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合集下载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1.目的为了规范发热诊室的消毒隔离,防止院内交叉感染。

2.适用范围适用于发热诊室。

3.制度内容3.1.严格执行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发热诊室清洁消毒有专人负责,并做好登记。

3.2.医务人员进入发热诊室按要求做好个人防护,医护人员每诊疗、护理一个病人和接触污染物品后,应严格进行手卫生。

3.3.发热诊室内加强开窗通风,每日开窗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用空气消毒机对空气进行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

3.4.诊疗器械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听诊器、血压计等用品专室专用,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血压计袖带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电子体温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干燥保存。

诊桌等物体表面、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抹布用后用1000mg/L含消毒剂浸泡消30分钟,清洗后晾干备用。

压舌板做到一人一用一丢弃。

3.5.物体表面、地面应每天至少清洁消毒2次、用含有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作用30分钟。

遇污染时,先去除污再使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消毒。

用后的抹布、拖布,用1000mg/L含氯消剂泡,作用30分钟、清洗干燥后备用。

3.6.一次性使用的物品用后应当按医疗废物处理。

3.7.各室间用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进行消毒,每日二次,紫外线一次不少于60分钟,空气消毒机按室间使用频率决定开启时数。

3.8.医疗过程中产生的所有废物均应按医疗废物进行处置,执行《医疗废物管理制度》,置于双层黄色医疗废物中,鹅颈结有效封口,贴上明显标签,外表面可疑污染时需加套医疗废物袋,严防渗漏。

3.9.终末消毒:每日诊疗结束后,诊室进行终末消毒。

4.参考文件4.1.《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管理办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05.4.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

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

人民医院发热门诊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制度1.目的规范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工作,防止医院感染发生,保护患者及医务人员安全。

2.范围发热门诊医务人员。

3.定义3.1消毒是指杀死病原微生物但不一定能杀死细菌芽孢的方法。

3.2灭菌是指把物体上所有的微生物(包括细菌芽孢在内)全部杀死的方法。

3.3隔离是指将传染源、高度易感人群安置在指定地点暂时避免和周围人群接触的方法。

4.内容4.1发热门诊应单独设立,布局合理,通风良好。

4.2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呼吸道特殊传染病(如甲型H1N1流感、SARS、人禽流感等)的临床特征、诊断标准和预防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会诊、早转诊。

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法定传染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进行隔离观察并严格限制人员出入。

4.3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防护制度》要求做好自身防护,口罩、帽子、手套、隔离衣、护目镜等防护用品配备齐全。

4.4每日用紫外线灯消毒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不少于60分钟。

4.5医务人员应严格执《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手卫生设施配备齐全。

4.6诊室内地面、桌、椅、门把手等物表应每日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2次,各区域拖把、抹布专用,用后要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凉干。

4.7体温计应多个备用,一人一用一消毒,使用后应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晾干备用。

4.8血压表、听诊器一用一消毒。

4.9医疗器械应一人一用一灭菌,一次性医疗用品应一人一用,禁止重复使用。

4.10患者所产生的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管理制度》要求进行处理。

5.附则本制度由医院感染管理科负责解释。

6.参考文献《医院隔离技术规范》(WS/T311-2009)《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WS/T313-2019)《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WS/T367-2012)《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卫生部令第48号)7.附件无。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诊室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时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n95口罩或外科口罩。

二、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理垃圾痰液排泄物,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利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

三、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消毒两次。

污染时随时消毒。

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1小时进行消毒,每日两次并做好记录。

四、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再清洗。

五、痰液排泄物用20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一小时,倒入专用厕所。

六、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用双袋密封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并做好记录。

污染被服双袋封闭运送至洗衣房先消毒后清洗,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先用有效氯10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至洗衣房、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七、疑似或确诊新冠肺炎患者离开后,开窗通风30分钟后关闭门窗,再紫外线灯照射1小时,地面,桌面、医疗器械器具物表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保留30分钟后清水擦净,仪器表面用75%酒精擦拭消毒。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非典型肺炎是一种烈性传染病。

