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运用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cf77585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31.png)
以5%和95%百分位的人 体尺寸确定车身室内各部件
的相对位置关系,而驾驶员
座椅的调节行程应能保证:
当座椅调整至最前端时,能 满足5%百分位的人体尺寸要 求;当座椅调整至最后端时, 能满足95%百分位的人体尺 寸要求
布置设计能满足从5%到95%百分 位之间的人体尺寸要求,即符合90%的 使用对象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车身设计中,驾驶员的各种操纵装置应布置在人体 的操纵范围内,并使其驾驶操纵处于最佳的动作和施力 状态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4.1 手的操纵范围
手的操纵范围是车身设计中确定方向盘、综合操纵杆、 各种控制按钮、开关键等的必要条件
研究
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
人体工程学的手操纵范围中心
汽车室内手操纵装置和操纵钮键的布置
垂直距离
踵点位置 驾驶员人体模型布置 驾驶员人体设计H点位置
人体布置的轮廓形状曲线 座椅靠背的压缩量 座椅靠背的厚度
驾驶员座椅水平及垂直调节量
前座舱布置空间的后部设计界限
■考虑室内长和高设计指标,协 调空间大小与驾驶姿势的关系 ■比较三种百分位人体布置的 各关节角度变化和坐姿位置变
?人体伸腿空间
化的情况,确定各H点位置和
标准ISO4513适于下列尺寸范围的车身
座椅靠背角
5°~40°
最后H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127mm~457rm
座椅垂直102rm~165mm
最后H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508rnm
确定眼椭圆的方位角: 眼椭圆的空间位置是倾斜的,在侧视图上 的眼椭圆倾角为-6.4° (长轴前低后高); 在俯视图上的眼椭圆倾角为5.4° (长轴向 右偏转)
注意: 车身设计应使实际H点位置完 全反映设计的H点位置,只有这样驾 驶员入座后,其驾驶姿势才能是室内 布置设计姿势的反映,即保证舒适 驾驶
浅析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
![浅析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d4a25a9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34.png)
浅析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摘要:人机工程作为汽车设计开发过程中的重要工具,在现代汽车设计制造业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人们已经不能满足于汽车的代步功能,对汽车的人性化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文从人机工程学角度出发,对人机工程在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中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人机工程;汽车设计;应用引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汽车作为当今社会常用的交通工具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近年来,消费者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乘坐舒适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若解决此类问题就应用到了人机交互原理,这样由原来纯粹的汽车研究转向了人与汽车配合上来,一门新兴的学科即人机工程应运而生。
人机工程既是一种设计理论,也是一种系统评价技术,主要是运用科学理论方法来处理人、机、环境三大因素之间的关系。
汽车工程主要涉及到汽车设计和汽车制造两个方面,其中汽车设计主要从乘坐舒适性、操纵方便性、目视装置便捷性进行人机工程设计,汽车制造则使用人机工程学解决整车装配中的高频重复性操作、工作环境差等问题。
1、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与要求汽车的设计开发,必须围绕以人为中心的人性化前提展开。
因此,汽车人机工程设计的任务就是开发出使驾驶者感到操纵方便、高效、不易疲劳,使乘坐者感到舒适、安全的汽车产品。
由于驾驶者身材各异,而一种汽车的布置尺寸只有一种,要使一种操纵件的布置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身材驾驶者的手脚伸及性与姿势舒适性的要求,必须对人机工程进行仔细研究。
例如,同是操纵油门踏板,高个子驾驶者比矮个的座椅要靠后一些,但他们的手臂和腿的长度相差并不大,因此,高大的男人比娇小的女人更不易触到仪表板。
对操作姿势来说,通过试验研究,由座椅、踏板和转向盘的位置以及驾驶者姿势参数的变化得到了驾驶者的舒适特性。
2、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上的运用2.1基于人体形态的设计和制造人体形态方面,不同的性别、不同的人种、不同地区及年龄等都是影响人体形态的因素,人体的身体尺寸、特点各有不同,因此汽车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目标客户的地区、群体的人体形态特点,这也决定了当今社会中,以一种特定的产品规格同时满足不同地区的市场需求是非常困难的。
汽车人机工程学
![汽车人机工程学](https://img.taocdn.com/s3/m/8023ca5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26.png)
THANKS.
