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管理学复习要点

合集下载

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知识点总结

质量管理学期末复习 知识点总结

(黑色:重点红色:比黑色重要绿色:最重要蓝色:了解)1.质量的术语定义: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2.质量包括三个方面的含义:性能、适用性和满意程度。

3.质量概念的演变(1)质量概念的第一次扩展是从单纯的产品性能扩展到考虑顾客要求的“实用性”。

(2)质量概念的第二次扩展是从单纯的产品质量扩展到包括过程在内的“工作质量”4.产品质量是如何形成和实现的?生产、设计、调研、材料采购、检验、售后5.质量管理的概念质量管理: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简单的说,就是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质量管理的定义引用了以下概念a)质量方针:由组织的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该组织总的质量总宗旨和方向。

在形式上的要求:由最高管理者制定、必须形成文件并按文件控制程序规定进行审查、批准、发布、实施。

注:要与组织总方针相一致并为制定质量目标提供框架。

b)质量目标:在质量方面所追求的目的。

质量目标是可测量的注:通常对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层次分别规定质量目标。

c)质量策划:确定质量以及采用质量体系要素的目标和要求的活动。

d)质量控制:为达到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作业技术和活动。

e)质量保证:为了提供足够的信任表明实体能够满足质量要求,而在质量体系中实施并根据需要进行证实的全部有计划和有系统的活动。

f)质量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

g)质量改进:质量管理的一部分,致力于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

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关系:质量目标要和质量方针一致6.质量管理的范畴企业经营、发展战略目标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质量管理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质量改进7. 质量管理的发展一般分为三个阶段:(1)质量检验阶段;(操作工质量检验阶段、专职质量检验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SQC阶段)(20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50年代);休哈特:统计质量控制之父(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质量保证阶段、质量战略管理阶段)(TQM阶段即质量战略管理阶段)(20世纪60年代到现在)费根堡姆:全面质量控制之父ISO9000标准: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会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1.各质量管理的阶段和特点:答:质量检验阶段(特点:产品质量主要依赖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工人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

工人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查者,管理者,没有专制质量检查员。

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经验就是标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特点:使用各种各样的检查设备和仪表。

质量管理出现了三权分立的状态,专人订制质量标准,专人负责生产制造,专人按照质量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区别答: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件产品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顾客忠诚,指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和认可、坚持长期购买和使用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的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高度信任和忠诚的程度,是客户对企业产品在长期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优势的综合评价。

3.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答: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进行联络.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4.产品实现的过程答:产品实现包括产品的实现和支持两个方面,是组织获得增值的重要过程。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产品的实现和支持过程以及相关的过程网络有效地运行,从而使组织具备满足相关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产品的增值目标. 5.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会得到哪些信息?答: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

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

6.测量为了什么,以及依据答:目的:为了证实产品的复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复合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应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1、过程:就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2、质量成本:又称为质量费用,是指为了确保和保证合格的质量而发生的费用以及没有达到合格的质量所造成的损失。

3、服务:为满足顾客的需,供方和各科之间接触的活动以及供方内部所产生的结果。

4、质量检验:是指对产品的一种或多种特性进行测量、检查、试验、计量,并将这些特性与规定的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其符合性的活动。

5、抽样检验:是从一批产品或一个过程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产品,进而判断产品批或过程是否接收的活动。

6、过程能力:以往被称为工序能力,是指过程的加工水平满足技术标准的能力,它是衡量过程加工内在一致性的标准。

过程能力指数:表示过程能力满足技术标准(产品规格、公差)的程度,一般记为PCI或,跟成反比.7、维修性: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按规定的程序和方法进行维修时,保存或恢复到规定状态的能力,简写为M。

8、保障性:是指产品设计特性和计划的保障资源能满足使用要求的能力,简写为S。

9、控制图:是对过程质量加以测定、记录并进行控制管理的一种用统计方法设计的图。

10、稳定性:又称为漂移,指随着时间的变化,用相同测量系统对同一产品进行测量所得到的偏移的变化.11、重复性:又称为设备变差,指在可重复条件下测量的精度。

12、潜在先效模式与后果分析:是按照一定得格式有步骤地分析每一个部件、单元(或每一种功能)可能产生的失效(故障)模式以及每一种失效模式对系统(设备)的影响及失效后的严重程度,是一种失效因果关系的分析方法。

