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共39页文档

合集下载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分类标题01
分类标题 分类标题02
主体:同姓亲族 (姬姓亲族) 其他:姻亲、功臣、殷商 降族、古圣王后裔和古老 方国。
文字内容
晋祠
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 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 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 地继承上的矛盾。
宗法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 起来的一种措施。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 大宗、小宗体系,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度。 大宗与小宗的关系不仅是家族等级关系, 也是政治隶属关系。宗法制度通过血缘的 亲疏,确立起一整套土地、财产和政治地 位的分配与继承制度,保障各级贵族能够 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宗法关系有利 于凝聚贵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 把“国”与“家”密切结合在一起。
周公是周武王 姬发(约公元 前1122-前 1116)的母弟。 他修改了商朝 的内外服制度 大举实行分封。
西 周 等 级 示 意 图
分封制
分封制又称分邦建国,是在保证周王 室强大的条件下,将宗族姻亲和功臣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叫做诸侯国。 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 土”“授民”,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 王的权威 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 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周人 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诸侯王还要对 下属进行分封。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 团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 的等级序列。
分类标题 分类标题02
分类标题01

周朝制定了各种礼 乐制度。周礼作为各 级贵族的政治和生活 准则,成为维护宗法 分封制度必不可少的 工具。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课件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课件

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这一时期的制度变革和经验教训为后世政治制度的 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借鉴和启示。
《西周分封制宗法制》 PPT课件
本课件将介绍西周时期的分封制和宗法制。探究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起源、实 施、意义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了解这一历史时期对中国历史的启示。
背景介绍:西周时期
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距今约3000多年前。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经历了大规模社会变革和政治改革。
分封制
作用
宗法制帮助维持社会秩序、家 族纪律,并保障了家族内部的 和谐与团结。
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联系
1 共同点
分封制和宗法制都是西周时期社会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2 不同点
分封制注重地方封建制度,宗法制则关注家族和血缘关系。
总结
作用和影响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起到了巨大 的作用,对中国社会和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
起源
分封制是西周时期一种分配土地和封地的制度。
2
实施
分封制通过授予王位继承者和重要贵族一定的土地来确保他们的忠诚和支持。
3
意义
分封制有助于巩固中央王权和地方贵族的统治地位,促进了社法制是西周时期一种以家族 为基础的社会组织和法律制度。
要素
宗法制强调家族的血缘关系和 等级制度,并规定了家族成员 的权利和义务。

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

宗法制与分封制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由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是王族贵族放按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

其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

确立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影响于后来的各封建王朝。

按照周代的宗法制度,宗族中分为大宗和小宗。

周王自称天子,称为天下的大宗。

天子的除嫡长子以外的其他儿子被封为诸侯。

诸侯对天子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封国内却是大宗。

诸侯的其它儿子被分封为卿大夫。

卿大夫对诸侯而言是小宗,但在他的采邑内却是大宗。

从卿大夫到士也是如此。

因此贵族的嫡长子总是不同等级的大宗(宗子)。

大宗不仅享有对宗族成员的统治权,而且享有政治上的特权。

后来,各王朝的统治者对宗法制度加以改造,逐渐建立了由政权、族权、神权、夫权组成的封建宗法制。

夏、商、周被史学家称作“三代”。

夏、商两代的国家最高元首称“帝”。

夏朝的帝位由儿子接任,偶尔也有传给兄弟接任的。

商朝的帝位大多传给弟弟,最后由最年幼的弟弟再传给长兄的长子,或以行传给自己的儿子。

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灭商建周,都于镐京,并改“帝”为“王”。

周王朝的王位明确规定只传长子,而且是“传嫡不传庶,传长不传贤”。

周王朝的这一制度就是“宗法制”,它的内涵对中国姓氏有着直接的关系。

宗法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制度,其主要精神为“嫡长继承制”,这是一种以父系血缘关系为准绳的“遗产(包括统治权力、财富、封地)继承法。

