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凉州词》教案

合集下载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优质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优质教案

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优质教案3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①、指导学生能有板有眼、入情入境地朗读古诗。

2.过程与方法目标①、了解古诗的大意,想象诗中描绘的景物,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①、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和对古诗的热爱之情。

②、引导学生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培养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古诗的大意,体会戍边将士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感受古诗的意境,读出古诗蕴含的情感。

教学方法:引导法、情境教学法、点拨讨论法学习方法:自读感悟、讨论探究、诵读法教具: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谈话,揭题导入1、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古代那些才华横溢的诗人们,为我们留下了无数的优秀诗篇,使每一个中国人为之骄傲。

今天我们再来感受一下古诗的魅力,咱们来个赛诗会,看谁记的古诗多。

(1)谁能背出和黄河或者长江有关的诗?(2)老师开诗头,看谁能接下去:▲王昌龄的《从军行七首》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翰《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琶琵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2、出示课件唐代地图,介绍边塞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引出边塞诗。

3、了解诗人及“凉州词”这种曲调名。

(1)简介王之涣。

(2)“凉州词”不是诗题,是凉州歌的唱词,它是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后来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设计意图:学生在小学阶段接触到的边塞诗很少,对于当时的历史、地理情况了解甚少。

从几首反映战争的边塞诗引入,出示唐代地图,帮助学生了解中原地区和塞外的区域划分,了解边塞地理位置和历史情况,为学生更好的理解古诗中戍卒的怨情打好感情基础。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自由读,多读几遍,读到字正腔圆为止。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教案、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教案、教学设计
-创作一首以边塞为题材的短诗,不少于四句,体现边塞的特色。
2.口头作业: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诗词背诵,要求熟练掌握《凉州词》的朗读节奏和韵律。
-家长与孩子一起讨论边塞文化,了解边塞诗人的生平事迹,激发孩子对边塞文化的兴趣。
3.实践作业:
-观察生活中与边塞相关的元素,如自然景观、人文风情等,用画笔或相机记录下来,并在课堂上分享。
3.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学习过程,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营造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
4.教师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反馈,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果。
-布置实践性作业,如观察生活中的边塞元素,将所学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500字
在导入新课环节,我将采用多媒体展示和故事讲述相结合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凉州词》的情境。
1.多媒体展示:利用课件展示边塞风光,让学生在视觉上感受边塞的壮美。同时,播放一首具有边塞特色的歌曲,让学生在听觉上体验边塞的韵味。
2.诗词解析:逐句解析《凉州词》的诗意,让学生体会诗词的韵律美和意境。通过对比、联想等方法,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句。
3.背诵指导:教授学生正确的背诵方法,如分句背诵、反复朗读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诗词意境、生字词等方面进行讨论。要求每个小组成员积极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
2.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学习《凉州词》过程中的感受,体会边塞诗词的魅力。
3.价值观引导:强调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特布置以下作业: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3篇

2024年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凉州词说课稿第【1】篇〗《凉州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朗读诗歌并背诵;2、理解诗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歌的意思;3、能谈谈自己学习课文后的感受。

过程与方法:以读代讲,让学生在读中感悟、理解,运用古诗文三步教学法,即:读通-读懂-读透。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这首古诗,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并懂得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诗歌内容。

难点:感悟边关将士悲苦的生活。

并感知当今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要学会珍惜美好生活。

教具准备:小黑板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谈话导入(班内大多数学生在校内寄宿,让学生谈谈刚开始住校时想念家人的感受导入)。

2、作者简介。

二、深入理解(一)读通诗歌【师生活动】1、学生齐读课文2、出示生字,学生分析字形、组词并书写。

rèn qiāng 仞(万仞)羌(羌族)3、出示多音字:间(jiān 中间 jiàn 挑拨离间)度(dù角度 duó猜度)(小组交流注音并组词。

)4、教师泛读课文,学生听范读、画出节奏。

5、齐读课文,注意读通、读顺。

【设计意图】积累字词,并能通顺的按节奏朗读课文。

(二)读懂诗歌【师生活动】1、指名读文,其他学生听,找出错误并纠正。

2、解释重点字词,学生批注理解。

黄河远上:远望黄河的源头。

孤城:指孤零零的戍边的城堡。

仞:古时八尺或七尺叫做一仞。

何须:何必。

怨:埋怨。

度:度过。

3、小组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话疏通文意。

4、归纳汇报。

5、分组读文。

【设计意图】理解课文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课文的意思。

(三)读透诗歌【师生活动】1、指名读文。

2、学生小组交流:(1)“杨柳”有何含义?(“柳”谐音“留”,留恋故乡,想念亲人)(2)“何须怨”是什么意思?(不必怨。

)谁不必怨谁?(羌笛不必怨杨柳)。

(3)为何要“怨”?(怨愤:怨愤朝廷的漠不关心。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2《凉州词》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1.2《凉州词》集体备课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集体备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凉州词》的基本内容和背景。

