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

合集下载

地穴活框饲养中蜂技术

地穴活框饲养中蜂技术

地穴活框饲养中蜂技术地穴活饲饲中蜂技饲框相饲搜索: 意大利, 品饲地穴活饲饲中蜂技饲饲介框2009年03月22日星期日 23:01 中蜂原在山野野生~作巢于地穴、饲洞、饲林或岩隙饲。

公元1700年前~有人引饲捕捉野生中蜂~用木桶饲饲~才饲饲家蜂了。

直至20世饲初期~我引饲了意大利蜂饲~才提倡用活国框蜂箱和科学饲蜂技饲~其饲点是便于饲饲、运从当况数断减饲和取蜜。

前饲南饲饲情看~中蜂量不少~饲群亦遭到威饲。

饲保饲中饲蜜蜂~防止意大利蜂饲中饲蜜蜂的侵饲~有饲家建饲政府提供一定的人力饲力~饲立保饲~在保饲禁止饲饲区区内西蜂~通饲饲育抗病、高饲的品饲~提高中蜂的生饲性能~饲或停止中蜂被取代的饲程~西蜂减将的高饲性能~如分泌王饲、采集蜂等基因饲入中蜂~培育新品饲。

者饲饲~增强中饲蜜蜂自身胶笔生存能力才能适者生存。

采用地中作房饲饲中蜂~尤其是在果中作房饲饲中蜂~是保饲中饲蜜园蜂的饲新措施~饲得大力究推。

研与广饲以大余饲吉村饲右源村饲蜂饲饲饲饲善富地中作房饲饲中蜂饲例~表述地中作房的饲模来构与式。

饲善富从1958年起饲饲中蜂~1985年采用了地中作房饲蜂~至今活箱饲蜂框25群~地中作房饲蜂10群。

采用地面活蜂箱~造价饲高~且蜂箱置于露天中~日雨淋~易于腐饲饲框并晒霉~饲饲不合算~便饲用4饲水泥板成正方形~底面着地~饲一巢饲~上覆盖箱盖~以代蜂箱。

饲拼另饲耐用~但暑天散饲不良。

饲此~他想到中蜂的很蜂巢源于洞穴、饲洞、崖石中~如果使蜂巢恢饲其自然饲~饲可解冬寒夏饲的饲饲饲饲。

于是~饲饲出地中作房饲蜂,状决1.在房前屋后、饲旁坎下排水通饲高燥之饲~地作房。

挖2.掘地穴饲52厘米、饲33厘米、深35厘米~呈立饲方形体。

3.好地穴后~打饲四周穴壁~再抹少量水泥~使之牢固而无饲隙~穴前后壁上沿饲用水泥挖内做出放巢的槽。

穴底饲只饲平整而框粉泥饲~饲饲可以接到“地”;有一定的度,~便于饲。

气湿清4.穴如同活蜂箱一饲~可容内框12至个14中蜂巢。

活框蜂箱养殖中蜂技术

活框蜂箱养殖中蜂技术

小巢 门 , 避免 盗蜂侵袭 。

外 界蜜 粉源及气 候条件 。 绵 雨 时 期 ,
过 箱 补 2 .
充饲 养、
后 ,
如 野 外

不宜过箱 风 大 时 蜂 性 躁烈 也 蜜 源 不 足 应 连 续 几 日 饲 喂 蜂 蜜






不宜过箱 ;
一般 宜 在 晴 暖 午 后 或 黄
源 及时 采 收 蜂蜜 。 ,
2 .
不 翻 巢过箱 .

采用 此 法 ,

箱不能翻转。
首先揭 开巢箱的 侧板 ,
观察 巢脾 着 生 的 位置 和 方 向 选择 ,
11 1
箱 规 格 底 座
尺 寸 为长 90 厘 米 、 宽 60 厘 米 、 高
包括空 心 砖 底座 、 外 层 普通 砖 40 厘 米 蜂 箱 内 围 尺 寸 为 长 4 7 厘 ;
箱 体 、 内 层 实 木 中 蜂 活 框 箱 体 , 两 层 中 间 填充优 良 的 保 温 材 料 ( 灶 灰 )

― 、
蜂 种 和 种 蜂 蜂 群 选 择
宽 米 高 米 板 厚 30 厘

25 厘

2. 5

蜂 种 1

选 用 本地 适 应 性 、 抗
厘 米 。 浅 继 箱 内 围 尺 寸 为 长 3 6 厘
课 踅
逆性 、 抗病 性 强 的 优 良 中 华 蜜 蜂 作
米 宽 厘 米 高 厘 米 板 厚 、
宽 米 、
厘 米 37
米 、 高 26 厘

板 厚
2 厘 米 。 浅 继 箱 内 围 尺 寸 为 长 4 7 厘

中蜂的活框饲养管理措施

中蜂的活框饲养管理措施

1 中蜂饲养采用活框技术 的原 因
1 . 1 活框饲 养技 术符合 中蜂的生物 学特性
0 ~2 0 s 滴1 滴 水 。 中蜂 的四季 管理 需要 根据 气温 的 中 蜂 从 野 生 状 态 转 变 到 人 工 管 理 ,需 要 改 变 中 蜂 的 生存 状 装 滴水 器 ,每 1 态 。人 为干 预 就必 须 要遵 循 中蜂 的生 物学 特性 。传统 的管理 手 段 变 化 ,随时 调整 管理方 法 ,保证 蜂群 的数 量和 质量 。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4 年
3 O 卷
பைடு நூலகம்
第4 期
饲 养 管 理
中蜂 的活框饲 养管理措 施
李 琴
( 腾冲县畜牧工作站 ,云南保 山
[ 摘
6 7 9 1 0 0 )
要 中蜂 芳 t 华 蜜峰 的简: 是 我 国土_ 生土长 的孪 种 类。我 国饲养 蜜蜂 的历 史悠 久深厚 。2 O 世纪 . 壹着西方蜜
而 且可 以为其 他 的果 树 或 者农 作 物授 粉 ,提 高 了其 他 产业 的综 合 把 优 质 的 子 脾 、蜜 粉 脾 焊 接在 巢 框 内 。把 新 蜂 箱 放 在 原有 的位
效 益 。活 框 技术 来 源 于西 方 的蜜 蜂饲 养 , 自从 引进 以来 ,大 大促 置 。蜂王 被关 进王 笼 内 ,其余 蜜蜂 就会 跟 随进蜂 箱 。 进 了 中蜂 饲 养 的技 术性 提 升 。但 是 ,活 框饲 养 技术 的采用 也存 在 2 . 3 做 好 中 蜂 的 四季 管理

