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

合集下载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重庆南山会所Forte Nanshan / SPARK
该建筑鲜明地展 示了山地建筑在 垂直方向上有数 个基面的特征, 更方便的利用 “屋顶”作为上 层建筑的入口或 花园。
重庆南山会所Forte Nanshan / SPARK
其接地形态属 地表式,为阶 梯型中的掉层。
拥有多个基面,多个入 口
梅斯纳尔山Corones博物馆/扎哈·哈迪德
剖面

公共空间通过四个单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体间的缝隙连通室内



负三层平面
展览区 露台
展品 放映室 主仓库 逃生楼梯
卫生间 仓库
游人进入博 物馆需要经 过一系列楼 梯,下降三 个台面,穿 过展览空间, 方才到达底 层观景层, 观景层的露 台向外挑出6
露台多角度
其接地形态属于地 下式中的先对基地 进行开挖,建筑完 成后覆土,恢复原 有地表形态的做法
入口 储物柜 展览区 展品 放映室 植物房 主仓库
葡萄牙波尔图,Tolo度假住宅/阿尔瓦罗·西扎
葡萄牙波尔图,Tolo度假住宅/阿尔瓦罗·西扎
建筑基地原 貌
建成效果
建造过程中
重庆南山会所Forte Nanshan / SPARK
位于重庆郊外别墅群落内的一个4000平方米展示空间 /会所
充分利用现场的地形条件 “由高入低、错落层叠”设计核心理念 多层露台以及位于高处主入口和其下各别墅群分入口构成的空间错 落关系 连续褶皱的表面处理来呼应自然景观
Zaha Hadid Architects 设计的意大利南蒂罗 尔梅斯纳尔山 Corones博物馆
博物馆嵌入海拔2275 米的山之巅,临近南 蒂罗尔最受欢迎的滑 雪胜地,在群山簇拥 中俯瞰齐勒河谷。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析

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析

882017年6月下【规划设计】住宅与房地产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的探析陈 晖(汉嘉设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05)摘要:近几年,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基于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对建造山地住宅小区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与实践。

笔者以某住宅小区项目为例对山地住宅小区建筑设计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首先论述了该项目的设计理念,再从总平面规划、建筑单体、地下室和建筑造型方面进行探讨,可供同类工程参考。

关键词:山地建筑;功能布局;造型设计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6012(2017)06-0088-011 工程项目基本情况某住宅小区项目位于浙江某市城区的西南边。

该住宅小区项目位于浙江东部,三面环山地势高峻群山重叠,项目地块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

