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表达技巧类鉴赏(含答案)
最新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 知识梳理之表达技巧(练习全国通用)解析版
2023年中考语文古诗词考点精讲精练(全国通用)解析版考点02 知识梳理之表达技巧一、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小题。
画眉鸟欧阳修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1.本诗前两句写景,请展开想象,描绘诗句中所展现的画面。
【参考答案】画眉鸟千啼百啭,随着自己的心意在林间飞翔,在那姹紫嫣红的山花间和高高低低的枝头自由自在地穿梭。
【解析】在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结合关键词“百啭”“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发挥想象,从鸟鸣、鸟飞、山花开放、树林浓密四个角度描绘出林间美好的景象即可。
2.本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画眉鸟。
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的赞美之情和对束缚个性、桎梏性灵的憎恶之意。
【解析】结合诗句“百啭千声随意移”“始知锁向金笼听”可知,诗人运用对比的手法描写了两种画眉鸟:-种是在山林中自由鸣叫、飞翔的,一种是被锁在笼子里的。
前者自由,故鸣声婉转;后者受束缚,故鸣声“不及林间自在啼”。
显然,本诗反映了诗人对自由生活的追求和赞美,以及对被束缚的憎恶。
二、阅读诗歌,完成小题。
白梅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
1.说说诗人笔下白梅的特征。
【参考答案】耐寒、清高、清香、报春。
【解析】从“冰雪林中著此身”中可以看出梅耐寒(或:坚韧),从“不同桃李混芳尘”中可以看出梅清高,从“忽然一夜清香发”中可以看出白梅清香“散作乾坤万里春”中可以看出白梅能够报春。
2.从表现手法的角度体会诗歌前两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前两句诗运用了比、衬托、托物言志(或:借物喻人)的表现手法,赞扬白梅冰清玉洁、傲雪斗霜、不与众芳争艳的品格(或现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质)。
【解析】雪林中”写白梅生长在严寒的环境里,用恶劣的环场托其高大的形象;“不同桃李混芳尘”运用对比的手将白梅与“桃李”对比,表现了白梅耐寒高洁、不流的品质;另外,这是一首托物言志的诗,对白梅的赞亦是对诗人自己高洁品性的歌颂。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2015中考古诗词鉴赏的六种题型及答题技巧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包括:表达方式、语言艺术(修辞方法、语言风格)、结构形式、写作技巧等四个方面。
例题:下面这首诗从哪些角度入手,可以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天净沙·秋思(元XXX)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参考答案:从题目(秋思)、意象(枯藤……夕阳……)、关键词句(断肠人在天涯)体会到了了天涯沦落人的孤寂、愁苦之情以及对家乡亲人的思念。
一、品味炼字类[题目形式](1)诗歌中的“某”字或词有什么表达效果?(2)“某”个字或词用得好,好在哪里?(3)“某”字能否改为“某”字?(4)你最欣赏哪个字或词?请赏析。
[应对策略]抓住诗歌中关键词语理解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可以从词性、色彩、词的准确性、生动性以及词的丰富内容和意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等方面去把握它的内涵。
解答修辞的效果时,(炼字和赏析句子时都)先指出用了xx修辞方法。
分析时要结合全诗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去回答,不能孤立地谈这个词的作用。
[炼字的答题步骤]a、析词语的表层义和深层义;b、找修辞写其表达效果;c、绘画面,即烘托了xx的意境;(4)写感情:表达了xx感情、传达了xxx的思想。
[品味词语答题格式:]这个词在诗句中的意思是……,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准确、形象地写出了……的景象或情态,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
[题型示例]浏览上面这首古诗,回覆后面的问题。
渡汉江宋之问岭外音书断,经XXX。
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
问题:首句中的“断”字有什么表达效果?解析:“断”字面上是“断绝、隔绝”的意思,结合“音书”一词,可以理解为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含义,再联系诗歌的写作背景,这首诗是作者从被贬之地岭南逃回洛阳途经汉江所作,突出了自己久居蛮荒之地的孤寂、苦闷及对家里人的思念之情,故答案应为:写出了诗人与亲朋音讯隔绝的境况,更突出了诗人的思家之情。
【最新】四川省11市中考语文按考点分类汇编:古诗词鉴赏(有答案)
古诗词鉴赏巴中市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这首词的词牌名是江城子,从本词的题材及语言风格看,是一首豪放词。
(2)词的下片中用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意思?【考点】EH:怀古咏史诗.【分析】《江城子•密州出猎》此词表达了强国抗敌的政治主张,抒写了渴望报效朝廷的壮志豪情.首三句直出会猎题意,次写围猎时的装束和盛况,然后转写自己的感想:决心亲自射杀猛虎,答谢全城军民的深情厚意.下片叙述猎后的开怀畅饮,并以魏尚自比,希望能够承担卫国守边的重任.苏轼的“狂”表现在他的行为和御敌报国的思想感情.【解答】(1)本题是对文学常识和表达方式的考查.要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解答.这首词的作者是我国宋代豪放派词人苏轼的作品.(2)本题考查理解典故的意思.用典是古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能够起到含蓄、洗练、委婉和联想翩翩等作用.既可使诗歌语言精炼,又可增加内容的丰富性,增加表达的生动性和含蓄性,可收到言简意丰、耐人寻味的效果,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在增强了作品意蕴的同时,也给阅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典故意思是:“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答案:(1)江城子、豪放(2)“遣冯唐”作者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重用自己.译文:我虽年老却兴起少年打猎的热狂,左手牵着犬黄,右手举起鹰苍.戴上锦蒙帽穿好貂皮裘,率领随从千骑席卷平展的山冈.为了报答全城的人跟随我出猎的盛意,看我亲自射杀猛虎犹如昔日的孙郎.我虽沉醉但胸怀开阔胆略兴张,鬓边白发有如微霜,这又有何妨!什么时候派遣人拿着符节去边地云中,像汉文帝派遣冯唐.我将使尽力气拉满雕弓,朝着西北瞄望,奋勇射杀敌人天狼.成都市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1﹣2题。