些需 要 改 进 的地 方 。 因为 中蜂 具有 本 土性 的特 点 ,其生 物 学特
气 温是 影 响蜂 群 的 主要 自然 因素 。在 冬 季低 温 时期 要做 好保

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及养殖建议 - 种养技术

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及养殖建议 - 种养技术

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及养殖建议-种养技术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是中国境内东方蜜蜂的总称,广泛分布于除新疆以外的全国各地,特别是在南方的丘陵、山区,多为我国土生土长的蜂种。

在被人类饲养以前,它们一直处于野生状态。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中华蜜蜂规模化养殖技术及养殖建议。

1、用活框式蜂箱饲养中华蜜蜂活框式蜂箱饲养中蜂即土蜂洋养法,就是用饲养意蜂的方法来饲养中蜂,参照意蜂的蜂箱,选择适合中蜂饲养的蜂箱、巢框、巢脾等用具,将中蜂过箱到新蜂箱里,选择在晴天无风、室外温度不低于20℃的傍晚进行过箱。

这种方法为转场放蜂、用机具取蜜、一年多次取蜜、开箱检查、蜂病防治等标准化、规模化饲养奠定了基础。

2、小转场放蜂传统的中蜂饲养方法是坐地放养,蜂群规模大了,坐地放养蜜源就少了,就不能采到更多的蜜。

根据中蜂的地域性特点和不同地区蜜源植物的分布,以及同种植物在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几个流蜜期的因素,可采取中蜂小转的饲养技术,增加产量。

(1)转场调查。

转场前要对新场地的蜜源、蜂群陈列的地点进行详细的调查落实,并根据路途的长短选择好运输工具和运输时间。

(2)转场途中的管理。

运蜂时间尽量选择晚上,装车时巢脾的朝向与车辆前进方向平行。

装好车后,应立即起运,行走20分钟后,停下来检查一下,再行走。

(3)蜂群到达新场地的管理。

蜂群到达新场地后,趁黑夜或清晨,将蜂箱迅速放到事先备好的场地,停放一会儿,等蜂群安静下来后再间隔分批打开巢门,为防止蜂群飞逃,到新场后的第二天就要对蜂群做一次全面检查。

3、培育优良蜂王选育优良蜂王,对于蜂群的复壮和提高蜂群的生产性能,增加蜂蜜产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选用蜂王产卵力强、蜂群壮、采集力强的蜂群作为种群培育蜂王。

由于中蜂有分蜂的习性,要选用分蜂性弱的新王,最好在晚秋育成新王更换老王,以控制来年春天蜂群分蜂,并保持全场蜂群全年使用新蜂王。

4、野生中蜂的收捕收捕野生中蜂,是补充蜂群、扩大规模、省力、省钱的一种好方法。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

最新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及技巧_中蜂活框养殖中蜂活框饲养的方法一、要根据季节随时调整蜂脾关系在自然状况下,中蜂依靠蜂团密集和疏散自行调节蜂巢中的蜂脾关系。

而在活框蜂箱人工饲养条件下,则需要根据外界的蜜源气候变化,合理地调整蜂脾的关系。

早春时节气候多变,时有寒潮袭击,因此要做好蜂群的保温工作:适当紧缩巢脾,使蜂多于脾,并且将框距缩小以利保温。

给予奖励饲养和补充蛋白质饲料,可以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哺育的积极性。

早春不要过早地拆除蜂箱内越冬包装物,防止幼虫冻伤。

夏季天气炎热潮湿,蜜粉源比较缺乏,而敌害和盗蜂严重,蜂群遭受的损失往往比越冬损失还要严重。

保持群强、蜜足、蜂脾相称是安全越夏的基本保证。

在越夏前一个蜜源期要留足越夏饲料,尤其是花粉。

在夏季不能做奖励饲喂。

以免刺激蜂王产卵和工蜂出勤,增加劳动量缩短工蜂寿命,造成秋衰。

要组织强群越冬,越冬蜂群内要保持脾稍多于蜂。

越冬蜂群以单王群5框以上蜂量为宜,2~3框的弱群要进行合并或组织双王群越冬。

由于初冬季节气温尚不稳定,所以中蜂蜂群越冬包装要比意蜂晚10天左右,切忌包装过早,不然突遇晴暖天气,气温回升,工蜂外出飞翔,会遭致损失。

二、控制自然分蜂,淘汰老劣蜂王中蜂的分蜂性较强,若不加以控制,很容易发生分蜂,不仅影响蜂群的采集力,降低产量,而且还会由于自然分蜂群的飞逃使蜂场蒙受损失。

在流蜜期到来时,中蜂蜂群的群势发展很快,如果蜂王老劣、工蜂哺育能力过剩、巢内拥挤闷热,而外界气候温暖,蜜粉源丰富,蜂群即会产生分蜂热。

由于分蜂是蜂群的一种本能,因此单纯依靠驱杀雄蜂,破坏王台或扩大蜂巢等强制手段是不足以消除蜂群分蜂热的。

可以采取下述方法,因势利导,科学地利用中蜂的分蜂本能,发展中蜂生产。

(一)培养强群,利用自然分蜂群,适当处理原群早春,选择有3框足蜂、2框子脾的蜂群,通过加强保温、奖励饲养、快速繁殖和补给老子脾的方法,使蜂群迅速壮大,提早发生分蜂热。

