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识五十一心所

合集下载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34心所
51心所
18心所
5心所















恶见
身见


边见
邪见
见取见
戒禁取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



















中随烦恼(2)
无惭


无愧


大随烦恼(8)
不信



懈怠



放逸



惛沈



掉举



失念



不正知



散乱



不定心所(4)








八识心王各自对应心所数统计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
八识
前五识
第六识
第七识
第八识
五遍行(5)





作意



















别境(5)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

《八识规矩颂》图解《八识规矩颂》乃法相唯识宗精髓,唯识宗巨匠玄奘大师所作。

奘师留学印度十几年,得那烂陀寺住持戒贤大德心传,尤其在唯识、因明上造诣极深,于曲女城无遮擂台上立论,历时十八天竟无一人敢于出来辩难,因而不战而胜,声震五印,获“大乘天”之美称。

回国后组织宏大译场,潜心从事翻译,同时授徒释疑。

在译得数百卷唯识经论之后,对八识体系融会贯通、倒背如流,中文表述字字珠玑、得心应手,在此炉火纯青之时,用四组十二首七绝,将这包藏宇宙、探玄窥微之庞大哲学体系,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式地和盘托出,令无数后学获宝鈅如探囊取物,抄捷径直趋金矿银山。

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

五识同依净色根,九缘七八好相邻,合三离二观尘世,愚者难分识与根。

变相观空唯后得,果中犹自不诠真,圆明初发成无漏,三类分身息苦轮。

(首句)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此为五识。

其所缘之境。

于三境中。

惟是性境。

其能缘之量。

于三量中。

惟是现量。

其业性则通乎善、恶、无记三性。

(次句)在有情界九地之中。

鼻舌两识,惟第一五趣杂居地行之。

二地以上则不行矣。

眼耳身二识。

则以第二离生喜乐地为居止之所。

三地以上亦不行矣。

(三句)其相应心所。

共有三十四个。

为遍行五。

别境五。

善十一。

(末句)中随烦恼二。

更有大随烦恼八个。

及根本烦恼之贪嗔痴三者。

(首句)此五识所依而发之根。

其形状各殊者,为浮尘根。

若就胜义根言。

则同依于肉眼不见,天眼方见之清净色法所成之根无别异也。

(次句)识虽依根而发。

苟缺他缘,亦不能显。

故统论其依缘。

则眼识,须藉明空等九缘。

耳识,则藉除明外之八缘。

鼻舌身三识;则藉除明空外之七缘。

小异大同。

好相邻近也。

(三句)至于对境而观五尘世间。

须根境相合者,为鼻舌身三识。

须根境相离者,为眼耳二识。

其观察尘世之不同有如此者。

(末句)对境生情。

熟为其主。

彼小圣之愚于法相者,尚难分别是识根。

况凡夫耶。

此五识之情状。

所以日用而鲜知也。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恶见
身见


边见
邪见
见取见
戒禁取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



















中随烦恼(2)
无惭


无愧


大随烦恼(8)
不信



懈怠

六七放逸五 Nhomakorabea六

惛沈



掉举



失念



不正知



散乱



不定心所(4)








八识心王各自对应心所数统计
34心所
51心所
18心所
5心所
八识与心所对应关系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
八识
前五识
第六识
第七识
第八识
五遍行(5)





作意



















别境(5)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个人收集整理 -ZQ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地《八识规矩颂》,整理成地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 识 心 相应心

所个数
相应心所法
前五识: 眼耳鼻舌
遍行 别境善ຫໍສະໝຸດ 根本烦恼 (贪 瞋痴)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第六识:
遍行 别境

根本烦恼
小随烦恼 中随烦恼 大随烦恼
意识
第七识: 末那识
别境()
欲、胜解、念、定、慧

善 ()
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心所()
小随烦恼()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随烦恼()
中随烦恼()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
不 定()
悔、眠、寻、伺

色法()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1/2
个人收集整理 -ZQ
心 不 相 应 行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

()
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2/2
遍行
别境 (慧)
根本烦恼 (贪、痴、慢、
大随烦恼
我见)
第八识:
遍行
阿赖耶识
,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源于玄奘大师 《八识规矩颂》 遍行别境善十一 中二大八贪瞋痴