该住宅小区项目总建筑面积为12万平方米,项目位于居民区南边,东临劳动路,西至人民路,南靠广场路。

2 住宅小区的设计理念根据本项目规划用地分析,处于独特的丘陵地形,考虑规划设计的生态理念,可以充分反映生态性质,结合当地的条件,主要有以下设计理念。

第一,建筑空间形态和山地地形需要相结合。

山地建筑设计符合山脉特征和等高线设置。

为了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同一地下室的设计不是最重要的。

然而,依据山地高程,不同的建筑物应根据不同的空间接触模式相互连接。

第二,建筑功能布局和山地地形的结合。

建筑功能布局可分成区块、不分层设置,然后利用走廊、平台、踏步等过渡空间相连,形成一个动态的空间布局,按照设计地形的不同形式,还要考虑建筑功能布局的错层以及掉层。

同时,还要注重建筑物的采光和通风,由于建筑物的脱落部分一般只有一边窗口是能打开,山地建筑的功能布局也应关注到景观和其他因素。

第三,建筑造型设计和山地自然环境的关联。

在山地住宅小区建筑造型设计中,需要按照这个准则,以达到建筑武和自然环境“交融”的效应。

使住宅小区的轮廓与规模和山位契合,建筑立面与细部呼应,与山地景观、建筑空间和高山高度相互穿插交融。

广州山地别墅营销借鉴案例

广州山地别墅营销借鉴案例
临湖面、依山势布局; 公共中心位于山脚湖岸凸起处。
小路依山而上、每户都有花园。
依云人的生活哲学—— 高一倍工资不抵小镇两小时
虽然湖对岸瑞士的工资高一 倍,而且坐渡轮过湖只需要 半个小时,但镇里大多数居 民都选择留在当地,只因为 “不想生活太紧张”。
依云小镇生活—— 最多鲜花的小镇
依云小镇生活—— 免费享用世界上最有名的矿泉水
山地别墅实例
深圳市星彦地产顾问有限公司 2009年
国外篇
法国 依云小镇 捷克 克鲁姆洛夫 小镇
瑞士 维兹瑙小镇 法国 蒙顿小镇
意大利 波托菲诺 小镇
依云小镇——法国
依云镇地处法国中东部、只有8000居民的小镇。它背靠阿尔卑斯山,面对莱芒湖, 典型的山地小镇。每年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
依云小镇特征
光耀城——惠州光耀地产
项目自然资源在惠阳首屈一指。8万㎡的天然湖泊,湖底有天然的泉眼,湖水为活 泉水,自然生态。6万㎡后山公园,10万㎡休闲体育公园和私家农庄果园,条件十 分优越。
光耀城——惠州光耀地产
商业街空间组合丰富、建 筑具有标志性,与入口交 通分离,形成独立的人行 空间。
光耀城——惠州光耀地产
临河别墅
会所景观
临河别墅
御峰园——深圳和黄地产
御峰园“House 2.0”是House 产品的 全面提升,让住户在九十平方米至一百 六十平方米的面积内体验靠山别墅般的 豪华山居生活感受。此外,住户更可专 享逾六万平方米的私家园林和近万平方 米的蜿蜒河道风光。
光耀城——惠州光耀地产
光耀城占地约100万㎡,容积率0.67。由别墅、多层、高层住宅构成。
依云镇有四个免费取水点,不仅小镇人每天排队取水, 很多瑞士人也驱车一小时赶来。

浅谈山地住宅设计_长沙山水印象住宅小区设计札记

浅谈山地住宅设计_长沙山水印象住宅小区设计札记

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檶作者:莫焰驹,男,武汉理工大学建筑学专业毕业,建筑工程师浅谈山地住宅设计———长沙山水印象住宅小区设计札记莫焰驹 许鑫城 但 莹(湖北天一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摘 要: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住宅多元化的发展,倡导自然环境与生态健康,低密度的人居环境,山地住宅由于其固有的高绿地率,低密度,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这三大先天优势,越来越受人青睐。

环境优美的山地住宅,对人类的健康又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亲近自然,拥抱自然既是“山水印象”住宅小区的设计指导思想,也是人类追求理想居住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生态住宅;山地住宅 随着房改的深入以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居住区环境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以“生态”为理念的住宅受到购房者的推崇。

我国是多山地的国家,在当前的形势下,山地住宅房地产开发和规划建筑设计的课题凸显出来。

什么是山地住宅区?山地住宅区是指坡度在10%以上,需要梯级和坡道处理道路高差关系的住宅。

因其自然地形的复杂性,规划建筑设计和空间,环境的特殊要求与特色,山地住宅成为住宅建筑的一种重要类别。

1 山地住宅———将山还给自然长沙山水印象小区位于长沙县暮云工业园的芙蓉南路路段,地形高低起伏,属于山地类型。

基地主要由两个山体组成,中央有十字形水库,东西南北贯穿其中,自然环境优越。

在规划设计中,保留了现有地形,水体和部分林地,并将其发展成项目主题—山水印象。

根据有复杂的地形现状、景观资源及分期开发的需要,总体布局上分成四个相互独立而又能有机统一的组团,各个组团都有相当独立的交通体系,组团以利于水库形成的中央水景区和场地内四个小山丘划分,每个小山丘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组团单元。

通过分析地形特点,采用依山就势布局建筑,尽量减少土方量以保持山体形态。

在限高的范围内利用不同形态的住宅,来保持地形资源,形成多样的空间组合,建筑依山而建,高低错落,又有一定的空间连续性,亦使分区内部空间具有均衡性。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东方尊峪等)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东方尊峪等)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地形改造
通过对地形的 改造,形成台地, 高层依山就势, 分三层台地兴建 而成

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空间,增强项目的邻里感 有利于建设的分期和施工组织 有利于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各个部分形
成各自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密结合的道路 系统。 车行道与建 筑连通

住区内主路 住区内支路 住区外环路
底层架空, 形成半地下车 库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拥有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山体中央公园的社区。 尖岗山高尚住宅区以海拔202.90米的尖岗山为中心,与 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该区四周环山, 有尖岗山、孖松山、企龙山、岭下山、铁岗水库、西丽 水库等山景、水体自然资源。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大海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规划分区
东部华侨城在山海 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 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 题区域,集生态动感、 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 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天麓分为七个区,分布 在东部华侨城不同区域。
主题 公园
住区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整体项目为现代 风格,以简洁的 大面积相同材质 的“箱体”为主 要元素,突出其 质朴而轻盈,融 于山林之间,回 归自然追求本色 的内涵。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

实例分析山地建筑规划设计发表时间:2021-01-06T02:09:50.019Z 来源:《建筑细部》2020年第26期作者:毋飞飞樊文波[导读] 基于我国山地面积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自己的居住地瞄准山地。

湖南城启工程科技有限公司湖南长沙 410027摘要:基于我国山地面积较大,而人口相对较多以及城市化速度的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人口将自己的居住地瞄准山地。

