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功能评估_37459

合集下载

手部功能评分

手部功能评分

人体损伤致残程度鉴定标准(试行)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指因事故损伤所致的手掌和手指的缺失或丧失功能。

B.15。

2 手缺失和丧失功能的计算
一手拇指占一手功能的36%,其中末节和近节指节各占18%。

示指、中指各占一手功能的18%,其中末节指节占3%,中节指节占7%,近节指节占8%。

环指和小指各占一手功能的9%,其中末节指节占2%,中节指节占3%,近节指节占4%。

一手掌占一手功能的10%,其中第1掌骨占4%,第2、第3
掌骨各占2%,第4、第5 掌骨各占1%。

本标准中,双手缺失或丧失功能的程度是按前面方面累加计算的结果.
B。

15。

3 手感觉丧失功能
指因损伤所致手的掌侧感觉功能的丧失。

B。

15.4 手感觉丧失功能的计算
应以相应手功能丧失程度的50%计算。

B。

15。

5 手掌缺失程度的区分
第1掌骨缺失占一手掌骨的40%,第2、3掌骨各占20%,第4、5掌骨各占10%。

B。

15。

6 手掌丧失功能程度的区分(无解剖结构破坏,但功能丧失)
第1掌骨功能丧失占一手掌骨的80%,第2、3、4、5掌骨功能丧失各占5%。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
适合大幅度活动 如韧带因关节炎而受损则容易造成第一掌骨
向大多角骨外侧脱位。
第一腕掌关节的韧带


前斜韧带:大多角骨掌侧结节-第一掌骨底的掌面
外展、伸和对指掌时拉紧 尺侧副韧带:腕横韧带-第一掌骨底掌尺侧 外展、伸和对指掌时拉紧 第一掌骨间韧带:第二掌骨底背面-第一掌骨底的 掌尺侧和尺侧副韧带 外展和对指掌时拉紧 后斜韧带:大多角骨背面-第一掌骨底掌尺侧 外展和对掌时被拉紧 桡侧副韧带:大多角骨桡侧面-第一掌骨底桡侧 除了伸以外的动作均被拉紧
拇腕掌关节屈伸
屈曲时合并轻度内旋,拉紧 桡侧副韧带
伸时合并轻度外旋
前斜韧带拉紧 伸时掌骨头和底均向外侧
拇指腕掌关节对掌运动
分两阶段: 第一阶段—外展,掌骨向掌侧活动 第二阶段—第一掌骨屈曲和内旋,拇对掌肌使掌骨移 向大多角骨关节面的横径的内侧端 对掌时掌骨发生了45-60度的内旋 掌指和指间关节也发生部分旋转 大多角骨相对小多角骨内旋 对掌时小指的腕掌关节发生外旋 对掌位是拇指的稳定位,大部分韧带被拉紧
腕掌关节
组成:由远侧列腕骨和掌骨底
第二、三腕掌关节为稳定关节,形成中间柱 第一、四、五为微动关节,可向中柱方向折
叠 掌腕关节的活动造成远横弓的变化 掌腕关节的活动使手掌形成杯状适合拿东西
第2-5掌腕关节
第二:第二掌骨底和小多角骨远侧面,大 多角骨和头状骨的小部分 第三:第三掌骨底和头状骨远侧面 第四:第四掌骨底和钩骨远侧面,头状骨 小部分 第五:第五掌骨底和钩骨远侧面
手弓的互相关系
互相关联,形成稳定的框架
类风湿关节炎常引起手弓的关键结构的变形
继而引起整个手弓系统的变形。
关节学

拇指

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

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

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手功能评定是指对手部肌肉、关节和神经系统进行功能测试并评价。

以下是常见的手功能评定方法及标准:1. 抓握力测试方法:使用手力计测量被测者抓握力的大小。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最大握力测试和便携式握力测试。