13、全面生产维护:是以5S活动为基础,以自主保养、计划保养、前期管理、个别改善、教育训练、质量保全、间接部门效率化、安全与卫生八大支柱为主体,追求零故障、零灾害、零不良、零损失,以全员参与、预防为主为核心,最终实现企业的全员效率化管理。

14、可靠度:在规定的时间和给定的条件下,无故障完成规定功能的概率。

15、可用性:是产品可靠性、维修性和保障性三种固有属性的综合反映,是指产品处于可工作状态或可使用状态的能力.16、测量的重复性:在相同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进行连续多次测量所得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重复性.17、测量的再现性:在改变了的测量条件下,同一被测量的测量结果之间的一致性,称为测量结果的再现性.简答题1、质量成本由哪些部分构成?一般分为四大类:预防成本、鉴定成本、内部故障成本和外部故障成本。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资料

1.各质量管理的阶段和特点:答:质量检验阶段(特点:产品质量主要依赖于有实际操作经验的工人感官估计和简单的度量衡。

工人是操作者,又是质量检查者,管理者,没有专制质量检查员。

没有统一的质量标准,经验就是标准),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特点:使用各种各样的检查设备和仪表。

质量管理出现了三权分立的状态,专人订制质量标准,专人负责生产制造,专人按照质量标准检验产品质量),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后全面质量管理阶段2.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的区别答:顾客满意,是指顾客对一件产品满足其需要的绩效与期望进行比较所形成的感觉状态。

顾客忠诚,指客户对企业产品或服务的依赖和认可、坚持长期购买和使用该企业产品或服务所表现出的在思想和情感上的一种高度信任和忠诚的程度,是客户对企业产品在长期竞争中所表现出的优势的综合评价。

3.管理的职责和权限答:1,确保质量管理体系所需要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2,向最高管理者报告质量管理体系的业绩和任何改进的需求。

3,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顾客要求的意识。

4,就质量管理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进行联络。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过程,并确保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4.产品实现的过程答:产品实现包括产品的实现和支持两个方面,是组织获得增值的重要过程。

组织的最高管理者应确保产品的实现和支持过程以及相关的过程网络有效地运行,从而使组织具备满足相关方面的能力,最终实现产品的增值目标。

5.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什么?会得到哪些信息?答:数据分析的目的是把隐没在一大批看来杂乱无章的数据中的信息集中、萃取和提炼出来,以找出所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

数据分析可帮助人们作出判断,以便采取适当行动。

数据分析是组织有目的地收集数据、分析数据,使之成为信息的过程。

这一过程是质量管理体系的支持过程。

在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包括从市场调研到售后服务和最终处置的各个过程都需要适当运用数据分析过程,以提升有效性。

6.测量为了什么,以及依据答:目的:为了证实产品的复合性,确保质量管理体系的复合性和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组织应策划并实施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一、名词解释1.质量方针:是指由最高管理者正式发布的与质量有关的组织总的意图和方向。

2.质量管理:就是为了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而进行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的活动。

3.质量螺旋:是指产品质量从市场调查研究开始到形成、实现后交付使用,到在使用中又产生新的想法,再到构成动力再开始新的质量过程,产品质量水平呈螺旋式上升。

4.质量环:这个循环从市场调研开始,随后是产品开发、采购、工艺、生产、检验,最后到销售和服务共八个职能。

5.控制图:是判断和预报生产过程中质量状况是否发生波动的一种有效方法。

6.过程能力:是指过程处于受控或稳定状态下的实际加工能力。

通俗的说,就是满足产品质量要求的能力。

7.全面质量管理: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8.六西格玛:指一整套管理方法,不仅是指过程或产品业绩的一个统计量,更是指公司业绩改进趋于完美的一个目标,是能实现持续领先和世界级业绩的一个管理系统,是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工具,是基于数据的一种决策方法。

9.质量功能展开:是保证用户、消费者需求,并能推动产品设计和生产工序设计改进的一种方法,也即把用户、消费者需求变换成产品特性和工序特性,并由全企业来完成这些要求的系统方法。