2023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考点突破 要点13 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答案带解析)
要点13 古诗词鉴赏之表达技巧例1:【2022·湖南常德·中考真题】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1)颈联中的“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_____________的特点。
★(2)诗歌前两联有实写,有虚写,请对此作简要赏析。
【答案】(1)长势繁茂(2)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能力。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萋萋,形容草长得茂盛的样子。
这句是诗人对眼前登黄鹤楼所见的景物:晴空里,隔水相望的汉阳城清晰可见的树木,鹦鹉洲上长势茂盛的芳草,描绘了一个空明、悠远的画面,为引发诗人的乡愁设置了铺垫。
故“芳草萋萋”写出了“芳草”长势繁茂的特点。
(2)本题考查对诗歌写作特点的理解与分析。
诗歌前两联三次点到“黄鹤”,有实写,有虚写。
第一次提到“黄鹤”,是起笔,没有实写,而是从传说而起,是过去传说中的黄鹤,是虚写。
第二次提到“黄鹤”,是紧接第一句并与之呼应,是实写,是写现实中眼前实际存在的黄鹤楼,由此第一、二句一实一虚相结合,加深了人去楼空的落寞之感。
美好憧憬与寻常江楼的落差,在诗人心中布上了一层怅然若失的底色,为乡愁情结的抒发作了潜在的铺垫。
第三次提到“黄鹤”,又是虚写,实际上是首联意思的进一步深化,你看“一去不复返”,是永远不再回来的意象,这是一种彻底的寂寞,把人的心都冻到骨髓里面去了。
下一句的“白云千载空悠悠”是实写,但把这种感觉扩大到整个宇宙,引发人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的无尽地遐思。
故一、二联虚实结合,暗含对岁月悠悠,世事苍茫,今昔变化巨大的感慨,抒发了作者寂寞之感。
例2:【2022·山东滨州·中考真题】阅读下面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漫成一首杜甫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①照夜欲三更。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
中考古诗词鉴赏画面意境类(含例题答案)学而时习一、默写下列诗句(1)蒹葭苍苍,_________________。
(《诗经》)(2)海内存知己,_________________。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3)______________,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无题》)(4)人有悲欢离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苏轼《水调歌头》)(5)杜甫的《望岳》中表达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与豪气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景。
(7)北京奥运会将至,我们将以满腔的热情喜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正可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论语>十则》中原句回答)(8)中国古代关于清明、春节、重阳节、中秋节的诗句很多,请写出一个相应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精讲透析考点一常见考题形式及答题方法一、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氛围?【例题一】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泊秦淮(唐)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问题:“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考点二常见的意象内涵(1)自然景观类月—思乡思亲,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夕阳、落日—凄凉失落、忧郁之情流水—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哀愁烟雾、寒霜—哀怨、惆怅、凄苦等情思春风、东风—春天、希望等美好事物西风—惆怅哀伤、游子思归(2)植物类杨柳—离别难舍等情思落花—青春易逝、人生无常的感叹与哀愁梅、兰、竹、菊、松—高洁坚贞之志梧桐、芭蕉—光阴易逝、身世磨难的惆怅哀愁(3)动物类鸦、猿、杜鹃—凄苦哀伤之情鱼—快乐自由孤雁—孤独、思乡鸿鹄、雄鹰—理想追求蝉—高洁青鸟—传书的信使当堂演练一、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考点分类题:表现手法类
古诗词鉴赏:表达手法类1.【古诗赏析】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诗的颔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小题。
南安军文天祥梅花南北路,风雨湿征衣。
出岭同谁出?归乡如不归!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
饿死真吾志,梦中行采薇。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分析尾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晚次乐乡县①[唐]陈子昂故乡者无际,日暮且孤征。
川原迷旧国,道路入边城。