本文以凉山州木里县天和广场项目规划设计为例,结合自身在参与总体规划方案以及部分单体方案设计的过程,对山地建筑进行设计研究,希望对于日后的山地建筑的设计和建设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山地建筑规划;项目定位;总规划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木里藏族自治县隶属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位于四川省西南边缘,全县平均海拔3100米,相对高差4488米。

木里县是一个以藏族为主基地周边多为藏族,具有独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习俗。

周边的商业模式以沿街小商业为主,中心地段经济繁荣,设施配套齐全,具有浓厚的生活氛围。

周边建筑层数不高,有独特的藏区风貌。

图1 产地现状图二、项目组成本项目为高层住宅和大型商业,配合沿街商铺,以及配套用房(物业用房设置在6#栋地下一层和夹层,消防控制室设置在5#栋一层,地下室设置1层车库)组成的综合性居住小区。

三、项目定位本项目利用地形高差因地制宜考虑建筑的合理性,通过建筑消化室内外高差,利用高差打造立体商业。

3.1发挥自身优势——因地制宜设计的整体规划尊重基地内原有肌理以及周边环境,车流、物流、人流的导入与城市交通有良好的衔接,满足所需的复合功能和人群聚集的需求。

3.2亲切的关怀——以人为本项目设计结合商业区以及住宅的运作,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特色,满足购物、休闲、娱乐、居住等需求。

3.3进步的灵魂——继承并创新发展设计构思既要延续传统又要开拓创新,汲取当地藏族民居建筑元素。

某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某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视景独特性
利用山势变化,采用移步换 景的景观设计方案,做到步 步有景
山地建筑与山地环境景观的关系
山地建筑单体设计 与布局
日照关系 减小噪音 建筑通风
本项目此次为东 西向坡地,不涉 及日照关系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 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 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 噪音
本项目要注意河 风对局部小气候 的影响
组织社会性活 动交通出行
利用地势平缓 之处打造社会 性活动中心
度假氛围 KPI体系
整体规划
景观园林 建筑立面 建筑户型
保持整体环境原生态
山地与建筑结合:采用架空式和地表式接地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吸
引出行 大型社会性活动地点放在地势平坦之处,保证
社区内外使用时交通便捷 利用台阶、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区位:东莞,南城西平 占地:16.16万㎡ 建面:22.21万㎡ 容积率:1.2 建筑密度:24% 物业类型:9栋小高,大量别墅
杭州东方润园
区位:杭州,钱江新城,钱塘江畔 占地:8.1万㎡ 建面:22.6万㎡ 容积率:2.8 建筑密度:13.91% 物业类型:7栋高层、超高层(24-41) 绿化率:40%
线网联系型 序轴型
空间主从型
由于景观面与等高线平 行,本项目不适合采用 踏步主轴型和房轴型空 间布局;这样反而影响 建筑采景面
等高线支撑
垂直于等高线
顺应等高线
主 副副
物业发展建议之“形”——山居特色
山之建筑
山 居
交通体 系
山山之之景景 观观
山地景观特点
山地景观特点
环境原生态
山地环境原生态,自成小生 态平衡体系

想赢个三回两回,三五,有点智商就 行;想做 个百老 店,想 一辈子 赢,没 有德商 绝对不 行。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1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1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案例组一:小型住宅建筑1、Werner Sobek这是werner sobek 在山坡上设计的一所住宅。

