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周角》教学设计
圆周角教案
圆周角教案【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能够正确计算圆周角的度量值。
2.掌握圆周角的性质,能够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
2.掌握圆周角的度量方法。
【教学难点】1.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结合生活实际中的例子,引导学生探索圆周角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提问:你们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吗?圆周角有哪些度量方法?二、概念解释与角度固定(20分钟)1.通过PPT或黑板板书给学生解释圆周角的定义,即以圆心为顶点的角,记作∠AOB。
2.引导学生体验圆周角中的两条弧的关系,通过实际操作可以观察到,位于圆上的任何两条弧所对应的圆周角都是固定的。
3.引导学生体会到角度的度量方法,即使用角度的弧度制和角度的度制进行度量,并给予相关例题进行讲解。
三、性质总结与例题演练(25分钟)1.教师总结圆周角的性质,包括相等的圆周角所对应的弧是相等的,相等的弧所对应的圆周角是相等的等等。
2.给学生一些简单的练习题,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圆周角的性质,并帮助学生解答疑惑。
3.引导学生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四、知识扩展(15分钟)1.通过一些拓展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
2.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讨论。
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加强学生的合作和交流。
五、作业布置(5分钟)1.出示一些能够锻炼圆周角相关知识的练习题,布置作业。
2.提醒学生合理安排时间,认真完成作业,以便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圆周角概念:以圆心为顶点的角,记作∠AOB性质:相等的圆周角所对应的弧是相等的,相等的弧所对应的圆周角是相等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生活实例引入,结合概念解释与角度固定、性质总结与例题演练、知识扩展等环节,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理解和运用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
九年级数学上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3)运用信息技术,如多媒体、网络资源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过程:
(1)导入:以生活中的圆形物体为例,引导学生关注圆周角,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新知探究:通过画图、观察、猜想、验证等环节,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勇于尝试、不怕困难。
(3)重视学生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课堂开始时,我将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圆周角的概念。我会向学生展示一些圆形物体,如自行车轮、时钟等,并提问:“这些物体上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引导学生关注圆形物体上的角度问题。接着,我会提出问题:“我们知道,圆是由无数个点组成的,那么这些点与圆心之间的角度有什么关系呢?”通过这个问题,激发学生对圆周角的探究欲望,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圆周角。
3.应用题:将圆周角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如测量圆形物体的周长、面积等。
让学生在练习中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学以致用的意识。
(五)总结归纳
在课堂的最后,我会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强调圆周角的定义、定理和推论的重要性。同时,我会让学生分享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以及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此外,我会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下一节课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讲授新知
1.圆周角的定义:首先,我会让学生观察圆上的任意两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引导学生发现这些角的度数是相等的。然后,我会给出圆周角的定义:圆周角是由圆上两点与圆心所形成的角,其度数等于所对圆弧的一半。
2.圆周角定理:在学生理解圆周角定义的基础上,我会引导学生通过画图、测量、计算等方法,发现并证明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
初中数学初三数学下册《圆周角》教案、教学设计
本章节的学习对象为初三学生,他们在前两年的数学学习中,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几何知识和逻辑推理能力,具备了一定的图形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圆的性质和方程有一定了解,为学习圆周角奠定了基础。然而,圆周角涉及的概念和性质较为抽象,学生在理解上可能存在一定难度。此外,学生在解决与圆周角相关的问题时,可能缺乏有效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以下几点: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学活动设计: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硬币、圆桌等,让学生观察并思考这些物体上的圆周角特点。
2.提问方式:教师提问:“大家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吗?圆周角有哪些特点?它在我们生活中有哪些应用?”
