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解析200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卷《于无声处听惊雷》!
2007年高考语文作文北京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有人说这是歌颂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
请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全文不少于800字。
《于无声处听惊雷》“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这句唐诗宛如一幅清幽的水墨画,乍看平淡无奇,细品却韵味无穷。
有人从中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领略到恬淡的做人境界,而于我而言,它更像是在诉说一种于无声处创造价值、有所作为的人生智慧。
在这纷繁喧嚣的世界里,人们往往热衷于追求表面的热闹与浮华,渴望着功成名就时的鲜花与掌声。
然而,真正的伟大往往隐藏在那些不为人知的角落,在“看不见”“听无声”的默默奉献中悄然绽放。
“两弹一星”元勋们,如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家,他们隐姓埋名,远离家人,在茫茫戈壁滩上埋头苦干。
没有媒体的大肆报道,没有众人的欢呼喝彩,他们在寂静中为国家的国防事业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他们的名字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不为人知,他们的工作成果在成功之前也如同“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但正是他们的默默付出,让中国在世界舞台上挺起了脊梁,他们的功绩如同惊雷,震撼人心。
还有那些扎根基层的教育工作者,他们放弃了城市的繁华,坚守在偏远的乡村,用自己的知识和爱心点亮孩子们的希望之灯。
他们的工作或许不为人瞩目,他们的名字或许不被铭记,但他们的奉献却如春雨滋润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田,如闲花为乡村教育增添了一抹芬芳。
他们在无声处培育着祖国的未来,其价值不可估量。
在社会的各个领域,都有这样一群默默耕耘的人。
环卫工人在黎明前的黑暗中清扫街道,为我们迎来整洁的城市;建筑工人在烈日下挥汗如雨,筑起高楼大厦;科研人员在实验室里日夜钻研,推动科技的进步……他们的工作或许平凡,或许不被关注,但他们都在各自的岗位上默默奉献,用自己的方式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历年解析2007年高考北京满分作文选登资沉默的父爱2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2007年高考北京滿分作文選登:沉默的父愛2007年06月18日京華時報6歲。
操場上,一個小男孩學著騎車,旁邊站著他的父親。
沒有一句指導,沒有一絲安慰,小男孩自然是摔了又摔,雙腿早已是鮮血淋漓。
終于,孩子坐在地上,哭了,哇哇大哭。
父親依舊是那麽筆挺地站著,眼中滿是不屑與冷漠。
孩子多麽渴望爸爸的鼓勵。
沒有;孩子多麽渴望爸爸的擁抱,還是沒有。
只是那雙空洞的眼睛,讓孩子感到冷酷與無情。
終于,孩子不哭了,倔强地站起來,跨上車,開始又一次的嘗試。
父親早已是興趣索然,轉過身,邁著大步,走了。
身後又是一陣金屬與地面的摩擦聲,父親只是不經意地回了下頭,手却在顫抖。
孩子站起來,想著剛才父親冷漠依舊的眼神,兩行熱泪莫名其妙地滑過他的臉頰。
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脚步聲依舊堅定。
16歲。
禮堂裏,當年的小男孩被人群簇擁著走上了獎台。
又一次高舉獎杯,又一次歡呼如潮。
緊擁著榮譽,在閃光燈不停的閃耀下,孩子艱難地尋找他的父親。
人群中,唯獨沒有他,台下座位上,只有一個他。
瞬間,禮堂仿佛空蕩蕩的,只有孩子與他的父親在對視著。
還是那麽冷漠,依舊是如此不屑。
父親那空洞的眼神讓光芒萬丈的獎杯褪色。
站起身,走向自己的兒子,一把奪過緊擁著的獎杯,父親毫不猶豫地把它交給後臺的老師。
兩行熱泪又一次不由自主地流淌下來,一步、兩步、三步……父親的脚步聲依舊堅定。
昨天。
校門口,一位青年與他的父親作著告別。
沒有寒暄,沒有寬慰,沒有擁抱,沒有一句話。
直視著父親,他的皺紋又深了,他的黑髮中又添了些灰白。
眼睛裏滾著泪水,壓抑著。
在模糊中,父親那冷漠的眼神裏也有些光亮。
顫抖的手伸向自己的兒子,半空中停住了,又縮了回來。
向門口指了指,父親又轉過身,沒有動。
遠望著父親遠去的背影。
200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完美版)
2007年北京卷高考语文真题及标准答案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最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C.瞬间效劳归属D.时间效力归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和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全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威猛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拓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展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2007北京高考作文