业主是一名钢琴家,希望在一个僻静的地方演奏自己的音乐而与外界无扰,于是选址于这片山坡上。

这是个很小的建筑。

这个住宅顺着高差依山而建,而向上扬起,几乎与地坡面垂直的屋顶使住宅在山坡上所有散落的住宅中得到张扬,既不突兀,也不平淡。

建筑上大面积的窗使周围的景色尽收于内,建筑的简单起伏也与周围山势的跌荡呼应。

2、Cliffhanger也是一座小房子,可建造的位置可谓对景色的一个占领。

一个方形体块放置在最高的山脊上,面对着无垠的大海,一种居高临下,独领风骚的态势。

结构并不复杂,顺山势而走,由于体量小,空间变化不大,其主要特色在于窗户的设置。

立面上的开窗使最好的风光通过灵活的开窗引入室内,如一幅幅画,不需要在建筑内加多余的摆设。

室外开窗的形式引进室内,使室内分隔与室外呼应,整座房子显得统一、整体。

习习山庄习习山庄位于浙江建德市石屏乡清风洞入洞口。

清风洞处于山体南坡的半山,出洞口为天然行成。

上山游步道在现场定,始于一株枫香古树,联系于石头、树木、建筑的具体关系。

上山流线成“L”型,入口山门十分低矮,“谦卑得像是一户山里人家”。

习习山庄的平面布局顺应了地形。

两组主要功能空间与等高线平行;与等高线垂直的长尾巴屋顶下长廊,其平台和梯段都架空在山体上,以最少的接触表达建筑的轻盈。

长尾巴屋顶坡度与自然山坡坡度相同,强化了与山坡的关系。

与长尾巴坡顶对应的北侧屋面,一棵小树从底层山石上穿出天井,带来一片绿意,显示了葛如南先生对自然的态度。

他曾希望,建筑为石头而建,以后能发展成为石头为建筑而长。

现在,植物都异常茂密,不走近会看不到建筑。

建筑与山体、山石已紧紧长在一起。

湖广会馆波哥大V别墅西班牙圣何塞忘忧谷别墅餐馆设计。

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某山地型别墅区规划案例分析

深圳星河丹堤
区位:深圳,宝安,梅林关口 占地:20万㎡ 建面:36万㎡ 容积率:1.8 建筑密度:20% 物业类型:12栋高层,大量别墅 绿化率:38%
北京棕榈泉国际公寓
区位:北京,朝阳区,朝阳公园 占地:7万㎡ 建面:32万㎡ 容积率:4.6 建筑密度:14% 物业类型:11栋高层
东莞世纪城国际公馆2期
度假氛围 KPI体系
整体规划
景观园林 建筑立面 建筑户型
保持整体环境原生态
山地与建筑结合:采用架空式和地表式接地 交通体系随势而就,打造台地环境,步随景移,吸
引出行 大型社会性活动地点放在地势平坦之处,保证
社区内外使用时交通便捷 利用台阶、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噪音
尽量保持山地原生态
山体融合
充分考虑通风
山地建筑与山地环境景观的关系
山地建筑单体设计 与布局
日照关系 减小噪音 建筑通风
本项目此次为东 西向坡地,不涉 及日照关系
充分利用声音在竖向转 播上的减弱,利用台地、 堡坎、植被等有效规避 噪音
本项目要注意河 风对局部小气候 的影响
利用风压改变风向
利用涡风及绕山风
斜列增加迎风面
点式减小挡风面
山之建筑
生态脆弱性
山地生态环境自成平衡, 在进行开发时容易引起生 态上的“蝴蝶效应”
视景独特性
由于地势变幻,每一个点 都从有不同的角度看到的 景观有所不同
山地景观对景观设计的解读
环境原生态 生态脆弱性
对山地景观设计时的解读
在进行景观设计时注意保持原有 景观,不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链, 以免引起局部环境恶化,如水土 流失等
视景独特性
利用山势变化,采用移步换 景的景观设计方案,做到步 步有景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报告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报告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山地建筑是指建筑物在山地环境中的设计和建造。

与平原地区相比,山地建筑面临着更多的挑战,包括地形起伏、土壤条件、水资源利用等方面的问题。

本文将通过对其中一山地建筑案例的分析,探讨山地建筑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

二、案例背景三、设计原则1.与环境和谐:在山地地形条件下,建筑应尽量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减少对自然的破坏。

该民宿采用了木材和石材作为主要建筑材料,与周围的山林和山石相协调,形成了和谐的景观。

2.利用地形:山地地形的变化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很大的挑战,但也为设计带来了机会。

通过灵活利用地形,可以创造出多层次、有趣的空间效果。

该民宿利用山坡的高低差,打造了多个阳台和露台,提供了不同角度欣赏山景的机会。

3.节约资源:山地环境下,土壤贫瘠、水资源有限,因此在设计中要注重节约资源的原则。

该民宿设置了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储存起来供灌溉和生活用水,减少了对地下水的依赖。

4.保持通风和采光:在山地建筑设计中,通风和采光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山地气候多变,夏天炎热,冬天寒冷,因此要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保证建筑内部的舒适度。

该民宿的设计中考虑了充足的窗户和通风口,以确保自然通风和采光。

四、实践经验1.与当地居民合作:在山地建筑设计中,与当地居民的合作是非常重要的,他们了解当地的环境和文化,可以向设计者提供宝贵的建议。

该民宿在设计过程中与当地居民密切合作,充分发挥了他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

2.结合传统与现代:山地建筑设计应该结合当地的传统建筑风格和现代技术与材料,打造出独特且实用的建筑。

该民宿既保留了传统建筑的特色,又利用现代材料和技术提升了建筑的耐久性和舒适度。

3.考虑人的需求:虽然山地建筑设计面临着很多的限制,但设计过程中应始终将人的需求置于首位。

该民宿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人的舒适感和体验,提供了舒适的客房、露台和公共活动空间。

