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综合重难点、知识点梳理、真题回顾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综合重难点、知识点串讲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综合重难点、知识点串讲【知识点19.25】西方对货币政策总体效应理论评价的演变1. 现代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货币政策,始于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主义的形成。
其实质,是论证国家通过宏观经济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干预经济生活的必要性。
2. 二战后,认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两者的配合采用,有可能熨平资本主义的周期波动,消灭危机,并实现成长、就业和稳定诸目标的协调一致。
3. 但不久的实践说明,国家干预的结果却是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并存。
在这样的背景下,先是出现了菲利普斯曲线;后来又需要解释“滞胀”。
4. 货币学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生活,认为过多的干预阻碍了市场自我调节机制发挥作用。
就货币政策来说,凯恩斯学派主张实施“逆风向”调节的相机抉择的方针。
货币学派则主张保持货币供给按“规则”增长。
5. 70年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还有供给学派。
他们重新确认供给决定需求这一古典原理,认为经济具有足够的能力购买它的全部产品。
他们主要的政策主张是通过降税等措施刺激投资和产出。
而不认为在需求方面应该采取什么行动。
6. 随后的合理预期学派重新确认西方古典经济学关于“理性人”的假设,认为,只有靠出乎微观主体的预料,宏观政策才能生效。
他们认为,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这只会造成政策的不稳定并加剧波动。
与货币主义一样,强调货币政策的连续性,要求货币供给量的增长应保持稳定。
7. 自由资本主义时期的货币政策是要求创造稳定的金融环境,以保证市场机制发挥作用;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是要求主动通过金融工具逆风向地调节有效需求,并认为在与其他政策配合下可以克服经济波动;现代批判凯恩斯主义的各流派,则是在凯恩斯主义政策虽曾一度取得某种成功但也同样陷入困境的背景下,反对相机抉择的政策,主张货币政策稳定,并相信只有依靠市场机制才能走出困境。
【知识点19.26】治理膨胀与治理紧缩的作用迥然有别利用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成效显著。
虽然导致通货膨胀的初始原因不尽相同,但最终都表现为货币供给过多。
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考纲、考点梳理、知识点与重难点

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考纲、考点梳理、知识点与重难点第三节基础货币与影响基础货币的因素一、基础货币的定义:又称高能货币,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为社会公众所持有的通货加上商业银行体系的存款准备金总额。
B=C+R二、影响B的因素(联系中央银行的资产负债表)B= A1+A2+A3+A4+A5-(L1+L2 +L3)其他负债不变的条件下,任何资产的增加,都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资产项目不变的条件下,其他负债项目的减少也会引起基础货币的增加中央银行的业务-资产负债表P235B=C+R,称为基础货币,B在中央银行的负债中占绝大多数的比重。
二、影响B的因素-资产方P313(一)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一)中央银行购买政府债券结论:中央银行在债券市场上买卖政府债券(公开市场业务),对基础货币有完全的控制能力。
(二)国外资产(二)国外资产: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黄金和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特别提款权。
在国外资产中,对基础货币的影响几乎唯一来自于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对基础货币的影响:中央银行收购企业或居民的黄金或外汇时,如用支票支付,则(二)国外资产对基础货币的影响结论:中央银行收购黄金和外汇,会导致B的增加。
央行可以通过外汇市场和黄金市场或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等形式来调节。
(三)对金融机构的再贷款或贴现结论:通过中央银行对金融机构贷款,央行对基础货币有一定的控制能力。
(四)财政赤字的弥补方式对B 的影响财政赤字最常见的融资方式有: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增加税收发行政府债券1、向中央银行借款或透支(政府借款)2、增加税收财政存款一旦支用,会增加流通中的通货或增加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B增加。
一增一减,B不变。
3、政府发行债券财政存款一旦支用,会增加流通中的通货或增加金融机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即B增加。
一增一减,B不变。
二、影响B的因素-负债方政府存款邮政储蓄存款(需改革)资本金第四节货币乘数一、货币乘数定义:基础货币的变动会引起货币供给量变动的倍数二、货币乘数的推导流通中的现金C和支票存款D比例(现金漏损率):c=C/D非交易存款占支票存款的比率:t=TD/D支票存款的法定准备金率r,非交易存款法定准备金率rt。
2016人大考研复习金融学知识点

2016人大考研复习金融学知识点第四节存款保险制度一、存款保险制度的概念由吸收存款的金融机构根据其吸收的存款数额,按规定的保费率向存款保险机构投保,当存款机构破产而无法满足存款人的提款要求时,有存款保险机构承担支付法定保证金的责任。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于20世纪30年代在大危机后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正式的全国性存款保险制度。
随后,许多国家也相继效仿。
截至2000年,已有72个国家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二、存款保险制度的功能:维护存款人的利益,维护金融体系的稳定三、存款保险制度的利弊分析利:1、有利于保护众多的小储户、小投资者的利益2、降低挤兑和金融机构连锁倒闭的可能性弊:1、诱导存款人。
由于存款保险制度的存在,会使存款人过份依赖存款保险机构,而不关心银行的经营状况。
诱导存款人对银行机构的风险掉以轻心。
从而鼓励存款人将款项存入那些许诺给最高利息的金融机构,而对这些机构的管理水平和资金实力是否弱于它们的竞争对手并不十分关心。