2.领悟《凉州词》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3.掌握《凉州词》的诗歌韵律和语言特点。

4.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悉《凉州词》的课文内容、背景知识和教学要点,准备教学课件等。

2.学生准备:提前让学生预习《凉州词》,了解课文内容,为课堂讨论做准备。

三、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10分钟)1.利用图片、视频或音频等多媒体资源,激发学生对《凉州词》的兴趣。

2.引导学生了解《凉州词》的背景和作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第二步:课文讲解(20分钟)1.教师依次讲解《凉州词》的诗句内容,分析诗歌的表达技巧和意境。

2.带领学生体会《凉州词》中的抒情主题和情感表达。

第三步:诗歌赏析(30分钟)1.分组让学生自主欣赏《凉州词》,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交流各自的感悟,促进思维碰撞和情感交流。

第四步:活动设计(20分钟)1.安排学生分组,让每组根据《凉州词》创作相关的音乐、舞蹈或戏剧表演等形式。

2.学生展示并互相欣赏,分享各自的创作成果。

第五步: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美学价值和文学魅力。

2.鼓励学生对自己的表现和收获进行反思和总结。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集体备课的方式设计了《凉州词》的教学内容,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让学生在赏析诗歌的过程中体会到美的享受和情感沟通。

同时,通过学生参与创作和表演的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和表现力,提升了他们的文学修养和综合素质。

希望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能够引发学生对文学艺术的热爱,激发他们的文学创作潜力,为其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集体备课教学设计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凉州词》 教学设计

《凉州词》 教学设计

《凉州词》教学设计(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工作计划、工作总结、演讲稿、合同范本、心得体会、条据文书、应急预案、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plans, work summaries, speech drafts, contract templates, personal experiences, policy documents, emergency pla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凉州词》教学设计《凉州词》教学设计(通用12篇)《凉州词》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学认2个生字,练习写好4个字。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 3篇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 3篇
王之涣《凉州词》教学设计 篇 1 教学目标 1、读正确,读通,读有节奏,即字正腔圆的读好古诗。 2、了解古诗的大意,提出不懂的问题,想象画面,体会戍边战士的思乡但
不能回乡的情感以及戍边将士豁达的情怀。读出诗意境,唱出感受,达到自然成 诵。
3、课外拓展王翰《凉州词》,渗透两首《凉州词》的不同。 教学重难点 感受王之涣的《凉州词》的古诗意境,读出自己对这首古诗蕴涵的情感(感 受诗悲中不失其壮的基调)。 教学过程 一、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标准指出:第三学段(五六年级)的阶段目标是“阅 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 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 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感悟,体现自主学习。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迄今 1000 多年的唐朝,是我国诗歌发展的颠峰时期.盛极一时的边 塞诗,确乎前无古人,这其中当首推王之涣的《凉州词》。板书:王之涣《凉州 词》。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么? 预设:生提问:“凉州”在哪儿?“词”是什么意思?题目什么意思?为什么 两首诗一样?……(师及时鼓励学生会动脑筋,想问题.)
4 师或生听后评议。 学习前两句诗预设:学生可以从第一句里找感觉,也可以先从第二句谈起。 课堂师要随机引导。 若学生先体会第一句,则重点点拨: (1)解决“远上”的意思。老师用手势和眼神带。(自下而上)[] (2)听音乐,师:提到“黄河”用什么词语可以形容它?(自由抢答:汹涌澎湃、 磅礴、气势宏大……) (3)谁带着你的想象再来读,其他同学闭眼听想象画面。 (4)听后评读。 (5)你听了这样的朗读后,你有了什么新的感受?(高远辽阔感) (6)想象画面,同桌加动作自由读,听后说说他哪读的好? 若先体会第二句,则重点点拨: (1)谈自读后的感觉。(孤)“孤”什么意思?师及时鼓励孩子的感受。 (2)你们也这样读读,体会孤的感受。 (3)解疑(胡兴业同学提出的疑问):“片”的意思是什么?师:是呀,为什么 写“一片”而不是“一座”呢? 预设:a 学生自己争取解决。 b 师引导。进情境——诗人由高远辽阔的黄河,笔锋一转,把视角拉下来, 远望,不觉咏出——个人接读第二句。 c 如果读不出“片”(单薄,小,)的感受,师随机指导这个学生:再远些, 再远些看,边读边想象它的样子。此时,再说你(你们)的理解。指名说或自由说。