《八识规矩浅说》全文-古籍

《八识规矩浅说》全文-古籍

八识规矩浅说续藏经八识规矩浅说清行舟说虚舟禅师注八识规矩颂小序性一而已。

又言相何也。

性内也。

相外也。

相不言外之境。

而言内之识。

则相亦内也。

外境触之而不动。

豁达为空者。

犹易托之。

而内识之所留。

细微流注。

发不及知。

虽深造之后。

常致叹於习气之难除。

命根之未断。

斯言性之家。

不可不加察也。

然而端言相者。

往往逐流末而骛焉。

力徒困於算沙计。

或穷於钻纸。

曷思古人着唯识之论。

谓是诸相者。

宜有乎。

宜无乎。

凡所有相。

皆是虚妄。

则欲期无相。

於相求之乎。

抑於性求之乎。

求之於相。

缘八识而有百法。

求之於性。

转八识而为四智。

世之逐相者多失之。

而见性者。

又未尝过。

相而问焉而为之。

通则分帜而争之。

终不可止。

斯重叹矣。

虚舟禅师。

宗嗣福严。

而仍研精教典。

取唐奘师八识规矩颂。

特为之注。

注所言相。

非能与人殊。

而引而发之。

终归於性。

使览者知悟。

施子易修。

徐子敬可读。

而美之梓之以传。

噫其有裨也夫。

康熙十一年端阳后十日矩李王庭题八识颂注自叙昔庆喜婆心。

欲人明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遂造瑜伽师地论。

以发明相宗法门。

文广义幽。

后天亲虞末学难窥要领。

遂汇瑜伽之文。

述三十颂。

目曰唯识三十论。

论成而后。

护法诸师各出所见。

以解释此论。

当时累帙积轴。

不胜其烦。

玄奘法师同诸师。

约其词理精粹者。

束为十卷。

曰成唯识。

后窥基法师。

又见成唯识十卷。

学者难得其宗旨。

乃请奘师。

集此要义。

将八识分为四韵。

每一韵颂以十二句。

将五十一心所。

各派本识会下。

条理不紊。

因称规矩。

然论虽十卷。

义尽于此四十八句。

明此数句。

而奘师之提纲由我举手。

天亲弥勒不一网收尽耶。

但明此数句者。

诸家即各有。

悟处不无。

自是门庭。

其能以相归性。

以悟转识。

如卢行者。

知五八六七果因转。

但转名言无实性者几人哉。

余初读鲁庵之补注。

后观憨山之通说。

未尝不服其见高。

第欲离心意识参。

绝凡圣路学。

则南行之五十三。

安得不输于末后弥勒之弹指耶。

故得力是省力。

省力是得力。

解之者不欲其深。

而欲其浅。

至于由浅而深。

是悟之者之事。

非解之者之事也。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

《八识规矩颂》浅解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12-20 07:37:50 / 个人分类:藕益大师《相宗八要》直解查看( 259 ) / 评论( 0 ) / 评分( 0 / 0 )此《八识规矩颂》,乃唐玄奘大师所作,为唯识宗主要教典之一。

颂将八识分为四章,每章十二句,将五十一心所,各分属于本识之下,条然不紊,所以称为规矩颂。

《成唯识论》汇成十卷,文繁义富,学者畏难。

窥基法师乃请大师集《成唯识论》要义而作此《八识规矩颂》,言简意赅,提纲挈领。

若能于此颂透彻明了,则识论大义,思过半矣。

此颂古注极多,然皆古文作成,难便初机。

今试以语体文加以解释,名曰浅解。

先列颂文,次出浅解。

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眼耳身三二地居。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嗔痴。

”五识颂,即是颂眼、耳、鼻、舌、身五识。

为什么不将此眼等五个识分别颂?因为此五识,缘境之时,都是性境、现量,可并在一起来颂,而且在果上转八识成四智时,此五识一齐转为成所作智,考虑对应关系,也是放在一起来颂比较适当。

