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质分析报告.doc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8048db7524de518974b7d31.png)
53
51
磨损指数Ke
—
1.65
2
本试验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负责人: 审核: 检验:
(专业文档资料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工
业
分
析
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
8.52
8.36
收到基灰分Aar
%
22.61
24.48
收到基挥发分Vdaf
%
49.14
48.66
收到基固定碳Car
%
元
素
分
析
收到基碳Car
%
32.42
31.29
收到基氢Har
%
2.26
2.18
收到基氮Nar
%
0.62
0.6
收到基氧Oar
%
9.76
9.5
收到基全硫Star
%
0.53
0.85
发
热
量
弹筒发热量Qnet.v.ar
J/g
—
—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Qnet.v.ar
kJ/kg
—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
kJ/kg
11710
11290
灰
熔
融
性
变形温度
℃
>1400
2100
软化温度
℃
>1400
2500
半球温度
℃
>1400
------
流动温度
℃
>1400
2900
哈氏可磨性系数HGI
3.65
灰变形温度DT(t1)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400
石头煤矿煤质报告模板
![石头煤矿煤质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467bbb6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f.png)
石头煤矿煤质报告模板简介石头煤矿是一座位于中国五莲县的大型煤矿。
本报告提供了关于该矿的煤质分析数据和相关信息,以便于更好地了解矿井的煤质特点和应用范围。
煤质概述石头煤矿的煤层位于石炭系层中,主要由烟煤组、贫煤组和褐煤组构成。
煤炭总储量为1.2亿吨,其中可采储量为0.9亿吨。
煤层倾角较大,坡度高,厚度为2-10米不等,最大厚度达到了20米。
经过煤质分析,该矿的煤层筛分分布范围较广,其中尘煤、粉煤和小块煤的含量较高。
总的来说,石头煤矿的煤质较好,可以广泛用于发电、加工制造等领域。
煤质分析报告煤质指标指标单位测定值灰分%12.5挥发分%24.7固定碳%57.8全硫%0.51发热量MJ/kg 23.9水分% 2.8煤的分类本煤样中的水分含量较低,灰分含量较高,挥发分含量较高,固定碳含量较高,全硫含量较低,发热量较低。
根据上述指标,本煤可被划分为烟煤。
煤的应用根据煤层的特点和上述煤质指标,石头煤矿生产的煤可以广泛用于以下领域:•发电:煤的高固定碳含量和较高的挥发分含量保证了煤在高温环境下的稳定燃烧。
•冶金:煤的灰分含量较高,可以减少冶金过程中的氧化反应。
•化工:煤的挥发分含量较高,可以进行液化处理,制造化工原料。
•煤制油气:煤的热值较高,可以在高温、高压环境下转化为油气产品。
煤的储量根据地质勘探和数据分析,石头煤矿共有1.2亿吨煤的储量,其中可采储量为0.9亿吨。
经过煤质分析,这些煤样的质量符合石头煤矿煤质标准,可以广泛用于市场需求。
结论石头煤矿生产的煤属于烟煤,具有高的固定碳含量、较高的挥发分含量、较高的灰分含量和较低的全硫和发热量。
在产业化应用中,可以用于发电、冶金、化工、煤制油气等领域。
据煤炭储量估算,石头煤矿煤储量为1.2亿吨,可以持续生产和供应市场需求。
阳城润东煤矿煤炭化验报告
![阳城润东煤矿煤炭化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f8db013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13.png)
阳城润东煤矿煤炭化验报告阳城润东煤矿煤炭化验报告概述本报告针对阳城润东煤矿的煤炭进行了化验分析,旨在提供对煤炭品质、成分和性质的全面了解和评估。
1. 煤炭样品信息•来源:阳城润东煤矿•样品编号:XXXXXX•采样时间:YYYY-MM-DD2. 化验结果煤质评价根据本次化验结果,对煤炭的质量进行评估。
- 灰分:X% - 挥发分:X% - 全水分:X% - 固定碳:X% - 高位发热量:X MJ/kg主要元素含量通过元素分析,获得以下主要元素的含量。
- 硫:X% - 氮:X% - 氢:X% - 氧:X%煤炭的燃烧性能评估结果如下: - 灰熔点:X℃ - 着火温度:X℃ - 焦渣特性:X粒度特性根据粒度分析结果,可了解煤炭在不同粒度范围内的含量比例。