当蜂巢内出现自然王台时,不要破坏,可以让它进行自然分蜂,然后把分蜂群收捕回来。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三: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三:饲养管理技术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三:饲养管理技术中蜂饲养技术涉及面广内容多,本文将围绕浙江丽水养蜂玩家周建慧先生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来的中蜂活力框养殖法,谈一谈中蜂饲养管理技术的要点。

一、几个管理原则1.蜂群个体原则一个蜂群为一个生物个体—蜜蜂的表现形式。

2.蜂巢整体原则一个蜂群的整体性具有不可分割性,保持巢脾的整体性,特别是子脾的不可隔离,一旦破坏整体性,在蜂群不能及时自行修复整体日时会产生非正常的生物个体表现形式,即或遗弃重建整体性或急性造王台自成新个体(蜂群),在无适合急造子脾时,工蜂快速发育生殖系统。

3.恋子原则子在蜂在,生物一切采食行为都为自身生存和繁殖需要为最终目的。

4.蜂王相依原则蜂群个体生物习性的生理分工不可替代和对整体的依存,所以人工饲养时,在提脾检查、取蜜、收蜂等操作中时间不要太久,速战速决。

5.护脾包裹原则子脾发育蜂群自身恒定温湿度调控需要。

6.群势空间原则足够空间是保证散热和强群的前提条件,蜂箱内部空间需要根据群势和内外部温度同步伸缩变化。

7.有氧呼吸原则动物的最基本需要,始终保持蜂箱内适度的空气流通。

8.纵向延伸原则蜂群对巢脾纵向分配利用的习性。

9.蜂巢更迭淘汰原则蜂群对巢脾的喜新厌旧和自我毁巢更新需要,要求蜂巢统一,便于不断更换新脾。

10.预防应激原则中蜂为未被完全驯化的经济饲养动物,野性较强,易受干扰离脾,过度的人为解剖性操作(提牌)和非适应性干扰会产生不利应激反应一一烂子,直至飞逃,所以在操作上子脾尽量不要提离蜂群,防止温湿度变化和影响饲喂,子脾长时间提离蜂群,其温湿度与环境温湿度趋同,两者温差、湿差越大,蜂群恢复性调控所需要的时间就越久,所产生的应激弊端就越严重。

11.防范迁徙飞逃原则中蜂为迁徙性物种,趋食是一切生物为自身生存发展而进化的必然本能,食物的缺乏和过度人为干扰以及敌害的侵袭都会引起迁逃,甚至在不适合的小环境中也会停止繁殖。

12.先蜜后子原则食物决定生存和发展,突击性采集储存蜂蜜是蜂群抵御外界缺蜜期的进化优势,蜜压子会影响蜂群繁殖,但有利于短暂花期后的繁殖。

地穴活框饲养中蜂技术简介

地穴活框饲养中蜂技术简介

地穴活框饲养中蜂技术简介温馨提示:边听边看,学习效果就是好!中蜂原在山野野生,作巢于地穴、树洞、丛林或岩隙间。

公元1700年前,有人引诱捕捉野生中蜂,用木桶饲养,才变为家蜂了。

直至20世纪初期,我国引进了意大利蜂种,才提倡用活框蜂箱和科学养蜂技术,其优点是便于检查、运输和取蜜。

从当前赣南实际情况看,中蜂数量不断减少,种群亦遭到威胁。

为保护中华蜜蜂,防止意大利蜂对中华蜜蜂的侵袭,有专家建议政府提供一定的人力财力,设立保护区,在保护区内禁止饲养西蜂;通过选育抗病、高产的品种,提高中蜂的生产性能,减缓或停止中蜂被取代的过程;将西蜂的高产性能,如分泌王浆、采集蜂胶等基因转入中蜂,培育新品种。

笔者认为,增强中华蜜蜂自身生存能力才能适者生存。

采用地中作房饲养中蜂,尤其是在果园中作房饲养中蜂,是保护中华蜜蜂的创新措施,值得大力研究与推广。

现以大余县吉村乡右源村养蜂专业户蓝善富地中作房饲养中蜂为例,来表述地中作房的结构与模式。

蓝善富从1958年起饲养中蜂,1985年采用了地中作房养蜂,至今活框箱养蜂25 群,地中作房养蜂10群。

采用地面活框蜂箱,造价较高,并且蜂箱置于露天中,日晒雨淋,易于腐蚀霉烂,经济不合算,便试用4 块水泥板拼成正方形,底面着地,另凿一巢门,上覆盖箱盖,以代蜂箱。

这样很耐用,但暑天散热不良。

对此,他想到中蜂的蜂巢源于洞穴、树洞、崖石中,如果使蜂巢恢复其自然状态,则可解决冬寒夏热的现实问题。

于是,设计出地中作房养蜂:1.在房前屋后、树旁坎下排水通畅高燥之处,挖地作房。

2.掘地穴长52厘米、宽33厘米、深35厘米,呈立体长方形。

3.挖好地穴后,打紧四周穴壁,再抹少量水泥,使之牢固而无缝隙,穴内前后壁上沿处用水泥做出放巢框的槽。

穴底则只须平整而不粉泥浆,这样可以接到'地气'(有一定的湿度),便于清扫。

4.穴内如同活框蜂箱一样,可容12个至14个中蜂巢框。

穴的顶部的四周筑高1厘米至2厘米的土坯,稍稍高出地面而且有向外倾斜一定坡度。

【新提醒】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继箱养殖)