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精选教案

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精选教案
次句“一片孤城万仞山”出现了塞上孤城,这是此诗主要意象之一,属于“画卷”的主体部分。“黄河远上白云间”是它远大的背景,“万仞山”是它靠近的背景。在远川高山的反衬下,益见此城地势险要、处境孤危。
第三句忽而一转,引入羌笛之声。羌笛所奏乃《折杨柳》曲调,这就不能不勾起征夫的离愁了。此句系化用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的诗意。折柳赠别的风习在唐时最盛。“杨柳”与离别有更直接的关系。
思,而实际上更加深切地提示了戍边士兵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诗歌以“春风不度玉门关”句结尾。玉门关这荒凉孤寂的塞外,连春风都不会吹到,还有谁来关心士兵的疾苦呢?流露出诗人对戍边士兵的无限同情。
4.课时安排:建议2课时。
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与解决对策
教学中,学生对于诗意的理解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意见。例如:“欲饮琵琶马上催”一句中的“马上”“催”往往使人容易联想到“出发”,以为这是在催促将士们马上出发去打仗。其实在西域胡人中,琵琶本来就是骑在马上弹奏的。在这里,“琵琶马上催”,是着意渲染一种欢快宴饮的场面。教师在教学时对这句诗的
(3)“讨论交流”。这道题为学生创设了一种学习理解诗意的学习情境。学生可以根据诗的前两句,展开想象,画一画边关将士在一起举行盛大筵席的情景;根据诗的后两句,想象将士们在一起互相劝酒的语言,写一段对话;还可以提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同学之间互相解答。
(4)“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这里列出了三个句子。可以引导学生进行比较,会发现这三句诗都渲染了战争的残酷和无情,自古以来,有多少人在战争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战争令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带给人们无尽的灾难。
2.练习读。
3.指名读。
4.齐读。
四、听音乐,读古诗,想象诗的意境,了解诗意。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推荐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第【1】篇〗【教材简析】《凉州词》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1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二首古诗。

本单元篇章页上半部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告诉我们这个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

本单元的一个语文要素是“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提示我们在阅读时,要关注文中的主要人物,理清主要事件,从而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王翰的这首《凉州词》是边塞诗,七言绝句。

全诗渲染了出征前盛大华贵的酒筵以及将士们痛快豪饮、一醉方休的场面,表现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英勇豪迈的气概。

图片【学情分析】四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识字能力,也具有一定的学诗经验。

能借助注释大概读懂诗句的意思。

诗中的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这一个反问句,既有对战事的无奈,更有看透生死,无所畏惧的豁达情怀。

因此要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中体会。

【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词、催、醉”3个生字,重点指导书写“醉”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能借助注释,通过边读边想象画面理解诗句的意思,说出自己的体会,感受诗中表达的情感。

【教法】诵读法启发法谈话法【学法】诵读法感悟法交流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引出诗题1.诗词接龙猜地名后顺势出示地图上的凉州,引导学生借助名字,猜一猜当地气候。

2.引出古诗:“凉州三月半,犹未脱寒衣”。

3.引用《五凉全志》和历史资料,介绍凉州的重要地位。

4.板书课题,并齐读。

5.理解诗题。

《凉州词》名为词,实为曲,多写边塞军旅生活,是以前的人们根据在凉州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

安康以前叫“金州”,如果人们根据这一带流行的曲子所填的词就叫——金州词。

【设计意图】图像化比语言重要。

开课的这个环节充满了地域特色,同时也为诗歌的理解做了很好的铺垫。

新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凉州词》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新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凉州词》公开课优质课教案

新沪教版语文小学五年级上册《凉州词》公开课优质课教案《凉州词》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和技能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这首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边防官兵的悲惨生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这首古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边防官兵的悲惨生活。

教学困难通过反复诵读诗歌,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方法教学法,背诵法。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王之涣的相关资料。