2、鼓励银行铤而走险。
也就是说,存款保险制度刺激银行承受更多的风险,鼓励银行的冒险行为。
银行自身的制定经营管理政策时,也倾向于将存款保险制度视为一个依赖因素,使银行敢于弥补较高的存款成本而在业务活动中冒更大的风险。
因为它们知道,一旦遇到麻烦,存款保险机构会挽救它们。
3、不利于优胜劣汰。
因为管理当局对不同的有问题的银行采取不同的政策,仅有选择地允许一些银行破产。
四、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引进问题第五节商业银行经营原则和管理一、商业银行的经营原则-“三性”盈利性、流动性、安全性三者之间的关系:对立统一“三性”原则贯穿银行经营的全过程二、资产管理与负债管理(一)资产管理资产管理三原则:在资产的收益性、流动性和风险之间取得平衡。
(一)资产管理资产管理理论的三个发展阶段商业贷款理论可转化理论预期收入理论(二)负债管理基本内容就是如何以较低的成本获得比较稳定的资金来源。
(三)资产负债综合管理1、流动性管理2、利率风险管理3、贷款风险管理1、流动性管理(商业银行弥补流动性不足渠道)准备金(现金资产)定义:商业银行为了应付存款者取款需要而保留的一部分资产,包括法定存款准备金、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和库存现金。
2016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习指南:金融学知识解析、重难点梳理

2016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习指南:金融学知识解析、重难点梳理四、现值的计算(现值的应用)(一)现值与贴现1、贴现的概念:在金融学中,我们通常将现值的计算称为贴现,用于计算现值的利率称为贴现率。
先看一个例子:假定你打算在三年后通过抵押贷款购买一套总价值为50万元的住宅,银行要求的首付率为20%,即你必须支付10万元的现款,只能从银行得到40万元的贷款。
那么,为了满足三年后你购房时的首付要求,设三年期存款利率为6%,你现在需要存入多少钱呢?计算过程如下:P47计算现值的一般公式:2、票据贴现的计算A企业持有一张商业票据,面额为50,000元,出票日期3月10日,6月8日到期。
若企业急需用款,将该票据于5月9日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9%。
银行给付的金额为:银行扣除的利息为:50000×9%×1/12=375元银行支付给A企业的金额为:50000-375=496253、票据贴现的计算A企业持有一张商业票据,面额为50,000元,出票日期3月10日,6月8日到期,票面利率为10%。
若企业急需用款,将该票据于5月9日到银行办理贴现,银行规定的贴现率9%。
银行给付的金额为:票据到期价值为:50000×(1+10%×90/360)=51250银行扣除的利息:51250×9%×1/12=384.38元银行支付给A企业的金额为:51250-384.38=50865.62(二)年金现值-整存零取年金现值的含义:一定时期内每期期末收付款项的复利现值之和。
先看看这个例子:如果你有这样一个支出计划:在未来五年里,某一项支出每年为固定的2000元,你打算现在就为未来五年中每年的这2000元支出存够足够的金额,假定利率为6%,且你是在存入这笔资金满1年后在每年的年末才支取的,那么,你现在应该存入多少呢?(二)年金现值-整存零取(二)年金现值-整存零取计算年金现值的一般公式:(三)永续年金现值的计算永续年金就是永远持续下去没有最终日期的年金。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汇编 (26)

一、人大金融硕士就业
人大以其优质的教育资源、浓厚的学术氛围、卓越的出国深造机会吸引着无数的考研学子。而 作为人大重镇的财政金融学院更是被众多金融研友所热爱追求。自 2010 年,国务院学术委员 会便将金融专硕改革委员会设在人大财金, 其对人大金融硕士的重视程度可见一般。 去年夏天, 第一批人大进入硕士毕业,良好的就业更是印证了人大金硕的高价值。毫无疑问,值得选择。 就我认识的几个曾经是育明学员,去向有金融机构,证券公司,投行,就业是处于一级水平, 年薪在 10-25 万之间。虽然比不上五道口金融学院,但是已经属于佼佼者了。
考研经验
本人系二战,一战北大光华,惨淡收场,究其原因,第一、光华狠人太多,本人
本科非 211、985,弱势尽显,第二、专业课难度太大,本人还是跨考,所以专业 课不过百,第三、自己闷头苦学,把该看的书看了很多,结果才知道北大不是背 就能考上的学校。其实当时选择北大光华,也是自己的一个梦想,当时也有人劝 我,说难度太大,但是自己想试试,虽然没上,但是收获也很多。二战选择人大, 也是在育明姜老师的指导下,当时有两个学校可以选择,一个是北大经院,一个 是人大,最终选择人大,因为二战压力特别大,想今年一定要过,不然这辈子都 跟自己过不去。好废话不多说,应姜老师的要求给大家分享一下我的专业课学习 方法,希望大家共勉。 人大 431 分为两部分,90 的金融学和 60 分的公司理财,从 2011 年开始招生,一 直是这个题型设置,金融学是选择、判断、简答、论述,公司理财是选择、判断、 简答、计算。但是每年专业课难度都在不断的变化,尤其是 14 年改革之后,分 数飙升,直到今年的 380,令很多考生觉得人大也疯了,但是我认为这才是人大, 强者生存。对于金融学,人大指定黄达的书而非米什金,黄达的金融学以中国货 币银行业的角度来写, 而米什金以美国银行业的角度写。 黄达金融学更适合考试, 米什金的书算是追宗溯祖,更具权威。那么黄达又是谁呢?黄达是人大校长,这 个名头足以说明一切,很多出题老师都是他的弟子,这本书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书很厚,800 多页,分为两大部分,微观金融部分和宏观金融部分,当然主要是 以宏观金融部分为主,重点比如国际货币体系、利率决定理论、汇率决定理论、 衍生工具、商业银行资产、负债、央行职能(结合热点问题)、货币政策、通货 膨胀及其解决办法、巴塞尔协议比较等等,但是人大这几年不止于黄达这本书, 因为这本书框架虽好,但是还有缺陷,我当时看了看米什金的书,尤其是次贷危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考纲解析、考点梳理、重难点分析、知识点总结

五、信贷传导机制理论பைடு நூலகம்六、财富效应的传导机制
第四节 货币政策与中介目标
一、货币政策工具、中介目标与最终目标之间的关系 货币政策对实际经济活动的作用是间接的。中央银行运用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往往不能直 接地达到其预期的最终目标,而只能通过控制某一中介目标,并通过这一中介目标的传导来 间接地作用于实际经济活动,从而达到最终目标。
货币政策时滞的分类 认识时滞 决策时滞 反应时滞
