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和农村信息化的基本特征

合集下载

农业信息技术

农业信息技术

1 .0 .8 .6 .4 .2
0 .0 0
P S = 0 .0 0 3 P S = 0 .0 0 5
5
10
15
20
P h o to p e rio d (h )
全生育期生理发育时间的计算 〔最适发育条件下的时间尺度〕
PDTi+1 =
PDTi + f1(PVT) * f2(PS) * f3(TS) * IE PDTi + f3(TS) PDTi + f3(TS) * FDF
特点和作用:通过数据库的系统化、标准化 和信息化可以形象而及时地传播各类实用的 农业消费知识、信息和农业高新技术成果, 从而极大地促进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并 进步广阔农民和农村干部的科技文化素质
2、农业系统模型和预测系统
内容:可以定量描绘农业消费系统内相 关成分及过程间的互相关系,着重建立 农业生物-环境-技术系统的计算机模 拟模型,从而动态预测系统的行为和结 果。如农业消费系统中的作物生长模型、 农业气象模型、养分利用模型、水分平 衡模型、病虫草害模型、农业经济模型 等
花粒发育 籽粒生长

水分管理
需水量、灌溉条件

效益分析
种子、肥料、农药、技术咨 询、人力、农用工具投入、

产量


决 策 支 持 系 统
知 识 模 型 的 小 麦


产量、品质目标及产量结 构的预测
品种
播前方案 设计
播期 密度
肥料运筹
理想生育期预测
主要生育指标的预测 综合效益分析
物质投入 人工投入 成本核算 效益分析
(发育期、 物候期)
形态发育
( 顶端发育动态、 器官发生动态)

试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试论农业和农村信息化建设
。 集的网络化水平 。三要加快重 点数据 库建 设。数据库建设是
三 、农业 和农 村信 息化建设 中存 在 的 问题
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的重要 内容 。对农 业部 门现有数据库资源
f 社会效能。 f
…张建萍生 态旅游 理论与 实践 【 北京. 国旅 游出版社 Ml 中 【孙 红梅 生态旅 游 法律制 度研 究 【l 重庆大 学硕 士论 2 D
【】 3赵立新 生态旅游规划应纳入法制化轨道【绿化与生活 , 儿
2 。 ( ). 03 5
理和保护工作进行监督 。从监督主体的监督手段 、范围和 权 2 0 版. 01 督 充分有效统一起 来 ,强 化各监督主 体之 间的协作和制 约 , 文 ,2 0 0 6年.
要有健全严 谨的生态旅游法律监督制度作保 障 ,应依法设立
参 考 文献 :
进生态旅 游业健康有序发展。
专门的生态旅游 管理机关对备部 门有 关生态旅游 的开发 、管 责着手 ,将行政 监督 、司法监督 、权力机关 的监督和社会 监 形成优势互补 的完整 监督 体系 ,充分实现生态旅游法律监 督
会信息化 ,也可以说是社 区等 的信 息化应用 ;四是企业信息 条件 。主要包括信息 网络、信息技术基本装备和信息安全设
化 ,企业的 E, ( P 资源计划)系统的建立等。在应用模 式上 , 施 、信息交换体系等部分 。二是 信息资源。这是农业和农村 P 核心是五个方面 ,即 电子政务 、电子商务 、远程 教育 、远程 信息化建 设的重要 内容 。三是 人才队伍 。这是农业和农村信 医疗 、电子娱乐 。
6 、可持续发展为基础 ,促进人 与 自然和谐共 生。是生态 旅游法律体系的价值取 向应该 是在 可持续发展之道下 ,实现

学习计算机智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

学习计算机智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

学习计算机智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导论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智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逐渐成为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农村地区提供了更高效、更智能化的农业生产方式,极大地推动了农业的发展。

本文将介绍计算机智能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基本概念、应用场景以及对农村发展的积极作用。

一、计算机智能农业的基本概念计算机智能农业是指通过计算机及相关技术的应用,实现对农业生产环节的智能化管理。

它利用传感器、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农作物的生长环境、病虫害监测、农机操作等进行信息化采集与处理,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二、计算机智能农业的应用场景(1)精准农业管理计算机智能农业通过感知技术,实时采集土壤水分、温度、气候等数据,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分析这些数据,智能化地管理农田水肥、温度、光照等因素,实现农作物的精准管理。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资源浪费,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2)智能植保计算机智能农业可以通过无人机携带遥感设备,对农田进行高效率、低成本的植保工作。

它可以实时监测农田中的病虫害情况,并通过激光精确喷洒农药,减少了农药的使用量,提高了植保效果,保护了生态环境。

(3)智能养殖计算机智能农业在养殖业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通过传感器监测畜禽舍内的温度、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参数,结合大数据分析与人工智能技术,实现对养殖环境的精准控制。

