悄然勃兴的传记文学(一)

合集下载

东海道中膝栗毛

东海道中膝栗毛

乡巴佬:“太贵啦!太贵啦!住不起!我们每人只能给你一百六 十文,条件是洗澡用水无须太热,膳食咸鱼青菜也不嫌,要饮碗 酱汤,吃上六七碗大白米饭,这样便心满意足,不过第二天上路, 我们的饭盒内一定要装得满满,要求可不是很简单吗?”姐儿: “那就请你到别家去吧!”乡巴佬:“此地不留人,自有留人 处。”弥次与喜多看在眼里,感到无限乐趣。弥次吟了一首狂歌: “住宿恰好是程谷(“恰好”与“程谷”,日语发音相同),姐 儿纠缠旅客户塚前(“纠缠”与“户塚前”日语亦发音相同)。” 谈笑间到了品野坂。据说此地是武州与相州的边界。此时太阳已 向西斜,周遭一片黄昏景色。
十返舍一九的《东海道徒步旅行记》和式亭三马的 《浮世澡堂》及《浮世理发馆》是日本江户时代古典文学 中的滑稽本的代表作,知堂翁对它们的评价很高,一再撰 文绍介。在《浮世风吕》中,他写道:“滑稽本起源于文 化大政(一八零四至二九)年间,全没有受着西洋的影响, 中国又并无这种东西,所以那无妨说是日本人自己创作的 玩意儿,我们不能说比英国小说家的幽默如何,但这总可 证明日本人有幽默趣味要比中国人为多了„„借了两个旅 人写他们路上的遭遇,或写澡堂理发铺里往来的客人的言 动„„从结构说上不能变成近代的好小说,但平凡的叙说 里藏着会心的微笑,特别是三马的书差不多全是对话,更 觉得有意思„„人家对于他所给与的笑多半是有一种期待 性,不算是上乘的创作,唯有把寻常人的平凡事写出来, 却都变成一场小喜剧,这才更有意思,亦是更难。”
两人打算在户塚驿站过第一晚,加快脚步走着。弥次: “喜多呀,你且等等,有件事想跟你商量一下,为了避 免以后再给盛饭女侍(日本江户时代,驿站旅店女侍多 数是一种变相妓女)纠缠,你年轻看上去像二十多岁, 我就做你老爸,我们即使父子相称,人们亦不会见怪, 这样似乎较方便,以后每到一地,就依计行事好不好?” 喜多:“妙计!妙计!这样至少可以避免许多麻烦„„ 好啦,我的老爸大人!”弥次:“我也相信这是好办法, 你也乐意做我儿子吧!” 喜多:“做你儿子无所谓,不过中途倘若遇上美丽娇 娃,父子关系便要取消了。”弥次:“胡说八道!好了, 已到了户塚,我们找笹屋去吧!”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词赋

西汉后期及东汉的散文和词赋

第三节
王充的文学批评
一、王充《论衡》
王充所著《论衡》八十五篇,是东汉重
要的政论散文。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
无邪’;《论衡》篇以十数,亦一言也, 曰:‘疾虚妄’。‛
文学批评:
1、重视文学的实用价值;
2、主张书面语和口语一致;
3、要求创新,反对模拟和抄袭。
三、刘向《新序》、《说苑》
引用大量先秦经传子史中以及流行于民
间的故事、传说和寓言,基本上是旧文, 有些经过了加工剪裁。
四、扬雄(前53
- 18)
‚四大赋‛:
《甘泉赋》、《羽猎赋》、《长杨赋》、
《河东赋》。
《太玄》(仿《周易》而作)
《法言》(仿《论语》而作)。
《解嘲》(受东方朔《答客难》影响)
艺术;班固为尊者讳,常常删去讽刺语 言和细节描写。
如班固将《史记· 项羽本纪》之‚鸿门
宴‛一节,移入《汉书· 高帝纪》,但 删去了其中几处显现人物风采的对话。
像这样的例子很多,班固的这些改动,
不仅降低了原作的思想性,而且使人物 的风神举止大为减色。
4、语言表达
《史记》语言感情浓烈,气势奔放,简
赵晔的《吴越春秋》,在体例上兼有编
年体和纪传体史书的特点,是历史演义 小说的雏形。
四、袁康《越绝书》
《越绝书》各篇之间不是连贯的故事,
而是独立成篇,显得比较松散。除讲述 历史故事外,中间还有地理、占气等方 面的专章,给人以驳杂之感。
《吴越春秋》和《越绝书》都以吴越争
霸为主要线索,又都是出自吴越文士之 手,都具有鲜明的吴越文化的特点。
作品为《两都赋》。
《两都赋》假设‚西都宾‛向‚东都主

2023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4月联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3年4月稽阳联谊学校高三联考语文试题卷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8页,23小趣,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轧钢笔分别填在试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直上.3.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上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科幻现实主义这一命名意蕴丰富.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现实主义’\意味着以立体的视角宏观地把握现实.这里的现实不仅是物理、具象、实在层面的现实,也包括虚拟、数据、意识、非人类、精神等维度的现实.科幻现实主义中的“科幻”意味着筑梦、想象、求变意识,用科幻来反映未来,显示了对人的深层关怀.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具有社会历史之维。