野戍②荒烟断,深山古木平。
如何此时恨,噭噭③夜猿鸣。
【注释】①乐乡县:地名。
本诗是诗人由蜀入楚途中,从故乡蜀地东行,途经乐乡县时所作,②野戍:指野外驻防之处。
③噭(jiào)啦:猿猴啼叫声。
请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诗中画线句子。
4.温习课内所学,完成古诗赏析任务春望[唐]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南征[唐]杜甫春岸桃花水,云帆枫树林。
偷生长避地①,适远②更沾襟。
老病南征日,君恩北望心。
百年歌自苦,未见有知音。
【注释】①避地:避难而逃往他乡。
②适远:到远方去。
杜甫常常以和谐融洽的景象反衬深沉积郁的哀愁,写乐景抒哀情。
在《春望》中,“感时花溅泪”,以花的灿烂表现诗人的忧国忧民之心,以乐写哀,景象越优美,越增添伤痛。
诗人移情于物,表现了国破家亡的极度苦恨。
请结合诗句,说说《南征》是如何以乐景写哀情的?5.【古诗赏析】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蜀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这首诗运用典故的是哪一联?有何作用?6.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小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本诗的颈联描绘景物运用了怎样的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7.古诗阅读。
中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
中考必备语文诗歌鉴赏+现代文阅读技巧全解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语文诗歌鉴赏训练1.古诗阅读连夕大风,凌寒梅已零落殆尽三绝(其二)(宋)范成大玉雪飘零贱似泥,惜花还记赏花时。
赏花不许轻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
卜算子·咏梅(宋)•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
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范诗和陆词都写了梅花,表达的情感有何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答案】范诗写寒梅被狂风吹落成泥,赏花不许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爱惜之情;陆词写梅花被车轮碾压成尘依然芳香如故,表达了词人对坚贞不屈、死而不悔品格的赞赏。
【解析】【分析】要求答出两首诗歌所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
读懂诗句后结合知人论世的方法解读。
两首诗都明白如话,很好理解。
如“玉雪飘零贱似泥”是写寒梅被狂风吹落成泥;“赏花不许轻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是说赏花不许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
自然表达的是对梅花的爱惜之情。
而陆词的上片集中写了梅花的困难处境,下片写梅花的灵魂及生死观。
词人以物喻人,托物言志,以清新的情调写出了傲然不屈的梅花,暗喻了自己虽终生坎坷却坚贞不屈,达到了物我融一的境界。
故答案为:范诗写寒梅被狂风吹落成泥,赏花不许攀折、只许家人戴一枝,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爱惜之情;陆词写梅花被车轮碾压成尘依然芳香如故,表达了词人对坚贞不屈、死而不悔品格的赞赏。
【点评】本题考查诗歌的比较阅读和鉴赏。
考生要仔细阅读诗歌,逻理解诗歌的内容,感受诗歌的情感。
考生要从诗歌的内容来剖析诗人的情感,从中去比较,分析不同的情感。
2.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甲】满江红秋瑾小住京华,早又是、中秋佳节。
为篱下、黄花开遍,秋容如拭。
四面歌残终破楚,八年风味徒思浙。
苦将侬,强派作蛾眉,殊未屑!身不得,男儿列。
心却比,男儿烈!算平生肝胆,因人常热。
俗子胸襟谁识我?英雄末路当磨折。
莽红尘,何处觅知音?青衫湿!【乙】夏日绝句①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中考诗歌鉴赏典型题含答案解析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赏析】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原野辽阔,天边的星星如垂地面,明月在水中滚涌,才见大江奔流.我的名气,难道是因为文章著称?年老体弱,想必我为官也该罢休。
唉,我这飘泊江湖之人像什么呢?活像是漂零天地间的一只孤苦无依的沙鸥。
【试题】1。
分析颔联中“垂"“涌”二字的好处。
(考点:锤炼语言—-炼字)【答题步骤】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
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或还原内容。
③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答: ①”垂"和”涌”在这里都是动词,赋予景物以强烈的动感,②突出了舟中观景的典型特征,使人有身临其境之感,③同时,也衬托出了诗人身居船中深沉凝重的孤独感。
2。
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首联的画面,可以加上合理的想象。
(考点:意境、画面)答:这一联是诗人“旅夜"的场景:微风轻轻吹拂着江岸边的细草,竖着高高桅杆的小船在月夜中孤独地停泊着。
3.诗的尾联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考点:写作技巧)答:①从修辞手法上看:诗人把在此时此景的自己比作天地间孤苦无依的一只沙鸥,运用了比喻;此时的自己像什么呢?像天地间的一只沙鸥,一问一答运用了设问.②从抒情方法上看:尾联触景而生情,诗人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深刻地表现了诗人内心飘泊无依的感伤,真是一字一泪,感人至深。
③从表现手法上看:运用了对比和反衬。
颔联写辽阔的平野、浩荡的大江、灿烂的星月,极言天地之大,与尾联沙鸥的渺小形成鲜明的对比,正是为了反衬出诗人此时孤苦伶仃的形象。
4.整首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考点:思想情感)答:①这首诗通过写诗人满腹才华,而四处奔波,得不到朝廷重用,②刻画出了一个孤苦伶仃的形象,③表现出诗人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苦闷以及飘泊无依、孤独落魄的感伤.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2020中考语文专题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 (附练习与答案)