2007北京高考作文一、背景介绍2007年是北京高考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年份。
在那一年,中国正处于迅猛发展的阶段,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而高考作为一年一度的重要考试,对于每个考生和家庭来说都具有极大的意义。
2007年的北京高考作文题目如下:二、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这里太阳明媚,空气清新。
——决定写一篇大自然的作文。
三、作文内容1. 大自然的美丽大自然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的美丽令人惊叹。
在北京这座城市,尽管工业化和都市化进程加快,但我们仍然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
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到夜晚的繁星点点,北京的大自然处处透露出它的魅力。
2. 大自然的力量大自然不仅美丽,还有着强大的力量。
在北京的四季变化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
春天的风带来新的生命,夏天的雨水滋润大地,秋天的丰收给人们带来欢乐,而严寒的冬天则需要我们去抵挡住寒冷。
在大自然的力量面前,我们不禁感到自己是微不足道的。
3.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作为人类的一员,我们不能只享受大自然的恩赐,也应该承担起保护大自然的责任。
大自然提供了我们生存的条件,我们应该感激并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保护环境,减少污染,节约资源,这些都是我们应该努力去做的。
四、我的思考作为一个生活在北京的高中生,我能够亲身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
在一个繁忙的都市中,我经常迷失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很容易忽视了大自然的存在。
然而,通过写这篇作文,我意识到了大自然与我们的关系。
我们需要保护大自然,同时也要学会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作为一个高中生,我将会在自己的力量范围内,努力保护环境,减少浪费,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只有每个人都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才能够共同营造一个美好的家园。
五、总结通过这篇作文,我们了解了北京高考作文题目为《大自然》。
大自然的美丽和力量不可忽视,人类应该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并为保护大自然贡献自己的力量。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失分警示恬淡的美丽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失分警示恬淡的美丽
名师点评
文章从题目材料对诗句的第二条讲明入题,抓住“恬淡”那个关键词,拟题为《恬淡的漂亮》,差不多扣住了材料含义,符合题目要求,也较能围绕“恬淡”展开,但正文所引内容或者错误,或者欠妥当,不能讲明恬淡的主旨。
文章主体内容与题目有点脱节,具体讲来确实是犯了选材不当的毛病。
同时,文章只是一些材料的简单排列,缺乏严密的逻辑性,因而文章的条理性较差。
语言看似优美,但没有与恬淡的漂亮紧密联系。
属二类下,基础32分,进展5分,总分37分。
北京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C.瞬间效劳归属D.时间效力归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的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古猿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5.下列有关文学常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20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赏析
2007年高考北京卷满分作文赏析细雨闲花皆孤寂文人英雄应如是?北京考生孤寂是一根断了的红线,有心人紧紧抓着它,默默等待另一头的牵线人,即使那人早已远去。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每每读起这句诗,不禁感叹细雨与闲花的孤寂。
当那迷漫的小雨,一点一滴打落在罗衫之上,谁讲这感情不滂沱?不然怎的浸湿了整件衣裳?当那优美的花朵,飞舞旋转飘落在青石路上,谁讲这感情不壮烈?不然怎的铺满了整条幽径?然而它们却是“看不见”“听无声”。
?每个人都在心灵深处有一处花冢,埋藏那些滂沱凄美却不为外人道的情感。
而这座花冢,被孤寂上了一道锁。
?纳兰是孤寂的。