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各方面创造了发展的奇迹,也为科幻文学勃兴提供了最好的平台.立足现实、过这历史、勾画未来的科幻文学是以人类的一切历史经验来丰富人类的想象.中国当代科幻文学无论是回溯远古蛮荒,还是畅想未来,都是与现实血品抖自通的.科幻文学里以奇幻等形式描绘人工智能、空间探索等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表现富有哲理性的思考,以此来确定作为整体的人类生存发展的合理性和价值意义的永恒性.作为中国21世纪末涌现出来的最重要的科幻作家刘总欣,他的创作一方面有让人印象深刻的科学元索和想象,另一方面表现了人在现代社会中的创伤、抚慰和对生命意义的追寻.总体来看,刘慈欣科幻创作的成熟模式是一种“希望辩证法”,即外部敌对势力与人内在的伤痛造成严重危机,人类与之对抗的科学技术表面上可以破解难题,却经历了一次次失败,正面人物陷入两难困境,但也正是这种困境逼迫主人公打破原有的视域,突破世界的极限,在史遥远的时空流浪、漂泊和寻找希望.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还应考虑、文化维皮.中国科幻现实主义的发展需要回溯中国文化的元点,这个元点包括中国古代神话典籍等著作以及蕴含于其中的宇宙观、价值观、伦理现,由此可以探求中华文明的深层情感符号系统,为中国科幻发展提供深厚的文化基础.应该看到,中国科幻充满了东方智慧,促使人回归心灵的故乡,但这种“回归”不是简单地返回人类的原初,而是现代人对自我之根的不懈追求.科幻现实主义就在这种文化的追索中思考人的存在本身,探究人的本质,揭示人和宇宙的关系,以自身独特的创作风格思考人类文明的未来发展,从而为认识和理解现实提供文学参考.(摘编自孟庆枢《科幻现实主义的多重意涵》〉材料二g《流浪地球却在宏大视野下观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用东方哲学叙事征服海内外受众.在科幻领域,讲好中国炊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流浪池球2》是一个成功的范例,也是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讼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艺术典范.《流浪地球2》所表达的“中国想象”“中国思维”和“中因方案”是其成功出阁的重妥房、因.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陈旭光,表示,从某种角度讲,影片的“故事核”或“高概念”是“带着地球去流浪”.这种对家园不离不弃的情怀与西方文化不同.西方文化崇尚流浪冒险精神,是“造诺亚方舟去流浪’\这是“方舟派”与“移山派”的分歧和斗争.显然,作为现代科幻大片,《流浪地球》系列的文化原型和思维模式与西方不一样,而这种不同也让西方观众产生了一种新鲜感.中国科普作协科幻专业委员会会员姜振宇认为,由于文化、工业水平等多方面限制,中国科幻凹的多形态转化,特别是影视化的生产,在相当长的阶段内都处在效仿和追赶的位直上.近年来,中国在科技和文化工业等方面的发展,使得科幻作品的多维幻想获得了强有力的现实支撑,从而保障了这些文化形象和作品的有效呈现和传播.中国科幻应坚持用中国人的叙事模式和思维方式讲故事,在巨大危机灾难面前,传达中国式的人文情怀,表达中国式的情感与民族精神,展现中囚的精神力量,在科幻中体味历史的真实与命运的沧桑,并反思这一历史发展进程的危险性,进而思考人类的未来之路.(( $/,i.j良地球》系列电影中,每一次危机到来之时,影片展现的社会组织状态都与西方有着差异.虽然跟国外的科幻灾难或未来前景电影故事中面对着同样的问题,但中国方法的介入,给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不同的方案.人类的现行秩序,需妾在不同文化和不同危机面前有差异,而越是差异的,越是有创造性的.扎根中华文化,守正前瞻,是中国文学的生命力所在.科幻是文学缝变中应变的先锋,新时代的科幻文学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理论基石,既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者与激活者,也是世界性知识体系中的积极借鉴者和洞察者.就此而言,未来中国科幻文学必须用好守正创新这祀企钥起,而与科幻文学相互贼能的科幻电影也妥以高质量友屁低选电影产业绽放芳华,进而推动高质量文化产业发展,助力中华文化是好走向世界.〈摘编自赵徐州孙美娟《科幻艺术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新篇章》中国社会科学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科幻现实主义即以立体的视角把握物理、具象、实在层面和虚拟、数据、非人类、精神等维度的现实,用筑梦、想象、求变意识来反映未来。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现代传记刍言
系列 自 。自 12 传 98年完成《 我的童年》 之后 , 郭沫若又陆续写 了《 创造十年》《 、创造十年续编》 《 、北伐途
收 稿 日期 ;0 6一O 20 2—2 4 作者简介: 袁嫒 , 17 女。9 9年生 , 安徽蚌埠人 , 文学硕士 , 安徽蚌埠学院教育系教师。
2 2
维普资讯
Jn ,0 6 u .2 0
No 2 .
二十世纪三十 年代 中国现 代传记刍言