2020中考语文复习——古诗文阅读、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一、古诗文(包括诗、词、歌)鉴赏答题方法与技巧:一)、古诗文鉴赏常用答题关键词: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对偶、排比、反复、衬托、对比、用典等。
表达方式:叙述、描写、抒情、议论。
表现手法:象征、想象、联想、照应、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等。
思想情感: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词句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等。
二)、古诗文鉴赏常用答题思路与要点:1:把握中心内容【方法指导】(1)看题材。
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
如:送别诗、咏怀诗多写如何叮咛对方、歌颂对方;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边塞诗或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愿望等。
(2)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3)析词义。
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必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
(4)联背景。
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
2:句子理解与欣赏【方法指导】(1)描述画面。
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2)体会意境。
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
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
(3)把握情感。
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表明的观点或志向等。
(4)领悟哲理。
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5)把握语言风格。
①清新自然,晓畅易懂。
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
2022年(有答案)中考语文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课外古诗词曲鉴赏C组)
2022年(有答案)中考语文专题一:古诗词曲鉴赏(课外古诗词曲鉴赏C 组)一、古诗词鉴赏1.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窘况为许衡州①赋郑 燮半缺柴门叩不开,石棱砖缝好苍苔。
地偏竹径清于水,雨冷诗情瘦似梅。
山茗未赊将菊代,学钱无措唤儿回。
塾师②亦复多情思,破点经书手送来。
【注】①许衡州:郑燮之友,生活困窘。
②塾师:指郑燮。
(1)分析诗中“竹”“梅”“菊”等意象的作用。
(2)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湘口①送友人李 频中流②欲暮见湘烟③,苇岸无穷接楚田④。
去雁远冲云梦雪⑤,离人独上洞庭船。
风波尽日依山转⑥,星汉通霄向水悬⑦。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
【注】①湘口:指洞庭湖。
②中流:指江心。
③湘烟:指雾霭。
④楚田:指田野。
⑤云梦雪:指洞庭湖以北地区下起了茫茫飞雪。
⑥风波尽日依山转:写出了洞庭湖波浪翻涌、奔腾不息的样子。
⑦星汉通宵向水悬:写出了星河璀璨、天色湖水连成一片的景象。
【写作背景】诗人在湘江流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写下了这一首送别诗。
(1)首联中写了哪些物象?古诗词常在物象中寄寓某种情感或精神,南宋词人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中“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一句通过“梅花”寄寓了怎样的情感?(2)“离人独上洞庭船”一句中的“独”字用得好,请作简要赏析。
3.阅读下面文本,完成下列各题。
送魏大①从军陈子昂匈奴犹未灭,魏绛②复从戎。
怅别三河道,言追六郡雄③。
雁山横代④北,狐塞⑤接云中⑥。
勿使燕然⑦上,惟留汉将功。
【注】①魏大:陈子昂的友人。
②魏绛:春秋时期晋国大夫,以和戎政策消除了边患。
③六郡雄:汉代名将赵充国,号称“六郡雄杰”。
④代:代州。
⑤狐塞:飞狐塞,边境驻军重地。
⑥云中:云中郡,边塞重镇。
⑦燕然:燕然山。
东汉名将窦宪大破匈奴军队,乘胜追击,登上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返。
(1)下列对诗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暗用汉代骠骑将军霍去病“匈奴未灭,无以家为”的典故,抒发了以天下为己任的豪情。
2023年中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原卷版部编版)
2023年备战中考古诗鉴赏高频考点精准讲解-----手法技巧(原卷版)一、知识点讲解1.提问方式:⑴这首诗用了怎样的表达技巧(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艺术技巧)?⑵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艺术手法、表达技巧)。
⑶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⑷这首诗(某某诗句)在写景(抒情、描写人物/某某)上有什么特点?2.解答分析:这类提问注重的是诗歌整体的艺术表现特色,主要应从诗歌的整体构思、诗歌整体的艺术技巧方面来解答。
3.答题步骤:⑴明手法: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
⑵释理由: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是用了这种手法。
