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国家起源
国家起源的理论
![国家起源的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0b05c38ecc22bcd126ff0cf5.png)
导读:数百年来,国家起源一直是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们关注的一个话题,从亚里士多德、孟德斯鸠、霍布斯、卢梭、弗格森、孔德到摩尔根、马恩和列宁,都有过经典性的系统论述。
时至今日,在新资料、新方法、新技术的支持下,在吸收过去理论成就的基础上,国家起源更成为当今国际学术界的三大课题(人类起源、农业起源和国家文明起源)之一,并且产生了很多既有实证性又有理论性的研究成果。
卡内罗在这篇经典文章中,对当今各种理论流派做了比较详细的概括总结。
就他自身而言,是持强制论或者说战争论的观点,认为战争是国家兴起的主要动力。
他甚至认为,世界各地的历史学和考古学证据都毫无二致地证明战争是早期国家形成的根本原因,战争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在国家兴起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当然,他也认为,战争并非国家起源的唯一因素。
尽管战争可能是国家兴起的必要条件,但却不是充分条件。
国家的兴起还需要一些特殊条件,经过一些具体的过程,例如自然的限制、社会的限制、资源的集中、政治的演化等等。
卡内罗的战争论虽然是一家之言,但由于它对历史的继承和现实的尊重而有巨大的合理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文明起源研究有重大影响,而且今后仍然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本文写作于1970年,从时间上看观点已显陈旧。
但是作为国家起源理论的一种重要流派,仍然值得介绍和回顾。
国家起源的理论罗伯特·卡内罗(Robert L. Carneiro)(纽约自然历史博物馆人类学部南美民族学中心主任)陈虹、陈洪波译陈淳校(复旦大学文博系上海200433)在人类存在的前两百万年里,人们是以游群或村落形式生活的,就我们所知是完全自治的。
可能到公元前5000年,村落开始聚集为较大的政治单位。
但是,一旦这种聚集过程开始,它的步伐就会加速,并且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导致了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形成。
(在谈到国家时,我指的是一个自治的政治单位,在其疆域内包含许多社群,拥有一个集中的政府,政府有权征税,为劳役或战争招募劳力,以及颁布并执行法律。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教材]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教材]](https://img.taocdn.com/s3/m/aceb910c6ad97f192279168884868762caaebbab.png)
对恩格斯国家起源学说的一点认识摘要:《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是恩格斯关于家庭私有制和进行科学探讨研究的历史唯物主义专著,其中作者用了将近一半的篇幅来阐述关于氏族和国家起源问题,在大量历史史实以及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得出阶级、国家是历史的产物,它按照产生———发展———消亡的客观规律运行,不以任何意志为转移。
本文从国家的起源、特征、本质及其消亡的必然性等几个方面对国家的一些相关问题进行分析。
关键词:国家起源;国家本质;国家消亡一、《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主要内容恩格斯在这部著作中,运用唯物辩证法研究了国家问题。
这就是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中寻找国家的产生、发展和消亡的根源;从社会发展各个阶段上国家的发展、国家类型的变化中去研究国家问题。
他以雅典国家、罗马国家、日耳曼国家为典型进行了剖析。
总结恩格斯对三种国家形式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外部条件只起延缓或促进作用。
“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承认: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在详尽阐述了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同时,恩格斯也指出了国家的消亡问题。
他说: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不可避免地消失,正如它们从前不可避免地产生一样。
随着阶级的消失,国家也不可避免地要消失。
在生产者自由平等的联合体的基础上按新方式来组织生产的社会,将把全部国家机器放到它应该去的地方,即放到古物陈列馆去,同纺车和青铜斧陈列在一起。
”这当然指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共产主义社会。
我国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还将长期存在,国家还必须长期存在下去。
国家起源
![国家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0a476ad9c1c708a1284a442a.png)
城邦。
”[3] P116但首次在“一切政体的总体名词”这个意义上使用国家概念的是意大利政治学家马基雅维里,他认为“从古至今,统治人类的一切国家、一切政权,不是共和国就是君主国。
”因其集中反映了中世纪之后人们根据理性与经验研究政治学的主要成果而被视为近代政治学的诞生的标志。
[4] P3列宁从国家的本质入手,指出“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机关,是一个阶级压迫另一个阶级的机关。
” [5] P59此定义揭示了国家的阶级本质,但考虑到社会主义国家同时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经济职能的事实,这个定义对于社会的发展来说稍嫌狭碍。
而在当代西方政治学界,马克斯·韦伯的的国家定义较为通行,他认为“国家是在某一特定的领土范围内能够宣称合法地垄断强制力的人类集团。
”[6] P78 但其缺陷依然是强调了国家作为强制性的机构的一面。
斯考克波尔在研究国家与社会革命的关系时指出“我们只有严肃地把国家视为一种宏观结构,才能正确理解社会的革命性转变的意义……强制与管理机构不过是全部政治体系的一部分。
这些体系中也可能还包括社会利益得以在国家制定中得以表达的机构和制度,以及动员非国家行为者参与政策实施的机构和制度。
当然,强制与管理机构依然是国家权力的基础”[7] P29其基本倾向是主张扩展国家的内涵,即认为国家除了强制性以外,还有社会管理与社会服务的职能。
在考虑社会服务职能的基础上,有学者把国家重新定义为,“民政或军事官僚机构或国家机构、政府或者那些能够正式控制国家机构的组织,以及那些构成机构与政府的形式与行为的框架的正式和非正式的行为规则所组成的总体。
”[8] P13根据现代国家的实际行为和各种学者的观点,唐士其对国家的定义具有时代的特征。
他认为“国家是在特定的领土范围之内,根据某些确定的原则,通过合法垄断强制力而对该领土范围内的全体居民进行协调、组织与管理的各种机构及其运行规则的总和。
”[9]P32从上述对国家的定义作历时态分析,我们就可以发现国家定义的发展是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变迁的。
国家起源论
