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高血压病诊治规范.pdf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标准版)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标准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38d626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0f.png)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概述】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升高、周围小动脉阻力增高,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排血量和血容量增加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有余多种后天因素(包括血压调节异常、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异常、高钠、精神神经因素、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胰岛素抵抗、肥胖、吸烟、大量饮酒等)使血压的正常调节机制是代偿所致。
约占高血压病人95%。
长期高血压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并可影响到靶器官(如心、脑、肾等)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导致心力衰竭、肾衰竭和脑卒中等严重后果。
临床表现1、起病缓慢,早起常无症状,往往在体格检查时发现血压升高,可有头痛、眩晕、气急、疲劳、心慌、耳鸣的症状,但症状与血压水平不一定相关。
随着病程的延长,血压升高逐渐趋于明显而持久,但1天之内,白昼和夜间血压仍有明显的差异。
体检时在主动脉区可听到第二心音亢进、收缩期杂音和收缩早期喀喇音,若伴有左心室肥厚时在心尖部可闻及第四心音。
2、靶器官的损害高血压早起表现为心排量的增加和全身小动脉张力的增加,随着高血压的进展,引起全身小动脉的病变,表现为小动脉的玻璃样变,中层平滑肌细胞增殖、管壁增厚、官腔狭窄,使高血压维持和发展,并导致重要靶器官心、脑、肾缺血损害和促进大、中型动脉的粥样硬化的形成。
在临床上表现:1、心脏疾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猝死;2、脑血管疾病:缺血性卒中、脑出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肾脏疾病:蛋白质、肾功能损害、(轻度肌酐升高)、肾衰竭;4、血管病变:主动脉夹层、症状性动脉疾病;5、视网膜病变:出血、渗出、视乳头水肿。
诊断要点目前,我国采用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 和(或)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高血压,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2、3级。
血压水平的定义与分类为准。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也可按照收缩压水平分为1.2.3级原发性高血压危险度的分层:原发性高血压的严重程度不仅与血压升高的水平有关,也须结合患者具有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合并的靶器官损害作全面的评价,危险度分层亦是治疗的目标与预后判断的必要依据。
高血压病中医诊疗规范
![高血压病中医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5f2779acf524ccbff121844c.png)
高血压病中医诊疗规范1.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1级高血压: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级高血压: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级高血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mmHg和舒张压<90mmHg。
中医诊断标准(参照王永炎主编的第六版《中医内科学》)。
1.1 临床表现1.1.1 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者仆倒。
1.1.2 可伴有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1.1.3 慢性起病,逐渐加重,或反复发作。
1.2 实验室检查1.2.1 血、尿、便常规检查。
一般多正常或有尿蛋白。
1.2.2 心、肝、肾功能检查。
一般多正常或肾功异常。
1.2.3 血浆肾素活性、血管紧张素II测定(根据情况考虑选做)。
1.3 其他检查1.3.1 心电图检查,可出现ST-T异常1.3.2 眼底检查,可有眼底动脉硬化。
1.3.3 超声心动图检查,可出现主动脉硬化,左房增大,左室顺应性减退。
1.3.4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可有全天血压超过正常范围的40%。