同时,通过智能喂养系统,根据动物的需求制定合理的饲喂方案,提高养殖效率,降低饲料成本。

三、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应用(1)农村电商农村信息化技术推动了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发展。

通过搭建农产品电商平台,农村产品可以更快捷地销售到城市市场,农民的收益也得到了提高。

同时,消费者也可以通过电商平台方便地购买到优质的农产品,拉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业物联网农村信息化技术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农业物联网的建设。

通过物联网技术,农田的温度、湿度、水分等数据可以实时采集,并通过网络传输到农业大数据平台,农民可以随时了解到农田的环境情况,掌握种植管理情况。

数字农业基本特征

数字农业基本特征

数字农业基本特征数字农业是指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数字化手段来推动农业生产、管理和服务的现代化农业形态。

数字农业已经成为现代农业领域的重要发展趋势。

它结合了农业和信息技术,通过智能化的农业设备和互联网平台,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自动化和数字化,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以下将通过几个方面来探讨数字农业的基本特征。

1. 数据驱动数字农业的核心是数据的收集、分析和应用。

农业生产涉及到大量的数据,如土壤、气象、作物品种等。

通过传感器和遥感技术,可以实时收集和监测农田的各项数据,并将其传输至云端。

农民和农业专家可以通过云计算和大数据分析,利用这些数据进行农田管理决策,如合理施肥、防治病虫害等。

数字化的农业生产模式基于数据,提供了决策的科学依据,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2. 物联网技术数字农业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物联网技术的广泛应用。

物联网是指将各种物体通过互联网连接起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互。

在数字农业中,传感器和无线通信技术使得农田中的设备、机械和农作物能够实时通讯和互动。

通过物联网技术,我们可以实现精准灌溉、自动化施肥和精确喷药等。

同时,物联网技术还可以通过监测和控制设备,实现对农作物的成长环境进行精确调控,从而提高作物的生产力和品质。

3. 远程管理数字农业使得远程管理成为可能。

传统的农田管理往往需要人工巡视和操作,而数字农业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对农田的远程监控和管理。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或电脑来查看农田的实时数据和图像,及时了解农田的状况和变化。

这使得农业生产更加便捷高效。

此外,数字农业还可以提供农业培训和技术支持,通过互联网平台将专业知识传递给农民,提高他们的农业生产水平。

4. 数据共享与合作数字农业还促进了数据的共享与合作。

农业生产往往涉及多个环节和多个参与者,如种植、加工、销售等。

通过数字化的农业平台,农民和参与者之间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促进信息的流通和合作。

这样的合作有利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

浅析农业信息化的特征、内涵及现状与目标

浅析农业信息化的特征、内涵及现状与目标

浅析农业信息化的特征、内涵及现状与目标前言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农业信息化的应用与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从特征、内涵、现状与目标四个方面,对农业信息化进行浅析。

特征信息化和农业的结合农业作为传统的产业,一直是人类社会中最重要的产业之一,而信息化是近年来发展最为迅速的技术领域之一。

农业信息化是信息化和农业的结合,是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中的应用,通过信息技术对农业进行信息化改造,实现数字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管理,提升农业生产力和质量。

多层次和多维度农业信息化是一个多层次和多维度的概念。

它不仅包括生产、管理、服务等多个方面,而且涉及到农业产业链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加工、流通和销售等。

综合性和系统性农业信息化需要从多方面进行考虑和协调,从而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全面、综合、系统的处理。

它需要整合各种信息资源,协调和管理农业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同时需要结合市场需求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因素进行分析和判断。

内涵数据化农业信息化的内涵是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进行数据化。

实现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监控、掌控和管理。

农业信息化需要优化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各个环节,提高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品质和附加值,从而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多样化需求。

智能化随着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农业信息化的智能化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智能化的农业生产,能够帮助农民更好的管理自己的土地和产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

同时,智能化的农产品流通和销售管理,也可以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健康、方便的购物体验。

精细化农业信息化还需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通过对农业生产的全面分析,而精细化管理的目的是优化农业生产效率、品質和效益。

这需要依托于现代科技手段,通过对数据资源的统计分析、计算机模拟等手段,对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优化管理和控制,从而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高效化。

现状农业信息化在我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长期以来,中国的农业生产和管理一直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孤岛等问题,限制了农业产业的发展。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说明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说明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说明农业信息化建设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农业生产、管理、决策等方面进行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改造与升级。

下面将简要介绍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农业领域也逐渐开始引入信息化技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优化资源配置和改善农民生活条件。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目标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目标是实现农业生产全程数字化管理,促进农民收入增加,提高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1.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通过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可以追踪农产品的生产、加工、流通等全过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2. 农业生产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管理,包括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3. 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农村电子商务的发展,提升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和市场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

