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磨课的几点思考》
[总结范文]磨课反思(10篇)
[总结范文]磨课反思(10篇)磨课反思磨课反思(一):磨课总结反思回首研修经历,透过磨课我们每一个成员都获得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我感到我获得了很多很多的东西,现总结一下几点。
1、透过磨课,我们清晰的认识到,对教师来说,磨课的过程既是一个学习、探究、实践的过程,也是一个合作交流、反思和创新的过程,更是一个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我们组教师利用课余时间,对磨课资料进行反复研讨,探讨遇到的问题。
出现问题及时解决。
整个磨课过程,全组教师群策群力,开展的扎扎实实,,正是有了这样规范的磨课过程,才会有良好的研修效果。
2、在磨课的过程中,我和老师们合作学习,共同研讨从而在认识上我明白团队的力量是我们进步和教学水平和潜力提高的能源。
在研讨中,我们老师的知识经验,思想方法进行交流和相互的碰撞,从而使我们在这种交流和碰撞中激发了灵感,剧烈的触动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在教育教学中的思想认识有了巨大的提高。
经过研修,我们真正的认识到和体会到学生是我们教学的主体,在教学中我们要充分的引导和调动学生的学习能动性,在学习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自己能够学,而且使学生在活动中学会主动去探究,学会主动学习。
我想这是我们教育孩子的最终目的,而不是教授孩子课本上简单的知识。
3、教学永远是一门艺术。
单就课堂展示而言,教师从学生的学习需要出发,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始终带着问题探索知识,结构清晰,层层深入,使教学过程紧凑而且环环相扣,有效地到达了教学目标。
但不足也是存在的,于是利用课后时间用心进行教学反思。
让上课与自主反思交互发展,螺旋上升。
长期坚持下去,相信每位老师都能成为一流教师,教出让社会、家长满意的学生。
由此,我们也觉悟到,磨课的内涵,课堂上需要打磨的东西很多很多,教学需要全方位的打磨。
总之,这次磨课活动促进了我们研究潜力的提高,提高了教师专业化的水平,对教师队伍的建设个性是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将起到深远的影响。
“磨课”活动虽然暂时告一段落,但我们的思考和研究将在新的起跑线上开始。
小学数学磨课总结反思5篇
小学数学磨课总结反思5篇篇1经过几天的磨课,我对小学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感悟。
磨课过程中,我不仅学到了许多宝贵的经验,还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在此,我将对这次磨课进行全面的总结和反思,以期在未来的教学中不断改进和提高。
一、磨课背景与目标本次磨课活动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磨课过程中,我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学生参与度的提升以及教学评价的多样性。
二、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我注重知识的连贯性和趣味性。
通过深入研究教材,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巧妙地设计教学环节,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此外,我还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能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三、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在教学方法上,我尝试了许多新的手段和工具,如多媒体教学、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等。
这些方法的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手段,提高了教学效果,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
特别是探究式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四、学生参与度的提升学生参与度的提升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在磨课过程中,我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设置悬念、开展竞赛、互动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同时,我还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勇于创新,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成长。
五、教学评价的多样性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在磨课过程中,我注重评价的多样性和科学性。
除了传统的书面测试外,我还采用了口头表达、操作实践、小组合作等多种评价方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进步程度。
同时,我还注重评价的激励作用,通过表扬、鼓励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自信心。
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措施在磨课过程中,我也发现了一些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例如,部分学生在课堂上表现被动,缺乏主动思考和积极参与的意识;部分学生存在计算错误、概念模糊等问题,需要进一步加强知识和能力的巩固;同时,我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创新。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八篇)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篇1本学期参加了学校组织的第三届“智慧杯”青年教师课堂评优比赛,也结合我在市级培训班中所要完成的一堂学员实践课,选择了一年级下册教材“几何小实践”中《长度比较》这一内容,我们一年级备课组齐心协力与我一起进行了为期三周的研课磨课活动。
这是一次难忘的经历,虽然过程艰辛,可收获和成长也是满满的。
在整个过程中,与组内的两位老师不断研磨课本内容、课堂表现,对于数学教学的理解和感悟也丰富了许多。
磨课心得体会和感想篇2磨课犹如磨剑,锋芒在无数次花火中呈现。
当然这样的花火便是我们在磨课的过程中反复推敲,不断积累,把智慧和精华聚集在一起的过程,去努力呈现出每一堂精彩的课堂。
我认为精彩课堂的基础是深入钻研教材并抓住教材核心内容,去钩织一个有型的网,这样才会在有条有序的去组织语言,顺利地进行余下的准备工作。
当然在和众多优秀的教师进行磨课活动的时候,也让我受益匪浅,那些都是我自己在书本及日常积累中所得不到的东西。
“好课是磨出来的”我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
精心去设计方案,用充足的准备去讲好一堂课是要付出辛勤和汗水的,一次次的实验,一次次的积累,让我更好的掌握了磨课的重要。
在课堂去营造和谐的气氛,热情可以让同学们满怀信心地去发表自己的意见和想象,哪怕有时候他们说的并不正确。
并且这样还可以在他们的错误中进行延续的剖析,去引导开拓等,要完成一堂好课应该考虑各种因素,这样磨课虽然艰辛,但是其中快乐和收获才是最大的。
磨课让我必须站上讲台面对学生及听课教师的检阅,是一个反复修正的过程,在磨课中,要先让自己不断积累去体会其中的精华,还要加上自身的观点理念,灵活地运用在授课当中去。
