面的理论。
5.于敏(1926年生):于敏是中国化学界的重要人物之一,也是中国的化学教育改革的倡导者之一。
他主要的学术成就包括:提出并发展了晶体设计理论,为合成具有特定功能的晶体材料提供了理论依据;推动了化学教育改革,提出并实施了学习型教学模式“三思教学法”,在中国的化学教育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2000-2014 年同济大学获上海市研究生优秀成果博士名单
徐天东 交通运输工程 刘海亮 生物医学工程 刘洋 数学
林启忠 数学 王凯 张立 张陈蓉 建筑学 建筑学
土木工程(岩土工 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 彭勇波 程) 土木工程(隧道及 李福林 地下建筑工程) 李博峰 测绘科学与技术 谢欢 测绘科学与技术
余光辉 环境科学与工程 张冬青 环境科学与工程 刘明贤 化学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 2 3 4 5
物理学 力学
闵峻英 机械工程 祖梅 材料科学与工程
刘关俊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刘涤宇 建筑学 土木工程(结构工 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 王长青 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 王彦博 程) 土木工程(结构工 张超 程) 土木工程(隧道及 黄栩 地下建筑工程) 单伽锃 吴一楠 环境科学与工程 郑雄 环境科学与工程
姓名 陈捷 谢旭 王伟 张艳
一级学科 建筑学 建筑学 建筑学 建筑学
指导教师 常青 戴复东 吴志强 赵民 宋小冬 黄茂松 朱合华 李国强 李国强 李杰 唐益群 周顺华 杨东援 何品晶 夏四清 邵嘉裕 孙继涛 陈志华 陈鸿 徐鉴 蒋昌俊 宋小冬 刘滨谊 钱锋 常青 郑时龄 常青 常青
论文题目 五台山传统匠作--佛寺造像研究 现代仿生建筑发展趋势的研究 中国三大城市群空间结构及其集合能效研 究 我国国家级开发区的实践及转型——政策 视角的研究 城市总体规划中的土地使用规划支持系统 研究 岩土材料应变局部化理论预测及数值模拟 珠海海积软土及剪切带宏微观特性试验研 究与数值分析 地震下钢柱上防火涂料破坏机理及破损对 抗火性能的影响 约束钢柱抗火性能试验与理论研究 基于非线性发展过程的结构体系可靠度分 析 软土地区密集高层建筑群引起地面沉降研 究 散粒体的加卸载与应力释放特性 基于交通网络均衡理论的交通需求管理政 策评价研究 生活垃圾填埋场覆土、渗滤液和填埋垃圾 交互作用下温室气体释放的时空变化特征 两种环境生物技术的开发及应用:微生物 絮凝剂和电导型生物传感器 图的特征值 脉冲系统的分析与综合 多复变亚纯函数及亚纯映射的唯一性定理 含特异材料(Metamaterials)的光子晶体及 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 时滞反馈控制对振动系统减振的影响 基于 Petri 网精练的系统建模与分析 分工演进与制度变迁——一个城市化理论 框架及其应用分析 基于实践目的的中国景观专业生态教育研 究 建筑的生态效率能值分析与评价--以体育 建筑为例 《大上海计划》启示录-近代上海华界都 市中心空间形态的流变 消融与转变——消费文化中的建筑 外滩原英领馆街区及其建筑的时空变迁研 究(1843-1937) 都市形态的历史根基—上海公共租界都市 空间与市政建设变迁研究
坐标拉伸后的线性拉冬变换法波场分离
坐标拉伸后的线性拉冬变换法波场分离
李彦鹏;马在田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1998(033)005
【摘要】本文介绍了如何在叠前对各种波场进行分离的方法,该方法以水平层状介质情况下的反射波时距方程为出发点,对叠前炮集成CMP道集记录在时间一炮检距域坐标拉伸处理,然后进行线性拉冬变换,变换后的波场因速度和T0时的不同而分布于不同位置,因此在变换域可以很容易地将不同波场分离开来;之后,再通过逆变换将各种波场分别变换到时间-炮检距域,这样波场就得到了较完全的分离。
该方法在对弹性泡炮集二分量合成记录的处理中得到
【总页数】6页(P611-615,624)
【作者】李彦鹏;马在田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31.443
【相关文献】
1.去假频高分辨率τ-p变换法波场分离 [J], 刘保童;朱光明
2.采用τ-q变换法进行纵、横波波场分离 [J], 孙显义;陈可为;许世勇
3.τ-q变换法波场分离 [J], 许世勇;李彦鹏;马在田
4.机器人的中间坐标系快速坐标变换法及其应用 [J], 靳桂华; 咸奎桐
5.线性同相轴波场分离的高分辨率τ-p变换法 [J], 王维红;首皓;刘洪;孙兆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话OGP四十年
话OGP四十年
马在田
【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年(卷),期】2005(040)002
【摘要】OGP(Oil Geophysical Prospecting)是《石油地球物理勘探》英文名称的缩写,它已经创刊40年了。
在这40年间,这本专业杂志在推动学科进步和培养人才方面,特别是通过科技进步为我国的石油勘探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每一个新油田的发现都包含着它的贡献。
当然这种作用是间接的,常常被人们所忽略,但它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科技的力量就在于此。
科技杂志的功绩就在于它把最先进的知识送到一切追求进步、追求贡献、追求完美的人们手中,使它成为一种改变世界的利器。
【总页数】2页(P129-130)
【作者】马在田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中国科学院院士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
【相关文献】
1.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大鼠骨组织OGP/RANKL表达的影响[J], 常瑞明;陈锦武;杨涛;王鹏;常建星
2.成骨生长肽(OGP10-14)在不同微重力条件下生物学活性的研究 [J], 刘俊丽;周
学慧;张军;司少艳;宋淑军;冯凯;景青萍;张建中
3.OGP 2005年8月~9月要点OGP就油气供应安全问题通告欧盟 [J], 王立松(译);杜德林(校)
4.OGP 2005年8-9月要点——OGP就油气供应安全问题通告欧盟 [J], 王立松(译);杜德林(校)