2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货币政策时滞可能使稳定经济的货币政策初衷反而给经济带来不稳定的冲击。 由于时滞的存在,中央银行在执行货币政策时可能达不到它的最终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与货币政策效果 传导机制越畅,货币政策效果会越好。 中央银行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央银行独立性是指中央银行在发挥中央银行职能的过程中,不受国内其他利益集团影响的 程度,这种独立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即政策独立性和信用独立性。 政策独立性是中央银行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过程中自主性权力的大小。政策独立性受到一 个国家政治权力结构和利益集团的影响,一个倾向于中央集权的国家,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 性则相对地较弱。 信用独立性是指财政赤字对中央银行的依赖程度,如果财政赤字主要是靠从中央银行借款或 透支来弥补的,那么,该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就较弱。 信用独立性受到一个国家金融市场发展程度的影响。有着广阔金融市场的国家倾向于赋予中 央银行更高的独立性。 不同的外汇管理体制也会影响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结售汇制也极大地弱化了中国人民银 行的信用独立性。 独立性对货币政策的影响 中央银行的政策独立性越强,货币政策的行动时滞会越短。 政策独立性越强,在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中,讨价还价的时间就越短。 一个国家的中央银行越独立于政治,它就越可能致力于价格稳定,反之,中央银行的独立性 越小,它就越可能为取得低失业而接受较高的通货膨胀。 中央银行的信用独立性越强,基础货币供给受财政赤字的影响就越小。
2016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考点分析

答案:B。货币市场一般指期限在一年内的短期资金市场。 3.3 本章典型题库 梳理、巩固现代金融体系的五个构成要素。
1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第四章 利息和利率
本章属于第一篇范畴,共六节,我们总结出 18 个知识点。考纲中列出的本章考点为: 利息、利率决定理论、利率的期限结构。 在复习过程中, 首先要了解知识点, 通过通读教材结合分析教材所给例题来熟悉教材内 容,并解答每章课后习题考察对该章内容的掌握,熟悉相应知识点。接着结合历年真题大致 掌握每章考点范围并重点掌握。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 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3
4.1 本章知识点串讲
【知识点 4.1】对利息的认识 现代西方经济学对于利息的基本观点, 是把利息理解为: 投资人让渡资本使用权而索要 的补偿。补偿由两部分组成:对机会成本的补偿;对风险的补偿。 【知识点 4.2】基准利率与无风险利率 1. 基准利率是指在多种利率并存的条件下,其他利率会相应随之变动的利率。 2. 在市场经济中, 基准利率是指通过市场机制形成的无风险利率。 利率 = 机会成本补 偿水平 + 风险溢价水平。所以,无风险利率也就是消除了种种风险溢价后补偿机会成本的 利率。 3. 由于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绝对无风险的投资,所以也无绝对无风险利率;市场经济 中,只有国债利率可用以代表无风险利率。 4. 有的中央银行规定对金融机构的存、贷利率,也称基准利率。其中,如中国人民银 行直取基准利率字眼,并必须执行;有的不用基准利率字眼,其意义在于诱导市场利率的形 成。 【知识点 4.3】实际利率与名义利率 在借贷过程中,存在着通货膨胀(±)的风险。包括补偿通货膨胀风险的利率是名义利 率;从名义利率剔除通货膨胀因素是实际利率。公式: 【知识点 4.4】复利是计息的根本方法 利息的存在, 表明社会承认资本依其所有权就可取得一部分社会产品的分配权利; 只要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431金融学综合真题答案

外,名单中苏州有 6 人未明确来历,苏州共录取 65 人。即金融硕士淘汰 4 人。 复试 100 人,录取 100 人(含调剂)。金融硕士接 受学术硕士调剂,共调剂录取 23 人。其中录取到北
财金学院:330 分
京 40 人,录取到苏州 37 人。同时学硕调剂到苏州 23 人。即金融硕士淘汰 23 人。 北京复试 79 人,录取 36 人。北京有 16 人调剂到苏 州,其余 27 人淘汰。
资料获取、辅导课程 可咨询育明教育宋老师
考察的是学习的踏实程度,其实主要是体现在前三门课上,至于这个 431,就不是单 纯的踏实能解决的了,其实这门课也是关键的能不能考上的决定因素,其实虽然说就 是两本书,罗斯的公司理财和黄达的金融学,其中公司理财占到了 60 分,金融学占 到了 90 分。那我们就先说一说占重要地位的 90 分吧,这本书应该是让所有学弟学妹 们最崩溃的一本书,扛在路上可以防身,太厚了,700 多页,光是走马观花的看一遍 就要看好久,而且看完大家应该都有一种不知道看过了什么的感觉,也确实是,这本 书,相对来说,重点并不是特别的明确,也没有说哪一章是重点,哪一章不用看,其 实看这本书是需要技巧的,其实看金融学,最重要的要做的一步就是笔记,做好了笔 记,你后面的学习就没有那么乱了,而且在做笔记的过程当中,也是你记忆的最深刻 的时候,所以做笔记一定不要当成简单的做做草稿那么简单,要准备一个自己特别喜 欢的漂亮的一看见就心情好好的笔记本本,这个本本将会伴随着你走过整个春天,夏 天,秋天,和半个冬天,金融学这个部分偏重记忆,公司理财部分偏重计算,金融学 做笔记的时候,首要的就是要思路清晰,不要看完了还是云里雾里,建议大家在做笔 记的时候根据框架记忆法来进行,也可以用专题的形式来记忆,总之一定要有一定的 主线,千万不要看一点就摘抄一点,因为内容太多,做笔记也是一个精炼升华的过程, 所以不要把整个课本都抄上去。金融学部分,刚才说到了文科类的东西占主要比重, 所以考试的时候,毫无疑问的会结合热点进行出题,关于热点的部分,大家平时一定 要建立起来一种思维,就是热点思维,大家要在空余的时间多去浏览一些财经类的新 闻,多看看其中专业人士的分析,试着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理解他们的一些内在的逻 辑,有助于在考场上培养专业知识的运用,另外提醒一下大家,考前可以将今年的 CPI 数据,利率啊什么法定准备金率的都查一查,绝对会有用,还有财政,货币政策的大 体方向都好好查查,最好把央行的第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表给下载下来看一看,一 般出现的都是当年的时政热点,所以帮助是一定会有的,就看你会不会用了,这就是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系介绍、专业分析、报录比、参考书目、重难点、题库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院系介绍、专业分析、报录比、参考书目、重难点、题库【知识点18.14】有没有不存在通货膨胀的经济成长就通货膨胀问题来说,半个世纪的发展一波三折:先是通货膨胀与就业交互替代的过程;尔后高通货膨胀率、高失业率与低成长并存的滞胀;随之又有低通货膨胀率、低失业率和高成长的结合。
经济生活本身提示,通货膨胀与经济成长的相互关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知识点18.15】宏观紧缩—传统的政策调节手段宏观紧缩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1)紧缩性货币政策:通过公开市场业务出售政府债券,减少货币存量;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商业银行法定准备率。