1.3.5 CT或MRI,正常或出现脑缺血灶,脑梗塞或出血。
2. 中医治疗2.1 中医内治法2.1.1 阴虚阳亢证主证:眩晕,耳鸣,头痛且胀,肢麻震颤,失眠多梦,腰膝酸软或颜面潮红舌红,无苔,脉弦细数治法:燮理阴阳、滋养肝肾方药:香天麻汤加减(协定方)药用:天麻10g 钩藤15g 石决明12g 草决明12g珍珠母30g 丹参15g 葛根15g 郁金6g牛膝12g 杜仲12g 桑寄生12g 首乌20g 中药加减:肝火过盛者,可加龙胆草、菊花、丹皮等;大便秘结者,可加大黄、火麻仁;阴动化风者,可加龙骨;肝阳亢急生风者,可加用羚角钩藤汤。
高血压诊疗常规
![高血压诊疗常规](https://img.taocdn.com/s3/m/cfe0714fbe23482fb4da4c48.png)
高血压病诊疗规范高血压病是指由于体循环动脉血压升高所致的一种综合征,属原发性高血压,占高血压发病人数的绝大部分。
主要临床表现:血压超过正常标准,头晕、头痛、胸闷、乏力。
属中医“眩晕、头痛、风眩”范畴。
诊断标准(一)西医诊断标准1、确诊高血压,即是不同日两次测血压≥140/90mmHg 。
2、除外症状性高血压。
3、高血压分级及危险分层。
表一 高血压水平的定义及分级原发性高血压分层:(1)用于高血压分层的心血管危险因素:①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1~3级);②男性>55岁;女性>65岁;③吸烟;④血脂异常,总胆固醇(TC )≥5.7mmol/L 或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 )>3.6mmol/L ,或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1.0mmol/L ;⑤早发的心血管病家族史:一级亲属发病年龄<50岁;⑥腹型肥胖:腰围男性≥85cm ,女性≥80cm 或体重指数(BMI )≥28kg/m 2;⑦缺乏体力劳动;⑧高敏C 反应蛋白≥3mg/L 或C 反应蛋白≥10mg/L 。
(2)用于危险性分层的靶器管损伤因素:①左心室肥厚:超声心动图或X 线。
②动脉壁增厚:颈动脉超声内膜中层厚度(IMT )≥0.9mm ,或动脉粥样硬化性斑块的超声表现。
③血清肌酐轻度升高:男性115~133umol/L ;女性107~124umol/L ;④蛋白尿:尿白蛋白30~300mg/24h 。
(3)糖尿病: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11.1mmol/L 。
①脑血管病:心肌梗死史、心绞痛、;女性>124umol/L ,蛋白尿(>;④外周血管疾病;⑤视网膜病2005年的《中国高为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很高危组四层。
(二)中医辨证1、肝阳上亢主症:头痛且胀或头晕目眩,烦躁易怒,面红目赤,口干口苦,夜眠不宁,或兼胁痛,小便短少,大便干结。
舌红,苔薄黄,脉弦数。
治则:平肝潜阳方药:天麻钩藤饮加减。
天麻、钩藤、石决明、黄芩、栀子、牛膝、杜仲、桑寄生、夜交藤、茯神、珍珠母等随症加减。
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pdf
![最新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pdf](https://img.taocdn.com/s3/m/83cd0ce0960590c69fc3763b.png)
高血压病的注意事项包括以下几点(一)合理膳食; (六)按时就医。
(二)适量运动; (三)戒烟限酒; (四)心理平衡; (五)自我管 ;
一、 合理膳食
1. 饮食对于高血压的重要性:民以食为天,合理的膳食可 2. 高血压患者的饮食宜忌:
.以使你不胖也不瘦,胆固醇不高也不低。
①碳水化合物食品:
适宜的食品 --- 米饭、粥、面、面类、葛粉、汤、芋类、软豆类。
反射性地引起血压升高。长期大量吸烟还会促进大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内膜逐渐增厚,使整个血管逐渐硬化。同时由
于吸烟者血液中一氧化碳血红蛋白含量增多,从而降低了血液的含氧量,使动脉内膜缺氧,动脉壁内脂的含氧量增加,
加速了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因此,无高血压的人戒烟可预防了高血压的发生,有高血压的人更应戒烟。
耳针:取皮质下、内分泌、交感、降压沟、神门、心区、脑点,每日或隔日
1 次,也可采用埋针或
压籽法。
5=预防调养:
高血压病的人群患病率在我国约 10%,而老年人在 60 岁以上的却达 33 %以上, 65 岁以上者更达
50 %。因此,预防本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鉴于本病是一种慢性发生、进行性发展的疾病,预防措施 从青少年起就应该开始。
高血压诊断标准与分级 1999 年世界卫生组织/国际高血压联盟(
WHO- ISH )高血压治疗
指南中制订了新的 18 岁以上者高血压诊断标准和分级, (见下表),
这是根据 1997 年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委员会第六次报 告( JNCⅥ)而定的。不同的是 JNCⅥ用的是 1、 2 、3 期, WHO - ISH 用
2、少吃甜食。甜食含糖量高,可在体内转化成脂肪,容易促进
动脉硬化。
3、少吃动物脂肪。动物含胆固醇量高,可加速动脉硬化。如肝、脑、心等应少吃。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6a78046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0a6c99c.png)