他的好友曾叹:“家家争唱饮水词,纳兰心事几人知?”无疑,他是相国公子,御前侍卫,人人歆羡。
然而,在他的内心深处,却埋着深深孤寂。
他在小院中拾得翠翘,却“何恨不能言”,只能叹一声“差不多十年踪迹十年心”。
他向往平淡与淳朴,然而这愿望在世人眼中便如那细雨,任是将自己打得全身冰冷,也只是无声而已矣。
纳兰的孤寂是一个人的悲伤。
?李煜也是孤寂的。
王国维讲他“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
那些打小便坐在龙椅上的小孩们,往往是没有朋友的。
即使生身纸醉金迷,终日灯红酒绿,也抵只是夜深人静时无人诉衷肠的孤寂。
专门南唐灭亡之后,家国之恨降临在那个还不成熟的皇帝身上,更是加了一抹孤寂的灰色在他心头。
他的孤寂也是无声的,但却不是无形的。
他以自己的真性将那一片片孤寂的花瓣铺在宣纸之上,将其化为“一江春水”,化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人间词话》中有批语:“词至李后主,遂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
”李煜的孤寂是那个动荡年代的悲伤,但却开启了词的新时代。
?陆游在沈园写下“红酥手,黄縢酒……”将孤寂定格在唐婉的经历之中。
王维在叹“遍插茱萸少一人”时,将孤寂注入知音好友心中。
元稹以阳刚之手写下“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
”道出了那红墙深院里,一个个孤寂灵魂的心声。
诗人手中那根红线,另一端系着笔。
2007北京卷_高三作文
2007北京卷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60分)“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考题解读2007年北京卷作文题饶有新意,提供的材料是两句诗以及对诗的解读;要求“自拟题目,自定角度”,这样的命题没有给出明确的指向性话题,范围比以往的话题作文更宽泛,更少束缚,体现的是对学生语文能力的一种综合检测。
题目要求“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作文,考虑到考生谈自己的“体会”难度不小,所以命题人先给出了五种理解,这五句提示就是五种思路,考生顺着其中一个方面延展、拓宽,都是可以的。
比如“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循着这句话可赞颂一种“细雨湿衣”“闲花落地”般默无声息的奉献精神;“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由此可提倡恬淡的、与世无争的处世之道;“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可转换为“说寂寞”;“‘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由此可诠释“恬淡”不等于无所作为;“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由此可探讨“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生活方式”与时代潮流之间的关系……根据笔者的认识,试题并不是要求写文学评论,而是谈读诗“体会”——诗句只是一个发端、一个引子;如果“就诗句论诗句”,难免陷入无话可说的窘境。
根据“自己”读诗的体会构思作文,考生还可有哪些体会?如何“读”出新的内容、见仁见智说感悟呢?不妨先看看唐诗专家对诗句的鉴赏:常振国先生的赏析是:……作者何以如此下笔呢?试推想来,大概二人谈话之中,触及心中不快之事,默然相对。
在这短暂的沉寂中,感到衣服已润湿,方知下着细雨,努力去望天空,却是一无所见。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FEEL REALITY, TALK WITH THE SPACE.感受真实,与空间的对话。
生活的真谛,意境的选择。
------生活是一种心情,而居住则是生活的基线、生活的灵魂,就是选择一种适合自己的方式与环境,为自己创造一个宁静而温馨的空间。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is the choice of Artistic conception. ----Life is one kind of mood, is one kind of state, and living is the line and soul of life. ----the true meaning of life is the choice of way and environment which suits you. At the same time , create a quiet and warm space for your own .SKILLFUL USAGE DIFFERENT COMFORTABLE巧妙的运用,非一般的写意。
经典的设计,精致的工艺,不但注重外形,更注重其实际的功能,并拥有不同的规格,颜色,以配合阁下的独到品位以及工作上的不同需要。
Classical design , sophisticated technology , it is not only the key to figure , but also the practical function . The different kinds of specification , color could meet with your taste and requirement.AESTHETICS COMES FROM LIFE FROM THE PURSUIT FOR PERFECT SPACE唯美,源于对生活的追求生活的思考,生活的感受。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点评