第一句是说眼等所缘之境,是性境,三量(现量比量非量)之中,属于现量,三性(善、恶、无记)之中,是三性皆通。

什么叫性境?性是实义。

为了说明这一问题,必须从人们眼等五根各有浮尘根与胜义根谈起。

第一浮尘根。

它是有形相的,长在身上,肉眼能见,但它实际上是无知觉作用的。

第二是胜义根,或称净色根。

它依附于浮尘根之上,最极清净,但肉眼不能见,唯天眼能见,此根有发识(即知觉)之用。

对境之时,依外境各各自变相分,为自识的见分所缘,如照相机将外境摄入机中一般,唯识家所谓自变自缘者也。

所谓性境,即指自变自缘之境。

现量者,指人们初见自变自缘之境时,尚不起一念分别、筹度之心,称为现量。

说通三量者,此眼等五识,是善、恶、无记三性皆通的。

“眼耳身三二地居”,这句是说眼等五识所能起作用地方。

眼、耳、身三识,唯居止于欲界五趣杂居地和色界初禅的离生喜乐地二处。

为什么呢?因为欲界眼耳鼻舌身五识全起作用,初禅天只有眼耳身三识起作用,其余鼻舌二识不行。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识五十一心所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心所(51)
遍行(5)
触、作意、受、想、思
别境(5)
欲、胜解、念、定、慧
善(11)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信、惭、愧、无贪、无嗔、无痴、勤、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
根本烦恼(6)
贪、嗔、痴(无明)、慢、疑、恶见(不正见)
随烦恼(20)
小随烦恼(10)
忿、恨、覆、诳、谄、骄、害、嫉、悭、恼
中随烦恼(2)
无惭、无愧
大随烦恼(8)
虚空、择灭、非择灭、不动、想受灭、真如
昏沈、掉举、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不定(4)
悔、眠、寻、伺
色法(11)
眼、耳、鼻、舌、身、色、声、香、味、触、法处所摄色
心不相应行(24)
得、命根、众同分、异生性、无想定、灭尽定、无想报、名身、句身、文身、生、住、老、无常、流传、定异、相应、势速、次第、方、时、数、和合性、不和合性
无为(6)
第六识:
意识
51
遍行5
别境5
善11
根本烦恼6
小随烦恼10
中随烦恼
2
大随烦恼8
不定4
相应心所五十一
第七识:
末那识
18
遍行5
别境1
(慧)
根本烦恼4(贪、痴、慢、我见)
大随烦恼8
八大遍行别境慧
贪痴我见慢相随
第八识:
阿赖耶识
5
遍行5
性唯无覆五遍行





心王(8)
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
网上同修根据《五位百法表》和玄奘大师的《八识规矩颂》,整理成的一张《八识心王与五十一心所相应表》,转传于此,方便诸位!

佛教心理学

佛教心理学

宗教是治心的,尤其是佛学本来就是“心智科学”,佛学中的心理学内容需要从佛法基本的起缘知识、五蕴知识开始了解,而后需要去理解唯识学方面的很多理论。

在唯识理论中和佛法的五蕴概念中,对心、思维的种种功能、过程,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说明。

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

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

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

“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

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

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

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

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

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八识和五十一心所,是佛法对于心理现象的说明,而且尚是提纲挈领的大要,假使仔细分析更是无量无尽。

专研究这方面的叫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系统;二是内在自缘觉知系统。

唯识学把重心放在内在觉知系统上,它立“唯识无境”义,以区分两套认知系统,彰明自宗旨意。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

在凡夫心态上认知活动无法达到主体自身认知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觉知意识的深层结构、功能原理。

心王、心所。意识心功用极大

心王、心所。意识心功用极大

心王、心所。

意识心功用极大【但此心功用颇大,而能惑乱汝之真性,由汝无始劫来,至于今生,都认此妄想为真心,】虽然是意识心,功用颇大。

都认此妄想意识心为真心,就完了!你认同这个妄心,当然就会遗失这个真心。

依之起惑造业,依业感报,而受轮回六道,流转生死之苦。

前面说不知常住真心,用诸妄想,故有轮转是也。

我们把六尘的影像认为这个就是我的心的相,其实我们的心相是清净的、是无为的、是无挂碍、是自在的、是慈悲、是喜舍的。

我们把看到的六尘的影像化作自己的心相,所以起了种种的思惟、贪瞋痴,乃至包括一切行善,其实都是心的影像。

把六识缘六尘所起的思心所相,当作是自己的真心,以影为树。

唯识学把心分为两大类:心法和心所有法。

心法或称心王就是八种识,为心之体:八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这个叫做心王。

国王,为什么称王呢?王就是主宰眼、耳、鼻、舌、身、意,第六、第七、第八意识,叫做心王,八识心王。

心所即心所有法:心王附带五十一种心所,所以这五十一种是属于心的,所以称之为心所有法。

也就是心的用、作用,因为这些作用共五十一种心所有法,为什么属于心的?就是心的附属,加一个附带的话更清楚。

如说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就是师大附中。

心所就像大臣一样。

国王出去,大臣就跟着出去,国王去打猎,大臣就会跟在旁边去打猎;国王上殿,大臣就会上殿陪着这个国王。

所以,国王在,大臣就在旁边,心所就像大臣。

推断思量者,在唯识百法中称为思心所,是心所有法之一。

因此可知思只是心的一个作用,它不是心体本身,所以不可把用当作是体,所以思不是心体,因此此能思者非心,它是第六意识的作用之一。

如果把第六意识的作用当作是心的体性、本体,那就大错了,如同把树影当作是树本身一样。

所以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凡情所计者跟实际相距,不可以道理计。

当知思心所乃第六意识缘六尘而起的作用,所以这个思心所,《圆觉经》中称之为六尘缘影。

阿难所说的推就是推理、推论或者是推测,就是唯识百法里面的思,而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也正是同一个东西。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