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和心力衰竭的高血压患者。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可能出现咳嗽和血管性水肿等不良反应。
Angiotensin II 受体拮抗剂
1 2
作用机制
拮抗血管紧张素Ⅱ的受体,从而扩张血管,降低 血压。
适用人群
尤其适用于伴有糖尿病、慢性肾病和心力衰竭的 高血压患者。
3
注意事项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血钾升高和胎儿发育迟缓。
定期复查
患者应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血压状况和身体状况调整治疗 方案。
VS
调整治疗方案
如果血压控制不理想,医生会根据具体情 况调整治疗方案,包括增加药物剂量、更 换药物或联合用药等。
高血压知识教育
高血压定义与危害
让患者了解高血压的定义、危害和预防措施 ,提高自我保健意识。
生活方式干预
教育患者如何通过改善饮食、增加运动等方 式控制血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THANKS
[ 感谢观看 ]
03
运动时应避免在极端天 气条件下进行,以免引 起不适。
04
运动前应进行适当的热 身和拉伸,运动后进行 适当的放松。
控制体重
通过合理的饮食和运 动,将体重控制在正 常范围内。
对于已经超重或肥胖 的高血压患者,应制 定合理的减重计划。
避免过度肥胖,肥胖 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之一。
戒烟限酒
戒烟
高血压患者应戒烟,避免吸入二手烟 。
控制脂肪摄入
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 入,如动物脂肪、全脂奶制品
等。
增加膳食纤维摄入
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 和豆类,有助于降低血压。
适量摄入蛋白质
选择低脂、低盐的蛋白质来源 ,如鱼、瘦肉、豆类等。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f2e27ab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60b3855.png)
高血压诊疗规范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给患者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帮助患者及时发现和治疗高血压,保护其身体健康,世界卫生组织制定了高血压的诊疗规范。
下面是高血压诊疗规范的主要内容。
一、高血压的定义和诊断根据高血压的定义,成人血压≥140/90 mmHg即可被诊断为高血压。
在特殊情况下,特别是老年人,为了减少并发症的风险,血压目标可适当调低。
高血压的诊断需要至少两次不同时间的测量,以确保准确性。
测量时应使用标准血压计,患者应坐立两种姿势测量。
对于测量出现较大差异的患者,建议采用其他方法进行诊断,如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或家庭血压监测。
二、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评估高血压往往与多种危险因素密切相关,包括年龄、性别、家族史、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
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评估时,应综合考虑这些危险因素,并通过合理的检查和评估,全面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三、非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首选方法,旨在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来降低血压。
常见的非药物治疗包括:1.饮食控制:减少盐的摄入,多吃蔬菜和水果,控制饮食中的总热量和脂肪含量。
2.体育锻炼: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至重度体育锻炼,包括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3.戒烟限酒:戒烟和限制饮酒可以有效降低血压。
4.控制体重:减轻超重和肥胖对于控制高血压非常重要。
5.压力管理: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学会正确的应对方式。
四、药物治疗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手段。
根据患者的血压水平和危险因素,选择合适的药物进行治疗。
常用的药物有:1.钙通道阻滞剂:通过阻断钙离子进入心脏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从而扩张血管,降低血压。
2.β受体阻滞剂: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心脏输出和血管收缩,达到降压的效果。
3.ACEI和ARB: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减少血管紧张素II的作用,降低血压。
4.利尿剂:通过增加尿量,减少体液静水压,降低血压。