2007年高考北京卷作文点评作者:王武镝来源:《作文与考试·高中版》2007年第17期真题回放“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首先,这两句诗轻灵典雅,意蕴丰厚,不仅可以给人美感享受,还可以启发人领悟和思考。
其次,文题在诗句之后,用“有人说”、“还有人说”的形式,给出了对诗句的五种不同理解,目的在于开拓考生思路,而省略号的运用,表明还可以有其他不同的理解,又为考生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
阅卷直击与备考策略一个好的文题,既要让多数考生都能有话可说,又要能够检测出考生的不同水平层次,今年北京的文题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从评卷结果来看,区分度相当的好。
那些语文能力较强的考生,面对这样的文题应对自如,可以尽情挥洒,充分表现出自己的优势;而语文能力较差的考生,面对这样的文题往往不知所措,有的搜索枯肠,拼凑出一篇逻辑混乱、语病百出的文字,有的拿出平时背好的一篇现成文章,穿靴戴帽,用来应付,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这也给今后高三语文的复习迎考提了个醒儿,切实抓好学生阅读写作能力的提高,才是正道,那些投机取巧的“窍门”,面对这样的文题,都是不管用的。
对于正在备考的同学,应记住一点——阅读升华生命!多读书才能生发感悟,启迪哲思。
若觉得时间紧促,就将曾经学过的文章拿来一读,也可以从中感悟明理。
平日所作阅读理解题,也不要将它单纯看作考题,而是将它作为丰富阅读知识的文章,也不失为一种方法。
追求恬淡的做人境界□北京考生“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
”我很欣赏这两句唐诗。
人生在世,蒙蒙细雨不足以模糊视野,朵朵闲花也绝不会盖住前进的大道。
2007年北京卷 语文
2007年北京卷“Core Competence”通行的中译是“核心竞争力”,但它的准确译法应该是“核心能力”。
所谓“核心能力”,不是公司独有的某种技术或工艺,也不是公司内部某个人或某个部门的能力,而是指公司整合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技术后形成的一种综合能力,是公司集体学习、运作的结果。
核心能力是内在的、无形的、本源性的,它难以被竞争对手所复制。
一个公司凭借核心能力才能持续为客户提供独特的价值和利益,才能不断催生新产品、开辟新市场。
了解了“核心能力”的基本含义,我们就能发现目前将“Core Competence ”译成“核心竞争力”的误区所在。
人们常常说,“渠道是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某营销人员一年销售业绩上千万,他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是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在这里,“核心竞争力”的译法把人们的注意力过多地引向了“渠道”、“劳动力资源”等外在的、有形的因素,而忽略了核心能力的内在性与本源性。
一个公司在市场上有竞争优势,并不一定表明该公司核心能力强,特别是当竞争的环境不公平,或当该公司采取不正当竞争手段的时候。
进一步说,当一个公司过分依靠外在因素在市场上表现出巨大的“竞争力”的时候,往往是这个公司的内在能力开始蜕化、衰减的时候。
优越的资源对于一个公司、一个国家来说的确是一种福音,但同时也可能是一种“诅咒”。
这让人想起西方学者关于“石油的诅咒”的说法。
由于可以卖石油,一些富油的国家不追求高效的经济体制,不追求创新,他们就躺在石油上坐吃山空,对于这些国家而言,石油资源就成了一种诅咒。
一个公司如果一味依靠外在优势进行竞争或只专注于当下的竞争(如打价格战),就难以逃脱这种被“诅咒”的命运。
因此,公司必须从关注外在、表层、有形和现在,转向关注内在、深层、无形和未来。
“核心能力”的概念体现的正是这种追求。
核心能力的形成是一种由表及里的、动态的、精益求精的过程。
公司必须注意保持核心能力的活力,否则也难逃“被诅咒的命运”。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试卷2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及参考答案王长来五、本大题共4小题,共18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8—21题。
湿湿的想念七十年前,爷爷沿着一条沅水,走出山外,走进那所无法毕业的人生学校,读那本未必都能看懂的大书。
后来,因为肚子的困窘和头脑的困惑,他也写了许多本小书和大忆,里面有许多很美的文字和用文字作的很美的画卷,这些文字与画托举的永远是一个沉水边形成的理想。
七十年后,我第一次跑到湘西山地,寻回到沅水上游,寻找爷爷一生都离不开的故水故土。
正值冬季,湘西竟还处处葱茏青翠,与北方都市的昏灰底色成鲜明对比。
山还是那座山,湾依旧是那道湾,但桥已不是那座桥,房也不是那幢房,人是新人物,事是新故事了。
凤凰城镇里风味独特的吊脚楼,也被速生的凤头砖瓦楼渐渐替代,这片土地已悄悄变了模样。
看不到了,爷爷,你的印象或者只是你的梦想。
你笔下的那种种传说、风情和神奇故事,我怎么想像它们曾经在这山地水域中发生过,流动过,辉煌过,闪耀过?而眼前这支清流,亦负载,亦推托,一点也不动声色。
而我回到这里,并不是要寻找你七十年前的起点,有多少风景将永远不能回来,我只想读一读你的天地,这里有着必须刻意维护而能留存下去的东西。