![国家起源论](https://img.taocdn.com/s3/m/31db3d69ddccda38366baf04.png)
样, 是从来就有的。因为现代人类学研究表 明, 人
类 最 早 的社 会 或 最 古老 的原 始社 会 , 是 “ 就 队群 ” 或
“ 游群 ” b n s 。它 是大 约一 万 年 以前 , 类 尚处 于 (ad) 人 农 业 产 生之 前 的 “ 猎 一 狩 采集 ” 阶段 的社 会组 织 的普
中图 分 类号 :0 1 D3 文 献标 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 0 0 2 8 (0 2 0 - 06 0 1 0 - 9 72 1 ) 1 0 6 - 7
我的“ 国家是 什么 ”】 试 图说 明 , 【 , 一文 国家 是拥 有
的社 会 ” “ 有 主权 的社 会 ” “ 大且 最 高 的社 会 ” 、拥 、最 和 “ 立 自主 的社 会 ” — 可 以看 出 , 独 — 国家 与社 会
来 看
独立 自主 的社 区都 被称 为 队群 ,这 是 因为 它至 少有
点游动的性质……队群的规模一般很小 ……亚马逊
盆 地 的瓜 压基 人 的队群 只有 2 成员 ; 来半 岛 的 0名 马 塞芒人 队群有 5 0人 ;南 美 巴塔 哥 尼亚 ・ 维 尔切 人 特 的 队群 有 40到 50人 ,这也 许是 规模 最 大 的 队群 0 0
一
最高权力及其管理组织或政府 的社会,因而也就是
拥有 主权 的社 会 , 也就 是 最 大且最 高 的社 会 , 也就 是 独 立 自主的社 会 : 这是 国家 的科学 定义 。因此 , 高 最 权 力 及其 管理 组 织或 政府 乃 是 国家 区别 于其 他社 会
的最 根本 特征 。 这种 特征 是如 此根 本 , 以致西 方现代
遍 形态 。 对于 这种社 会形 态 , 现代人 类学 家恩 伯 曾这
第四章 国家
![第四章 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cf4f5613c281e53a5802ff28.png)
国家的阶级性(国家的本质) 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出现—— 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产生——阶级— —国家产生
国家的阶级性(国家的本质)
恩格斯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 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 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 摆脱这些对立面。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 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 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凌驾于社 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 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 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脱离的力量,就 是国家。”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社会性(从国家起源考察)
恩格斯说:社会产生着它不可缺少的 某些共同职能,被指定去执行这些职能的 人,就形成社会内部分工新的部分,他们 就获得了和授权给他们的人相对立的特殊 利益,他们在对这些人的关系上成为独立 的人,于是就出现了国家。
马克思主义指出: 国家是不同于原始社会公共权力的一 种“特殊”的公共权力组织。
五、国家形态
国家形态指一个国家在特定时期因国家 与社会互动形成治理结构以及由此治理结 构而产生的政治过程和治理绩效。 1.失败国家 2.依附国家以及相关国家形态 3.自主性国家
1.失败国家
美国智库和平基金会的定义 失去对其领土的控制,又或未能维持其于领 土内对正当的武力使用的垄断; 正当的做出集体决定的权力受到侵蚀; 未能提供公共产品; 未能以享有国际社会成员的身份与其他国家 交往。 除以上特点外,失败国家还有普遍的贪污和 犯罪情况,出现难民等非自愿人口迁移以及严重 经济下滑。
随着韩战的结束,韩国政府面临着严重的合 法性危机并直接面临着北韩的制度与军事竞争, 为了延续统治,取得合法性,南韩政府就必须竭 力取得制度竞争优势。近代以来的殖民悲情,二 战后民族主义的复兴,激发了韩国人强烈的民族 主义和国家主义情感,这些与传统儒家文化中的 集体主义意识形态相结合,形成一种强大的价值 观软约束,对小团体与个人机会主义行为形成强 大的内在制约,保证了现代化过程中政府的高效 与廉洁,形成另一种强政府模式。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https://img.taocdn.com/s3/m/814b58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2b.png)
国家起源理论的评述国家起源理论是指关于国家形成的理论,其探讨的是国家的起源、发展和本质。
在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等领域之中,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争论从未停止,各种学派莫衷一是,展现出了丰富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在国家起源理论的发展历程中,一些重要的学说和观点不断涌现,对人们对国家起源的认识产生了深远影响。
最早的国家起源理论可以追溯至古希腊和古罗马时期。
在古典时代,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思想家就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
柏拉图认为国家是由英雄时代演变而来的,是无为(宇宙)和王(神)的结合,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国家的起源是因为人们在社会生活中需要互相帮助。
在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社会契约论和国家起源的理论开始得到更为系统的发展。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提出了人们在原始状态下通过社会契约形成国家的观点,认为国家是由一些自由的个人通过契约形成的,国家权力的来源是人民的自愿委托,这一观点对后来的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19世纪,弗里德里希·恩格斯和卡尔·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国家起源的新理论。
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是阶级压迫的产物,国家的出现是为了保护剥削阶级的统治地位。
马克思主义将国家的起源和社会的阶级斗争联系起来,认为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和机构。
在20世纪,社会学家们也对国家起源进行了探讨。
马克斯·韦伯通过对国家的分析,提出了理性化和官僚化的概念,并将其应用到了对国家起源的研究中。
他认为国家是通过对暴力的垄断来形成的,对暴力的垄断是国家存在的根本。
随着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迁,对于国家起源的理论研究也不断地在不同的学科和领域中展开。