5.OGP(10-14)及其类似物G48A对大鼠成骨细胞增殖及cbfa1,IGF-1 mRNA表达的影响 [J], 李顺涛;马宇航;梅丽;丁晓颖;彭永德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沉痛悼念马在田院士
沉痛悼念马在田院士佚名【摘要】我国杰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马在田先生不幸于2011年6月5日在上海中JII医院病逝,享年81岁。
rn马在田院士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后孤家子村。
1937年入本村小学读复式初小,1940年入乡级农村小学读高小,1943年考进法库中学,1949年转入省城沈阳东北实验中学学习,1950年考入东北工学院,1952年经国家选派赴苏联留学,1957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
1957~1985年在我国石油工业部门从事技术研究工作,1985年至今在同济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1年被【期刊名称】《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年(卷),期】2011(046)004【总页数】1页(P560-560)【关键词】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同济大学;农村小学;矿业学院;工业部门;科研工作;法库县【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649.28我国杰出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马在田先生不幸于2011年6月5日在上海中山医院病逝,享年81岁。
马在田院士1930年出生于辽宁省法库县后孤家子村。
1937年入本村小学读复式初小,1940年入乡级农村小学读高小,1943年考进法库中学,1949年转入省城沈阳东北实验中学学习,1950年考入东北工学院,1952年经国家选派赴苏联留学,1957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
1957~1985年在我国石油工业部门从事技术研究工作,1985年至今在同济大学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1991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在石油部门(华北石油勘探处、华东石油勘探局、四川石油管理局、石油地球物理勘探局)工作期间,先后担任研究队队长、计算中心站方法程序研究设计室及研究院方法软件室主任;在同济大学期间,先后出任教授、博导、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同济大学图书馆馆长,并兼任上海市第八届政协委员、上海市科技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副主席、上海市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中科院地球物理所研究员、浙江大学等五所大学的兼职教授。
深切缅怀本刊编委马在田先生
深切缅怀本刊编委马在田先生
佚名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1(22)6
【摘要】著名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同济大学学报(社科版)》编委马在田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11年6月5日上午9时47分在上海中山医院逝世,享年81岁。
马在田先生是一位优秀的自然科学家,并且主张自然科学研究者应该把科学技术与人文思想结合在一起,因此在投身于科学研究的同时,马先生也一直热心地关注人文、社会科学的新进展。
从1998年始,马先生就一直担任本刊编委,
【总页数】1页(P124-124)
【关键词】编委;中国科学院院士;自然科学家;科学研究者;地球物理学家;人文思想;1998年;大学教授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深切缅怀本刊编委会主任陈火旺院士 [J],
2.“成而不居”思危言——深切缅怀本刊编委会主任成思危先生 [J], 李维安
3.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深切缅怀田遨先生 [J], 吴孟庆;
4.永远的“主任” 不尽的“絮语”——深切缅怀《中小学管理》编委会主任陶西
平先生 [J], 沙培宁
5.深切缅怀著名西瓜甜瓜育种家、日本友人--森田欣一先生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建设三十年
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建设三十年
王家林
【期刊名称】《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5(033)009
【摘要】30年前,同济大学成立了海洋地质系,其前身是1970年创建于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系的海洋地质专业,1972年2月迁入同济大学地下工程系,1975年正式成立海洋地质系。
1982年首批获得海洋地质学专业硕士授予权,1984年获博士授予权,成为当时全国高校中唯一的海洋地质学博士点。
1991年批准建立海洋科学博士后流动站,同年汪品先、马在田两位教授同时被增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92年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海洋地质开放实验室,海洋地质系更名为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1998年获固体地球物理学博士点。
2000年和2001年,相继被评为上海市重点学科中的“重中之重”学科和国家重点学科,2002年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更名为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
2005年,科技部批准在原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础上建设海洋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总页数】6页(P插1-插6)