⑶析作用:此手法怎样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4.答题示例:早行陈与义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答:(步骤一)主要用了反衬手法。
(步骤二)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
(步骤三)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
5、常用手法及其作用讲解(一)表达方式及其作用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二)修辞手法及作用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古诗词鉴赏之名句赏析题+答题技巧与练习++++++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
2023年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诗词鉴赏之名句赏析题答题技巧与练习(讲义)初三语文课题组整理老师寄语:坚持不懈,方显真我风采。
宠辱不惊,才是英雄本色。
自信是船,勤奋是帆。
毅力是风,语文是舵手。
勤奋帮你浇开成功之花,自信助你登上理想之巅。
答题指导1.诗歌的语言准确、凝练、生动、形象,富于表现力。
一般要求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以下特点:特点例句赏析示例巧用修辞,意味隽永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运用比喻,把“危亡的国势”比作“风中柳絮”,把“坎坷的身世”比作“雨中浮萍”,将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结合起来,写出国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的局面。
蕴涵哲理,发人深思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表达出新事物必然替代旧事物的自然规律。
情景交融,情思绵绵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写出了友人已离去,只有串串马蹄印向远处延伸。
表现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和无限惆怅的心情。
情感积极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表现了诗人的乐观、自信和斗志昂扬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高昂斗志。
用词精练,形神兼备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争”和“啄”,写出了一幅早莺争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生动地表现了初春的勃勃生机。
2.赏析名句,还可以从名句的类型(写景、抒情、说理)分析。
(1)写景类:如果是写景,则从运用了哪些写景方法,描绘了怎样的优美景致等角度进行赏析。
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次北固山下》)。
(2)抒情类:如果是抒情,则从抒情方式、情感的色彩与倾向等角度赏析。
如“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望岳》)。
(3)说理类:如果是言理,则从理趣的融合性、哲理的启发性等角度赏析。
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答题步骤品味句子一般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一是从内容方面考虑,该句主要描写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或有怎样的寓意;二是从形式方面思考,该句有什么表达技巧,指出其表达技巧及效果,或者分析句中的语言特点。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手法题(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中考诗歌鉴赏专项复习之手法题1.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后面问题。
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对本诗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该绝句的首句“远书归梦两悠悠”,是诗人在盼家书不至、觅归梦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长长的叹息。
B.次句用“只有”二字紧承上文,写出了半夜寂寥凄寒的感受。
C.“敌”字不仅突出了“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了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
D.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
阶下生满了青苔,旁边映衬着红树,突出了环境的清幽美丽,也暗示了主人公淡泊的心境。
(2)诗歌最后两句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阅读下列诗歌,回答问题。
终南山[唐]王维太乙①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注] ①太乙:终南山的别称。
(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与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首联运用夸张的手法勾画了终南山的总轮廓。
“近天都”极写其高大雄伟;而诗人急于进山一游的心理也跃然纸上。
B.颔联写近景。
诗人走出茫茫云海,又遇茫茫“青霭”,“青霭”似有若无,为我们留下了驰骋想象的广阔空间。
C.尾联叙事。
既表达出诗人留恋美景,还想留宿山中,明日再游的愿望,又用“隔水问”的声音,反衬出山间的幽深寂静。
D.这首诗游踪清晰可见。
诗人远望终南山,人在山外,然后诗人已身在山中,接着登顶,然后准备投宿,人还在山中。
(2)请赏析“阴晴众壑殊”一句。
3.阅读下面甲、乙两首诗词,回答问题。
【甲】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宋】辛弃疾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
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