(2)紧缩性财政政策:削减政府支出和增加税收。
此外,也有将紧缩性收入政策(如控制工资)作为治理通货膨胀的重要手段之一。
医治通货膨胀的其他政策:价格政策:如通过制定反托拉斯法限制垄断高价;如冻结物价;如同企业签订反涨价合同等措施,等等。
增加有效供给政策:如降低边际税率以刺激投资,刺激产出,等等。
【知识点18.16】指数化和围绕指数化问题的讨论指数化方案的通常含义是指“收入指数化”。
指数化的范围包括工资、政府债券和其他货币性收入。
实施的办法是使各种收入按物价指数滑动或根据物价指数对各种收入进行调整。
对指数化措施主要功效的论证:⑴能借此剥夺政府来自通货膨胀的收益;⑵可以借以抵消或缓解物价波动对个人收入水平的影响,克服由通货膨胀造成的分配不公;⑶稳定通货膨胀环境下的微观主体行为,避免出现抢购商品、储物保值等使通货膨胀加剧的行为……收入指数化,实际是寻求与通货膨胀适应或共处的手段。
对于收入指数化方案,也有强烈的否定意见:⑴全面实行收入指数化会提出很高的技术性要求,因此任何政府都难以实施包罗万象的指数化政策;⑵收入指数化会造成工资—物价的螺旋上升,进一步加剧通货膨胀。
对指数化意义的更高评价:可以代替币值不断波动的货币,成为稳定的计量单位。
【知识点18.17】对通货紧缩的种种解释怎样的经济形势可以称之为通货紧缩?主要有三种见解:⑴物价水平持续下降;⑵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负增长,或再加上货币供给的缩减;⑶物价水平持续下降,并伴随有经济的实际增长率低于潜在的可能增长率。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考研重点笔记总结课后练习题2

E、资金需求者的风险较大
答案:AC
7、银行信用的特点包括( )。
A、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的统一
B、以金融机构为媒介
C、借贷的对象是处于货币形态的资金
D、属于直接信用形式
E、属于间接信用形式
答案:BCE
8、信用行为的基本特点包括( )。
A、以收回为条件的付出 B、贷者有权获得利息
C、无偿的赠与或援助
D、平等的价值交换
E、将奴隶、农民变成一无所有的劳动者
答案:
BC
四、判断题
1、现代社会中,银行信用逐步取代商业信用,并使后者规模日
益缩小。( )
答案:错误
2、商业票据的背书人对票据不负有连带责任。( )
答
案:错误
3、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区别在于债权债务关系的形成方式不
同。( )
答案:正确
4、银行信用是当代各国采用的最主要的信用形式。( ) 答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C。投机动机 D。贮存动机 10.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中 M2 等于 M1 与准货币之和,其中准货 币不包括 A。企业定期存款 B。信托类存款 C。居民储蓄存款 D。活期存款 11.当流动性陷阱发生时,货币需求弹性育明 A。变大 B。变小 C。不变
〖参考答案〗
1、(1)商业信用是工商企业之间买卖商品时,以商品形式提供
的信用,典型的方式为赊销。典型的商业信用中包含着两个同时发生
的行为:买卖行为与借贷行为。商业信用属于直接信用。商业信用在
方向、规模、期限上具有局限性。
资料来源:育明考研考博
(2)银行信用是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以货币形态提供的信用, 属于间接信用。银行信用突破了商业信用在方向、规模、期限上的局 限性。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重难点梳理、知识点串讲、题库、例题讲解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重难点梳理、知识点串讲、题库、例题讲解19.2.1重难点知识点总结货币政策目标、货币政策工具、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货币政策效应、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汇率政策19.2.2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例1】实施“逆风向”相机抉择的调节是()的货币政策主张。
A、货币学派B、供给学派C、凯恩斯学派D、合理预期学派答案:C。
相机抉择是指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和选择当前究竟应采取哪一种或哪几种政策措施。
【例2】货币政策的外部时滞主要受()的影响。
A、货币当局对经济发展的预见力B、货币当局制定政策的效率C、宏观经济和金融条件D、货币当局对政策的调整力度答案:C。
外部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开始直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为止,主要由客观的经济和金融条件决定。
19.3本章典型题库1、一般而言,存款的期限越短,规定的法定准备率就越高。
()2、一般而言,定期存款的准备率大多高于活期存款的准备率。
()3、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再贴现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4、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公开市场业务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5、在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中,中央银行实施法定准备金政策时具有较强的主动性。
()6、运用公开市场业务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7、运用再贴现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8、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有利于中央银行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货币政策操作。
()9、中央银行可以运用法定准备金政策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10、一般而言,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有利于实现扩张的目标。
()11、在经济过热的情况下,运用货币政策比运用财政政策更能有效的实现紧缩的目标。
()12、货币政策时滞越短,越有利于实现货币政策目标。
()13、一般而言,中央银行对基础货币的控制能力弱于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
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报录比、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真题回顾