最大握力测试:要求被测者尽可能地握紧手力计,保持5秒钟。

重复3次并取最高得分。

便携式握力测试:被测者在握住手力计的柄时,以最强力度握持5秒钟。

重复3次并取平均得分。

2. 拇食指对捏力测试方法:被测者用拇指和食指将夹在两指之间的小球捏住,保持5秒钟。

重复3次并取平均得分。

3. 手指灵敏度测试方法:用一个针尖或纸夹在被测者闭眼的情况下轻轻触碰手指尖部位,要求被测者准确地辨别出刺激的位置。

测试5次并取平均得分。

4. 手臂活动范围测试方法:被测者用另一只手或帮助工具进行伸展和屈曲。

根据正常活动范围进行评估。

5. 手部肌肉力量测试方法:根据手部肌肉力量缺陷的程度,采用力度大小、重量练习等测试方法进行测定,以评估肌力缺陷。

6. 手部协调性测试方法:使用数字操作任务等测试对于手部协调能力进行评估。

标准评分参考:抓握力测试:力度在22~31千克者为正常范围;18~22千克者为轻度减弱;15~18千克者为中度减弱;15千克以下者为重度减弱。

拇食指捏力测试:力度在18~26千克者为正常范围;14~18千克者为轻度减弱;10~14千克者为中度减弱;10千克以下者为重度减弱。

手指灵敏度测试:准确率在80%以上者为正常范围。

手臂活动范围测试:没有活动受限制者为正常范围。

手部肌肉力量测试:根据力度大小测定来评估,一般分为6个等级,0~5分。

0分表示完全无力,5分则表示正常肌力。

手部协调性测试:根据任务完成情况来评估,完成得越好,得分越高。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frodolc@163.com主手运动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评定一、手的正常功能手功能特点手的功能模式¨力性抓握(p手的功能托举(hold)球形掌握(ballgrasp击打(tap)球形指尖握(ballpinch)手的功能手的功能ylindroidsgrasp)手的功能手的功能多指尖捏(multiple-tippinch)侧捏(lateralpinch)病史采集包括受伤或患病的时间、原因、机制,受伤的望诊指在自然放松状态下,在不用任何力量时,手的肌群拇指轻度外展,指腹接近食指远端指间关节(DIP)由尺神经损伤所致,或因前臂缺血性肌挛缩所致,出现掌指关节过伸,近端指间关节屈曲畸桡神经损伤后所致,或因外伤性伸腕肌腱断裂手指围度测量一、手运动功能评定(一)肌力评定(二)关节活动度评定.关节总活动度评定)评定方法:可用小型量角器测量。

)评定标准:总主动活动度=各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度(0)之和M=(MP+PIP+DIP)-(MP+PIP+(三)手灵巧度的评定手指评估¨装配手功能评定法又称为上肢功能评定(3)UEFT评定标准Jebsen手功能测试Sollerman手ADL能力测试(一)浅感觉对于感觉过敏者,从感觉正常部位障碍部位检查;(一)浅感觉-deeppressure)觉(二)深感觉(本体感觉)2.振动觉让患者闭目,用每秒震动30、128或256次的音叉置于患者骨骼突出部位上,请患者指出音叉有无震动和持续时间并作两侧、上下对比。

检查时常选择的骨突部位:胸骨,锁骨,肩峰,鹰嘴,桡、尺骨小头,棘突,髂前上棘,股骨粗隆、腓骨小头,内外踝等。

深感觉障碍主要见于脊髓后索损害,主要表现为运动协调障碍。

(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三)复合感觉触觉正常而两点辨别觉障碍见于额叶疾患。

(三)复合感觉实体觉障碍见于丘脑水平以上病变。

(四)感觉功能恢复等级英国医学研究会委员会(BrhMedicalResearchCouncil)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感觉评定的注意事项。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因不同的评估方法和目的而异。

一般来说,手功能评定的标准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手指关节活动范围:评估手指关节在屈曲、伸展和内收外展等方面的活动范围,以判断手部运动功能是否受限。

2. 手指肌力:通过测试手指肌肉的力量,评估手指的抓握能力和捏取物品的能力。

3. 手指灵活性:评估手指的协调性和灵活性,包括手指的屈曲和伸展速度以及完成精细动作的能力。

4. 手部协调性:评估手和手指与其他部位(如腕部、前臂和上臂)的协调性,以确保手部与其他部位协同工作。

5. 感觉功能:评估手部的感觉功能,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等,以确保手部能够感知和适应环境。