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
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
生子当如孙仲谋。
【乙】贾生【唐】李商隐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答题技巧古诗词鉴赏题是中考语文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题型,纵观历年中考试题不难发现,这类题目一般文字浅易,学生对考点也比较熟悉,但答题结果却年年失分严重。
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学生答题不规范,容易漏掉一些要点,以致于只能“意会”而不能有效地“言传”。
答题自然要根据试题的要求给出相应的答案。
一、内容情感型问题:(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2)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例1:《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问)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步骤一(景)这首诗勾勒了大海吞吐日月,蕴涵万千的景象。
步骤二(情)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
答题步骤:(1)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2)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主要有:不畏艰难、忧国忧民、建功立业、思念家乡、想念亲人、感叹世事、壮志难酬、孤傲脱俗、凄清哀婉、热爱山水、豁达豪迈、愁苦孤寂、向往美好、恬淡自乐、离愁别绪、焦虑矛盾、遭贬愤世、怀才不遇、惆怅悲凉、踌躇满志等。
例2:选出下列对这首诗解说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A.“枯藤老树昏鸦”一句描摹了一幅秋暮思归图,“枯”“老”“昏”营造出暗淡凄凉的氛围,衬托游子内心的哀伤。
B.“小桥流水人家”一句则描绘出一幅清新秀丽的秋郊庄户图,热情赞颂家乡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回到家乡的喜悦之情。
C.“西风瘦马”一句,“西风”即秋风,一个“瘦马”既写出路途的辛劳,又写出了生活的艰辛。
2023届中考语文微专题冲刺诗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含答案)
诗词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共19题)一、复合题(共19题)1.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下列两小题。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中的词语“凄凉地”“弃置身”,暗含诗人长期谪居的痛苦和抑制已久的愤激心情。
B.颔联写诗人回到了久别的家乡,虽世异人非,心里却有欣慰之情。
C.颈联“沉舟”和“病树”是比喻久遭贬谪的诗人自己。
D.尾联点明酬赠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是和友人共勉。
(2) 这首诗尾联中的“长精神”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2.阅读古诗,完成下面小题。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韩愈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1) 下面对这首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一封朝奏九重天”中的“封”是指韩愈的谏书《论佛骨表》,同时交代被贬原因。
B.颔联诗人坦诚心志,自己已垂垂老矣,又无辜获罪,委婉表明不愿再为朝廷办事的悲愤。
C.尾联照应诗题,把侄孙探望之意归结为“好收吾骨瘴江边”,沉痛而又凄凉。
D.全诗如行云流水,奔放不羁,又抑扬顿挫,笔势纵横,极富表现力。
(2) 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3.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题。
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脍炙人口,“生”和“入”用得很妙,请说说妙在何处?(2) 结合“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一联,分析作者是如何表达思乡之情的?4.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李益回乐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2023中考古诗词赏析
2023中考古诗词赏析2023中考古诗词赏析1过零丁洋[南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一、文天祥:南宋大臣、文学家。
二、字词:遭逢:遭受,蒙受。
起一经:这里指他考中状元被朝廷起用。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风飘絮:形容山河破碎如柳絮片片飞散。
雨打萍:比喻个人经历坎坷不平,如雨中浮萍时起时沉。
零丁:孤独无依的样子。
汗青:史册。
丹心:红心。
三、翻译和赏析1、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熟读经书,取得功名,从此遭遇坎坷不平,兵力单薄,战争频繁,匆匆度过四年光景。
总写诗人几十年来的风雨历程。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大好河山被敌人侵占,国势如同风吹的柳絮一样飘零,我这一生动荡不安,像被风吹雨打飘泊无根的水面浮萍。
运用比喻,生动形象的写出当时社会现实和自己的遭遇,表达了作者忧国伤怀之情。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在惶恐滩头诉说心中的惶恐,在零丁洋上慨叹自己的孤苦零丁。
用“双关”手法,概括出诗人难忘的两次人生经历。
表达了诗人因国家覆灭和己遭危难的痛苦心情。
4、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生谁无一死,留取赤胆忠心,永远在史册中放光。
一问一答,由现在过渡到将来,由残酷现实到人生理想,表明自己为了民族和国家的前途宁死不屈,作者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