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报录比、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真题回顾【知识点8.6】金融机构多样化的必然性金融范畴,它存在于经济生活中的理由是借助自身的一些特定功能,实现储蓄向投资的转化。
由于不同的金融中介,其经营规模、业务领域、职能特征不同,提供给社会的金融产品和服务不同,因而有着各自的比较优势。
这就是说,金融机构必须适应不同的客观条件实现多样性的发展。
这个市场经济的共同要求,也是中国金融机构建设应有的方针。
【知识点8.7】国际金融机构的发展和作用政府间国际金融机构,其发端可以追溯到1930年5月在瑞士巴塞尔成立的国际清算银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建立了布雷顿森林国际货币体系,并相应地建立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和简称世界银行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国际金融机构的作用:组织商讨国际经济和金额领域中的重大事件,协调各国间的行动;提供短期资金,缓解国际收支逆差,稳定汇率;提供长期资金,促进许多国家的经济发展。
【知识点8.8】特别提款权(SDR),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创设的一种储备资产和记账单位,亦称“纸黄金”。
它是基金组织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使用资金的权利。
会员国在发生国际收支逆差时,可用它向基金组织指定的其他会员国换取外汇,以偿付国际收支逆差或偿还基金组织的贷款,还可与黄金、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充当国际储备。
但由于其只是一种记帐单位,不是真正货币,使用时必须先换成其他货币,不能直接用于贸易或非贸易的支付。
因为它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原有的普通提款权以外的一种补充,所以称为特别提款权(SDR)。
8.2本章重难点总结8.2.1重难点知识点总结金融中介、西方国家金融体系的构成、我国金融体系的构成、国际金融机构8.2.2本章重难点例题讲解【例1】下列不属于我国商业银行业务范围的是()。
A、发行金融债券B、监管其他金融机构C、买卖政府债券D、买卖外汇答案:B。
商业银行不具有监管职能。
【例2】我国财务公司在行政上隶属于()。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考研专业课考研读书笔记总结4

2015年中央财经大学金融硕士考研真题一、名词解释:1、存款货币2、特别提款权3、永续年金4、MIRR二、简答题:1、国际货币制度的内容2、可转债的利弊3、互换的作用三、论述题:1、我国近年来使用的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分析他们的利弊2、影响汇率的因素和汇率对经济的影响,结合我国的汇率制度和人民币国际化谈谈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四、计算题例11-11某公司的资金来源于公司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其中公司债券的税前成本分别为:发行量在1500万元以内,10%,发行量在1500-2000万之间,12%,发行量在2000万元以上,15%,优先股的成本则始终为12%。
普通股中留存收益的成本是15%,若发行新股,发行费用为发行收入的8%。
公司目前的资本总额为4000万元,公司债券、优先股和普通股的比例为30;5:65,即公司债券1200万元,优先股200万元,股东权益2600万元,公司所得税税率为33%,该公司下一年准备筹措新的资金,已知该公司预计可新增留存收益400万元,计算该公司不同筹资额内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计算公司筹措新资的加权平均成本资本成本可按下列步骤进行:(1)确定目标资本结构。
目标资本结构是企业认为较为理想的资本来源构成比例,这里假设公司以目前的资本结构为目标资本结构。
(2)计算个别资本成本计算筹资额的临界点,由下3、一人买房,原本的还款合同是每月还N元,利率为a,30年还清,无首付,5年之后,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动,此人决定谈新的偿还合同,新合同以利率b偿还贷款。
A、如果此人仍想在剩余25年还清贷款,则每月还多少B、如果此人想30年还清贷款,每月还多少C、如果此人每月仍还N元,按新利率计算,除了能还清房贷,还可借多少钱8.处于财务困境中的上市公司可以公开发行新股融资吗?为什么?答: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对企业增发新股时的盈利状况等通常没有什么限制,只要企业如实披露了自己的经营和财务状况以及筹资目的,只要有投资者愿意按照发行公司可以接受的价格购买新股,上市公司就可以增发新股。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论坛 考研经验及历年考研真题

2016年人大金融硕士考研论坛:考研经验及历年考研真题凯程学生为大家分享去年的考研经验,希望对同学们的复习有帮助。
千呼万唤始出来,昨天下午的人大金专录取名单终于公布,刚睡醒午觉就在群里看见小伙伴发了网页链接,拿手机一打开,全是**,乍一看那个第二名的初试分数怎么跟我一样,瞬间清醒了许多,从床上蹦下来后又对了一下考生编号后五位才确定那个人就是我。
初试出分后就有人让我写个经验贴什么的,一开始我是拒绝的,原因很简单,就是对文字性的东西很抵触,不知道该写点啥,最主要的担心是怕误导了学弟学妹。
昨天晚上失眠了,可能是午觉睡的时间太长了吧,想了想,还是决定写一写自己的一些考研体会吧,算是给自己一个交代。
先声明,本文逻辑性欠缺,文字枯燥无味,愿意全读下来的,你们都是好汉!(or女汉子)本帖都是我自己的一些真实情况(我个人考研情况比较特殊,请各位看官慎重对待)我始终认为,每一个考过研的都有资格写一篇属于自己的经验贴,无论考上也好没考上也罢。
那些16考或者17考的想要比着葫芦画瓢的学弟学妹们,你们最好能找到一篇跟你自身情况相符的帖子,否则的话不建议完全按照别人的方法来复习,不过,能在众多经验贴里找一些共性的东西也是极好的。
好了,现在开始,首先我想先说几个关键词:往届生跨考、“半个二战”、辅导班、关于笔记。
往届生跨考:我本科是985工科院校的工科专业,化学相关类专业。
“半个二战”:因为铁了心不想学本科时的专业,我大四就跨考了一次,考的北京某学校的管理专业,然后320多吧,跪了。
7月毕业后还想考研,这回的决定完全是自己做的,所以算是二战考研,一战人大金专。
辅导班:关于这个敏感的话题,我想说,不要完全抵触它,也不要完全依赖它,很好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没报班的人也有考上的,报班的人也有没考上的,对辅导班最好的利用就是让它和自身的情况很好的结合起来,然后主要还是靠自己下工夫,内因是第一位的,大家都懂。
我当时的情况是:毕业后仍想专心备研,回家复习不太现实,在学校租房子又觉得麻烦,最后报了一个凯程考研辅导班,其实专业点说是叫集训营,能吃能住能自习,有时候还能听几节专业课,当时入住后就觉得还不错,外界的学习氛围有了,剩下的六个月就看自己的努力啦。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考纲解析、考点梳理、理论学习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考研复习:考纲解析、考点梳理、理论学习第八章货币需求第一节货币需求概述一、货币需求的概念(demand for money):货币作为交易媒介:经济中为完成一定的交易量所需的货币量。