五、结论山地建筑的设计和建造具有一定的挑战性,但通过合理的设计原则和实践经验,可以创造出与环境和谐、高效节约的建筑。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上进行改良,使设计更加适合现代人的
生活方式。天麓通过空间和隐形的解决
方案,来解决在建筑设计传统中经常忽
略的设计问题,突破了形式上的概念和
视觉上的再现。设计的灵感全部来源于
周围文化和环境的点点滴滴,并整合了
自然风景和建筑空间,将室内和室外融
为一体。建筑的空间感往往体现在葱翠
的高原、水池和中庭上,从而营造出所
12
n错落有秩建筑
2021/10/10
13
道路随地形建设,联系每栋建筑
海景方向
与等高线紧密结合的道路系统
2021/10/10
车行道与建筑连通
底层架空,形成半地下车库
14
小结
布局:利用公共区域形成建筑的主导空间; 地形利用:尽量依照原有地形进行规划设计; 道路设计:沿等高线进行主要道路布局;车行道通向每一栋住宅;
第二,节地的总体布局 。山地居住区节地的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在同样的高度和
日照标准下,山地居住区住宅之间的间距比平地住宅之间的小。因此可以布置更多的住 宅,可以最大化的利用山地的自然高差。同样的原理,不难发现山地的小气候比平地的
更加有利于住宅的灵活布置,这些独特因素都有利于节地节能。
第三,灵活的道路线形。作为骨架,居住区的道路需要人性、便捷、美观的建设。相
此外,所有的小高层和高层单位均采用住
宅一梯两户的定位,确保了住宅户户有景、
无对视。在建筑单体和配套上,兰溪谷2
期在做好室内空间的设计外,对公共空间
的设计也进行了重点倾斜。半开敞景观停
车地库及电梯大堂和生态景观大堂(独立
Townhouse首层两台地入户花园,地库为
生态景观大堂)的设计手法是对兰溪谷1
期的继承和提升。在园林景观上,独具全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

山地建筑案例分析山地建筑是一种根据地形和环境特点来建造的建筑类型。

它既要考虑到自然环境的保护,又要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需求。

在设计山地建筑时,需要考虑到地形、气候、材料等多个因素。

下面将介绍几个山地建筑案例,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这一建筑类型。

首先是日本的一种传统山地建筑,茅屋。

茅屋在日本是一种很常见的住宅形式,特点是屋顶采用茅草覆盖,墙壁采用木材搭建。

这种建筑形式在日本古代就已经存在,并且具有很好的适应性。

茅屋的屋顶可以起到防风、防水、保温的作用,适应山地特殊的气候条件。

同时,茅屋使用的材料大部分来自本地资源,对环境的破坏较小。

除此之外,茅屋的建筑形式还可以融入自然环境,与周围的山水景观相互辉映,形成独特的山地风光。

其次是中国的一座山地建筑,黄山云谷寺。

黄山云谷寺是一座修建在黄山山腰的古庙,以其建筑造型和环境景观而闻名。

整个建筑群依山傍水,半山腰上有山清水秀、薄雾缭绕的自然环境,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寺庙的建筑采用了中国的传统建筑风格,庙宇间错落有致,建筑结构与地势融合自然。

黄山云谷寺的设计充分考虑了山地的特殊条件,在不破坏自然风貌的前提下,创造了一种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形式。

再次是澳大利亚的一座山地别墅,Zeidler Residence。

这座山地别墅位于澳大利亚的布鲁斯山国家公园,是建筑师Tina Naughton和Mark Lawler共同设计的。

别墅的设计突破了传统山地建筑的限制,尽量减少了对环境的干扰。

别墅的主体建筑被嵌入山体,采用了大量的玻璃幕墙贯穿整个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观相互呼应。

别墅的布局和建筑材料的选择都考虑到了能源的使用效率和环境的保护,以实现可持续性发展。

以上是三个山地建筑的案例分析。

这些案例表明,山地建筑的设计需要结合地形和环境特点,充分发挥自然资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并且能够提供舒适的居住条件。

山地建筑的设计应该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山地住宅

山地住宅

绿色的山地住宅摘要:本文从住宅的概念出发,对现代居住建立趋同性、家园感消失和对环境破坏等一些问题进行思考。

通过对山地住宅进行分析,打造具有山地特色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山地住宅;案例分析;一.住宅住宅作为人类生存的必要物质条件,是家庭的物质载体,也是人类生活最基本的物质消费资料。

人类经历了巢居、穴居、山居和屋宇居等阶段,直到目前仍然在探索适宜的居住环境。

居住环境与人们的生活质量、身体健康以及精神状态密切相关。

由于城市化对自然环境产生的破坏,造成了人们对自然的追求越来越强烈。

在忙碌的工作生活结束后,人们大多向往生态自然、舒适宜人的居住环境。

他们常常在心中幻想这样的生活场景:清新自然的山水……炊烟袅袅的乡村……阳光透过的树林……心旷神怡的草原……随着城市的快速发展,这样的场景似乎已经渐行渐远。

长期以来, 人们为了营造舒适、宽敞的居住环境, 不断地开发、占用土地, 建造现代化的住宅。

人们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进行装修,大量消耗资源和能源, 往往忽略了对自然界的补偿和保护,结果造成对环境的破坏,其长期效应势必给人类自身带来巨大损失。