课时安排1学时。

教学过程I.引入新课程讲新课之前,同学们先读一遍文章,使用“手机”录音,收集学生典型成果,一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解决问题)凉州词:盛唐流行歌曲(凉州歌)的歌词。

这不是一首诗的标题,而是一个曲名。

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首曲子,并为它填入了新词。

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了凉州词。

二、学习新课程初读感知1.合作学习的要求:(1)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3)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3.汇报(1)按名字读课文,然后一起读课文(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3)质疑。

赏析这首诗的第一句捕捉了从下(游)到上(游)、从近到远看黄河的特殊感觉,描绘了一幅“黄河远上白云”的动人画面:汹涌的黄河像丝带一样蜿蜒在云端。

这真的是一种思想的飞跃和开放的氛围。

诗人的另一首名诗《黄河入海》,其观察角度正好相反,是自上而下的送别;李白的《黄河水从天而降》,虽然它也说要看上游,但视线从远到近,这与这句话不同。

《黄河入海》和《黄河水从天而降》都意在呈现黄河千里之流的风格,展现出动感之美。

还有“黄色”2。

《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案

《凉州词》教案一、教学目标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欲饮、琵琶、羌笛、玉门关”等词语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迈情怀。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

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迈情怀。

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理解诗中描绘的景象。

三、教学难点学习通过朗读来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及有关《凉州词》的资料。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诗人王之涣及《凉州词》的相关资料。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一代又一代创造了美妙的传说。

这些传说中有很多是关于我们中华民族英雄的故事。

你们都知道哪些英雄的故事?(学生交流自己了解的英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描写英雄故事的诗歌,它就是唐朝著名诗人王之涣的《凉州词》。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教师引导学生从课题中质疑: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指名分句读课文,正音。

齐读课文,教师评价学生的朗读情况。

学生结合注释,自读自悟诗句的意思。

教师巡视指导。

指名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教师进行评价和补充。

齐读课文,注意重音和节奏。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体会重音和节奏。

指名学生根据配乐朗读进行朗读展示,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诗描写了怎样的景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划出有关诗句并做简单批注。

引导学生从景、情等方面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内容和感情。

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对学生交流的内容进行点拨和梳理,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重点抓住“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等诗句进行品读。

教师播放课件中的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教案:感知赏析,传承中华文化

小学四年级语文《凉州词》教案:感知赏析,传承中华文化

《凉州词》是唐代诗人王之涣所作的一首抒发思乡之情的词,被誉为中国文化珍品之一。

在小学四年级的语文课程中学习《凉州词》,不仅能让学生感知并赏析经典文化,更重要的是传承和发扬中华文化。

一、感知赏析1.理解词的含义在学习《凉州词》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什么是词,词是中国文化中的一种文学体裁,以情感为主题,形式简短,意境深刻。

《凉州词》就是一首高度浓缩的词,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2.阅读原文《凉州词》的原文如下: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我们可以看出,文中通过描绘黄河、白云、孤城、万仞山等高度唯美的景象,表现出作者眼前所见的美景和对乡土的眷恋之情。

同时,词中的“春风不度玉门关”,则是表达作者对乡里亲人的思念和隔阂之感。

3.分享文化宝藏通过学习和赏析《凉州词》,我们不仅能够欣赏到文化的精髓,更能够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和王之涣的思想感情。

这对于我们的历史文化素养的提升非常重要。

二、传承中华文化1.增强文化自信中国有着五千年的文化积淀,是世界上独有的文化宝藏。

学习中华文化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义务。

通过学习《凉州词》等经典文化,我们能够增长文化自信,感受自己的文化身份。

2.传承文化经典优秀的文化经典源远流长,值得我们代代相传。

通过学习和传承《凉州词》等经典,能将中华文化精髓继承下去。

同时,也能提升我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让我们更好地与世界交流和沟通。

3.培养良好情感和道德观在《凉州词》里,王之涣表现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亲人的爱。

这一情感深深影响了后世,并形成了中华文化中“怀乡”情感的重要内容。

通过学习和传承这样的中华文化,我们可以培养孩子的情感和道德观,让孩子明白爱是一种情感和责任。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程中的《凉州词》是一篇优秀的经典文学作品。

它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文知识,更重要的是增强我们的文化自信,传承中华文化。

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和传承《凉州词》等中华文化经典,让中国文化更加丰富和精彩。