在磨课中不止提升了我的勇气和自信,它让我对自己的说课,讲课,认真回忆,思考接合在一起,从这样的深厚的积累中让我的授课更完善,其次更加完善自己的内心,磨课带领自己越来越强大,不畏艰难困苦,要不断突破创新,这正是要讲好课不可或缺的精神。
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味标题:磨课心得体味引言概述:磨课是一种在线学习平台,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课程。
通过使用磨课,我积累了许多学习经验和心得体味,下面将分享我的磨课心得体味。
一、课程选择与规划1.1 了解自己的学习需求在选择磨课课程时,要根据自己的学习需求和兴趣进行选择。
了解自己的学习目标和时间安排,选择适合自己的课程。
1.2 规划学习时间在选择课程后,要合理规划学习时间,确保能够充分利用磨课平台提供的学习资源。
可以制定学习计划,每天安排固定的学习时间。
1.3 多样化学习内容除了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外,也要尝试学习一些新领域的知识,拓展自己的学习范围。
二、学习方法与技巧2.1 主动学习在磨课学习过程中,要保持主动学习的态度,积极参预课程讨论和互动。
可以提出问题,与其他学生进行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2.2 多维度学习除了听课程视频外,还可以通过阅读相关文献、参加讨论和实践操作等方式进行多维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2.3 反复巩固学习过程中要反复巩固所学知识,可以通过做练习题、总结笔记等方式加深记忆,确保知识的掌握。
三、互动交流与合作学习3.1 参预讨论在磨课平台上,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和经验,互相学习。
3.2 合作学习可以组建学习小组,共同学习和讨论课程内容,相互催促和匡助,提高学习效果。
3.3 参加线下活动磨课平台还会组织一些线下活动,可以参加这些活动,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学习火伴,拓展人际关系。
四、持续反馈与调整4.1 定期评估学习效果在学习过程中,要定期评估自己的学习效果,查漏补缺,及时调整学习计划。
4.2 接受反馈在磨课平台上,可以向老师和其他学生寻求反馈意见,及时改进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效果。
4.3 持续调整根据反馈意见和评估结果,持续调整学习计划和方法,不断提升学习效果。
五、总结与分享5.1 总结学习经验学习结束后,要及时总结学习经验和心得体味,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和改进之处。
教师磨课的总结与体会
教师磨课的总结与体会
教师磨课是指教师在备课过程中对教学内容进行细致深入的研究和思考,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和效果。
在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了教师磨课的重要性和价值。
以下是我对教师磨课的总结与体会:
首先,磨课可以帮助我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
通过对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深入研究,我能够全面了解教学内容的内涵和要点。
同时,我也能够将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对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实际。
其次,磨课可以帮助我预见和解决潜在的教学困难。
磨课过程中,我会思考学生可能会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前准备解决方案。
这样,在实际教学中,我就能及时应对学生的疑问,确保教学的连贯性和顺利进行。
再次,磨课可以提高我对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认识和运用。
通过研究不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我能够选择最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同时,我也能够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
最后,磨课可以增强我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磨课过程中,我会积极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业书籍和研究文章,进行理论探讨和思考。
这样,我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教学实践中的规律和特点,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素质。
总之,教师磨课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重要途径。
通过磨课,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教学内容,预见和解决教学困难,提高教学方法和策略的运用,增强对教育教学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只有不断磨课,不断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和水平,才能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和成绩。
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会在大学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课程,有些课程我们可能对其并不感兴趣,但是作为学生,我们仍然需要认真对待每一门课程。
磨课是一种学习方法,通过反复钻研、细心琢磨,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在我大学的学习生涯中,我也尝试了磨课这种学习方法,并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磨课需要耐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甚至会感到困惑和沮丧。
但是,只有保持耐心,才能够在磨课的过程中找到突破口。
有时候,我们可能需要反复阅读教材,甚至查阅其他资料,才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
这需要我们有足够的耐心和毅力,不轻言放弃。
其次,磨课需要细心。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对每一个细节都进行认真的思考和分析。
有时候,一个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可能会成为我们理解整个知识点的关键。
因此,我们需要细心地阅读教材,做好笔记,甚至可以尝试用自己的语言重新表述所学知识,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再次,磨课需要反复。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可能需要反复地温习所学知识,直到完全掌握为止。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觉得自己已经理解了某个知识点,但是当我们再次回顾时,却发现自己已经遗忘了一些内容。
因此,反复温习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通过不断地复习,才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知识。
最后,磨课需要总结。