( 埠学 院 蚌

蚌埠 2 03) 043
教育 系 , 徽 安
摘 要 : 十 年 代 中 国 现 代 传 记 可 分 为 长 篇 自传 、 型 自传 、 般 他 传 、 传 、 传 五 种 类 三 微 一 合 评 型 , 们 各具 特 色 。 三 十 年 代 中 国 现 代 传 记 的 勃 兴 , 个 性 主 义 等 思 潮 在 文 学 研 究 领 域 中 一 定 的 现 实 动机 亦 是 其 相 对 繁 荣 的原 因 。 三 十 年 代 中 国 现 代 传 记 从 实 践 到 理 论 较 之 以前 都 有 明 显 的 进 步 , 于 现 代 传 记 史 的 上 升 期 ; 也 存 在 一 些 问 题 。 其 写 作 困 处 但
维普资讯
20 0 6年 3月 第 2期
南京师范大学 文学院学报 J u a o eml f hns a ga e n utr N nigN r l i ri o r l f h i eL n ug dC l e aj oma Unv sy n S oC e a u n et


三十 年代现 代传 记 的类 型及 其特征
传记的分类一直是传记研究中争议较多的话题之一。郁达夫引入西方的传记分类法 , 曾将现代传

高二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测试题试卷

高二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测试题试卷

高二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单元测试题试卷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学海珠玑,唐音永存2017年2月1日,农历正月初五,我的导师霍松林先生逝世了,他逝世的消息一下子震动了学界,震动了艺坛。

先生走过了人生的第97个春秋,他的一生平淡而又非凡。

他曾说:“我这一辈子很简单,就是围绕文学,做了读书、教书、写书三件事情。

”霍先生12岁以前是在父亲教诲下苦读、苦学的。

父亲先教霍松林背诵《三字经》《千字文》,然后循序渐进,读《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古文观止》《千家诗》等。

那些经过反复背诵、后来逐渐弄懂了的东西,涉及文史哲等许多方面,这就在不知不觉之中给他培育了广泛的学习兴趣。

1945年7月,霍松林考入中央大学中国文学系。

古典文学研究专家钱仲联先生评价霍先生这段学习时说:“时胡小石、卢冀野、罗根泽各以一专雄长盘敦,松林俱承其教而受其益。

于诗尤得髓于汪方湖,于词则传法乳陈匪石。

”在大师级教授的熏陶下,他在文学的海洋中恣意畅游,对音韵学、训诂学、诗学、词学、曲学以及文学理论批评史等刻苦钻研,而且逐渐“由博返约”,形成了研究中国诗史或中国诗歌理论批评史的想法。

霍先生教书生涯长为70多年。

从20世纪50年代一直到辞世,他在陕西师范大学执教半个世纪。

在文学院的文汇楼大厅,先生题写的“扬葩振藻,绣虎雕龙”八个大字寄寓着他对人才培养的热切期望。

20世纪50年代初,教书首先从编写教材入手,当时,霍先生接手文艺学,无教材、无参考资料,但他克服困难,从头搜集和阅读有关资料,至1953年秋,几经补充修改,先生完成了26万字的《文艺学概论》,就这样,我国便有了最早的一部新型文艺理论教材。

霍先生被教育界同仁誉为“关西孔子”“海内儒宗”。

2014年,鉴于他几十年来为学校发展与建设作出的杰出贡献,先生被授予“陕西师范大学杰出贡献奖”,奖励100万元人民币,他随即拿出奖金设立了“霍松林国学奖学金”,奖掖后辈。

传记研究中的新局面——读《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

传记研究中的新局面——读《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

《 传记文学新近学术文论选》 中国传记文学 (
学会 编 ,0 1年 1月 中国青 年 出版 社 出 版 ) 问 21 的
也有 对 现代 派和 后 现 代传 记 的研究 , 还有 对 非 洲
自 的研究 ; 传 第四部分是专类和专题研究 , 专题研
究 中包 括传 记写 作 中 的档案 利 用 , 记 家 的法 律 传
理论 的解决 , 出 自己的声 音 。 发 第 二 , 立 了 比较 明确 的传 记意 识 , 行独 立 确 进 的传 记学 理研 究 。
中国的传 记研 究 曾经 长期 落 后 , 因之 一 是 原 传 记不被 看 成一 个 独 立 的文 类 , 看 成 是 文学 或 而
第一 , 突破了早期 的狭隘和封 闭, 在传记史、 传 记理论 和传 记评论 等各个 领 域全方 位展 开 。 这部 《 论选 》 的 4 文 中 O多篇 论 文分 成五 个 部 分, 第一 部分是 对传 记 的基 本 问题 的讨论 , 比如 传
有 的考察 了 中国传 记 文 学 的勃 兴 及 其 原 因 , 有 也
历 史学 的一种 形 式 , 们 常 常用 历 史 学 或是 用 散 人 文、 小说 、 告文 学 的标准去 考察 和评论 它 。新 时 报
期 以来 , 特别 是本 世 纪 以来 , 越来越 多 的学者 认识
学 者发现其 中的危机 、 分析 其 出路 ; 三部 分是对 第
会 , 后 又组 团去 台湾交 流访 问 , 年还 在北 京 召 此 去
开 了一次 中国古 代传 记 的国 际讨论会 。 中国传记 文 学学 会最初 是 一个 以传 记作 家 为 主体 的组 织 , 但是 也 越来 越多 吸收学 者参 加 活动 。 传记 家 和传 记 学 者 之 间 的 对 话 取 得 了 积 极 的成