3.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积极回答,分享他们对圆周角的观察和认识。
2.提高题:选取一些涉及圆周角的几何图形,让学生独立完成求解。此类题目旨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设计意图:通过提高题目的练习,使学生能够将圆周角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提高解题技巧和思维水平。
3.拓展题:设计一些综合性的问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以及其他相关知识解决。此类题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创新意识。
4.教师引导: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总结圆周角的初步概念,并指出本节课将深入探讨圆周角的性质和应用。
(二)讲授新知
1.教学内容:讲解圆周角的定义,阐述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引入圆周角定理。
2.教学方法:采用直观演示、举例说明、推理证明等方式,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圆周角的性质。
3.教学步骤:
a.展示圆的图形,指出圆周角的定义。
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途径,发现圆周角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四)课堂练习,500字
1.教师设计具有梯度性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a.基础题:求给定圆周角的度数。
b.提高题:已知圆周角,求圆心角或弧度。
c.应用题: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的周长、面积等。
2.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巩固圆周角的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4.能够运用圆周角知识,结合其他数学知识,解决综合性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直观演示、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圆周角的性质和定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让学生体会数学推理的逻辑严密性,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
(1)让学生通过画圆、量角等实践活动,自主发现圆周角的性质。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推导圆周角定理。
(3)教师适时给予指导,帮助学生突破证明过程中的难点。
3.案例分析,巩固知识
通过对典型例题的分析和讲解,让学生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4.紧扣重难点,梯度训练
3.培养学生勇于挑战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4.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同时,教师要善于运用教育机智,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重点:圆周角的概念、性质和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以及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圆周角(三)数学教案
圆周角(三)数学教案标题:圆周角(三)数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圆周角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和推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
难点:圆周角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可以通过一些生活中的例子,比如钟表指针形成的角,来引入圆周角的概念。
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知圆周角的存在,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二)讲授新课1. 圆周角的定义: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顶点不在圆心,而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 圆周角的性质: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
教师可以结合图形,引导学生理解并记住这些性质。
同时,鼓励学生自己动手画图,加深对圆周角的理解。
(三)课堂练习设计一些关于圆周角的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
如判断哪些角是圆周角,计算圆周角的度数等。
通过练习,检查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圆周角的知识。
(四)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提醒学生注意理解和记忆。
(五)作业布置布置一些关于圆周角的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行复习和巩固。
四、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对于学生的疑惑和困难,要耐心解答,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
圆周角的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和相关术语。
2.掌握计算圆周角的方法和公式。
3.运用圆周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1.圆周角的定义和概念。
2.弧度与度数的转换。
3.圆周角的计算方法和相关公式。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准备一张圆形的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圆形的特点。
2.引导学生思考,一个完整的圆周有多少度?为什么?3.引导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即一个完整的圆周对应的角度为360度。
教学展示:1.介绍弧度制和度数制的概念。
2.引导学生将度数制的角度转换为弧度制。
3.在黑板上绘制一个单位圆,并在圆周上标出一个角度为60度的弧。
4.引导学生计算这个角度对应的弧度数。
教学探究:1.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一个角度的度数是60度,它对应的弧度数又是多少呢?2.引导学生推测圆周角的计算方法和公式。
3.让学生自行计算度数为90度和120度的角对应的弧度数,并与其他同学分享计算结果。
4.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在给定的角度范围内计算角度和弧度的对应关系,并讨论归纳出计算公式。
教学总结:1.梳理圆周角的概念和弧度制、度数制的转换关系。
2.引导学生总结出计算圆周角的方法和公式。
3.解答学生在探究活动中提出的问题。
巩固练习:1.给学生发放练习册,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练习题。
2.师生互动,解答学生在练习中的问题。
拓展活动:1.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要求他们运用圆周角的概念和计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分角度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比赛来锻炼对圆周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的目标是否达到?2.学生对圆周角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如何?3.教学过程中有没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4.学生对圆周角的学习有没有什么困难和疑惑?5.针对学生的困惑,如何进行差异化辅导和帮助?。