什么是八识五十一心所人的身体是由物质的四大假合而成的。

概括来说,人的色身可依功能分作六大部份,就是眼根(视觉器官)、耳根(听觉器官)、鼻根(嗅觉器官)、舌根(味觉器官)、身根(四肢躯体)和意根(脑及神经系统)了。

这六根都是由四大种,以不同的方式组合而成,本身没有精神生命,待众生死后,物质的器官躯体,便会朽坏、散灭、转化,再成为新的物体。

物质的四大,就是这样不断地形成、毁坏、再形成、再毁坏了。

能使六根发挥功能的,不是没有精神力的四大本身,却是心识的力量。

否则人体的六根,只会是一堆废料,没有生命活力可言,犹如一只无桨的船,难有自发的活动了。

心识在眼根发挥功能的,叫做眼识。

它使人能通过视觉器官,观察到世间各种事物。

在耳根发挥功能的,叫耳识。

它使人能通过听觉器官,收听到世间各种声音。

在鼻根发挥功能的,叫做鼻识。

它使人能通过嗅觉器官,感受到各种气味。

在舌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舌识。

它使人能通过味觉器官,尝到世间各种食物的味道。

在身根发挥功能的,叫做身识。

它使四肢躯体能在世间接触外境,作种种活动,又使内脏肺腑,发挥维持色身生命的功能。

在意根发挥功能的,叫做意识。

它使整个神经系统能发挥功用,让整个色身,能通过此系统,由心识指挥,在世间动身发语,造种种业。

没有了心识这六种功能,生命力便不能藉色身在世间活动,过物质的生活,吸取物质世界生活的经验,却只如无情木石一样而已。

心识既有上述的六种功能,为什么不能离六根而存,独自活于世上呢?心识的活动力,确是不需根身的存在,也能发挥的。

但是若离六根,生命体经历的只是纯粹精神界的活动,再不是物质世间的生活了。

色身存在的需要与否,定于生命体从前的业力与修行境界。

若由业力所牵,要以色身续命,那么,它便难舍色身而存了。

但是,无沦生命体以何种色身出现于世,心识永随不舍。

否则生命体便没有生命力可言,再不能称为生命体了。

愚昧无知的众生,难知根与识的分别。

但是,以锻炼身心,成就智慧、力量、解脱为事业的佛弟子,却必要知道心识的结构及其特异功能,才能真正了解自己行止的因由,认清心识的潜能。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

