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转型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戴世锋:《社会转型与历史教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深刻认识中华文化的历史渊源》,《人民日报》2014-05-16
/wmzh_pd/jj_wmzh/201405/t20140516_1944554.shtml
杨建兵:《墨家政治伦理思想诠》,《学术界》2015年第11期 张友党、宋艳婷:《厘清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几种“国家观念”》,《中学历史教学》
A.铁犁牛耕 家庭农业 C.集体劳作 自然经济
B.奴隶制经济 封建农业 D.集体劳作 铁犁牛耕
解析: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种 向铁犁牛耕演变,①不可能是铁犁牛耕,故A 项错误;刀耕火种是原始社会时期主要耕作方 式,石器锄耕是西周时期的耕作方式,①不只 是奴隶制经济,还有原始社会经济,故B项错 误;②反映的是耕作方式的演变,自然经济是 经济形态,故C项错误;早期农业生产工具简 陋,劳动效率低下,采用集体耕作,①应是集 体劳作,中国古代农业生产耕作方式从刀耕火 种向铁犁牛耕演变,②是铁犁牛耕,故D项正 确。
解析:墨子是站在小生产者利益的立场上的,孟子和商鞅都站在维 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上,故A、B两项错误;在经济方面,三者都提 出了各自主张,考虑了自然经济的生产方式,故C项正确;专制主 义中央集权出现于秦代及以后,与题干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
针对性训练
猜想三:创设情境材料分析经济转型的表现 4.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原始农业向传统农业转型的重 要时期。如图为中国古代农业生产方式示意图,推断空缺 方框①②中最可能填写的是( )
针对性训练
猜想二:运用文明史观辨析诸子百家的主张 3.春秋战国时诸子百家各自提出挽救时弊的主张:墨子 主张国家应节俭;孟子强调划定土地疆界;商鞅主张开辟 阡陌。对于以上三位学者的主张,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 A.三者立论相同,都站在维护统治者利益的立场 B.三者立论相同,都是基于维护农民利益的立场 C.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考虑了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 D.三者立论不同,但同样考虑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
戴世锋:《社会转型与历史教学》,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年版
铁犁牛耕
封建土地 私有制
小农经济 重农抑商
交纳贡赋
税制改革 (初税亩)
刘涛,齐秀生:《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对社会进步的促进》,《鲁东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第16页
• 先秦时期的贵族政治是建立在分封制和宗法制 以及“世卿世禄”制基础之上的由贵族代表人
吴于廑:《世界史•总序》,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 600至前300年间,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轴 心时代”发生的地区大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就是北 纬25度至35度区间。这段时期是人类文明精神的重大 突破时期。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 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 德,以色列有犹太教的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 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 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 要的是,虽然中国、印度、中东和希腊之间有千山万 水的阻隔,但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 地方。 ——【德】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猜想一:透过历史现象探究政治转型的实质
1.“春秋争霸”的“霸”是“伯”的通假字, “伯”是一方诸侯首领的意思。可见,春秋时期的 争霸战争( ) A.推动社会结构转型 B.以维持秩序为目的 C.强化了周王的权威 D.本质上是爵位之争
解析:从材料中“霸”字的含义可知,春秋争霸是争夺首领 地位,必然冲击当时等级森严的分封制,能够促进制度变革 和社会转型,故A项正确;当时的社会秩序是周天子实行的 分封制,争霸战争破坏了社会秩序,故B项错误;诸侯争霸 不服从周王的命令,故C项错误;诸侯战争争夺的是土地、 财产和人口而不是爵位,故D项错误。
针对性训练
2.春秋时期,部分大诸侯分封了一些在政治、经 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如晋封曲沃 就是典型的例子。此现象反映了( ) A.礼乐制度得以强化 B.西周分封制遭破坏 C.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D.井田制度开始瓦解
解析:礼乐制度维护等级森严的分封制度,从“分封了一些在 政治、经济和军事上都脱离本国而独立的国家”,可知不是礼 乐制度加强,而是分封制遭到破坏,故A项错误,B项正确;分 封制度下天子没有形成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中央集权尚未确立, 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经济领域的变化,故D项错误。
【 文 学 】 诗 经 、 楚 辞
【 科 技 】 战 国 司 南 【 书 画 】 战 国 帛 画
道 家
法 家
本
葛兆光:《七世纪前中国的知识、思想与信用世界》,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 长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两个方面:纵向 发展和横向发展。其中纵向发展是指人类 物质生产史上不同生产方式的演变和由此 引起的不同社会形态的更迭。横向发展是 指由彼此分散到逐步联系密切,终于发展 为整体的过程……
物掌握政权的政治制度。官僚政治是建立在官
吏的选拔和任命制基础之上,按照职能和职位
分工、分层管理原则建立起来的中央或地方行
政权力体系,包括有关官僚机构的组织运作与 官僚的活动及一套完整的制度规定。
王明德:《论春秋战国时期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转变》,《理论导刊》
2009年第3期
学在官府 学在民间 儒 家 百家争鸣 科学文化繁荣 墨 家
王进如:《资产重组:春秋战国礼坏乐崩的实质》,《南北桥》(人文社会科学
学刊)20l2年第8期,第50页
特点
争
政治: 经济:人人争利 思想:百家争鸣
表现
生产关系:从土地国有制到封建土地私有制
变
生产方式:从石器锄耕到铁犁牛耕 政治结构: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思想文化:从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
争与变 的关系
针对性训练
5.孔子弟子子贡鬻财于曹、卫之间,结驷连骑, 束帛之币,以聘享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以与 之抗礼,致使孔子名扬于天下。这说明( ) A.儒家思想反对重农抑商 B.商业发展冲击等级制度 C.春秋时期分封制已瓦解 D.儒家弟子受到诸侯重用
解析:材料中并未反映儒家对待农业和商业的态度,故A 项错误;依据材料可知子贡靠着经商可以与国君分庭抗礼, 体现出商业发展冲击了等级制度,故B项正确;春秋时期 分封制逐渐走向瓦解,C项说法错误;子贡一人,不能体 现儒家弟子受到诸侯重用,故D项错误。Fra bibliotek2017年第1期
吴雁南:《春秋战国社会思潮概论》,《重庆师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李春艳《春秋战国环境破坏原因浅析》,《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汉文综合版)
2001年第4 3期,第71 20页 2005
魏丹:《孔子自然观的影响因素探析》,《地理教育》2012年第7-8期,第122页
针对性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