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给予个性化调整,以达到理想的血压控制目标。
高血压类相关疾病诊疗规范
![高血压类相关疾病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2cf4f10875f46527d3240c844769eae009a386.png)
高血压类相关疾病诊疗规范眩晕(高血压病)一、定义: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症的一类病证。
眩即眼花,晕即头晕,二者常同时幷见。
其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有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仆等症状。
外延涉及头痛、中风、心悸、水肿等,相当于西医高血压病。
二、病因病机:本病主要原因与情志失调,饮食不节,内伤虚损等因素有关。
长期精神紧张或恼怒忧思,肝气郁滞,郁而化火,火性炎上,而至面赤生火,眩晕头痛;素体阳盛,肝火上亢;或肝火亢盛,日久耗伤肝肾之阴,以及劳伤过度,年老肾亏,肾阴虚损,肝失所养,肝阴不足,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清窍,而致头晕、头痛。
实证多以痰火气逆,升降失常,上犯清窍。
在上述各种因素相互作用下,可以相互影响,相互转化,形成虚实夹杂;或阴损及阳,或阴阳两虚。
三、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诊断要点: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可止,重者如坐舟车,甚则昏仆。
可伴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
虚证者可见沉细弱脉,实证者以弦滑脉多见。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国高血压联盟《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05年)进行诊断。
四、医技检查:门诊及住院病人必查项目住院病人必查项目:生化31项凝血四项乙肝五项尿粪常规尿放免心电图 24小时血压监测动脉功能眼底检查分型(门诊已分型不做)胸片(三位)彩超:心脏病(心脏彩超)高血压(肾、肾上腺、肾血管)脑血管(颈部彩照)高血压:肾上腺CT或肾血管、肾上腺造影、T3、 T4、 Tsh脑血管病:脑CT冠心病、心律失常:24小时心电监测门诊病人必查项目:高血压分型动脉功能测定24小时血压监测眼底检查尿常规心电图生化31项五、治疗1、辨证分型1.1肝火亢盛:头痛,性情急躁,口干苦,面红目赤,舌尖边红,苔黄,脉弦有力。
1.2气虚血瘀:表现为严重头晕,走路觉轻浮无力,面色晄白,心悸气促,面部或双下肢水肿,肢麻或偏瘫,舌质淡嫩或紫暗,有瘀斑、瘀点,苔薄白或无苔,脉沉。
高血压临床诊疗规范
![高血压临床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103659d8f61fb7360a4c651b.png)
高血压的诊断评估
诊断性评估
明确血压水平 鉴别高血压的继发原因 通过查找其他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及伴随
疾病或临床情况,评估总体心血管危险
高血压: 定义
高血压是指个体的血压异常升高 高血压是一种进行性心血管综合征伴靶器官损害 一直以来, 舒张压(DBP)被认为是高血压的最重要标志 但收缩压升高(SBP)的危险性显著高于舒张压(DBP)升高 仅有SBP升高无显著DBP 升高时定义为单纯收缩期高血压不
脉搏波传导速度可检测大动脉硬度 (导致老年人发 生ISH)
踝-肘指数 (ABI)低提示外周动脉疾病
寻找亚临床器官损害 肾脏
肾功能不全根据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 (由MDRD公 式计算而得,需要年龄、性别、种族和血清肌酐) 进行分级
Cockroft–Gault公式计算肌酐清除率,需要年龄、 性别、体重和血清肌酐
…表明存在代谢综合征
血压升高是心血管发病的危险因素
血压升高是脑卒中发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 血压升高是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 血压升高增加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的危险 脉压增大是反映动脉弹性差的指标
心血管病发生的其他危险因素
年龄 性别 吸烟 血脂异常 超重和肥胖 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 C-反应蛋白 缺少体力活动 心血管病病史
两公式均有助于检测轻度肾脏损害
尿蛋白–由试纸测定;试纸检查(-)的患者应采用 点尿样 (spot urine)确定是否存在微量白蛋白尿
查找亚临床器官损害 大脑
无症状性脑梗死、腔隙性梗死、微小出血和白 质损伤在高血压患者中并不罕见,可经MRI和 CT诊断
老年认知功能障碍至少部分与高血压有关,对 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认知功能检查可能有助于 鉴别初期大脑损害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https://img.taocdn.com/s3/m/5b4977c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1e.png)