在水边长大、水边懂事,爷爷的第一所学校就是这条沅水。
他在自传中说:“我感情流动而不凝固,一派清波给予我的影响实在不小。
”“我幼小时较美丽的生活,大部分都同水不能分离。
我的学校可以说是在水边的。
我认识美,学会思索,水对我有极大的关系。
”水给爷爷三样东西:水给了他想像力和自己的思索方式。
爷爷认识字,是从私塾小学校开始,而他认识课本上无从写出的丰富人生,却是在校园外,老街店铺,桥头渡口,水上人家……没有谁来教他,他用眼睛、耳朵和机敏的鼻子接受水边的光色、声音和气味给予一颗小小心灵的感觉,把各种事物的内容和意义在游戏中黏合起来,丰富自己的想像。
最终凝聚为他对生活对世界的独特思索。
水给了他坚忍柔韧的性格。
爷爷曾说过:“水的德性为兼容并包,从不排斥拒绝不同方式浸入生命的任何离奇不经事物,却也从不受它的玷污影响。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
2007年北京高考作文【篇一:07年北京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范文】07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北京高考优秀作文:细雨未必看不见,闲花未必听无声人,活在世上,不仅仅为了每天的三餐饭,也不仅仅为了铜臭,而是为了灵魂的永存。
皑皑白雪,你是否已迷失了归途的方向;浓密的森林,你是否已看不清灿烂的天空。
忘记自己的细微,忘掉自己的渺小,在雪地中奔跑,拨开森林的迷雾,你的身影将会变得高大,你的人生也定会精彩。
“仰天长啸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李白,不畏贵妃研墨,力士脱靴的后果,不畏玄宗的赐金放还。
虽有昭昭明月之德,日月齐辉之才,终化为泡影,他是长安的细雨,他是朝庭的闲花,他空有满腔的抱负却无计可施,但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仍高歌“高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他把对朝庭的失望,对自己的希望化作了人类不朽的诗篇,这滴春雨,这片闲花,化作无数的雨滴,无数的鲜花,落进千家万户,洒遍中华大地。
胸纳幽兰,神容主若。
他,一个不爱仕途,但爱美人,不爱富贵但爱超然的翩翩公子,虽出身显赫却博古通今,虽是奴才却不甘做奴才。
他叫纳兰容若,与康熙相伴了31年的臣子。
在他的生命中,他的主子驱使了他的一切,雪藏了他的才华。
他只能做康熙的陪衬,做君王身边的细雨闲花,但即使如此,仍然没有人能漠视他的才华,他把幽怨化作了一支笔,书写了“人生若只如初见”的凄婉情怀。
他忧郁而终,短短31载,弹指一挥间,却创作出人间最动人的诗词。
这滴细雨,这片闲花,发出炫目的光,震撼你我的心灵。
萧红,近代最伟大的女作家,却饱受了人世间的一切悲苦——亲人逝世,家族歧视,爱人背叛,恩师离去,穷困潦倒??在这样的情况下,她把人间的悲苦都化作了笔下灵动的文字,随着呼兰河水,汨汨流去。
2007年北京市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试题评析_高考作文
2007年北京市卷高考作文题目及试题评析作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这是一个材料作文。
题目先给材料,而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联唐诗和对它的五种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次作文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作文。
在作文要求中,题目限制了不能写作的文体,没有给话题,其他跟话题作文要求差不多。
?面对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读懂材料。
作文题目中提到的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两句诗,出自其七言律诗《赠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中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作者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诗的情调和意蕴都是十分低沉的。
其中,题目给出的两句诗的意思是:看不见的细雨把衣服淋湿了,花瓣悄悄落地听不见声音,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我们要读懂字面后面的意思,这才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当然,对这两句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正如题目中提到的那样。
你可以根据给出的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来确立自己的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春天的美好”;“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重点则不是“境界”,而是“恬淡地做人”,其实就是对“品格”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你当然可以谈“寂寞”,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品格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评析