4. 农业科学研究与决策支持:利用信息化技术,加强农业科学研究和决策支持,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目前,农业信息化建设在我国各地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些先进的农业信息化应用技术和平台已经在部分农业基地得到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挑战与机遇农业信息化建设面临着一些挑战,如农村基础设施落后、农民信息化意识不足等。

但同时也有巨大的机遇,如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互联网普及等,为农业信息化建设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农业信息化建设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解决各种问题和挑战,并促进农业信息化在全国范围的普及和应用。

以上是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情况的简要说明。

农村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农村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农村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智慧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是当前农村发展的热门话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农业领域也迎来了新的变革和发展机遇。

在这一背景下,农村智慧农业和农村信息化成为了推动农村现代化发展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就农村智慧农业与农村信息化这一话题展开讨论。

一、传统农业与智慧农业在传统农业时代,农民在农田里辛勤劳作,凭借经验和天时地利完成农作物的种植和养殖。

然而,传统农业面临着生产效率低、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等问题。

而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智慧农业应运而生。

二、智慧农业的概念及特点智慧农业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讯技术、物联网技术等手段来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产品质量的农业生产模式。

智慧农业具有自动化、信息化、精准化等特点,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减少资源的浪费。

三、农村信息化与智慧农业的关系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改变传统农村生产和生活方式,为农村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智慧农业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重要方向。

四、智慧农业的优势和意义智慧农业的出现,可以实现农业生产的精准化和高效化,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还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减少资源浪费,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五、智慧农业的应用范围和实践案例智慧农业广泛应用于农作物种植、畜牧业、渔业等领域。

例如,利用智能传感器监测土壤湿度和温度,实现精准灌溉;利用无人机进行植保作业,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六、智慧农业面临的挑战和问题尽管智慧农业有着诸多优势和潜力,但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例如,农民对新技术的接受程度不高,农村基础设施滞后,智慧农业投入成本较高等。

七、农村智慧农业的发展前景与政策支持农村智慧农业是未来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智慧农业的支持力度,制定相关政策,鼓励农民参与智慧农业的建设。

八、智慧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智慧农业的发展,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智慧农业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智慧农业

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智慧农业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正成为农业发展的重要支撑。

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为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

智慧农业作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和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本文将探讨农业农村信息化与智慧农业的关系,以及其在农业农村发展中的潜力和挑战。

一、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意义农业农村信息化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推动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型农业发展模式。

它通过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实现信息共享、智能化决策,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1. 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农业农村信息化可以提供精准农业技术支持,通过智能化决策系统帮助农民合理制定种植计划,合理使用农药、肥料等农业生产资料,提高农作物产量与品质。

同时,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等终端获取到实时的气象数据、市场信息等,便于及时调整农业生产策略。

2. 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持。

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可以直接面向市场,实现农村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此外,信息化还能推动农村金融服务、教育、医疗等各个领域的发展,使农村经济更加多元化、现代化。

3. 改善农民生活水平农村信息化能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包括在线教育、医疗咨询、电子支付等,便利了农村居民的生活。

同时,信息化还可以推动农产品加工与农村旅游业的发展,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二、智慧农业的特点与应用智慧农业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应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的智能化、自动化。

1. 农业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并将数据传输到云平台进行分析。

农民可以通过手机等终端获取到实时的农作物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进行管理。

2. 智慧灌溉与施肥利用传感器、无线通信技术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农田的精确灌溉与施肥。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

管理科学fd=open"/dev/ttyS0",0_RDWR);if(-1==fd{perror"error");}②串口初始化打开串口文件后,可以对串口进行初始化。

初始化设置包括对、校验位和等参数的设置。

串口参数的设置主要通过设置结构体的各成员值来完成。

Structtermios{unsignedshortc_iflag;unsignedshortc_cc[NCC];........}③读写串口设置好串口的各项参数后,可使用普通的文件读写函数来对串口进行读写操作。

写操作(发送数据):Charbuffer[1024];intLength=1024;intnByte;nByte=write(fd,buffer,Length);读操作(接收数据):Charbuffer[1024];intLen=1024;intreadByte=read(fd,buff,Len)上面缓冲区中的数据如果是由AT指令编写的短消息数据,那么通过读/写串口缓冲区中的数据,系统就可以达到通过串口控制TC35i模块的目的,从而实现短消息的接收和发送。

④关闭串口串口使用结束以后,需要关闭串口设备。

在Linux中,调用close()函数即可关闭串口。

3结论本文在构建了嵌入式开发平台的基础,进一步深入了嵌入式设备的设计与实现细节,丰富和发展了嵌入式系统体系,利用移动通信网络的短信息平台,拓展并实现了智能排队机“短信预约提醒”这一人性化功能。