数学教案-圆周角
数学教案-圆周角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
2.培养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1.圆周角的概念2.圆周角定理3.圆周角定理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圆的性质,如圆的周长、面积等。
2.提问:在圆中,哪些角与圆周有关?二、探究圆周角的概念1.用PPT展示一个圆,让学生观察并找出圆周角。
2.请学生尝试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圆周角的概念。
三、讲解圆周角定理1.用PPT展示一个圆,标出圆心、圆周角和圆心角。
2.讲解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指出,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举例说明:如圆周角为30度,则它所对的圆心角为60度。
四、练习圆周角定理的应用1.请学生在纸上画出一个圆,标出圆心、圆周角和圆心角。
2.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计算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度数。
3.互相交流,检查答案。
五、巩固提高1.出示练习题,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1:已知一个圆的半径为10cm,求圆周角为60度所对的弦长。
题目2:一个圆的直径为20cm,求圆周角为45度所对的弧长。
2.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3.交流答案,分析解题过程。
六、拓展延伸1.请学生思考:圆周角定理在实际生活中有哪些应用?2.学生举例说明,如钟表的时针与分针所成的圆周角等。
2.强调圆周角定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价值。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让学生掌握了圆周角的概念和圆周角定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够灵活运用圆周角定理。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个别学生对于圆周角的概念理解不够深刻,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辅导。
重难点补充:一、圆周角的概念难点:学生可能难以直观地理解圆周角的定义。
对话设计:师:同学们,你们能告诉我什么是圆周角吗?生1:是不是圆上的一个角?师:很好,但我们要更准确地定义它。
《圆周角》教学设计
《圆周角》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分析(1)知识与技能①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②探索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征;③能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①通过观察、比较、分析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发展学生合理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②通过观察图形,提高学生的识图能力;③通过引导学生添加合理的辅助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引导学生对图形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并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②在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中,体会、学习运用分类讨论、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几何的热情,丰富学生数学活动的成功体验。
2、教学重、难点分析重点: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圆周角的性质和直径所对圆周角的特性。
难点: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3、教学准备多媒体演示。
4、教学过程 4.1温故引新 (1)什么叫圆心角?(2)圆心角、弧、弦及弦心距之间有什么关系? 说明:复习旧知,为探究新知做好准备。
4.2创设情境,引出课题(1)观察下面的三幅图的∠ABC 与圆O 的位置关系有什么相同,又有什么不同?图3图2图1B(2)图1的∠ABC 有什么特征? 4.3自主合作、探索新知 探究1 圆周角定义我们把图1中的∠ABC 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
现在请你给“圆周角”下一个定义吗?做一做:如图所示,请说出哪些是圆周角?⑤⑥⑦⑧③①BB探究2 圆周角性质1想一想:如图所示,你能画出多少个弧AB 所对的圆周角? 这些圆周角有什么关系?同弧所对的圆周角有无数个,而所有圆周角都是由它所对的弧决定的,那么这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数量关系(如图)?先自己思考,测量,再小组讨论,证明。
探究3圆周角性质2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什么角?90度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什么?4.4巩固练习 4.5本课小结(1)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图3图2图1。
圆周角教案
圆周角教案圆周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什么是圆周角,能够计算圆周角的大小。
2. 能力目标:掌握圆周角的计算方法,能够灵活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几何概念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点:1. 圆周角的定义。
2. 常见圆周角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难点:能够将圆周角的计算方法应用于实际问题的解决。
四、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出示一个圆形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想一想:圆内的点与圆周上的两个点可以形成什么样的角?这个角叫什么名字?步骤二:引入概念教师解释,圆周角是由圆心、圆周上的两个点所组成的角,用∠AOC表示,其中点O为圆心。
步骤三:定义和性质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探究圆周角的一些定义和性质,如圆周角的度数等于所对弧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弧所对的圆心角是唯一确定的等等。
步骤四:计算方法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掌握计算圆周角的方法。
首先将圆周角转化为对应圆心角,然后使用适当的计算公式,如度数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长相等的原理等,进行计算。
步骤五:练习教师出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进行计算,然后互相交换答案进行核对。
步骤六:拓展应用教师设计一些与日常生活和实际问题相关的题目,让学生将所学的圆周角的计算方法应用于解决问题,如计算钟表指针的夹角、计算车轮的转角等。
步骤七:总结归纳教师让学生复习所学的知识点,并进行总结归纳,然后提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入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激发了学生对几何概念的兴趣。