6. 手部外观:评估手的外观和完整性,包括手的大小、形状、皮肤纹理和颜色等,以确定手部是否有损伤或畸形。

7. 手部功能使用:评估手部在实际使用中的功能,包括抓握、捏取、释放物品等,以确保手部能够完成日常生活中的各种任务。

根据不同的评估目的和场合,手功能评定的标准会有所不同。

例如,对于职业康复或工伤赔偿等目的,评定的重点
可能更加注重手部的力量和灵活性;而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目的,评定的重点可能更加注重手部的协调性和感觉功能。

总之,手功能评定标准是通过对手部的多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估,以确定手部的整体功能状况。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

手功能评定标准《中华外科杂志》编委会骨科学会手外科学组1989年12月9~12日广州西樵山(一)目的、意义与原则制定此标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客观唯确地判断患手的失能情况与评定治疗效果并为福利和保险部门提供科学、客观、准确的伤情诊断情报。

因此,完整的标准必须包括:外观与解剖,感觉与运动两个方面。

前者是指患者心理与社会的承受力及医生的客观评价;后者是指患手的临床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

与会代表经过充分讨论一致认为,制定我国的手功能评定标准应遵循以下原则:①既要通用又要实用。

前者是指为便于国际学术交流的方便,其标准需尽可能与国际标准统一。

后者是指为了临床使用方便,要尽可能地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②既要制定出一套手功能评定的综合标准,又要确定一些具体的单项指标,并尽可能使二者相互衔接。

(二)标准化病历的格式与项目对每一名患者来说,一份检查全面而又记录完整的病历,既是其治疗程序选择的依据,又是其疗效最终评定的根据,还是医务工作者寻找教训,总结经验不可缺少的宝贵资料。

所以,在制定标准的同时,有必要对有关病种的检查项目与病历的记录格式进行统一,以便使其逐步标准化与规格化。

与会代表经过认真讨论,并查阅了Swanson原文(JHandSurg,1983,5:709),认为其中的两种病历首页记录(表2-2、3)系统全面,稍加修改即可在我国推广使用。

(三)外观与解剖手的外观评定实际上是患者、医生、社会对患肢(手)的总体感觉,包括手及上肢的完整程度、僵直、瘢痕、畸形以及各关节的活动度。

其与解剖评定很难截然分开,因为有的项目需借助于解剖平面或正常功能情况确定失能指数,有的畸形又是外观难以发现的,使其必须在X线帮助下进行解剖评定。

常规的外观与解剖评定项目有:1.肢体周径,用“cm”表示。

2.肩、肘、腕及手部各关节的周径,用“cm”表示,活动范围用度“°”表示。

3.截肢(指)平面及其失能程度用百分比来表示。

一个完全丧失感觉与运动功能的肢体或手指,其失能程度与同平面的截肢(指)相等,因此,其失能程度也用百分比表示(图2-2、3)。

手功能评分标准

手功能评分标准

手功能评分标准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和需要进行制定。

其中,一种手功能评定的标准为握力和捏力,具体如下:握力:通过握力计进行评定,测试2~3次,取最大值。

握力指数=手的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应大于50。

捏力:用握力计或捏力计进行评定,约为握力的30%。

此外,在制定手功能评分标准时,需要考虑以下原则:通用性和实用性:为了便于国际学术交流和临床使用,标准需要尽可能与国际标准统一,并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

综合标准和具体单项指标:需要制定一套手功能评定的综合标准,同时确定一些具体的单项指标,并尽可能使二者相互衔接。

总之,手功能评分标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制定,综合评定手的功能,并对日常生活能力以及心理和社会承受力等方面进行考虑。

法医-手功能评估

法医-手功能评估

法医-手功能评估关于手功能评定北京积水潭医院北京市创伤骨科研究所问题的提出手的外伤或疾病常常引起手的功能损失,轻则会给患者带来生活和工作的不便,严重时会使患者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