10.过程检验:是对生产过程中的在制品和与质量有关的要素进行的检验,它也是质量检验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11.抽样检验:指根据数理统计原理,从一批待检产品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并对样本进行全数检验,根据对样本的检验结果来判定整批产品质量状况的一种检验方法。

12.接受概率:即某批产品的合格概率,是指根据规定抽样方案把质量为p的交验批判断为合格而接受的概率用符合L(p)表示。

13.质量成本:又称质量费用,指将产品质量保持在规定的质量水平上所需的相关费用,它是企业生产总成本的一个组成部分。

3质量管理学复习总结归纳重点

3质量管理学复习总结归纳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3C”就是指变化、顾客与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得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得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例如机械零件得耐磨性、汽车得耗油量;手表得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得特性;③时间方面得特性;④安全方面得特性;⑤社会方面得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得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得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得那些特性. ② 必须特性就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与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得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就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得那些特性。

例如,商场售货员得服务态度.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就是所有类型得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与业务在内得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就是所有受影响得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得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得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得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得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得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得国际竞争日益增强.8、质量管理就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与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得全部管理职能得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与质量改进.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

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得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得途径,就是质量管理得前提与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就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得最高境界.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得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与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得管理途径”。

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考试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资料第一章1、质量概念三个发展阶段:(P1)1)符合性质量:符合产品的设计要求,达到产品的技术标准;2)适用性质量:设计质量、质量一致性、可使用性和现场服务;适应性质量概念的判断依据是顾客的要求3)全面质量:不仅是指最终产品,而且覆盖与产品相关的一切过程的质量,覆盖产品的整个寿命周期;是一种以人为本的管理系统,其目的是以持续降低的成本,持续增加顾客满意。

2、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P4-5)1)质量检验阶段---“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弱点:(1)属于事后检验,无法完全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2)它要求对成品进行百分百的检验,在经济上并不合理,从技术考虑也不可能2)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专业的质量控制师承担”优点:预测质量事故的发生并事先加以预防的观念弱点:(1)过分强调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忽视了组织管理工作(2)专业的数理统计方法理论比较深奥,人们对质量管理产生了一种“高不可攀,望而生畏”的感觉;(3)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质量管理统计方法的普及推广。

3)全面质量管理阶段: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全公司人员的责任3、质量相关术语:(P3)1)质量: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2)过程: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活动3)程序:为进行某项活动或过程所规定的途径4)产品:过程的结果4、质量先驱:(P7-17)1)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戴明管理14点)2)质量三步曲—朱兰------(质量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80/20原则)3)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4)费根堡姆—1961《全面质量管理》5)石川馨—石川馨图5、制造产品的质量属性:(P20)1)性能2)特征3)可靠性4)一致性5)耐久性6)可维护性7)美观性8)感知质量9)安全性6、服务质量特性:1)可靠性2)响应性3)移情性4)保证性5)有形性第二章1、全面质量管理(费根堡姆):(P36)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已打印)

质量管理学考试复习重点(已打印)

质量管理第一章1、“3C”是指变化、顾客和竞争。

2、质量:一组固有特征满足要求的程度。

3、质量特性可以区分为以下几类:①技术或理化方面的特性。

这些特性可以用理化检测仪器精确测定。

例如机械零件的耐磨性、汽车的耗油量;手表的防水、防震;②心理方面的特性;③时间方面的特性;④安全方面的特性;⑤社会方面的特性。

4、国际标准化组织把产品分成了四大类①服务②软件③硬件④流程性材料5、狩野纪昭讨论了三种主要的质量特性:① 魅力特性指如果充足的话会使人产生满足,但不充足也不会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② 必须特性是指即使充分提供也不会使顾客感到特别兴奋和满意,但一旦不足却会引起强烈不满的那些质量特性;③线性特性是指那些提供得越充分就越能导致满意,而越不充分就越使人产生不满的那些特性。

例如,商场售货员的服务态度。

6、“大质量”观认为①产品是所有类型的产品;②过程包括制造、支持和业务在内的所有过程;③质量被视为经营问题;④顾客是所有受影响的人,不论内外。

7、促进重视质量的主要原因有:①科学技术的增长在改变人类社会生活方式的同时,更提出了对质量重视的严格要求;②政府对于质量的管制;③消费者权益运动日益高涨;④在质量方面的国际竞争日益增强。