通过设计练习题和应用题,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圆周角的计算方法,提高了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同时,通过教学总结,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然而,在教学中还可以增加一些趣味性的活动,如游戏、小实验等,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九上数学《24.1.4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推荐五篇)
九上数学《24.1.4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推荐五篇)第一篇:九上数学《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教学设计)》24.1.4 圆周角——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一、新课导入 1.导入课题:情景:如图,把圆心角∠AOB的顶点O拉到圆上,得到∠ACB.问题1:∠ACB有什么特点?它与∠AOB有何异同?问题2:你能仿照圆心角的定义给∠ACB取一个名字并下个定义吗?由此导入课题.(板书课题)2.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圆周角,并能从图形中准确识别它.(2)探究并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3)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 “化归”等数学思想.3.学习重、难点: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与运用.二、分层学习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85页到第86页倒数第6行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4)探究提纲: 1)圆周角的概念①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②判别下列各图中的角是不是圆周角,并说明理由.② 猜一猜: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何数量关系?②量一量:用量角器量一量圆心角∠AOB和圆周角∠ACB.a.如图,∠ACB=∠AOB.b.你可以画多少个AB所对的圆周角?这些圆周角与∠AOB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可以画无数个.这些圆周角都等于∠AOB的一半.③想一想:在⊙O 中任画一个圆周角∠BAC,圆心O与∠BAC可能会有几种位置关系?有3种位置关系.③ 证一证:a.当圆心O在∠BAC的一条边上时(如图1):b.当圆心O在∠BAC的内部时(如图2):作直径AD,同a,得.c.当圆心O在∠BAC的外部时(如图3).作直径AD,同a,得⑤归纳: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2.自学:学生可根据自学指导自主学习,相互交流.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能否探究、归纳和证明圆周角定理.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交流、研讨.4.强化:(1)圆周角定理的内容.(2)证明圆周角定理所体现的数学思想.(3)练习:如图,OA,OB,OC都是⊙O的半径,∠AOB=2∠BOC.求证:∠ACB=2∠BAC.证明:∵∠ACB=∠AOB,∠BAC=∠BOC,∠AOB=2∠BOC,∴∠ACB=2∠BAC.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86页最后5行至第87页例4.(2)自学时间:10分钟.(3)自学方法:完成探究提纲.(4)探究提纲:①探究图中∠ACB,∠ADB和∠AEB的数量关系.1212a.如图1,∵∠ACB=∠AOB,∠ADB=∠AOB,∠AEB=∠AOB,∴∠ACB = ∠ADB = ∠AEB.即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b.如图2,AB=AE,∵AB=AE,∴∠AOB = ∠AOE.∵∠ACB=∠AOB, ∠ADE=∠AOE, ∴∠ACB = ∠ADE.即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c.由此可得,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d.练习:如图,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把四个内角分成8个角,1212121212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1=∠4,∠2=∠7,∠3=∠6,∠5=∠8 ②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为什么?因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心角是180°,所以它所对的圆周角是90°,即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圆心角是180°,所以它所对的弦是直径.④ 如图,用直角曲尺检查半圆形的工件,哪个是合格的?为什么?第二个工件是合格的.因为半圆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④如图, ⊙O 的直径AB为10cm,弦AC为6cm, ∠ACB的平分线交⊙O于D,求BC,BD的长.∵AB是直径,∴∠ACB=90°,∴在RtςACB中,BC=AB2-AC2=102-62=(.8cm)同理∠ADB=90°,又CD是∠ACB的平分线,∴∠DCA=∠DCB=∠ACB=45°, ∴∠DBA=∠DAB=45°,∴AD=B D.在RtςADB中,AD2+BD2=AB2,∴BD=1AB2=52cm.212⑤ 如图,你能设法确定一个圆形片的圆心吗?你有多少种方法?能,方法很多,例如:利用三角尺的直角可以找出两条直径(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两直径交点就是圆心.2.自学:学生可在自学指导的指引下自主学习,相互交流.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关注学生是否会完成任务.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小组内交流、研讨.4.强化:(1)常规辅助线:遇直径,想直角.(2)点一名学生口答探究提纲中的问题②,点两名学生板演问题④,并点评.1.自学指导:(1)自学内容:教材第87页“思考”到第88页“练习”之前的内容.(2)自学时间:7分钟.(3)自学方法:阅读课文,完成自学参考提纲.(4)自学参考提纲:①什么叫圆内接多边形和多边形的外接圆?如果一个多边形的所有顶点都在同一个圆上,这个多边形叫做圆内接多边形,这个圆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接圆.ς和BCDς所对的圆心角,②在图中标出BAD这两个圆心角有什么关系?∠BAD+∠BCD= 180 度,同理可得:∠ABC+∠ADC= 180 度.③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圆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④练习:a.如图,四边形ABCD为⊙O的内接四边形,已知∠BOD=100°,则∠BAD=50°,∠BCD=130°.b.如图,四边形ABCD内接于⊙O,E 为CD延长线上一点.若∠B=110°,求∠ADE的度数.∵四边形ABCD内接于⊙O,∴∠B+∠ADC=180°,又∠ADC+∠ADE=180°,∴∠ADE=∠B=110°.c.求证:圆内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补,而平行四边形对角相等,∴圆内接平行四边形四个角都是直角.∴圆内接平行四边形是矩形.d.已知:如图,两个等圆⊙O1和⊙O2都经过A,B两点,经过点A的直线与两圆分别交于点C,D,经过点B的直线与两圆分别交于点E,F.若CD∥EF,求证: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连接AB.∵四边形ABEC是⊙O1的内接四边形,∴∠C+∠ABE=180°.又∵四边形ABFD是⊙O2的内接四边形.∴∠D+∠ABF=180°.又∵∠ABE+∠ABF=180°.∴∠C+∠D=180°.∴CE∥DF.又∵CD∥EF,∴四边形EFDC是平行四边形.2.自学:学生可结合自学指导自主学习.3.助学:(1)师助生:①明了学情:明了学生自学提纲的答题情况.②差异指导:根据学情进行个别指导或分类指导.(2)生助生:生生互动,交流研讨.4.