八识规矩纂释此规矩纂释者以古解。

单用论文。

故学者难入。

今时有证义.集解。

亦互有出入。

故学者犹难取裁。

今此纂以古补注为主。

互取二家及本论释文。

融成一贯而参以直解。

详略相因递相发明。

但专境量。

以心所行相已备于百法纂中。

故此不重出。

颇省繁厌。

然字有本全非己意。

妄窃为己见也。

此乃侍者广益初入唯识法门。

老人教以研穷下手处。

使探讨一过便见稳当。

若字字经心则见解不谬。

故精心参考以备遗忘。

非为呈之大方也。

天启壬戌夏日七十七翁憨山老人手批八识规矩颂明匡山五乳广益纂释八识者。

一眼识。

二耳识。

三鼻识。

四舌识。

五身识。

六意识。

七末那识。

八阿赖耶识。

前六从依得名。

第七相应立号。

第八功能受称。

如百法中解。

规矩者。

初玄奘大师糅成唯识论就。

窥基法师乃奘师弟子。

因见本论十卷文广义幽。

遂请奘师集此要义名集施颂。

集诸法义惠施众生。

将八个识分为四章。

每章作颂一十二句。

将五十一心所各派本识位下。

有多寡之不同。

条然不紊故称规矩。

然论虽十卷。

其义尽此四十八句包括无遗。

可谓最简最要。

为一大藏教之关钥。

不唯讲者不明难通教纲。

即参禅之士若不明此亦不知自心起灭头数。

所谓佛法之精髓也。

良以一真法界圆明妙心。

本无一物了无身心世界之相。

又何有根境对待妄想分别之缘影乎。

原此心境皆因无明不觉。

迷此一真法界。

不生不灭真心与生灭和合变为阿赖耶识。

依此识变起见.相二分。

故见为心。

相为境。

故缘尘分别好丑取舍者。

皆妄识耳。

若了心境唯识则分别不生。

一心圆明永离诸相矣。

今以未悟一心。

故须先了唯识心境。

则生灭心行当下消亡。

一心可入耳。

此颂大纲单举八识心王缘境之时。

境有好丑故心所从之执取。

起憎爱取舍。

故作善作恶。

善恶为因故感苦乐二报为果。

然此八识心王本无善恶。

而能造业者乃五十一心所助成心王以造善恶之业。

则业力牵引受苦受乐。

众生生死之法唯此而已。

此中开列八识。

各具心所多寡之不同。

造业有强弱之不一。

分别皎然。

使学者究心了知起灭下落。

易于调治耳。

以众生日用见闻觉知不离心境。

其能缘之心具有三量。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

八识规矩直解?八识规矩直解三藏法师玄奘作蕅益沙门智旭解前五识颂性境现量通三性统论所缘。

凡有三境。

一性境。

二带质境。

三独影境。

一性境者。

性是实义。

谓相分色从相分种子所生。

故名为实。

此复有二。

一无本质。

二有本质。

一无本质者。

即第八心王所缘根身器界及诸种子。

但是自变自缘。

不假外质。

然约器界及他人之浮尘根。

既是共相识种所变。

亦得说有外质也。

根本智亲证真如。

虽不变为相分。

亦名性境。

二有本质者。

即今五识所缘现在五尘。

及明了意识初念并定中独头意识所缘定果色等。

皆托第八识之相分以为本质。

随即变为自识相分而为所缘。

犹如镜中所现群像。

虽约真谛言之则皆如幻如梦了无真实。

而约俗谛言之则五尘即是五识相分。

从种子生还熏成种。

不同空华镜像兔角龟毛。

亦复不同过去未来之不可得。

故名性境也。

带质.独影二境下文方解。

现量者。

现谓显现。

量谓度量。

五根对境分明显现。

依之发识缘虑度量。

虽无随念.计度二种分别。

然有自性分别得彼性境不错不谬。

任运了别不带名言也。

三性者。

善.恶.无记也。

五识能助第六意识作善恶业。

若与信等相应则善性摄。

若与无惭等相应则恶性摄。

俱不相应则属无记性摄。

故云通三性也。

眼耳身三二地居五根通于二界五地。

惟无色四天乃无五根。

今明五识则鼻.舌二识惟欲界得行。

初禅以上无段食杂气故不现行也。

眼.耳.身三识唯欲界五趣杂居地及初禅离生喜乐地此二地中得行。

若二禅内净喜乐则无外色外声外触可缘。

故并眼.耳.身之三识亦不起现行也。

三禅已上不言可知。

遍行别境善十一中二大八贪瞋痴此明五识但与三十四心所得相应也。

遍行五心所。

谓作意.触.受.相.思。

遍一切心决相应故。

别境于心所谓欲.解.念.定.慧。

由同时意识所引。

亦得于别别境生欲等故。

善十一谓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勤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欲界善。

五识得与十善相应。

但除轻安。

初禅善眼.耳.身识并得有轻安故。

中二随烦恼。

谓无惭.无愧。

大八随烦恼。

谓掉举.惛沉.不信.懈怠.放逸.失念.散乱.不正知。

百法第三课心得(1)

百法第三课心得(1)

佛法经过三次集结之后通过不同语系广泛传播,在中国地区被称为汉传佛教,有八个宗派进行传承,但由于各宗派都是围绕着一本经论建立自己的修学体系、修学重点和方法,很多学人不知如何学起,也不知道那个派系适合自己,往往学习佛法抓不到要领,浪费了很多时间和精力。

所以特别需要一个适合大众修学的修学体系。

而济群法师提出的三级修学是一个具有普适性的,不仅适合在家人也特别适合出家人。

任何一个宗派都是围绕着这些要素来学习的,其次佛法学习是非常有次第的,不可空中楼阁或偏废其一,还有很重要的就是实践的方法。

该怎么做,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做的意义是什么,做到那种程度才符合标准等等,这样学人才能心中有数。

从这里也看到了导师的良苦用心。

每次导师开示的内容都觉得和自己当下发生的特别相应,也觉得导师特别智慧似乎有洞穿人的心里的能力。

其实是导师可以自如的运用自他相换吧,如果我是一个初学者大众学者,我最想得到的是怎样的修学导航和体系?所以导师会如此完整的给到我们一个简明扼要又有站点又有标准的修学体系。