2007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评析今年是北京语文学科自主命题的第六个年头,试题基础知识、阅读鉴赏、语言运用、写作四大版块共计25道小题,考查内容没有超出考纲所要求的范围,给人总体的感觉是打磨严谨,命题稳妥,特色鲜明。
阅读鉴赏部分的选材体现出浓浓的人文关怀。
如文言文段节选自《淮南子·泰族》,《泰族》篇总论天人之际,古今之变,节选文段的主旨是强调礼义教化是国之大事,百姓知礼义国家才能兴盛。
试题涉及文言实词、虚词、句意的把握、信息筛选及文意的分析与理解,考查要点连贯清晰。
出新在北京卷突破全国卷多从二十五史人物传纪选材的局限,这几年注意从《淮南子》《吕氏春秋》这些杂家的作品中选材,给人耳目一新之感。
文学作品阅读取材于沈红《湿湿的想念》,选文通篇流淌着沈红对祖父沈从文的思念,有如沅水般绵长清澈。
试题考查了对文眼“湿”的赏析,对文中关键词语的理解,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文中重要句子深层涵义的理解。
考生在课文中学过《边城》节选,结合选文自会加深对沈从文用小说构造的他心中的“湘西世界”所要表现的那种人生形式!一种健康、优美、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诗歌鉴赏多年都是从唐宋诗词中选材,今年北京卷选了《诗经》中的《芣苢》,回归对诗歌最基本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的考查,这也提醒考生复习还是要脚踏实地,切忌猜题押宝。
名句名篇默写试题重视对考生知识积淀、文化素养的考查,如王实甫《长亭送别》中“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
”刘禹锡《秋词》中“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等都是活在中华民族千百年记忆中的不朽名句,是对考生终身有用的知识。
作文借题发挥,开放性强,突出个性化,引导考生表达真情实感。
所给材料为:“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高考必看]2007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解析
2007年高考英语北京卷解析21.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介词的用法。
解析:根据句意“这是一所初中。
你应该上为你这个年龄的女孩子办的高中”。
for 在此表示对象,用途等“给,对,供”。
比如:a book for children儿童读物,a letter for you你的信22.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冠词的用法。
解析:从题干中看出,“bed”应该是谈话双方都熟知的,故应选the;第二个空后面带限制成份(I lost last week),将普通意义的book加以了明确和限定,故应选the。
23.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定语从句中关系代词的用法。
解析:这是一个非限制性定语从句,先行词为so many people,故应选whom(指人); that 也可以指人,但不用在非限制性定语从句中,也不能用在介词后面。
24.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动词的时态。
解析:这是一个“祈使句+and +陈述句”结构,陈述句中往往用将来时态。
比如:Work hard and you will succeed.25.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连词的用法辨析。
解析:根据句意“当你昨天在布莱克的办公室时我拿给你的。
”故应选when。
if, because, before在此不符合题意。
26.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情态动词的用法。
解析:根据句意“在像飞机场和车站那样拥挤的地方,你一定要看好你的行李。
”must表示“必须,一定”;can和may表示“可能”。
27.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不定代词的用法辨析。
解析:根据句意“他拍了很多电影,但没有多少好的”。
few表示“少”,而any,some 和many不符合上下文。
28.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非谓语动词中不定式的用法。
解析:have sb. do sth. 让某人做某事,故选A.29.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非谓语动词分词的用法。
解析:根据句意“他是牛津大学的一名学生,在攻读计算机学位。
”故选studying表示伴随。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2012北京高考试题及答案发布(语文卷)1、【答案】A【解析】B仗义执言,蹙(cù)额,C再接再厉,百舸(ɡě)争流,D绿草如茵,乳臭(xiù)未干。
2、【答案】C【解析】A“高雅、时尚、方便”不属于“功能和作用”,搭配不当。
B“依据……结果”或“……结果显示”保留一个即可,句式杂糅。
D“营造”缺少宾语中心语,成分残缺。
