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合集下载

约瑟夫·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及启示

约瑟夫·施瓦布的实践课程理论及启示

原理探究Educational Practice and Research实践课程理论是当代西方课程理论的重要模式,美国著名的课程学者约瑟夫·施瓦布是实践课程理论的创始人,其课程思想深受古希腊哲学传统的影响,特别是深受亚里士多德实践观的启发,在广泛结合美国实用主义哲学观、现代欧洲大陆人本主义等思想基础上,对实践课程理论进行了独具特色的研究,从而掀起了趋向实践的课程运动。

为此,笔者试图对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的思想基础、基本观点、课程方法论等进行研究,并简要分析其课程思想对我国当前课程研究与课程改革的启示。

一、约瑟夫·施瓦布实践课程理论的思想基础(一)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观亚里士多德认为,实践主要是指人类理性处理事务的行为,包括人际交往、获取知识及追求伦理道德和政治公平等行为。

对古希腊人尤其是雅典人而言,“实践生活”也是政治生活,这不是一种着眼于制造物品的“‘制造’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事务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实践行动”。

实践与理论有很大不同,理论知识比较确定,而实践领域主要是由人的目的所引导的,其结论只能“基本为真”。

施瓦布认为在课程方面的理论与实践必须要做明确的区分,既不能把实践或生产性知识当成理论内容来讲授,也不能只重视理论而忽视实践和创造行为。

(二)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哲学杜威指出,经验的产生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经验既是单一的,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整体。

杜威认为经验不是精神层面的知识事基金项目:新疆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点项目(编号:XJEDU040515B05)、河北省高等教育学会课题(编号:GJXH2015-83)、吉林省教育厅2016年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编号:2016ZCZ028)作者简介:崔新玲(1986-),女,甘肃静宁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与学习。

梁进龙(1984-),男,甘肃会宁人,在读博士,讲师,台湾高雄师范大学访问学者,研究方向为教育基本理论、发展与教育心理学。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资料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资料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与科 学探究思想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一、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背景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背景
•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曾 经是泰勒的学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但是结构主义课程 改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表的 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 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 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 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 性的培养。
二、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 1958年,施瓦布在他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中,提倡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研 究的能力。这一倡导使得“探究”成了风靡全球的教学方 式。传统上将科学当作固定不变的知识结论进行讲授的方 式给学生造成“科学是不折不扣、不可更改的真理的虚假 印象”,从而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让学生把科 学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5年或10年以后,这些确定的 事实被证明是错的,那么他们就会从清楚到迷惑,再从迷 惑到普遍怀疑科学的力量和权威。” 采用“探究”的教 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不变的真理,它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他所需要知道的是限制所谓真理 和他所学知识的应用的条件” 。
• 在施瓦布看来,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研 究的方法也必须相应有所改进和创新。“探究” 作为科学发现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本质也必 须有所发展,与“稳定探究”模式所不同的“流 动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这样的方式才真 正符合科学自然发展的规律。科学家不断采用新 的科学研究方法来修正和完善已有方法,以获得 更接近真理的科学结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 和科学发展过程。施瓦布认为,为了国家科学技 术的长远发展,“流动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大 大优于“稳定探究”。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课件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课件
领域不同, 他认为实践领域以及制作领域是由人的目的所 引导的领域, 其结论只能“ 基本为真” , 并不像理论知识 那样确定。施瓦布所提倡对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要做明确 的区分, 不要把实践、生产性知识当作理论内容讲授或只 重视理论、忽略实践的内容排斥在课程之外。
学习交流PPT
4
2、杜威的进步主义哲学思想。杜威对课程与教学整合及实用 主义认识论追求一种“ 实践理性” , 是建立在对意义一致性 理解的基础上, 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理解人类基本兴趣。 实践的兴趣及相互作用的民主社会组织的观点成为施瓦布实 践性课程探究模式思想的重要来源。
着理论与实践的关系而展开的,实践艺术就是运用理论的艺术, 包括修正、调整理论,使抽象理论与实践情境相结合。
实践艺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感知的艺术;二是问题形成的艺术。
学习交流PPT
9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 评价
1、非常重视实践的教
育情境中老师和学生的
2、改变了专家开发课程的思想,突出了教师、学
主体地位,这是超越泰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与科 学探究思想
学习交流PPT
1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一、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背景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学习交流PPT
2
一、理论背景
•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曾经 是泰勒的学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但是结构主义课程改 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表的传 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 主要是放在教师、学生、学科内容、环境四个基本要素之间的协调平衡上,它们之间 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施瓦布)——《课程论》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施瓦布)——《课程论》