【新提醒】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继箱养殖)

【新提醒】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继箱养殖)中蜂活框养殖的创新本人经过多年的试验,失败,再试,再失败,不断摸索,总结失败原因,最后突破难关,中蜂活框养殖能达到二十几脾不分蜂,不逃亡。

蜜源好的年份,群产达到100多斤全封盖蜜,就是不好的年景,也能达到40-60斤。

收入非常可观。

如果能面向全国推广,我国的养蜂业前景将不可估量。

技术说明:一般中蜂管理在此文不多说,只是有些被养蜂人忽视的技术问题提一下;重点谈谈养蜂界不知道的办法。

春繁前的准备工作:1. 在春繁前的前一年秋天或秋末,要选留好每群3--4张没有雄蜂房的整张工蜂房好脾备用;2. 所有多余的脾要分类,例如:“大粉大蜜脾”、“大粉小蜜脾”、“小粉脾、”“少粉脾”、“蜜脾”、“空脾”分类后要做标记,用硫磺熏,包好备用;“老脾”要淘汰掉。

春繁:(一)花粉是关键。

中蜂不吃豆粉、代用粉,因为它的营养不全。

要吃自然花粉,所以要检查蜂群是否有粉,够用不;如果不够用,把大粉大蜜脾靠边放进,切记一定要蜂多于脾。

蜂群再强不要超过三张,小箱不要超过四张,便于健康育虫,子脾健康工蜂寿命长。

中蜂不提倡喂糖,在隔板外放一张蜜脾即可。

加脾时不要往中间加,要靠边;温度稳定在20度左右;蜜源、粉源够吃时,4脾以上蜂数足可以加中间,一般情况不要加中间,更不能加边二,好些老师加脾加在边二,而边二的子脾出房不健康。

加脾时一定要先将花粉脾加入,蜂数不足,将花粉脾靠边或靠隔板外,有必要喂纯花粉,不要喂代用粉、豆粉,没粉推迟繁殖,不能让蜜蜂狂飞,消耗体力,提前衰老。

(二)中蜂喜新脾,厌老脾,开始补的都是工蜂房,供蜂王产子;南方一般3—4脾,北方一般4—5脾,蜜蜂就有分蜂的想法,它们就开始补雄蜂房,有大量雄蜂就要造王台。

在此问题我们问过知名专家,他们叫把雄蜂房割掉,我说割掉补的还是雄蜂房;专家说顺其自然,它们要分就分吧。

这就是我国中蜂养不了大群的关键所在。

我的办法是:发现补雄蜂房,首先把雄蜂房割掉,放到弱群,也就是弱群还没有分蜂念想,它补的是工蜂房,在想分蜂群内开始加头一年准备的整张没有雄蜂房的工蜂脾,这时外界气温适宜,蜜源、粉源充足。

培训资料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

培训资料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

中锋活框饲养技术及饲养方法中锋活框饲养是现在饲养中锋的一种有效的方式,那么你们知道中锋活框的饲养技术有什么呢?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中锋活框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锋活框饲养技术1、过箱条件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展,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展。

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三、四框以上为宜。

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过箱方法包括两种。

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 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人蜂笼。

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方法。

不管哪种方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中锋饲养技术一、饲养管理要点1、王优:蜂群繁殖的快慢和产量的上下,主要取决于蜂王的好坏。

年轻强健的蜂王产卵力强,群势开展迅速,且能维持大群,工蜂采集力也强,工作积极,少起分蜂热,产量较高。

因此,饲养中蜂,应在繁殖期提早从高产的强群中培育优良的蜂王,以更换劣小或衰老的蜂王。

在生产上一般不要保存一年以上的老蜂王。

2、群强:强群是高产的根底,而中蜂的强群是从中蜂的实际情况出发的,不能与意蜂的强群相提并论,而且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强群标准。

只有强群,才能充分发挥蜂王的产卵力,并抵御病虫害的侵袭,平安越夏渡秋。

因此,在繁殖期,宜保持2.5~3足框蜂的群势,蜂群才能迅速开展,迎接流蜜期;在流蜜期,应有5~6足框蜂的群势,产量才会高。

在主要蜜源植物开花流蜜时,应把蜂群组织成强群,集中力量采蜜,而将多余的蜂王用小群贮备起来。

待流蜜期过后,再利用贮备的蜂王,把采蜜群分开繁殖。

这样可以有效地提高蜂蜜产量和蜂群的繁殖速度,使蜂群总是处于积极工作的状态。

3、蜜足:巢内贮蜜充足,可使蜂群在野外蜜源缺乏时渡过难关。

如果巢内缺蜜,就会引起蜂群情绪不安、抛弃幼虫、蜂王停卵,甚至发生盗蜂和飞逃。

因此,在繁殖中,在不阻碍卵圈扩展的前提下,应经常保持巢内有足够的贮蜜,以促使工蜂多吐浆喂虫,培育身壮体大的新蜂。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中华蜜蜂嗅觉灵敏,盗性较强,防止盗蜂是管理中蜂的一项主要工作,应随时加以注意。

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一起来看看。

中华蜜蜂活框饲养技术规范一、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中华蜜蜂(简称中蜂)活框养殖管理。