- 粉煤比例:X% - 细颗粒(小于1mm)比例:X% - 中颗粒(1-2mm)比例:X% - 粗颗粒(大于2mm)比例:X%其他性质还测试了煤炭的其他性质,具体结果如下: - 灰融性:X - 硬质焦粉指数:X - 水分蒸发速率:X3. 结论综合以上化验结果,对阳城润东煤矿的煤炭进行综合评价如下:- 煤质良好,指标符合需求。
- 元素含量和燃烧性能在合理范围内。
- 粒度特性适中,适用于XXXXX。
4. 建议•根据化验结果,可针对煤炭特性进行合理使用和处理,提高煤炭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
•建议定期进行化验,及时了解煤炭的品质和性能变化,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和改进。
以上为本次阳城润东煤矿煤炭化验报告,供参考。
为了得出上述化验结果,采取了以下步骤进行煤炭化验分析。
- 预处理:将样品进行破碎、磨粉等处理,以获得代表性的化验样品。
- 灰分分析:采用烘干、加热等方法,测定煤炭中的灰分含量。
- 挥发分分析:通过加热样品,测定其在一定温度范围内挥发出的物质的质量。
- 全水分分析:采用高温加热法,测定煤炭中的全水分含量。
- 固定碳分析:通过煤质加热过程中,与灰分、挥发分相对应的碳质量计算得出。
电厂煤质报告模板
![电厂煤质报告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9b0ca12f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1f.png)
电厂煤质报告模板1. 概述本报告旨在对电厂燃料使用的煤炭进行质量评估,包括煤质分析、煤质指标评估、燃烧特性评估等内容,以此为基础为电厂的燃料调配及生产、运行提供参考依据。
本报告主要面向电厂生产管理部门和技术服务部门,部门内部可根据需要适当调整和编辑报告内容。
2. 煤质分析2.1 采样煤质分析前需对煤炭进行采样,并尽可能保证采样的代表性。
采取区域性采样方法,按煤场或堆场特征将其分为几个区域,每个区域内各选取若干(一般采取3~5个)不同深度(一般每隔1m选取一个样)的样品,合成为一个区域样品,最终得到的样品为总样品。
需要在采样前对样品的水分、灰分、硫分、挥发分等参数进行测量并记录。
2.2 实验室分析采样后的样品需送往实验室进行煤质分析,根据实验室设备的不同,可分析以下指标:•元素分析:包括C、H、O、N、S等元素含量;•煤质指标:包括固定碳、挥发分、灰分、硫分等;•其他指标:如粒度、水分等。
分析结果应当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处理,避免测试误差影响评估结果。
3. 煤质指标评估根据煤质分析结果,可对以下指标进行评估:3.1 热值煤炭的热值是衡量其燃烧能力的重要指标。
根据各元素含量的热值计算公式,可计算出煤炭的低位热值和高位热值。
3.2 全水分全水分是指煤炭所含的所有水分,包括内部结合水及自由水。
高水分煤质量较差,燃烧时水分蒸发会耗费热量,导致热值下降。
3.3 灰分煤炭中的灰分是指与燃烧后残留物中所含的无机物质,其含量越高,表示煤质量越差,不仅会导致燃烧效率降低,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3.4 挥发分挥发分是表示煤炭所含有机物在燃烧时挥发的比例,其含量越高,表示可燃性越好,但也会导致燃烧时烟气中的有害物质排放增加。
3.5 硫分煤炭中的硫分是指煤中含有的所有硫的总量,包括有机硫和无机硫。
其含量越高,会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而且还会导致烟气中二氧化硫排放增加。
4. 燃烧特性评估根据煤质分析结果,还需要对电厂煤炭的燃烧特性进行评估,包括以下指标:4.1 燃烧速率煤炭的燃烧速率是指在烟气温度稳定时单位面积煤的燃烧率,其值越大表示燃烧速度越快。
苏家沟煤矿煤质分析报告
![苏家沟煤矿煤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49bb39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f.png)
苏家沟煤矿煤质分析报告一、引言苏家沟煤矿是位于山西省十堰市附近的一座大型煤矿,是该地区的主要煤矿之一。
煤质是煤矿生产过程中重要的指标之一,对于矿井的开采、煤炭加工以及煤炭使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通过对苏家沟煤矿的煤质进行详细的分析,为矿井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煤矿概况苏家沟煤矿位于山西省的一个山区,地质条件复杂,矿井深度较深。