自动驾驶对人机工程学的挑战
自动驾驶的安全性
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对人机工程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如何确 保自动驾驶系统在各种路况和交通环境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人机协同驾驶
在自动驾驶技术逐渐普及的背景下,人机协同驾驶将成为一 种新的驾驶模式。如何实现人车之间的顺畅交互,提高驾驶 的安全性和舒适性,是未来人机工程学研究的重点。
人机工程学在新能源汽车的应用
用户体验优化
新能源汽车在环保和节能方面具有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续航里程、充电设施等 方面的挑战。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优化用户体验,提高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接受度 。
人机协同控制
新能源汽车的驾驶控制与传统汽车有所不同,人机工程学可以通过研究人车协同 控制,提高新能源汽车的驾驶安全性和舒适性。
车载娱乐系统
音频系统
01
提供高品质的音响效果,满足驾驶员和乘客的音乐、广播和电
影等娱乐需求。
视频系统
02
通过车载显示屏播放电影、电视节目和游戏等内容,增加行车
途中的娱乐性。
网络连接
03
提供车载Wi-Fi和蓝牙连接功能,方便驾驶员和乘客上网、听歌、
导航和语音通讯等。
汽车人机工程学挑战
05
与未来发展
汽车人机工程学原理
02
人体测量学
人体测量学定义
人体测量学是一门研究人体尺寸、形态、活动范围和生物 力学特性的科学,为汽车人机工程学提供基础数据。
人体尺寸测量
通过测量不同年龄、性别和地区的人体尺寸,为汽车设计 提供参考,确保座椅、方向盘、踏板等部件适应不同人群 的需求。
人体姿态与运动
研究人体在坐姿、立姿和运动状态下的姿态和运动特性, 为座椅、踏板和操作界面设计提供依据,提高驾驶的舒适 性和安全性。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a0c05c73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302f363.png)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问题一、引言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汽车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种交通工具。
在汽车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问题需要被高度重视。
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如何设计和安排人类与器材之间的关系以使得其实现目标的学科,涉及到人体工程学、心理学、认知科学等诸多领域。
在汽车的设计中,人机工程学问题直接影响了汽车的操作安全、乘坐舒适度以及驾驶者和乘客的体验。
因此,在汽车的设计中,如何解决人机工程学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
二、座椅设计座椅设计是人机工程学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它关系到驾驶者和乘客的乘坐体验。
在进行座椅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人体工程学因素人体工程学是座椅设计的重要依据,通过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可以让驾驶者和乘客在长时间的乘坐中感到舒适。
如座椅的高度和角度需要考虑到驾驶者或乘客的腿部长度和膝盖弯曲程度,以及驾驶者和乘客的身材等因素。
2.舒适度座椅的舒适度是判断座椅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
舒适度和人体工程学因素密切相关,合理的人体工程学设计能够提高座椅的舒适度。
此外,座椅的材质也直接影响着座椅的舒适度。
目前常用的材质包括皮革、布料和人造革等。
3.安全性座椅的安全性同样需要被高度重视。
在设计座椅时需要将安全因素放在首位。
如座椅需要具有足够的支撑力以及合理的头枕位置,避免发生碰撞时对驾驶者或乘客造成的伤害。
三、仪表盘设计仪表盘是汽车驾驶者的操作界面,它需要通过合理的人机工程学设计来保障驾驶者的安全和舒适度。
在进行仪表盘设计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直观易懂仪表盘的设计应该直观易懂,驾驶者可以通过一侧目光就可以获取所需信息。
此外,仪表盘的颜色、字体、大小以及布局等因素都需要考虑到驾驶者的视觉适应能力,从而提高驾驶者的操作安全性。
2.合理的位置和角度仪表盘的位置和角度也需要考虑到驾驶者的人体工程学因素。
在设置仪表盘的高度和角度时需要考虑到驾驶者的坐姿及身高等因素,以提高仪表盘的舒适度和易读性。
汽车人机学复习
![汽车人机学复习](https://img.taocdn.com/s3/m/fe520792336c1eb91a375df7.png)
仪表观察距离
L3与水平面的夹角 应该在30°范围内。 仪表盘平面到眼椭 圆中心的距离应该 在650~760mm之间 选取,对于普通家 庭轿车,建议取为 710mm左右。
仪表平面角度
仪表盘平面与直线L3 的夹角一般控制在90°±10°范围内
汽车人机工程设计辅助工具 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内容
1、汽车人机工程设计辅助工具
H点工具 眼椭圆 头廓包络 膝部包络 胃部包络 手伸及界面
H点工具
H点测量工具和H点设计工具,H点工具可用于 建立车内布置关键基准点和尺寸。
H点是人体身躯与大腿的连接点,即胯点。
汽车实际H点是指当H点三维人体模型按规定步骤安放在汽车 座椅中时,人体模型上左、右两 H点标记连接线的中点。表示 汽车驾驶员或乘员入座后的胯点关节点在车身中的实际位置。
只需要人体尺寸的第 50 百分位尺寸数据作为产品尺寸
III型产品尺寸设计 设计的依据之设计任务,称为Ⅲ 型产品尺寸设计,也
称 折中设计。
满足度
所设计的产品或工程系统,在尺寸上能满足 的合适使用者的人数,占特定使用者群体的 百分率,称为满足度。
I型产品尺寸设计
应将满足度取为98%,应选用第99百分位和第1百分位 的人体尺寸数据作为尺寸设计上、下限值的依据。
•786-99G>L53,HR基准面位于SgRP处 •786-99G<L53,HR基准面位于AHP后方786-99G处 •L53:AHP到SgRP的水平距离
2、汽车人机工程布置设计内容
•踏板布置 •驾驶员H点布置 •转向盘布置 •仪表板布置 •手操纵杆布置 •驾驶员视野设计 •后排乘员空间布置 •头部空间布置 •宽度方向乘员布置 •后视镜布置