参考文献[1]王苗田,魏洪兴.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实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1-6.[2]深圳市来邦科技有限公司./.[3]曲豪.嵌入式智能排队叫号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9,6.[4]黄瑕.智能排队管理系统[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硕士论文,2007,3.农业信息化的内涵及其重要作用李波(白城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吉林白城137000)1农业信息化的内涵人类正由工业化时代进入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光纤和卫星通讯技术为特征的信息化浪潮正在席卷全球,现代信息技术正在向农业领城渗透。

互联网农业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互联网农业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

互联网农业农业信息化推动农业现代化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农业和农业信息化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手段。

互联网农业通过将互联网技术与农业生产相结合,实现了农业生产的智能化、精细化和高效化,为农业现代化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一、互联网农业的概念和特点互联网农业是指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对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环节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级。

它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数据化管理:互联网农业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作物、气象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采集,为农业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2. 智能化决策:互联网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预测,为农民提供科学决策支持。

3. 精细化管理:互联网农业通过精准农业技术,实现对农田、作物、肥料、水源等资源的精细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4. 信息共享:互联网农业通过互联网平台,实现农业信息的共享和交流,促进农业生产者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二、互联网农业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互联网农业通过智能化决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质量。

农民可以根据互联网平台提供的数据和信息,科学合理地安排农业生产活动,减少资源浪费和损失,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

2. 优化农业生产结构:互联网农业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决策,为农民提供科学的农业生产方案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3. 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互联网农业通过信息共享和合作机制,促进了农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变动,调整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策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4. 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互联网农业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

通过互联网农业,农民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交流和合作,实现农产品的线上销售,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

农业农村农村信息化

农业农村农村信息化

农业农村农村信息化一、背景介绍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农业农村信息化逐渐成为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从农业生产、农村建设、农民服务等几个方面,论述农业农村信息化的规范、规程和标准。

二、农业生产信息化农业生产是农村经济的基础,信息化在农业生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首先,农业生产信息化需要规范农业企业的信息管理流程,包括农作物生产管理、农产品质量检测、农业机械设备管理等。

其次,农业生产信息化需要完善农业产业链信息化体系,实现农田管理、种植、养殖、加工、销售等全程可追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可靠。

此外,农业生产信息化还需要建立农业数据共享平台,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农业生产运行状态、市场需求等信息,为农民提供精准农业生产管理服务。

三、农村建设信息化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村环境和农民生活水平的关键环节。

农村建设信息化需要建立农村基础设施信息系统,包括道路、桥梁、供水、供电等基础设施信息的管理和维护。

同时,农村建设信息化需要推进智能农村建设,将智能化技术应用于农村工程建设,提高农民的生活品质和生活方式。

此外,农村建设信息化还需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建立农村环境监测和资源管理系统,加强对农业耕地、水资源、草原等资源的保护。

四、农民服务信息化农民服务是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方向之一。

农民服务信息化需要建立完善的农民信息管理系统,包括农民身份信息、土地信息、农业产业信息等,方便对农民进行管理和服务。

其次,农民服务信息化需要加强对农村金融服务的支持,打破信息壁垒,推动农村金融的发展,为农民提供便捷的金融服务。

此外,农民服务信息化还需要提供多样化的农产品销售渠道,通过电子商务平台、农产品展销会等方式,推动农产品的市场化销售。

最后,农民服务信息化还需要注重农民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等服务,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五、信息化管理与标准化为了确保农业农村信息化的有效运行,需要建立统一的管理和标准化体系。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两大特征:新技术、新模式

我国农业农村信息化的两大特征:新技术、新模式
现 代 远程 教育 系统 、 全 国文 化 信 息 资源 共 享 工 程 、农 村 综 合信 息服 务 站( 网、点 ) 现 有 的条件 和业 务 ,都 将成 为 等 农 村三 网融 合 的 基础 。新 的 三 网融 合 业 务 也将 得 到 优 惠 政 策 的扶 持— — 《 划 》将 优 先支 持 网 络 运 营企 业 在偏 计 远 农 村地 区提 供 集 电话 、 电视 、互 联 网 等 综合 接 入 与 信 息服 务 ,推 动 各种 涉农信 息 系统共 享 网络 资源 。
田 园 ”、 “ 工 易 ” 、 “ 务 农信 宝 ”等 多 种整 合 农业 农村
信 息资 源 的优 质 业 务 ,新阶 段 的 农 业 农村 信 息化 正包 造 j 越 来越 大 的价值 。 ( 文章 来 源 :人 民邮 电报 ) H