该矿主要开采褐煤和无烟煤,直接关系到当地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三、煤质分析方法本次煤质分析采用了国际上通用的煤质分析方法,具体包括:取样分析、量热分析、元素分析、物理性质分析等。
四、煤质分析结果根据煤矿采样得到的数据,进行了详细的煤质分析。
1.元素分析通过对煤样进行元素分析,得到了煤的含碳、含氢、含硫和含氧量等参数。
结果显示,苏家沟煤矿的褐煤中含碳量较高,含氢量相对较低,而无烟煤中含碳量较低,含硫量较高。
2.量热分析量热分析结果显示,苏家沟煤矿的煤炭热值较高,这为其在能源利用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潜力。
3.物理性质分析对煤的物理性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包括颜色、密度、透光性等参数。
根据测量结果,苏家沟煤矿的褐煤较黑色,密度较小,而无烟煤较红色,密度较大。
五、煤质分析结果讨论通过对苏家沟煤矿煤质分析结果的讨论,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苏家沟煤矿褐煤主要用于工业生产,由于其煤质中含碳量较高,具有较高的热值,适合作为燃料使用。
2.苏家沟煤矿无烟煤中含硫量较高,对环境造成较大污染。
因此,在利用无烟煤的过程中,需要采取相应的减排措施,以减少硫排放。
3.苏家沟煤矿的煤质在物理性质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对于煤炭的加工和利用也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基于以上煤质分析结果与讨论,我们建议:1.进一步优化褐煤的开采与利用技术,增强褐煤的经济价值。
2.加强无烟煤的环保治理,减少硫排放。
3.针对不同煤质特征,合理制定煤炭加工流程,提高煤炭的利用效率。
六、结论通过对苏家沟煤矿的煤质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该矿的煤质具有一定特点,既可以提供高热值的燃料,也存在一定的环境问题。
煤全分析报告
![煤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7a066d1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e3.png)
煤全分析报告
煤全分析报告是一份综合评估煤样品物理特性、化学成分、燃烧特性及环境影响等方面的报告。
这份报告通常由专业的煤炭分析实验室进行测试和分析,以提供关于煤炭质量和适用性的详细信息。
以下是一般性地列出的煤全分析报告中可能包含的主要内容:
1. 煤质基本特性:煤的外观、密度、颜色、纹理等特征描述。
2. 化学成分分析:包括元素含量分析、挥发分析、灰分分析、固定碳分析等。
这些数据提供了煤的燃烧性质和煤的化学特性的基本了解。
3. 透气性测试:测量煤质孔隙结构及透气性,以评估煤样的孔隙特性、通气性以及可采性。
4. 热值测试:测量煤样的热值,包括高位发热值(HHV)和低位发热值(LHV),用于评估煤的热能质量。
5. 燃烧性能:包括点火温度、燃烧速率、燃烧特性和煤灰特性等测试结果,以评估煤的燃烧特性和燃烧稳定性。
6. 煤灰结渣特性:如灰熔点、流动特性等测试结果,以评估煤样在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灰渣特性。
7. 环境影响:包括煤矿开采和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环境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的相关数据,以评估煤的环境影响。
根据需要,煤全分析报告可能会包含更多的测试内容和分析结果,旨在提供全面的煤质评估和使用建议。
这些报告对于煤炭开采和利用的决策制定、煤炭品质评估以及环境保护等方面都具有重要意义。
煤质分析实验报告
![煤质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993648626fff705cd170a0d.png)
煤质分析实验报告————————————————————————————————作者: ————————————————————————————————日期:项目一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测定1 .实验目的1.1学习和掌握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方法及原理1.2 解空气干燥煤样的主要作用。
2.试验原理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鼓风干燥箱中,与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然后根据煤样的质量损失计算出水分的质量分数。