外科医生的工作就是要对外伤、残疾的手给予最大的功能修复。

因此在治疗前后对手的损伤程度及手功能恢复的结果都需要有一个客观的评价。

手功能评定目的表达伤残程度,做到使患者知情。

治疗前后(疗效)的客观比较。

为社会有关部门提供客观、准确的手功能判断。

近年来手功能评定工作进展1975年,美国手外科推荐TAM系统评定方法(TotalActiveMovement,TAM)用关节总体活动度测定法评定屈伸肌腱疗效,即远位指间关节主动屈曲度之和作为该手指总的主动活动度(TAM)。

各关节伸直以0°为准,过伸部分不计。

TAM=F(MP+PIP+DIP)-E(MP+PIP+DIP)总活动度=总关节屈曲度之和-各关节伸直受限之和评定标准:优:活动范围正常良:TAM>健侧75% 可:TAM>健侧50% 差:TAM<健侧的50%1983年,Swanson等制定“手功能失能的评定”(evaluationofimpairmentofhandfunction)。

1984年,陈中伟提出断肢再植评定标准分级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工作能力优原有的60%4-5级>S3原工作良原有的40%3-4级S3轻工作可原有的30%2-3级S2生活自理差<原有的30%0-1级S0-1无实用功能顾玉东院士提出了相对简单化评分标准评分运动感觉外观工作能力4TAM正常>S3正常原工作3>健侧75%S3较满意轻功能2>健侧50%S2尚可有部分功能1<健侧50%S0-1不满意无功能综合评价:优13—16分良9—12分可5—8分差4分以下1989年,我国手外科学组与中华外科杂志共同召开手功能评定标准专题研讨会。

会议一致同意在我国手外科界推广使用国际标准“A与B的复合值=A+[B×(100-A)]÷100”的复合评定方法。

手功能评分

手功能评分
捡棉签
2分
捡硬币
2分
写字
2分
提杯子
2分
握杯子
2分
锤钉子
2分
上螺丝
2分
系鞋带
2分
扣纽扣
2分
开广口瓶
2分
3、感觉恢复
感觉恢复正常,两点分辨觉小于6mm
20分
除S3外,尚有部分两点分辨觉存在
16分
浅痛觉与触觉完全恢复,没有过敏
12分
浅感觉与触觉有少许恢复
8分
皮肤深痛觉恢复
4分
神经管辖区无任何感觉
0分
4、血液循环状态
16分
差:旋转、成角畸形影响功能,有萎缩,短缩不超过2cm,
8分
劣:畸形明显,短缩超过2cm,严重影响功能及外观
4分
6、恢复工作情况
优:恢复原工作
10分
良:参加轻工作
7分
差:不能工作,但能自理生活
3分
劣:不能工作,生活也不能自理
0分
总分:
评定者签名:评定日期:
优:皮肤色泽、温度正常,不需特殊保护
10分
康复理疗科手功能评分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诊断
良:色泽稍差,温度略低,怕冷
8分
差:肤色苍白,温度明显发凉,特别怕冷
4分
劣:肤色灰暗或发绀,冷天不敢外露
2分
5、外观
优:再植指没有旋转、非功能成角畸形,外形丰满,短缩小于1cm无明显功能影响
20分
良:再植指轻度旋转,非功能成角畸形,轻度萎缩,短缩小于1.5cm无明显功能影响
康复理疗科手功能评分
姓名性别年龄科别床号住院号
诊断
1、运动功能
(1)拇指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手部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具有多种功能,包括握物、携带、抓取、推拉等。

手部的功能也经常会受到各种健康问题的影响,如关节炎、手部创伤、神经损伤等。

对手部日常生活功能进行评定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手部的健康状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康复或治疗。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通常包括功能、力量、灵活性等方面的考核。

在评定手部功能时,需要考虑手部的握力、抓握功能、灵敏度、协调性等方面。

力量的评定通常通过使用握力计等设备来进行,可以评估手部肌肉的力量水平。

灵活性的评定通常包括手指的伸展、屈曲、旋转等动作,可以测量手部的关节可动度和灵活性。

还可以通过实际的生活动作来评定手部的功能,如携带物品、按键盘、书写等。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可以帮助医生或康复师了解患者的手部状况,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对于手部功能受损的患者来说,康复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康复训练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进行,如热敷、冷敷、按摩、操纵等。