《凉州词》教学设计3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3篇

《凉州词》教学设计2教材简析:《凉州词》这首诗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六年级教材第三单元“母亲河”的第三篇课文,其中王之涣的《凉州词》描写了戍边士兵的还乡情,写得苍凉慷慨,悲而不失其壮。

虽极力渲染戍卒不得还乡的怨情,但没有丝毫的颓废消沉,表现出盛唐诗人的广阔胸怀。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3、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体会诗人是怎样展开丰富的想象的,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通过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古诗的节奏、韵律和意境。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学情分析:学生已掌握一定的古诗学习方法,形成了一定的基础。

以“黄河”为主题的诗,学生接触的比较少,教学这首诗,一方面在熟读的基础上,使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内容,理解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一方面引导学生积累描写黄河的源远流长和塞外戍边将士艰辛的诗句以拓宽学生的视野,增加学生的知识储备。

教学设想:根据课标“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的要求,本课的教学重点我放在反复诵读上,引导学生在读中体会诗的意境,理解诗人的思想感情。

我将教学难点定位在引导学生在积累诵读中,发展语感,加深体验,提升审美情趣。

《凉州词》虽然表现了边塞将士生活的凄苦,但悲而不失其壮,我也引导学生体会这一点。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课前训练:背诵古诗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

一首好诗,往往蕴含着一种心情,一个故事,甚至是一段历史,让人回味无穷。

现在,就请同学们轻轻打开记忆的大门,背诵一些你所积累的古诗词吧。

学生自由背古诗。

师总结:只要大家持之以恒多积累,多背诵,一定能“胸藏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的。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有一位诗人,他对黄河情有独钟,留下来的诗篇很少,《全唐诗》仅存6首,但一曲《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已足以使他跻身于唐代一流诗人的行列。

小学语文四年上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 共二套 含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上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 共二套 含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四年上古诗三首之《凉州词》说课稿共二套含教学反思第一套一、引入(10分钟)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带来的是一篇上古诗,题目是《凉州词》,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

我先给大家读一读这首诗: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凉州风光,同时也包含了对征战士兵的崇敬之情。

那么,你们对这首诗有什么感受呢?二、内容讲解(15分钟)1. 掌握诗歌基本信息这首诗是王之涣在唐代创作的,他是一位著名的詩人。

这首诗共有4句,每句4个字,总共16个字。

诗的韵脚是“杯-催-笑-回”,采用了押韵和平仄的形式。

2. 了解凉州的背景那么,你们知道凉州是哪里吗?凉州位于今天的中国西北地区,那个时候是边塞要地,各种征战经常发生。

因此,王之涣用凉州作为这首诗的背景,既展示了凉州的壮丽风光,也表达了对征战士兵的敬佩之情。

3. 解读诗的意义第一句“葡萄美酒夜光杯”,是描绘凉州的美景,葡萄酒是凉州的特产,夜光杯则是形容葡萄酒闪烁如星的美丽。

第二句“欲饮琵琶马上催”,表达了作者渴望留连凉州美景的情感,琵琶是古代一种乐器,它的声音被形容得就像在邀请人们一起留连。

第三句“醉卧沙场君莫笑”,表达了作者对征战士兵的崇敬之情。

征战士兵在战争中受尽艰辛,他们的付出和冒险是不可取笑的。

最后一句“古来征战几人回?”,则是提出一个问题,问征战士兵有多少人能够平安归来。

这句话表达了对征战士兵的悲壮之情。

三、课堂互动(15分钟)1. 配对活动同学们,现在我们来进行一个配对活动,我会给大家准备一些卡片,上面分别写有各种风景和事物的名词。

请大家根据诗中的描写,将卡片和诗句配对。

2. 小组讨论请大家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果你是这首诗的作者,你会如何表达对征战士兵的崇敬之情?四、拓展延伸(10分钟)同学们,我们刚才了解了《凉州词》的内容和意义,这首诗的作者王之涣,还创作了很多优秀的诗歌。

你们可以自己去查找王之涣的其他作品,然后和同学们分享。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说课稿

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凉州词》说课稿一、教材分析1. 教材背景《凉州词》是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材内容之一,属于沪教版的教材体系。

本课时是通过讲解和学习古诗词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帮助学生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2. 教材内容本课时主要通过《凉州词》这首古诗来开展教学活动。

通过学习这首古诗,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读能力和理解能力。

3.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并理解《凉州词》的内容,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提高朗读的准确性和流畅度。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古诗词,启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和寓意。