2020.06.02 《课程论》施良方著读书笔记第九章实践模式▪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于1969年开始发布一系列关于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一系列文章,引起极大反响。

▪针对传统的理论的课程探究模式提出的第一节实践与理论的区分▪施瓦布提出了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三个基本假设:•课程领域目前的研究模式无法维持且难以对教育作出重大贡献,需要新的原理来应对课程领域的问题和多样性•其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在于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错误地依赖理论•复兴的希望在于从理论追求转向另一种运作方式“实践-准实践-择宜”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区别:•目的上——理论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知识,是持久、广泛、真理性与可证明的知识;实践的目的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作出抉择;•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般的普遍的,内容是科学的、数学的;实践的内容是具体的、特定的,受环境影响的;•问题来源——理论问题产生于心态,产生于已经确定的抽象的理论体系;实践的问题来自于实际的情况或疑难问题;•方法——理论的方法受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决定了问题的提出与形成,材料的收集与解释;实践的方法更多采用审议的程序第二节对传统的“理论”探究的批判一、关于一般意义上的原理危机的诊断在一般的理智活动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里有以下六种逃避: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二、关于课程领域原理危机的诊断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60年代课程改革中学科专家贡献较多而课程专家贡献基本为零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模式、元理论、元元理论较多,而很少关注课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和障碍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课程领域基本不存在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关于课程的历史、论文选集、评论和批判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不断重述泰勒或杜威的理论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凭借个人偏见的争论不少施瓦布所使用的逃避,是一种中性词,6种逃避不应受到同等程度的指摘,如4、5、6则无用,123若负责任的话也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思想的启示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思想的启示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思想的启示作者:雷小波亓路路来源:《职业·下旬》2013年第11期摘要:美国课程论专家施瓦布在批判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以“实践为中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在我国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如火如荼发展的今天,借鉴实践性课程理论,对思考高职课程开发、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关键词:施瓦布实践性课程高职课程开发课题:湖南省教育厅一般课题《论高职学生职业人格的生成和培育——基于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课题编号: 13C564),主持人:雷小波。

约瑟夫·施瓦布(Joseph J.Schwab,1909—1988)是美国课程论专家。

在十余年的课程改革运动中,他在批判传统的“学科中心”课程理论弊端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自己的实践性课程思想,完成了对以“泰勒原理”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的跨越,实践性课程思想成为许多国家课程改革的理论指导。

显然,在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今天,如何科学借鉴施瓦布的课程理论,通过教育教学促进学生职业人格的养成,培养出社会所期待的合格的“职业人”是值得高职教育者们加以关注和研究的、关乎高职教育理论深化和实践发展的颇具价值的问题。

一、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主要内容1.课程的价值取向——实践兴趣施瓦布批判了传统的课程模式指向学生最终学习目的的根本弊端,指出其关注的是课程的目的、结果和行为控制,体现课程取向追求的是技术兴趣。

这种教条式的理论体系束缚了学生对现实世界的认知。

施瓦布提出取而代之的应该是从实际出发,从具体的情景出发,在现实的场景中探究问题的本质,提出解决的方法并解决问题,在实践中获得经验的晋升。

所以他的实践课程关注的是实践过程本身,注重手段、目的、过程的合一,体现的是课程价值的实践兴趣。

2.课程的开发主体——教师和学生施瓦布明确提出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程创造的主体,反对将教师和学生独立于课程之外。

他反思了传统的课程理论,认为在传统的课程理论指导下的课程决策权是由课程专家、行政部门所把持,而产生实际效用的主体——教师和学s生却被剥夺了自主性和主导性,被排斥在课程开发之外,成为被动的执行者而非主动的制定者。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集体”或“审议集体”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 是核心,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合法主体和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的主要 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实施课程的实践中完全有权根 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地取舍、批判。 同样,学生也是课程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虽然,他们不能直接设计、开 发课程,但他们有权对教师提供的课程进行选择,有权对于什么学习内容 是有价值的以及如何完成这种学习内容等问题向教师提出质疑,并要求解 答。
《课程设计与评价》