一方面,一些理论观点得到了丰富的深化和发展,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争论和挑战。
在当代,对国家起源的理论研究已经不再局限于政治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传统领域,而是涉及到了更为广泛的学科范畴。
比如在文化人类学中,人们开始通过对不同文化形态和习俗的研究,来探讨国家起源的文化基础和形成机制;在科学技术史研究中,人们通过对古代社会技术水平和生产力水平的考察,来分析国家起源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等等。
国家的起源的各种理论
![国家的起源的各种理论](https://img.taocdn.com/s3/m/cd701c30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e7.png)
国家的起源的各种理论
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古老话题,存在很多不同的观点和理论。
以下是其中的几种主要观点:
1. 社会契约论:这个理论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由于人们之间的自然状态下的互相竞争和对抗,因此他们选择进行社会契约来建立国家。
这种理论的代表人物有霍布斯、洛克等。
2. 神权论:这个理论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由于神的旨意和命令,而由统治者来行使权力。
这种理论在中世纪欧洲较为流行。
3. 祖权论:这个理论认为,国家的起源是由家族、氏族或族群等的传统权威所形成,这个权威传递给了国家领袖,在领袖的统治下,国家得以建立。
4. 势力等级制度:这个理论认为,国家的出现和存在是由于力量、阶级和利益的形成和发展,不同等级之间互相制约,保障了国家的稳定和秩序。
不同的理论对国家起源的解释不同,但是它们共同指出了国家建立的过程和原因。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国家的起源都具有历史性和文化性的特点。
国家的起源——精选推荐
![国家的起源——精选推荐](https://img.taocdn.com/s3/m/a820a6c2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ea.png)
国家的起源马克思主义对国家的起源主要阐明了两个观点: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
2.国家的产生,是社会内部发展的结果。
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两位创始人对国家的起源问题给予了极大的关注。
在他们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哲学的贫困》、《共产党宣言》、《反杜林论》、《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等著作中均提到了国家的起源问题。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国家以前的社会形态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形态....。
............,即原始社会这个历史阶段的社会制度和社会组织就是原始公社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及与当时生产力性质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制约原始公社制度的是劳动发展的低级阶段。
基于这种集体劳动的必要性,便形成了生产资料和生产品的公有制。
原始人们的联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氏族,是具有血缘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通婚的人们的集团。
它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
它既是原始社会的血缘亲属集团,又是社会的生产单位,还是社会的基本单位。
各个氏族一般具有共同的名称、共同的宗教信仰和共同的墓地。
氏族初期社会处于母权制氏族时期,但是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畜牧业的出现,男子的经济作用和社会作用增长,父权制氏族代替了母权制氏族。
氏族,是国家产生以前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社会组织。
19世纪中期,美国的人种学家和考古学家摩尔根(1818-1881)通过对美国印第安人生活的研究,于1877年写成《古代社会》。
恩格斯在其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揭示了原始公社制度发展的规律及其瓦解的原因,明确地论述了氏族制度的特征及其在历史上的地位和意义。
以氏族为核心,原始公司制度有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几种形式。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984aaf15b52acfc789ebc9a7.png)
• 3:暴力论
• [1},认为国家起源于掠夺与征服,是人对人使用暴力的结 果。 • 代表人物 杜林:强调暴力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考茨基;认为阶级与国家的形成是许多部落因 征服而互相联合的结果,其中强者战胜弱者就是阶级形成 和国家产生的原因。 • 评价: • 恩格斯评价考茨基:
谢谢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 1:神权论,认为国家源于神,是根据神的意志
建立的,国家的权力来源于神。
• (1)我国古代 • (2)外 [基督教早期,中世纪,16世纪}
• 神权论纯粹是从宗教的观点出发,把剥削阶 级国家说成是神的意志体现,用来迷惑人民 群众对于国家本质的认识,反对被压迫人民 起来革命。因而,它从来就是反科学观点。
氏族作为社会组织,它是“整个社会的根本细胞(摩尔 根)”。由于人口的增加,一个原有的氏族逐渐分裂为若干新 氏族;由于定居和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社会经济组织单位需要 扩大。这样,关系较密切的几个氏族,便结成了氏族联盟,这 种联盟就是部落。在原始公社解体和阶级出现的时期里,部落 之间的矛盾也增加了,一些利害相关的部落又结成部落联盟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二:国家的产生及其与氏族组织的区别 三:剥削阶级思想家关于国家起源的理论
一:原始氏族公社制度
含义:它是原始制度和氏族社会组织,这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初期
阶段所存在的最早的社会制度的组织形式
氏族:氏族,是具有血源亲属关系、同族内部禁止结婚的人们
集团。他是原始公社制度的社会经济单位,也是原始社会的社 会组织。
氏族制度的特点:禁止内部通婚,(但实 行群婚制),有组织机构(议事会),成员 相互帮助(但有血族复仇至今仍存在)原始 民主的特点:1、对氏族内部的共同事务进 行管理,管理依靠管理者的威信和被管理者 的服从性。2、民主制度为全体成员享有;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765d6526af45b307e8719739.png)