发病急、传播性强,病死率高。

可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接触病人分泌物等传播。

根据疫区防治经验,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度:
一、发热门诊医、护人员每天必须严格按照穿、脱隔离衣的程序,穿脱口罩、帽子、衣、裤、鞋套、手套、眼罩等三层。

脱下的着装必须按规定分别放入各污物桶内消毒处理。

二、经治医生询问流行病学史后,凡是T>38℃,医护人员必须立即为其戴上口罩,限制病人活动范围。

通知院内消毒员跟随病人消毒。

三、每天对发热门诊的空气进行消毒四次,即早晨、中午、下午、晚上各消毒一次,每次12小时。

四、每天对发热门诊的桌、椅、床、地面、墙面、门把手每天消毒四次,如遇严重污染,随时消毒。

五、病人使用后的体温计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应立即用75%乙醇擦拭消毒。

六、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要定时消毒,可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浸泡30分钟,病人的呕吐物、排泄物、便器的消毒可用含有效氯1500g/L的消毒浸泡30分。

七、各门口放置浸有含有效氯2000g/L的消毒液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及医务人员防护措施
1、设置独立的发热门诊,有明显的标识,进入发热门诊病人戴口罩。

2、严格消毒工作。

(1)空气消毒:
加强通风,每日两次,每次30分钟。

(2)物体表面消毒:
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各种物体表面2—3次,对于人员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应增加消毒次数。

(3)地面消毒:
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2—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

(4)器械物品消毒:
体温计使用后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晾干备用。

听诊器、血压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拭消毒。

(5)呕吐物、分泌物使用含氯消毒剂(1份+12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
(6)疑似病人或“非典”病人转送定点医院后,发热门诊立即进行终末消毒。

(7)终末消毒处理:
①空气采用开窗通风的方式,每日至少两次,每次不得少于30分钟。

②物体表面和地面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或拖地。

③用后的医疗用品用前述方法消毒。

3、医护人员防护措施:
(1)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穿工作服(必要时穿防护服)、戴工作帽和医用防护口罩(必要时戴N95口罩),口罩必需保证每4小时更换一次。

(2)严格遵守手卫生规范,每次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手卫生,手消毒可使用快速手消毒剂。

(完整版)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完整版)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发热门诊出入口设置浸有2000mg/L含氯消毒剂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二、地面和物体表面的消毒:地面要湿式拖扫,定时用浓度为
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喷洒地面。

物体表面用相同剂量的制剂擦拭,如桌子、床头柜、门把手等,根据污染程度不同,对隔离留观室、患者就诊室进行1000mg/L的含氯消毒制剂喷雾。

三、空气消毒:需定期消毒的有预检室、发热门诊室、检验室、放射科。

消毒方法主要有:
1.用紫外线照射,每日2次,每次1h,照射期间关闭门窗。

2.用有效氯1500mg/L的含氯消毒剂进行喷雾,用量为20~30ml/m ,用30min,每日1次,消毒时密闭门窗,室内无人,喷雾完毕作用时间充分方可开窗通风。

四、使用后的口罩、帽子、工作服、隔离衣等分别采用浓度为1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重复使用的口罩、帽子用高压灭菌处理,一次性物品统一焚烧。

五、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

1.体温计、血压计、听诊器等每次使用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min,或75%酒精擦拭消毒
2.留观病人使用的被服、口罩可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

所产生的垃圾用黄色垃圾袋盛装及时处理,便器、浴盆的消毒用有效氯1500mg/L-2500mg/L的含氯消毒液浸泡30min-60min。

六、患者接触的所有物品均采用传染病消毒隔离标准进行终末处理。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最新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最新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1.医务人员工作时应穿专用工作服、戴圆帽、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隔离衣、鞋套。

必要时戴手套、防护面罩、防护服、医用防护口罩。

2.认真执行传染病患者的预检分诊制度,及时筛查传染病患者,正确诊疗和转诊传染病患者,为就诊的呼吸道发热患者提供医用外科口罩。

3.严格执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制度》。

医务人员接触患者前、后应认真实施卫生洗手或手消毒,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时应戴乳胶手套并一人一用一更换。