不足: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虽然提倡采用集体 审议的课程决策方式,让“课程集体”中的 各方面代表发表自己的观点、意见,但由于 各成员主体的文化水平、社会地位、利益需 求、价值取向不同,对课程问题也很难取得 完全一致的看法。集体审议的完全一致性原 则在现实中很难真正做到,更多的带有一种 理想的色彩。
谢 谢 欣 赏 !
《课程设计与评价》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内容简介
1
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
2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3
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
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
1 施瓦布认为,课程 是由教师、学生、 教材、环境四个要 素构成的; 构成课程的四要素 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 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 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
《课程设计与评价》
施 瓦 布
——实践性课程 开发理论
施瓦布
施瓦布(1909—1988) 是美国著名课程理论家,教 育学家,曾经参与过“学科结构”运动,他曾经是泰勒的学 生,参加过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和布鲁纳一起被誉为 “结构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 。但是结构主义课程改革 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标模式为代 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在批判传统模式的课程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实践性课程开 发理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与科学探究思想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一、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背景 二、实践性课程理论的理论基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一、理论背景
• 施瓦布(1909—1988)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曾经是泰勒的学生,参加过结 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但是结构主义课程改革运动遭遇到挫折后,施瓦布针对以理论模式、目 标模式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传统课程的弊端:
2、施瓦布把课程看做一个相互作用,有机的“生态系统”,注重 手段、过程和相互理解、相互作用。
3、施瓦布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要设计者, 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发挥教师的创造性。另一方面,学生虽不能开发、 设计课程,但是有权选择课程,并向老师提出质疑,学生将自己的全部生活 经验参与到课程的改造中,学生在过程中得到发展。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 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 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 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 生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培养。
Thank you!
• 4、施瓦布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集体审议 • (1)集体审议(group deliberation)涵义 • 是指在特定情境中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反复权衡而达成一致意见。 • (2)具体步骤: • 确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 对各事实判断和价值判断形成共识—→ 拟定备选的方案 —→权衡各备选的方案,选择最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

施瓦布的“实践”概念及课程旨趣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施瓦布(J. J. Schwab)同布鲁纳(J. Bruner)等人在美国联合领导了“新课程运动”,即结构主义课程运动。

这一课程运动旨在以学术中心课程的开展来弥补原有课程结构的缺陷,解决美国教育落后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然而,在结构主义课程运动中,由学科专家设计、开发的课程在内容层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发展特点相脱离,学生和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这导致新课程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而被迫中止。

在改革失利后,施瓦布对结构主义课程进行了反思,指出在传统课程模式下由于课程理论的单一及抽象等问题使得课程领域岌岌可危,并逐步步入穷途末路。

针对课程领域所面临的危机,施瓦布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汲取亚里士多德、杜威等学者的思想,提出了实践课程理论,试图通过回归“实践”来实现课程领域的复兴。

施瓦布提出的实践课程思想在当前课程改革及相关研究中仍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挖掘能够为解决当下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引。

因此,立足于当下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深入挖掘“实践”概念的内在意蕴,通过将“实践”概念置于特定的背景中,从多维视角对其进行解构,进一步借助“实践”概念的意蕴来揭示其实践课程的本质。

1施瓦布“实践”概念的意蕴教育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即为实践问题。

“实践”作为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成为政治哲学的关键词,指向政治实践与公民生活。