8、质量管理是指确定质量方针、目标和职责,并在质量体系中通过诸如质量策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改进使其实施的全部管理职能的所有活动。

9、在质量管理活动中频繁地应用着三个管理过程,即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这些过程称为“朱兰三步曲”。

在质量管理“三步曲”中,质量计划明确了质量管理所需要达到的目标及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是质量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10、全面质量管理(TQM)是现代质量管理发展的最高境界。

ISO8402:1994将其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足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11、开展全面质量管理可以取得多方面的成效。

《质量管理学》各章重点

《质量管理学》各章重点

1、质量概念及其发展;从数量到质量(生产力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经济处于卖方市场;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是由数量型经济向质量型经济转变)⒈符合性质量⒉适用性质量⒊全面质量质量先驱的质量观;现代质量管理之父戴明的1质量定义:“如果一种产品或服务对别人有所帮助,并且能够持续占有一个不错的市场份额,那么可以说他们拥有质量。

”2.减少变异3.持续改进4.戴明循环(PDCA 循环)朱兰质量三步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

零缺陷之父——克劳士比零缺陷”就是缺陷预防的呐喊,它意味着“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服务业与制造业中的质量比较。

1.顾客需求与服务标准难于界定和测量。

2.个性化服务。

3.无形的服务产品。

4.质量事前控制的重要性。

5.人际交往的重要性。

6.出错几率更大。

与制造业一样,服务业同样要非常重视自己的服务质量。

戴明的生产系统观同样适合于服务业。

2、“全面质量管理”的涵义: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并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服务,把企业内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一体的一种有效体系。

(国际标准化组织在ISO9000:2000版标准中,将TQM定义为: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全面质量管理要点;⑴全面质量管理(TQM)又称为公司范围内的质量管理(CWQC)、(TQC)。

⑵全面质量管理是对组织进行管理的途径;⑶TQM是一个体系或途径,其目的在于:最经济地生产顾客满意的产品,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内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实现企业的持续发展。

⑷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以全面质量为中心,全员参与为基础,通过对质量环的全过程进行管理,使顾客及其他相关方满意。

⑸全面质量管理取得成功的关键,是组织最高管理者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以及实施全员教育和培训。

全面质量管理;㈠全过程的质量管理㈡全员的质量㈢全面的管理㈣管理方法的多样性全面质量管理的核心原则;㈠以顾客为导向(核心是满足顾客需求;内部顾客满意是外部顾客满意的基础。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重点

自考质量管理学复习重点

工程质量、提高服务质量等四方面的具体目标。

、缺陷与不合格的区别:✋: 将❽缺陷❾定义为❽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❾,并指出与不合格具有关联关系。

缺陷的定义强调与❽用途有关的要求❾,显然,只有在使用过程中才能更好地发现缺陷,并且会涉及到缺陷的责任问题。

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未满足,那是不合格,不是缺陷。

如未满足安全法规要求、环保法规要求等,也是不合格。

要求来自顾客、来自适用法规、来自组织规定,而用途来自产品本身并经由实现产品者提出用途指南。

、体系和过程的关系:体系是由过程构成的,体系的目标是通过过程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

过程是由活动组成的,过程的目标是通过活动结果的积累和调整而实现的。

体系、过程和活动三者的关系既有区别,又具有共同之处☎如三者都有输入和输出✆。

有的只是为使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具有一种秩序,而把所研究的事物视为体系☎系统✆或过程或活动。

如:我们研究一个组织的质量管理体系,把产品实现看作一个过程,把设计和开发看作一项活动等。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原理 质量管理体系的理论说明☎✆质量管理体系要求与产品要求☎✆质量管理体系方法☎✆过程方法☎✆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最高管理者在质量管理体系中的作用☎✆文件☎✆质量管理体系评价☎✆持续改进☎✆统计技术的作用☎✆质量管理体系与其他管理体系的关注点☎✆质量管理体系与优秀模式之间的关系、质量职能和质量职责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质量职能是针对全过程控制需要提出来的质量活动属性与功能,是质量形成客观规律的反映,具有和相对稳定 而质量职能则是为了实现质量职能,对部门、岗位与个人提出的具体质量工作分工,其任务通过责、权、利予以落实,因而具有人为规定。