3. 主要仪器与设备3.1 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3.2 变色硅胶:工业用品;3.3恒温干燥箱101-2A、出厂编号:2008066,MHG02002干燥箱、ZJX101 08.3。
3.4玻璃称量瓶;直径40mm,高25mm,并带有严密的麽口盖。
3.5 干燥箱:内有变色硅胶或无水氯化钙;3.6 分析天平:感量0.0001g4. .实验步骤4.1 在预先干燥并已称量过的称量瓶内称取粒度小于0.2mm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称准至0.0002g),平摊在称量瓶中。
4.2 打开称量瓶盖,放入预先鼓风并已加热到105~110 ℃的干燥箱中,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h。
4.3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盖上盖,放入干燥箱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后称量。
4.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min,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0g或质量增加时为止,水分在2.00%以下时,不必进行检查性干燥。
4.5水分测定结果的重复性限)/% 重复性限(%)水分(Mad<5.00 0.205.00~10.00 0.30>10.00 0.405. 计算公式计算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1001⨯=m m M ad式中: ad M ——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质量分数,%;m ——称取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1m ——煤样干燥后失去的质量,单位为克(g);6. 数据记录及数据处理7. 注意事项7.1 称量试样前,应将煤样充分混合;7.2 样品务必处于空气干燥状态后方可进行水分测定。
煤质纠纷分析报告
![煤质纠纷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7983dbe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0.png)
煤质纠纷分析报告1.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资源之一,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地位。
然而,由于煤炭的复杂性质和市场环境的变化,煤质纠纷问题也时有发生。
本报告旨在对煤质纠纷进行分析,并提供解决方案,以促进煤炭市场的健康发展。
2. 煤炭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煤炭质量是指煤炭所具有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影响煤炭质量的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2.1 煤种不同的煤种具有不同的质量特征。
主要煤种包括烟煤、无烟煤、褐煤等。
在选择煤种时,需要根据具体的使用要求和燃烧性能进行综合考虑。
2.2 煤炭成分煤中的主要成分包括碳、氢、氧、氮和硫等元素。
其中,碳是煤炭的主要成分,其含量越高,煤炭的热值越高。
而氢、氧、氮和硫等元素的含量会影响燃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物排放。
2.3 煤质指标煤质指标是评价煤质好坏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指标包括热值、灰分、挥发份、固定碳等。
这些指标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煤炭的燃烧性能和加工利用价值。
2.4 煤炭处理煤炭在开采、运输和储存过程中会受到一系列的处理。
这些处理过程可能会对煤质产生一定的影响,如颗粒度的变化、含水率的增加等。
3. 煤质纠纷的类型及原因3.1 煤质不符合合同要求煤质不符合合同要求是煤质纠纷最常见的类型之一。
当购买方与供应方签订合同时,通常会约定煤质指标。
如果供应方提供的煤炭质量与合同约定不符,就会引发纠纷。
3.2 煤质检测方法不准确煤质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对于纠纷的发生也起到了一定的影响。