在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及时总结所学知识,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梳理所学知识,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
同时,总结也可以帮助我们将零散的知识点整合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总的来说,磨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法,通过耐心、细心、反复和总结,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
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也会继续尝试磨课这种学习方法,相信通过不懈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绩。
磨课的心得体会
磨课的心得体味在教育领域,磨课是指对课程进行改进和优化的过程。
通过磨课,教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味,希翼能与大家分享。
首先,磨课的过程需要明确的目标和计划。
在开始磨课之前,教师应该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
这样可以确保磨课的方向和重点,避免盲目改动课程内容。
其次,磨课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需求和背景。
教师应该与学生进行有效的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风格和学习能力。
这样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课程调整,使课程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
第三,磨课需要注重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的更新。
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也在不断更新。
教师应该关注最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积极应用于自己的课程中。
例如,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引入互动式教学活动,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等。
第四,磨课需要灵便运用评估和反馈机制。
教师应该建立有效的评估和反馈机制,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问题。
可以通过课堂测验、作业批改、小组讨论等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
根据评估和反馈结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匡助学生克服难点,提高学习效果。
第五,磨课需要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
教师应该积极参加教研活动,与同行进行交流和分享。
可以通过参加教研讨论会、撰写教学论文、加入教学社群等方式与同行进行交流。
通过与同行的交流和分享,可以借鉴他人的经验和教学方法,进一步改进自己的课程。
最后,磨课需要持续的反思和改进。
教师应该定期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找出不足之处,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惟独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师才干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体验。
综上所述,磨课是一项重要的教学活动,可以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学习。
通过明确的目标和计划、了解学生需求、更新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灵便运用评估和反馈机制、与同行交流和分享以及持续反思和改进,教师可以有效地进行磨课,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学习体验。
磨课反思磨课心得体会(通用7篇)
磨课反思磨课心得体会(通用7篇)当我们经过反思,对生活有了新的看法时,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这样有利于培养我们思考的习惯。
那么好的心得体会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这里是爱岗敬业的小编征途给大伙儿收集的7篇磨课心得体会,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磨课总结反思篇一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研修即将结束,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为了更好的发展,现对我们组这次研修情况进行总结。
活动回顾:接到磨课通知后,我们组的几个老师立刻召开会议,认真学习有关磨课的要求,课题确定后,我们围绕如何把握教学目标、教学的重难点、如何处理教材、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如何合理安排教学时间等问题进行了多次探讨,拿出了较佳授课方案,集体制作课件,为磨课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一轮磨课结束,我们都坐到一起交流课后的感悟,不断对教学设计进行调整,确保后一节课比前一节课有新的突破。
“一磨”结束后,老师们都觉得教学过程流畅,结构层次分明,环节布局紧扣教学的重难点,但教师没有大胆放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探究,时间较紧张等,孙加波老师提出了一个让师生互动的建议,又花了很多时间帮我们改进课件。
针对这些情况,“二磨”的教师调整了教学结构,加大了课堂容量,把课堂设计为展现学生能力的舞台,师生互动操作恰到好处。
课堂环节有条不紊,层层推进。
本次磨课,我们发挥了集体的智慧,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揭开教材的高度。
我们的收获:1、磨课让我们的教学水平得以很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学习、研究、实践的过程,是教师专业素养提升的过程。
要磨出精品课,就须钻研教材,了解编者的意图,才能设计出较佳的教学方案。
在磨课中,为了得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们花了不少心血,上网查找资料,撰写教案,制作课件,反复推敲,几经斟酌,深入到每一个细节。
对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何处理教材等,进行了反复研讨。
磨课初体验