强化:(1)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2)让学生完成自学参考提纲中的第④题,并点评.(3)练习:圆内接四边形ABCD中,∠A、∠B、∠C的度数的比是2∶3∶6,求四边形ABCD各内角的度数.解:∵∠A∶∠C=2∶6,∠A+∠C=180°, ∴∠A=45°,∠C=135°.又∠A∶∠B=2∶3, ∴∠B =67.5°,∠D=180°-∠B=112.5°.三、评价1.学生的自我评价(围绕三维目标):这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在哪些方面还感到比较困难?2.教师对学生的评价:(1)表现性评价:点评学生学习的态度、积极性、小组探究协作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等.(2)纸笔评价:课堂评价检测.3.教师的自我评价(教学反思):(1)这节课首先是类比圆心角得出圆周角的概念.在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过程中,要求学生学会使用分类讨论以及转化的数学思想解决问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勇于探究的精神.其次,本节课还学习了圆内接四边形定义及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通过例题和习题训练,可以使学生在解答问题时灵活运用前面的一些基础知识,从中获取成功的经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2)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分了三种情况探讨,这里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分类思想,教材中多处闪烁着分类思想的光环:三角形分类、方程的分类等,故教学过程中要整理相互交融的知识结构,加强分类思想的渗透.(时间:12分钟满分:100分)一、基础巩固(80分)1.(10分)下列四个图中,∠x是圆周角的是(C)2.(10分)如图,⊙O中,弦AB、CD相交于E点,且∠A=40°,∠AED=75°,则∠B=(D)A.15°B.40°C.5°D.35°3.(10分)如图,⊙O的直径AB与弦CD垂直,且∠BAC=40°,则∠BOD= 80°.4.(10分)如图,点B、A、C都在⊙O上,∠BOA=110°,则∠BCA=125°.5.(10分)如图,⊙O中,弦AD平行于弦BC,∠AOC=78°,求∠DAB的度数.解:∵AD∥BC,∴∠DAB=∠B.又∵∠B=∠AOC=39°.∴∠DAB=39°.6.(10分)如图,⊙O的半径为1,A,B,C是⊙O上的三个点,且12∠ACB=45°,求弦AB的长.解:连接OA、OB.∵∠BCA=45°,∴∠BOA=2∠BCA=90°.又OA=OB,∴△AO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AB=OA2+OB2=2OA2=2OA=2.7.(10分)如图,A,P,B,C是⊙O上的四点,∠APC=∠CPB=60°,判断△ABC的形状并证明你的结论.解:△ABC是等边三角形.证明如下:∵∠APC=∠ABC=60°,∠CPB=∠BAC=60°,∴∠ACB=180°-∠ABC-∠BAC=60°,∴△ABC是等边三角形.8.(10分)如图,已知A,B,C,D是⊙O上的四点,延长DC,AB相交于点E,若BC=BE.求证:△ADE是等腰三角形.证明:∵∠A+∠BCD=180°,∠BCE+∠BCD=180°.∴∠A=∠BCE.∵BC=BE,∴∠E=∠BCE,∴∠A=∠E, ∴AD=DE, ∴△ADE是等腰三角形.二、综合应用(10分)9.(10分)如图,已知EF是⊙O的直径,把∠A为6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一条直角边BC放在直线EF上,斜边AB与⊙O交于点P,点B与点O重合;将三角形ABC沿OE方向平移,使得点B与点E重合为止.设∠POF=x°,则x的取值范围是30≤x≤60 .三、拓展延伸(10分)ς10.(10分)如图,BC为半圆O的直径,点F是BCς上的中点,上一动点(点F不与B、C重合),A是BF设∠FBC=α,∠ACB=β.(1)当α=50°时,求β的度数;(2)猜想α与β之间的关系,并给予证明.解:(1)连接OA,交BF于点M.ς上的中点,∴OA垂直平分BF.∵A是BF∴∠BOM=90°-∠B=90°-α=40°.∴∠C=∠AOB=×40°=20°, 即β=20°.(2)β=45°-α.证明:由(1)知∠BOM=90°-α.又∠C=β=∠AOB, ∴β=(90°-α)=45°-α.121212121212第二篇:圆周角定理课题名称:圆周角定理一、概述:《圆周角定理》是课程标准高中选修4-1第二章第2.1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初中已经初步掌握圆与直线的关系的基础上再深入研究圆与直线的一节起始课,它是解决圆内有关角的问题的基础,也为学习有关圆的内接四边形的角的关系做准备。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4.1.4《圆周角》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圆周角》是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数学上册第24章《圆》的第四节内容。
本节主要让学生通过探究圆周角的性质,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在实际问题中运用。
圆周角定理是圆的内接四边形定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理解圆的性质,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圆的基本概念、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等知识。
但学生对于圆周角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进一步巩固和提高。
同时,学生对于几何图形的观察和分析能力有待提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能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简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推理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几何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推理,从而得出圆周角定理。
2.运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
3.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几何模型和图片,以便于学生观察和分析。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供学生练习和应用。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与圆有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的概念。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圆周角定理的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圆周角定理。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通过观察、分析、推理,证明圆周角定理。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一步探索圆周角定理的推论,了解圆周角定理在几何中的应用。
圆周角(一)数学教案
圆周角(一)数学教案
标题:圆周角
一、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圆周角的概念。
2. 学生能够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3. 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1.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及其性质。
2. 教学难点: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
1. 圆形教具
2. 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通过回顾以前学习过的关于圆的知识,引入圆周角的概念。
2. 新课讲解:
(1)定义:圆周角的概念,强调圆周角的顶点在圆上,两边都与圆相交。