3、【答案】D【解析】“必须”只能做状语不能做定语,因此第一空只能是“必需”。
“胆固醇在小肠的吸收”只能“(控)制”不能“(制)止”,因此第二空只能是“抑制”。
第三空所支配的宾语是“心血管病的发生”,中心语是“发生”,“发生”只能“防止”但没法“防治”。
4、【答案】B∙农业部:粮食价格涨幅总体可控∙农业部:早稻和秋粮面积比上一年稳中∙农业部:夏粮增产已成定局冬小麦将实∙农业部:中国三大主粮进口比重均不足2∙农业部:夏粮增产成定局总产有望创新【解析】此题先看选项,第一空只有②③两种可能,比较之下,必然选②,排除C、D。
再看第二空,只有③④两种可能,但如果填入③,则这一句内部已经前后矛盾,因此只能填④,由此即可得到正确答案。
5、【答案】C【解析】“多用对偶骈散相间”不是前述所有文学体裁的共同特点,例如“骈散相间”就不能用以形容《诗经》和唐诗等体裁。
二,文言文阅读6、【答案】B【解析】此处“竟”应该是表示结果的副词“终于”“最终”“终究”,而并不表示出乎意料,因此不可能是“竟然”。
7、【答案】D【解析】A两个“舍”都是动词“收容”“安置”的意思。
B两个“然”都是转折连词“然而”“但是”。
C两个“为”都是表被动的介词“被”。
D前“以”是表反问的“何以……为”结构的一部分,“何以报为”就是“要回报干什么呢”的意思,后“以”表修饰。
尽管前“以”不好翻译,但后“以”用法比较明确,用代入比较法即可知道两“以”不同。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及参考答案(北京卷)
答案: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1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任选其中6句作答(每空1分,共6分)①温故而知新②大漠孤烟直③会当凌绝顶④乱花渐欲迷人眼⑤往来无白丁⑥蜡炬成灰泪始干⑦将军白发征夫泪⑧赢得生前身后名(2)任选其中1首作答(4分)相见欢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
(1)荟萃(cuì)联(袂)(2分)(2)精采精彩(2分)(3)全世界的人都关注着,形容影响很大。
(2分)成就,完成。
(2分(4)对偶(1分)3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1)—(2)题。
(每空1分,共4分)(1)聚义厅忠义堂(2)一外祖父(或“外祖母”)4 语文综合实践。
(每小题4分,共12分)(1)开放性试题,做到内容相应,句式相同即可。
(2)答:材料一不符合要求,因为演讲活动的主题是“辛勤的园丁”,而材料一的主题是“勤学尊师”。
(3)该题应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二、阅读(55分)〔一〕(17分)5 科学不怕挑战(或“科学不怕挑战,怕挑战的不是科学。
”)(4分)6 第③段:量子力学曾受到爱因斯坦理想实验的挑战(2分);第④段:进化论曾受到创世说者的频频发难(2分)。
7 不能颠倒(1分)。
这句话有承上启下的作用(1分),前半句总结上文(1分),后半句引出下文(1分)。
8 为了表示讽刺和否定。
(2分)9 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方法(1分),将科学不断受到挑战比作了大浪淘沙,证明了科学是不怕挑战的,从而把抽象深奥的道理阐述得生动形象、浅显易懂(2分)。
〔二〕(23分)10 与白马对视(2分);与白马作别(2分)。
11 ①因为这是一匹烈性马,它在围栏里踢蹬来踢蹬去制造出的杂乱声,打破了围栏里的沉寂,从而也引起了我的注意;②它是围栏里的唯一一匹白色大马,个头比另外八匹马都要高;③其它八匹马都或耷拉或低垂着头,个个露出一副随遇而安的沮丧样,因而这匹白马的神采和英姿便更显昂然;④这匹白马与我作别时的嘶鸣让我心里有一阵剧烈震动,眼里热热的,并有大哭一场的强烈欲望,它既喊出了禁锢者的愤怒,又唱出了抗争者的欢乐。
2007年高考语文试题和参考答案(北京卷)
2007年高考语文试卷(北京卷)1.下列各组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精粹精络精疲力竭精诚所至,金石为开B.赠予授予予人口实同甘共苦,祸福予共C.即将立即若即若离一言即出,驷马难追D.挥毫毫发毫无二致失之毫厘,谬以千里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各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近期,中国观众有幸目睹了来自意大利庞贝古城的遗珍,它们清晰地再现了古城被埋没前后的情景。
②在休斯敦火箭队的姚明,出席“护鲨行动从我做起”的活动时说:“今后,本人在任何情况下都拒绝食用鱼翅。
”③书的封面设计于书籍出版发行的整体规划,同时必须结合书的内容特点和读者对象进行构思。
A.时间效劳从属B.瞬间效力从属C.瞬间效劳归属D.时间效力归属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没有人仅因富甲一方而被长久纪念,相反,人们念念不忘的,大都是超脱于物质利益的追逐的人。
B.在军阀混战的北平沦陷期间,碧云寺孙中山衣冠冢得以保全,这多亏中山先生生前卫士谭惠等人恪尽职守,矢志护灵。
C.自行车队被两只高大古猿的藏獒追赶得几入绝境,最后靠下坡高速骑行才得以摆脱,队员们至今仍心有余悸。
D.暮春时节是潭柘寺“二乔玉兰”的盛花期,4月上旬,这两株玉兰的树冠上就布满了含英咀华的花蕾。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素质可以理解为人在先天条件的基础上,在家庭、社会的影响下,经过后天的教育所形成的稳定的心理品格。
B.很少有以7毫米以下口径制造狙击步枪的国家,因为狙击要求威力大,精度高,但中国狙击步枪偏选择了小口径。