在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训练计划,逐步恢复手部的功能。

除了康复训练,患者还可以通过一些日常生活习惯来保护手部功能。

如避免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避免重复性动作等。

还可以进行一些手部保健操,如握拳、张开手掌、揉捏手掌等。

这些方法可以有效地减少手部疲劳,保护手部功能。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对于维护手部健康非常重要。

通过评定手部功能,可以及时了解手部的健康状况,并制定相应的康复计划。

通过日常生活习惯和保健操的进行,可以有效地保护手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希望大家都能重视手部健康,保护好自己的手部功能。

【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

第二篇示例:手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部位之一,它承担着日常生活中的各种重要功能。

手部的功能评定是一项重要的临床工作,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手部的健康状况以及功能障碍的程度,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治疗方案。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一下手部日常生活功能的评定。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
肌张力评定
折刀现象
不自主运动-临床症状
1. 静止性震颤(static tremor)
帕金森病特征性体征 与意向性震颤(小脑病变--动作性震颤)不同
主动肌与拮抗肌交替收
缩, 引起节律性颤动 手指搓丸样动作, 频率 4~6次/秒, 静止时出现 也见于下颌\唇&四肢
静止性震颤
不自主运动-临床症状
2. 肌强直(rigidity)
铅管样强直(lead-pipe rigidity) 帕金森病患者伸肌与屈肌张 力均增高, 向各方向被动运 动阻力相同 齿轮样强直(cogwheel rigidity) 肌张力增高伴震颤
铅管样强直
与折刀样肌张力增高(锥体系病变)不同
小脑性共济失调-临床表现


了解患处的温度、硬化(瘢 痕)、出汗的情况、肿胀程度和 类型,以及炎症的反应。
活动性检查和测试
软组织的粘连、纤维化和挛缩、 关节僵硬的位置及角度、关节活动范 围(主动活动及被动活动范围)等。
体能评定
体能评定是测试和记录手部各关节 的基本的活动范围、力量、肿胀程度、 肌肉萎缩的程度等。
握力检查
检查6(小木方)
将6个小木方放在右上方的框格位置 上,当检查者发出“开始”口令后,被检查 者以最快的速度将木块拿放到左侧最近的 框格位置上,记录时间,并在评价表的相 应位置上用“O”标记。
检查7(人造革)
将6片红色的人造革摆放在中央,右 手放在开始的位置,当检查者发出“开始” 口令后,以最快的速度翻成反面向上,不 需要摆放整齐,记录所需时间,并在评价 表的相应位置用“O”标记。
检查8(金属圆片)
将金属圆片放在被检查者最近的框格 位置上将右手放在开始位置上将圆片以最 快速度一个一个拿到前方正中位置上,记 录时间,在评价表的相应位置上用“O”标 记。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

手功能评定我们知道日常生活活动都离不开手的操作,手功能的评定在日常生活活动评定中占重要的地位。

手功能的评定主要包括手的关节活动度、肌力、感觉、体积和手的灵巧性及协调性等。

1、握力①评定方法:主要是通过握力计评定,评定时上肢在体侧下垂,握力计表面向外,将把手调节到适宜的宽度。

②评定标准:以握力指数评定:握力指数=手的握力(kg)/体重(kg)×100.正常值应大于50.测试2~3次,取最大值。

2、捏力用握力计或捏力计评定。

分别评定拇指与其他四指的指腹相对捏的力量,其值约为握力的30%。

(二)关节活动度评定掌指关节、近端指间关节、远端指间关节屈曲度数之和减去伸直(0°)受限度数之和,即为总活动度。

达到健侧的75%以上为良,50%以上为可,50%以下为差。

(三)手感觉功能评定手感觉功能分为浅感觉(痛觉、触觉、温度觉)、深感觉(肌肉、肌腱和关节觉)和复合觉(也称皮质觉,包括皮肤定位觉、图形觉、两点辨别觉和实体觉)。

手掌各部位的感觉丧失重要性如下:拇指桡侧8%,尺侧12%;示指与中指桡侧各6%,尺侧各4%;环指与小指桡侧各3%,尺侧各2%;以上合计50%,手掌50%。

1、浅感觉①痛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大头针轻刺皮肤,要求力量均匀,嘱患者回答“痛”或“不痛”,“轻痛”或“重痛”。