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住宅的关注由安全舒适拓展到对居住环境的关注,于是“绿色住宅”概念开始流行。

“绿色住宅”是在节省能源与资源, 寻求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提出的新概念,是全世界普遍重视环境问题。

“绿色住宅”的提出,展示着现代居住趋势不仅要着眼于居住建筑本身,更应着眼于环境的利用与塑造;不仅要考虑人类自身的需求以外,还需要考虑对自然的消耗采取有效的措施,在为人类营造舒适的居住环境的同时, 将资源和能源的消耗损失减少到最低点。

山地住宅是能体现了“绿色住宅”的典型代表。

二.山地住宅我国是一个多山多丘陵的国家,山地占整个国土面积的2/3以上,主要分布于西部地区。

所以山地住宅是我国住宅中一个重要的元素。

人们对山地居住环境建设的探索也从未停止过。

山地住宅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古代对山水之间居住就有一种非常特殊的感情,人们把山水之间的居住当作最高理想来对待,因为山水能实现对人们心灵的陶醉和对人心灵的洗涤,每个人都能在里面找到自己所需要的元素。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山地住宅案例分析

在原有地形基础上,在 合适的位置,将建筑种在 各个高差上,形成了自然 的错落布局 根据原有地形,采用退 台式土地平正方式,在同 一平正高度上进行小高层 +高层的围合式建筑布局
建筑形态组合
具有较高的容积率,建 筑密度较大,充分项目住 宅部分进行退台式规划, 在同一平台上,围合或穿 插式排布高层及小高层单 位。 小高层采用板式弧形排 布,通过高差梯度,使得 即使楼层高度相同的板式 结构,也可以利用地势差 距扩大视线,化解了楼宇 间视线过密的影响。 高层及小高层采用围合 式或者穿插式排布,使得 高层之间景观视线远 。
龙湖·春森彼岸
项目简介 春森彼岸拥有78万㎡ 的总建筑体量,高达3.8 的容积率,以高层、小高 层、商业与一栋集写字楼 与酒店为主的超高层组成。 在规划形态上选择板 楼和塔楼相结合的原理, 最大限度的保持原生的地 形地貌,在建筑立面,采 取了反规划的建筑思路, 使建筑没有标准层,每个 立面都标新立异。并且在 春森彼岸的地块上,留了 原有岩壁,利用基地和陡 峭山地的特点为视觉及结 构提供了联系。 春森彼岸的高地差、 高容积率、丰富的建筑形 态,均为山地项目起到良 好的启示。
基础经济指标
原地形分析
地块总体呈现出中间 高四周低的环型地形地貌, 中间山体高出四周缓坡20 米左右,属于红线范围内 的丘陵地貌。丘陵侧边缓 坡又高出周边项目10米左 右。
整体规划分析
分析:由于在中部山体高 差明显 ,倾斜角度大, 在此上进行建筑排布及地 下室施工,均有较大的难 度而周边缓坡则相对容易。
交通流线体系
车流动线:双行线绕小区外围一周,与各个地下车库相连(红线为小区内车道)
交通流线体系
人流动线 :红线为主人行道路(日常行走),蓝线为次人行道路(休闲道路)。 红色圆点为人流汇集点。局部(会所)设置升降梯,作为人行通道上高差的解 决方式 。

山林厢宅谈

山林厢宅谈

山林厢宅通过对东部华侨城山海大宅项目的介绍,简述了一个高端的山地别墅项目从开发之初立意到最后施工建成的基本情况。

因地制宜的设计理念从规划一直贯彻至建筑单体设计是本项目的成功地主要因素。

标签:东部华侨城山地别墅因地制宜0.引言东部华侨城生态旅游区位于深圳市大梅沙海滨景区北侧的梧桐山脉中,天麓山海大宅位于其中,北靠梧桐山脉,南面俯视梅沙片区中心,梅沙海滨浴场以及地处海拔250米高地的山坪水库。

44栋房子质朴而轻盈,融于这片青山秀水之间。

一.依山就势1.根据用地山势特征组织路网和建筑布局是设计了坡地别墅的必然的选择。

建筑随山起伏,采取回转排序布局,使建筑曲线与山体的曲线相吻合,避免了与山际线的视觉冲突,对环境价值提升亦有所拉动。

2.尊重景观环境,为了保留原生态的自然,采取“保护性开发”思想,将开发置于大环境中去考虑,尽可能不去破坏一草一木,所有山海大宅均沿坡而筑,同时根据地势坡度差异,合理安排户型,最大限度保护山地资源,减少水土流失及不必要的浪费。

