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级下册《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数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

“小数的初步认识”这部分内容虽然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但是由于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大多数的孩子对于小数并不陌生,鉴于课前访谈和学生调研,我把这节课的重点落在小数现实意义的教学上,结合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学习特点,设计了四个层次:一、生活中的小数,初步感知小数的现实意义;二、以人民币系统为基础,认识小数并知道它们所表示的现实意义;三、以米制系统为依托,深化小数的现实意义。四、多方面了解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整节课下来,感觉学生对小数现实意义的理解和用小数解决一些生活问题掌握的较好,孩子们积极性高,学得轻松,乐于参与。回首反思,梳理如下:

一、充分利用已有认知和生活经验,调动学生兴趣,掌握相关知识。

学生在一年级下学期学习人民币时就初

步接触了小数(如图),课前一周我布置了“和

身边的小数合张影”的活动,孩子们主动去

观察、收集生活中的小数,并拍成照片。我

将学生在生活中收集的小数进行了分类和整理,并以此为情景引入新课,自然引出小数。孩子们看到自己和小数出现在大屏幕上,那种兴奋和激动难以言表,更加主动想去了解小数,也明白小数就在我们身

边,体会到了小数用处的广泛性。

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发现,提高抽象概括能力。

课堂应该是学生积极探究,主动思考、知识动态生成的过程。教师要善于提出有价值的问题,有思考过程,又能从中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概括能力。

教小数读法时,我让他们思考:“小数和整数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学生思考、讨论得出“小数点左边的数和整数读法相同,右边的数一个一个数字的读。”在出示小课桌的长为0.6米时,我适当引导,“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10份,表示其中的6份,有没有让你想起以前我们认识的一个数朋友?”孩子们在引导中思考,在观察中回忆,自然而然的勾连了小数与分数的关系。在最后一个应用环节,我出示了一张购物小票,没有作为传授者向学生介绍小票的知识,而是把问题抛给孩子们:看看从这张小票中,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一出,孩子们的积极性立刻被调动起来,他们在你问我答的过程中,对小票上的相关知识有了全面的了解。

三、尊重学生的思维路径与认知规律,在观察、比较等数学活动中构建数学模型。

基于学生元认知设计的学习路径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在教学活动第三个环节中,带领学生借助米尺模型初步感知位值时,通过设

计有层次的探究活动,让学生在充分的观察、比较中构建了小数的模型。

首先,利用米尺探索0.6米的现实含义,帮助学生在观察中思考,怎样在米尺上找到6分米?0.6米什么意思?学生在思考、讨论后了解米制系统中小数的初步含义。

其次,出示线段图,让学生在0.4米、0.7米、0.9米的“量”的积累中巩固小数的现实意义,在比较中概括,为建立小数的数学模型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

最后,在反复经历和感受的过程中,再次借助线段图从1元、1米等现实情境中对小数意义的认识过渡到对小数本质的认识,为将来进一步学习小数的意义奠定基础。

有待解决的问题:

1.小数的读法,

三年级我们在学习小数读法时,小数部分只读数字,只能告诉学生怎么读,但为什么这么读学生是不理解的,到了四年级我们认识了小数的计数单位后,引导学生发现如果按照整数部分的读法,既读数,又读计数单位,小数部分读起来就太麻烦了,结合计数单位的学习就可以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么读,同时加强了对计数单位的认识。

2.小数的产生

小数是源于度量,当测量的结果得不到整数时,我们就要用小数来表示,四年级教学小数意义的时候就可以通过测量进一步体会十进位值制,理解小数的本质是十进位值制向相反方向延伸的结果,借助长度单位间的十进关系,去认识小数的计数单位,理解小数计数单位间的十进关系,从而沟通与整数的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