【作者】王家林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736
【相关文献】
1.解析“运动”的地球——记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副教授柳畅 [J], 宋洁
2.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科30年庆典 [J],
3.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科30年庆典 [J],
4.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科30年庆典 [J],
5.同济大学海洋与地球科学学院海洋地质学科30年庆典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物理学家同济大学马在田院士马在田,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男,辽宁法库人。
1957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业学院地球物理系。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系教授。
在反射地震学方法方面提出过许多独创性的原理和技术,对发展中国地震勘探事业具有重要作用。
50~60年代提出以"突出地震反射标准层方法",为代表的一系列地震方法,为华北盆地迅速找到油田发挥了重要作用。
70年代作为中国最大的地球物理计算中心的方法程序研究室负责人,领导和参与了创建中国大型计算机地震勘探数据处理系统的工作。
80年代着重地震偏移成像和三维地震勘探方法的研究,在偏移成像原理和方法的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并受到国外地球物理界的重视。
本项研究获得过国家科学进步奖和陈嘉庚地球科学奖。
90年代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地震波传播与波场成像"的课题研究,在深度偏移方法和多分量地震数据处理新理论与新技术方面取得新进展。
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学部委员)。
1930年10月生,辽宁法库人,高中就读于东北实验学校(现辽宁省实验中学),1957年毕业于苏联列宁格勒矿物学院地球物理系,1991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
著名地球物理学家,现为同济大学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编辑本段成就及荣誉主要从事地震波偏移理论、数据处理和物理模拟的研究对我国应用地球物理学,特别是能源勘探和开发中的现代地震方法和技术有系统贡献。
在地震偏移成像理论和和应用方面取得具有国际影响的科研成果。
科技成果曾先后获陈嘉庚地球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进步一等奖。
1993年被评为首届"上海市科技功臣",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现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
马在田专著1、陆相油储地球物理学导论科学出版社1997年2、计算地球物理学概论同济大学出版社1997年3、反射地震学论文集同济大学出版社2000年马在田主要学术论文(1983~2003)1.马在田高阶方程偏移的分裂算法地球物理学报19832.Ma Z&Ji S,All Dip Finte-Difference Migration with Scalar WaveEquation,Jounal of Chinese Geophysics 31(4)AllertonPress,N.Y,1988 3.马在田Depth Migration with higher-order Approximation by Timeshift Algorithm,Selected papers of Tongji University,T.U.Press 1992 4.马在田时移法高阶方程深度偏移同济大学学报1992 5.Ma Zaitian Finite-Difference Migration with Higher-order Approximation,in Advances in China's Earth Science,Tongji University Press,Shanghai,China 6.马在田变形波动方程法及其在地震学中的应用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第二次大会文集1992.5 7.孙建国马在田差分偏移最佳离散参数的误差分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2.5 Vol.32,No.2 8.马在田反射地震资料在中国海域油气资源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效果中国海洋湖沼学会第六次年会专题报告1992.9 9.金胜汶马在田The seismic Wavefield Modeling and Migration ofthe 3-D Geological Features,Selected papers of Tongji University,T.U.Press 10.马在田反射地震学的现在与未来科技导报1993 No.5 11.金胜汶马在田三维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正演地球物理学报1993 No.6 12.金胜汶马在田Seismic wave field modeling andmigrat ion for 3-D Geologic features,Selected papers of Tongji University,Shanghai 1993 13.马在田徐仲达石油物探技术的进展地球物理学进展1993.3 14.马在田地震偏移理论的新进展应用地震层析成像,地质出版社,1993.9 15.金胜汶马在田三维波动方程偏移同济大学学报1994 No.2 16.马在田反射地震学研究中的问题浅谈地球物理学进展1994 2期17.马在田曹景忠纪少游波动方程法地震偏移成像的理论与应用陈嘉庚奖获奖科技成果文集科技出版社1994 18.金胜汶马在田三维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正演方法地球物理学报1994 37卷6期19.