四、主题:通过自述国破家亡的境遇,抒发了作者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五,艺术手法整首诗格调沉郁悲壮,正气浩然,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为中华民族的独立自由和伟大复兴而奋争,其力量胜过百万雄兵。
2023中考古诗词赏析21.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文后各题。
(共18分)访城西友人别墅雍陶澧水①桥西小路斜,日高犹未到君家。
村园门巷多相似,处处春风枳壳花②。
【注释】①澧(lǐ)水:指唐代的澧州城(今湖南北部的澧县)。
②枳(zh ǐ)壳花:枳树的花。
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导语】锲⽽舍之,朽⽊不折;锲⽽不舍,⾦⽯可镂。
备考也需要这样持之以恒的精神。
为您提供中考语⽂古诗词鉴赏⽅法及答题技巧,巩固所学知识并灵活运⽤,考试时会更得⼼应⼿,快来看看吧! 鉴赏四步法 ⼀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喻、拟⼈、⽤典、对⽐了。
1.⽐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的特征,以达到⽣动形象的⽬的。
答题格式:诗⼈运⽤⽐喻的修辞,把什么⽐作什么,⽣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的特征。
举例:⼭河破碎风飘絮,⾝世浮沉⾬打萍。
(⽂天祥《过零丁洋》) 运⽤⽐喻的修辞,诗⼈把民族危亡⽐作“风中絮”,把个⼈的⼈⽣坎坷⽐作“⾬打萍“,⽣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世的感慨。
⼜如:沉⾈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运⽤⽐喻的修辞,诗⼈以“病树、沉⾈“⾃⽐,既⽣动形象的表达了诗⼈对未来积极乐观的⼈⽣态度,⼜揭⽰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深刻哲理。
2.⽤典 诗⼈运⽤典故,⼤都是为了表达⾃⼰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运⽤典故,表达了⾃⼰渴望重⽤,为国建功⽴业的愿望。
⼜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运⽤“闻笛赋“、”烂柯⼈“德的典故,表达了⾃⼰既有见到⽼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 运⽤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的突出特点。
举例:⽓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运⽤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的特点。
⼜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杜甫《望岳》) 诗⼈运⽤夸张的修辞,⼀个“割“字,突出了泰⼭的⾼⼤雄伟、遮天蔽⽇的景象。
再如:烽⽕连三⽉,家书抵万⾦。
(杜甫《春望》) 诗⼈运⽤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妻离⼦散,家书的宝贵,对家⼈的⽆限思念之情。
中考诗词鉴赏题含答案
中考诗词鉴赏题:苏秀适中(末)曾几一夕骄阳转作霖,梦回凉冷润衣襟。
不愁屋漏床床湿,且喜溪流岸岸深。
千里稻花应秀色,五更桐叶最佳音。
无田似我犹欣舞,何况田间望岁心!【注】④苏秀连中:从苏州到秀州(令浙江嘉兴)的路上。
诗人时为浙西提刑。
14.下列对这首宋诗思想内容和艺术手法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首联从夜感霖雨突降写起,人们盼望久已的甘霖突然降下,仿佛将诗人的心田也滋润得复苏了。
B.“不愁屋漏床床湿”引用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诗句“床头屋漏无干处。
”“且喜溪流岸岸潆”引用杜甫《春日江村五首》:“春流岸岸深。
”C.颈联正面写一个“喜”字,表现出一种体恤民艰的崇高感情。
D.颈联突出了广大农民对这场甘霖的狂喜之情,进一步表现诗人与农民同喜悦之心。
E.这首诗语言诙谐风趣,轻巧明快,体现了诗人对农民辛勤劳作的关心。
15.这首诗写出秋雨怎样的特点?这些特点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分析。
(6分)中考诗词鉴赏题答案14. BE。
15.特点:雨大,及时。
①诗人半夜感到“凉冷”,看到“屋漏床床湿”,通过视觉和触觉的结合,表现雨大;②运用叠词的手法,通过屋漏床湿、溪流岸深表现雨大;③运用虚实结合(想象)的手法,通过骄阳转作霖、稻花应秀色表现雨的及时。
中考诗词鉴赏题:西塞山下作韦庄西塞山前水似蓝,乱云如絮满澄潭。
孤峰②渐映湓城北,片月斜生梦泽南。
爨③动晓烟烹紫蕨,露和香蒂摘黄柑。
他年却棹扁舟去,终傍芦花结一庵。
【注】①西塞山:三国时东吴江防边塞,历代诗人多有趣咏。
②孤峰,指湓城北的庐山。
③爨(cuàn):烧火做饭。
14.下面对这首诗歌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两项是A.诗人行至西塞山这个东吴江防边塞,前望江水,历史往事等引起丰富的联想,但诗人并没有借西塞山势发盛衰荣辱的感叹。
B.颔联写诗人所见,前望是庐山,后看是斜月;“渐映”写月光逐渐明亮,“斜生”巧妙的写时间的推移、位差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词鉴赏
——表达技巧类
学而时习
1、写出自己学过的修辞手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们学过那些表达方式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知识点精讲透析
考点一常见的表达技巧
一、修辞方法
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反复、设问、反问等。
二、表现手法(写作手法或艺术手法)
主要包括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动静结合、虚实相间、小中见大、以乐写哀、烘托渲染、对比映衬、多角度描写等
三、表达方式
---直抒胸臆
借景抒情
托物言志
细节、通感(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
动静(动静结合、以动写静、以声衬静)等
考点二常见出题方式及答题技巧
【例题一】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问题: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
答题步骤:
二、诗歌运用了哪些表达方式?