我接触过一些净土宗,我也深知念佛号的殊胜,但是为什么要念带着一颗怎样的心去念,念到什么程度(我个人觉得不止是数量决定的,而是心的那个程度应该有个标准的吧?)比如我现在也一直有接触的南传上座部,可能我没有遇到完整的修学体系,我只知道我很有发心、那段时间也很守戒律(食素三年多)一有禅修就去护持做义工,也在那边皈依,但是我没有正见,心不能持续,做着做着就没有了心力,可能知识层面知道了一些有道听途说了一些师兄们的各种感受,可自己没有正见不知道如何修这颗心,在观念和心态上其实没有太大的改变,就是法不入心,也不知道如何入心。

所以从那之后我知道我必须要系统学习,找了很多地方的佛学院,最后选择了适合在家人修行的、有完整修学体系的三级修学。

所以我像大多数人也和我一样,知道佛法很好,但八万四千法门该怎么选,怎么修?三藏十二部经书如此浩瀚该从哪一本读起?如何识别善知识?该有个如何的次第来循序渐进,我起初都是懵的,仅凭着一颗不太纯正的发心去坚持,那真是坚持而非法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識五十一心所佛法把心分為八個識——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末那識、阿賴耶識。

我們平常能見色聞聲等,是前面五個識的作用,這譬如門口招徠客貨的人;第六意識由前五識所引起,活動的力量最強,這譬如接收客貨入棧的專使;第七末那識,“末那”譯為“意”,意就是思量,它堅固執住第八識為我,恒常思量,為煩惱的根本,這譬如完全憑主觀來收受貨物的人;第八阿賴耶識,譯為藏識,我們有生以來,所經過的千萬事情,都能不忘,學習技能工巧,而能辦成,都是這藏識的作用。

它能含藏一切種子,這譬如大棧房,一切大小、好壞、淨汙等物,無不藏入。

這第八識原是真妄和合,為諸識的根本,力用很大,人生的六道流轉,就是由六識的造業,而由它去受報。

這八個識,也叫做八個心王。

另有五十一個為心所有的各種思想現象,叫做五十一個心所。

其中五個是起心動念的必經步驟,叫做“遍行心所”——觸(接觸)、作意(注意)、受(感受)、想(想像)、思(思維),這五個是連貫的;五個是各有各的境界,並不連貫,叫做“別境心所”——欲(欲望)、勝解(認為)、念(記憶)、定(專注)、慧(判斷),有十一個“善心所”是作一切善事、自利利人的依據——信、慚、愧、無貪、無嗔、無癡、精進、輕安、不放逸、行舍、不害;有六個是“根本煩惱心所”,是一切煩惱的總根——貪、嗔、癡、慢、疑、惡見;有二十個是“隨煩惱心所”,是隨根本煩惱而起的——忿、恨、惱、覆、誑、謅、驕、害、嫉、慳、無慚、無愧、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舉(不靜)、失正念、不正知(謬解)、散亂;有四個是“不定心所”,是善惡並不固定的——悔、眠、尋(尋求)、伺(伺察)。

十八界─心物結合的世間壹、前言佛陀將宇宙萬有的事物,歸納為色、心二法,也就是物質現象與精神活動。

但是眾生根器不同,迷悟的程度也有差別,所以對於心法不能瞭解的人,佛陀為他說五蘊──色、受、想、行、識;對色法認識不清楚的人,則為他說十二處──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以及色、聲、香、味、觸、法六塵;對色、心二法都不明白的人,則為他說十八界──生理方面的六根、物理方面的六塵與心理方面的六識。

所以,五蘊、十二處、十八界都是在說明宇宙萬有的主觀條件與客觀環境。

貳、六根六根又作六情,指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意根六種感覺器官或是認識能力。

眼、耳、鼻、舌、身等前五根,是物質上存在的色法,屬生理的感覺器官,又分為內根與外根。

外根指生理器官,是我們視覺上看得見的眼、耳、鼻、舌、身,以地、水、火、風四大為體,它們能執取外境而生識,只有扶助作用,所以稱為扶塵根;而這五根虛浮不實,所以又叫浮塵根。

佛經上形容外根的形狀是“眼如葡萄朵,耳如新卷菜,鼻如雙爪垂,舌如初偃月,身如腰鼓顙,意如幽室見,因名浮塵根。

”內根,相當於生理學上的眼的視覺、耳的聽覺、鼻的嗅覺、舌的味覺、身的觸覺等感覺器官的神經纖維,以及中樞神經的神經細胞,有發識取境的功能,勝於外根,所以稱為勝義根,是清淨四大所成,所以又稱淨色根。