[1]而施瓦布所说的“实践”是指“一个复杂的领域,亦可称为一个复杂的学科……这一学科涉及选择和行动,它与设计知识的理论领域相对。

它的方法产生合理的决定……”[2]结合实践概念的理论渊源以及施瓦布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真实意涵,具体而言包括探究、抉择、审议以及实践兴趣四个方面。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 在施瓦布看来,世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科学研 究的方法也必须相应有所改进和创新。“探究” 作为科学发现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它的本质也必 须有所发展,与“稳定探究”模式所不同的“流 动探究”才是真正的“探究”,这样的方式才真 正符合科学自然发展的规律。科学家不断采用新 的科学研究方法来修正和完善已有方法,以获得 更接近真理的科学结论,这才是真正的科学研究 和科学发展过程。施瓦布认为,为了国家科学技 术的长远发展,“流动探究”的科学研究方法大 大优于“稳定探究”。
3、现代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尤其是现象学和存在 主义的观点。贯穿于现象学和存在主义哲学之中的“ 寻找意 义” 的观点成为施瓦布课程观的基本精神之一。
三、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观点
1、施瓦布主张课程研究应当立足于具体的课程实 践状况,从课程实践的各种事实出发,而不是用 现在的所谓普遍、科学的课程原理出发。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 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 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 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 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 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化和创造 性的培养。
二、倡导科学探究的教学方法
• 1958年,施瓦布在他的报告《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 中,提倡通过“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知识,发展科学研 究的能力。这一倡导使得“探究”成了风靡全球的教学方 式。传统上将科学当作固定不变的知识结论进行讲授的方 式给学生造成“科学是不折不扣、不可更改的真理的虚假 印象”,从而建立了一种错误的观念。“如果让学生把科 学当成不可改变的真理,5年或10年以后,这些确定的 事实被证明是错的,那么他们就会从清楚到迷惑,再从迷 惑到普遍怀疑科学的力量和权威。” 采用“探究”的教 学方式,让学生理解科学知识并不是不变的真理,它是在 一定的条件下产生的,“他所需要知道的是限制所谓真理 和他所学知识的应用的条件” 。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二、理论基础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的哲学基 础主要来源于三个方面:
welcome to use these PowerPoint templates, New Content design, 10 years e1x、pe古rie希nc腊e的哲学传统中亚里斯多德的“ 实践观” , 即实践生活, 也就是人与
Hale Waihona Puke 5、施瓦布提出了实践模式的方法论——行动研究 (1)行动研究(action research):是指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
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或教育实践,该实践活动及其依赖的背 景的理性认识而从事的自我反思研究。
(2)在行动研究中,实践者等于研究者,实践过程等于研究过程, 课程实践等于课程研究等,而且他非常注重行动研究中的反思。
实践艺术主要有两类:一是感知的艺术;二是问题形成的艺术。
四、对施瓦布实践性课程理论的评价
1、非常重视实践的教育情境中 老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超 越泰勒的原理,把控制师生的过 程变为充分发挥师生作用的过程。
2、改变了专家开发课程的思想,突出了教师、学生、家长等各方面 人员课程开发的参与。
5、集体审议是一种理想的实 践模式,在现实中很难做到。
• 1、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注重“理论的”,不切实际,太抽象,概括化,而课程理论应当是 实践的取向,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 2、传统的课程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衡量课程的成败,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课程 是一个动态过程;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 3、传统模式在目标、理论的指导下,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 过于笼统,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出来的学生都是一样的,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 生个性化和创造性的培养。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施瓦布—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课程设计与评价》
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
内容简介
1
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
2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审议
3
学校本位的课程开发
实践性课程的四要素
1 施瓦布认为,课程 是由教师、学生、 教材、环境四个要 素构成的;
构成课程的四要素 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实践性课程的开发方法: 审议
“课程审议”是指课程开发的主 体对具体教育实践情境中的问题反 复讨论权衡,以获得一致性的理解 与解释,最终作出恰当的、一致性
的课程变革的决定及相应的策略。 2
课程审议是在主体之间进行的,课 程审议的主体自然是“课程集体”, 该集体由校长、社区代表、教师、 学生、教材专家、课程专家、心理 学家和社会学家组成。







3


以学校为本位的课程开发,其主体不再是课程专家或学科专家,“课程 集体”或“审议集体”成了课程开发的主体。在课程集体中,教师和学生 是核心,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合法主体和创造者。教师是课程的主要 设计者,在课程编制中起主导作用,并且在实施课程的实践中完全有权根 据特定的情境,发挥自己的创造性,对课程内容予以合理地取舍、批判。 同样,学生也是课程的重要主体和创造者。虽然,他们不能直接设计、开 发课程,但他们有权对教师提供的课程进行选择,有权对于什么学习内容 是有价值的以及如何完成这种学习内容等问题向教师提出质疑,并要求解 答。
(2)实践性课程开发理论追求课程的实践价值, 倡导对具体实践情境的理解与相互作用,强调课程理 论必须经过课程实践的改造。这样,就把课程实践与 课程理论有机地统一起来,从而使课程变得具有灵活 化、情境化、生活化、个性化,真正体现教育的人本 思想。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施瓦布)——《课程论》

课程编制的实践模式(施瓦布)——《课程论》

2020.06.02 《课程论》施良方著读书笔记第九章实践模式▪美国课程专家施瓦布于1969年开始发布一系列关于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一系列文章,引起极大反响。