二、名词术语(一)蜂群:由一只蜂王、1000只以上工蜂、少数雄蜂组成的能独立生活的群体。

(二) 蜂巢:蜂群繁衍生息,贮存饲料的场所。

由一个或多个与地面垂直,并列的巢脾构成。

(三)群势:衡量蜂群强弱的名称,通常以框蜂和公斤蜂重计算。

(四)巢脾:两面具六角形巢房的蜡板,是构成蜂巢的基本单位。

(五)子脾:巢房内以卵、幼虫、封盖蛹为主称子脾。

以卵、幼虫为主叫卵虫脾。

以封盖蛹为主叫封盖子脾。

(六)粉、蜜脾:巢房内以花粉、蜂蜜为主的巢脾。

(七)赘脾:在巢框的上梁、侧梁上营造的小块新巢脾。

(八)土法饲养:巢脾一端固定在附作物上,全部是工蜂建造的自然巢脾,不能随意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九)活框饲养:巢脾固定在活动巢框内,能在箱内随意移动,采用人工巢础造脾,可以随时检查和管理的饲养方法。

(十)繁殖期:蜂群以繁殖蜂儿为主,群势不断扩大引起自然分蜂的时期。

(十一)流蜜期:外界有一种主要蜜源植物开花,蜂群能生产大量蜂蜜的时期。

(十二)分蜂热:蜂群内部产生自然王台,工蜂出勤减少,蜂王产卵急剧下降时称发生分蜂热。

(十三)交尾群:供处女王交尾使用的小群。

(十四)蜜粉源:能提供蜂群繁殖需要的花粉和花蜜的显花植物开花期总称。

提供花粉为主的开花植物称粉源。

提供花蜜的开花植物称蜜源。

三、蜂箱选择技术中华蜜蜂十框蜂箱,简称“中标箱”,1983年被国家标准局批准为我国饲养中华蜜蜂的十框标准蜂箱(GB3607-83),并于1984年开始实施。

中蜂十框标准蜂箱由巢箱、浅继箱、副盖、箱盖组成,各部位的尺寸规格如下:(一)巢箱内围长440mm、宽370mm、高270mm、板厚20mm。

两佃(1壁后下方各有3~5个圆孔巢门。

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

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

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中蜂活框养殖应根据各地区差异及中蜂生物学特性采取相应的饲养技术,这是养好中蜂达到高产的关键。

现根据云南省的环境特点,将中蜂养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选择场地,合理排列蜂群。

云南省内各地山区、半山区地理差异大,“-山皆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应根据各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场地。

一般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开阔,蜂场上有稀疏灌木,夏天能遮荫,周围有杜鹃、油菜、南瓜、野藿香及野坝子等蜜、粉源丰富的地方。

特别要做好蜂场周围的有毒蜜、粉源调查,以保证人、蜂安全。

不要选择周围有糖厂或蜂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以免蜜蜂盗糖引起大量死亡。

蜂群排列对中蜂饲养很重要,箱位要力求散放,巢门朝不同方向,以免引起错投,发生起盗现象。

2、培育适龄采集蜂。

山区、半山区由于-年中主要蜜源植物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适龄采集蜂。

保证在流蜜时有大量的青壮年蜂参加采集,达到增产目的。

在花期之前40天左右就必须用蜂蜜水(1∶1)饲喂,以刺激蜂王产卵培育适龄采集蜂。

经过各山区推广及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蜂场繁殖试验证明,增产效果明显。

3、采蜜繁殖两不误。

花期开始,子脾已贮蜜。

这时适时加础繁殖很重要。

由于中蜂生物学习性,在外界缺蜜、粉季节蜂增殖不快,在蜜源流蜜季节蜂群繁殖快,所以应掌握该习性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如果有蜜压子并已全部封盖,应及时取蜜。

摇蜜时,应采用“早、勤、稳、留”四字取蜜法。

4、育王分蜂。

中蜂易分蜂,不易维持大群,应掌握育王时间。

应在流蜜前50~60天自然分蜂之前育出新王。

在大流蜜前把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作培育群,然后选择能维持大群、性情温驯、盗性弱、采集力强、抗病力强的蜂群幼虫用育王框复式移虫,10天后组织交尾群,11天介绍王台,等蜂王交尾后形成新分群就换去老王。

这样能使蜂群维持强群,减弱分蜂意念,到流蜜期开始,不论新分群或原群,经过繁殖就有大量采集蜂投入采蜜。

5、巢虫防治。

巢虫是中蜂群中蛀食蜡质、花粉和蜂蜜,毁坏蜜蜂的虫、卵和蛹。

最适宜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法

最适宜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法

最适宜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方法中蜂活框饲养是一种现代常见的中蜂饲养技术,下面是店铺精心为你整理的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一起来看看。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1、过箱时期选择首先,外界的蜜粉源植物开花流蜜,蜜蜂采集勤奋,巢内有一定积蜜,这时期过箱,不易起盗,且蜂群群势很快恢复壮大,否则蜂群不能立即清理修复巢牌,繁殖幼虫,容易引起飞逃。

其二,外界气温15℃以上适宜过箱,大风或阴雨天气则不宜过箱。

腾冲一般在2—4月或9—10月过箱,2—4月较为可靠。

2、过箱蜂群的条件过箱要求具有一定群势,有正在哺育的幼虫脾和正在出房的封盖子脾,这样过箱后工蜂有恋幼虫习性,不致于弃巢飞逃。

3、过箱前准备首先过箱的蜂群要远离其它蜂群,以免蜜蜂误入其它蜂群而起盗蜂。

准备好十框标准中蜂箱或其它活框蜂箱,穿好铁丝的巢框,大于巢框内围的平木板,埋线棒,包装绳,以及割蜜刀,面网、蜂刷,收蜂笼,小刀、剪刀、脸盆、毛巾、桌子、喷烟器等工具。