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范围内能够而且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需要或要求。
二、货币需求的划分(一)主观货币需求和客观货币需求(宏观货币需求和微观货币需求)(二)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是否考虑价格变动情况)第二节传统货币数量说一、传统货币数量说(一)费雪方程式(现金交易说)MV=PTMV=PT(P表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平均价格水平,T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V为货币流通速度,M为在一定时期内流通中货币的平均量)费雪方程式的假设前提古典经济学家认为,工资和价格具有完全灵活性,只要有过剩的劳动力,工资就会下降,对劳动力的需求增加,从而降低失业率,直到达到充分就业为止。
这样,在价格和工资具有完全灵活性时,经济总能保持在充分就业状态下。
由于经济始终处于充分就业状态,所以实际产出的变动也很小。
T为各类商品或劳务的总交易量,所以总交易量在短期内不变。
货币流通速度在短时间内不会发生较大变动,V是由习惯、制度、技术等因素决定的,所以在短期内可视为一个常量。
(二)剑桥方程式(现金余额说)侧重于微观角度,把持有货币作为一种资产来研究。
影响人们持币的因素:(1)财富总额货币需求与财富总额成正比(2)持币的机会成本(3)人们对未来收入、支出、物价的预期→Md=kPY其中k表示以货币形式保有的财富占名义总收入的比例,Y为实际国民收入,P代表价格水平。
(三)两者的区别1、对货币需求分析的侧重点不同费:货币的交易手段职能;剑:货币作为一种资产的功能(货币的储藏手段职能)2、研究方法不同费:流量法,与支出流量相联系,重视货币支出的数量和货币流通速度,所以称为现金交易说;剑:存量法,用货币形式保有资产存量的角度来考虑货币需求,重视存量占收入的比例,所以称为现金余额说3、对货币需求决定因素不同费:从宏观角度考虑;剑:从微观角度考虑第三节凯恩斯的货币需求理论及其发展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提出流动性偏好货币需求理论。
2016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专业报录比、参考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

2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资产组合风险 资产组合的收益率: rp
wi ri
i 1
n
多种资产的收益率之间的相关关系:可能是正相关,可能是负相关,也可能是不相关。 正相关关系越强,通过组合投资降低风险的程度就越低;负相关关系越强,通过组合投资降 低风险的程度就越高。
n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2016 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硕士专业报录比、 参考 书目、知识点梳理、重难点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 金融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越来越 重要,进而需要一大批具有高素质和高水平岗位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金融人才。 这些高层次人才,必须是系统掌握金融交易技术与操作、金融产品设计与定价、 金融分析、金融风险管理等高素质、高技能的金融从业人员,对金融实务有全面 充分的了解, 具有很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金融硕士专业学位不仅在于教会 学生掌握金融原理和实务,培养学生全新的理念、知识和技能,还使学生能够掌 握先进的分析工具和全新的视角, 为学生在金融机构核心技术岗位工作提供有效 的基础。金融专业硕士的培养正可以解决金融机构对应用型人才大量需求问题, 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法都紧密结合金融实务, 培养学生开发和运用金融工 具的实际操作能力,充分体现这一专业的应用性特征。
2 wi2 2 p i 资产组合风险公式: i 1
0 i j n
w w
i j i j ij
【知识点 7.7】投资分散化与风险 投资分散化可以降低风险。 通过增加持有资产的种类数就可以相互抵消的风险称之为非 系统风险,即并非由于“系统”原因导致的风险;投资分散化可以降低的就是这类风险。对于 系统风险,投资分散化无能为力。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重难点梳理、知识点串讲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重难点梳理、知识点串讲【知识点19.33】克鲁格曼三角形一个国家的金融政策有三个基本目标,即⑴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⑵汇率的稳定性和⑶资本自由流动。
保罗·克鲁格曼认为,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实现,被称之为“三元冲突”。
他用一个三角形来形容:对于发展中国家来说,理想的选择当然是保住货币政策独立性和汇率稳定,而放弃资本自由流动。
然而,外汇管制存在种种弊端,并且迫于压力,往往不得不解除外汇管制。
【知识点19.34】我国的内外均衡冲突与政策选择问题1996年以前,由于人民币是不可兑换货币,严格的外汇管制隔绝了外部经济与内部经济的联系,单由外汇管制即可实现外部均衡。
1996年11月27日实现了人民币经常项目下的可兑换之后,接下来就是资本项目可兑换。
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有不少好处,同时也有风险。
但种种原因不断加强我国推进资本项目可兑换的压力:⑴WTO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的推动;⑵开放型经济大发展的内在需要;⑶管制的有效性越来越受到挑战;⑷难以承受的管制成本……尽管我国目前还没有一个资本账户开放的明确时间表,但迟早必将开放。
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旦人民币的可兑换扩及资本项目,按照“三元冲突”,在汇率稳定和货币政策独立性这两者中间如何选择?不论理论上解决的如何,最根本的准备是增强国力;只有强大的国力,才是应对各式各样冲击的可靠后盾。
【知识点19.35】开放条件下货币政策的国际传导在开放经济情况下,一国的国内经济政策会影响其他国家;其他国家则会做出反应;这种反应又反过来影响本国经济。
这种相互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一国经济政策目标的实现。
两国情况下的蒙代尔—弗莱明模型,是用来分析国际传导的基本框架。