▪针对传统的理论的课程探究模式提出的第一节实践与理论的区分▪施瓦布提出了实践的课程探究模式的三个基本假设:•课程领域目前的研究模式无法维持且难以对教育作出重大贡献,需要新的原理来应对课程领域的问题和多样性•其走向穷途末路的原因在于习惯性地、不假思索地错误地依赖理论•复兴的希望在于从理论追求转向另一种运作方式“实践-准实践-择宜”的方式▪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区别:•目的上——理论的目的是一般的、普遍的知识,是持久、广泛、真理性与可证明的知识;实践的目的是对各种可能的行动作出抉择;•研究对象与内容——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般的普遍的,内容是科学的、数学的;实践的内容是具体的、特定的,受环境影响的;•问题来源——理论问题产生于心态,产生于已经确定的抽象的理论体系;实践的问题来自于实际的情况或疑难问题;•方法——理论的方法受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决定了问题的提出与形成,材料的收集与解释;实践的方法更多采用审议的程序第二节对传统的“理论”探究的批判一、关于一般意义上的原理危机的诊断在一般的理智活动领域(包括教育领域)里有以下六种逃避: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二、关于课程领域原理危机的诊断1.位移——逃避自身的领域——60年代课程改革中学科专家贡献较多而课程专家贡献基本为零2.上浮——从关于本领域研究对象的论述转向本领域论述的论述——模式、元理论、元元理论较多,而很少关注课程领域的实际问题和障碍3.下沉——试图回到研究对象的原始状态——课程领域基本不存在4.旁观——使自己站到旁观者、评论者、史学者以及专门批判别人的批判者的位置——关于课程的历史、论文选集、评论和批判5.老调重弹——用新的语言复述过去的知识,而并没有增添任何新东西——不断重述泰勒或杜威的理论6.为争论而争论——为了辩论的生理或纯粹个人的偏见——凭借个人偏见的争论不少施瓦布所使用的逃避,是一种中性词,6种逃避不应受到同等程度的指摘,如4、5、6则无用,123若负责任的话也会起到较好的作用。

美国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

美国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

美国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摘要]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理论专家,他提出的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与传统模式的课程理论背道而驰,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重视教师和学生在课程开发中的作用。

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

[关键词]施瓦布;实践模式;课程[中图分类号]G423.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469(2005)01—0068—03一、对传统课程理论的反思与批判施瓦布的实践模式课程理论主要是针对以理论模式(theoretical mode1)和目标模式(objectivesmode1)为代表的传统课程理论而提出来的。

他指出传统课程理论的弊端主要有以下几点。

1.传统模式太强调课程理论的作用,往往习惯性地、不加思考地依赖理论,而理论的方法总是受一种指导性原理的控制,容易与课程实践相脱节,更多地带有抽象性、概括化,致使理论很多而问题不断,不能有效地解决实践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疑难问题。

2.传统模式只根据学生的学习目标来衡量课程与教学的成败,只注重最终的学习结果,而没有把课程当作一个动态的实践过程,忽略了学生学习过程本身,忽略了对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

3.传统模式在“理论”、“目标”的思想指导下,使得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具有很强的一般性、普遍性,过于笼统化,而不具有针对性、个性化,培养出来的人才都是“大一统”的模式,不利于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个性和创造性的培养。

4.传统模式无论是理论模式还是目标模式,课程的开发权都在上级部门,而教师和学生是被排斥在课程编制过程之外的,他们只是课程的被动执行者,而非主动制定者、实施者。

这实际上有悖于课程编制的规律,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他们才是课程的真正主体和创造者…。

二、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施瓦布提出的实践模式的课程理论强调课程的实践价值和动态过程,追求课程的实践性,重视课程开发中结果与过程、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主张用集体审议的方式解决课程问题,同时把教师和学生视为课程的主体和创造者。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的实践性课程理论
施瓦布是美国著名的课程论专家和生物学家,他针对传统课程理论进行了反思,并提出了实践性课程理论。他认为过去的课程研究过于注重理论,而课程理论应当是实践的取向,旨在解决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施瓦布强调课程是一个动态过程,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课程实践过程的评价。他提出了实践性课程探究模式,其理论基础来源于古希腊的实践观、杜威的进步主义哲学思想和现代欧洲大陆的人本主义哲学思想。在实践性课程理论中,施瓦布主张课程研究应立足于具体的课程实践状况,将课程视为一个相互作用、有机的生态系统。他强调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并提出了课程开发的一种新的运作方式——集体审议,以及实践模式的方法论—开发,改变了课程只由专家开发的思想,突出了学校、教师、学生在课程开发与实践中的重要作用,旨在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和创造性。