新技术 :三 网融 合 、物联 网受青 睐
农 业 部 副 部 长 陈 晓 华 在 2 1 年 全 国农 村 综 合 信 息 0 0 服 务 站 和 信 息 员考核 评 估 工 作 总 结 会上 表 示 ,我 国农 业 农 村 信 息化 建 设 整体 水 平 还 不 高 ,面 向 “ 农 ” 的信 息 三 服 务 工作 还 不 完 全 到位 ,如 何使 “ 农 ”所 急需 的信 息 三 进 村入 户 ,从 根 本上 解 决 好 信息 服 务 “ 最后 一公 里 ”问 题 ,仍 是 我 们 面 临 的 一 个 紧 迫 任 务 。 在 解 决 农 村 信 息 服 务 的 “ 入 关 ” 问题 上 ,今 年 国 家 开始 全面 部 署 的三 接 网 融合 技 术 得 到 了前 所 未 有 的青 睐。 文 化部 社 会 文 化 司 巡 视 员刘 小 琴 提 出 , “ 二 五 ”期 间 ,要 结合 国家 三 网 十 融合 战 略 ,进 一 步 完 善传 输 模 式 ,积极 推 进 进 村 入 户工 作 ,使 更广 大 的农 民群 众 享受到 文化共 享工 程 的服务 。 《 划 》提 出 ,到2 1 年 ,在 现 有试 点 的基 础上 , 计 02 要 基 本 形成 满 足 农 村 基础 条 件 和 先行 应 用 需 求 的三 网融 合 模 式 。值 得 注 意 的是 ,农村 通 信 基础 网络 、党 员 干部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特征及主要研究内容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特征及主要研究内容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特征及主要研究内容
农业信息化技术的重要特征包括:
1. 系统化:农业信息化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和方面,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以实现整体最优。

2. 模型化:通过建立数学模型、物理模型等方式,对农业系统进行模拟和预测,以更好地了解和控制农业系统的运行。

3. 信息化:利用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实现农业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应用,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和效益。

4. 知识化:农业信息化技术需要以农业知识为基础,通过不断学习和积累,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素质和技能。

5. 可视化:通过可视化技术,如地理信息系统、遥感监测等,实现对农业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评估,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6. 产品化: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开发出相应的产品,如智能农业装备、农业物联网设备等,以满足农业生产的需求。

7. 网络化:通过互联网、物联网等技术,实现农业信息的互联互通,提高信息传递的效率和准确性。

8. 全球化:农业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需要考虑到全球化的背景,如国际贸易、气候变化等,以更好地适应全球化的趋势。

主要研究内容包括:
1. 农业信息采集技术:研究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准确采集。

2. 农业信息传输技术: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稳定传输。

3. 农业信息处理技术:研究如何利用计算机技术实现对农业信息的快速、准确处理。

4. 农业信息技术应用:研究如何将农业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环节,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

5. 农业信息化标准与规范:研究制定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标准和规范,促进农业信息化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对农业信息化特点和内涵的透析

对农业信息化特点和内涵的透析

2016年第10期□李卓然华勇孔旭对农业信息化特点和内涵的透析摘要:农业信息就是“农业+信息”。

农业信息是农业领域中的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表现形式,或者说是人们所感知或表述的农业领域中的事物的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

关键词:农业;信息化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0-0034-01中国图书分类号:F323.3文献标志码:A (山东济宁曲阜市农业局山东济宁273100)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6.10.0211农业信息的类型1.1农业自然信息农业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各种与农业活动相关的信息,包括生物生长信息(如作物生长等)、生物生长环境信息(如土壤、气候条件等),以及生物生长与其生长环境之间的作用信息(如作物和土壤之间的养分循环)等。

作物生长信息包括作物种类、作物品种、生态适应性、作物长势、作物营养需求和病虫害等相关信息。

土壤信息包括土壤类型、土壤质地、耕作层厚度、土壤养分、土壤含水量等信息。

农业气象信息包括日照时数、温度、降水、湿度、风速等与作物生长相关的信息。

农业自然信息对于农业生产者的生产决策和日常生产管理具有指导作用。

1.2农业社会信息农业社会信息指人类各种农业生产经营活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农村社会和经济信息、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农业市场信息、农业政策信息等。

农村社会和经济信息包括农业人口变化、科技教育普及程度、农民收入水平、农民社会保障状况、农村基础设施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有助于政府制定和调整农村政策。

农业生产技术信息包括农作物品种、栽培技术、诊断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等方面的信息,这类信息有助于农业生产者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农业市场信息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产品市场供求和价格等信息,这类信息有助于农业生产经营者进行科学决策。

2农业信息的特点2.1与自然环境条件的依存性农业以自然再生产为基础,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自然环境。

因此,在安排农业生产和日常生产管理时,就要考虑不同地域的地形、地貌、海拔、纬度以及季节等自然环境条件,收集农业生物适地适生信息,因地制宜地组织农业生产经营活动。

农村经济的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

农村经济的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

农村经济的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一、农村信息化的意义及背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互联网的普及,农业领域也开始迎来数字时代的变革。