如果检测方法存在不准确性,可能导致煤质评价结果与实际情况不符,进而引发纠纷。
3.3 煤炭运输和储存过程中的问题煤炭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可能会受到潮湿、污染、受热等因素的影响,导致煤质发生变化。
如果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出现问题,可能引发纠纷。
4. 煤质纠纷解决方案4.1 加强合同管理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应明确约定煤质指标,并约定相应的违约责任和解决办法。
在交付煤炭之前,进行必要的检测和验收,确保煤炭质量符合合同要求。
煤质分析报告
![煤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26426b9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81.png)
煤质分析报告1. 引言煤炭作为我国主要能源来源之一,对于煤质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煤炭样本的分析,了解其物理和化学特性,为煤炭的合理利用和能源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2. 样本采集与准备2.1 采集原则为保证样本的代表性,我们选择在煤矿开采过程中随机采集的煤炭样本。
采集时应避免人为干扰,以免影响样本的真实性。
2.2 样本制备将采集到的煤炭样本进行破碎、混合,并按照一定比例取样,保证样本的均匀性。
然后将样本进行干燥处理,以消除水分的影响。
3. 物理特性分析3.1 煤质颗粒分析使用粒度分析仪对样本进行颗粒大小的测试。
通过统计不同粒径下的颗粒数量,可以得到煤质的粒度分布情况,为后续的物理特性分析提供依据。
3.2 煤质密度测定采用标准密度计对煤炭样本的密度进行测定,得到煤质的密度值。
煤质密度是衡量煤炭质量的重要指标,可以反映煤炭的结构紧密程度和孔隙度。
3.3 煤质可燃性分析通过热值仪器测试样本的热值,以评估煤炭的可燃性。
煤质的可燃性与其热值密切相关,高热值的煤炭更具经济价值和利用潜力。
4. 化学特性分析4.1 元素分析采用元素分析仪器对煤炭样本进行元素含量的测定,包括固定碳、挥发分、灰分和水分等。
这些元素含量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预测煤炭的燃烧特性和适用性。
4.2 硫含量测定使用硫含量测定仪器对煤炭样本的硫含量进行测定,以评估煤炭的硫污染程度。
高硫煤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硫,对环境和人体健康有害。
4.3 灰熔融性测定采用灰熔融性测定仪器对煤炭样本的灰熔融性进行测试。
煤炭的灰熔融性是评价其冶金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与煤炭的灰分成分和矿物组成密切相关。
5. 结论通过对煤炭样本的物理和化学特性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样本的粒度分布在一定粒径范围内较为均匀。
- 样本的密度值表明煤质较为紧密,孔隙度较低。
- 样本的热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可燃性。
- 样本的固定碳含量较高,适合用于燃烧和能源利用。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205e2f5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b0.png)
子长煤质分析报告1、煤质分析煤的物理性质及煤岩特征物理性质:5号和3号煤均呈黑、灰黑色,条痕色为褐黑色;玻璃光泽,沥青光泽,阶梯、参差断口,内生裂隙发育,局部垂直节里多被方解石薄膜充填,燃烧浓烟;条带状结构,层状构造;视密度:5号煤层为~1.43g/cm3,平均1.36 g/cm3;3号煤层为~1.39 g/cm3,平均1.31 g/cm3;宏观煤岩特征:煤岩组分为亮煤和暗煤,多呈条带状分布;少量镜煤以条带或扁平透镜状夹于亮、暗煤之间,丝碳含量较少;煤岩类型:5号煤以半光亮型、半暗淡型为主,光亮型少量,3号煤以半光亮型为主;煤的变质程度:根据煤的物理性质、宏、微观煤岩特征、镜煤最大反射率等特征表明,区内煤层为ll变质阶段的低变质烟煤,属气煤范畴;煤的化学性质1、工业分析1全水分Mt、水分Mad5号煤层原煤全水分含量为~%,平均%;水分含量~%,平均2.51%;浮煤水分含量~%,平均%;3号煤层原煤全水分含量为~%,平均%;水分含量~%,平均2.86%;浮煤水分含量~%,平均%;两层煤属低水分煤;2灰分A d.5号煤层原煤干基灰分产率A d变化在~%之间,平均%;浮煤干基灰分产率A