根含有自在、光顯、增上的意思。

所謂“自在”,是指根的本身有引發識的自在功能;“光顯”是根對境有見性、光明性,能見色聞聲等;“增上”是根能發識,能幫助識生了別作用。

不過根與境接觸時,必須內外根共同發生作用,才會產生識。

例如眼的外根的瞳孔、水晶體、視網膜與內根的視神經共同發生作用,而產生眼識,能看見物質的形體、顏色,再由第六意識辨別此物質的形相、顏色。

《俱舍論》說五根對於四件事有各別增上的作用:于莊嚴身有增上作用:有情的生命體,必須眼耳鼻舌身等五根具足,才說得上相貌莊嚴,這就是所謂的“五官端正,方登人品”。

於導養身有增上作用:五根對於生命的引導養護,具有增上的功用。

如眼能見安危之色,耳能聽美惡之聲,鼻能嗅香臭之氣,舌能嘗甜苦之味。

各個根識能分別色聲氣味的好壞,就能導引身體趨好避惡。

於生識等有增上作用:有情的見聞覺知屬於識的作用,而發生五識及其相應的心所,則是五根的作用。

如眼對色時生眼識,耳對聲時生耳識,鼻對香時生鼻識,舌對味時生舌識,身對觸時生身識,如果沒有五根,識就無法產生,所以根對於識有增上的作用。

於不共事有增上作用:眼根只能認識色,不能了別聲音;耳根只能了別聲音,不能認識色;鼻根只能嗅出氣味,不能嘗出甜苦的味道;像這樣每一根各有所用,不相混淆,對於本根的相應有增勝的作用。

參、六塵六塵指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所面對的六種對境,也是六識所感覺認識的六種境界,即色、聲、香、味、觸、法。

這六種境界如同塵埃,會染汙我們的情識,所以又稱六塵。

而此六塵能使人迷妄,使善衰滅,劫持執著一切善法,所以又稱六妄、六衰、六賊。

色塵是眼根所看見的對象,有青、黃、赤、白、雲、煙、塵、霧、影、光、明、闇等十二種顯色,和長、短、方、圓、高、下、正、不正等八種形色。

聲塵是耳根所聽到的外境,是由生物身體和物質所發出的,有悅耳的聲音,如感人的梵唄、美妙的歌聲、管弦的樂音、歡喜的拍手聲等;有逆耳的聲音,如哭聲、詛咒聲、罵詈聲、或惡言相對,以及刺耳的噪音等。

香塵是鼻根所嗅的外境,有旃檀香的好香、蔥韭的惡香、適中的香及強烈的香等四種。

味塵是舌根所嘗的外境,有苦、酸、咸、辛、甘、淡等一切飲食美味。

觸塵是身根所接觸的外境,有堅、濕、軟、動四大,及滑、澀、重、輕、冷、暖及男女肉體接觸等。

法塵是意根所對、意識所緣的外境,廣泛包含宇宙萬有的事物。

肆、六識六識,是依著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境,能產生見、聞、嗅、味、觸、知等了別作用的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等六識。

六識是以了別六境為體性和行相。

如眼識依於眼根以了別色境,耳識依於耳根以別聲境,鼻識依於鼻根以了別香境,舌識依於舌根以了別味境,身識依於身根以了別觸境,意識依於意根以了別法塵。

六識是通善、惡、無記三性,因此我們的六識在觀察思考這個世界時,有愛、憎、中庸的不同心理作用。

六識中以意識為中心,它強而有力,作善作惡全是意識給予主導的作用。

1一、九緣生識六識生起時,各自具備必需的緣:明緣:明,是光明。

有光明才能顯示諸色相;眼根在黑暗中看不見,不能生識,因此明是眼識的緣。

空緣:空,是空間距離。

有空間才能顯示諸色相;根與境之間要有空間距離才能生識,空是眼識與耳識的緣。

根緣:根,指眼、耳、鼻、舌、身五根。

眼識是依眼根而能見,耳識依耳根而能聞,鼻識依鼻根而能嗅,舌識依舌根而能嘗,身識依身根而能覺,如果沒有五根,則五識無所依,所以五根是五識的緣。

境緣:境,指色、聲、香、味、觸五塵之境。

眼耳鼻舌身等五根,雖然具備見聞嗅嘗覺等五識,但是如果沒有色聲香味觸等五種塵境相對,五識也無法產生,所以境是五識的緣。

作意緣:作意是覺察的意思。

如眼對色時,便能覺察,引領趣境,使第六識生起分別善惡的念頭。

耳、鼻、舌、身面對外境時,也是如此。

所以行使一切識境,都是由於作意,作意可說是眼等六識的緣。

根本依緣:根本指第八阿賴耶識,它是諸識的根本。

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依第八阿賴耶識相分才能生,第八識相分則托眼等六識才能起,所以根本依為六識及第八識的緣。