《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国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姓名:印妮专业:风景园林0901学号:092403027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19世纪70年代后,国际工人运动在欧洲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无产阶级人数壮大,不断举行游行罢工,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利。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一大批社会主义政党先后在德国(1869年)、荷兰(1870年)、意大利(1882年)、俄国(1883年)等国建立起来。
面对无产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的镇压和迫害也变本加厉。
在当时欧洲的知识界,一些学者不顾事实,大肆鼓吹私有制和国家早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存在,家庭历来就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的,妄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的永恒性。
在德国,1878年俾斯麦政府利用帝国国会多数人的支持,通过了《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通称“非常法”。
“非常法”实施后,该国境内先后有一千三百种社会民主党的出版物遭到禁止,三百三十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二千多名党的活动分子和工人被放逐或入狱。
因此,揭露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占有制及其专政的“神圣性”,从理论上说明私有制和国家机器只不过是历史的现象,而不是“合理”、“永恒”的,鼓舞无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人同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斗争,成为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
恩格斯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决定以《起源》来进行有力的辩护。
内容介绍:恩格斯以唯物史观阐释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提出:由于劳动生产率的发展,产生了私有财产,因此形成了阶级和阶级对立;由于各阶级的冲突导致以血亲家族为基础的旧社会被炸毁,被组成国家的新社会所取代;家庭制度受所有制支配。
恩格斯根据摩尔根对美洲印第安人社会的研究,补充他本人对古代罗马、希腊和日耳曼人社会的研究材料,论述了人类早期原始社会阶段和奴隶社会早期国家形成的历史,后来科学考古的发现也证明了恩格斯的基本论点是正确的。
在本书中,恩格斯研究了史前各文化阶段与家庭的起源、演变和发展,着重论述了人类史前各阶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和从原始状态中发展出来的几种家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家庭的产生和最后胜利乃是文明时代开始的标志之一。
《政治学概论》第五章 国 家
![《政治学概论》第五章 国 家](https://img.taocdn.com/s3/m/4f2e38f304a1b0717fd5ddd5.png)
• 四、以政治治理形式为标准的划分 • 以政治治理形式或权力集中的程度,可将国家划 分为集权主义和分权主义国家。 • 1、集权主义国家(20世纪影响较大的集权主义是 法西斯主义和威权主义) • ⑴法西斯主义国家:又称极权主义、全权主义国 家,根本特征是国家对社会的全面控制。实行极 端的国家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一党政治;秘密警 察统治;国家垄断经济、文化和信息机构。—— 阿伦特《极权主义的起源》
• 2、绝对主义国家:从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过渡 时期。疆界划定,主权出现,国王成为主权代理 人,法律成为全民规范,军事力量扩张,常备军 制度建立,中央的赋税制度,为控制社会提供了 可资借用的体系。典型的有英国的都铎王朝(下 图分别为亨利七世、亨利八世和伊利莎白一世) 和法国波旁王朝等
• 3、现代民族国家 • 从绝对主义国家继承了疆界和主权。工业 化提供了物质资源和技术,行政力量扩大, 国家对社会的监视力加强。——国家将社 会的空间大大压缩。 • 综上,吉登斯实际以欧洲历史为基础勾画 出了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的转型过程。
• 3、自主性国家 • 自主性国家是与依附性国家相对应的一个 概念,也源出于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 新马克思主义对自主性概念又有发展,如 希腊学者普兰查斯。认为资本主义国家并 非永远依照资产阶级的利益行动,有时会 采取与资产阶级利益相抵触的政策。
• 2、文化性的民族观 • 特点:强调族群概念和大融合 • 族群(ethnic group)侧重文化上的归属、 淡化政治利益。 • “某种群体由于体质类型、文化的相似, 或者由于迁移中的共同记忆,面对他们共 同的世系抱有一种主观的信念,这种信念 对于非亲属社区关系的延续相当重要,这 个群体就被成为族群”——马克斯· 韦伯
国家的起源概念
![国家的起源概念](https://img.taocdn.com/s3/m/b885f144e97101f69e3143323968011ca200f752.png)
国家的起源概念国家的起源是一个复杂而深远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社会、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类逐渐从原始社会过渡到部落社会,再到国家社会。
国家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6000年左右,当时出现了一些早期国家,如古埃及、古美索不达米亚等。
不同学派对国家起源的解释有所不同,下面将从不同角度探讨国家起源的概念。
一、政治角度:从政治角度看,国家的起源是人类为了解决共同利益和问题而形成的一种政治组织形式。
过去人们通常认为国家起源于契约论,即人们为了保护自己的生命和财产而达成契约,选择将权力交给一人或少数人来行使,并期望这个政府能够保障公平与正义。
这种观点主要在启蒙时代得到发展。
不过,随着对古代国家研究的深入,一些学者认为国家起源并非来自契约,而是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人们自然而然形成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从而形成国家。
二、经济角度:从经济角度看,国家的起源与农业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
在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人们过着游牧生活,靠狩猎和采集自然资源来维持生存。
随着农业的出现,人类开始耕种,并形成部落社会。
农业经济的出现使得人口增加,社会分工加剧,人们开始利用土地和其他资源进行交换。
为了保护自己的土地和财产,人们逐渐形成了政治组织,进而形成国家。
三、社会角度:从社会角度看,国家的起源与社会阶级的出现和发展有关。
在原始社会和部落社会时期,人们并没有明确的社会阶级,资源主要由共同努力获得。
然而,随着农业经济的发展,人口逐渐增多,资源也变得稀缺,社会分工加剧。