《现代中国传记写作的历史与叙事》出版

《现代中国传记写作的历史与叙事》出版
年 出 版社 , 2 0 1 0 : 1 .
[ 4 ]卢汉 超. 史景迁谈史 [ J ] . 史林 , 2 0 0 5 , ( 2 ) : 6— 1 2 .
[ 责任 编 辑 : 王乐 】
《 现 代 中国传 记 写 作 的历 史 与 叙 事 》 出版
[ 本刊讯 ] 叶志 良教授 的新 著《 现 代 中国传 记 写作 的历 史与叙 事》 , 2 0 1 2年 1 2月 已由 清华大 学 出版社 出版 。该著 2 1万余 字, 在纵 向上梳理 “ 五 四” 以来 中国传记 与传记 类文 学
[ 2 ]杨正 润. 危机与 出路 : 关 于传记 现状 的思 考 [ M] / / 中
国传记文学 学会 . 传 记文 学新 近 学术 文论 选 . 北京:
中国青年 出版社 , 2 0 1 1 : 9 7—1 0 4 .
[ 3 ] 韩石 山. 序[ M] / / 李金 山. 重 说 司马光. 北京 : 中国青
发生嬗变的时期 。既恪守基本创作原则 , 又追求
题 材再 展 、 手 法再 创 新 。文本 形式 更加 多样 化 ,
参考文献 :
[ 1 ]李洁非. 传记文学的勃兴 [ C ] / / 寒 山碧 , 杨玉峰 . 理论 探讨与文本研究—— 中华传记 文学 国际学术 研讨会
论文集 . 香港 : 中华 书局 ( 香港 ) 有 限公 司 , 2 0 1 0: 1 4 8 .
写作的发展 脉络 , 在横 向上概括现代 自 传、 他传、 杂传 、 类自 传 和传记体 小说 的叙 事 方法与
特征 , 对2 O 世 纪 以来 出现 的类 自传、 自传体 文学现 象进行 学理式的探 究与深入 论述 , 具有
较 高的 学术价值 。

传记文学类别

传记文学类别

传记文学的基本特征是以历史上或现实生活中的人物为描写对象,所写的主要人物和事件必须符合史实,不允许虚构。

在局部细节和次要人物上则可以运用想象或夸张作一定的艺术加工,但这种加工也必须符合人物性格和生活的特定逻辑。

在这一点上它有别于以虚构为主的小说,所写的人物生平必须具有相当的完整性。

同时它必须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一定的艺术感染力。

传记文学一般采用散文的形式和手法,有的和小说很接近。

因此传记文学如果按传记对象分可分为自传和他传;按时间可分为古代传记文学和现代传记文学;按文学创作的形式则分为文学性传记、评论性传记、考据性传记、回忆录、日记等。

作为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传记文学作品一般兼具历史的纪实性和文学的艺术性两种特点。

传记文学作品要得到《著作权法》保护就必须具备两个前提条件。

首先,传记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必须是独立创作;其次,必须借助一定的具体形式,无论是手稿、口述,还是通过电脑进行文字处理等方式,都是把自己的创作表现出来形成作品。

但是,一般人物传记作品与自传体作品的著作权归属不尽相同。

由于人物传记作品是以他人的事迹或人生经历为描写对象而创作完成的作品,在通常情况下,被传记人与创作人不是同一人。

由于该作品是创作人依据第一手资料写成的或依据研究编写而成的,创作人对此作品付出了直接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此类人物传记作为《著作权法》一般意义上的文学作品,著作权人即为创作人本人,其权益应当受到《著作权法》的保护。

传记文学不是报告文学,也不是新闻稿。

是该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主”还是该以“历史现实为主”,这个也是目前文学批评界争议较多的话题之一。

悄然勃兴的传记文学郑伯农最近,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举办了第二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品评选活动,从近五年出版的数万部长篇传记文学中选出十二部作品获奖。