汽车人机工程学
![汽车人机工程学](https://img.taocdn.com/s3/m/d683a9a2b14e852458fb57c2.png)
第六章 汽车人机 工程学
人体模型和工具
相关定位基准和 尺寸代号
造型和内饰设计 相关工作 概述
H点二维人体模 型
H点三维人体模 型
眼椭球
头廓包络
驾驶员手伸及界 面
其它人体工具
头廓包络
头廓包络是指不同身材的驾驶员和乘员在适意的驾驶和乘坐姿势时 ,他们头部的空间分布范围,用以确定车身内部顶棚的高度。根据 其用途,头廓包络只取其上半部分,其基本形状为椭球面。
A类车和B类车的区别主要就是:H30-座椅高度,TH17、TL23-座椅行程,A40-靠 背角,这几个参数取值范围的不同。
如表,是G小于-1.25、50%性别构成、使用盆骨和肩部安全带约束条件下的手伸及 界面数据表
其它人体工具
在方向盘、仪表台以及安全带的设计中,需要考虑驾驶员膝 盖、小腿和腹部占据的空间范围,对应的人体工具是驾驶员 对离合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胫膝位置、驾驶员腹部位置。在 SAE标准中,针对载货汽车驾驶员给出这两种工具,表现为二 维曲线轮廓,都为一定大小的圆弧。其尺寸和定位参数具体 参见SAE J1521和SAE J1522标准。
第六章 汽车人机 工程学
人体模型和工具
相关定位基准和 尺寸代号
造型和内饰设计 相关工作 概述
H点二维人体模 型
H点三维人体模 型
眼椭球
头廓包络
驾驶员手伸及界 面
其它人体工具
界面的定义及三 种操作任务
界面的定位基准 界面的数据表达
驾驶员手伸及界面是驾驶员 前方的空间曲面。根据操纵 任务的不同,表现为三个曲 面。 • 三指抓握方式的伸及界面 • 指按的伸及界面 • 手握方式的伸及界面
H点三维数字模型: H点设计工具 HPD(H-Point Design Tool) 进行乘员的布置设计
人机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b7158080975f46526d3e1cc.png)
35
三、人机设计主要方法
24
二、人机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6、上下车方便性:
上下车方便性是汽车人机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整车的布置设计必须满足乘员上下车方便性 的要求。 通过对人体生理和汽车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人体的上下车方便性的角度和相关尺寸范围,作 为设计校核参考的依据。
25
二、人机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7、显示:
1、人体坐姿设计方法:
驾驶员坐姿通常由以下参数确定:
H30-1 ——R点到踵点垂直距离 L99-1——R点到踏点水平距离
A40-1
A40-1——座椅靠背角 A46-1——踝角
二、人机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9、空间:
位置/ 标识、 手部伸及、舒适
储物空间 乘坐空间
29
二、人机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10、其他方面:
30
目录
一、人机工程概述 二、人机工程主要工作内容 三、人机设计主要方法 四、人机工程在开发各阶段的验证方法
31
三、人机设计主要方法
1、人体坐姿设计方法:
驾驶员坐姿设定是整车人机工程中非常重要一项内容。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驾驶员、座椅、踏板(油 门、制动、离合)、方向盘、换挡器等构成一个约束系统。在驾驶员坐姿设定过程中,不仅需要考虑乘 坐舒适性、还需要考虑操纵方便、轻巧,此外还需综合考虑视野、上下车方便性、空间、车型定位等。
机
汽车人机工程学概论
![汽车人机工程学概论](https://img.taocdn.com/s3/m/d720227d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1c.png)
驾驶员视野设计
仪表板视野
图9 仪表板视野测量示意图
驾驶员视野设计
眼椭圆
☆ 汽车驾驶员眼椭圆是指不同身材的驾驶员以正常驾驶姿势坐 在座椅上,其眼睛位置在车身中的统计分布图形。由于图形呈椭 圆状,故称之为“眼椭圆”。在车身设计中一般采用眼椭圆样板 来描述驾驶员的眼睛分布范围。 ☆ 国际标准ISO4513 中,对应于一定的座椅水平调整行程,提供 了各种百分位的驾驶员眼睛分布位置,即侧视图和俯视图上的相 应眼椭圆样板,并适用于下列尺寸范围的车身:
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H点人体模型
图1 H点人体模型
人体尺寸与人体模型
汽车实际H点 汽车实际H点是指当H点三维人体模型按规定的步骤安放在汽车
座椅上时,人体模型上左右两H点标记连接线的中点。
☆ 汽车实际H点是与操纵方便性极坐姿舒适性相关的车内尺寸 的基准点; ☆ 汽车实际H点是确定眼椭圆在车身重位置的基准点; ☆ 汽车实际H点也是确定座椅参考点R(H点与R点重合)的基 准; ☆ 汽车实际H点的位置影响到驾驶员的手伸及界面。
上下车方便性
通道尺寸
☆对于后座的上下车方便性(图14、15),H131(后门槛至 地面的垂直距离)、HY2(R点到后车门上沿的垂直距离)、 L19(后入口的足部空间,后门最大开度时内边缘或在门槛之 上102mm的立柱与前座椅最小距离)、LX1(前车门X方向最 大开度)、LX2(前车门对角最小距离)、LX3(后车门X方 向最大开度)有直接影响。一般而言,高度方向上的上下尺寸 不因级别而异,而长度方向的尺寸则因级别的不同而有不同的 要求,级别越高,尺寸越大。推荐值如下:L19>250mm H131<400mm HY2>750mm 。
头廓包络线
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
![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9e8dc8f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2b.png)
座椅设计
座椅设计需考虑人体坐姿和受力分布, 通过人机工程学原理优化座椅形状、材 质和调节功能,提高乘坐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的重要性
提高安全性
01
通过优化人机界面,降低驾驶员操作失误和疲劳驾驶的风险,
提高道路交通安全。
提高舒适性
02
优化座椅和驾驶室环境,提高驾驶员和乘客的乘坐舒适感,增
强驾驶体验。
提高效率
特点
人机工程学强调人因工程和人机交互 的重要性,注重从人的生理、心理和 认知特点出发,实现人与机器的最佳 配合。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驾驶舱设计