d变化在~%之间,平均%;3号煤层原煤干基灰分产率A d变化在~%之间,平均%;浮煤干基灰分产率A d变化在~%之间,平均%;两层煤均属低~中灰分煤,根据区内l 00多个煤样统计结果,原煤灰分低于10%的样品占73%,以低灰分煤为主;经比重液洗选后的浮煤,灰分较原煤有大幅度的下降,平均降幅达到55%,灰份值均降到10%以下,全为特低灰级煤;3挥发分V daf5号煤层原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 daf变化在36.23~46.66%之间;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 daf变化在~%之间,平均%;3号煤层原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 daf变化在~%之间,平均39.52%;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 daf变化在~%之间,平均39.53%;两层煤浮煤可燃基挥发分产率V daf均大于37%,均属高挥发分煤,这也是区内煤类单一的原因所致;2、元素分析5号煤层原煤平均碳C daf含量%、氢Heaf%、氮N daf%、氧O daf%,碳氢比、氮氢比;浮煤平均碳C daf含量%、氢H daf%、氮N daf%、氧O daf%,碳氢比、氮氢比;3号煤层原煤平均碳C daf含量%、氢H daf%、氮N daf%、氧O daf%,碳氢比、氮氢比;浮煤平均碳C daf含量%、氢H daf%、氮N daf%、氧O daf%,碳氢比、氨氢比;3.有害元素分析1全硫S t,d原煤全硫:5号煤层原煤全硫S t,d含量变化在O.24~之间,平均%;3号煤层原煤全硫S t,d含量变化在~之间,平均%;浮煤全硫:5号煤层浮煤全硫S t,d含量变化在~之间,平均%;3号煤层原煤全硫S t,d含量变化在~之间,平均%;5号和3号煤层绝大地区均为特低硫煤,仅在羊马河井田y13号孔为低硫煤;洗选后的浮煤均为特低硫煤;各种硫S t,d、S p,d、S o,d:5号煤层硫分中的有机硫S t,d、硫化物硫S p,d和硫酸盐硫 S o,d,平均值分别为%、和%%;浮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和%; 3号煤层原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和 6%;浮煤各种硫的平均值分别为%、%和%;两层煤的硫均以有机硫和硫化物硫为主,洗选后硫化物硫降幅较大,有机硫相对变高;2磷Pd5号煤层原煤磷含量为~%,平均%;浮煤磷含量为~%,平均%;该煤层仅在羊马河井田y9孔为中磷煤,其他区均为低磷煤;3号煤层原煤磷含量为~%,平均%;浮煤磷含量为~%,平均%;该煤层仅在羊马河井田y16孔为中磷煤,其他区均为低磷煤;5号煤层经洗选后含量变化不大,仍为低磷煤;3号煤层经洗选后磷含量降幅较大,降为低磷煤;3砷As,ad5号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16×l0-6,平均﹤×10-6;浮煤砷含量为﹤1×l0-6,平均﹤1×l0-6;3号煤层原煤砷含量为﹤1~16×l0-6;平均﹤×l0-6;浮煤砷含量为﹤1×l0-6,平均﹤1×l0-6;两层煤原煤砷含量均较低,变化在﹤1~l6×10-6之间,平均值均为﹤4×10-6,经洗选后两层煤砷含量值均低于l×10-6;4氟F ad5号煤层原煤氟含量为75~167×10-6,平均×10-6;浮煤氟含量为4~120×10-6,平均×10-6;3号煤层原煤氟含量为4~167×10-6,平均×10-6;浮煤氟含量为3~25×10-6,平均×10-6;两层煤经洗选后氟含量均有所下降;煤在燃烧后,仅有5%氟化物残留在煤灰中,95%氟化物多以SiF4-H2F2等形态挥发出来而污染环境;但由于本区煤氟含量低,不会造成对环境的危害和污染;5氯Cl,d5号煤层原煤氯含量为~%,平均%;浮煤氯含量为~%,平均%;3号煤层原煤氯含量为~%,平均%;浮煤氯含量为~%,平均%;3号煤主要质量指标5号煤主要质量指标煤的工艺性能发热量两层煤原煤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ar为~kg,平均~ MJ/kg,原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d~ MJ/kg,平均~ MJ/kg;浮煤分析基低位发热量Qnet,d~kg,平均~kg;两层煤均属中高发热量煤;煤的粘结性和结焦性1胶质层测定:5号煤层的胶质层最终收缩x平均为54.04mm;胶质层厚度~21.0mm,平均14.8mm;出焦率70~92%,平均%;曲线形态大部分为微波形和平滑下降,少量为波形;3号煤层的胶质层最终收缩X平均为53.08mm;胶质层厚度11~22mm,平均13.1mm;出焦率平均%;曲线形态大部分为微波形和平滑下降,少量为波形;2粘结指数:5号煤层粘结指数变化在21~95之间,平均为84;3号煤层粘结指数变化在64~96之间,平均为85;3胶渣特征:两层煤焦渣特征一般为5~7;4结焦性:5号煤层焦型一般为F型和G型;综上所述,5号煤层和3号煤层的胶质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4.8mm 