磨课初体验磨课的过程是辛苦的,但收获却是可喜的,本次磨课虽然仅是短暂的半个月但却受益匪浅! 下面谈谈自己的几点体会:1、教育是慢的艺术课堂应该是动态生成的,有生命力的,而不是老师一直遵循教案,步步拉学生,扼杀孩子的思维;特别是当孩子答不出时,要学会等待,等一等,说不定孩子会带给我们不一样的精彩!回顾最后呈现的微课堂,发现自己比较急,节奏也比较快,要试着给学生一些时间,特别是那些中差生,可能都被优生盖过了,可能就没有思考的余地了,这也是我在今后教学中需要注意的,可以试着先提问那些中差生,再让优生来补充!2、同行引领,事半功倍我觉得磨课最大的价值在于给予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机会,让我们不断弥补教学缺陷,从而让课堂越来越完美!记得第一次试上时,我呈现的是一节40分钟的课,存在的问题比较多,我也从同事们的建议中得到了很多的启发:如展示算法时,忽视了算法的层次性,应从直观到抽象;算法最优化应在孩子有更多的体会时在择优,还有我比较着急,节奏有点快……;由于展示的是20分的微课堂,于是我们又进行筛选,又有了第二次的试上,本次呈现的是20分钟的微课,相比第一次有所进步,但在突破教学难点“退1当十”上还是讲得不够到位,如在计数器演示时十位上1个珠子不够减5时,记得向百位借1个百换成10个十,应该再问孩子现在十位上是几,让孩子明白10再加原来的数再减,而不是换过来就直接减,否则竖式计算时可能还在就直接减而忘了加原来的数;第三次试上时,借助计数器退1当十上讲得比较透彻但在竖式计算上还是讲得不够清楚,应多问孩子你是怎么算的,怎么让大家知道借了1呢?看到小圆点要想到什么呢?这个1跑哪去了呢?通过一系列问题让孩子明白其中的算理……3、数学语言要严谨,平时要注意引导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述本次磨课,我发现自己的数学语言不够严谨,如对位要对齐,准确应该说相同数位要对齐,这和自己平时没留意有关,还有在引导孩子十位只有1个珠子,不够减5,很多孩子都说像百位借1个珠子,换成十位上10个珠子,准确地说应该是像百位借1个百,换成十位上10个十,现在有11个十,再减掉5个十就有6个十,我想数学是严谨的,平时应该有意无意注意引导孩子用数学语言表述。
磨课心得体会
磨课心得体会在我参加的磨课活动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磨课对于学习的重要性。
通过磨课,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学习效率,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以下是我在磨课过程中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磨课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和消化所学知识。
在磨课过程中,我会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和解答问题,通过不同的观点和思路,我能够更全面地理解知识点。
同时,磨课还能够帮助我找到学习中的盲点和不足之处,及时进行补充和强化,从而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其次,磨课对于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非常重要。
在磨课中,我需要自己准备和整理相关的学习资料,主动提出问题和观点,并与同学们进行交流和讨论。
通过这样的过程,我逐渐培养了自己主动学习的习惯和能力,不再依赖老师的讲解和指导,而是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此外,磨课还能够锻炼我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在磨课中,我需要与同学们密切合作,共同解决问题和完成任务。
通过团队合作,我们能够互相借鉴和补充,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磨课还需要我们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交流,这对于提高我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非常有帮助。
在磨课过程中,我还发现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首先,我学会了合理安排时间,将重要的知识点和难点提前学习和准备,以免在磨课过程中出现困惑和措手不及的情况。
其次,我学会了利用各种学习资源,如教材、参考书、网络资料等,多方面获取和补充知识。
此外,我还学会了总结和归纳学习内容,形成自己的学习笔记和思维导图,以便于复习和回顾。
总的来说,磨课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和方法。
通过磨课,我不仅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消化,还培养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在磨课的过程中,我还学会了一些有效的学习方法和技巧,对于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我相信,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会继续运用磨课的方法,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通用12篇)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教师磨课心得体会(通用12篇)当我们有一些感想时,通常就可以写一篇心得体会将其记下来,这样就可以通过不断总结,丰富我们的思想。
那么心得体会怎么写才能感染读者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师磨课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师磨课心得体会篇1这次磨课活动参与面广,人人都参与备课、上课、评课、议课、再上课的过程,对于老师们的专业成长有很大的帮助,是一次自我提升的机遇。
在这次活动中,老师们能深入备课、深度反思、深刻总结,听课教师直言不讳、畅所欲言,讲课老师虚心接受意见、极力改进不足,使整个教研组形成了良好的教研氛围。
通过这次活动,老师们对学案的编写及有效使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编写学案一定要渗透学法指导,尤其是课前准备环节要有具体的要求指导学生学什么、怎样学。
课堂使用学案时要注意环节间的衔接、过渡,保持课堂的流畅。
磨课活动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使我们有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大家常为一个细节而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教研氛围热烈。
在一次次磨课的过程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把握更准确,对教材研读更深入、对学生学情了解更透彻,同时也使教师的点拨引导能力,临场应变能力、教学创新能力得以提升,教学水平有质的飞跃,教学实践经验不断丰富,实践性智慧得以发展。
在一次次磨的过程中,磨出教师间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教研组团队的理性思维水平的提升。
在教研组中我自己有了很多收获,对课也有了自己的想法。
教师上课面对的是一个“变化”的课堂,一个开放的、动态的、生成的,具有许多不可预测因素的课堂,课堂上的每一分钟,都考验着教师的反应和应对能力。
“预设”与“生成”之间怎样调整,怎样达到平衡,这方面教师应给与更多的思考。
磨课不仅仅只是追求完美的课堂,而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一个抓手,更是学校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
让我们在磨课中,“磨”出教师把握教材的深度;“磨”出教师合作交流的默契;“磨”出学生主体求知的需求;“磨”出教师创新思维的火花。
我对磨课的几点认识
我对磨课的几点认识南关学校胡红霞第一次接触“磨课”这个词的时候,觉得挺新奇,作了一下功课,明白“磨课”其实指的就是某个教师在大家的协助下反复推敲,琢磨出一堂精品课。
经过我们组两周多的磨课实践,我对磨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认识:一、磨课的意义随着近几年中小学开展的新课程改革以来,上精品课、上好课成为学校对教师的要求,成为一个上进教师的追求。
为了上好一节课,教师要进行大量的课程研读,必要知识准备……磨课就是其中的一个环节。
这学期磨课成了我们学校语文老师的高频词!二、磨课的好处1.磨课有利于营造了浓郁的教研氛围。
磨课活动的开展,给许多教师提供了一个互动交流的平台,给予教师一个充分展示自我和锻炼成长的机会。
教师们在一起磨课,人人皆能上台展示自己的个人教学成果,教师之间看得也就更准,理解也就更为深刻。