其具体办法是:一、周王朝的国王以都城镐京为中心,沿着渭水下游和黄河中游,划出一大片圭地,建立由周王直接统治的中央特别行政区,此谓之“王畿”。

二、王畿以外的全国所有土地,划分为大小不等无数块,分封给各路诸侯。

但这些封国面积很小,实质上都是一个个城堡式的军事据点,以此为中心对四周地方加以控制,大概二三十个封国加起来的面积也没有王畿大。

这就保证了中央对封国的绝对控制权,诸侯国象群星捧月似的,环绕拱卫着王畿。

1、同姓封国:凡是姬姓的周王室亲族,每人都可分到一块土地,在那里建立封国,此即同姓诸侯国。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

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西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周的分封制与宗法制一分封制度周人两次克商,同时把东方的很多小国也灭掉。

孟子甜周公灭五十国;逸周舍世俘解4lJ 靛,自武王以后,周共灭九十九国,降服六百五十二国。

这静多数字,虽然来必可靠,但周初灭了很多小国,村占据了他俏的土地,411 是有的。

待北山能:“博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演,莫非王臣。

”这时全国的人民和土地,在名义L , 都是属于天子一人的。

为了便于扰治,为了便于蒯削,于是周天户把他势力所及的土地,分封精他的亲族和姻戚,料ha 们辅翼王室,芝就是所韶“甜侯”。

苟于貌周兼并天下似后,立七十一国(苟子儒效篇)。

其中兄弟有国的,据成髓盆十五.人,同姓族人受封的有四十.人(左傅昭公二十八年);一税共五十兰人(苟子儒效篇)。

所挑无大出入,姬姓甜侯大豹有四五十人左右。

周代所分封的藉侯,最主要的为数最多的当然是同姓的,另外翘分封了一些异姓指侯。

这些异姓猪侯不外三类:(一)异性功臣之后周人在开国的时候,得到了爵多异姓人的出力或拥护。

奴定天下,为了奖赏这些有汗梅之劳的功臣们,于是也按同姓的待遇,分封抬他俩一块土地。

如姜肯之后封于齐,便是显著的例子。

(二)前代帝王之后武王时封神农之后于焦,封黄帝之后于祝,封帝尧之后于前,封帝舜之后于陈,封大禹之后于祀(兄史祝周本耙、陈祀世家)。

(三)本来存在的部落周代所有的异姓褚侯,除了前两类以外,还有一类本来就是有的,周人灭商后,也并没有加之以兵,仍准黔其存在。

例如宋国就是其例,史称周克殷,宋微子持祭器葫罪,武王于是“复其位如故,' (史犯宋微于世家)。

至于越秦楚等国之被封为褚侯,都是因为周人对他朽鞭长莫及,无法干涉,不得不封;或出于无可奈何的情势而封的。

这些同姓甜侯及第一类异姓甜侯,大都是周的同族或王室的亲戚,当时天子称同姓甜侯日“伯父”“叔父”(左博昭公三十二年、嘻公二十五年、国斋吴藉);称异姓指侯曰“伯舅”“叔舅,' (左傅嘻公· 1 以·九年)、,所谓“伯”“叔,,的形容辞不甚严格.只是表示词姓相亲与弄姓相关、伯父、伯舅是指年长于天子的猪埃,叔父、叔舅是指年幼于天子的诺侯,(按仪礼鼓礼婿同姓大则日伯父,其异性4lJ 日伯舅;同姓小邦则日叔父,其异姓小邦刻日叔舅。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有关知识整理