不少关心文学创作的同志认为,传记文学收获丰富,有新的开拓,是文学门类中很有成绩的一个品种。

这次获奖的十二部作品大体反映了近几年传记文学的前进步伐。

当代传记文学发展历程

当代传记文学发展历程
A· 当代传记文学的定义:新中国成立以 来创作的传记文学。传记文学是艺术的 再现,真实人物生平及个性的文学样式。 (只有人物生平而不涉及人物个性的是 传记,含有人物个性的是传记文学。) B· 当代传记文学的态势:多元化开放态 势。 C· 当代传记文学的阶段:共五个,1· 建 国17年。2· 文革10年。3· 新时期13年。 4· 后兴11年。5· 新世纪12年。
后新时期11年——崛起与嬗变
• 后新时期11年(1990~2000): • 特点 :市场经济社会,名人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对象;热点高潮迭起, 呈现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局面;一人为多人做传,传主为多人多层 面所探讨。 • 文学热点: • “领袖,将帅”传记认识领衔主演,代表作《开国领袖毛泽东》;以 文学,人学的目光透视传主的多元生态《朱德和康克清》;从开拓的 文学眼光透视传主的文化历程《诗人毛泽东》;并有多部为子女为父 传记。 • “企业家”传记,为人们重新认识资本主义,资本家,代表作《荣 氏家族》。 “科学家”传记联袂出场,代表作《科技帅才蒋兴松》、 《袁隆平传》等,以呼唤国家意识的复苏。 • “文化名人”传记长盛不衰,代表作《沙青传》、《周作人传》等
建国17年——初步繁荣
建国17年(1949~1966):除译传外,大陆内地出版传记文学500余种, 形成初步繁荣的局面。 政策: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 方针:由毛泽东主席提出的“双百”方针。 主要潮流:革命英雄传记,代表作有《刘胡兰小传》《把一切献给党》, 自传文学《高玉宝》,集体创作文学《志愿军英雄传》等,反应了新中 国向上的风貌;史传文学革命回忆录,代表作有《星火燎原》《红旗飘 飘》等。 非主流传记:《舞台人生四十年》(梅兰芳)《我的前半生》(溥仪) 等 1962年,康生以反党小说为名铸就了一桩冤假错案,以致传记文学一时 无人问津。 1963年,《雷锋的故事》《雷锋小传》打破1962年产生的局面。

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传记选读》(老舍自传)课件

高三语文苏教版选修系列《传记选读》(老舍自传)课件
著作
与《鲁迅自传》的区分
比较:
不同点:
选材方面 老:对个人爱好有较多介绍;对未来有展望
鲁:
无;
无;
老:对个人简历无一处细写,均一笔带过
鲁:对家庭求学工作等情况分别较具体介绍
语言风格 老:—文言味浓;大量运用骈偶句; 方面 鲁:—流畅的白话文;错落不齐的散文句; 老:语言诙谐,多游戏色彩。 鲁:语言庄重,不带游戏色彩。
可作者还写道:“可是母亲并不软弱。父 亲死在庚子闹拳的那一年。联军入城,挨 家搜索财务鸡鸭,我们搜两次。母亲拉着 哥哥和三姐坐在墙根,等着“鬼子”进门, 街门十开着的皇上跑了,丈夫死了,鬼子 来了,满城是血光火焰,可是母亲不怕, 她要在刺刀下,饥荒中,保护着儿女。” 这位母亲的爱是多么的伟大呀!为了孩子 她是多么的坚强呀!但这不仅仅是一为母 亲身上具有的爱,也是没个母亲都有这份 爱,这份爱不需要理由,不需要条件,这 是一种发自内心的爱,是最纯洁美好的不 含任何瑕疵。
世上没有一个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他们都 恨不得把自己的心都给孩子。文章中也有这 段话:从私塾到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 有二十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 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我的真正教师,把性情 转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 给我是生命的教育。对于父母的辛劳我们要 学会感恩,作者的这篇文章是对母亲的赞美, 对母亲的爱,也对母亲爱的感恩。“感恩” 这个词每个人都听过,但又有多少人做到了, 父母对我们的爱惜,疼爱,我们要对父母心 存感恩;老师对我们的教育,培养,我们要对 老师心存感恩......很多帮助我们的人。
全文共分两段
第一段:介绍自己的家庭求学工作和业余爱 好及性情特点等方面的情况
第一层:从介绍姓名入手,写到自己求学为止
第二层:介绍自己壮年之后,养家糊口,著述结 婚的情况

高二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

高二语文传记类文本阅读专项训练知识点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传记类文本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池莉专访:在生活中修行“车、房,所有这些面上的东西我都不热衷。