因此在一起总能找到共同语言,讨论或交流起来气氛尤为热烈。
每位教师都得以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观点。
2.磨课有利于教师积极性的提高。
`磨课的过程是一位教师围绕一篇课文进行试教、反思,再试教、再反思、再上课的过程。
它的优点在于教师经过反复的实践、思考、改进,可以在最大限度上让教学过程贴近学生的实际,帮助学生找到最佳的学习方法,可以深入地思考教学中出现的某个问题,找到相应的最佳解决办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精品课”。
这种磨课,对一篇教材的钻研和驾驭应该是最深入、最通透的。
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师的自信心,培养了教师的成熟度,进而焕发了积极性。
3.磨课有利于教材合理性的使用。
磨课能指导教师深刻理解教材。
磨课的过程首先就是对教材理解的过程,教师在与同组老师讨论教材时,大家就有不同的理解,由此可能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通过相互研讨,最终就能作出合理判断。
4.有利于学生主动性的发挥。
老师在试教的过程中,常常发现相同的提问,不同的班级学生给出的回答会有不一样的深度和广度。
新课标十分注重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因此在磨课中,我们能够从试教者提供的多种教法中认真思考并选择适合学生的有效学习方式。
磨课总结及反思
磨课总结及反思在过去的一学期里,我参加了一门名为《磨课》的课程。
这门课程让我有机会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学习和思考能力,并以此作为一种借口来深入研究我感兴趣的主题。
通过对这门课程的总结和反思,我意识到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对自己今后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首先,我意识到自己在规划和安排时间上存在问题。
在这门课程中,我们需要自主选择研究主题,并完成相关的研究和报告。
在这个过程中,我经常发现自己拖延了很多任务,导致最后时间不够用。
这使得我必须匆忙完成任务,无法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
对于这个问题,我计划在以后的学习中更加谨慎地规划时间,合理分配任务,避免拖延现象的发生。
其次,我发现自己在信息搜集和处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在磨课的学习中,我们需要从各种不同的资源中收集信息,包括书籍、文章、学术论文等。
我意识到自己对于信息的筛选和分析能力还不够强,经常沉浸于大量的信息中而无法找到重点。
我计划在未来的学习中,通过学习相关的信息收集和处理技巧,提高自己的信息加工能力,从而更加高效地利用各种资源。
此外,我还发现自己在沟通和展示方面有待提升。
在课程中,我们需要和同学们进行讨论,展示我们的研究成果。
我意识到在这个过程中,自己的表达和沟通能力还有待改进。
我计划主动参与更多的讨论和交流,并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
同时,我也计划学习一些演讲和展示技巧,提高我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最后,我发现自己在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方面也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在这门课程中,我学到了一些研究方法和思维工具,如项目管理、SWOT分析等,但我意识到这只是冰山一角。
我计划在未来的学习中,学习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工具,以拓宽自己的思维方式,并将其应用到实际问题中,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磨课》课程的总结和反思,我发现了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不足,并为自己未来的学习提出了更高的期望。
我将更加合理规划时间,提高信息加工能力,加强沟通和展示能力,学习更多的研究方法和思维工具,以提高自己在学术研究中的表现和成就。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6篇)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6篇)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1为了进一步提升学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我校在暑假期间开展了“研课、磨课大赛”。
我校的教师在这次教研活动中,不但要提高教师的教学理念,还需要有较好的教学水平。
本学期以教研为平台,通过开展教学沙龙活动,以及对教师的业务学习进行了相关的培训。
通过本次活动,使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更快地成长起来,提升教师教育教学理念和专业水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本年度我校开展了一次全校的公开课活动,我们通过开展课前的说课,课后的评课活动,使每位青年教师都能参与到活动中,从而有效的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学能力。
本学期教研组内的老师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李静怡。
为了提高教师们的业务水平,我们还组织了各种业务学习。
如:学习《新课程标准》,研读各种先进经验文章,撰写一些学体会、反思等文章,通过学习,大家的教育教学水平有了一定的提高,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如有的老师还不能及时写出一份教学反思,在以后的工作中还要加以改进。
在本期,我们的教师还要积极参加校内外教学培训活动。
本学期我校的老师还参加了市级以上的教研,还有的老师还参加了市级的教研活动,通过学习,使教师的业务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我们的学校虽然条件比较艰苦,但我们还是要继续发扬优良的传统,把这种精神发扬光大。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做得更好。
研课磨课的心得体会1000字篇2为了进一步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养,丰富我园教师业务能力,我园于__年__月__日开展了研课磨课活动。
经过近一周的精心准备,全体教师在研课磨课的活动中,各抒己见,各抒己见,通过这次交流活动,大家共同学习、探讨、分析,教师们在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教学创新、科学的研究,在实践中不断反思、不断学习,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业务能力,使幼儿园的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较好的提高。
本次磨课活动的开展,让大家对幼儿园的教育教学活动有了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指明了前路。
磨课总结反思
磨课总结反思磨课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近年来在中国的大学教育中越来越普遍。
磨课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自主地完成课后作业,并提高他们的信息获取和思考分析能力。
在学生中间,对磨课存在着很多争议和不同的观点。
有些学生认为磨课是一种原始的“自学”方法,无法有效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水平。