中国早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有关知识整理

中国古代史政治文明历程一.西周的分封制1.含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封邦建国2.对象:王室子弟、功臣、先代贵族3.内容目的:通过分封分配政治权利,巩固周王朝统治,扩展周的统治范围权利:①诸侯从周天子处得到土地和人民②在分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③有权对下属进行再分封义务:①服从周天子命令②定期朝贡③提供军赋力役周王是最高统治者4.特点:层层分封、等级森严5.结果:通过分封,周王统治效果得到加强,但随着诸侯国势力日益壮大,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逐渐受到破坏6.影响:①西周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扩大了周天子的统治区域,使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②分封制所建立的诸侯国有相对的独立性,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权利的集中二.西周的宗法制1.含义:由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家族关系和政治等级,巩固统治秩序的制度2.目的:解决贵族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防止纷争,巩固统治秩序。

3.内容(=特点)①嫡长子继承制②严格大小宗的等级关系。

由血缘亲疏关系,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制度4.作用:①保证各级贵族的特权地位②有利于巩固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关系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宗法制式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具体表现二者互为表里、相互依存,成为维系统治阶级内部关系,加强贵族世袭统治的工具。

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②家国一体③嫡长子继承制是其基本原则④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是若干个小国的松散的统一⑤对后世影响深远(王位世袭制度影响整个封建社会;宗法观念延续到现在,重视亲情。

)。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①从分封的对象看:以同姓亲族为主体, 也包括功臣、姻亲、殷商旧族等。 ②从地理分布看:同姓亲族封地多在富 庶之地和战略要地。 ③从分封内容看:除土地外还有器物, 人口。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 贡,谁不纳贡。纳贡的如果礼貌不好,即是辱慢王朝, 等于不贡。” ——范文澜《中国通史》 材料五 天子适诸侯,曰巡守;巡守者,巡其所守 也。诸侯朝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其职也。无非 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二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 则六师移之。 ——《孟子· 告子》
【例题5 】(2013·海南)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 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 影响。这表现在 ( ) B 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 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
例题3 (2012·浙江)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 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 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 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封建亲戚,以藩屏 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 周”,巩固周王朝统治, 治秩序,解决贵族之 拓展疆域。 间在权力、财产和土 地继承上的矛盾。 注意:宗法制是分封 制的_________
青 衣
分封制
宗法制
内 容
1.分封对象(分给谁): 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 (1)王族(姬姓); 1.基本规则: (2)功臣(齐国姜尚); (1)嫡长子继承,其余分封; (3)古代帝王的后代(楚宋等) (2)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 以贵不以长。 2.分封内容(分什么): 2.特点: 分封土地和人口。 (1)嫡长子继承制度; 3.诸侯义务(凭什么分): (2)严格的大小宗体系 (1)服从周王、拱卫王室。 (等级森严); (2)镇守边疆、随从作战。 (3)大小宗关系具有相对性; (3)朝觐述职、缴纳贡赋。 4.诸侯权利:拥有对封地的直接 (4)血缘与政治关系相结合 管辖权,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 (家与国相结合,即家 国一体) 青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浅谈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二者主要内容是什么

浅谈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二者主要内容是什么

浅谈西周宗法制与分封制,二者主要内容是什么西周王朝为了有效地控制广大被征服地区和部族,在总结前朝统治经验的基础上,建立了以宗法制与分封制为核心的一整套系统而完整的行政管理制度和庞大的国家行政机构。

但是中学教材对西周这两项最重要的政治制度介绍的非常简略,学生难以深刻理解西周政治方面的情形。

故笔者在查阅相关资料的基础上,撰写了本文,简要介绍分封制和宗法制的主要内容,并分析二者间的关系。

宗法制源于原始社会后期的父系氏族家长制,是一种以父系血缘的亲疏和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西周时,宗法制逐渐完备定型,其主要特征是嫡长子的继承制和余子的分封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大宗与小宗的区分。