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3篇)

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教育模式也在不断变革。

在众多教育模式中,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理念和方法,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将从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特点、实施步骤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概念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又称实践导向教学模式,是由美国教育学家施瓦布提出的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该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身能力,实现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全面发展。

三、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2. 以实践为导向:该模式强调学生在实践中学习,通过参与实际项目、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自身能力。

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能够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提高理论素养。

4. 注重团队合作:该模式鼓励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5. 个性化教学: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四、施瓦布实践教学模式的实施步骤1. 确定实践项目:教师应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兴趣,选择合适的实践项目。

实践项目应具有实际意义,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设计实践方案:教师应制定详细的实践方案,包括实践目标、实践内容、实践时间、实践评价等。

3. 分组合作: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完成一个实践项目。

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各自的角色和责任,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4. 实践实施:学生按照实践方案进行实践活动,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实践过程,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5. 实践评价:教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评价标准,对学生的实践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应注重过程和结果,关注学生的成长和进步。

6. 反思总结:学生在实践结束后,进行反思总结,分析实践过程中的得失,提高自身能力。

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3篇)

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领域也在不断变革。

实践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越来越受到教育界的关注。

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其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文将详细介绍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分析其特点和优势,以期为我国教育改革提供启示。

二、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概述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的教育模式。

该模式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性学习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三、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特点1. 以学生为中心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尊重学生的兴趣和需求。

教师作为引导者和协助者,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3. 注重创新能力培养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4. 强调团队协作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通过项目式教学、实践性学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团队中共同完成任务,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5. 重视评价与反馈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评价与反馈,通过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及时给予学生反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优势1. 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提高实践能力。

2. 培养学生创新精神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3.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施瓦格的实践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包括知识、技能、情感、态度等方面,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末,施瓦布(J. J. Schwab)同布鲁纳(J. Bruner)等人在美国联合领导了“新课程运动”,即结构主义课程运动。

这一课程运动旨在以学术中心课程的开展来弥补原有课程结构的缺陷,解决美国教育落后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然而,在结构主义课程运动中,由学科专家设计、开发的课程在内容层面具有较高的学术性,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及发展特点相脱离,学生和教师在现实的教学过程中难以对抽象的教学内容进行学习和理解,这导致新课程改革未达到预期效果而被迫中止。

在改革失利后,施瓦布对结构主义课程进行了反思,指出在传统课程模式下由于课程理论的单一及抽象等问题使得课程领域岌岌可危,并逐步步入穷途末路。

针对课程领域所面临的危机,施瓦布在反思批判的基础上,汲取亚里士多德、杜威等学者的思想,提出了实践课程理论,试图通过回归“实践”来实现课程领域的复兴。

施瓦布提出的实践课程思想在当前课程改革及相关研究中仍具一定的现实意义,对其进行合理的解释、挖掘能够为解决当下课程理论与实践脱节的问题提供一定的指引。

因此,立足于当下课程理论与实践问题,我们要准确把握施瓦布实践课程思想,深入挖掘“实践”概念的内在意蕴,通过将“实践”概念置于特定的背景中,从多维视角对其进行解构,进一步借助“实践”概念的意蕴来揭示其实践课程的本质。

1施瓦布“实践”概念的意蕴教育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即为实践问题。

“实践”作为古典政治哲学的基本主题,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已成为政治哲学的关键词,指向政治实践与公民生活。

[1]而施瓦布所说的“实践”是指“一个复杂的领域,亦可称为一个复杂的学科……这一学科涉及选择和行动,它与设计知识的理论领域相对。

它的方法产生合理的决定……”[2]结合实践概念的理论渊源以及施瓦布对实践概念的解释,可以深入挖掘其中的真实意涵,具体而言包括探究、抉择、审议以及实践兴趣四个方面。

(一)探究:实践的初始导向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中,探究(enquiry)占有着重要地位并被置于课程的中心。