体现出建筑仿佛从山水中原生一样的感觉。

3.别墅组群的规划充分利用基地本身沿山登高线迂回弯曲的地形及由高而下的天然山势,以高低错落有序的几何形体组合创作出一个富有现代感的山地建筑群。

二.山林箱宅(1).如何在这一片原生态的山地丛林中,处理好这几十栋房子的建筑形体与山地自然环境的关系,体现原生态山地建筑自然本色,成为设计立意之初首要解决的问题?(2).“山中的盒子”的概念跃然纸上——44栋房子以简洁的大面积相同材质的“厢体”为主要元素,通过对纯粹明确的体量、几何体面的相互连续和嵌套,把其塑造成极具立体感和光影变化的盒子。

其次再通过对玻璃幕墙,木百叶,铝金属隔栅等不同组合的设计,细化丰富了立面肌理,同时又共同完成了对室内空间的光线的控制。

(3)在建筑材质上主要采用清水混凝土,深灰色的烧面石材、花岗岩、芬兰木,暗红色或者深灰色的涂料,希望通过这类质朴内敛的材质的表现力来回应场所的特定氛围。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共34页文档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万科东方尊峪等共34页文档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பைடு நூலகம்
山地住宅项目案例分析华侨城天麓、 万科东方尊峪等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场地地形
高山台地 山顶台地
天麓住区地块,多分 布在坡地地形
山腰坡地
住宅组群的规划 充分利用基地本 身沿山登高线迂 回弯曲的地形及 由高而下的天然 山势,以高低错 落有序的几何形 体组合创作出一 个富有现代感的 山地建筑群。
平缓坡地
山麓临湖
山脊高地
至深圳市区 地块由坡地和峡谷构成, 与本项目场地类似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11万 ㎡ 33万 ㎡ 0.3 50% 小高层、高层
万科东方尊峪位于罗湖东半山风景区内,东临梧桐山隧道口,西接仙桐体育公园,南靠罗沙路,与 香港隔岸相望,北为深圳第一高峰-梧桐山。占地11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3万平方米,由21栋小高层和 高层依山就势,分三层台地兴建而成。近10万平方米的天然溪谷,与山色呼应;山泉叠韵沿山势自上而 下,被引入前庭后院,活水蜿蜓,环绕于建筑,赋予半山建筑的灵动气韵。
地下车库
由于形成各自 台地,使得地下 停车空间各自形 成独立空间


车库利用地形架空设置在住宅底层,有效 服务每个组 团,同时减小了对地面景观环境的影响; 人车分流体现对人性的关怀; 车库均布实现便捷的对接;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建筑
建筑形态主要 以独立与联排 住宅为主,延 续着一贯的山 地建筑特色, 同时注入了更 为纯粹的西班 牙建筑元素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深圳市龙岗区葵涌镇溪涌村 67600 ㎡ 51000 ㎡,其中 住宅 48000 ㎡,商业 300 ㎡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规划布局
在此自然环 境下,住宅组群 的规划尽量利用 基地本身沿着海 岸线迂回弯曲的 地形及由高而下 的天然山势,营 造建筑与自然的 整体协调氛围。 以高低错落有序 的几何立体组合, 从而创作出一个 富时代感的海岸 建筑群。 沿海的坡地 为别墅区; 后面的台地为 高层住宅区;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市大梅沙片区 343000 ㎡ 275000 ㎡ 0.8 55% 别墅、小高层、Townhouse 度假、商务、居住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东海岸项目地处于大梅沙片区,该片区以外环路为界限,分隔为度假区和 居住区。毗邻自然流早的深圳东部黄金海岸线,背靠郁郁葱葱的菠萝山,面向 蔚蓝的大鹏湾海域.
密结合的道路 系统。 车行道与建 筑连通

住区内主路 住区内支路 住区外环路
底层架空, 形成半地下车 库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建筑项目案ຫໍສະໝຸດ 分析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拥有占地超过4万平方米的社区山体中央公园的社区。 尖岗山高尚住宅区以海拔202.90米的尖岗山为中心,与 占地72万平方米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该区四周环山, 有尖岗山、孖松山、企龙山、岭下山、铁岗水库、西丽 水库等山景、水体自然资源。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各区分布鸟瞰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宝安尖岗山 60万 ㎡ 30万 ㎡ 0.5 80% 独栋、联排、双拼别墅 花园洋房、别墅、公寓、 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 高端度假物业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地形改造
通过对地形的 改造,形成台地, 高层依山就势, 分三层台地兴建 而成