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全文)引言高血压是我国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其患病率逐年上升。
高血压不仅会对心脏和血管造成损害,还会导致脑卒中、肾脏病变等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为了降低高血压的危害,提高我国高血压防治水平,我们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制定了2024年高血压综合治疗最新指南。
本指南旨在为广大医生和患者提供科学、实用的治疗建议,以降低高血压相关疾病的风险。
指南概览本指南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 高血压诊断与分级2. 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评估3. 血压控制目标4. 生活方式干预5. 药物治疗6. 特殊人群高血压治疗7. 高血压并发症的预防与治疗8. 高血压患者管理策略高血压诊断与分级诊断标准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非同日3次测量,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高血压分级根据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水平,将高血压分为以下几个级别:1. 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mmHg和(或)舒张压90-99mmHg2. 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mmHg和(或)舒张压100-109mmHg3. 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mmHg和(或)舒张压≥110mmHg高血压患者危险因素评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危险因素评估,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主要危险因素包括:1. 年龄:年龄越大,高血压的危害越大2. 性别:男性较女性更容易患高血压3. 体重:肥胖是高血压的重要危险因素4. 吸烟:吸烟会加重高血压的危害5. 饮酒:过量饮酒会增加高血压的风险6. 家族史:有家族史的患者更容易患高血压7.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的风险较高8. 胆固醇:高胆固醇血症与高血压关系密切血压控制目标血压控制目标应根据患者年龄、性别、种族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设定。
一般建议如下:1. 一般患者:收缩压<140mmHg,舒张压<90mmHg2. 老年患者:收缩压<150mmHg,舒张压<90mmHg3. 年轻患者: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4. 合并糖尿病或慢性肾病患者:收缩压<130mmHg,舒张压<80mmHg生活方式干预生活方式干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饮食:低盐、低脂、高纤维饮食,限制饮酒和咖啡因摄入2. 运动:每周至少进行中等强度运动150分钟3. 体重:维持正常体重,减少肥胖风险4. 戒烟:戒烟对降低血压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具有重要意义5. 限酒:适量饮酒,男性不超过2份/天,女性不超过1份/天药物治疗高血压药物治疗应根据患者病情、年龄、性别、种族及合并疾病情况进行个体化选择。
高血压诊疗规范
![高血压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ea4e28d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7055d34.png)
高血压诊疗规范高血压是一种动脉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按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高血压两大类。
原发性高血压即高血压病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而且也是伴随脂质、糖等代谢紊乱的一种临床代谢紊乱综合征。
可并发心脏、脑、肾脏、血管、视网膜等靶器官损害。
根据患者血压水平、是否合并心血管病危险因素、靶器官损害、并发其他临床情况将其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四组。
继发性高血压约占高血压患者的10%~15%。
【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及高血压水平的分级和危险性分层1.常见症状:轻度头痛、头晕、耳鸣、颈部发沉,在紧张或劳累后加重,常自行缓解。
也司无症状。
高血压危象发作时出现心悸、口干、多汗、皮肤苍白或发红、烦躁、震颤,以及动脉痉挛造成受累器官的缺血症状。
高血压脑病时,有弥漫性严重头痛、意识改变,甚至昏迷、局灶性或全身性抽搐。
2.高血压的分级:血压测量以坐位右上臂为准,收缩压与舒张压读数分别以柯氏第1音与第5音作为标志。