(2)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圆周角的性质,如圆心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两倍等。
3. 实例解析:
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如何运用圆周角的性质解决问题。
4. 小组讨论:
分小组进行讨论,设计一些题目让各小组完成,然后分享他们的答案和解题思路。
5. 巩固练习:
设计一些习题供学生自我检查,巩固他们对圆周角的理解。
6. 课堂小结:
让学生复述本节课学到的内容,教师进行补充和点评。
7. 布置作业:
设计一些难度适中的题目作为家庭作业,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教学反思:
在课程结束后,反思本次教学的效果,包括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圆周角教案》
《圆周角教案》word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圆的知识的认知,为学习圆的其他性质和定理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的性质。
2. 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和应用。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圆周角的性质。
2. 运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体验圆周角的特征。
3. 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圆规、直尺、多媒体设备。
2. 学具:每人一套圆规、直尺、练习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展示圆周角动画,引导学生观察圆周角的特点,引发学生思考。
2. 探究圆周角的性质(1)让学生用圆规和直尺画一个圆,并标出圆心O和任意一点A。
(2)让学生以点A为顶点,分别画出两条射线,使其分别与圆相交于点B和点C。
(3)引导学生观察∠AOB和∠AOC的关系,发现∠AOB=∠AOC。
(4)让学生总结圆周角的性质,得出结论:圆周角等于其所对圆弧的两倍。
3. 讲解圆周角定理讲解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让学生理解圆周角定理的含义。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总结与拓展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圆周角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测量圆的直径等。
6.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对圆周角的概念和性质的理解,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 练习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圆周角定理的应用能力。
3. 小组讨论: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合作解决问题的情况,评价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七、教学反思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掌握情况。
《圆周角》教案设计
《圆周角》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能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初中阶段学习的圆的相关知识,如圆的性质、圆的周长和面积等。
(2)提问:在圆中,哪些角与圆有关?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3)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从而引出圆周角的概念。
2.探索圆周角的性质(1)让学生通过观察、画图、讨论等方式,发现圆周角定理。
(2)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圆的性质,证明圆周角定理。
3.应用圆周角定理(1)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2)引导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实际问题,如求圆弧的长度、圆的半径等。
(3)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引导学生发现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并证明。
5.课堂小结(2)教师点评本节课学生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6.课后作业(1)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
(2)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反思1.圆周角的概念圆周角是指以圆心为顶点的角,其两边分别是圆的切线和弧。
2.圆周角定理圆周角定理:圆周角等于其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证明:设圆的半径为r,圆心角为A,圆周角为B。
由圆心角的定义,可知圆心角的度数为360°/r。
由圆周角的定义,可知圆周角的度数为弧长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
设弧长为l,则圆周角的度数为l/r。
由圆心角和圆周角的定义,可知圆周角的度数为A/2。
因此,圆周角定理得证。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推论1: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对的圆弧的度数。
推论2:圆周角的度数等于其所对的圆心角的度数的一半。
4.圆周角定理的应用(1)求圆弧的长度已知圆的半径r和圆周角B,求圆弧的长度l。
解:由圆周角的定义,可知圆周角的度数为B=l/r。
圆周角教学设计方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性质。
- 能够应用圆周角定理和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数学奥秘的热情。
- 增强学生的几何直观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 圆周角的定义和性质。
- 圆周角定理的应用。
2. 教学难点:- 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证明。
- 圆周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圆形物体,如车轮、钟表等,引导学生回顾圆的相关知识。
- 提问:在圆形物体中,有哪些角度是我们熟悉的?这些角度有什么特点?2. 探究新知- 引导学生观察圆的周角,引导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圆规画出圆周角。
- 讨论圆周角的定义,并总结出圆周角的性质。
- 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圆周角定理,并尝试用几何画板进行验证。
3. 应用新知- 给出一些实际问题,如计算圆的周长、圆的面积等,引导学生运用圆周角定理解决问题。
-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圆周角定理的理解和应用。
4. 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圆周角的概念、性质和定理。
-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圆周角的应用,提高数学素养。
5. 布置作业-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 观察生活中的圆形物体,思考圆周角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合作能力、表达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2. 作业完成情况:- 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际应用:- 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数学素养。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圆周角教案