具体情况大致如下:周天子是姬周族的大宗,王位由嫡长子世袭继承,其余诸子分封为诸侯,为小宗。

在诸侯国内,每世诸侯之位也由嫡长子继承,是为诸侯国内的大宗,其余诸子被封为卿大夫,为小宗。

卿大夫在其采邑内亦为大宗,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其余诸子被封为士,为小宗。

士亦由嫡长子继承,其余诸子不再分封,为平民。

简而言之,从天子到诸侯,卿大夫到士,大宗是始祖的嫡系子孙,小宗则是始祖的庶子、庶孙。

在宗法制下,大宗与小宗的关系是一种等级从属关系,小宗必须服从于大宗,受大宗的治理和约束,周天子则是天下大宗。

分封制实质上是一种比较原始的部落殖民政策,即用本部落联盟的贵族去统治被征服的其他民族,最早出现于夏朝,发展于商朝,完备于周朝。

西周建立后,面对空前扩大了的疆域,在交通非常不便的情况下,为了加强对广大地区的统治,周武王开始大规模地实行分封制,把王畿以外的广大地区的土地和平民、奴隶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之后,让他们去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

武王死后,其弟周公旦在东征平定武庚、管、蔡之乱以后,又一次进行大规模分封,扩展周的统治范围。

此后历代周王陆续又有所分封,但规模较小。

大体来说,在周初分封的诸侯中,以同姓贵族为主,其中又以文王、武王的直系后裔最多,他们多被分封到重要地区。

西周实行的制度

西周实行的制度

西周实行的制度西周时期是中国古代历史的一个重要阶段,其制度建设和文化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西周时期实行了一系列制度,包括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等,这些制度相互关联、互为支撑,共同构成了西周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基础。

一、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时期最基本、最重要的政治制度。

周天子将土地和人口分封给亲属、功臣和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让他们代为管理地方。

这些诸侯国在封地内享有相对的自治权,但要服从周天子的命令,并承担拱卫王室的义务。

分封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扩大了周朝的统治区域。

同时,分封制也促进了地方经济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然而,分封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诸侯国势力过大,容易形成割据局面,对中央集权构成威胁。

二、宗法制宗法制是与分封制密切相关的一种制度。

西周时期,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按照宗法制的规定,周天子的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余庶子则分封为诸侯;诸侯的嫡长子继承君位,其余庶子则分封为卿大夫;卿大夫的嫡长子继承爵位,其余庶子则成为士。

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

宗法制的实施,维护了贵族统治阶层的内部稳定,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诸侯的控制。

同时,宗法制也促进了家族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推动了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然而,宗法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过于强调家族利益而忽视国家利益,容易导致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

三、礼乐制礼乐制是西周时期文化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周时期,礼乐制的核心是维护等级制度和加强统治。

按照礼乐制的规定,不同等级的人享受不同的礼仪和音乐待遇。

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各级贵族在祭祀、朝会、宴飨等场合都要演奏相应的音乐、表演相应的舞蹈,以彰显其身份和地位。

礼乐制的实施,加强了周天子对各级贵族的控制和管理,维护了社会的等级秩序。

同时,礼乐制也促进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推动了社会的文明进步。

然而,礼乐制也存在一些弊端,如过于繁琐、刻板,容易限制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自由。

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
分封制与宗法制
重点 分封制 目的:“封建亲戚,以藩屛周”,即维护周天子的统治 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核心:周天子将土地连同人民分封给诸侯 诸侯义务:征收疆土(政治)、随从作战(军事)、缴纳贡赋(经济)、朝觐述职 (政治) 诸侯权利:再次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影响 积极: 1、巩固了对地方的统治 2、扩大了统治范围 3、通过分封制是西周贵族统治集团形成了等级秩序 消极:是导致诸侯国分裂割据混战的根源 瓦解 原因 根本:春秋时期,铁犁牛耕出现,井田制瓦解 重要:诸侯国的相对独立性及势力的日益壮大 直接:战国时期的变法,废分封,行郡县
宗法制 起源:从氏族社会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 目的 直接:解决贵族在权利、土地和财产上的矛盾 根本: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最终保证王权的稳定 内容: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宗族内的嫡庶系统,建立起大宗、小宗体系 , 形成宗族内的等级关系和政治上的隶属关系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这是宗法制的核心内容 实质:按血缘关系继承政治权利的政治制度 影响:完善和巩固分封制,维护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保证贵族在政治上的 特权和垄断地位;影响深远,成为中国古代传统思想之一。认祖归宗、孝顺长辈、 恪守孝道等。
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宗法制与分封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相辅相成。 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
神过尚未实现权利的高度集中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被称为“天下第一家谱”的一片甲骨上记 录了一个完整的11代家庭世系,它是目前 所能见到的年代最早的家谱。
商代贵族以血缘 关系为纽带,实 行宗法制
祭祀祖先的坑穴有上千处
二、商朝的政治制度
①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宗法制; ②神权与王权的密切结合
周族先世本居于岐山下的周原 周文王時期
周武王灭殷时