对于感觉麻木者,应从感觉正常部位向障碍部位检查。

先检查健侧,再查患侧。

②温度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两个分别盛有40~45℃热水和5~10℃冷水的试管测试,各2~3s,嘱患者回答“热”或“冷”。

要求试管直径小,接触面积小。

温度觉障碍见于脊髓丘脑侧束损害。

③触觉患者闭眼,检查者用棉签轻划皮肤,嘱患者回答“有”、“无”,也可以用数字“1、2、3、......”表示。

触觉障碍见于后索病损。

2、深感觉①关节觉指对关节所处的角度和运动方向的感觉,包括位置觉和运动觉。

检查者轻握患者足趾或手指两侧加以活动,嘱患者说出运动方向。

检查活动幅度应由小到大,以了解减退程度。

手功能测量规范

手功能测量规范

腕关节屈伸
注意:检查背伸时支点靠近桡骨茎突,屈曲时支点为头状骨,移动 臂为第三掌骨,固定臂平行于前臂。
腕关节尺桡偏
注意:支点为头状骨。
肘关节屈伸
围度测量
肩关节屈伸外展内外旋
肩关节复合运动(摸头)
肩关节复合运动(摸背)
检查背伸时支点靠近桡骨茎突屈曲时支点为头状骨移动臂为第三掌骨固定臂平行于前臂
手指关节测量
四指分指
注意:僵硬手和尺神经损伤的患者需要检查。
拇指对指功能评分
掌心距测量
疼痛仪使用
注意:感觉过敏和疼痛处可使用屈肘前臂中立位。
前臂旋前旋后
注意:固定臂与地面垂直,移动臂平行于掌横纹的掌面或背面,支点 为尺骨茎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 精确抓握
(precisiongrasp )

鞍状关节球窝关节
滑车关节
车轴关节
椭圆关节

手指抓、握,拇指对掌、捏、夹
测试。

依次为:拿大球、拿中球、拿大、拿小方块、拿人造革片、拿棍
拿起,经过标准距离,放在指
l 将伞撑开,患手握住l 不要扛在肩上l 不要靠在胸前
l 维持10秒以上的垂直
支持
l 坐位、立位均可
3、患手打伞
l 将男式衬衫的一只袖口套在健手上l 用患手帮忙系上袖口的纽扣
l 女患者也用男衬衫
l 5、系健侧袖口
的扣子
A:联合反应
l a) 坐位下患侧的手臂松散地垂在体侧
l b) 健手可以最大限度地抵抗阻力完成上肢的屈曲和或是伸展。

l c) 观察患侧上肢有无主动活动。

关键动作:肩膀或是手肘开始有少许活动能力。

B:患手放在大腿上
l a) 坐位下患侧的手臂松散地垂在体侧
l b) 要求病人把手放在他的大腿上。

不允许手抓
住椅子的下端或是腿部。

如有必要,可以轻轻地引导手来通过这些障碍。

l c) 不允许有过多的躯干运动。

关键动作:肩膀和肘部主动运动的结合。

l a) 拆除轮椅的扶手或是把病人安置在无扶手的椅子上。

l b) 患侧手臂垂在在病人身边。

l c)指导病人使用健手去把患侧衬衫塞进裤子里。

l d) 观察患侧手臂的运动(例如:患侧手臂可以从侧
面举起以至于建手能够把衬衫充分地折在裤子里)
关键动作:肩部外展
l a) 放置患侧手臂在病人一边。

l b)把一磅重的袋子的挎带穿过病
人手指掌面
的表面。

l c) 指导病人抓住袋子维持15 秒。

关键动作:
l重物抓举中的手指的弯曲度
盖)
l a) 把带盖的瓶子放到病人的健手里
l b)指导病人用患手握住瓶盖上方,
举过大腿高度,然后用健手来移开它
的边缘
关键动作:
l手掌的抓握和腕关节的稳定性
l a) 指导病人抬高手臂大概到桌子的高度
l b) 两只手抓住毛巾布,可用20 盎司健手膠(Putty)(中等)代替
l c) 拧毛巾,直到可以观察到拧了两圈关键动作:
肩部和肘部的弯曲;腕关节的稳定性;手掌的抓握。