农村信息化的兴起,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信息资源和便利服务,对于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农村信息化不仅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还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提高了农村的整体经济水平。

二、农村信息化的核心内容农村信息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即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

1. 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建设农村宽带网络、完善农村通信设施等。

通过建设宽带网络,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了解市场行情、农业政策等信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完善农村通信设施可以解决农民在交流、沟通方面的问题,促进信息的传递和农村的融入。

2. 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农村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是指建设一套集农业科研、农技推广、农产品交易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

通过这些平台,农民可以获得更多的科技支持和专业指导,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

同时,农产品交易平台也能够促进农产品的流通,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三、数字农业的主要特点数字农业是农村信息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特点如下:1. 数据化数字农业借助各种传感器和设备,实现对农田、气候、作物等数据的实时监测和收集,将农业生产变成了精准操控的过程。

2. 智能化数字农业将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应用于农业生产中,通过算法模型分析农田情况,提供最佳种植方案,使农业生产更加智能高效。

3. 网络化数字农业借助互联网,实现农产品的在线交易,大大方便了消费者的购买和农民的销售,推动了农产品市场的健康发展。

四、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的优势农村信息化与数字农业的发展给农村经济带来了许多优势: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通过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农业的手段,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产量,降低了农民的劳动成本,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2. 丰富农民的收入来源农村信息化和数字农业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让农村人口不再只依靠农业种植养殖收入,拓宽了农民的收入渠道。

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

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

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化农业已经迈入了信息化时代。

信息化农业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品质,而且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和减少环境污染,对促进农业持续发展和农民增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就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信息化农业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一、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的重要性现代化农业迈入信息化时代,将农业生产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信息技术将会成为农业发展的“加力器”。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从而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同时,信息化技术可以减少农业生产中的经济和环境成本,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为农民增收创造更好的机会。

此外,信息化技术还可以对农业产业进行数字化管理,包括种植、管理、生产、加工等,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提高农业的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

二、信息化农业的特点信息化农业是以农业信息化为基础,将先进的信息与传统的农业生产相结合,建立数字化的农业生态系统。

信息化农业具有多种特点:1、数字化管理:信息化农业可实现全过程数字化管理,使用传感器、网络摄像头、机器学习等技术对农业数据进行收集,进行数据分析,从而通过数字化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产量。

2、精准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农作物的生长和发展进行精准化管理,从而实现精准施肥、精准浇水、精准喷药等,以保证农作物的生长健康。

3、智能化农业:信息化农业可通过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远程农业管理,从而提高农业生产的智能化。

4、环保型农业:信息化农业可通过数字化技术,对农业生产中的气体、水质、土壤等环境因素进行监测和控制,从而实现环保型农业。

三、信息化农业发展趋势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进步,信息化农业也在不断发展。

信息化农业的未来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智能农业:随着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智能农业将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其可以对气候变化、水灌溉、土壤肥力、病虫害防治等农业生产环节进行智能化控制。

农村信息化建设数字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基础

农村信息化建设数字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基础

农村信息化建设数字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基础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农村信息化建设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基础。

数字乡村的建设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从数字乡村的概念、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以及数字乡村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三个方面来探讨农村信息化建设数字乡村实现农业现代化的新基础。

一、数字乡村的概念和特点数字乡村是指依托信息技术,将农村各行业、各领域进行联网互联,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和全面高效利用的现代化乡村。

数字乡村建设的特点有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化设施完备:数字乡村的基础设施应具备高速稳定的互联网接入能力和智能化的物联网系统,能够实现全面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

2.信息资源丰富:数字乡村的信息资源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文化教育等各个方面的信息,为农村决策和农民生产生活提供全面、准确的参考依据。

3.服务功能完善:数字乡村通过建设信息化平台,为农户提供在线查询、在线购物、在线教育等一系列便利服务,满足农民的各种需求。

二、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农村信息化建设对于农业现代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农村信息化可以促进农业生产的智能化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其次,农村信息化可以推动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实现农村产业融合发展。

再次,农村信息化可以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机会。

最后,农村信息化可以推动农村社会治理的现代化,提升农村社会文明水平。

三、数字乡村对农业现代化的推动作用数字乡村作为农业现代化的新基础,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1.农业生产的科技化:数字乡村提供了各种农业科技信息和科技支持,农民可以通过互联网查询农业技术资料,学习农业科技知识,并在生产中应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2.农产品流通的便捷化:数字乡村建设可以连接农村和城市的市场,将农产品有效地推销出去,解决农民销售农产品的难题,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电子化农业管理的发展特征