周公东征后
一、从禅让到王位世袭(夏商的政治制度)
思考:大家注意这幅图的名称,冠冕 是什么意思?从夏禹的穿戴上可以看 出他已经是怎样一位人物?
冠是帽子,冕是古代大夫以上的官戴的礼帽 ,后专指帝王的礼帽。
大禹一生最大的功业,一是治水,二是立国。 治水奠定了立国的根基;立国,巩固和发展了治水的 成果,使当时松散的部落联盟形成为统一的国家。
——范文谰《中国通史》第一卷 材料三 幽王为烽火大鼓,有寇至举烽火,诸 侯悉至…… 军赋
——《史记·周本纪》 材料四 周王室要兴建宫室或其他重大工程,各诸 侯国要提供力役。 请回答: 据材料说明这些受封诸侯对周王有哪些义务?
4、权利和义务
权利:授民、授土,封国
内享有是世袭统治权(如:
用人权、行政权、财政权、
南北朝 420-589
清 1644-1912
中华民国 1912 中华人民共和国 1949
想一想: 中国历史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原始人群时期
氏族公社时期。
(约170万年前至公元前2070年)
夏朝-奴隶社会的形成 奴隶社会: 商朝-奴隶社会的发展
西周-奴隶社会的强盛
春秋-奴隶社会的瓦解
战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秦汉—封建社会的发展
• 伏尔泰:“当我们还是一小群人 并在阿登森林中踯躅流浪之时, 中国人的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 帝国已经治理得像一个家庭。” (《风俗论》第87页)

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1.西周的政治制度(1)分封制西周实行王位世袭制和以王族为主体的分封制,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走向崩溃,郡县制出现。

(2)宗法制为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等方面的继承问题,西周实行宗法制,宗法制以血缘为纽带,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形成“家国一体”的政治结构。

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崩溃,官僚政治逐渐取代贵族政治。

2.分析有关分封制与宗法制的材料题记笔记的误区误区1:笔记就是抄板书记笔记不是照着老师的板书,一字不漏的抄下来,而是知识点的浓缩和精华,不然直接看书更加简误区2:笔记从不回顾我们每个人都会做笔记,但是大家却很容易出现一个现象:我们总是走了太远,而忘记当初为何出发!什么意思?就是做笔记是为了以后回顾的呀,可是你们自己抿心自问,自己做的笔记自己翻过几遍没~都成过期杂志丢一边了······误区3:笔记不做更新笔记应该是在不断的复习和巩固中,不断进行补充和更新的。

一方面需要你进行补充,如果有必要可能还需要你再拿出新的笔记本,进行专题的凝练。

记课堂笔记的小技巧1、不要记得太紧太密,每页右边留下约1/3的空白处,以便日后补充、修改。

2、用词用语要简洁浓缩,常用词语可用代号。

3、写字要快、字迹不必要求太高,看清就行。

4、注意听课与看书结合,有些内容可直接在书上批注。

5、采用简单的便利贴随时准备记录灵感问题,整理成型后及时补充到笔记本上。

对于一些经常犯错的知识点,可以直接把总结写在便利贴上,补充到对应的知识点旁边。

6、利用活页:活页既适合于语文和文综积累型科目,不断补充新知,把笔记变厚;也适合于数学、理综这样的思维型科目,蹦出的新思路、相似的题型、自己的痛点和解题的突破口再也不必拘泥于原有的纸张限制。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朝:王位世袭制
商朝:王位世袭制、内外服制度
西周:王位世袭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
王位世袭制: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取代了原来的禅让制,标志着中国氏族社会的瓦解和奴隶制社会的确立。