”2007年的春天,池莉在酒店大堂一边看手机短信,一边果断总结。

这个终日白描物质的女人,自己却在恰当的时机看穿逃离,大约有十余年的时间,池莉不开自己的作品研讨会,不请著名人物作序或者写书评,拒绝电视,关闭博客。

她在武汉市郊安家落户,自己种菜自己吃,满足于劳动后一身大汗,享受着与人世两不相争的快活:“上午我在阅读以赛亚•柏林的书,下午我在菜地里干农活。

当家家户户炊烟升起的时候,我倚靠在篱笆上休息。

”在生活中修行中国新闻周刊:你小说中的市井描写和你的清静生活差别很大,仿佛是一个人一边在茶馆说书,一边在庙里修禅。

这种转换会让你觉得不适吗?池莉:没有。

如果不这样就不是我了。

我就是需要这样,我一直都很静,而且还一直在刻意地修炼自己内心的平静。

海必须很深很静,才可以在表面翻腾出各种浪花,很浅的水都是泡沫。

作家要目光清澈,首先物质欲望要很少。

中国新闻周刊:你觉得自己达到了理想状态吗?池莉:修身养性不是一天是一辈子的事情。

而且修炼得越到位,感觉越好。

中国式样的生活是从政治到社会到人事,到城市的每个角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状态。

作家看得越深越透越好,写得越像越客观越好。

中国新闻周刊:除了阅读,你通过什么途径来观察这种复杂生活呢?池莉:不需要什么刻意的途径啊!我就在生活。

生活对我来说无处不在。

不是你不出去就没有生活。

对于一个修炼到一定层次的人来说,光是看和思想,就足可以达到生活的最深处;而一些生活现象与场景,在写作中就是技术性问题,很简单了。

中国新闻周刊:你会担心被时代淘汰吗?池莉:任何时代都有不被淘汰的作家,也都会有作家被淘汰。

作家和社会的变化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

关键在于作家自己。

最好的作家无需把所有的职业都做完了再来写作。

他把握的是人类的灵魂和精神状态。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中国古代散文发展概述(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散文是我国古代的主要文体之一。

我国古代把与韵文、骈体文相对的散体文章称为“散文”。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一)先秦时期1. 第一部散文集《尚书》殷商甲骨文的某些卜辞已可算作片段散文,成篇的散文可以追溯到《尚书》。

原称《书》,到汉代改称《尚书》,意为上代之书,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它保存了商周特别是西周初期的一些重要史料。

《尚书》所录,为虞、夏、商、周各代典、谟、训、诰、誓、命等文献。

其中虞、夏及商代部分文献是据传闻而写成,不尽可靠。

“典”是重要史实或专题史实的记载;“谟”是记君臣谋略的;“训”是臣开导君主的话;“诰”是勉励的文告;“誓”是君主训诫士众的誓词;“命”是君主的命令。

还有以人名为标题的,如《盘庚》、《微子》;有以事为标题的,如《高宗肜日》、《西伯戡黎》;有以内容为标题的,如《洪范》、《无逸》。

这些都属于记言散文。

也有叙事较多的,如《顾命》、《尧典》。

其中的《禹贡》,托言夏禹治水的记录,实为古地理志,与全书体例不一,当为后人的著述。

自汉以来,《尚书》一直被视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政治哲学经典,既是帝王的教科书,又是贵族子弟及士大夫必遵的“大经大法”,在历史上很有影响。