探究作为实践的原始触点,最终也指向实践。

在实践课程中,探究可被视为是实践的导向,由探究思想引导着实践概念的延伸,两者在主体及方法等层面具有内在统一性。

在施瓦布的著作中,探究概念的提出原为表达其通识教育思想,后来也为实践课程的提出提供了导向。

探究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被人为地划分成了两个层面,分别为学习内容层面和学习方式层面,即“对科学知识本身的探究,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方法的探究”[3],其中教学过程本身亦是一种探究。

施瓦布的探究课程思想认为,教师和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主体性作用,学生通过探究进行学习,而教师通过探究引导学生的学习,两者均为探究的主体。

在探究的内容与方法层面,施瓦布认为两者存在统一性,并提出在探究过程中应包含讨论与协商环节。

这一观点引申至实践课程中便体现为强调学生和教师在课程开发中的主体作用,强调课程开发过程与结果的统一性,以及课程开发过程中的协商与审议。

施瓦布的实践课程模式强调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主体与创造者,两者应被纳入课程之中,作为课程的有机构成要素而存在,并在课程的开发及决策过程中发挥其实质性作用。

他认为应由学生来定义课程,强调课程的开发要以学生的生活为目的,使学生通过参与课程开发投入自身生活之中,并在生活中做出合理的决策。

此外,就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而言,实践性课程观提倡要将过程与结果相统一,强调课程本身便是过程,而过程及实践行为的目的亦为其本身,因而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强调要将课程结果内化于过程之中,通过具体的情境与现实需要的结合获取结果,从而避免课程与现实脱轨而变得抽象且无实践意义。

最后,探究过程中的讨论协商与其所导向的实践审议之间也存在着共通之处,体现了实践概念中对探究意涵的延伸。

因此,在探究与实践两个概念之间存在着一种充分与必要的关系,即由探究导向实践,再由实践完善探究,从而实现课程的最终复兴。

(二)抉择:实践的必然结果在施瓦布看来,实践是一个涉及行动与选择的复杂领域,而实践的结果则是“一项决定、一个选择、对可靠的行动的某种指导”,并且这一决定和选择将具有永恒的不确定性。

[4]因而,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实践的最终结果便是指向对某一具体事物的合理性选择与行动。

实践的结果表现在课程中即为使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对所遇到的具体事物做出合理的决定,即理性抉择,以使其过上更为满意的幸福生活。

课程领域的这一抉择性实践结果在哲学上也蕴含着实践智慧与理智之意,实践智慧是一种内隐于实践者的理智品质或德性,是“能够使人理解实践生活的终极目的,把握实践目的的方式和手段,从而过上幸福生活的那种智慧”[5]。

实践智慧所思考的对象是可变事物,其对象是具体的、直观的个别实体,运用于教育中即体现为强调通过课程使学生具备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而实践理智是在生活实践过程中不断发展起来的最终指向道德的具有实践性的一种能力,其终极目的在于使人获得美好生活。

在此影响下,施瓦布针对课程脱离学生具体生活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概念,并将课程指向人的发展过程及具体生活,强调实践为人之完满生活做准备。

因此,在施瓦布看来,教育的意义就在于培养学生在面对生活中新的实践或政策所出现的问题时,有能够采取相应措施予以解决的能力;其功能则旨在实现个体功能,帮助学生挖掘潜能,揭示原则和方法,并运用学科使学生对知识进行再现和扩展。

[6]鉴于此,教育所从事的应是实践性问题,而非简单的对事物的接受。

课程也是如此,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提出课程问题,使实践性课程为学生提供相应合理的知识、技能以及行动倾向等,以此帮助学生获取处理实际生活问题的策略与能力。

而学生作为课程的定义者、课程的要素之一,则应将自身投入与其相关的适宜于生活的教育之中,通过教育理解何为好的生活,如何选择好的生活,并在生活中做出理性的决定。

(三)审议:实践的终极样本审议是施瓦布实践课程观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一种课程研究方法。

这一概念缘起于叶希瓦(Yeshiva)的教学实践传统,在叶希瓦看来,学生的学习产生于对审议的承诺,其中学习是学生通过参与而实现的表现性行为,学习空间的大小则由学生彼此之间交流的强度与质量所决定。

[7]施瓦布的审议概念继承了叶希瓦实践审议的意涵,用以描述课程及其创制方式。

此外,审议作为施瓦布实践的方式,也受到了杜威民主主义思想及塔木德辩论思想的影响。

杜威提倡将教育与民主相结合,首次打破传统教师中心论,提出将学生视为教学的中心,这一思想为施瓦布所继承发展,在课程中强调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并提出课程审议实践模式,即实现多方自下而上参与课程开发。