4.直接接触患者完整皮肤、黏膜的诊疗用品如体温计、听诊器,应一人一用一消毒。

血压计袖带保持清洁,被血液、体液污染时应在清洁的基础上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分钟后,清洗晾干。

听诊器使用后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红外线电子体温计每天用消毒湿巾擦拭消毒一次;体温计每次使用后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后,清水冲净,干燥保存备用。

5.诊室内保持空气清新,定时通风换气。

每日用紫外线灯管照射消毒两次,并有记录。

使用空气消毒器每日对空气进行消毒两次,如遇经空气传播的传染病患者就诊后应随时消毒,并有记录。

6.室内环境及物体表面、地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30min。

遇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污染物,再清洁、消毒。

对疑为经血传播病原体、结核杆菌等污染时应采用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作用时间大于60分钟。

7.抹布分区使用,使用后置于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地巾分区使用,标记明确,使用后置于2000mg/L的含氯消毒剂中浸泡30分钟消毒,清水冲洗干净,悬挂晾干备用。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时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按相应的防护要求及级别做好个人防护。

离开发热门诊时应脱掉防护用品,做好个人卫生处置及手部卫生后,方可离开。

二、工作场所保持空气流通,经常通风换气,需要时强制通风换气,必要时釆取空气循环消毒设备,紫外线消毒照射等方式消毒。

三、诊治每一个病人前后,处置完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做好手部卫生。

四、接诊完病人后,对诊疗器械,污染场所及环境立即进行消毒处理,必要时,启用备用诊室。

五、压舌板、体温计、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一用一消毒。

六、每日对室内陆面实施湿式清扫1-2次,保持地面清洁,有污染时立即消毒。

七、室内桌、椅、门把手、电脑键盘、鼠标、诊疗设备操作台等物体表面每日在清洁基础上应擦拭消毒一次。

可能有污染时,立即进行随时消毒。

八、拖布、抹布分室使用,用后清洁消毒,晾干,备用。

九、为进入发热门诊的病人发放并教起佩戴好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陪同人员不进入诊室,必须陪同时,需佩戴一次性口罩等防护用品后,方可进入。

十、进入诊室的病人尽量不携带衣物、背包等进入。

十一、隔离留观病人的个人物品一般不带入隔离留观室,如必须带入,解除隔离留观时需全面消毒处理后,方可带出。

十二、隔离留观病人留观期间不得离开留观室,原则上不设陪护。

十三、发热门诊内的所有废弃物均按医疗废弃废物处理,必要时对医疗废弃物收集袋(箱)表面釆取消毒处理后,再回收,回收处理人员做好个人防护(同所在区域医务人员防护要求)。

十四、发热门诊环境及物品消毒,需做好记录,留档备查。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发热门诊工作原则1、我院设有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独立设区,与其它门、急诊相隔离,有明显标识。

设有工作人员及病人通道。

2、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分设有候诊区、诊室、治疗室、检验室等;并具备挂号、收费、取药一条龙服务。

3、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和隔离留观室的消毒、隔离、医务人员防护等,要按照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和《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防护指导原则》的有关规定执行。

4、发热呼吸道疾病门诊需转运临床诊断病人和疑似病人时,按照《救护车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有关规定执行。

5、隔离留观病人需戴口罩,不得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

二、消毒隔离管理1. 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特殊病原体(EV71)对醇类消毒剂不敏感,故选择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min,清水冲净擦干备用;如使用电子体温计,也可采用上述消毒剂擦拭消毒。

2. 使用一次性压舌板。

3、空气3.1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3.2动态空气消毒机每日消毒2次,每次1小时。

4、地面发热门诊候诊室、医护人员办公室等地面要湿式拖扫,用500mg/L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进行,拖把要分室应有标记。

5、物体表面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500mg/L含氯消毒剂擦拭消毒。

每日2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6、其它物品消毒及处理6.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1)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要及时消毒处理。