显示与控制系统设计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广泛应用于 驾驶舱布局和操作界面优化,以提高 驾驶员的驾驶体验和安全性。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显示与控制系统设 计中,注重信息的清晰度和可读性, 以及控制装置的易用性和可靠性。
解决方案
在某些情况下,安全气囊可能会误触发,给乘客带来不必 要的困扰。
通过优化安全气囊系统的传感器和算法,降低误触发的可 能性,提高乘客的安全性。
05 未来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 的趋势
智能化人机交互
语音识别与控制
通过语音识别技术,实现 驾驶员对汽车的简单控制, 如导航、音乐播放等。
触控与手势控制
利用触摸屏和手势识别技 术,提供直观、自然的交 互方式,提高驾驶安全性。
感谢您的观看
04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 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驾驶员视野优化
视野盲区
在汽车设计中,驾驶员的视野盲区是一个常 见问题,可能导致驾驶安全风险。
解决方案
通过优化汽车A柱、后视镜等设计,减少驾 驶员视野盲区,提高驾驶安全性。
操作界面简化与人性化
浅谈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
![浅谈人机环境系统工程在汽车设计中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bbd102333968011ca30091e4.png)
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 综合性边缘技术科学, 它从一系列 基础学科中吸取了丰富营养, 并奠 定了自身的基础理论。人- 机- 环 境系统工程的基础理论可以概括 为控制论、模型论和优化论。运用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进行汽车 设计, 能够确保汽车的操作安全、 驾驶舒适。 人- 机- 环境系统工程研究的内容
车身颜色的选择 提起汽车 的颜色, 人们自然会想到五彩缤纷 的色彩。这些色彩不仅美化了汽 车, 而且与交通安全密切相关。色 彩是一种无声的语言, 不同的色彩 对人的生理和心理产生不同影响。 不同色彩的组合还可以调节人的 感情, 色彩能引起人们视觉上的远 近差异。一般来说, 浅色调使物体 显得较大, 向前突出, 增加亲近感; 相反, 深色调使物体显得较小, 向 后退缩, 增加距离感。研究表明, 在 雾天、雨天或每天早、晚时分, 黄色 汽车和浅绿色汽车最容易被人发 现, 发现黄色汽车或浅绿色汽车的 距离比发现深色汽车要远3倍左 右。因此, 浅淡且鲜艳的汽车颜色 不仅使汽车外形轮廓看上去更大, 使汽车有较好的可视性, 而且可使 汽车驾驶员精神兴奋、精力集中, 因此有利于安全行驶。
汽车座椅的设计 汽车中的 座椅是影响驾驶和乘坐舒适程度 的重要设施, 而驾驶员的座椅更为 重要。舒适而操作方便的驾驶座 椅, 可以减小驾驶员的疲劳程度, 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驾驶座椅的靠背与座面的夹 角及座面与水平面的夹角是影响 驾驶员驾驶作业的关键。驾驶员在 行驶中的视线垂直于视觉目标, 观 察效果最好。如果靠背倾角太大,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88d3a038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ac.png)
第四章人机工程学在车身设计中旳应用§4-1 概述人机工程学是近40年来发展旳一门新兴学科, 在车身设计中得到了大量旳应用。
一、人机工程旳概念研究对象: 人—机—环境系统旳整体状态和过程。
任务:使机器旳设计和环境条件旳设计适应于人, 以保证人旳操作简便省力、迅速精确、安全舒适, 充足发挥人、机效能, 使整个系统获得最佳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研究范围:①人旳生理、心理特性和能力极限——能承受旳极限;②人机功能旳合理分派——充足发挥各自专长;③人机互相作用及人机界面设计;互相作用——运用信息显示屏和控制器实现人—机间信息互换旳过程;人机界面——使显示屏与人旳感觉器官旳特性相匹配, 使控制器与人旳效应器官相匹配, 以保证人、机之间旳信息互换迅速、精确。
④研究环境及其改善——温度、湿度、照明、噪声、振动、尘埃、有害气体等对人旳作业活动和健康旳影响。
以及控制、改善不良环境旳措施和手段;⑤研究作业及其改善——人从事体力和脑力作业时生理、心理变化, 由此确定作业时旳合理负荷及耗能量、合理旳作业和休息制度、合理旳操作措施→↓疲劳, 保障健康, ↑作业效率;⑥研究人旳可靠性与安全——工程系统日益复杂和精密, 操作人员面对大量旳显示屏、控制器, 轻易出现人为差错而导致事故发生。
→研究人旳可靠性及影响原因, 寻求减少人为差错, 防止事故发生旳途径和措施。
二、人机工程学与车身设计旳关系1.人机工程学旳研究目旳——要处理旳问题①怎样减少汽车旳多种物理性能对人生理、心理所产生旳影响;②怎样减少驾驶操作旳失误而导致旳事故。
2.在汽车工程中旳应用——对既有条件下驾驶汽车和乘坐汽车在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各方面进行大量记录与调查, 引入生理学、医学、心理学、人体解剖学、运动生物学、人体测量学、工程学、机械学、环境科学、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学科旳观点和措施, 开展全面研究和分析→改善汽车旳多种性能。
目旳:为汽车设计、改善提供多种调查、改善、试验与分析成果, 使汽车更好地、尽善尽美地为人服务。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483f591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c8.png)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孙兵【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人们在追求汽车时尚动感的外形和充沛动力的同时, 也越来越关注汽车的舒适性和操作便利性.文章阐述了人机工程学基本理念及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以提升用户对汽车产品的实际体验.【期刊名称】《时代农机》【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2页(P126-126)【关键词】人机工程学;汽车设计;应用【作者】孙兵【作者单位】江铃控股有限公司,江西南昌3300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U462人机工程学,是把人的因素作为产品设计的重要参数,以人的安全、健康、舒适为目标的一种新的理论依据和方法。