圆周角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圆周角,掌握圆周角的定义。
2.熟练掌握圆周角大小的计算方法。
3.能够应用圆周角的知识进行相关的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内容1.圆周角的定义所谓圆周角,就是圆上的一个弧所对应的圆心角。
当一个圆周上的两点,与该圆心所构成的角为圆周角。
圆周角度量的单位是角度,记作°。
其中一周的角度为360°。
在弧AB与CB上角度相等,而且它们所对应的中心角α相等。
这时,α=2∠ACB。
①、弧长:在圆上AB一段弧,AB的长度为l,而圆周角所对应的弧为AB,则角度的度数为:α=l÷π×180°三、教学方法授课法和实例教学法相结合,以活跃班级气氛,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
四、教学过程1、知识导入老师通过引导学生对圆进行观察,引导学生用已有的知识来对这个新的知识点进行认识。
2、定义讲解老师根据教材内容,通过讲解和举例的方式,把圆周角的定义告诉学生,让学生明确圆周角的含义和要点。
3、大小计算方法的讲解4、设计问题应用知识点、策略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计算能力,并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提高应用技能。
(1)求下列圆周角度数:a.弧长为5π cm,所对圆周角度数的大小是多少?(2)在圆心角B的弧AB所对的圆周角是300°,而弧DE所对的圆心角D的度数是200°,求弧DE的度数。
5、总结归纳为了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点的了解和理解,需要老师总结归纳,梳理整个学习过程,再次回顾、强化掌握的内容点,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
五、教学反思圆周角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比较重要和基础的知识点,它与数学中许多基础概念和概念密切相关,比如说:弧长、半径、圆心角等,而它的大小也有多种计算方法,如弧长、以及半径的相关计算方法等。
教师在授课时应注重理论讲解,结合实际,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思维实践。
同时,教师还应在教学中注重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水平和学习能力。
《圆周角》 教学设计
《圆周角》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掌握圆周角的两个特征。
(2)掌握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并能运用定理及推论解决相关的几何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1)经历探索圆周角定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猜想、证明的能力。
(2)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探索圆周角定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2)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圆周角定理及其推论的理解和应用。
2、教学难点圆周角定理的证明过程。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在圆中,我们已经学习了圆心角的概念,那么在同圆或等圆中,除了圆心角,还有没有其他角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新的角——圆周角。
(二)新课讲授1、圆周角的概念(1)展示图片:在圆中,顶点在圆上,并且两边都与圆相交的角叫做圆周角。
(2)通过实例,让学生判断哪些角是圆周角,哪些角不是圆周角,加深对圆周角概念的理解。
2、圆周角定理(1)提出问题: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有什么关系?(2)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和圆心角,测量它们的度数,观察并猜想它们之间的关系。
(3)小组交流讨论:学生将自己的测量结果和猜想在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形成小组的结论。
(4)教师引导证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作辅助线,将圆周角的顶点与圆心连接起来,将圆周角转化为圆心角的一部分,从而证明圆周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这条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
3、圆周角定理的推论(1)推论 1: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2)通过图形和实例,让学生理解推论 1 的含义,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3)推论 2: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周角相等,那么它们所对的弧相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理解圆周角的概念,让学生探索和掌握圆周角定理,并能灵活地应用圆周角定理解决圆的有关说理和计算问题。
2、让学生在探究过程中体会“由特殊到一般”、“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推理及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能力,通过解决问题增强自信心,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既要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展示,又要培养学生以严谨求实的态度思考问题;【情感目标】:
1、通过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互相讨论的团队精神;
2、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经历探索“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的过程;
难点:了解圆周角的分类、用化归思想合情推理验证“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
课前准备教师:课件、圆规、三角板、自制教具、皮筋;
学生:学具、皮筋、圆规、量角器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复习提问:教具中的∠AOB是我们前面学习过的什么角?
【设计意图:选择新旧知识的切入点,既复习上节课内容,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导学生探求新知】.
2.教具演示顶点的移动
观察:当顶点移到C处时,这个角此时还是圆心角吗?它和圆心角有什么区别?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观察、类比,找出圆周角的基本特征.】
3.请同学给圆周角下定义.
4.在教具上用皮筋依次演示下列角,请同学们结合圆周角概念判断这些角是否为圆周角,并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用直观图形强化学生对圆周角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观察能力.】二、师生互动启发猜想
【探究活动一】摆一摆:一条弧对的圆心角有几个,圆周角有几个?
学生利用手中的学具和皮筋,通过由实验、观察等方法可得出:一条弧对的圆心角只有一个,圆周角有无数个;
【探究活动二】找一找:圆心与圆周角有几种位置关系?
充分的活动交流后,教师挑选有代表性的几个小组派代表在展台上展示图片,说明圆心与圆周角的位置关系:
①圆心O在∠BAC的内部②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请同学们思考除这三种位置关系外是否还有遗漏?