然而,也有一些学生认为,磨课能够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简要地总结和反思自己的磨课经历。
在我的学习过程中,我曾多次尝试使用磨课来提高我的学习效果。
我发现,磨课可以有效地帮助我掌握课程内容,并且帮助我深入地思考问题。
通过磨课,我可以更好地理解教材内容,尤其是那些我在课堂上听不懂的部分。
此外,我还可以通过磨课来发现自己的弱点和不足,进一步改善自己的学习方法和策略。
但是,磨课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法,磨课需要学生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调整学习时间、深入思考问题等,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律性和学习能力。
此外,磨课还需要学生具备一定的文献查找和引用能力,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会很困难,尤其是对于那些缺乏科研训练的学生来说。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磨课就是一种不好的学习方法。
相反,磨课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我来说,磨课对我的学习效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
它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我的思考能力,并且让我对科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通过磨课,我还培养了我的自主学习能力,这对我的学术和工作生涯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总之,磨课作为一种自主学习方法,具有很多优点和不足。
对于学生来说,磨课需要具备良好的自律性、学习能力和文献查找能力,这对于一些学生来说可能有一定的挑战。
但是,通过磨课,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知识,更独立地思考问题,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对于我来说,磨课对我的学习效果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课程内容,提高我的思考能力,并且让我对科研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有关“磨课”的冷思考
课 ,但 收 获 的 是 共 性 的教 学 规 律 。我 们 通 过 一 节 节 的磨 课 ,逐 渐 接 近 教 学 真 谛 ;磨 课 是 一 种 带 着 发 现 的重 新 出 发 。每一 次 都是 回 到原 点重 新 上这 节课 ,每一 次都 是 带着
前 一 次 的 发 现 重 新 出 发 ,每 一 次 出 发 都 是 在 不 断 地 接 近 教 学 的真 理 ;磨课 不 能 迷 信权 威 ,磨课 不是 亮 点 的 大 拼盘 , 不 能 期 望 磨 课 穷 尽 和 解 决 所 有 的 问 题 ,磨 课 的 最 终 效 果 要 体 现 在 学 生 的 学 习 状 态 上 ; 磨 课 最 终 磨 的 是 个 性 。 是 特
彩 谭 裎 撕 恕
《㈧ { 鲢t 牲 "
思 教 学 才 不 会 舍 本 逐 末
好 的 教 育 教 学 效 果 是 每 一 个 教 育 教 学 工 作 者 永 恒 的 追 求 目标 。 为 了 达 成 这 样 的 目 标 。 我 们 不
磨 课 最 重 要 的 是 磨 细 节 , 虽 然 磨 的 是 一 节 节 具 体 的
“ 为课 消 得 人憔 悴 ” 后 表 演一 番 ,经 过 团 队 “ 互磨 ”这 个
环 节 时 , 面 对 众 说 纷 纭 的 建 议 而 左 也 不 是 、右 也 不 是 的 为
难人 ,特 别是 对 来 自一些 资 深教 师 的建 议 ,更 使执 教 者有
“ 听 不 可 ” 的 尴 尬 。 “ 不 得 罪 ” “ 而 纳 之 ” 尚 可 理 不 互 吸 解 , 最 怕 官 越 大 说 的 话 越 多 ,说 话 的 语 气 越 肯 定 ,能 力 强
…
● 德 . 强
有 关 “ 课 ” 的 冷 考 磨 思
磨课教学反思
磨课教学反思磨课教学反思1历时近一个月的磨课接近尾声,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经历“三次备课两轮打磨”这一过程,使我认识到磨课是经验的积累过程,数经磨砺走卓越。
下面就结合此次磨课活动谈几点反思体会:1、相同的内容,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诠释。
教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认真分析教材,挖掘其中有价值的东西,在此基础上深入研究学生的已有经验和认知基础,精心创设活动情境,才能有效地开展教学。
磨课开始不久就真实地感受到流程设置的科学与严密了。
因为一同参与磨课计划的制定,看到每个流程中我们分工清楚,几乎每个时间段都承载着任务。
我虽然没有机会执教磨课课例,但从制定计划到备课教案的修改再到观察维度的确定、观察量表的制定及第一次听课和评课,我也一直跟同着执教课例的徐老师忙碌着,真切地感受到被打磨者的滋味。
这一个流程的亲自实践,我通过学习磨课计划知道了自己什么时间干什么,有时不等小组长提醒就提早做着自己该准备的事。
第一次修改着徐妮娜老师的备课,自己也不断用学习完的新理念来尝试着运用到分析教材,分析学生,所以当局者迷时,自己这个旁观者还能提出些有成效的改进意见。
学习名师时对观察量表的设计并没觉出什么,一旦自己要设计了,就得深入课堂观察的里面,去寻找自己的观察维度,对照着专家的量表自己不断修正,以期待更加适合自己的观察。
听课前会议,听课评课,课后会议我们交流交换着自己对课的看法,在思想的碰撞中我不断边深对教材分析、课堂预设,课堂生成的理解与把握,虽说没有执教,但每一个环节我都是参与者和研究者和学习者。
通过这次远程研修,我学到了更加先进的教学理念,同时又让我不断的审视自我,反思不足。
2、通过次磨课,让我深切体会到只有充分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才能更好地驾驭课堂。
不过如何更好去关注学生,关注全体学生,充分把握教学的切入口,还需我们不断实践、思考。
学生是最需要被关注的,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
备课中,教师要找准知识建构点,对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习惯等要做深入的了解。
磨课的几点思考
磨课的几点思考在这学期我校进行了以课例为载体的磨课活动,通过“说课,观课,议课,上课”这几个过程,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尝试怎样才能最大成效的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使我受益匪浅。
我虽然有二十多年的教龄,形成了自己的教学方式,模式,但磨课使我深深的感觉到自己不管是从学识上,教学经验上,还是授课方式上,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需要不断学习改进。
因此我很珍惜每一次的聽课,评课,议课,以及和同备课组老师交流的机会。
的确,在这里我看到了我们老师的敬业奉献的精神,学到了他们新的思想,新的教学理念,尤其是领略到不同风格的授课方式。
下面就谈谈在这次磨课活动中的关于最大成效的进行教学的一点不成熟的想法。
一:找准切入点,让学生主体积极主动的参与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贝尔曾说:“影响学生学习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根据学生的知识状况进行教学。
”的确,我们有时上课,由于没有仔细了解教材的前后衔接,以自己对教材的解读为准,按照课程标准,而将教学起点设置过高或过低,也可能由于没有关注学生的学情,忽略了学生的实际能力,因而上课时造成不是老师的教的满头大汗,就是不知所措,一堂课说的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一头雾水不知老师所云,下课抱怨学生底子太差思维跟不上。