可以说,质量职能是制定质量职责的依据,质量职责是落实质量职责的方式或手段。

质量管理的主要任务就是要把散布在各个质量职能部门中的质量职能通过质量职责有机地联结起来,协同一致实现组织的质量目标。

质量与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质量与质量管理复习要点

第一篇质量与质量管理第一章质量的概念1.产品:2000版ISO9000族标准将产品(product)的概念定义为“过程的结果。

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流程性材料。

”2.质量:ISO9000:2000族标准中给出质量定义为: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所谓的特性(characteristic)是指可区分的特征。

要求(requirement)有指明示的,也有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

3.“Juran质量螺旋曲线”阐述了产品质量的五个重要的理念:①由十三个环节组成;②要不断改进;③进行全过程管理;④是社会系统工程;⑤以人为主体。

4.顾客:2000版ISO9000族标准对顾客(customer)概念的定义:接受产品的组织或个人。

标准指出,顾客可以是组织内部的或外部的。

企业的顾客包括其生产经营活动的一切受益(害)者。

习题:1.名词解释:质量2.质量的好坏由谁来评判?()( p9第三段第一行)A、产品或服务的提供者B、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C、质量管理机构D、质量认证机构第二章质量管理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回顾1.质量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质量检验阶段、统计质量控制阶段、全面质量管理阶段。

2.质量检验阶段的三个过程:操作者质量管理、工长质量管理、检验员质量管理。

3.质量检验阶段的优缺点:优点:质量检验阶段从操作者质量管理发展到检验员质量管理,对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缺点:①事后检验;②全数检验;③破坏性检验。

4.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主要贡献:Shewhart(休哈特)首创控制图,用于解决事后把关不足的问题。

Dodge(道奇)的抽样的概念和抽样方法,并设计“抽样检验表”,用于解决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所带来的问题。

5.统计质量控制阶段的优缺点:优点:从质量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质量管理的理论和实践都发生了一次飞跃,从“事后把关”变为预先控制,并很好地解决了全数检验和破坏性检验的问题。

缺点:,由于过多地强调了统计方法的作用,忽视了其它方法和组织管理对质量的影响,使人们误认为质量管理就是统计方法,而且这种方法又高深莫测,让人们望而生畏,质量管理成了统计学家的事情,限制了统计方法的推广发展,也限制了质量管理的范畴。

质量管理重点知识点

质量管理重点知识点

质量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
1,质量的定义代表人物
2.食品质量的特性
第二章
1.质量管理体系的发展阶段及其代表人物
2.质量管理体系基础
3.朱兰的质量三步曲
4.顾客、产品和过程的定义
5.戴明循环
6.质量成本的划分组成成分(能将质量成本归类即可)
7.我国标准的级别分哪几级?
第三章
1.QFD 矩阵
第四章
1.老七种工具的特点、和作用(鱼骨图、散布图、排列图、直方图和控制图)
2.不同的直方图的形状类型说明加工中什么问题?
3.会计算和画出排列图。

4.有质量特性数据,会计算和画出控制图(均值-极差控制图)。

5.什么是5M1E?
第五章
1.质量检验类型
2.什么是抽样检验?
3.着重掌握OC特性曲线
第六章
1.HACCP GMP SSOP 之间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2.HACCP 的七个步骤是什么?
3.关键控制点定义是什么?
4.建立关键限值的原则是什么?
第八章
1.238页审核表格(前四行)。

2.质量认证定义是什么?有几种类型?
本门考试重点在第二、四、五、六章书上找不到的以课件为准,望大家好好复习。

质量管理复习重点

质量管理复习重点

1、质量管理体系:为实施质量管理所需的过程、资源、组织结构和程序2、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两种推动模式①受益者推动方式②管理者推动方式3、质量管理体系策划与设计:①教育培训、统一认识②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③组织落实,制定计划④现状调查和分析⑤调整组织结构,合理配备资源⑥质量管理体系总体设计4、质量管理体系文件的特点:可操作性、可融合性、可检查性5、质量管理体系的试运行及改进:四个环节:①重点培训执行层②重视信息的管理③质量体系的审核和评审④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6、质量审核分类:产品质量审核(过程)工序质量审核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多管理体系结合审核7、第一方审核:①作为保持和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手段②第二方和第三方审核前的准备第二方审核:提供对组织的信任依据①有合同意向时②有合同关系的情况下第三方审核:①确定质量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并能够有效运行。