在这个过程中,一些人开始垄断土地和资源,形成社会上的统治者。
他们通过政治手段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通过法律和制度来维持社会秩序。
这个过程中,国家逐渐成为社会的组织形式。
四、文化角度:从文化角度看,国家的起源与文化认同和意识形态的出现有关。
人类社群本身就具有一种群体认同感,所谓“我是谁”的问题。
在部落社会时期,这种群体认同感更加强烈,人们以自己所属的部落或氏族为荣。
简述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经典论述
![简述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经典论述](https://img.taocdn.com/s3/m/97e80fbd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4f.png)
简述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经典论述
恩格斯在他的著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对国家的起源进行了经典的论述。
恩格斯认为,国家起源于私有制的出现,是阶级社会的产物。
在原始社会,人们生活在共同的土地上,没有私有财产,也没有阶级分化。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开始拥有私人财产,这引发了原始公社的分化,出现了有财产的人和无财产的人之间的阶级对立。
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有财产的人需要一种机构来强制执行他们的权力,于是国家便产生了。
恩格斯指出,国家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强制手段来维护阶级利益,并具有剥削和压迫的本质。
国家是统治阶级的工具,无论是封建时代的君主专制国家,还是资本主义时代的资产阶级国家,都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而存在的。
国家通过立法、行政、司法等手段来维持阶级秩序,保护私有制的合法性,压迫被统治阶级。
恩格斯认为,国家是一个暴力机器,无论形式如何,它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维护一些人的利益,而对其他人施加压迫。
此外,恩格斯还论述了国家的消亡。
他认为,随着阶级的消亡,国家也将逐渐消亡。
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由于没有阶级和剥削,不再需要国家来维护阶级的利益。
国家将逐渐过渡到无阶级的社会组织形式,最终实现国家的消亡和真正的社会平等。
政治学 国家
![政治学 国家](https://img.taocdn.com/s3/m/b113121ea8114431b90dd821.png)
2. 国家的基本目的 我们认为,国家的基本目的主要有以 下: (1)安全。国家的首要目的是保障共 同体的安全。这种安全应建立在基本正义 基础上,不应狭隘地理解为统治者的安全。 安全也不是绝对的,国家为追求安全而进 行的军备竞赛会导致各个国家的不安全, 这就是安全悖论。
(2)秩序。国家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 必须保障资源分配的一定秩序。这种秩序 的形成必须基于两个条件:法律的限制是 人们生存所必需的;秩序的仲裁必须是基 于合法程序的公正裁决。 (3)正义。国家应该满足个人和团体 生存所需的基本要求。资源分配应该给予 公平交易,机会均等,同时又应该保障分 配结果不至于差异巨大。
2. 国家社会共同体说 国家社会共同体说。亚里士多德认为, 国家是一种自然产生的有益团体。每一个 国家都是一种团体,每一种团体都是为了 某种善而建立。但是社会共同体说没能很 好地把国家与其它社会团体区别开来。 3. 社会契约说。社会契约说是对国家 社会契约说。 神权说的否定。国家是处于自然状态 自然状态的人 自然状态 们为了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 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而订立契约而 保障生命与财产安全 建立的。国家的任务是遵守自然法 自然法,保障 自然法 公民权利;如果违背契约,人民就有权推 公民权利 翻之。社会契约说直接推动了资产阶级革 资产阶级革 新国家的建立。 命和新国家 新国家
安全需要暴力来保障,秩序需要权力 来维护,正义需要权威来达成。
安全 秩序 正义
暴力
权力
权威
3. 国家目的的矛盾性 国家与社会、统治者与人民利益的差 异性导致了国家悖论的出现。诺思认为, 国家制订规则基于两个目的:第一、界定 所有权结构,使统治者租金最大化;第二、 降低交易费用,使社会产出最大化。这两 个目的之间往往会导致矛盾,这就使国家 悖论,这是国家不稳定的根源。国家兴衰 说到底就是社会正义和统治者利益之间的 关系协调问题。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b48c1c5f312b3169a451a45f.png)
恩格斯在总结他所作的历史的分析时说:“国家决不是从外部强加于社会的一种力量。
国家也不像黑格尔所断言的是…伦理观念的现实‟,…理性的形象和现实‟。
勿宁说,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互相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有一种表面上站在社会之上的力量来抑制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范围以内;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居于社会之上并且日益同社会相异化的力量,就是国家。
”(德文第6版第177-178页)人类天性向往美好生活,为了满足这种本性欲望,继而在自然村的基础上自发地建立一个共同体。
这一顺其自然发展形成的共同体,就是国家。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第一卷第二章)国家起源于古代游牧民族对农业民族的军事征服,此说近代较为流行,论者遍及欧洲各国。
" 私有制说见于恩格斯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一切社会之中最古老的而又唯一自然的社会,就是家庭”,各个家庭成员,一经成年脱离家庭依附关系后,为了维护各自生来具有的自由和平等,确保自身生存的利益,理智地于社会生活中发生一种约束,当社会发展需要人们共同协作,“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保障结合的人身和财富时”,“每个结合者及其自身的一切权利将全部转让给整个集体”,而原来的约束就转化成了“社会契约”。
结合行为产生的道德与集体之共同体,“过去称为城邦,现在则称为共和国。
当它是被动时,它的成员称它为国家;当它是主动时,就称它为主权者”(卢梭《社会契约论》第一卷)。
它宣告了氏族社会和国家之间的不可调和的对立;建立国家的最初企图,就在于破坏氏族的联系,其办法就是把每一氏族的成员分为特权者和非特权者,把非特权者又按照他们的职业分为两个阶级,从而使之互相对立起来。
氏族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课件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39bbb12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2.png)
希望与建议
以合作与共赢的精神,共同构建 美好的国家和世界。
国家的形成过程
国家的形成有多种因素,如战争、政治权力集中等。
二、国家的消亡
1
什么是国家的消亡?