电子化农业管理的发展特征

电子化农业管理的发展特征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农业生产方式的不断变革,电子化农业管理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趋势。

电子化农业管理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传统农业生产与现代信息技术相结合,实现农业生产的全过程信息化管理。

电子化农业管理的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智能化生产电子化农业管理借助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支持,实现了对农业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传感器、无线通讯等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农田土壤湿度、温度、光照等环境指标,帮助农民合理调控农作物的生长环境。

同时,利用大数据分析,可以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阶段和需求,提供精确的施肥、灌溉等指导,实现农业生产的精细化管理。

二、远程监控与指导电子化农业管理使得农民可以通过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随时随地通过互联网远程监控农田的情况。

农民可以通过远程监控系统实时了解农田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等,并根据专家的科学指导,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治病虫害。

远程指导系统还可以提供种植技术、肥料用量、农药使用方法等信息,帮助农民进行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

三、精细化管理电子化农业管理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对农田的全面、精确的管理。

农民可以利用电子化农业管理系统记录种植、施肥、灌溉等过程的数据,全面了解农田的情况,分析农田的生产潜力和问题所在。

同时,电子化农业管理系统还可以根据农田的特点和需求,提供合理的管理方案,帮助农民制定科学、高效的农业生产计划,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

四、市场化运作电子化农业管理促进了农产品的市场化运作。

通过电子商务、物流配送等手段,农民可以直接与消费者进行联系,消除了传统农业生产中的中间环节,提高了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减少了资源的浪费。

同时,电子化农业管理还为农产品提供了溯源体系,消费者可以通过扫描农产品的二维码,了解农产品的生产过程、质量标准等信息,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电子化农业管理的发展为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

农业信息化技术信息的特征:存贮性、传递性、知识性和实用性。

2农业信息:是有关农业系统的消息、情况和知识,是信息在农业领域内的体现。

农业信息的特点:发布时效性、地域性、周期性及有效性、综合性、滞后性、准确性。

3信息化:信息化是指培育、发展以智能化工具为代表的新的生产力并使之造福于社会的历史过程。

4农业信息化(1)农业信息化:是指在农业领域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方法、手段和最新成果的过程。

具体讲:就是在农业生产、流通、消费以及农村经济、社会、技术等各环节全面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和智能工具,实现农业生产经营、农产品营销、农产品消费的科学化和智能化过程。

(2)农业信息化的内涵:o农业生产管理信息化o农业经营管理信息化o农业科学技术信息化o农业市场流通信息化o农业资源环境信息化o农民生活消费信息化农业服务信息化5农业信息技术(1)农业信息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和农业产业相结合的产物,是计算机、信息存储与处理、通信、网络、人工智能、多媒体、遥感、全球定位、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在农业领域移植、消化、吸收和集成的结果,是系统、高效地开发和利用农业信息资源的有效手段。

(2)农业信息技术的组成遥感技术地面检测技术技术全球定位技术信息采集技术信息传输技术(网络)信息传输技术(网络)信息存储技术(数据库技术)模拟模型技术虚拟现实技术辅助表达技术空间分析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技术专业模型技术农业信息技术体系框图二农业信息化的作用1.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2.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3.对农业生产和农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4.增强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减少经营风险。

5.有利于农业新技术的研究和推广,提升农村综合信息服服能力。

第二节农业信息化技术的类型与特征一、农业信息化的类型农业环境信息:生物信息(动物、植物、微生物)非生物信息(土地、气候、水源、灾情、农业能源)社会信息:社会资源信息(人口、劳力、农产品、农用物资、农业基础设施)市场资源信息(农副产品流通、农用物资流通、农用资金流通等)经济管理信息(经济手段、法规手段、行政手段、思想工作)生产信息:种植业、养殖业、林业等结构调整,苗情状况、良种繁殖、生长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 工业社会后对农业基础地位的动摇
• 工业社会:18世纪70年代的第一次产业革命以来,在短短200多 年的时间内,生产了农业文明社会不可比拟的物质财富,而且 这种生产发展,具有加速度的性质。
• 二战结束后的50年来,世界国民总产值增加了7倍。
– 1994年全球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6万亿美元,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为4500美元左右 – 一些发达国家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早已超过2 万美元,有的甚至接近4万美元。
1.4 农业的基础地位不容动摇
• 维持人类生存前提的食物及其营养物质始终要靠农业来提供。一个国家无 论经济如何发达,粮食等农产品仍是人类最基本的生活必需品,人类的生 活消费方式和饮食文化无论如何变化 ,人们“食”的本质却仍不会改变, 食物和营养物质的来源说到底毫不例外是依靠农业来提供的。农产品是社 会发展的重要的战略物资。
– 发达的农业经济既能保证国内供需平衡,又可以对外换取外汇 ,平衡对外农 产品贸易收支,还可以把农产品当作向国家间进行政治交易的战略武器。
– 大力发展农业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可以有效地缩小城乡、工农差别,保证 社力是农业剩余劳动。从本源 的意义上说,一切丰富多彩、光耀夺目的体现人类进步的社 会生活,都是有赖于农业剩余劳动积累增加的基础上形成或 转化而来的。
• 农业是决定和制约社会其它产业的社会基础工程。
– 农业对于社会其它产业的基础和制约关系,以及其它产业对于农业的基础依存 关系,存在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全过程,贯穿在各种社会形态的经济结构之中。
– 农业是为解决国计民生的根本问题提供必要的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的产业,农 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工业对于农业的依存关系 就体现出来。
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刘永泰
目录
一、农业的地位 二、依靠科技进步,推进农业发展 三、农业技术革命的机遇 四、农业农村信息化与现代化 五、农业信息技术 六、农业与农村信息化 七、农业与农村信息化的任务与对