②确定受审核方的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可以认证注册。

③为受审核方提供改进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机会。

④为潜在的顾客提供信任,减少重复的第二方审核。

8、质量认证:质量认证包括产品质量认证和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指由一个公证机构(第三方)对产品或质量体系作出合格评定。

9、10、中国认证制度四个层次:第一层次:授权机构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CNCA),为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管理的事业单位。

第二层次:认可机构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第三层次:认证实践的机构和人员认证机构、检查机构、实验室以及从事评审、审核等认证活动人员第四层次:企业申请后接受认证机构的检验、评审和监督11、产品认证和体系认证的主要区别:12、工序质量控制是生产制造过程控制的核心。

13、工序质量波动的形式:偶然性波动、系统性波动。

14、抽样方法:简单随即抽样、间隔随即抽样、分层随即抽样、分段随机抽样15、工序能力指标的用途:①验证工序质量保证能力②协调工序间相互关系③选择经济合理的工序方案16、质量检验: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质量管理学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学复习要点

质量管理导论1.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迅猛发展的科技支撑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2.国际贸易与我国产品质量的关系国际贸易于我国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国际贸易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又成为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当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有益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1.工业时代以后的质量管理;质量检验阶段18c—19c30y 以事后检验为主体泰勒科学管理统计质量检验阶段二战---20c60y全面质量管理20c60---- 费根鲍姆朱兰2.泰勒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薪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3.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专职检验人员把关作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局限:事后检验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不能减少因废品而造成的损失4.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仍然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人员忽视5.促使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度的原因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现代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6.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本手段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7.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商品竞争力的基础,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产品质量交货质量成本质量售后服务质量8.全面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的区别质量管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之一,而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所有的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全面质量管理是管理理论及实质质的飞跃,是一套管理思想、理论观念、手段、方法的综合体系;十一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质量管理导论1.21世纪是质量的世纪:迅猛发展的科技支撑生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水平要求的提高2.国际贸易与我国产品质量的关系国际贸易于我国产品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国际贸易促进了我国产品质量的提高国际贸易对产品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又成为贸易壁垒的新动向当下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有益于我国出口产品质量的提高质量管理的发展简史1.工业时代以后的质量管理;质量检验阶段18c—19c30y 以事后检验为主体泰勒科学管理统计质量检验阶段二战---20c60y全面质量管理20c60---- 费根鲍姆朱兰2.泰勒科学管理的内容概括:工作定额原理能力与工作相适应原理标准化原理差别计件薪酬制计划和执行相分离原理3.质量检验阶段质量管理的特点与局限性:特点: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专职检验人员把关作用劳动生产率提高局限:事后检验不能预防废品的产生不能减少因废品而造成的损失4.统计质量管理主要问题:仍然以满足产品标准为目的,而不是以满足用户的需要为目的偏重于工序管理,而没有对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进行控制统计技术难度较大,主要靠专家和技术人员,难以调动广大工人参与质量管理的积极性质量管理与组织管理未密切结合起来,质量管理仅限于数学方法,常被领导人员忽视5.促使统计质量管理向全面质量管理过度的原因科学技术和工业发展的需要保护消费者利益运动的兴起现代质量管理科学的发展60年代在管理理论上出现了行为学派6.全面质量管理的定义: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本手段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收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

7.全面质量管理的四个基本要素(商品竞争力的基础,经营管理的重要目标):产品质量交货质量成本质量售后服务质量8.全面质量管理与一般质量管理的区别质量管理组织的所有管理职能之一,而全面质量管理是将组织所有的管理职能纳入质量管理的范畴全面质量管理是管理理论及实质质的飞跃,是一套管理思想、理论观念、手段、方法的综合体系;十一质量为核心的经营管理。

9.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特点全面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全员参加的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采用的方法是科学的、多种多样的。