国家的消亡是指一个国家失去了政治统
国家消亡的原因ຫໍສະໝຸດ 2一和独立性。国家消亡的原因包括内部分裂、外部入
侵等诸多因素。
3
历史上的国家消亡案例
历史上有许多国家消亡的案例,如罗马
国家消亡的影响
4
帝国的灭亡等。
国家消亡对地区和世界格局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 PPT课件
#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
国家是人类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件将介绍国家的起源与消亡的过程和 影响。
一、国家的起源
什么是国家?
国家是一个具有独立政治权力和地域范围的组织。
国家的起源
国家的起源是人类社会从原始部落逐渐发展演变而来的。
常见的国家起源学说
国家起源学说包括社会契约论、力量论等不同的解释。
三、挑战与机遇
当今国家面临的挑战
当今国家面临着种种挑战, 如经济竞争、环境问题等。
当今国家面临的机遇
当今国家也面临着许多机遇, 如科技进步、全球化发展等。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
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是当 今的重要任务。
四、结语
总结
国家的起源与消亡是人类社会发 展的重要议题。
展望未来
希望未来的国家能够实现和平、 繁荣与可持续发展。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_2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_2](https://img.taocdn.com/s3/m/255ef6bde53a580216fcfe85.png)
---------------------------------------------------------------最新资料推荐------------------------------------------------------ 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再思考重读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札记大家知道,恩格斯晚年发表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至今已经近一百二十年了。
每当我们重读这篇名著时,都会有一些新的体会和认识。
这里,我想围绕着有关国家起源的几个理论问题,作一点再思考。
无须讳言,我国的史前社会研究,特别是有关国家起源或者说文明起源的研究,自从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以来,基本上遵循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所提出的理论模式,从而构建中国古代国家形成的历史。
但是,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困惑,即如何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古史实际相结合。
显然,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本以欧洲古史为例,就路易斯亨摩尔根的研究成果而作,诚如第一版序言所说的那样,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我可以说是我们两个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
①因此,我们的研究工作,也应该从中国古史实际出发,走1/ 15出固有的理论模式。
首先,我们觉得,有必要正确认识奴隶社会两种形态,这是我们讨论问题的前提条件;也许人们还记得, 1859 年 1 月,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序言》中,第一次提出了亚细亚生产方式的概念,并与古代的并列,大体说来,亚细亚的、古代的、封建的和现代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可以看作是社会经济形态演进的几个时代②。
对于这段话的理解,是否可以用两分法,把亚细亚的和古代的视为古代文明世界奴隶社会的两种形态,虽然还在继续讨论之中。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02cb8224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40.png)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历史背景和重要意义19世纪70年代后,国际工人运动在欧洲有了很大的发展,马克思主义得到广泛传播。
无产阶级人数壮大,不断举行游行罢工,争取更多的政治经济权利。
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亲切关怀指导下,一大批社会主义政党先后在德国(1869年)、荷兰(1870年)、意大利(1882年)、俄国(1883年)等国建立起来。
面对无产阶级的斗争,资产阶级的镇压和迫害也变本加厉。
在当时欧洲的知识界,一些学者不顾事实,大肆鼓吹私有制和国家早在原始社会中就已经存在,家庭历来就是建立在私有制和男性占统治地位的基础上的,妄图以此证明资本主义的永恒性。
在德国,1878年俾斯麦政府利用帝国国会多数人的支持,通过了《镇压社会民主党企图危害治安的法令》,通称“非常法”。
“非常法”实施后,该国境内先后有一千三百种社会民主党的出版物遭到禁止,三百三十多个工人组织被解散,二千多名党的活动分子和工人被放逐或入狱。
因此,揭露容克地主资产阶级占有制及其专政的“神圣性”,从理论上说明私有制和国家机器只不过是历史的现象,而不是“合理”、“永恒”的,鼓舞无产阶级和社会民主党人同容克地主资产阶级斗争,成为一项重要的战斗任务。