其核心研究内容是优化人与机器设备的关系。
在当今的汽车设计中已普遍运用人机工程学的原理,将人机协调的理念渗入到具体的汽车结构设计当中,以改善驾驶员的驾驶环境、降低其劳动强度,并同步提升驾乘人员的舒适性,使车辆总体性能达到最优化。
1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1)基于感管的设计应用。
人是通过感觉器官来获得各种信息,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或人的自身状态受到刺激时,感觉器官接收到刺激带来的作用,人的神经终梢发生兴奋,并传送到大脑皮层,因此产生感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特殊属性的反映,为人的认识活动提供原始资料,是人了解自身状态和认识客观世界的初阶。
在汽车设计中,主要针对人的视觉、听觉和触觉进行适应性的设计,以求到达最佳的感官体验。
视觉是最重要的感官方面的体验,而驾驶员视野作为一项重要的视觉要求,需要在满足前方180°视野、A柱双目障碍角、A/B/C柱直接视野障碍、后视镜视野要求、前风窗视野要求等法规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设计,以确保车辆的安全性要求。
同时,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也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需对刮刷面积、玻璃的A/B区分项要求进行设计校核,使刮刷能有效地清除前挡玻璃影响视线的物质,让驾驶员视线清晰,确保行车安全。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https://img.taocdn.com/s3/m/59b92b09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ce.png)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原理人机工程学是一门研究人类与机器交互的科学,也被广泛应用于汽车设计领域。
在汽车设计中,人机工程学原理有助于提升汽车的人性化、便利性和舒适性。
本文将探讨汽车设计中应用的人机工程学原理,并分析其对汽车设计的影响。
一、人体工学设计原则人体工学设计原则是人机工程学的核心原理之一,旨在确保汽车内部的布局、控制和操作与人的身体特征和功能相匹配。
比如,汽车座椅的设计应考虑人体工程学,确保舒适度和支持度,减少驾驶员在长时间驾驶时的疲劳感。
此外,车门、按钮、调节杆等控制组件的位置和形状也需要符合人体工学原则,以方便驾驶员和乘客的实际操控。
二、可用性设计原则可用性是指汽车的设计是否易于操作和理解,符合用户的认知和期望。
人机工程学原理可以帮助设计师进行用户界面设计,以确保操作面板的布局和标识符合人类相关的认知规律。
例如,汽车仪表盘的设计应该清晰直观,信息显示简明,驾驶员能够迅速获取所需信息,避免分散注意力。
此外,人工智能辅助系统、语音识别和手势控制等技术的应用,也是提升汽车可用性的重要手段。
三、驾驶员注意力与认知负荷管理原则驾驶员注意力与认知负荷管理原则是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应用。
合理的汽车设计应将驾驶员的注意力集中在驾驶任务上,减少分散驾驶员注意力的因素。
例如,尽可能减少驾驶过程中需要进行频繁操作的控制件数量,避免通过复杂的操作流程完成简单的操作。
此外,智能驾驶、自动辅助系统等新技术的引入,也有助于降低驾驶员的认知负荷,提升驾驶安全性。
四、人机界面交互设计原则人机界面交互设计原则旨在确保用户与汽车的交互过程简单、高效、直观。
例如,触摸屏和旋钮控制的设计应该符合人的触觉感知和手指灵活性,使用界面的布局应简明易懂,标识符和按钮大小合适,以便用户能够轻松操作。
五、可访问性设计原则可访问性设计原则是人机工程学原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强调汽车应该适应各类用户的需求,包括身体障碍、运动能力受限、视觉或听觉障碍等。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2f64028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80.png)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一、概述人机工程学可以定义为研究人与机器或系统之间交互的科学和技术领域。
在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分析中,研究人与汽车之间的交互,着重于汽车设计和人的人体工学特性的匹配。
人机工程学可通过减少人员疲劳、错误和增加工作效率、安全性以及用户满意度,从而提高汽车的质量和可用性。
二、人体测量汽车设计时需要考虑人的身体尺寸变化。
密集的人体测量以确保汽车的舒适和安全性是必需的,这方面已经有了许多研究。
最普遍的方法是通过人类模型进行人体测量和建模。
使用这种方法,汽车制造商可以捕捉不同族裔和文化之间的尺寸差异。
人体测量也可以用于确定座椅高度、踏板高度和方向盘高度以及其他控制面板的位置,通常使用因人体尺寸而异的平均值。
三、人的行动汽车的设计必须考虑到人的行动。
例如,将机器部件放到人可以方便访问的位置,同时保持安全。
控制面板的位置和配置必须适合驾驶员的身体类型和位置,以确保对所有人具有较好的可访问性和易用性。
汽车也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司机的分心。
四、人的感知在设计中需要对人的感知做出考虑,这可以帮助产生最能满足人类需求的产品。
例如,材料质地、颜色和视觉效果等可以影响最终的汽车印象。
而且,音响、香气和触感等因素也可以影响汽车到达用户的整体感知。
五、综合评价在进行人机工程学分析后,需要进行综合评价,以确保汽车的设计最终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
这样能够降低驾驶员的错误率和疲劳感,并使汽车变得更加舒适和易用。
汽车制造商通常会进行试乘试驾和模拟测试来评估汽车设计的人机工程学。
六、结论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在整个设计阶段,汽车制造商都应该特别关注驾驶员和其他乘客的需求。
通过毫不妥协地将人机工程学原则应用于汽车设计中,可以减少疲劳和错误率,促进安全和舒适性,并增加用户满意度。
论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论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89679de76eeaeaad1f3307d.png)