l a) 放置5 个一英寸的木块靠近在桌面的边缘,离病人的患手边有一手臂的距离
l b)放置盒子在病人好手边(距离一
边大约8 到10 英寸远离身体)
l c)指导病人用患手一个一个地捡起木块,然后放在盒子里
l d)记录完成任务所需用的时间
关键动作:
l在抓握和放松手指时候,肩部关节的弯曲,外展和内收;肘部的弯曲和延伸。

l a) 距离桌面边缘6 英寸,放置一个碗在桌面上,里面有10 个弹珠和一个勺子。

勺子的把手对着病人的患手l b) 患手放在大腿上
l c) 病人用患手拿勺子捡起两个弹珠,送到嘴边像吃的样子。

用好手来稳定碗l d) 然后再把弹珠放回碗里
l e) 需计时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关
键动作:
l 肩关节屈曲和内旋转,肘关节的曲和伸;前臂旋转;腕关节的背伸伴随尺、桡偏;侧捏/手掌紧握
:提举盒子
l a) 放置盒子在桌面上。

举一个12 英寸的架子稍微在病人眼睛的水平面
l b) 指导病人捡起盒子放在架子上。

病人
应该放下盒子然后把手臂放回桌子上。

l c) 然后指导病人从架子上拿起盒子,重新放回桌面上。

l d) 记录完成任务所需的时间。

关键动作:
l 在抓握和放松的时候肩部、肘部的屈曲和伸展。

l a) 放置一个玻璃杯(盛满四分之三的可饮用水)在桌上,距离病人一个手臂的长度。

l b)指导病人用患手拿起玻璃杯送到嘴边喝水,喝完后将玻璃杯放回桌面上。

l c) 记录完成任务所用的时间和任何从杯子中撒出去的水。

关键动作:肩部的屈曲,外展和内收,肘部的屈曲和伸展,前臂的旋转,手部的抓握和释放。

K:用钥匙开锁
l a) 把钥匙放在桌子边缘上面
l b)治疗师举着挂锁在病人肩膀的水平高度和离病人患手一个手臂的长度距离。

l c)指导病人用患手拿起钥匙,然后插到钥匙空中。

l d)旋转钥匙然后打开锁头(用健手稳住锁头是允许的)
l e)从锁中把钥匙拿开然后放在桌面上。

l f) 记录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时间。

关键动作:
l肩部屈曲,肘部的曲和伸,前臂的旋转,拇指的侧捏。

L1:控制筷子(强手)
l a) 要求病人在离桌边大约18 英寸的盘子
(有5 个一立方英寸的软泡沫)中用筷子夹起泡沫。

l b)在同一时间,先把这些立方泡沫放进嘴中(模仿吃东西),然后再放到碗里(碗远离桌面大概6 英寸的距离)。

l c)为了稳定定盘子
和碗的位置,应该使用防滑垫。

关键动作:
l动态的三指抓握来操作筷子。

前臂旋转。

肘部的屈伸,肩部的屈伸。

L2:控制夹子(非强手)
l a) 放置一个接受盒在病人前面,然后放5 个衣服夹子在桌子的边缘,靠着病人患手边。

l b) 让病人一个
接一个的把衣服夹子夹到盒子
里。

l c) 一旦夹子已经是夹紧了,就让病人把它们取
回放到桌子上。

l d) 记录完成任务的时间。

关键动作:
l动态的三指捏来控制夹子。

前臂旋转,肘部的
屈伸,肩部的屈伸、外展。

手功能的评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