恩格斯为捍卫科学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事业,决定以《起源》来进行有力的辩护。
1883年3月14日马克思与世长辞,恩格斯失去了最亲密的战友,他肩上的担子也大大加重了。
此后,恩格斯不但要独自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而且要花费大量的精力去整理出版马克思的遗稿,尤其是《资本论》第二卷。
恩格斯写作《起源》也是为了执行马克思的遗愿,完成马克思已经开始但未能完成的研究事业。
恩格斯在《起源》第一版序言一开始就明确指出:以下各章,在某种程度上是执行遗言。
不是别人,正是卡尔·马克思曾打算联系他的——在某种限度内可以说是我们两人的——唯物主义的历史研究所得出的结论来阐述摩尔根的研究成果,并且只是这样来阐明这些成果的全部意义。
国家起源
![国家起源](https://img.taocdn.com/s3/m/19f26323eefdc8d376ee32e8.png)
国家由氏族发展而来。
在英雄时代的希腊社会制度中,古代的氏族
组织还是很有活力的,不过我们也已经看到,它的瓦解已经开始:由子女继承财产的父权制,促进了财产积累于家庭中,并且使家庭变成一种与氏族对立的力量;财产的差别,通过世袭贵族和王权的最初萌芽的形成,对社会制度发生反作用;奴隶制起初虽然仅限于俘虏,但已经开辟了奴役同部落人甚至同氏族人的前景;古代部落对部落的战争,已经逐渐蜕变为在陆上和海上为攫夺牲畜、奴隶和财宝而不断进行的抢劫,变为一种正常的营生,一句话,当财富被当作最高的价值而受到赞美和崇敬,古代氏族制度被滥用来替暴力
掠夺财富的行为辩护。
所缺少的只是一件东西,即这样一个机关,它不仅保障单个人新获得的财富不受氏族制度的共产制传统的侵犯,不仅使以前被轻视的私有财产神圣化,并宣布这种神圣化是整个人类社会的最高目的,而且还给相继发展起来的获得财产从而
不断加速财富积累的新的形式,盖上社会普遍承认的印章;所缺少的只是这样一个机关,它不仅使正在开始的社会分裂为阶级的现
象永久化,而且使有产者阶级剥削无产者阶级的权利以及前者对
后者的统治永久化。
而这样的机关也就出现了。
国家被发明出来了。
一句话,氏族制度已经走到了尽头。
社会一天天成长,越来越
超出氏族制度的范围;即使是最严重的坏事在它眼前发生,它也既不能阻止,又不能铲除了。
但在这时,国家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起来。
总的来说。
国家的起源及本质
![国家的起源及本质](https://img.taocdn.com/s3/m/2938a22e9e31433238689327.png)
国家理论(终极)一、国家的起源与本质国家起源问题是各类国家学说分歧的焦点所在,更是马克思主义与非马克思主义对立的根本点。
对于国家起源问题的解释,决定了对于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命运等一系列问题的判断。
马克思主义在国家起源问题上有两个基本论断:第一,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时间问题;第二,国家的出现,是社会部发展的结果。
它是生产的发展、私有制的出现、阶级的形成、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
这是说明国家产生的原因问题。
国家的产生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起源问题的基本论断是:氏族制度的解体是社会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氏族制度的解体和国家的产生,都是人类社会部生产发展的必然结果。
国家起源于社会部基本矛盾的运动。
在原始社会后期,人类生产能力的发展,促进了分工和交换的出现。
在经历三次社会大分工之后,特别是商业的独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分工和交换已经达到相当普遍的程度,经济活动一跃而成为人类生活的主要容,经济利益也上升为决定人际关系的根本因素。
分工、交换、利益分化这些因素的出现,使经济因素逐渐取代血缘因素成为决定人类社会制度的主要因素。
随着群婚制度向“一夫一妻制”的被迫过渡,个体家庭逐渐取代氏族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生产分工日益细化,商品交换日益频繁,人们之间的利益冲突也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刻。
原始的氏族组织和道德力量已经无力应付这一变化,于是就需要有一个第三种力量,它似乎站在相互斗争的各阶级之上,压制它们的公开冲突,至多允许阶级斗争在经济领域以合法的形式进行。
于是,氏族制度被分工及其后果即社会分裂为阶级所炸毁,被新的机关——国家所代替了。
恩格斯关于国家起源的论断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恩格斯指出:“国家是社会在一定发展阶段上的产物;国家是表示:这个社会陷入了不可解决的自我矛盾,分裂为不可调和的对立面而又无力摆脱这些对立面。
而为了使这些对立面,这些经济利益相互冲突的阶级,不致在无谓的斗争中把自己和社会消灭,就需要一种表面上驾于社会之上的力量,这种力量应当缓和冲突,把冲突保持在‘秩序'的围以;这种从社会中产生但又自居于社会之上并且同社会日益相脱离的力量,就是国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洛格洛迪特人的故事
——关于国家起源的一个假说
霍布斯的社会契约论认为,在自然状态下,人和人之间是平等的,‚由这种能力上的平等出发,就产生达到目的的希望的平等。
因此,任何两个人如果想取得同一东西而又不能同时享用时,彼此就会成为仇敌。
……彼此都力图摧毁或征服对方。
‛于是,自然状态中,充满着‚每个人对每个人的战争‛。