s e a r c h a n d d e v e l o p me n t p r o d u c t i o n i n mo d e m s o c i e t y .T h i s a r t i c l e f r o m t h e p e r s p e c t i v e o f t h e e r g o n o mi c r e l a t e d t e c h n i q u e s ,t h e d e s i g n
o f t h e s a f e t y c a r b o d y a r e d i s c u s s e d . Ke y wo r d s : e r g o n mi c s ; s a f e t y d e s i g n; t h e c o n t r o l s
科 技 论 坛
・ l 0 3 ・
论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工程 中的应用
罗 龙 飞 馏 冯 如 只
( 1 、 中原工学院机 电工程 学院,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7 2 、 河南机电职业学院汽车工程 系, 河南 郑州 4 5 1 1 9 1 ) 摘 要: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产品设计过程 中的应用越来越被A - 4 f 3 重视 , 在 现代社会 汽车研 发生产 中受到 了高度的重视。从人 机工程 相 关技 术角度 出发, 对汽 车车身安全设计等进行 了论述。
关键词 : 人机工 ; 安全设计 ; 操 纵 装 置
Ab s t r a c t : T h e a p p l i c a t i o n o f e r g o n o mi c s i n a u t o mo t i v e p r o d u c t d e s i g n h a v e b e e n p a i d mo r e a n d mo r e a t t e n t i o n ,i n a u t o mo b i l e r e -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应用(精选五篇)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应用(精选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4989a401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b0.png)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应用(精选五篇)第一篇: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应用题目: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学生姓名:学生学号:专业名称:机械工程所属学院:机械工程2015年6月人机工程课程论文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机工程学理论在产品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而作为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汽车,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之中的应用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以驾驶员为中心还是以乘坐人员为中心,都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们的需求。
并且各种主、被动保护措施也使人们在突发危险时,能最大限度地减小伤害,确保人的安全。
总之,汽车设计中的各种设计都应该将人的因素考虑其中,确保了以人为主的设计原则,使汽车更完美地服务于人们。
本文主要阐述了人机工程学概念以及人机工程理论在汽车车身设计、汽车座椅设计、安全方面的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字:人机工程学;汽车车身设计;汽车座椅设计;安全性设计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ergonomics theory occupies more and more high status in the product design.As a car is closely related to human life, the application of ergonomics in automobile design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Both for the center with the driver to take people as the center, should be maximally satisfy people’s needs.And all sorts of main and passive measures also make people safety and minimize harm in immediate danger, Anyhow, all sorts of designshould consider including the human factor, to ensure that the design principle is given priority to people and make the car perfectly serve the people.This article mainly expounds the concept and the theory of ergonomics in the automobile body design, automotive seat desig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afety aspects of the design.Key word:ergonomics;automobile body design;automotive seat design;security design人机工程课程论文0.绪论人机工程学是工业工程研究的众多重要学科领域之一。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7ea6394e45c3b3566ec8b61.png)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们已经不满足于汽车的代步功能, 越来越多地追求驾驶的操纵性与舒适性, 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设计中占有越来越高的地位。