有时就是上课很顺利,从头到尾的给学生填鸭式的教学,学生接受的是老师的的理解和思想,忽视了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没有了教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
在这次的磨课活动中,我们对这方面的讨论很激烈,如何定位教学的深度和广度,使每位学生都有所获,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之中,实现教学成效的最大化,这才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
例如,对于古文的教学,如何定位,是把重点定位在句读上,还是把重点定在重点实词,虚词的用法,特殊句式的讲解,语句的疏通上,或是把重点定在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
因为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的基础薄弱,特别是文言文的理解,大多数学生没有文言文基础知识的积累,老师教完了一篇古文,有的学生甚至连文本都读不下去,特别是不会断句,甚至字音都读错,文言背诵就更少了,所以最后我们讨论的结果是分步实施,逐步提高,在第一步重点放在句读上,训练学生会断句,能通顺流利的诵读文本,这样学生读了,或听者听了,文本大意就能有个基本了解,之后可以让学生读出文本的语气和感情;第二步重点放在重点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的积累上,以及语句的疏通上,尽量做到能直译文本,且能体会语句的意蕴;第三步重点放在文本内容思想感情的理解上,这样学生才能从文本的表面到思想感情的整体理解上。
磨课反思总结
磨课反思总结在大学教育中,磨课已经成为了一种不可或缺的课程形式。
虽然老师们在上课时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准备,但是学生们的反应却不尽如人意。
他们常常展现出沉闷和困惑的表情,对于所学知识并没有深刻的理解,而这也反过来影响了他们的成绩。
因此,在这里对磨课进行一些反思和总结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对于磨课的本质,我们需要深入了解和认识它。
磨课并不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刻意地让学生感到无聊和厌烦,而是在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中起到了重要的桥梁作用。
磨课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科学知识的概念框架,在概念的基础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并为知识的实践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也应该看到磨课在一定程度上的不足之处。
造成这一问题的原因在于课程安排过于单调,而且老师们往往没有对教育目标和学生需求进行全面考虑。
教学过程缺乏趣味性,学生们没有发现学习的快乐和振奋感。
磨课反而制造了一种无聊和效率低下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们产生了学习厌倦的情绪。
因此,我们需要探讨一些解决此问题的办法。
其中,提高实践操作的比重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对课程中所学知识的实践操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老师们还应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更加注重互动性、讲述实用型案例、运用多媒体等,从而吸引学生们的兴趣,让他们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来。
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要求他们主动参与学习过程并且想要掌握知识。
比如,我们可以建立学习小组,通过分享学习心得、互相讨论、交流想法等方式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积极性。
我们还可以通过提前预习、课后复习等方式,提高学生们学习效率和掌握知识的深度。
这样一来,学生们就能进一步理解课程内容,并且在课堂上积极参与互动。
在总结中,我们认为,磨课的设计理念本身没有错,问题出在如何更好地实现这种理念。
因此,我们需要在课堂上综合利用各种手段,营造出一个更加丰富、有趣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参与其中,并且从中领略到学习的乐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吴忠豪《关于磨课的几点思考》随着课改的持续深入,“磨课”成为近年来出现频率极高的教研热词。
磨课将教师个人的教研行为变为团队成员的群体研讨,将一次性的听课、评课变为持续跟进的教学研究,其对促动教师专业发展的积极作用毋庸置疑。
但要使磨课实效最大化,最重要的还是要有先进教学理论的引领。
语文教学的种种问题之所以长期存有,主要症结是理念陈旧。
不改变陈旧理念,再怎么磨课也很难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四十多年的教研经历,使我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语文教改首先要转变观点。
我国语文教学正处于转型期,更需要先进理念的指引。
我在与14位名师打磨《吴忠豪与小学语文名师磨课》的过程中更是深切地感受到了这个点。
这些案例的执教者,50%以上都是特级教师,80%以上都是名师工作室主持人。
其初始教学设计大多已在全国或省地级教研活动中展示过,获得过专家、教师们极大的评价,有些还在全国赛课中获得了极大的奖项。
但对照语文课程与教学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不难发现,这些“好课”依然存有很多问题,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所以,对这些课进一步打磨,更具有示范引领意义。
是教课文还是用课文来教学生学语文,是检验一节课是否是语文课的基本标志。
“课文是例子”,大家都认同,但因为长期形成的教学习惯,教课文的现象还是屡见不鲜。
比如一位名师的《将相和》,其第一次确定的教学目标,主要指向人物思想品质,理解蔺相如“有胆有谋”“深明大义”,廉颇“知错就改”。
围绕这样的目标组织教学,很容易把语文上成思想品德课。
通过磨课,执教教师重新解读文本,将教学重点调整为体会课文中人物描写的方法,并使用这些方法写一段话。
这样,学生收获的是写作方法,提升的是表达技能,同时也感受了廉颇、蔺相如的精神。
再如《司马迁发愤写〈史记〉》,第一次设计从审题开始就聚焦“发愤”,然后围绕“发愤”引导学生逐段品读课文,深入理解司马迁是怎样发愤写《史记》的,最后用司马迁发愤著述的精神生华学生的情感。
课文阅读的落脚点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经过磨课,第二次设计重新选择教学内容,重点指导学习品词品句的方法,使用有新鲜感的词句续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时的情景,感受司马迁的“发愤”精神,同时与品词析句结合起来,与写话训练结合起来。
这样,学生除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收获,阅读水平、表达水平也得到了提升。
用课文来教学生学习语文,才能真正体现语文课程的性质,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正如夏能彬老师在磨课体会中说的那样:“教了十几年的书,原来一直走错了方向,深陷于‘教课文’的泥沼。
方向不对,教得再多也是无用功;方向对了,教得再少也弥足珍贵。
”二、依据语文课程性质精选教学内容当下语文课堂,从以往“教课文”的陷阱中跳出来后,又出现了另一种倾向,就是将教师文本解读中发现的阅读方法、写作方法,一股脑儿地塞到教学设计中,眉毛胡子一把抓。
提升课堂教学效率的关键是精选教学内容。