【例题二】(2012·南京市)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阙题①
(唐)刘慎虚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闻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②白日,清辉照衣裳
[注释]①“阙”同“缺”,此诗原题在流传过程中遗失。
②每:每当。
(1)白云深处,清溪岸边,山路蜿蜒,柳条掩映,体现了“读书堂”环境之(请用诗中的一个字概括,1分)。
(2)诗人善于从感官的角度表现景物的特点,请以第二联为例分析。
(3分)
答:
三、诗歌是怎样抒发作者的情感的?
【例题三】(江苏省宿迁市)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问题。
宴词
王之涣
长堤春水绿悠悠,畎入漳河一道流。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注:宴词:写于送别宴席上的诗。
畎:田间小沟
问题:三、四句是怎样抒发作者感情的?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盘点
一、修辞手法总结
修辞特点作用
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设问
反问
对偶
反复
一、(2014年湖南省长沙市)阅读下列古诗,回答问题。
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①边,寂寞开无主②,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③风和雨。
无意苦争春,一任④群芳妒,零落⑤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注释】①[断桥]残破的桥。
②[无主]无人过问。
③[更著]又遭受。
著,同“着”,遭受的意思。
④[一任]任凭。
⑤[零落]凋谢。
【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
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
8、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的意境。
下阕则写出了梅花
答:
二、(2014东营市)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25题。
凭阑人·金陵道中
(元)乔吉
瘦马驮诗天一涯,倦鸟呼愁村数家。
扑头飞柳花,与人添鬓华。
8.这首小令描绘的“诗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2分)
答:
9.任选一个角度(如语言、写法、构思等),对该作品进行赏析。
(2分)
答:
参考答案
《春雪》运用拟人手法,赋予白雪以人的灵性,把初春的景象写得富有情趣
《阙题》(1)幽
(2)示例:这一联从视觉角度描写了缤纷的落花,清澈的流水;从嗅觉的角度描写流水(花)的芳香,表现出环境的清静(优美宜人)。
《宴词》A寄情于景(借景抒情),借桃花随溪水漂流的景色抒发诗人的离愁别绪,情景交融。
B反衬(衬托),以“浅溪”反衬离愁之深。
(手法1分,效果2分)
《卜算子咏梅》
8.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
9.拟人;“碾现出摧残者的无情,被摧残者承受的压力之大,描绘出梅花悲惨至极的图景。
碾”原指将东西压碎、压平,在这里指梅花落地之后与泥土混合之后的情景。
表【分析】考察的是对诗歌意境、情感主旨、写作手法的把握以及“炼字”能力。
《凭阑人》
8.答案:沦落天涯、孤寂愁苦(或倦于漂泊、羁旅思乡或落泊困顿的倦客游子)的形象。
9.答案示例:
语言:①用语奇特,精炼传神,以“瘦”状马,以“倦”绘鸟,言简义丰,以形传神;②诗用马“驮”,愁由鸟“呼”,柳花“添”人鬓华,可运用拟人手法,化无情为有情,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诗人的愁苦。
写法:①衬托。
人物的落泊困顿,孤寂悲凉,乡思愁绪,均是通过对“马”“鸟”“柳花”的描写烘托出来,含蓄蕴藉。
②白描。
小令语言不尚藻饰,质朴自然,却能将景物、人物形象表现得栩栩如生,鲜明突出;使意境典雅,动人心魄。
③寓情于景。
借对“马”“鸟”“柳花”的描写,抒发了诗人孤寂思乡的愁苦心情。
构思:作者不写人羁旅漂泊、如何困顿,而是借马之瘦来表现;不写人对漂泊的厌倦和内心的愁苦,而是借“倦鸟呼愁”来传达,曲折地写出了异地游子的悲情苦绪,情景浑然一体,令人回味无穷。
评分:如从作品意脉结构,表情达意的层次方面作答也合乎题意。
共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