•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常用句型。

•进行正确的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代诗词的艺术特点和表达方式。

•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审美能力,增强对诗词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课文教材:沪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

•课堂笔记和复习资料。

•幻灯片或黑板、粉笔。

2. 教学素材•《凉州词》的课文内容。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插图。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活动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凉州词》的背景,例如该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景象、作者是谁等,以激发学生对古代诗词的兴趣。

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简单的问题进行提问,如“你喜欢听故事吗?你喜欢读诗吗?”等。

2. 正文教学步骤一:课文导读教师可以展示《凉州词》的课文内容,并帮助学生大致了解它的意思。

可以通过幻灯片或黑板上的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并与学生共同阅读课文。

步骤二:词汇学习教师可以选择一些重要和生词较多的词汇进行分析和学习。

例如,“凉州”、“黄河”等词汇。

教师可以结合图片或实物,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些词汇的含义。

步骤三:理解课文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和寓意。

可以引导学生关注诗中所描绘的自然景观、人物形象以及作者的情感表达。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

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凉州词教案教学内容《凉州词》选自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名篇。

本课旨在通过学习《凉州词》,使学生了解古代凉州的历史文化背景,感受边塞诗的独特魅力,学习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凉州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等方式,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难点1. 诗歌意境的理解:引导学生把握诗歌所描绘的边塞风光和将士们的豪情壮志。

2. 诗歌韵律的感知:帮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理解诗歌的音乐性。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边塞风光的想象。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意境。

3. 合作交流:分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 诗歌解析:教师讲解诗歌的韵律美、意境美,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5. 朗读感悟: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学习方法。

板书设计1. 课题:《凉州词》2. 诗歌内容: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3. 诗歌意境:边塞风光、豪情壮志4. 诗歌韵律:平仄、押韵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凉州词》。

2. 结合诗歌内容,发挥想象,为《凉州词》配一幅插图。

3. 搜集其他边塞诗,比较其与《凉州词》的异同。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凉州词》的内容和意境,感受诗歌的韵律美。

在教学中,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但在教学过程中,对诗歌韵律的讲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较好,学生能够积极参与,教学目标基本实现。

小学语文古诗《凉州词》王之涣教学设计8

小学语文古诗《凉州词》王之涣教学设计8

《凉州词》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课题来历,能有感情的朗读古诗。

2、通过“孤”“怨”深入体会古诗丰富的情感。

3、以古诗为载体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

一、导入楚辞、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也成就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底蕴。

我们接触最多的是唐诗,因为它是中国古代最华丽的篇章。

盛唐时兴起一种以边塞为题材,反映边塞征战生活的诗派,那就是边塞诗。

其中集大成者便是王之涣,《全唐诗》中保留他的作品只有六首,但每首都可以堪称经典之作,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王之涣的千古绝唱——《凉州词》。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

1、齐读课题《凉州词》,解题:《凉州词》是曲调名,很多著名的诗人都填写过。

如: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孟浩然(唐)浑成紫檀金屑文,作得琵琶声入云。

胡地迢迢三万里,那堪马上送明君。

2、生齐读古诗。

(1)、古诗读法的教学。

七言四三节拍,五言二三节拍。

出示《登鹳雀楼》生两首对比读。

(节奏美)(2)、再读古诗,二行、四行最后一个字发现什么了吗?(押韵)古诗一般偶行押韵。

(韵律美)(3)、师小结:正因为唐诗具有节奏美和韵律美,所以读起来琅琅上口,才会有: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4)、再读古诗,感受其美感。

3、理解诗意,学生讨论汇报。

三、品读诗句,入境入情。

1、请勾出诗中描写景物的句子,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黄河、孤城、山)师指导:孤与狐仞的写法(1)、诗中是如何描写黄河的?抓住句中的词语谈谈你的感受。

(远上:无限延伸,尽头充满着想象,白云间:源头很高、源远流长)气势雄伟。

抽生读、齐读。

(2)、同样是写黄河之水王之涣是这样写的:黄河远上白云间刘禹锡是这样写的:浪淘风簸自天涯从观察的角度上他们有什么不同?(往上观察与往下观察)李白又是这样写的:黄河之水天上来又是什么观察角度呢?(同是观察上游,但却是由上至下的观察)(3)、师小结,三句古诗,三个不同的观察角度,成就了三篇经典诵读,所以我们在写作时同样需要多角度去观察,写作才能笔下生辉。