⑴在开放条件下,外国经常账户是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函数。
换一个角度说,考察各国经常账户,均不能忽略外国国民收入这一变量。
⑵在资金完全流动、不存在汇率变动预期的条件下,两国的利率水平分别取决于本国的货币均衡状态;如果利率水平不同,会引起套利行为并使不同的利率水平趋于同一的的稳定状态。
2016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习指导之金融学基础知识、重难点梳理

2016中国人民大学考研复习指导之金融学基础知识、重难点梳理第四章金融市场4.1 金融市场概述4.2 金融工具4.3 货币市场4.4 资本市场及其有效性4.5资金盈余者的资产选择4.6金融衍生工具市场第一节金融市场概述一、金融市场(financial market)的概念:资金供求双方借助金融工具进行各种资金交易活动的场所。
金融市场广义、狭义之分金融市场有有形和无形之分二、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1、交易主体:企业、政府、家庭、金融中介机构、中央银行等2、交易对象:货币资金随着二级市场的发展和衍生市场的兴盛,实际的交易对象已经不再重要,更关注金融工具3、交易工具也称金融工具,证明债权债务关系并据以进行货币资金交易的合法凭证。
4、交易价格利率(收益率)----转让货币资金使用权的报酬:在一般情况下,具有同向变化性三、金融市场的分类(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又称初级市场和次级市场或发行市场和流通市场1、一级市场:证券发行的市场(1)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方式:私募发行公募发行代销:签合约收佣金,风险由发行方承担。
助销:投行买进未销证券,收取较高佣金。
包销:以承销价买断发行证券,再卖给投资者,发行风险由投行承担。
(2)一级市场上的证券发行价格溢价发行、平价发行和折价发行证券发行价格的决定因素2、二级市场:已发行的证券进行流通转让的市场。
包括:(1)证券交易所(2)场外交易市场(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区别:一级市场的交易量增加证券存量;二级市场交易量只代表现有证券所有权的转移,并不能使证券存量的增加。
联系:一级市场是二级市场的基础和前提;二级市场是一级市场存在的必要条件:为证券提供流动性,有利于新证券的发行;二级市场提供给投资者有关资产的公平或公认的信息;二级市场的状况影响新证券的价格。
(二)场外交易市场和场内交易市场1、证券交易所:集中、固定进行证券交易的场所特点:固定场所内集中交易采用经纪制(委托---代理)竞价方式决定成交价格:价格优先、时间优先交易证券是经批准的上市证券,且交易数量达到规定的成交单位2、场外交易市场:在证券交易所外进行证券交易的市场特点无固定场所,通过通信网络进行;证券交易可以通过交易商或经纪人,也可直接进行,无交易席位的限制;双方协商议定价格;交易证券主要是非上市证券种类:柜台交易市场第三市场:已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但却转到场外交易的市场第四市场:证券买卖双方利用电脑网络直接进行的大宗证券交易所形成的市场(三)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1、货币市场:期限在一年以内的短期金融工具的交易市场。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解读、重难点总结、知识点、题库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专硕431金融学综合解读、重难点总结、知识点、题库第二十三章金融与发展本章属于第六篇专论,共四节,我们总结出12个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通读教材结合分析教材所给例题来熟悉教材内容,并解答每章课后习题考察对该章内容的掌握,熟悉相应知识点。
接着结合历年真题大致掌握每章考点范围并重点掌握。
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23.1本章知识点串讲【知识点23.1】金融与发展述要20世纪60年代起,一批经济学家先是肯定金融发展对于一国的经济增长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随后则论证了金融部门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并指出,由于发展中国家存在广泛的“金融压抑”现象,从而制约了经济增长。
所以发展中国家应将金融自由化、金融深化作为发展政策的核心。
自此,发展中国家先后推开了以金融发展为目标的金融体制改革。
同时,发达国家也相继放松金融管制。
自上世纪80年代至今,金融危机频繁爆发,迫使人们从理论和实践上重新认识金融自由化→金融发展→经济增长的逻辑。
【知识点23.2】金融发展的含义金融发展,是指金融结构的变化。
金融结构包括金融工具的结构和金融机构的结构两个方面;不同类型的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组合在一起,构成不同特征的金融结构。
一般来说,金融工具的数量、种类、先进程度,以及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效率等的组合,形成发展程度高低不同的金融结构。
金融发展程度越高,金融工具和金融机构的数量、种类越多,金融的效率就越高。
【知识点23.3】衡量金融发展的基本指标对于金融发展的程度,一是通过对金融结构状态的数量指标来度量;二是通过金融发展状态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指标来度量。
金融结构指标:⑴主要金融资产占全部金融资产的比重;⑵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与非金融机构发行的金融工具之比率;⑶在非金融机构发行的主要金融工具中,由金融机构持有的份额;⑷主要金融机构相对规模;⑸各类金融机构的资产之和分别占全部金融机构总资产的比率;⑹非金融部门的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的对比;⑺国内部门和外国贷款人在各类债券和股票中的相对规模,等等。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重难点总结、知识串讲、典型题库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431金融学综合重难点总结、知识点串讲、典型题库第二十二章金融监管的国际协调本章属于第五篇金融监管,共四节,我们总结出10个知识点。
在复习过程中,首先要了解知识点,通过通读教材结合分析教材所给例题来熟悉教材内容,并解答每章课后习题考察对该章内容的掌握,熟悉相应知识点。
接着结合历年真题大致掌握每章考点范围并重点掌握。
最后再通过本讲义如下内容对应的例题,从分析、解题、易错点到布置作业,完成相应知识点的掌握过程。
22.1本章知识点串讲【知识点22.1】金融国际化促进国际化的因素:⑴最基本的是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这又突出地表现为跨国公司的全球扩张。
⑵大银行面对国内的激烈竞争和政策的某些限制,寻求向外扩张的空间。
⑶一些国家相继放松金融管制,形成自由化浪潮,敞开了金融业国际化的大门。
金融业国际化的表现主要:银行机构国际化和网络化;欧洲货币市场的形成和发展;金融市场的国际化;国际金融业务创新普及化,等等。