《尚书》的文字内容特点:《尚书》所记基本是誓、命、训、诰一类的言辞。

文字古奥迂涩,所谓“周诰殷盘,诘屈聱牙”就是指这个特点。

但也有少数文字比较形象、朗畅。

《尚书》是中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

所谓记言,其实也是记事,不过是一种特别的方式罢了。

记事比较的是间接的,记言比较的是直接的。

中国的记言文是在记事文之先发展的。

商代甲骨卜辞大部分是些问句,记事的话不多见。

两周金文也还多以记言为主。

直到战国时代,记事文才有了长足的进展。

古代言文大概是合一的,说出的、写下的都可以叫作“辞”。

卜辞我们称为“辞”,《尚书》的大部分其实也是“辞”。

我们相信这些辞都是当时的“雅言”,就是当时的官话或普通话。

中国文学史·目录

中国文学史·目录

《中国文学史》袁行霈主编总绪论第一节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文学史与文学史学文学本位史学思维文化学视角文学史著作的当代性文学史史料学第二节中国文学的演进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与内部因素文学发展的不平衡俗与雅各种文体的渗透与交融复古与革新文与道第三节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三古、七段文学发展变化的九个方面上古期中古期近古期双视角绪论第一节中国文学的源头传说时期的文学早期文字与书面文学的产生诗乐舞紧密结合第二节先秦文学的形态文史哲不分成熟的文学作品的出现作者和时代难以确定第三节先秦文学作者的流变由巫到史贵族文学的兴起士阶层的出现及其文学活动第四节先秦文化与先秦文学发展的轨迹原始文化与夏商文学礼乐文化与西周春秋文学百家争鸣与战国文学楚地文化与楚辞第一章上古神话第一节中国神话的产生和记录神话的概念、产生和功能出土资料和文献资料《山海经》的神话学价值第二节中国神话及其蕴涵的民族精神创世神话始祖神话洪水神话战争神话发明创造神话忧患意识厚生爱民意识反抗精神第三节上古神话的思维特征以己观物、以己感物具体、形象的思维情感体验隐喻和象征第四节上古神话的散失和演化神话历史化神话发展为仙话神话作为文学的素材神话原型对后世文学的影响第二章《诗经》第一节《诗经》的编定和体制《诗经》的编定风、雅、颂用诗和传诗第二节《诗经》的内容祭祖颂歌和周族史诗农事燕飨怨刺战争徭役婚姻爱情《诗经》的现实精神第三节《诗经》的艺术特点赋、比、兴的手法句式的章法风、雅、颂不同的语言风格第四节《诗经》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抒情诗传统风雅与文学革新比兴的垂范第三章《左传》等先秦叙事散文第一节从甲骨卜辞到《春秋》散文的萌芽:甲骨卜辞和铜器铭文记言叙事文之祖:《尚书》《春秋》第二节《左传》的叙事和记言《左传》的成书《左传》的叙事特征《左传》的记言文第三节《国语》的文学成就成书及体制记言为主记事为辅第四节《战国策》的文学成就成书过程纵横家思想鲜明生动的人物形象辩丽横肆的语言艺术第五节先秦叙事散文对后世文学的影响为史传文学直接祖述散文创作的楷模奠定了小说的叙事传统第四章《孟子》、《庄子》等先秦说理散文第一节先秦说理文体制的逐步成熟语录体和韵散结合体对话体和寓言体独立成篇的专题论文第二节《孟子》散文的艺术成就孟子和《孟子》一书缜密纯熟的论辩技巧气势浩然的文风第三节《庄子》哲学思想的诗意表现庄子和《庄子》一书寓言为主的创作方法意出尘外、怪生笔端的想象和虚构形象恢诡的论辩富有诗意的语言第四节《荀子》和《韩非子》的议论文严谨详密的论证犀利峭刻的议论植根现实的寓言第五节先秦说理散文的历史回响确立了说理文的体制和形象化的说理方式影响后世的创作风格提供了丰富的文学语言范式第五章屈原与楚辞第一节楚辞产生的文化政治背景多种文化的交融战国晚期楚国的政治形势第二节屈原的生平和作品屈原的生平和思想“楚辞”的含义楚辞的编纂和屈原作品的真伪第三节《离骚》《离骚》解题忠君与爱国美政理想与身世之感高洁坚贞的人格形象香草美人:象征和意境形式和语言第四节屈原的其他作品《九歌》的巫祭文化背景缠绵哀婉的风格对唱的形式与戏曲的因素《九章》的记事、抒情与写景《天问》和《招魂》第五节楚辞的流变和屈原的地位宋玉等楚辞作家屈原人格力量的垂范楚辞艺术形式的影响绪论第一节汉代作家群体的生成解读文学典籍的时尚献纳辞赋的风气乐府、东观、鸿都门学的设立游学游宦的兴盛第二节汉代文学的基本态势苞括宇宙、总揽天人、贯通古今的艺术追求立功扬名的价值取向和圣主贤臣理想对机遇和命运的感慨批判与赞颂的更迭文人的独立和依附从浪漫到现实民间创作和文人创作的相互促进第三节汉代文学与经学的双向互动作家群体中的经师儒士铺张扬厉的文风和繁琐的解经习气文学的重摹拟和经学的固守师法家法文学和经学的从繁到简经学与汉代文学思潮第四节汉代文学样式的嬗革及分期赋的多源性辞赋的分工与合流从《史记》到《吴越春秋》五、七言诗的孕育汉代文学的分期第一章秦及西汉散文第一节《吕氏春秋》成书过程及体例平实畅达的文风丰富多彩的寓言第二节李斯的散文辞采繁富的《谏逐客书》体制独特的刻石文第三节贾谊的政论文从陆贾到贾谊《过秦论》的战国策士遗风从贾谊到晁错第四节《淮南子