以静息、非药物状态下非同日3次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患者既往有高血压史,目前服降压药,本次测量血压高于140/90mmHg,也应该诊断为高血压。
按《2010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根据血压升高水平进一步将高血压分为1~3级,详细分级见表2-2。
表2-2 成人血压水平分级标准(≥18岁)类别收缩压(mmHg)舒张压(mmHg)理想血压﹤120 ﹤80正常血压﹤130 ﹤85正常高限130~139 85~891级高血压140~159 90~99亚组:临界高血压140~149 90~942级高血压160~179 100~1093级高血压≥180 ≥110单纯收缩期高血压≥140 ﹤90亚组:临界收缩期高血压140~149 ﹤90 注:当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属于不同分级时,按较高的级别分类。
以上标准适用于男女两性任何年龄的成人,对于儿童,目前尚无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通常低于成人高血压诊断的水平。
高血压规范化治疗最新
![高血压规范化治疗最新](https://img.taocdn.com/s3/m/c50db88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43.png)
正常血压范围
正常血压范围通常为收缩 压90-140mmHg,舒张压
60-90mmHg。
诊断高血压标准
当收缩压≥140mmHg或舒 张压≥90mmHg时,即可
诊断为高血压。
高血压的分类
原发性高血压
占高血压的95%以上,病因不明 ,可能与遗传、环境、不良生活 习惯等因素有关。
继发性高血压
由其他疾病或病因引起的高血压 ,如肾脏疾病、内分泌疾病等。
高血压规范化治疗最新
汇报人:文小库
2023-12-31
CONTENTS
• 高血压的概述 • 高血压的发病机制 • 高血压的规范化治疗 • 高血压的最新研究进展 • 高血压患者的自我管理
01
高血压的概述
高血压的定义
高血压定义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 疾病,指在静息状态下, 动脉收缩压和/或舒张压升 高,持续高于正常范围。
降压药物的调整
根据患者的血压情况,适时调整降压药物的剂量和种类,以保持血 压的稳定。
非药物治疗
改善生活方式
心理干预
包括控制体重、合理膳食、增加运动、减 少盐摄入等,这些措施有助于降低血压和 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对于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采取心理 疏导、认知行为疗法等措施,以缓解患者 的情绪压力,降低血压。
基因治疗
针对高血压的基因治疗研究正在进行 中,通过修改基因或导入有益基因来 治疗高血压,具有巨大的潜力。
高血压疫苗的研究进展
疫苗研制
高血压疫苗是近年来研究的热点,通 过注射疫苗激发机体免疫反应,调节 血压水平,具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 用。
临床试验
目前已有多个高血压疫苗进入临床试 验阶段,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和安全 性数据,有望成为高血压治疗的新手 段。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9ac306928ea81c758f578e1.png)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从危险因素到心血管事件链中国高血压患病率(1995)ﻫ1999年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ﻫ抽样调查报告:知晓率/治疗情况年龄组知晓率ﻩ治疗率规律服药率ﻩ治疗控制率ﻩ人群控制率35-44 61ﻩ48ﻩ41ﻩ38 1845-5476ﻩ65 53ﻩ38 2555-64 81ﻩ75 6035 26>= 6580 74 ﻩ5927 20合计ﻩ77 70 56 33 23高血压患病率与血压控制率高血压与靶器官损害高血压与冠心病危险性•血压水平与主要冠心病事件得危险呈持续正相关•其相关得强度约为与中风相关强度得三分之二•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冠心病事件得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CHDandusual DBP高血压与脑卒中危险性•SBP与DBP均与卒中得危险性呈持续正相关•DBP降低5mmHg,可使卒中得危险性降低35 -40%。
•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卒中得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随着年龄增长,卒中发生率急剧升高•血压水平与脑出血得相关更明显Strokeand Usual DBP高血压与心力衰竭与肾脏疾病•心力衰竭及肾脏疾病得危险性与血压水平有关•与没有高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心力衰竭危险性至少增加6倍•舒张压每降低5 mmHg,终末期肾病得危险性至少降低25%高血压防治指南•JNC - VII: 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ﻫﻩ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2003 ESH—ISH高血压治疗指南ﻫ(Journal ofHypertension; Vol21;No、6;2003; 1011-1053。