而塔木德的辩论艺术强调不确定性和开放性,即在讨论的过程中没有某种确定的答案提出,所有可能的观点均可被开放讨论。

辩论的开放性体现在施瓦布的实践概念中便是“审议”,即在课程开发决策的过程中,课程并不是完满的、已知的,而是由教师、学生等相关人员就课程问题进行对话而达成的共识。

在施瓦布看来,审议是一个繁杂的实践过程,其对象为实际的、具体的个案,而个案的处理需要运用到多种原理,因而施瓦布的审议具有非演绎性。

并且,审议的目的在于使个体能够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中作出具体行动的决策,而不是对事物进行解释或归纳,因而审议也具有非归纳性。

[8]但审议的过程是纷繁复杂的,在课程范畴中,审议作为课程开发的主要方式,既需要考虑到课程的目标与手段,也需要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形成一个新的公众(a new public)。

在课程开发中,这一新的公众主要由教师、学生、校长、课程专家以及社区代表等组成,其中教师和学生是课程主体中的核心。

课程审议则是由课程主体通过平等对话与协商的方式,确定特定课程情境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课程中的各种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达成暂时性共识,进而针对课程问题拟定多项备选方案,对各项备选方案进行权衡,以选择最佳(best)方案,最终对备选方案进行预演,反思目标并做出最后的选择。

[9]课程审议的目的在于促使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课程诸要素之间实现动态平衡,以解决课程问题,为了达到这一平衡状态,需要不断进行循环往复的课程审议,即课程开发主体需要不断对课程问题进行反复讨论协商,直到达成最为恰当的一致性策略。

因而,在施瓦布的实践课程观中,我们可以将审议作为实践的最终样态,换言之,即实践性课程是审议的,而审议也是实践的。

(四)兴趣:实践的根本追求施瓦布的实践概念主要针对传统课程理论过于抽象、单一等问题而提出,以期改变课程领域对理论惯性的、错误的依赖状态,从而实现课程领域的再次复兴。

传统课程理论模式更多地指向“技术兴趣”(technical interests),强调通过合规律的行为来控制外部环境,并关注事物的外在目标,强调结果和目的,其核心则在于将环境作为客体加以控制。

[10]技术兴趣体现在课程领域则是强调对学生学习行为以及教师教学过程的控制,并通过已定目标控制课程的开发、实施及评价。

它在课程实施中忽视学生的学习过程,过度强调目标与效率,以及学生学习的结果。

因而,以技术兴趣为导向的课程理论在实施过程中易造成人的主体性消失,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鉴于技术兴趣在课程理论中所造成的弊端,施瓦布提出了以“实践兴趣”(practical interests)为指向的实践性课程,并将实践兴趣作为实践性课程的根本旨趣。

实践兴趣与技术兴趣相对,也可称为实践理性或实践旨趣,所指向的是一种建立在对意义一致性理解的基础上、通过与环境相互作用来理解环境的基本兴趣,它主要强调行为以及过程本身的目的,强调对环境的理解以及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11]在施瓦布所建立的以实践兴趣为基础的实践课程观中,他将课程视为一个有机的“生态系统”,其系统要素之间相互理解、相互作用,从而实现课程系统的平衡。

在这一系统中,教师和学生成为了系统要素的核心,由教师和学生担任课程的主体与创造者,以此突破传统课程理论中对教师和学生的控制。

此外,实践性课程观也强调实践课程本身的过程与目的,强调目标与手段之间的连续同一性,打破技术兴趣取向课程理论中目标控制手段的状态,从而使课程的过程与结果相统一,使课程与实际生活及兴趣相适应,进而通过课程满足学生对兴趣的需要以及其德性能力的提高。

2施瓦布实践课程的属性施瓦布认为,课程是“由教师采用适当的材料,组织适当的活动,成功地给不同学生不同程度地提供合理的知识、技能、品味、行动和反应的倾向性”[12]。

其课程的本质是实践的,从课程的产生以及实践兴趣与实践逻辑的视角来看,施瓦布实践课程蕴含着真实性、探究性、情境性以及过程性等本质特性。

(一)真实性施瓦布指出,课程领域中存在的传统理论过于抽象的问题,使课程脱离于学生的实际生活,失去了日常生活的意义,从而导致课程常被视为是无价值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