(2)发热门诊或隔离留观病区按需设置加盖容器,装足量10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等排泄物的随时消毒,作用12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等可倒入卫生间。

如所处区域污水进入医院污水处理系统,则无需初步消毒,可直接排入卫生间。

(3)有粪便等排泄物污染地面时,漂白粉覆盖,作用60分钟后清理;6.2病人使用物品消毒(1)留观病人使用的被褥、衣服、口罩等要定时消毒,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便器、浴盆用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目的规范发热门诊的消毒隔离工作。

二、使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发热门诊,所有在发热门诊工作的人员均应遵照执行。

三、具体要求(一)发热门诊独立设区,远离其他门、急诊,有明显标识。

设工作人员通道和病人通道。

(二)发热门诊设候诊区、诊室、隔离观察室等。

(三)手卫生设备完善,包括流动水洗手池、洗手液、擦手纸、速干手消毒液。

(四)工作人员在诊疗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手卫生、无菌操作规程并做好个人防护。

(五)隔离的留观病人需戴医用外科口罩,不得随意离开留观室,严禁病人间相互接触,隔离期间严禁探视。

(六)根据发热病人的门诊量,配备足够的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及一次性医用外科口罩等,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

(七)坚持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用医用空气消毒机进行空气消毒,每日 3 次,每次 2 小时。

(八)地面湿式拖扫,半污染区、污染区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 2 次;污染时随时消毒,拖把要分室并有标记。

(九)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有特殊要求的除外)等物体表面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 2 次,污染时随时擦拭,抹布应分类。

(十)当地面、物体表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用盛有2000mg/L 含氯消毒剂的喷壶对准血渍等沿四周方向向中心喷洒,作用 30 分钟后用一次性(报废)毛巾清洁,然后将此毛巾作为医疗废物处理。

(十一)留观病人用后的被褥、衣服等用橘色垃圾袋及时打包,贴新冠状病毒标签,并送洗衣房消毒清洁处理。

(十二)病人离开或死亡后,必须进行严格终末消毒。

(十三)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均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进行单独收集、运送、储存和处置,不得与其他医疗废物混装,并及时转运至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处置。

(十四)个人防护要求1.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医务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工作服、隔离衣(预检分诊必要时隔离衣),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流程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流程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的流程一、目的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制定本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流程。

二、适用范围本流程适用于本发热门诊的所有医务人员及工作人员。

三、流程内容1. 发热患者的初步筛查与分诊(1)患者进入发热门诊后,由预检分诊护士进行初步筛查,询问病史、旅行史、接触史等,测量体温,判断患者病情及感染风险。

(2)根据筛查结果,将患者分为疑似传染病患者、非疑似传染病患者和普通发热患者,并分别引导至不同的诊疗区域。

2. 个人防护与消毒(1)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时,应根据疫情预警和患者病情,按照分级防护要求,穿戴相应的防护用品,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手套等。

(2)医务人员在接触患者后,应立即进行手清洗或消毒,使用0.3%-0.5%碘伏消毒或快速手消毒剂,揉搓时间不少于13分钟。

如遇可疑发热患者,需加戴一次性乳胶手套、防护眼镜。

3. 环境消毒(1)室内保持空气充分对流,通风良好。

在无人情况下,关闭门窗,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

(2)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

(3)地面和物体表面采用湿式清洁,使用专用抹布、拖把,每日清洁不少于2次。

工作用具悬挂晾干。

4. 医疗用品消毒(1)与患者皮肤直接接触的诊疗床单、诊疗巾实行一人一用一消毒。

(2)听诊器、血压计袖带等医疗用品每日使用后进行擦拭消毒。

(3)急救器材一人一用一消毒或灭菌,并保持清洁干燥。

(4)患者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等一人一用一消毒,用后立即消毒,并干燥保存。

5. 终末消毒(1)患者离开诊疗区域后,对其所在区域进行终末消毒,包括空气、物体表面、地面等。

(2)使用有效的消毒剂,按照说明书推荐的浓度和作用时间进行消毒。

6. 废物处理(1)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进行分类、包装、标记,并交由专业机构处理。