)ﻫ•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1999年)ﻫ•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2002年)高血压患者得临床评估流程共分六步:1。
临床评估资料采集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3。
明确患者血压水平分级4. 明确有无其她心血管病危险因素5. 明确就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并存得相关疾病6。
确定危险分层及相应得处理原则非药物治疗得原则•就是高血压治疗得基础,应终身进行•进行具体化、个体化得治疗•全方位生活方式干预,逐步落实•持之以恒,习惯使然合理膳食1、限盐:减少食盐摄入(<6克/d);2。
高血压临床诊疗规范
![高血压临床诊疗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07a0b83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eb.png)
长期管理
定期随访
至少每年测量一次血压,根据 血压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药物治疗
对于需要药物治疗的患者,应 遵循医生的指导,按时服药, 并注意观察药物副作用。
生活方式干预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戒烟 、限酒、保持良好的作息时间 等。
心理支持
对于有心理问题的患者,应给 予心理支持和辅导,减轻焦虑
和抑郁情绪。
在未使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情况下,至少三次非同日血压测量值达到或 超过此标准即可诊断为高血压。
正常高值血压
收缩压120-139 mmHg和/或舒张压80-89 mmHg,属于正常高值血 压,提示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需要密切关注。
单纯收缩期高血压
收缩压≥140 mmHg而舒张压<90 mmHg,常见于老年人,需注意 靶器官损害风险。
。
辅助检查
心电图、超声心动图等 检查,评估心脏结构和
功能。
诊断方法
诊室血压
由专业医护人员在标准条件下测 量血压。
自测血压
患者在家中自行测量血压,了解日 常血压情况。
动态血压监测
使用便携式血压监测仪在24小时内 多次测量血压,全面评估血压波动 情况。
03
高血压的治疗
药物治疗
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通过使用降 压药物来降低血压,从而减少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摄入。
规律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 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
或骑自行车。
控制体重
保持BMI在18.5-24.9 kg/m^2之间,避免肥胖。
控制目标
降低血压
将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即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 <90 mmHg。
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肝脏疾病
甲基多巴, 柳安苄心定
7 血脂紊乱
?-阻滞剂,利尿剂(大剂量)
8 妊娠
ACEI, ARB ,利尿剂(大剂量)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费用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费用
不同降压药物治疗费用 危险因素的控制 : 血压 临床益处:
?31 项临床试验中 3 个荟萃分析的总结
?减少:
- 致命和非致命中风 - 致命和非致命心肌梗死 - 血管性死亡 - 总死亡
?SBP 和 DBP 均与卒中的危险性呈持续正相关
?DBP 降低 5mmHg, 可使卒中的危险性降低 35 - 40% 。 ?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卒中的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 ?随着年龄增长,卒中发生率急剧升高
?血压水平与脑出血的相关更明显
Stroke and Usual DBP 高血压与心力衰竭和肾脏疾病
不推荐的联合用药:
? ACEI + 阻滞剂 ? 钙拮抗剂 +利尿剂 ? 阻滞剂+钙拮抗剂 ? 非 DHP CCB+ 阻滞剂 ? 阻滞剂 +可乐定
不宜用
1 哮喘,抑郁症
?-阻滞剂
2 痛风
利尿剂
3 心脏自律,传导阻滞
?-阻滞剂 , CCB (非二氢吡啶类)
4 肾血管疾病
ACEI, ARB
5 周围血管病
?-阻滞剂
腰围:男性 < 85cm (相当于 2 尺 6 寸),
女性 < 80cm(相当于 2 尺 4 寸)。 进行规律的体育锻炼
选择合适的运动项目:
散步、快步行走、慢跑、骑车、爬山、 每周至少锻炼 3 5 次,每次 30 分钟左右