4、过箱操作程序,有翻巢过箱和不翻巢过箱两种方法,过箱时宜三人协作进行,一人割脾一人递脾,一人修脾,绑脾安脾。

①翻巢过箱先将蜂桶周围清理干净,不妨碍过箱操作,然后轻轻启开两头桶盖,用喷烟器朝蜂桶内轻喷几下,观察巢脾走向,即顺巢脾走向翻转蜂桶180°,使巢脾下端向上,利用蜜蜂受刺激向上爬的习性,一头放置收蜂笼收集蜜蜂,另一头用喷烟器喷烟和木棒轻敲蜂巢,使蜜蜂离开巢脾,驱入收蜂笼结团,待大多数蜜蜂进入收蜂笼后,将收蜂笼放在原巢位置,收集原群蜜蜂。

将蜂巢搬离一段距离,开始割脾、修脾、绑脾工作,割脾时用刀面紧贴巢脾基部下刀,用手托脾取出,扫去剩余工蜂,置于木板上以供装框绑脾,凡老旧脾、雄蜂脾、无虫脾、蜜脾,割下放入小桶,不移入新蜂箱,子脾是蜂群的新生力量,应抓紧绑到巢框上。

子脾上方的贮蜜区用巢框轻轻压住,用割蜜刀沿框梁外侧切下不整齐的巢脾部分,并放入小桶,后用巢框梁内侧与巢脾切口紧贴,用小刀沿铁丝轻划巢脾,深及巢脾房底,但不能破坏房底,用埋线棒将铁丝压入巢脾内。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一:活力巢框篇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一:活力巢框篇

中蜂活力框养殖法之一:活力巢框篇金汤东【期刊名称】《中国蜂业》【年(卷),期】2017(068)010【总页数】2页(P38-39)【作者】金汤东【作者单位】浙江慈溪市农业局【正文语种】中文中蜂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宝贵资源,饲养历史悠久。

由于各地气候、文化差异,中蜂养殖方法五花八门,各有优缺点,但在发展中存在一个共性瓶颈,即如何优化中蜂造脾延展性,解决繁殖与生产的矛盾,提高蜂蜜产量与质量。

本文将介绍浙江丽水养蜂玩家周建慧先生多年探索与实践总结出来的一种实用新型养蜂法——中蜂活力框养殖法。

全文分活力巢框篇、活力蜂箱篇和配套饲养管理技术篇等三部分。

活力框也称活力巢框,是指上下梁偏离巢脾中心线或上下梁横切面最大尺寸小于工蜂胸围最大尺寸,以不阻挡蜂群巢脾纵向自由延展的巢框。

活力框不同于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活框,其最大区别在于上下梁安装的位置与上下梁横切面最大尺寸小的要求,从而在蜂群中,尤其是中蜂蜂群,带来巢脾纵向自由延展的效应,满足人们养蜂生产的需要。

蜜蜂活力框养殖法就是以活力框技术为中心的一种蜜蜂养殖方法,内容涵盖巢框及蜂箱的制作、中蜂生活习性特点、蜂群的饲养管理等,与传统的饲养方法相比,有些明显的不同和亮点。

众所周知,1851年美国杰出的养蜂家朗格斯托罗斯发明了活框巢箱,标志着现代养蜂业的开始,“活框”成了养蜂技术革新的关键词。

迄今为止,可以说正是“活框+”的理念推动世界养蜂业的极大发展,包括蜂箱、蜂机具、巢础、养殖技术等等。

然而,活框技术在我国土生土长的中蜂养殖中遇到了发展瓶颈,最明显的是因中蜂天然习性使然,在活框的造脾过程中,中蜂巢脾自由延展性很差,上下梁极大地限制了蜂群依外界蜜粉源和内部群势变化而变化,更影响蜂群的管理、产量和质量,干扰了群势的正常发展,易引发了各种疾病的发生。

为此,浙江丽水养蜂玩家周建慧先生通过多年潜心的观察与研究,发现中蜂具有喜爱保持巢脾中心线偏离上下梁或上下梁横切面最大尺寸小于工蜂胸围最大尺寸,以不阻挡蜂群巢脾纵向自由延展的造脾习性。

活框箱养蜂方法

活框箱养蜂方法

活框箱养蜂方法
活框箱养蜂方法是一种现代化的蜂蜜养殖技术,也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蜜蜂养殖方法。

该方法不仅能够提高蜂蜜产量,还能够减少蜜蜂疾病的发生率,保证蜜蜂健康成长。

首先,要选择适合养蜂的场地。

一般来说,场地应该远离工业区、高压线、道路和城市等繁华区域。

同时,要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水源丰富的地方。

选择好场地后,需要选择适合的蜂箱。

活框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蜂箱,它可以分为两种类型:木质和塑料。

木质蜂箱的优点是稳定性和通气性强,但是防腐能力较弱。

塑料蜂箱的优点是轻便、易于清洁、防水性能强,但是夏季易产生局部高温。

在蜂箱的内部,需要放置蜜蜂的巢板和蜜蜂用的蜂膜。

巢板是蜜蜂生活的基本场所,蜂膜则是蜜蜂储存蜜和蜂蜡的地方。

蜜蜂的生长发展需要良好的食物条件,因此需要为蜜蜂提供充足的蜜源。

同时,还需要定期检查蜂箱内的卫生情况,以防止疾病的发生和蔓延。

总之,活框箱养蜂方法是一种非常实用的养蜂技术,它可以提高蜂蜜产量、保证蜜蜂的健康成长,同时还能够为人们提供更加优质的蜂蜜产品。

- 1 -。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是开发中蜂资源,大幅度提高蜂产品质量及产量的一项有效技术措施,而中蜂过箱技术是中蜂活框饲养的关键。