(2)工作人员在处理医疗废物时,应穿戴适当的防护用品,防止交叉感染。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发热门诊相对独立,有明显的标识,进入发热门诊病情允许时,病人戴口罩。

2、发热门诊医护人员穿工作服、隔离衣、藏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外科口罩每4小时更换。

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卫生和手消毒。

3、诊疗室内加强通风,保证空气流通。

必要时用0.5%的过氧乙酸或1000mg/L的含氧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

4、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或0.2%的过氧乙酸擦拭各种物体表面2-3次,对于人员接触频繁的物体表面增加消毒次数。

5、地面每天用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拖地2-3次,遇污染随时消毒,拖把使用后用50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后,清洗晾干备用。

6、体温计使用后用75%的酒精浸泡30分钟,晾干后备用;听诊器、血压计使用后用75%酒精擦拉消毒备用。

7、呕吐物、分泌物使用优氯净消毒(1份+12份污物混匀,消毒2小时)。

8、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转送定点医院后,发热门诊立即进行终未消毒。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医护人员工作时要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二、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的留观室进行隔离观察。

三、发热门诊及观察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注意环境卫生。

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且无交叉。

每天空气消毒机或紫外线灯消毒。

出入口应配备手消毒剂,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有关消毒要求,并做好记录。

四、使用合格的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

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用后应当及时进行无害化处理。

五、医护人员接触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时,按标准防护要求穿戴隔离服、工作帽、口罩、防护眼镜、鞋套等个人防护用品。

认真执行手卫生规范。

离开发热门诊时应按相关隔离要求办理,避免感染。

六、医疗废物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分类处置。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务人员、保洁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应穿隔离衣戴手套鞋套、帽子及N95口罩或外科口罩。

离开发热门诊应脱掉隔离衣手套、帽子及口罩,口罩应每天消毒处理(用有含氯消毒液2000mg/L漫泡30分钟)。

2、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离开发热门诊之前均应用流动水洗手,时间不少于60秒,吸收装置为非接触式。

3、严格执行疫情报告制度,一旦出现可疑病人,在第一时内进行隔离观察、治疗,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

凡发热病人(体温38.5℃以上者)注留观。

4、桌面、地面、门把手等物体表面每日用1000gm/L有效率消液擦拭消毒两次,污染时随时消毒,空气用紫外线灯消毒,每次1小时,每日两次,并做好记录
5、拖布、抹布使用后应先用1000mg/L有效率消毒液漫泡消30分钟后再清洗。

6、痰液、排泄物用1500mg/L有效率消毒液漫泡1小时,倒入厕所,痰盂、污物桶需配盖。

7、生活垃圾和一次性医疗用品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放入专用黄色双层塑料袋中,交接时做好记录,送医疗废物临时储存室并做好记录。

8、污染被服双袋运送至洗衣先消毒后清洗,可循环使用的医疗用品必须先用有效氯1500mg/L消毒液浸泡消毒后送至供应室清洗、消毒或灭菌。

****医院
2020年1月28日。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06252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06252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一、发热门诊应设置独立的挂号收费室、候诊区和诊室、隔离观察室、处置室、检验室、药房(或药柜)和专用卫生间。

二、发热门诊分设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各区域标记明显,通道合理,无交叉。

三、发热门诊各房间要通风良好,保持定时通风(每次2小时,每日3次),并每日进行环境的清洁消毒。

四、工作人员要严格执行各种操作规程,做好自我防护。

五、医务人员在为每位患者诊疗前后应进行手的清洗和消毒或换手套,手的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浸泡或擦拭手部1-3分钟。

六、被服、工作服、口罩、帽子等物品用1000mg/L含氯消毒剂消毒后清洗。

七、空气消毒:定时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日2次,每次≥1小时),并有记录。

八、地面和物表的消毒1、地面:各室的地面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扫,拖把要分开使用,并有标记。

2、物表:物体表面擦拭消毒,桌、椅、凳、床头柜、门把手、等物表要用25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日2次。