染淨依緣:染淨依即第七末那識,一切染淨諸法都是依第七識而轉。

也就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識,面對色聲香味觸法等六塵境,如果生起煩惱惑業,此煩惱染法就會轉歸於第八識而成有漏;如果六識修清淨業,這清淨法也是轉歸於第八識而成無漏,所以稱為染淨依。

另外,第七識也是依第八識才能轉,第八識則依第七識而隨緣,它們互相依存、轉遞,因此染淨依是眼等八識的緣。

分別依緣:分別指第六識,此識能分別善惡、有漏無漏、色心諸法。

眼等五根雖然能取境,但都須依第六識才能分別,可知五根境的好惡,是由第六識的分別而來。

種子緣:種子指眼等八識的種子。

眼識依眼根種子而能見色,耳識依耳根種子而能聞聲,鼻識依鼻根種子而能嗅香,舌識依舌根種子而能嘗味,身識依身根種子而能覺觸,意識依意識種子而能分別。

可見種子是眼根等諸識的緣。

眼識生起,要具備前面所說的九緣;耳識生起時,除第一明緣外,要具備其餘八緣;鼻、舌、身三識除第二空緣、第一明緣外,要具備其餘七緣。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等無間緣”是八識都須具有的。

鼻、舌、身三根必須與外境和合才能生識,例如將東西放在舌頭上,才能分辨出酸、甜、苦等味道;身體要接觸到外境,才能知道堅、軟、濕等情境,這叫做“合中取境”。

而眼、耳根必須與外境有空間距離才能生識,如果將物品放在眼睛上面,就不能產生眼識而認識外境,這叫做“離中取境”。

前五識的作用,比較單純而明顯,是以五根為所依,以五境為所緣,它們有相同的五件事:同依一色根、同緣一色境、共緣現在境、皆只有現量、皆有間斷。

前五識所屬的相應心所,有遍行心所五、別境心所五、善心所十一、中隨煩惱二、大隨煩惱八、根本煩惱的貪、瞋、癡三,總共三十四個。

前五識要轉識成智,必須第八阿賴耶識先轉成大圓鏡智,前五識才能轉成無漏的成所作智,成辦自他所作事業等智。

1二、第六識的產生平常舉心動念都是意識的活動力,第六意識是依止根本識而恒常現起的,有時候由於某種特殊狀況、環境或力量,意識也會不現起。

這種特殊情況有五種:無想天:生到色界第四禪天的無想天眾生,由於修習無想定力,其心心所滅,前六識都不會起活動。

無想定:外道修無想定,滅前六心心所,特別滅想心所,因此前六識都不起活動。

滅盡定:修此定的人,知道受想二心所是一切貪著分別的起源,和一切紛爭的根本,所以他們滅除受想而修定,使六識心所滅而不生起。

滅盡定是九次第定中最高的定,聖者修習,藉定力壓制而使第六意識寂靜不起。

睡眠:睡眠時,如果無夢就是無意識的活動。

作夢,佛學上稱為獨頭意識的活動。

悶絕:不省人事的心理狀態,或因受過分刺激,或因極高的熱病、酒醉、被他損害等,都可能神經悶絕,不起意識作用。

除了上面五種,我們的意識是恒常現起的,它是遍緣有為、無為等一切諸法,而生起思惟、了別的作用。

此作用有五俱與不俱二種。

五俱意識是與前五識並生俱起的意識,能明瞭所緣的境,所以又稱“明瞭意識”,這五俱是:意識與眼識同時生起,叫做“眼俱意識”。

如眼根和色塵相觸,產生意識而了知色塵的形相。

意識與耳識同時生起,叫“耳俱意識”。

如耳根與聲塵,產生意識而能辨別聲音。

意識與鼻識同時生起,叫“鼻俱意識”。

如鼻根與香塵接觸,產生意識而明白氣味。

意識與舌識同時生起,叫“舌俱意識”。

如舌根與味塵接觸,產生意識而分別味道。

意識與身識同時生起,叫“身俱意識”。

如身根與觸塵接觸,產生意識而認識滑澀。

所謂五俱,並不是五識和意識同時並起,而是或一俱、或二俱、或五俱不定,要看俱緣、不俱緣來決定。

不俱意識,又稱獨頭意識,它不與前五識俱起,是孤獨散起的意識,分夢中、定中、散位、狂亂四種:夢中獨頭意識:是睡夢中朦朧現起的意識作用。

定中獨頭意識:是禪定中與色界、無色界等一切定心俱起的意識。

散位獨頭意識:指脫離前五識而單獨現起的意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