10.全面质量管理的主要特点:强调一个组织要以质量为中心强调全员参与强调全员的教育与培训科学的质量管理强调最高管理者的强有力和持续的领导强调谋求长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1.PDCA循环: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全面质量管理1.全面质量管理的八大原则:(一目标,抓二外,控二内,三种方法。

)以顾客为中心领导的作用全员参与过程方法系统管理持续改进以事实为基础互利的供方关系补充:1.提高产品质量的意义有利于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有利于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增强我国的经济实力2.准时化生产(JIT)20C 70Y 日本两个战略目标:增加盈利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地位手段:控制成本,形成价格优势,增加盈利;改进送货服务;提高产品质量物料需求计划(MRP)20C60Y利用计算机编制材料物资需求计划的一种方法制造资源计划(MRP2)20C80Y 美国奥利夫怀特将营销、财务、生产管理子系统相结合,形成制造资源计划,实现企业管理的系统化。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一个高度集成的信息系统,它体现了物流信息与资金流信息的集成。

3.戴明理论主要观点:引起效率低下和不良质量的原因,在于公司的管理系统而不在员工。

部门经理的责任就是要不断调整管理系统以取得预期效果。

朱兰理论管理的职责之一就是纠正质量缺陷。

他用包含质量计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的质量三元论的思想描述质量管理。

根据朱兰的观点,为建立能满足质量标准的工作程序,质量计划是必要的。

为了掌握何时采取必要措施纠正质量问题就必须实施质量控制。

质量改进有助于发现更好的工作管理方式。

管理就是不断改进工作,这是朱兰理论的一个核心。

费根鲍姆的理论在推行缺陷成本的方法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克罗斯比的理论是零缺陷理论的创立者,并以名言“第一次就做对”而闻名。

按照零缺陷的理论,他认为任何水平的质量缺陷都不应存在。

4.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要求A.全员质量管理B.全过程的质量管理预防为主,不断改进的思想为客户服务的思想C.全企业的质量管理D.多方法的质量管理尊重客观事实,尽量用数据说话遵循PDCA循环的工作程序广泛运用科学技术的新成果5.ISO9000产生科学技术和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要求质量管理发展的必然产物6.宏观质量监督管理的意义保护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合法权益贯彻产品技术标准和有关质量法规有利于发展对外贸易、开拓国际市场、保护国家的经济利益有利于促进技术进步,提高企业素质和质量管理水平7.世界主要的质量奖美国的鲍德里奇国家质量奖欧洲质量奖日本戴明奖8.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原则客观性原则系统性原则独立性原则抽样原则保密原则采信原则正面证实原则9.质量管理的老七中方法调查表分层法排列图因果图直方图散布图控制图新七种方法关联图亲和图系统图矩阵图矩阵数据分析法PDPC法网络图考试提示内容1.质量管理三部曲:质量计划质量控制质量改进2.朱兰质量螺旋环:所谓质量螺旋,是表述影响质量的相互作用活动的概念模型,是一条呈螺旋上升的曲线,它把全过程中各个质量职能按逻辑顺序串联起来,用以表征产品质量形成的整个过程及其规律性,通常称之为“朱兰质量螺旋”或者“质量环”它大致包括市场调查研究、新产品设计和开发、工艺策划和开发、采购、生产制造、检验、包装和储存、产品销售以及售后服务等重要环节。

在朱兰质量螺旋中,产品质量从产生、形成和实现的各个环节都存在着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关系,并不断循环,周而复始。

每经过一次循环,产品质量就提高一步。

3.戴明环:PDCA循环又叫戴明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戴明博士提出的,它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全面质量管理活动的全部过程,就是质量计划的制订和组织实现的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周而复始地运转的。

4.二八原则:二八原则:二八定律也叫巴莱多定律,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意大利经济学家巴莱多发明的。

他认为,在任何一组东西中,最重要的只占其中一小部分,约20%,其余80%的尽管是多数,却是次要的,因此又称二八法则。

5.零缺陷质量管理的核心零缺陷管理简称ZD。

亦称“缺点预防”,零缺陷管理的思想主张企业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来进行经营管理,生产者、工作者要努力使自己的产品、业务没有缺点,并向着高质量标准的目标而奋斗。