在恐怖的笼罩下,‚人们不断处于暴力死亡的恐惧和危险中,人的生活孤独、贫困、卑污、残忍而短寿。
‛平等的自然权力带来的恐怖甚至威胁人类的生存。
让渡自然权力,构建有机社会成为人类摆脱悲惨宿命的必然选择。
通过社会契约,人们将自然权利交给第三方行使,于是,利维坦——国家产生了。
‚这就是一大群人相互订立信约、每个人对它的行为授权,以便使它能够按其认为有利于大家的和平与共同防卫的方式运用全体的力量和手段的一个人格。
‛在霍布斯的观念里,自然状态就是战争状态,而战争起源于自私的人们对有限资源的争夺。
建立国家的作用就在于,通过废除个人的自然权力,从而废除个人危害他人的能力。
当然,国家的产生,暴力并没有被消除,只是行驶暴力的合法权力不再属于个人。
国家的产生意味着以一种恐怖代替另一种恐怖,因此,霍布斯的理想国家是集中一切权力的独裁国家。
孟德斯鸠并不认同霍布斯的观点。
在其1748年《论法的精神》中,孟德斯鸠提出,在自然状态下,人是‚软弱‛和‚极端怯懦‛的。
‚在这种状态之下,每个人都有自卑感,几乎没有平等的感觉。
因此,他们并不想互相攻打。
‛这样,自然状态就是一种和平状态。
‚一个动物当同类的另一个动物走近时所感觉到的那种快乐,诱使他们互相亲近‛,于是相互畏惧使人们相互认同和相互亲近起来,‚相互之间经常存在自然的爱慕‛使人结合成为社会。
建立在自然联系基础上的社会并不是一个有效运转的社会。
脱离自然状态,在相互联系中的人感到自身力量的存在,他们不再软弱和怯懦。
在社会联系不断拓展的过程中,个人利益的自主性意识不断增强,人与人的利益冲突也不断发展。
‚每一个社会中的个人开始感觉到自己的力量,他们企图将这个社会的主要利益掠夺来自己享受,这就产
生了个人之间的战争状态。
‛当人们对道德的约束力产生怀疑,就只能诉诸法律来实现社会的有序运转,而法律实施的前提是国家的产生。
从人的原子式存在到人与人相互联系的社会的形成到国家的产生,孟德斯鸠在其1734年的《波斯人信札》中,用虚构的特洛格洛迪特人的故事给予了解说。
特洛格洛迪特人是阿拉伯的一个小民族。
穴居时代的特洛格洛迪特人天性凶狠残暴,没有任何公平与正义的原则。
每个人凭自己野蛮的天性行事,不服从任何人;每个人的行为原则是自身利益,不在乎别人的存在。
某年大旱,山区欠收而平原丰收。
山区人大半饿死,因为平原的人铁石心肠,没有分一点粮食给他们;次年霪雨连绵,地势高的山地丰收而地势低的水田全部被淹,平原人遭受了上一年山区人的结局,因为山区人采取同样的方式对待他们。
一个人的妻子被抢,找当地一个有一定威望的人评理。
此人说,你的事情是你的事情,我要干自己的活,没有时间管与我无关的事。
妻子被抢的人悻悻回家,路上将一汲水美妇抢回家。
而此女正是拒绝给他评理的人的妻子。
一个人有一块肥沃的土地,被他的两个邻居合伙抢占;这两人又不愿意平分土地,其中一人将同伙杀死而独占了土地。
不久,此人又被另外两人合伙杀死。
某年该国疾病流行,请来邻国一位高明的医生。
当疫情消除,医生索要诊费时,没有一个人愿意支付。
后来疫情更大规模爆发时,他们再也请不到医生了。
这样,特洛格洛迪特人由于他们极端的自私和不义而灭亡了。
在人的原子式存在的前社会阶段,由于生产技术的极端落后,人类为争夺在自然界的席位不得不付出巨大的努力,而人与人之间的冲突只会进一步削弱人类与自然界抗衡的能力。
穴居的特洛格洛迪特人的灭亡是自然淘汰的结果。
当然,这时候的特洛格洛迪特人还处在极端无知的状态,他们看不到作为个体的人面对强大自然力时的弱小,也看不到个体联合以增强人类征服和改造自然的力量的必要性。
在穴居的特洛格洛迪特人走向毁灭的过程中,只有两个家庭幸免于难。
同族的凶残、自私、不义而导致灭亡使他们认识到作为个体的人的弱小和无助,认识到‚个人利益总是存在于公共利益之中;想把个人利益与公共利益隔裂开来,等于自取灭亡‛,认识到‚对他人仁义就是为自己积德。
‛由于意识到自己的软弱,进一步认识到合作的必要性,这两个家庭联合起来。
面临生存压力,他们和衷共济,合作生产和生活,社会就这样形成了——这是一个以合作为基础的社会。
年
轻一代成长起来,他们幸福的联姻,生殖繁衍。
父辈的美德得到传扬。
他们‚把自己看成一个家庭,牛羊总是混养在一起。
他们通常认为唯一不值得费心烦神之事,就是把各人的牛羊分开。
‛一个幸福的乌托邦!兄弟友爱,妻子温情,子女孝顺,邻里和睦。
但是,人的自利本性并没有因为合作而消失。
由于感情关系和伦理制约,家庭是一个天然的利益共同体。
但随着人口不断繁衍和社会规模不断扩大,人们的交往或合作关系从个人和家庭延伸至私人情感较为疏远的领域。
这时,个人利益的自主性意识被唤醒并随着社会交往关系向外的‚差序‛扩展而不断发展。
国家产生之前,人们的行为主要受道德力量的约束。
在个人利益扩张的情况下,道德约束面临冲击,机会主义开始泛滥。
特洛格洛迪特人意识到,随着个人利益的张扬,道德的约束力不断下降,制定和实施法律成为社会有序运转的关键。
以他律的法律约束取代或补充自律的道德约束,实际上意味着人们要放弃部分自由,也就是放弃部分自然权力。
当人们将个人力量和个人意志交给一个最公正的主体支配和代表时,国家就形成了。
‚一切个人的力量的联合就形成我们所谓‘政治的国家’……这些意志的联合就是我们所谓‘人民的国家’‛。
孟德斯鸠虚构的特洛格洛迪特的故事为理解国家的产生提供了一个有价值
的假说。
在霍布斯那里,人性是自私而邪恶的,在资源供给约束下,自然状态笼罩在战争的恐怖中。
为结束所有人对所有人的战争,国家作为唯一合法使用暴力的工具产生了。
孟德斯鸠则认为,尽管人性自私,但为了生存,人类会理性地选择合作。
但是,合作并没有消除人的自利本性,在资源稀缺和自利动机膨胀的情况下,机会主义的产生不可避免。
机会主义是对道德约束的一种挑战。
克制机会主义要求法律的制定和实施,要求国家作为社会利益代表出面制定和实施法律,于是,国家产生了。
按照霍布斯的认识,个人行为是缺乏理性支撑的,构建国家的目的在于建立理性,也正因为如此,霍布斯的国家是一个精英统治的独裁国家。
而孟德斯鸠则认为,即使在自然状态下,人们的行为也是理性的,正是为了避免不合作可能带来的人类毁灭,人们理性地选择合作。
但人的理性是有限的。
机会主义在道德约束的缝隙中成长并威胁社会的有序运转。
于是,理性推动人们寻求治理约束个人冲动,建立具有强大约束力法律体系。
因此,孟德斯鸠的国家是一个分权的法治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