一、农业的地位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从古到 今,老百姓都知道,“民以食为天,食以 粮为源。”“得者则生,弗得则死,理固 然也”。
• 原始农业时代:从距今约已1万年的新石器时代开始到以铁 器和畜力的广泛应用为终结,跨越约七、八千年。初期为以 种植植物和驯化饲养动物为特征的“火燎杖种”或“刀耕火 种”,逐渐发展为以火开荒,用石制和木制工具播种。 原始农业曾经是人类文明进步的起点和基础,为人类定 居、社会分工、社会组织的复杂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 发展创造了必要的条件。
• 现代社会:20世纪末,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推动了全球的信息 化,以信息产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在所有国家经济中的比重都在 上升。
–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基本上完成了工业化的同时,开始向信息社会发展, 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开始下降,现在已只占1/3左右,第三产 业已占到60%以上。
– 而发展中国家,由于正实现工业化,工业的比重仍在上升,现在已占到 40%左右,第三产业也增至40%左右。
1.5 树立大农业的观念
• 农业“通过生物机能的途径把自然物质转化为人类生产和生活 物质资料”,具有为社会提供食物、有机原料、生物能源、生 存环境和休闲场所的的本源功能和根本特征。
• 摆脱了传统农业的束缚,从而树立“社会大农业”的观念。
– 强调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广泛而普遍的意义; – 强调农业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功能; – 强调要把农业这种既有综合投入和综合产出又有决定和制约其它关系特
• 工业和第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的逐步增大,使 得农业在各类国家中,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例逐步 下降。
– 在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农业已只占5%以下;
– 在发展中国家也仅为17%左右。
这一历史性的转变,致使有些人对农业基础地位发生了动 摇,认为“农业发展对带动相关产业起飞的意义不大”,主张 “把农业放在次要地位”的论调也就有了市场。
而在战后初期,它们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也才只有一两美元。
• 工业文明带来的财富增长,使世界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 进入20世纪,随着工业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世界发达国家首先
完成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变。二次大战后,发展中国 家也陆续开始了工业化的进程。
人类进入工业社会。农业在各类国家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 的比例逐步下降,从而形成对农业的基础地位的动摇。
• 就目前而言,我国有9亿农民,农民收入的近60%来自于农业, 同时,农业还担负着为60%以上社会劳动者提供就业机会的 任务。
• 农业的发展和进步,使农业剩余劳动向城市或其他产业转化, 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 农业在社会总产值中比重不断下降的历史趋势与农业生产率 持续上升的历史必然是一致的,反哺农业是历史的必然。
• 传统农业大约经历了两千年。长期以来,人类不断对农业资源 认识、开发、利用,使传统农业生产力的广度和深度逐步扩大。 农业作为这一时期的主要生产部门,在这一阶段得到了空前的 发展,曾创造了人类农耕文明的辉煌时代,供给人类世世代代 不断需要的全部生活的物质来源,推动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 进步。
农业是最古老的产业,也是人类文明的转折点,农业在经 济和社会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农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 的。
1.2 在农业社会农业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 传统农业 :铁器农具,特别是铁犁和役畜的广泛使用,导致了 传统农业的产生。人类对与农业生产关系密切的自然条件、季 节变化、土壤肥瘠等认识逐步深化,开始因时因地种植,畜牧 业开始出现以放牧或游牧为主的生产方式。经济形式以自给自 足、生产规模狭小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但在实际上,农业的地位,无论从理 论到实践,一直是学术界争论和决策者关 注的重要问题。
1.1 原始农业是人类文明的起点和基础
• 在农业出现前:在从猿到人的漫长进化过程中,人类没有从 事农业生产的意识和手段,采集、狩猎、捕捞等成为人类最 早从事的经济活动,单纯依赖大自然业已存在的的原型资源, 以满足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