和13.1mm;粘结指数平均为84和85;焦渣特征一般为5~7;焦型一般为F型和G型;故两层均为中强粘结~强粘结性、中等结焦煤;葛金低温干馏指标也与上述结果一致;煤灰成分及其特征1煤灰成分:两层煤的煤灰成分以Si02、Al203、Fe203、CaO为主,其中以Si02的含量最高;2煤灰熔融性:5号煤层煤灰熔融性和变形DT、软化ST、流动FT温度平均值为1240℃、l248℃、l305℃;其中软化温度ST变化在1120—1500之间,为低熔~高熔~难熔灰分;3煤灰的熔渣指数和结污指数:在粉煤锅炉的燃烧过程中,炉内灰沉积为熔渣和结污两种类型;煤灰的熔渣指数变化在~ 5之间,属于低等熔渣倾向,即煤在燃烧过程中,煤灰在耐火砖壁及其直接暴露于热辐射面壁上的粘附性很小;煤灰的结污指数变化在~之间,属中等结污程度,表明两层煤均具有较强的结污性;煤的低温干馏两层煤的葛金低温干馏试验表明:两层煤的总水分Wt,ad平均值为~%;焦油产率Tar,ad平均值为~%;半焦产率Crad平均值为~%;气体产率平均值为~%;两层煤原煤低温干馏焦油产率Tar,ad均大于13%,属高油煤;煤气化指标1煤对C02的反应性a:两层煤在1100℃时对二氧化碳的还原率综合平均值为—%,属化学反应中等的煤;2热稳定性TS:南家咀井田生产、大样热稳定性测定结果为粘结,证明热稳定性好;3可磨性HGI:两层煤的哈氏可磨性指数在53-57之间,平均为和,表明可磨性指数较小,属较难磨煤;泥化试验矸石泥化程度试验结果表5号煤层夹矸样在反转前后无明显泥化现象,悬浮液很快发生沉降,出现明显的澄清,并形成溶胶,肉眼观察溶胶着色为土红色;3号煤层夹矸样在反转前后无明显泥化现象,悬浮液很快发生沉降,数小时出现明显的澄清,并形成溶胶,肉眼观察溶胶着色为黑灰色煤类与工业用途煤类依据中国煤炭分类国家标准GB55751—86,区内5号煤层和3号煤层浮煤产率均大于%、粘结指数大于65,胶质层最大季度小于或等于25mm,澳亚膨胀度小于或等于22%,5号煤层和3争煤层均为气煤45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9.14
48.66
空气干燥基水份Mad
%
8.52
8.36
元素分析
收到基碳Car
%
32.42
31.29
收到基氢Har
%
2.26
2.18
收到基氧Oar
%
9.76
9.5
收到基氮Nar
%
0.62
0.6
收到基硫Star
%
0.53
0.85
哈氏可磨性系数HGI
—
53
51
磨损指数Ke
—
1.65
2
游离二氧化硅
2.45
本工程燃煤来源为白音华2号露天煤矿,煤质成分分析见表4.1-1。
表4.1-1
煤质成分分析
煤源:白音华2号露天煤矿
项目
单位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收到基低位发热值Qnet.v.ar
kJ/kg
11710
11290
工业分析
收到基全水份Mt
%
31.8
31.1
收到基灰份Aar
%
22.61
24.48
干燥无灰基挥发份Vdaf
—
53
51
磨损指数Ke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1.65
2
本试验报告仅对来样负责
负责人:审核:检验:
精品资料
3.65
灰变形温度DT(t1)
℃
>1400
2100
灰软化温度ST(t2)
℃
>1400
2500
灰熔化温度FT(t3)
℃
>1400
2900
煤质分析试验报告
送样单位
内蒙古兴安银铅冶炼有限公司
样品名称
白音华2号露天煤矿原煤
送样时间
报告日期
报告编号
项目名称
单位
试验结果
设计煤种
校核煤种
全水分Mt
%
31.8
31.1
工
业
分
析
空气干燥基水分Mad
%
8.52
8.36
收到基灰分Aar
%
22.61
24.48
收到基挥发分Vdaf
%
49.14
48.66
收到基固定碳Car
%
元
素
分
析
收到基碳Car
%
32.42
31.29
收到基氢Har
%
2.26
2.18
收到基氮Nar
%
0.62
0.6
收到基氧Oar
%
9.76
9.5
收到基全硫Star
%
0.53
0.85
发
热
量
弹筒发热量Qnet.v.ar
J/g
—
—
空干基高位发热量Qnet.v.ar
kJ/kg
—
—
收到基低位发热量Qnet.v.ar
kJ/kg
11710
11290
灰
熔
融
性
变形温度
℃
>1400
2100
软化温度
℃
>1400
2500
半球温度
℃
>1400
------
流动温度
℃
>1400
2900
哈氏可磨性系数H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