C.几组蝴蝶展框吸引了参观者,大家都以为这是标本,看到殿框上方“仿真蝴蝶微型风筝”的标志,使大家恍然大悟。
D.在翻阅中国话剧100周年纪念活动资料时,他萌生了创作一台寻找中国话剧源头的剧本的意念。
5.下列有关文学常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再别康桥》、《雨巷》、《大堰河——我的保姆》、《乡愁》,分别是徐志摩、戴望舒、艾青、余光中的诗作。
B.巴尔扎克和卡夫卡都是著名小说家,前者是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巨匠,后者是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奠基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掌握NE5000E/80E/40E产品的体系结构
掌握NE5000E/80E/40E的单板构成
掌握NE5000E/80E/40E换板操作
了解NE5000E/80E/40E升级操作
2007年高考作文北京卷
作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是唐诗中的名句。
有人说,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有人说,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有人说,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有人说,“看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还有人说,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请你根据自己读这两句诗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拟题目,自定角度。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③全文不少于800字。
试题评析
这是一个材料作文。
题目先给材料,而材料由两部分组成:一联唐诗和对它的五种理解;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次作文写作要求:根据自己的体会,展开联想,写作文。
在作文要求中,题目限制了不能写作的文体,没有给话题,其他跟话题作文要求差不多。
面对这个作文题目,首先要读懂材料。
作文题目中提到的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两句诗,出自其七言律诗《赠别严士元》:春风倚棹阖闾城/水国春寒阴复晴/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日斜江上孤帆影/草绿湖南万里情/东道若逢相识问/青袍今已误儒生。
诗中写的是在一个春寒料峭、天气多变的日子里,作者在苏州城外惜别友人的情景,透露他仕途不得意的心情。
诗的情调和意蕴都是十分低沉的。
其中,题目给出的两句诗的意思是:看不见的细雨把衣服淋湿了,花瓣悄悄落地听不见声音,这是字面上的意思。
但我们要读懂字面后面的意思,这才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当然,对这两句诗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正如题目中提到的那样。
你可以根据给出的这两句诗的字面意思,结合自己的经历、感悟,来确立自己的解读,只要言之成理就可以。
“这是歌咏春天的美好品格”,重点应该是“品格”,而不应该是毫无顾忌地谈论“春天的美好”;“这是暗指一种恬淡的做人境界”,重点则不是“境界”,而是“恬淡地做人”,其实就是对“品格”的具体化,假如海阔天空地阐述做人的境界,则又离题万里了;“这是叹息‘细雨’‘闲花’不为人知的寂寞处境”,你当然可以谈“寂寞”,但准确地讲,这里的寂寞应该是具备恬淡地做人品格的人所必须面对的处境;再看“‘看
不见’‘听无声’并不等于无所作为”,则是面对寂寞处境时所导致的结果,可简单理解为不在寂寞中平庸,就在寂寞中伟大吧;至于“这里的情趣已不适合当今的世界”是从另一个角度去谈论同一个问题而已。
接着再“展开联想”,谈“自己的体会”。
你当然可以对提供的五个“有人说”进行体会,也可以另辟蹊径。
细读诗的意境,那种独处寂寞的滋味会一点点滋生,烟雨朦胧的江南细雨中,独自黯然感怀,衣衫已浸湿,却全然不觉,心已经完全沉浸在那伤感惜别中。
假如你是多愁善感的人,在自己的世界里坚守着一份恬淡的品格,浑然不知世界之外的人对你心生悲哀和怜惜,读这句诗,你会陷进去难以自拔,假如你是体贴细腻的人,能用心把亲情、友情滋润,因而也会得到更多的爱的回报;读这句诗,你会读出一种人间至情,假如你是闲散无求的人,虽然平凡,但懂得生活,你的世界也许并不宽广,但足以让自己舒心开怀;读这句诗,会顿然领悟那种无欲的境界……可谓“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综上所述,就用这个题目的内容进行立意,至少有以下几种思考:
1.春天般的品格(和风渐染、润物无声,引申出人间的各种真情);
2.恬淡也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境界等;
3.面对寂寞需要一种超然的心态,需要忍耐与执著等;
4.大音无声,大爱无言,默默无语并非无所作为,多一些默默奉献,少一些哗众取宠等;
5.追求功利导致社会的浮躁,缺少淡定做人将会失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