形成相对独立的组团空间,增强项目的邻里感


有利于建设的分期和施工组织
有利于在整体协调的基础上,形成各个部分形
成各自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东方尊峪 深圳罗湖东半山景区 ——高层建筑在高山台地地形的建设
大海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规划分区
东部华侨城在山海 间巧妙规划了大侠谷、 茶溪谷、云海谷三大主 题区域,集生态动感、 休闲度假、户外运动等 多项文化旅游功能于一, 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 天麓分为七个区,分布 在东部华侨城不同区域。
主题 公园
住区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建筑
整体项目为现代 风格,以简洁的 大面积相同材质 的“箱体”为主 要元素,突出其 质朴而轻盈,融 于山林之间,回 归自然追求本色 的内涵。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场地地形
山地地形, 三面环山,位 于山麓至山腰 部分,面朝大 鹏湾海面。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规划布局
根据外环 路划分,分为 住宅区和度假 区。
住宅区 公建区
项目案例分析
万科东海岸 深圳大梅沙
交通
道路随地形建 设,联系每栋 建筑。
与等高线紧
• 通过合理的布局,户户海景
• 坡地住宅居住层面于竖向分开
• 立面设计采用纯现代风格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交通流线
人车分流、公共道路
与私家道路相对分离 一期别墅受地形限制, 未设置连通每户的车行 道路;通往海边的步道 公私相对隔离; 二期将车行道路设置 在建筑的背海面,沿海 面为消防车道,日常为 人行通道。 沿山体设置步道,将 复杂的地形打造成重要 的景观通道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地理区位
由华侨城地产联手招商地产共同斥资50亿元人民币打造的曦城低密度小镇,位于深圳西部,广深高速 北侧宝安出口处,坐落于群山环抱的俊秀山谷之中,以海拔202米的曦山为中心,三面环山,与占地 72万m2的宝安公园隔路相望,紧邻4平方公里的铁岗水库、西丽水库。曦城地理位置优越,素有“西 部门户”和“空中门户”的美称。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场地地形
坐落于群山环 抱的俊秀山谷 之中,以海拔 202米的曦山 为中心,三面 环山。
住区 三面环山
项目案例分析
曦城 深圳宝安尖岗山
小镇拥有配套5万平方米的中心 商业街区,建成后将成为深圳唯 一一个具有山地特色的集超市、 餐饮、娱乐、酒吧和休闲设施于 一体的大型商业片区,也将形成 与深圳其他商圈完全不同风格和 特色的集中体验式山地特色商区。 曦城将巧妙利用三条空间景观轴 线,结合林荫大道、森林公园、 无边际山顶泳池等进行超前规划, 将是深圳稀缺的纯粹山地特色的 西班牙风情小镇。
岸排屋住宅,二期为330余套全海景小高层度假club。
SITE
基地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场地地形
用地属于海边 坡地类型,三面环 海,背靠青山,高 差约50米。地块形 状呈面向西南方向 的内弧形状,由此 在西向和南向形成 两个犄角状半岛, 伸入溪涌湾和大鹏 湾,直接接触海面 处多为礁石,溪涌 项目位置独特而罕 有,处于沿海山坡 上,大鹏湾景致尽 入眼帘。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项目区位 项目占地 总建筑面积 容积率 绿化率 建筑构成 业态构成
深圳东部华侨城 9 平方公里 0.15 80% 独栋、联排、双拼别墅 主题公园、别墅、公寓、 五星级酒店等为一体的 高端度假物业
项目案例分析
天麓 东部华侨城
地理区位
东部华侨城,坐落于中国深圳大梅沙,占地近9平方公里,由华侨城集团斥资35亿元精心打造,集 三个生态主题公园、两个山地高尔夫球场、三座主题小镇、四家主题酒店、四台主题演艺、主题地产和 主题佛教园区等于一体,主要包括大侠谷景区、茶溪谷景区、云海谷高尔夫球会、大华兴寺、茵特拉根 主题酒店群及矿泉SPA、天麓大宅等六大板块,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建筑
为了降低对自然 山体的破坏,在尽量 减少斜坡平整的情况 下,通过住宅单体的 平面设计及布局,做 到户户有海景。为了 体现资源的合理分配, 面积越大住宅越高档, 其位置越靠近海岸线, 同时要做到不遮挡后 面住宅的景观,体现 海滨住宅特色。
项目案例分析
项目案例分析
0.75
61% 退台联排、双拼、叠拼别墅、 小高层 度假、商务、居住
项目案例分析
十七英里 深圳龙岗葵涌
地理区位
“万科17英里”项目位于深圳市东部溪涌盐葵路南侧海岸,西距小梅沙约为6-7公里,项目拥有壮 观的蔚蓝海洋景观、天然沙滩及亿万年远古礁岩群,打造成为大鹏湾一道亮丽的海岸物业风景线。
项目占地面积 67571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为5万余平方米,分为两期开发,其中一期为107套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