【知识点22.2】金融风险的国际化金融风险的国际化和风险在国际范围内的广泛传播,是金融业国际化的必然伴侣。
——国际化使得金融机构所面临的风险多样化和复杂化:如增加了外汇风险和国家风险;如风险越来越不可能限制在一国的地理区域之内,而是要同时面临日益增加的外国风险。
——国际化的进程也导致金融风险在国际范围内的传播。
这不仅是由于各国金融机构彼此在金融市场上相互作为交易对手,而且是由于全球性支付体系的发展,一家或几家国际性商业银行发生问题,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周转不灵。
【知识点22.3】金融国际化给金融监管带来的挑战在金融活动和金融机构的国际化与金融监管的国别化之间,矛盾日益加深;面临监管真空的危险。
金融国际化加大了监管者和被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差异。
本来,监管者和被监管者之间就存在着信息不对称,国际化更加强化了这种不对称性。
国际金融业务的创新不断突破现有的金融监管框架,使得监管机构面临崭新的监管对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6年中国人民大学金融学综合重难点、知识点
梳理、真题回顾
【知识点19.11】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使用和选择问题
中央银行使用什么样的货币政策工具来实现其货币政策目标,取决于不同时期的经济及金融环境等客观条件,并无一成不变的固定模式。
中国主要的货币政策工具,现在已大体与市场经济国家相同。
信用贷款,习惯一直叫做再贷款,实际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
再贷款在中国人民银行的资产中占有最大的比重,是我国基础货币吞吐的主要渠道和调节贷款流向的重要手段。
1994年以来,伴随外汇占款在中央银行资产中的比重大幅上升,再贷款的比重开始下降。
同时,伴随着深化改革,更多地发挥其他政策工具的作用成为既定方向。
除上述工具外,中国人民银行还采取优惠利率政策、专项贷款、利息补贴和特种存款等工具。
【知识点19.12】早期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
一定的货币政策工具,如何引起社会经济生活的某些变化,并最终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目标,就是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凯恩斯学派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理论,其最初思路可以归结为:
这个模型称之为局部均衡分析,只显示了货币市场对商品市场的初始影响,而没有能反映它们之间循环往复的作用。
考虑到货币市场与商品市场的相互作用,遂有进一步分析:一般均衡分析。
但不论有何进展,凯恩斯学派传导机制理论的特点是对利息这一环节的特别重视。
【知识点19.13】托宾的q 理论
以托宾为首的经济学家沿着一般均衡分析的思路,把资产价格,纳入传导机制,认为沟通货币、金融机构一方与实体经济一方之间的联系,并不是货币数量或利率,而是资产价格以及利率结构等因素。
传导的过程是:货币作为起点,直接或间接影响资产价格PE ;资产价格,主要是股票价格,对现存资本存量价值的评估,它与资本重置成本的比值q,将影响投资行为。
过程可以表示为:
【知识点19.14】早期货币学派的传导机制理论
货币学派认为,在传导机制中起重要作用的不是利率;具有直接效果的是货币供应。
M→E→I→Y
当作为外生变量的货币供给改变,比如增大,由于货币需求并不会因外生变量的增大而增大,超过愿意持有的货币必然使支出增加:或投资于金融资产,或投资于非金融资产,直至人力资本的投资。
支出,导致资产结构调整,并最终引起Y 的变动。
【知识点19.15】信贷传导机制理论
信贷传导机制理论强调信贷传导有其独立性,不能由类如利率传导、货币数量传导的分析所代替。
该理论分析主要侧重于紧缩效应。
银行信贷传导机制理论:银行贷款不能全然由其他融资形式,如有价证券发行所替代。
如小企业和普通消费者,他们的融资需求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满足。
因而,通过影响银行贷款的增减变化就能影响总支出。
过程不必通过利率机制,可描述如:
对资产负债表渠道的研究:论证,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和利率的上升,影响借款人的资产状况——减少净现金流;利率的上升将导致股价的下跌,从而恶化其资产状况,使可用作借款担保品的价值缩小。
这种种情况,会使银行减少贷款投放。
一部分资产状况恶化和资信状况不佳的借款人不仅不易获得银行贷款,也难于从金融市场直接融资。
结果则会导致投资与产出的下降。
【知识点19.16】财富传导机制
资本市场的财富效应及其对产出的影响可表示如下:
要把它确定为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必须是如右过程的确定性得到论证:
货币当局通过对货币供给和利率的操作,有可能以怎样程度的确定性取得调节资本市场行情特别是股票价格的效果,还是不清楚的。
【知识点19.17】开放经济下的传导机制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净出口,即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差,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可以通过影响国际资本流动,改变汇率,并在一定的贸易条件下影响净出口。
这样的机制可以描述如下:
【知识点19.18】货币政策中介指标的选择
从货币政策工具运用到货币政策目标实现之间有一个相当长的作用过程。
在作用过程中,需要及时了解政策工具是否得力,估计目标能不能实现,为此,需要设置中介指标。
中介指标的选择是否正确,关系到货币政策最终目标能否实现。
中介指标的选取要符合如下一些标准:⑴可控性,⑵可测性,⑶相关性,⑷抗干扰性,⑸与经济体制、金融体制有较好的适应性。
根据这些条件所确定的中介指标一般有利率、货币供应量、超额准备金和基础货币等。
【知识点19.19】货币政策的时滞
政策从制定到获得效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这叫做“时滞”。
如果收效太迟或难以确定何时收效,则政策本身能否成立也成问题。
时滞由两部分组成:内部时滞,是指从政策制定到货币当局采取行动的这段期;外部时滞,指从货币当局采取行动到对政策目标产生影响。
时滞是影响政策效应的重要因素。
假定政策的大部分效应要快过较长的时间才会显现,那就很难证明货币政策的预期目标是否恰当。
【知识点19.20】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
货币流通速度是限制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另一主要因素。
对于货币流通速度一个相当小的
变动,如果政策制定者未能预料到或在估算这个变动幅度时出现偏差,都可能使货币政策效果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可能使本来正确的政策走向反面。
但在实际生活中,对货币流通速度变动的估算,很难做到不发生误差,这限制了货币政策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