1、过箱条件应在外界有蜜粉源并且气温稳定在15℃以上时进行,不宜在阴雨天及大风天进行。

蜂群应选择强群且过箱蜂数达三、四框以上为宜。

此外,还应备好过箱用具。

2、过箱方法过箱方法包括两种。

一是翻巢过箱,就是将原蜂巢翻转180 度,使巢脾的下端朝上,利用蜜蜂向上的习性,驱使蜜蜂迅速离脾进人蜂笼。

二是不翻巢过箱,是指对那些不能翻转的蜂巢而采取的过箱办法。

不论哪种办法过箱,操作时应有两三人协助,其中一人脱蜂、割脾、绑脾,一人收容蜂团入笼、协助绑脾以及清理残蜜等。

邱老师我的蜂7天前发现有5个王台该了一天还是下雨天蜜蜂就分了让别人收到我想到现在才7天应该新王还没下蛋不敢打扰。

可是我亲戚的是8天分了两次。

我赶紧检查发现我的又有好几个王台这个正常吗如何处理坐等第一次分蜂是老王。

如再分蜂是嫩王(有可能是未交尾王),因群内有5台之多;解决方法保一去四可是分后里边没有王台以为是公蜂把其它的咬了 7天后又有了好几个王台而且2个已经封盖现在是我的第一次新王是不是还在啊。

邱老师我的里边的王台是后来才有的啊不是早先的是在这7天又造的这个很难说清。

老王以于分,现新王开产才会有王台。

如要人工分蜂可提两排带王分群,余王可自行交尾。

有时群势强会出现假王台现象。

请认真检下、、、、、、我查了查里面现在十几个王台有两个已经封盖几个都很小的现在还有个问题不明白就是现在里边的王台应该没有下蛋的王因为按时间算里面只有个处女王王台里面的子从哪里来。

上午检查找不到处女王看看王台里有幼虫。

发现上次分蜂时脾里有小小虫卵现在没有。

只好弄个箱子分了。

我把新箱放原处把老箱向后搬离4米提2脾有已封盖的王台脾放新箱不知可以不可以。

可以。

王台只要一个大的。

邱老师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还有一箱弱蜂可不可以用现在的王台把王换掉求操作办法如有两框可方台换王:(今)先用王笼关好老王,(明)将切好的王台用保鲜纸包扎好五分之四、净出口部不包,放于两框之间有存蜜的脾上(请勿力压王台)。

格子箱养中蜂技术要点

格子箱养中蜂技术要点

格子箱养中蜂技术要点
格子箱养中蜂技术要点
一、格子箱的制作和布局
1. 格子箱的材料:可以使用木板或者塑料板等材料,尺寸为长宽高分别为50cm×40cm×30cm。

2. 格子箱的布局:应该设置蜂巢、饲喂器、进出口等设施,保证蜜蜂的生存环境。

二、中蜂种类选择
1.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条件的中蜂品种,如意大利中蜂、黑中蜂等。

2. 选择健康无病虫害的中蜂种群。

三、饲养管理
1. 定期给予饲料,保证中蜂数量和生产力。

2. 定期检查格子箱内部情况,及时清理卫生。

3. 适时添加药物防治疫病。

四、收割采集
1. 收割采集时间:在花期丰富时进行采集。

2. 收割采集方法:可以使用专业工具或手工采摘。

五、注意事项
1. 避免人为干扰,保持安静环境。

2. 防止天气极端情况下对中蜂造成影响。

3. 注意中蜂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

六、经济效益
1. 格子箱养中蜂可以提高蜜蜂的生产力,增加收益。

2. 中蜂产品包括蜂蜜、蜂王浆、花粉等,市场需求量大,经济效益显著。

七、环保意义
1. 格子箱养中蜂可以促进当地植被的繁荣和生态环境的改善。

2. 中蜂可以帮助传播花粉和授粉,促进植物繁殖。

中蜂活框土养不用巢础方法,活框但群如何快速繁殖

中蜂活框土养不用巢础方法,活框但群如何快速繁殖

中蜂活框土养不用巢础方法,活框但群如何快速繁殖回答方法:1、准备好带有铁丝的无巢础巢框,铁丝上涂抹蜂蜡。

2、将小块巢脾嵌入巢框中间的缝隙,并用手将其按紧,然后放置两块隔板,将蜂群限制在隔板之间。

3、将嵌有小块巢脾的巢框放入蜂群之中,适当进行奖励性饲喂。

使用巢础优点:巢房以及蜜蜂分布均匀,并且可以减少蜂蜡的分泌量,增加工蜂寿命。

一、中蜂活框土养不用巢础方法1、方法(1)准备好带有铁丝的无巢础巢框(铁丝上可以涂抹蜂蜡加速造脾)。

(2)将小块巢脾嵌入巢框中间的缝隙,并用手将其按紧。

放置的时候,使用两块隔板将蜜蜂限制在隔板之间,减小其活动面积,有利于蜜蜂爬上巢框。

(3)将嵌有小块巢脾的巢框放入蜂群之中。

(4)适当进行奖励性饲喂,促进蜜蜂群的造脾速度。

2、使用巢础的优点(1)使用巢础过后,巢房以及巢房中的蜜蜂分布均匀。

(2)在取蜜的时候,不容易破坏,可以重复使用。

(3)使用巢础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让工蜂外出采蜜,同时可以减少蜂蜡的分泌量,增加工蜂寿命,减少工蜂工作负担。

二、活框单群如何快速繁殖1、在外界蜜源比较丰富的春季午后或者是夏秋季傍晚时分进行过箱。

具体操作:用烟将蜜蜂驱离,然后将蜂箱中的巢脾割下来固定在巢框中,接着将巢框放入活框蜂箱中,并将蜂群也转移至蜂箱中。

2、蜂少脾多的时候,应当将老旧的巢脾抽出,或者是从其他的强群中抽调适量的封盖子脾。

蜂多脾少的时候,及时为蜂群补充巢框供蜜蜂造脾。

3、蜂群中的王台趋于成熟时进行人工分蜂。

具体操作为:原蜂王和新工蜂(包括大部分封盖子脾)转入新蜂箱中组成新群,而老工蜂、卵虫脾和王台保留最优质的王台)留在原群中。

4、在大流蜜前期,抽调封盖子脾来组织生产群。

5、定期清理箱底堆积的垃圾,蜡腺以及死掉的蜜蜂。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一)