分别做出这三个图中的圆心角∠BOC,
①圆心O在∠BAC的内部②圆心O在∠BAC的一边上③圆心O在∠BAC的外部
【探究活动三】量一量:同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BAC与圆心角∠BOC 的度数,你有什么发现?
三、动手实践验证猜想
将学生分三大组,每组同学摆其中一种图形,并测量角度。
测量、讨论后请学生代表说出本组的猜想:圆周角大小等于圆心角的一半,由于测量存在误差,因此实验、观察等方法得出的猜想的正确性是需要进一步验证,学生探索发现:第二类情况最特殊容易验证。
(学生口述证明过程)
∵OA=OC
∴∠A=∠C
又∵∠BOC=∠A+∠C
∴∠BAC=∠BOC
【讨论】如何验证第一和第三种情况?
请学生展开充分讨论后,说说证明方法,若学生一时难以找到证明的途径,教师提示可把第二类圆内部的图形想象成一面三角旗、则第一类、第三类分别想象成两面三角旗合并、两面三角旗叠成,化抽象为具体、化一般为特殊。
由前面结论得:∠BAD=∠BOD. 由前面结论得:∠
BAD=∠BOD.
同理:∠CAD=∠COD. 同理:
∠CAD=∠COD.
∴∠BAD+∠CAD=∠BOD+∠COD, ∴∠CAD-∠BAD =∠COD-∠BOD,
即:∠BAC=∠BOC. 即:
∠BAC=∠BOC.
学生完成定理证明,培养严谨的思维品质.
【设计意图:本环节所设计的问题由浅入深,循序渐进。
首先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唤起他们在课堂上主动探索,突出了重点,实现了指导学生探究式学习;然后教师通过引导,环环相扣把难点突破,实现了指导学生有意义接受式学习,其间有机渗透了“分类”、“化归”等数学思想.】
四、感悟深化归纳定理
通过刚才的证明我们可以推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等于圆心角的一半,请思考: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之间又有着怎样的数量关系?这样又把探究中“同弧所对的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问题”转化为“同弧所对的圆周角的大小问题”,由于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都等于同一个圆心角的一半,所以,不难推出:“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都等于该弧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要求学生阅读教材第85页的圆周角定理,并完成下列练习题.
五、分层练习巩固提高
练一练
A层(基础题)1.如图1,在⊙O中
若∠AOC=100°,则∠ABC=;
若∠ABC=35°,则∠AOC=;
B层(中等题)
2.如图2, 在⊙O中,若∠B=30°,∠C=15°,则∠BOC=( ).
A. 60°
B. 90°
C. 30°
D. 无法确定
3.如图,点A、B、C、D在同一个圆上,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把4个内角分成8个角,
这些角中哪些是相等的角?
C层(提高题)
4.如图A、B、C、P是⊙O上的四点,若∠1= ∠2 =60°,请你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D层(拓展题)
想一想
5.足球训练场上教练在球门前划了一个圆圈进行射门训练(如图),你认为C、D、E三处,哪个位置射门好,请说明理由.
【设计意图:题1—题4让学生通过由浅入深地练习,熟练掌握圆周角定理的内容,题5是一道与体育项目踢足球有关的实际应用题型,此题的解决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让学生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同时又为后继学习“点与圆的位置关系“埋下伏笔。
】
六、设计作品交流展示
试一试
请你利用学具和皮筋摆出多个圆心角和圆周角,使其整个图形不但美观而且为轴对称图形或中心对称图形。
【设计意图:生活中许多图案设计都和圆有关,设置这一环节可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展示自我的机会,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体验数学的乐趣,感受数学的美.】
七、畅所欲言体验收获
说一说这堂课你有什么收获
学生反思、体会课堂中所学内容并归纳总结,教师补充升华.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概括的能力. 使知识形成体系.并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
八、学以致用分层要求
做一做
必做题:
1、如图1,点A、B、C、D四点在同一个圆上,且D是弧AC的中点,则图中与∠ABD相等的角的个数是。
2、如图2:⊙O中,弦AB、CD相交于E点,且∠A=40°、∠AED=75°
则∠B=()
A. 15°
B. 40°
C. 75°
D.35°
3、如图3:⊙O中,弦AB、CD相交于E点,且∠AOC=40°、∠BOD=30°
求∠A的度数
选做题:请你利用学具和皮筋编一道题,让本组同学解答。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个体存在差异的客观事实.此环节针对学生的不同层次而设计,让学生在都能获得必要发展的前提下,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学生自己出的题,其解答过程当然非常清楚,当本组同学解题出现困难时,出题人可以帮其分析并共同探讨,这样既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又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课外也互相讨论的良好学习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