太极拳、游泳、健身操、跳舞等;
强度因人而异,以不出现过度疲劳或不适为限
运动时的适宜心率≈ 170 – 年龄
?心力衰竭及肾脏疾病的危险性与血压水平有关
?与没有高血压者相比,高血压患者心力衰mmHg, 终末期肾病的危险性至少降低
高血压防治指南
?JNC - VII: 美国预防 /检测 /评估与治疗高血压
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
25%
?2003 ESH-ISH 高血压治疗指南
(Journal of Hypertension; Vol 21;No.6; 2003; 1011-1053.)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 1999 年)
?高血压防治基层实用规范(
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评估流程
共分六步:
2002 年)
1. 临床评估资料采集 2.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 3. 明确患者血压水平分级 4. 明确有无其他心血管病危险因素 5. 明确是否存在靶器官损害及并存的相关疾病 6. 确定危险分层及相应的处理原则
用药原则
?小剂量起始,逐步增量 ?长效制剂,一日一次( T/P >50% )。 24 小时稳定降压,改善依从性 ?联合用药( 70%需联合用药) ?一旦开始药物治疗,需终生服药。避免频繁调整剂量 ?选药时应考虑针对合并症的治疗
联合用药(两两联合) 合理的联合用药:
? ACEI +利尿剂 ? 钙拮抗剂+ 阻滞剂 ? ACEI +钙拮抗剂 ? 阻滞剂+利尿剂 ? 阻滞剂+ 阻滞剂
39-42% 8-14%
18-21% 11-12%
3.血液循环的泵 --- 心脏 血液在心脏中按一定方向流动,周而复始,称为血液循环。心脏是血液循环的动
力装置,通过昼夜不停地有节奏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全身血管系统中不停地流动,从而 维持着人体的生命活动。 4.冠状动脉
冠状动脉是供应心肌血液的动脉,在心脏表面行走,并分出许多小支由心外膜进 入心肌, 在心肌纤维间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网, 供给心肌血液。 冠状动脉虽小, 但血流量很大。 占每次心搏出量的 1/10。这就保证了心脏有足够的养料和氧气维持有力地昼夜不停地跳动。
38
25
60
35
26
59
27
20
56
33
23
高血压患病率和血压控制率 高血压和靶器官损害 高血压与冠心病危险性
?血压水平与主要冠心病事件的危险呈持续正相关
?其相关的强度约为与中风相关强度的三分之二
?未发现当血压低于某水平时,冠心病事件的危险性不再继续下降
CHD and usual DBP
高血压与脑卒中危险性
第二节 冠心病的概念、
病因及相关知识
1.何谓冠心病 ?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发生了粥样硬化使冠状动脉管腔严重狭窄甚至闭塞,从而
导致了心肌的血流量减少,供氧不足,使心脏的正常工作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由此产生一系 列缺血性表现。
疾病。
冠心病的患病率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因而冠心病也是老年人最常见的一种心血管
5. 减少膳食脂肪,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选择鱼类、禽类、瘦肉等; 控制体重 BMI : 18.5 23.9kg/m 2 = 正常体重
24 27.9 kg/m 2 = 超重 28 kg/m 2 = 肥胖
超重或肥胖的高血压患者应积极减重
减重目标: (初步减重 < 15 %) BMI < 24 kg/m 2;
2.何谓动脉粥样硬化?
的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主要侵害大、中动脉,使血管内膜增厚、变硬、管腔狭窄
纤维斑块
斑块出现 溃疡 出血 血栓 钙化
黄色点状或条状病变
病变发展到此期已无法使其逆转 3.动脉粥样硬化是
冠状动脉图 A
5.冠状动脉的侧支循环
冠状动脉有很多血管直接通入心腔,冠状动脉及其分支之间也有许多吻合支。当 冠状动脉主干发生狭窄或阻塞时,血液就可通过这些侧支绕过阻塞部位送到远侧的区域,这些
吻合支逐渐变粗,血流量逐渐增大,就可代偿主干功能以维持对心脏的供血。这种通过侧支或 吻合支重新建立的循环,称为侧支循环。
非药物治疗的原则
? 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础,应终身进行
? 进行具体化、个体化的治疗
? 全方位生活方式干预,逐步落实
? 持之以恒,习惯使然
合理 膳食
1. 限盐:减少食盐摄入( <6 克 /d); 2. 限制饮酒:最好不饮酒,或每日白酒少于
1 两;
3. 多吃新鲜蔬菜、水果:每日新鲜蔬菜 8 两 -1 斤 , 水果 2-4 两; 4. 增加膳食钙摄入:鲜奶、豆制品,绿色蔬菜、海带、木耳等;
高血压病诊治规范
从危险因素到心血管事件链 中国高血压患病率( 1995) 1999 年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 抽样调查报告:知晓率 /治疗情况 年龄组 知晓率 治疗率
规律服药率
治疗控制率
人群控制率
35-44 45-54 55-64 >= 65 合计
61
48
76
65
81
75
80
74
77
70
41
38
18
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