中蜂活框饲养技术(一)

上 , 果树 、农 作物等蜜 源植物 丰 富的区域 ,选定 cI 置 ,向 阳但能 防 日晒 ,避风 又 凉爽 ,有 一定 } 心位
开阔 面 ,不 受 山洪影 响 ,水源方便 的地 方 ,建 立养 蜂场 进场 前必须全 面清 除杂 草 ,整平 ,撒 施 石灰
粉消 毒后 1 O天 ,即 可迁进蜂 群 :
维普资讯
20 02年
第l 期
蜜蜂杂志 f{川1 J
J U A FB E M nh ) O N LO E ( ot y l 左右 ,蜂 箱前 后左右 距离 4m左右 第 天 .拔
掉铁 钉打开箱 盖取 出海绵 条 ,杏看蜂群 .唰整 巢
度 ,同 时安装滴 水器 滴水 ,滴 人 的清 水 可加 人 少 量
73 度夏 、 冬 时 期 的 饲 喂 :这 2个时 期 饲喂 很 过
容易 出现 盗 蜂现象 。因此 ,要掌 握早喂 喂 足的原 则 ,当蜂群开 始进 人度夏过 冬时 .就进 行懈 喂 ,保 证每 妇 蜂有 4k 左右 的贮 蜜 .摹 本 上能 够 顺 利度
5 温暖 时期 的管理
从 3月 至 6月 、9月至 1 月这段 时期 内主 要抓 1
好 春繁 和秋 繁及 病虫 防治工作 ,保证 饲料 足够供 心
而不压 卵圈 ;到 大流蜜 期来 临之 时 ,培 育最大 的蜂 量 ,达 到蜂 蜜高 产 的 目的 . .同时 ,培 育大批 青 年蜂 进 人度夏 、越冬期 . 初夏 箱 内 湿 度 较 大 ,根 据 天 气变 化 ,调 整 丁 脾 ,把 成熟 封盖 5 后的 老熟子脾 移至蜂 巢 边 ,将 天 卵 、幼虫脾 移至巢 中间 ,有利 于加快 蜂群 的繁殖速 度 及时加 巢础 ,当蜂箱 隔板 外有半脾 蜂时 .就 要 及 n  ̄ 人 1张巢础 ,放于边 脾 的第 框 位 置 .供 T ,n f 蜂 造脾 : 秋末冬 初 气 候 较 干燥 ,为保 证 秋 繁 的 顺 利 进 行 ,对蜂箱 内实行 增湿措 施 ,每箱安 装 1个用 注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蜂活框养殖的主要技术
中蜂活框养殖应根据各地区差异及中蜂生物学特性
采取相应的饲养技术,这是养好中蜂达到高产的关键。

现根据云南省的环境特点,将中蜂养殖的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选择场地,合理排列蜂群。

云南省内各地山区、半山区地理差异大,“-山皆四季,十里不同天”,所以应根据各地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场地。

一般应选择在阳光充足,正面开阔,蜂场上有稀疏灌木,夏天能遮荫,周围有杜鹃、油菜、南瓜、野藿香及野坝子等蜜、粉源丰富的地方。

特别要做好蜂场周围的有毒蜜、粉源调查,以保证人、蜂安全。

不要选择周围有糖厂或蜂产品加工车间等地方,以免蜜蜂盗糖引起大量死亡。

蜂群排列对中蜂饲养很重要,箱位要力求散放,巢门朝不同方向,以免引起错投,发生起盗现象。

2、培育适龄采集蜂。

山区、半山区由于-年中主要蜜源植物有差异,应根据具体情况培育适龄采集蜂。

保证在流蜜时有大量的青壮年蜂参加采集,达到增产目的。

在花期之前40天左右就必须用蜂蜜水(1∶1)饲喂,以刺激蜂王产卵培育适龄采集蜂。

经过各山区推广及云南省农科院蚕桑蜜蜂研究所蜂场繁殖试验证明,增产效果明显。

3、采蜜繁殖两不误。

花期开始,子脾已贮蜜。

这时适时加础繁殖很重要。

由于中蜂生物学习性,在外界缺蜜、粉季节蜂增殖不快,在蜜源流蜜季节蜂群繁殖快,所以应掌握该习性做好饲养管理工作。

如果有蜜压子并已全部封盖,应及时取蜜。

摇蜜时,应采用“早、勤、稳、留”四字取蜜法。

4、育王分蜂。

中蜂易分蜂,不易维持大群,应掌握育王时间。

应在流蜜前50~60天自然分蜂之前育出新王。

在大流蜜前把有分蜂情绪的蜂群作培育群,然后选择能维持大群、性情温驯、盗性弱、采集力强、抗病力强的蜂群幼虫用育王框复式移虫,10天后组织交尾群,11天介绍王台,等蜂王交尾后形成新分群就换去老王。

这样能使蜂群维持强群,减弱分蜂意念,到流蜜期开始,不论新分群或原群,经过繁殖就有大量采集蜂投入采蜜。

5、巢虫防治。

巢虫是中蜂群中蛀食蜡质、花粉和蜂蜜,毁坏蜜蜂的虫、卵和蛹。

蛹受损坏后,变成“白头蛹”,严重时蜂群飞逃,造成损失。

防治巢虫一定保持蜂脾相称,饲养强群,提出老脾,保持新脾。

防治巢虫最好的办法是把冬季抽出的脾用升华硫或升华硫加奈粉熏烟杀灭几次,到来年春繁加入便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