文章主要阐述了人机工程学概念以及人机工程学理论在汽车信号灯设计、仪表盘设计、方向盘设计、汽车座椅设计、操纵装置设计及安全系统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汽车设计; 人机工程学; 应用;前言随着科技的发展, 汽车的变化也是日新月异, 人们对汽车的操作稳定性和乘坐舒适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汽车设计研究中, 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人的主体性地位, 我们必须坚定让人在使用汽车过程中感到安全、舒适的目标。
人机工程学就是这样一门新兴的学科, 它是一门从人的心理和生理角度来研究人机环境之间的相互配合规律的学科, 而汽车人机工程学则是研究人汽车环境之间优化配合的学科, 本学科的人机系统设计理论, 就是科学地利用三个要素间的有机联系来寻求系统的最佳参数。
1 人机工程学在汽车设计的应用1.1 信号灯的设计在汽车信号灯设计时, 信号灯必须清晰醒目, 以使用目的的不同为区分, 信号灯在满足要求的情况下要放在鲜艳的位置, 与操纵机构不能发生干涉, 比如信号灯背景色首选灰暗色, 警示灯不利因素信号灯用红色, 提醒信号灯用黄色, 运行正常用绿色。
1.2 仪表盘的设计当前仪表盘的布置形式通常分为集中布置, 置于方向盘下, 设计基本原则是确保转速、车速、水温、油箱油量、报警指示灯等重要信息能直接明了地出现在驾驶员可视范围内, 减少方向盘与转动头部的影响, 绕开由按钮、手柄、操作杆等造成的视野盲区, 及时提供汽车状态信息, 准确反映情况, 使驾驶员能立即做出反应, 减少安全事故发生几率, 提高行驶安全性。
另外, 在设计仪表盘具体位置时还要考虑仪表盘平面的目视距离以及仪表盘平面的角度。
研究经验表明【2】:仪表盘的目视距离在460~710mm之间, 以550mm为最佳目视距离;仪表盘中心和驾驶员眼球中心连线与仪表盘平面角度设计呈9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NO.1 确定汽车造型的硬点尺寸 NO.2 确定汽车内部空间尺寸 NO.7 汽车乘坐安全性(主动、被动安全性) NO.3 校核驾驶员的最佳坐姿 NO.8 汽车舒适性(噪音、振动、乘坐空间和温度) NO.4 校核操纵方便性 NO.9 汽车使用方便性
NO.5 校核视野
NO.10 汽车装配保养方便性 NO.6 校核上下车方便性 NO.11 轿车娱乐性(收音机、CD、DVD机等) NO.12 轿车外形观赏性(车型样式、色彩等) 注:其中前6项与轿车总布置关系最大,直接需要总布置进行设计和校核。
关于就脚控制件的布置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8
人体坐姿校核
校核目的 在整车布置设计的过程中,为了能尽量降低驾驶员的疲劳程度,通过对人体的生理结构进行 研究而得到人体的舒适驾驶姿势,这是在总布置设计中必须遵守的依据,同时本着提高车内空 间利用率、满足外造型和整车尺寸原则,进行人性化的最优化设计。 校核内容 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后排乘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驾驶员SAE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引用标准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SAE J826-2002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 J4002-2005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J1517-1998 驾驶员选择的座椅位置 SAE J1052-2002 汽车驾驶员及乘员头部位置
6
各国相关标准
美国汽车工程师学会标准(SAE):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SAE J826-2002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 J4002-2005 H点机械和设计工具规程和规格 SAEJ1517-1998 驾驶员选择的座椅位置 SAE J1052-2002 汽车驾驶员及乘员头部位置 SAE J941-2002 汽车驾驶员眼点位置 SAE J1050-2003 驾驶员视野的描述和测量 SAE J287-2007 驾驶员手控制区域 SAE J1138-1999 乘用车多用途车和总重量不超过100001b 的货车的驾驶员手操作位置设计标准
9
人体坐姿校核
驾驶员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根据踵点,踏板参考点,驾驶员设计H点、方向盘中心位置及座椅靠背角确定驾驶员坐姿, 对以下尺寸进行测量: H30-1 R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L53 R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A40-1 靠背角 A42-1 躯干与大腿夹角 A57-1 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A44-1 膝盖角 A46-1 踝角 H61-1 头部有效空间 H47-1 头部包络线与顶蓬的最小间隙
17
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
前风窗玻璃A、B区确定
视野区域A是下述从V点向前延伸的4个平面与挡风玻璃外表面相交的交线所封闭的 面积: 通过V1和V2点且在X轴的左侧与X轴成13°角的铅垂平面; 通过V1点,与X轴成3°仰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2点,与X轴成1°俯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1和V2点且在X轴的右侧与X轴成20°角的铅垂平面。 视野区域B是指由下述4个平面所围成的挡风玻璃外表面的面积,且距挡风玻璃透明 区的边缘向内至少25mm: 通过V1点,与X轴成7°仰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2点,与X轴成5°俯角且与Y轴平行的平面; 通过V1与V2点且在X轴的左侧与X轴成17°角的铅垂平面; 以车辆纵向中间平面为基准面且与上一条中的平面对称的平面。
7
各国相关标准
欧洲经济共同体汽车法规(EEC标准):
EEC-127 EEC-317 EEC-318 EEC-649 机动车辆的后视镜 机动车辆玻璃表面的除雾和除霜系统 机动车辆刮刷和清洗系统 机动车辆驾驶员视野方面