陈比远马在田三维叠前偏移新技术地球物理学报1994Vol.37.No.3 20.金胜汶马在田三维波动方程全倾角偏移方法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 22(2)21.陈比远金胜汶马在田反偏移法波动方程正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 29(1)22.金胜汶陈比远马在田三维波动方程有限差分法正演方法地球物理学报1994 37(6)23.耿建华马在田快速DMO算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4.4 24.马在田反射地震学发展方向初探地球物理学进展1994 Vol.9.No.4 25.马在田Seismic Imaging and Inversion学术讲座汇编(香港大学讲学)王宽诚教育基金会1994.9 26.侯安宁何樵登马在田三维裂隙介质中弹性波Green函数的Weyl积分解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5 Vol.38,(supp1)27.耿建华马在田三维F-K域DMO方法应用效果地球物理学报1995 No.2 28.Geng Jianhua&Ma Zaitian,3-D DMO Algorithm in F-K Domain and Application,C.J.of Geophysics,38(1),Allerton Press Inc.,New York 29.耿建华马在田在K-F域实现转换波(P-SV,SV-P)DMO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 No.2 30.季文赟马在田自组织网络与模糊聚类在油气识别中的应用同济大学学报,1995增刊31.马在田多分量地震学理论与应用问题同济大学学报1995增刊32.金胜汶马在田时移法大倾角深度偏移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 Vol.30 No.1 33.马在田等三维频率波动域DMO方法研究及应用效果ACOUSTIC地震资料处理论文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6 34.陶正喜马在田串级深度偏移方法与应用ACOUSTIC地震资料处理论文集,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6 35.侯安宁马在田VSP数据中的横波分裂理论研究中国博士后十周年论文集1995.10 36.马在田王华忠地震数据反演中的非线性问题自然杂志1995 Vol.17 78-86 37.金胜汶马在田宜明理时移法大倾角深度偏移方法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 30(1)38.耿建华马在田在F-K域实现转换波(P-SV,SVP)DMO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5.1 39.耿建华马在田黄海贵用声波方程对海底地层回波数据进行逐层折射校正成相声学学报1995 21(3)40.Geng Jianhua,Ma Zaitian&Huang Haigui,Imaging of echo data of submarine sedimentary beds layer-by-layer with acoustic wave equation refraction correction method,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1995 21(3)41.马在田走向21世纪实用地震学地球物理学报1995 No.6 42.Jin Shengwen&Ma Zaitian,Wavefield-extrapolation-based imaging for echo data of sea-bed sedimentary layers,C.J.of Acoustics 43.宋海斌马在田层状弹性介质三参数同时反演石油地球物理勘探1996 No.1 44.宋海斌马在田张关泉利用平面波地震记录同时反演层状介质纵横波速度中国科学D辑1996 No.4 45.马在田共炮检距三维弹性波地震抛面的偏移方法地球物理学报1996 Vol.38(supp 1)46.马在田P-SV反射转换波的倾角时差校正(DMO)方法研究地球物理学报1996 39(2)244-250 47.侯安宁马在田VSP数据中的横波分裂:理论研究同济大学学报1996 24(4)48.Geng Jianhua,Ma Zaitian&Huang Huagui,Imaging of echo data of submarine sedimentary beds layer-by-layer with acoustic wave equation refraction correction method,C.J.of Acoustic,1996 Vol.14 No.3 49.Ma Zaitian&Cao Jingzhong,On the seismic imaging research in China,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Vol.3,13-4-28,Beijing,China 50.Ma Zaitian,DMO for P-SV converted Reflection,Chinese Jour.Of Geophysics,199639(2)N.Y.51.Ma Zaitian&Anning Hou,Fracturing and Shear wave splitting,The 30th International Geological Congress Abstracts,Vol.3,13-4-29,Beijing,China 52.A.N.Hou,MaZaitian,J.Z.Cao&J.H.Geng,Estimation of fracture direction from converted wave VSP data,7IWSA,Miami,USA.,1996.2 53.H.Wang,Ma Zaitian&J.Cao,Optimally Designed 3D Poststack DepthMigration,Journal of Seismic Exploration 1997.8 V.6(3)54.马在田二十一世纪地球物理学科学1997.No.4 55.马在田,耿建华,董良国,宋海斌,海洋天然气水合物的地震识别方法研究,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22(1):1-8,2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