九、病人使用物品的消毒1、发热留观病人的口罩尽量使用一次性,定期更换,用后按医疗废物处理原则处理。

2、病人的生活垃圾要同其他医疗废物一样,用黄色袋盛装,放置在感染性废物专用桶内。

3、被服的消毒: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后,单独密闭包装,交洗衣房特殊处理。

十、医疗用品的消毒:1、体温计:使用后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30分钟。

2、听诊器、血压计等物品每次用后立即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直接接触皮肤的器具用品使用前需用清水将残留的消毒液擦拭或冲洗干净方可使用。

十一、终末消毒:留观发热病人转院、出院后,观察室的一切用品及空气、地面均需彻底消毒。

十二、消毒效果监测:由感染管理科专职人员对发热门诊的空气、物表、医务人员手、无菌物品等进行采样监测,每季度一次。

丹东市中心医院。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发热门诊应单独设立,布局合理,诊室应通风良好。

工作人员应从医务人员通道进出,发热病员应从发热门诊专用通道进出,各通道的门应关闭,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污染区严格区分开。

2.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须穿工作服,戴一次性帽子、外科口罩、手套,必要时穿隔离衣、鞋套;离开时应脱掉工作服、一次性帽子、外科口罩和手套等,必须进行彻底清洁。

3.诊疗室、观察室、治疗室内空气每日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1小时,定期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做好记录。

4.医务人员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进行治疗操作前后、诊治每一个病人后,处置垃圾、痰液、排泄物后等均应进行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5.诊疗室、观察室内地面、桌、椅、门把手及墙壁用IOOonIg/1含氯消毒剂拖地、擦试或喷洒消毒一次,各区域拖把、抹布专用,用后要IoOOn1g/1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然后清洗凉干。

6.痰液、排泄物用2000mg∕1含氯消毒剂浸泡1小时后,再倒入专用厕所,痰盂、污物桶需加盖。

7.体温计使用后用IoOOn1g/1含氯消毒剂浸泡消毒30分钟,血压计、听诊器一用一消毒。

8.病人生活垃圾视为感染性废物,清洁工每日将垃圾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运送,外面贴上标签,并注明“感染性废物、科室和时间”等,再由医疗废物暂存间收集并做好记录。

病员的床单、被套、枕套、衣、裤等用双层黄色垃圾袋密封运送,外面贴上标签,并注明“传染性废物、科室和时间”等,再送至洗衣房消毒、清洗。

9.科室建立病人消毒隔离实施记录本。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发热门诊是医院防控传染性疾病的重要防线,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传染病的传播,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健康安全,特制定以下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一、布局与分区1、发热门诊应独立设置,远离其他门诊和住院区域,设有明显的标识和引导路线。

2、发热门诊内应严格划分清洁区、潜在污染区和污染区,并设立缓冲区。

清洁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值班室、更衣室、休息室等;潜在污染区包括医务人员的办公室、治疗室等;污染区包括患者的候诊区、诊室、留观室、检验室、放射室等。

3、各区域之间应设置物理屏障,如隔断、门窗等,以防止交叉感染。

二、人员管理1、医务人员发热门诊的医务人员应经过专门的培训,熟悉传染病的防控知识和技能。

医务人员进入发热门诊工作时,应穿戴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如工作服、隔离衣、帽子、口罩、手套、护目镜或防护面屏等。

医务人员在诊疗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清洁或无菌操作前、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后等均应洗手或手消毒。

医务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监测,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应及时报告并离岗休息。

2、患者及陪护人员发热患者应佩戴口罩,在指定区域候诊,避免随意走动。

患者就诊时应一人一诊室,避免交叉感染。

原则上不允许陪护,特殊情况需要陪护的,陪护人员应佩戴口罩,并严格遵守发热门诊的管理规定。

三、环境消毒1、空气消毒发热门诊内应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每天通风 2-3 次,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当通风条件不良时,可采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或空气消毒机消毒。