6. SIPOC模型的内容SIPOC模型是一代质量大师戴明提出来的组织系统模型,是一门最有用而且最常用的,用于流程管理和改进的技术。

是过程管理和改进的常用技术,作为识别核心过程的首选方法。

1)供应商(Supplier)——向核心流程提供关键信息、材料或其它资源的组织。

之所以强调“关键”,是因为一个公司的许多流程都可能会有为数众多的供应商,但对价值创造起重要作用的只是那些提供关键东西的供应商。

2)输入(Input)——供应商提供的资源等。

通常会在SIPOC图中对输入的要求予以明确,例如输入的某种材料必须满足的标准,输入的某种信息必须满足的要素等。

3)流程(Process)——使输入发生变化成为输出的一组活动,组织追求通过这个流程使输入增加价值。

4)输出(Output)——流程的结果即产品。

通常会在SIPOC图中对输出的要求予以明确,例如产品标准或服务标准。

输出也可能是多样的,但分析核心流程时必须强调主要输出甚至有时只选择一种输出,判断依据就是哪种输出可以为顾客创造价值。

5)顾客(Customer)——接受输出的人、组织或流程,不仅指外部顾客,而且包括内部顾客,例如材料供应流程的内部顾客就是生产部门,生产部门的内部顾客就是营销部门。

对于一个具体的组织而言,外部顾客往往是相同的7.质量管理发展有几个阶段上世纪40年代以前为质量检验阶段,仅能对产品质量实施事后把关,但是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因此,质量检验并不能提高产品的质量,只能剔除次品和废品。

全数检验成本高,不适合大规模生产。

40-60年代,质量管理从检验阶段发展到统计过程控制阶段,利用哈修特工序质量图进行质量控制。

哈修特认为产品的质量不是检验出来的,而是生产制造出来的,所以将质量控制从检验阶段提前到生产阶段,实行过程控制。

并采用抽样检验来适应大规模生产。

1961费根保姆提出全面质量管理理论。

将质量控制扩展到产品寿命循环的全过程,强调全体员工都参与质量控制。

8. QC小组的含义和特点QC小组是指在生产或工作岗位上从事各种劳动的职工,围绕企业的经营战略、方针目标和现场存在的问题,以改进质量、降低消耗,提高人的素质和经济效益为目的的组织起来,运用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开展活动的小组。

QC小组是企业中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的一种的有效组织形式,是职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经验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相结合的产物1.明显的自主性:QC小组以职工自愿参加为基础,实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互相启发,共同提高,充分发挥小组成员的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创造性。

2.广泛的群众性:QC小组是吸引广大职工群众积极参与质量管理的有效形式,不但包括领导人员、技术人员、管理人员、而且更注重吸引在生产、服务工作第一线的操作人员参加。

广大职工群众在QC小组活动中学技术,学管理,群策群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3.高度的民主性:QC小组的组长可以民主推选,QC小组成员可以轮流担任课题小组长,人人都有发挥才智和锻炼成长机会;内部讨论问题、解决问题时,小组成员不分职位与技术高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集思广益,高度发扬民主,以保证既定目标的实现。

4.严密的科学性:QC小组在活动中遵循科学的工作程序,步步深入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坚持用数据说明事实,用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与解决问题,而不是凭“想当然”或个人经验。

9质量管理的8大原则1 以顾客为关注的焦点2 领导作用3 全员参与4 过程方法5 管理的系统方法6 持续改进7 基于事实的决策方法8 与供方互利的关系10.我国标准和ISO9000标准的联系实施ISO9000标准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是开展国际贸易的需要;是加强质量管理的需要;是建立高品位企业文化的需要。

11. 知道方差在质量管理中的含义一个标准差:68% 两个标准差:95% 三个标准差:99%12. 直方图的相关内容了,如各种直方图的图形的识别及原因的分析用途:报告质量情况;寻找影响质量的原因;用于工序能力调查和工序能力指数的计算;用于工序的控制;用于生产过程中的统计推断。

观察分析:正态型:直方图的数据中心与公差中心重合,中间高,两边低,左右对称,呈钟形正态分布。

并且分布两端均在公差限内,与公差上下限裕量相当,说明工序处于统计控制状态,这是生产正常情况下常常呈现的图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