小学语文古诗《凉州词》王翰教案教学设计11

小学语文古诗《凉州词》王翰教案教学设计11

《凉州词》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音晓意。

能够将古诗读准字音,了解大意
2.以诗解诗。

通过拓展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明白战争的残
酷,理解诗人愿“醉”的原因。

3.了解古诗的吟诵方式,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诵出古诗意境
教学重、难点
1.以诗解诗。

通过拓展其他描写战争的古诗,明白战争的残
酷,理解诗人愿“醉”的原因。

2.了解古诗的吟诵方式,在理解古诗的基础上,诵出古诗意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凉州词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固定的曲调,根据曲调的旋律创作出的歌词就是流传下来的诗歌,而原先的曲调已经无法寻找了。

王翰都是根据《凉州词》曲调作诗的。

对战争有什么印象,今天我们来看看王翰笔下的战场是如何的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1.自由读,读准字音
2.出示标红生字的古诗,指名读
3.分句来读,看谁反应最快,注意力最集中
4.师范读,标记节奏线。

同桌互读。

三、读懂诗意,感悟诗情
1. 自由读,提出不懂的地方
2.感受氛围,指导朗读
(出示:葡萄美酒夜光杯琵琶)
你眼前仿佛出现了怎样的场景?
3.品“酒”(不归、思乡)
4.小组合探,理解“醉”的原因
5.小练笔,感受战士们内心的苦闷
我有病母,盼儿衣锦;我有娇妻,独倚望楼;我有幼儿,待父归家。

此等美酒,如饮毒液,滴滴刺痛心脾。

四、诵出诗境
1.了解平仄,指导读法
2.师范吟诵第一句,生尝试
3.开火车吟诵
五、课外拓展
自学王之涣的《凉州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把你喜欢的诗句抄写下来.有兴趣的同学可用毛笔写一写。
3、积累其它的边塞诗。
七、板书设计:
凉州词
(唐)王翰
马上催
暴虐

悲苦
(设计意图:学生交流汇报,由乐曲联想诗句,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让学生了解《凉州词》的由来。)
二、初读感知。
⑴、将这首诗读给同桌听,要求读准、读通。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⑶、将自学中不懂的地方标出来或写下来。
2、学生按要求学习。
3、汇报。⑴指名读文,齐读课文。
⑵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主要意思。
名校精品资料
《凉州词》
一、导入。
1、教师播放一段有特色的乐曲,引导学生想象情境,再根据情境联想古诗。
2、学生交流汇报并背诵相关诗句。
3、揭示新课,板书课题,读题,解题。
解题:凉州词为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子(凉州歌)配的唱词,不是诗题,而是一种曲调名。当时许多诗人都喜欢这个曲调,为它填写新词。因此,唐代许多诗人都写有《凉州词》。
——杜甫《兵车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边地多阴风,草木自凄婉。
——李益《从军苦乐行》
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____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设计意图:使学生积累更多的边塞诗句,感受古诗文字的艺术魅力。)
五、书写巩固。
六、作业。
过渡:以上这些词语都与酒有关,但是不是席上只有酒?
1、想象:席上除了酒,还有哪些东西?
2、为什么在诗人的眼中只有这红红的葡萄酒,而别无他物?
3、说一说:酒有哪些作用?
4、战士们有哪些苦衷或忧愁?他们想借酒忘掉什么?
5、问:这一杯酒喝完了吗?为什么?
6、如果你是这位战士,出征前你会对父母.妻儿或自己说些什么?(配乐)7、面对此请此景,你有什么感受?
⑶质疑。
(设计意图:使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合作学习意识。)
三、品读悟诗情。
针对学生的疑问,引导学生悟情。※如疑:“欲饮琵琶马上催”什么意思?
“醉卧沙场君莫笑”(为什么战前还要喝酒呢?)
★引导:“饮”是饮什么?琵琶声听过吗?有什么感觉?(相机介绍这句诗的意思。)“醉”是因什么醉?看看诗中哪些词语与酒有关?
8、练读诗句,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9、配乐赛读、齐读。
10、背诵。
(设计意图:学生在学习中有很多疑问,通过互相交流想象,以及老师的适时点拨,使学生对古诗所表达得情感有进一步的了解)
四、拓展延伸。
1、学生交流背诵其它的边塞诗。(略)
2、教师推介。君不见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桤。
君不见青海头,古来白骨无人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