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 1 小时,空气消毒机消毒应按照设备说明书操作。

2、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发热门诊内的地面、墙壁、门窗、桌椅、诊疗设备等物体表面应每天进行清洁和消毒。

地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mg/L)湿式拖地,每天 2-3 次;物体表面可采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 500mg/L)擦拭消毒,每天 2-3 次。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消毒隔离管理要求(进入一级防护)
(1)医护人员上班时穿工作服、隔离衣、戴工作帽和12层以上棉纱口罩。

(2)每次接触病人后立即进行手清洁和消毒。

手消毒用0.3~0.5%碘伏消毒液或75%酒精揉搓1~3分钟。

2、空气消毒要求: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每次不少于1小时,每天2次(中午、晚上)。

(2)0.2~0.5%过氧乙酸喷雾,20~30ml/m3,作用30分钟,每天2次。

或用3%过氧化氢溶液喷雾30~40 ml/m3,作用60分钟,每天2次。

3、地面和物体表面消毒:
(1)地面要湿式拖扫,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每日2次。

(2)诊室门口、出入口放置浸有2000mg/L含氯消毒液的脚垫,不定时补充喷洒消毒液,保持脚垫湿润。

(3)桌、椅、柜、门(门把手)、窗、病历夹、医用仪器设备等物体表面用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每天二次。

4、诊室设置加盖容器,装有2000mg/L含氯消毒液,用作排泄物、分泌物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消毒后的排泄物、分泌物倒入卫生间。

每天消毒痰具1次。

5、诊室内配备专用的听诊器、血压计、体温计等物品,每次用后即消毒。

体温计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听诊器、血压计用75%酒精擦拭。

6、一次性口包帽、隔离衣、手套用后放20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30分钟后,送焚化处理。

7、布类隔离衣使用后放在2000mg/L含氯消毒溶液浸泡30分钟后,送洗衣房清洁消毒。

XX市XX区人民医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热门诊消毒隔离制度
1、医护人员工作时要衣帽整齐、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2、坚持首诊负责制,一旦发现疑似病人,应立即收治到专门
的留观室进行隔离观察。

3、发热门诊及观察室,要保持良好的通风,同时注意环境卫生。

4、病室内应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无交叉。

出入口应
配备手消毒剂,有专人检查出入人员是否符合有关消毒要求,
并做好记录。

5、接触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时,应戴口罩、眼罩、防护帽子、
长筒靴、胶皮手套、穿隔离衣、连身服等,做好一切防护措
施。

6、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均需戴口罩,严格隔离、管理,不得离
开病区。

7、严格探视制度,不设陪护。

8、室内每2 小时用 1000mg—2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溶液进行
喷雾,每天紫外线照射 2-3 次,每次不少于 1 小时,病人
转院后,应进行终未消毒,即用1.5%过氧乙酸加热薰蒸2 小时,并做好记录。

9、地面、门窗等,用1000mg—2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溶液进
行喷雾。

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雾一次,喷药量为200ml/m3—300ral/m3,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雾一次,
以上消毒处理,作用时间应不少于60 分钟。

10、衣服、被褥等耐热、耐湿的纺织品可煮沸消毒30 分钟或用
250mg/L —500mg/L 有效氯消毒剂浸泡30 分钟。

11、病人排泄物和呕吐物的处理:稀薄的排泄物或呕吐物,每
1000ml 可加漂白粉50g 或 2000mg/L 有效氯消毒剂2000ral,
搅匀放置 2 小时,无粪的尿液每 1000ml 加入干漂白粉 5g 及消毒液或 1000mg/L 有效氯 100ml 混匀放置 2 小时。

成形便不能用干漂白粉消毒。

可用 20%漂白粉剂或 5000mg/L 有效
氯 2 份加于 1 份粪便中,混匀后,作用 2 小时。

并做好记录。

12、餐具的处理:可用含 250mg/L — 500mg/L 有效氯溶液浸泡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

垃圾的处理:可燃物尽量焚烧。


可用喷洒 1000— 2000mg/L 有效氯消毒液浸泡。

作用60 分钟以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