欧洲经济委员会机动车法规(ECE标准):
ECE R46 辆的统一规定 ECE R35 关于批准后视镜和就后视镜的安装方面批准机动车
20
手伸及界面校核
A、B区定义 基准平面即经过方向盘中心,与Y轴垂直的纵向铅垂面。A区为基准平面的左边,B区 为基准平面的右边。 对于按钮、开关位置的布置应满足法规SAE J1138-1999的要求。具体见下表:
21
踏板间距布置校核
校核目的 在汽车的行驶过程中,造成驾驶员操纵疲劳的主要因素是频繁踩踏,这就要求汽车 驾驶室特别是驾驶员经常接触的三个踏板(离合踏板、制动踏板和加速踏板)的布置一 定要合理。 校核内容 踏板排列位置校核 踏板间距校核 踏板落差校核 引用标准 GB/T 17346-1998 轿车脚踏板的侧向间距 GB 7258-2004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ECE R35 关于就脚控制件的布置方面批准车辆的统一规定
22
踏板间距布置校核
踏板排列位置校核 脚制动控制装置应以驾驶员的乘座观察角度,按照下列顺序由左至右进行布置:离合器踏板 (如果有) 、行车制动踏板、加速踏板。 ◆踏板间距的定义
23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
校核目的 上下车方便性是汽车总布置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整车的布置设计必须 满足乘员上下车方便性的要求。 通过对人体生理和汽车结构相互关系的研究,可以得到人体的上下车方便性的角度 和相关尺寸范围,这也是本报告校核参考的依据。 校核内容 车门立柱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上下车通道宽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车身侧壁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引用标准 GB/T19234-2003 乘用车尺寸代码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18
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
前风窗玻璃A、B区确定 前风窗玻璃雨刮器法规要求 雨刮器的刮刷面积覆盖B区域应不少于80%; 雨刮器的刮刷面积覆盖A区域应不少于98%。
19
手伸及界面校核
校核目的 驾驶室内的一切手操作钮件、杆件、开关等位置均应在驾驶员手伸及的范围之内,充分 考虑人机工程学原理,使驾驶员在驾驶过程中最低限度的减少操作错误频率,进而达到 安全驾驶的目的 校核内容 手伸及操纵件布置范围校核 A、B区的按钮、开关位置的校核 引用标准 SAE J1100-2005 Motor Vehicle Dimensions(汽车尺寸) SAE J287-2007 驾驶员手控制区域 SAE J1138-1999 乘用车多用途车和总重量不超过100001b的货车的驾驶员手操 作位置设计标准
汽车设计中的人机工程学
1
内容概述
一 二 三 四
人机工程概论 汽车设计中的相关应用 各国相关标准 汽车总布置设计中的相关校核
人机工程概论
应用人体测量学、人体力学、劳动生理学、劳动心理学等学科的研究方法,对人体 结构特征和机能特征进行研究。
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尺寸、重量、体表面积、比重、重心以及人体各部分在活动时的 相互关系和可及范围等人体结构特征参数; 提供人体各部分的出力范围、以及动作时的习惯等人体机能特征参数,分析人的视 觉、听觉、触觉以及肤觉等感觉器官的机能特性; 分析人在各种劳动时的生理变化、能量消耗、疲劳机理以及人对各种劳动负荷的适 应能力; 探讨人在工作中影响心理状态的因素以及心理因素对工作效率的影响等。
5
各国相关标准
中国国家标准(GB):
GB 7258-2004 GB 11556-1994 GB 11565-1989 GB 11562-1994 GB 15084-2006 GB/T 19234-2003 GB/T 12673-1990 GB/T 11559-1989 新标准代替) GB/T 17346-1998 GB/T 13053-2008 机动车运行安全技术条件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汽车后视镜的性能和安装要求 乘用车尺寸代码 汽车主要尺寸测量方法 汽车室内尺寸测量用三维H点装置(05年取消,暂无 轿车脚踏板的侧向间距 客车车内尺寸
对于驾驶员人体坐姿除应满足上表中的推荐值外,还应与参考车型进行对比分析。
11
人体坐姿校核
后排乘客SAE95%人体坐姿舒适性校核
根据踵点,地板平面,后排乘客设计H点位置及座椅靠背角确定后排乘客坐姿,对以下尺 寸进行测量: H30-2 R点到踵点的垂直距离 —— R点到踵点的水平距离 A40-2 靠背角 A42-2 躯干与大腿夹角 A57-2 大腿与水平面夹角 A44-2 膝盖角 A46-2 踝角 H61-2 头部有效空间 H47-2 头部包络线与顶蓬的最小间隙
14
视野校核
前风窗基准点校核
按照GB11562-1994(与EEC-649 相同)规定前风窗玻璃透明区至少应包括风窗玻璃基准点联 线所包围的面积。这些基准点是: 基准点a,V1点水平向前偏左17°; 基准点b,V1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上7°; 基准点c,V2点向前沿铅垂面偏下5°; 辅助基准点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b`、c`与a、b、c点关于汽车 纵向对称平面对称;
24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
车门立柱倾斜度对上下车方便性的影响
车门立柱应适当倾斜,当车门立柱直立时,前后座入座都会感到很别扭,如果将门立柱适当 倾斜,则可以大大改善入座的方便性(见下图)。
25
上下车方便性校核
V点的确定 当靠背角等于25°时,V点相对R点的坐标见下表:
15
视野校核
驾驶员前方180°视野校核
A柱双目障碍角校核 A、B、C柱直接视野障碍校核 后视镜视野校核
20 m 4 m
16
前风窗玻璃刮刷面积校核
校核目的 为了使风窗玻璃刮水器有效地清除附着在挡风玻璃上的雾、霜、雨、雪、泥、尘埃 及其他污物,保证驾驶员的视线清晰,保证雨雪天气行车安全,整车设计时需对风窗雨 刮器进行刮刷面积校核分析。 校核内容 风窗玻璃A、B区确定 刮刷面积校核 引用标准 GB 11556-1994 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性能要求及试验方法 GB 11565-1989 轿车风窗玻璃刮水器刮刷面积 GB 11562-1994 汽车驾驶员前方视野要求及测量方法 EEC-317 机动车辆玻璃表面的除雾和除霜系统 EEC-318 机动车辆刮刷和清洗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