一篇课文可供选择的内容很多,如果不加取舍,内容过多过散,学生受益并不一定大。
《莫泊桑拜师》这个课例,第一次设计选择的内容是:1.学习画结构图;2.学习作者多方面观察和比较观察事物的方法;3.感悟名著,懂得写出人物特点要突出重点,锤炼语言。
这些内容似乎都符合文本特点和学生学习需求,有学习价值,但缺乏内在联系。
比如第3条“懂得写出人物特点要突出重点”和“锤炼语言”,就是两个互不相干的内容。
一堂课要完成这么多内容,容量太大。
磨课时我建议删去第3条,理顺第1、第2条之间的关系,将学习画结构图融到观察方法学习中,为学习观察方法服务。
修改后的设计突出了多方面观察、比较观察的重点,先理解,后使用,更符合课堂教学实际和儿童语文学习的规律。
选择教学内容要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
高效课堂不应单纯追求教学内容的“量”,还应追求学生学习的“质”。
其实,每篇课文教学都要落实一些基本要求,比如读熟课文、理解掌握生字词语等,这些,于永正老师称之为“保底工程”。
完成这些内容,对师生来说已不轻松,再添加其他内容,一定要控制好“量”,突出重点,千万不能多。
“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语文教学不能满足于“教过”,而应真让学生“学会”。
三、在实践中感悟语文的方法规律与传统语文教学注重记诵相比,现代语文教学更强调理解,无论是课文思想内容,还是语文知识、读写方法。
教师往往以为理解是第一位的,理解后才会使用,所以花大量时间指导学生理解。
其实这并不完全准确。
学习语言知识、语言规则,与学会如何使用语言不是一回事。
以计算机学习为例,懂得原理与学会操作是两码事,一般人学会操作就能够了,无须在原理上花费功夫。
儿童学习语言主要是学习语言使用。
语文课所教知识方法,比如写人、写景的方法,阅读的方法,提取信息、整合信息等阅读策略,都是成人在大量语文实践基础上总结出来的。
学习理解这些知识方法,必须以一定的读写经验为基础。
儿童正处于语文学习的初期,最需要的是语文经验积累。
缺少经验积累,教师教得再准确,学生也不一定理解。
正如语文课程标准指出的那样:“语文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使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培养学生语言使用水平必须依靠实践积累,而不是知识、方法、规则的讲解。
钱娟老师教学《姥姥的剪纸》就很重视学生的语文实践。
这堂课初始设计安排了三次表达练习:第一次是“你眼中姥姥的剪纸是怎样的,说一句话”;第二次是用“姥姥的剪纸神了”开头,用上课文中的语句说一段完整的话;最后使用课文中学到的写法,“你生活中谁的什么技术神了,写一件事”。
三次表达练习构成了整堂课的主体活动,值得肯定。
但三次表达练习各自为政,缺乏内在联系。
特别是第三次“写一件事”,学生要另起炉灶,重新选材,与前面两次使用课文语句实行转述几乎没相关系。
要求学生从“逼真、娴熟、快速”几个角度写一个人技能的“神”,对中年级学生来说要求也太高。
三年级习作刚刚起步,比较合适的内容是写一件事,或者是通过一件事写一个人,重点是把事情写完整,把人物的特点写清楚,这些要求已经不低了。
从多个角度记叙人物多个方面的特点,对高年级学生也不一定适宜。
所以,这堂课花了很大力气指导,但从学生写出的文章看,几乎没有什么效果。
我建议将三次表达整合为两次,第一次“使用课文中一个语句说说姥姥剪纸技术之神”,第二次整合更多的语句说一段话,充分表达“姥姥的剪纸神了”这个特点。
这样,前后练笔有内在联系,由易到难,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表达水平。
其实,语文学习方法策略很多是说不清道不明、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的默会知识,需要通过亲自实践才能体会到,心理学称之为“内隐学习”。
小学生学习母语最好的方法不是直接教规则性的知识,而是用习得的方式实行内隐学习。
这堂课老师没有刻意教表达方法,但学生在表达实践中却已经默会了课文表达方法,积累了表达经验。
这是儿童学习语文最有效的途径。
四、学习方法指导要细化,要具体大家都知道,小学生作文写不具体,症结就是“习惯叙述,不善描写”。
语文教师都重视指导表达,写人记事的课文,几乎每篇都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描写,写活动的课文都教环境描写、场面描写等,从小学一直教到中学,可很多学生还是不会描写。
什么原因?只让学生画出相关描写来体会体会,缺少具体深入的指导。
这样泛泛而教,很难取得效果。
汤瑾老师教学《和氏献璧》,第一次设计将重点确定为“体会作者通过人物的言行来表现人物内心的方法”,细读卞和三次献璧的过程,通过对人物言行的品读,感受一颗坚贞的心,课堂比较多的时间用在人物内心思想的体会上,对描写人物内心和语言的方法却没有具体指导。
第二次设计,将教学目标调整为引导学生体会“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的表达方法,重点学习人物语言描写。
与第一次相比,“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目标更具体,更符合学生学习需要。
汤瑾老师让学生比较两组句子,通过实例弄清楚如何“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体会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学生就收获了自己最需要的描写人物语言的“方法”。
五、语文课必须强调学生的表达实践中国语文课程结构上的先天不足,就是将四分之三的时间用于阅读,用于表达的时间不足四分之一,很难使学生的表达水平过关。
其实,小学生学习语文的难点在表达,重点也是表达。
我们的阅读教学,要想方设法增加表达练习,通过表达实践丰富学生的表达经验。
学习课文表达方法有两种水平:一种是体会课文的表达方法,一种是练习表达方法的实践使用。
当下老师们比较注重的是理解体会。
理解固然是使用的前提和基础,但能理解和会使用绝不能画等号。
教师制定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不能仅仅满足于理解体会,还应抓住课文中最有特点的写作方法,让学生学会迁移使用。
这本书中的名师磨课案例都非常重视学生的表达训练。
金玉的《恐龙》,要求学生模仿课文写法介绍一种恐龙的形态;顾丽芳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以怎么写“回信”作为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的主线;王金涛的《司马迁发愤写〈史记〉》,要求学生展开想象,写写司马迁发愤写《史记》中的一个具体情境;阮美好的《狮子和鹿》,先给出一个寓意,让学生添加人物语言,再让学生自己编写故事,“让故事中的人物说话”;钱娟的《姥姥的剪纸》,先引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或从一个方面说说姥姥剪纸的“神”,接着以“姥姥的剪纸神了”开头,任选几句话或几个方面去说一段话;汤瑾的《和氏献璧》,围绕人物语言描写,展开想象写故事中人物的第二次对话。
利用课文创设情境训练学生写话,是语文教师的一大发明。
这种情境写话有以下几个优点:一是有课文情节内容的支持,学生有话可写,无须另起炉灶寻找写话内容,绕开了写什么的困难;二是有课文语言的支持,有利于将课文语言转化为自己的语言,促动学生语言发展;三是表达过程中引导学生调动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和写作素材,培养主动使用积累的语言或素材的意识;四是能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阅读课文,促动对课文思想内容的理解。
语言表达水平是在实践中形成的。
当下语文课教师讲得多、学生实践少,顽症一直难以根除,直接原因是教师将语文课片面地理解成阅读课,以课文内容理解和语文知识规律传授作为主要任务,忽视了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
教师必须转变观点,准确理解语文是学习语言文字使用的课程,要凸显语文课程实践性特点,课堂上最大水准地增加语文实践活动的时间。
教师必须清楚:“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水平,而培养这种水平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