内外服制度:商朝实行内外服制度,即王室和贵族分为内服和外服两类,内服是王室直系亲属,享有特权和尊荣;外服是王室旁系亲属或其他贵族,受到限制和监督。

分封制:西周实行分封制,即周王将土地分封给诸侯国,并授予爵位和职务,使之成为周天子的臣属。

分封制有利于巩固周王的统治,但也埋下了诸侯割据的隐患。

宗法制:西周实行宗法制,即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建立起一套严格的等级秩序和礼仪规范。

宗法制体现了周人对祖先、家族、国家的忠诚和敬畏。

礼乐制度:西周实行礼乐制度,即以礼仪、音乐、舞蹈等形式表达对天地、神灵、君臣、父子等之间关系的敬意和谐。

礼乐制度有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推荐文章高中历史宗法制的知识点热度:2022早立秋还是晚立秋二者的区别热度:2022七夕节的意义是什么_七夕和情人节的区别热度:2022年处暑后天气还热吗热度:提前批和普通批有什么区别热度:政治是在于理解的,不是说你不停的背就可以弄懂的。

当你理解了每一个知识点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已经基本上可以背出来了。

小编整理了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区别相关知识,快来学习学习吧!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夏商的政治制度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

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1)目的: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

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共39页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共39页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周武王灭商以后,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历史上称为西周。

分封制是西周王朝巩固统治的重要措施,是周人对被征服土地和人民实行统治的一种措施,也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方面的再分配制度。

分封的原则与对象是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功劳的大小(辅佐与同盟)分封,其前提是承认周王的统治,或古帝王之后。

在分封中,授民授疆土是分封的核心内容。

宗法制是西周统治者创立的利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护政治关系的上下尊卑贵贱秩序的社会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井田制的基础,是调整统治阶级内部权力、财产继承与分配秩序的原则。

宗法制的基本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春秋公羊传》隐公元年)宗法制是以宗族血缘关系为纽带,与国家制度相结合,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制度。

周王为周族之王,自称天子,奉祀周族的始祖,称'大宗',由嫡长子继承王位。

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分封为诸侯,对天子是'小宗',在其本国则是大宗。

诸侯也由嫡长子继位,其余庶子和庶兄弟大多被分封为卿或大夫,对诸侯是'小宗',在本家则为'大宗',其职位也由嫡长子继承。

从卿大夫到士,其'大宗'、'小宗'的关系与上同。

世袭的嫡长子即是宗子,地位最尊。

如此层层分封,大宗率小宗,小宗率群弟。

大宗、小宗的宗法关系,同时也是政治隶属关系。

对于异姓有功的贵族,则通过联姻,成为甥舅,分封为诸侯,也纳入宗法关系。

于是,在全体贵族内部,举国上下形成了以周天子为核心,由血缘亲疏不同的众诸侯国竞相拱卫的等级森严的体制,使政权不但得到族权而且得到神权的配合。

'亲亲'、'尊尊'在这里获得完备的、严格的体现,成了宗法制的精神支柱,从而也是周礼的根本原则。

按照血统远近以区别亲疏的制度。

早在原始氏族时期宗法制就有所萌芽,但作为一种维系贵族间关系的完整制度的形成和出现,则是周代的事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45、自己的饭量自己知道。——苏联
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

46、寓形宇内复几时,曷不委心任去 留。

47、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48、啸傲东轩下,聊复得此生。

49、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 有所长 。结 ,箪瓢 屡空, 晏如也 。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