》及其他散文《淮南子》的铺张扬厉和浪漫风格董仲舒、刘向的策对叙录西汉散文的演变第二章司马相如与西汉辞赋第一节骚体赋及“九体”贾谊与汉初骚体赋大赋与骚体赋的相辅相成依傍屈原的系列九体之作《招隐士》和《长门赋》第二节枚乘和“七体”梁园文人群体枚乘独步《七发》奠定汉大赋体制“七体”作品的陆续出现第三节司马相如的天子游猎赋文学中心由地方向中央的转移《子虚赋》、《上林赋》的创作帝国形象、一统观念和时代精神浪漫的巨丽之美第四节扬雄四赋扬雄四赋的创作理性精神和人文意蕴讽谏意图与实际效果的疏离景物描写的主题趋靠和多维铺陈骚体功能的拓展第五节西汉其他赋家的创作设辞类作品的出现及流脉宣帝朝有关辞赋价值的讨论《洞箫赋》的生命感应观念以悲为美的风尚第三章司马迁与《史记》第一节司马迁与《史记》的成书家乡景观与童年生活家学渊源与转益多师博览群书与漫游交往从立言不朽到发愤著书第二节《史记》的叙事艺术沟连天人、贯通古今的结构框架历史和逻辑相统一的叙事脉络因果关系的探索展示对复杂事件和宏大场面的驾驭第三节《史记》的人物刻画闾巷之人的入传人物个性与共性的展现复杂人格的多维透视和旁见侧出笔法第四节《史记》的风格特征宏廓画面和深邃意蕴浓郁的悲剧气氛强烈的传奇色彩第五节《史记》的地位和影响传记文学的开端先秦文学传统的继承融会人文精神的弘扬后代散文、小说、戏剧与《史记》的渊源关系第四章两汉乐府诗第一节乐府和乐府诗乐府与太乐乐府的兴废乐府诗的搜集和分类第二节丰富多彩的艺术画面苦与乐的深刻揭示爱与恨的坦率表白乐生恶死愿望的充分展现第三节娴熟巧妙的叙事手法生活镜头的选取故事情节完整曲折人物形象各具特色叙事详略得当寓言诗的创作第四节异曲新声与诗体演变楚声与三言、七言体北狄、西域乐与杂言体从四言到五言第五章东汉辞赋第一节班固、张衡的京都赋京都赋的崛起《两都赋》提出的一系列问题劝百讽一结构模式的突破空间方位调遣的别具匠心《二京赋》与《两都赋》的同异瑰颖独标的《鲁灵光殿赋》第二节述行赋和抒情小赋抒发历史沧桑感的述行赋衰世、乱世和治世之叹空间位移、时间顺序和感情脉络的契合抒情小赋的出现汉末小赋的批判精神第六章《汉书》及东汉散文第一节《汉书》西汉士人宦海沉浮的艺术再现家族兴衰史的展示李陵、苏武的悲剧人物形象精密的笔法对起始事件的交待篇末的轶闻逸事第二节《吴越春秋》曲折多变的故事情节荒幻离奇的浪漫色彩性格刻画和外貌描写《吴越春秋》和《越绝书》的异同及其与吴越文化的关系第三节《论衡》和《潜夫论》《论衡》的选材疾虚妄的写作宗旨王充的论辩方式《论衡》的局限性《潜夫论》的批判精神和文风特征东汉碑文和游记第七章东汉文人诗第一节班固、张衡、秦嘉的诗班固诗与张衡诗:质朴和典丽秦嘉诗:文人五言诗的成熟第二节郦炎、赵壹、蔡邕的五言诗诗坛新风的出现怀才不遇的感慨对比鲜明的批判全身远害的忧患意识衰世文学第三节《古诗十九首》游子思妇的万般情怀人生哲理的揭示痛苦的体验和独特的感受起兴发端艺术审美境界和语言技巧第三编魏晋南北朝文学绪论第一节文学的自觉与文学批评的兴盛文学自觉的标志从人物品评到文学品评从文体辨析到总集的编纂文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新的文学思潮第二节动乱中文人的命运与文人的风尚乱世与乱世文学文人多遭杀戮的命运药与酒:生死主题、求仙主题、隐逸主题第三节门阀制度与门阀观念下的文学创作士族与庶族的对立寒士的不平文学家族宗教与伦理第四节玄学对文学的渗透摆脱两汉经学的束缚自然与真言意与形神魏晋风流:颖悟旷达真率之美从玄言到理趣第五节佛教与佛经翻译对文学的影响佛教的传入与佛经的大量翻译文人与佛教佛教对文学的影响:想象世界的丰富故事性的加强、四声的发现、词汇的扩大、文学观念的多样化第六节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建安、正始文学两晋文学南北朝文学魏晋南北朝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第一节曹操与曹丕学习汉乐府结出的硕果曹操的文坛领袖地位曹丕与七言诗第二节曹植政治悲剧与诗歌才华的展现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五言诗的发展后世诗人的认同第三节王粲、刘桢及蔡琰“七子之冠冕”王粲仗气爱奇的刘桢陈琳、阮籍等蔡琰与《悲愤诗》第四节建安诗歌的时代特征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表现浓郁的悲剧色彩第五节阮籍、嵇康与正始诗歌从建安风骨到正始之音阮籍《咏怀》:政治抒情组诗的出现苦闷与旷达渊永的滋味与隐约曲折的风格稽康与应璩的诗第二章两晋诗坛第一节陆机、潘岳与太康诗风政治旋涡中诗人们的浮沉逞才成为创作的目标繁缛:太康诗风的特征第二节左思、张协与刘琨咏史诗的渊源与特征寒士的不平与抗争典以怨的诗风与建安风骨的再现张协兄弟的诗刘琨的诗第三节郭璞的游仙诗游仙诗溯源乖远玄宗与坎堞咏怀文采富艳寄托高远第四节王羲之与兰亭唱和《兰亭集序》与兰亭诗兰亭诗的文题及审美价值文人雅集、诗酒唱和及其对后代的影响第五节孙绰、许询与玄言诗东晋文人的心态玄释合流心隐与适意:因循自然与玄理的阐发第三章陶渊明第一节陶渊明的人生道路与思想性格以辞彭泽令为界的前期与后期仕与隐的选择贫与富的交战安贫乐道与崇尚自然魏晋风流的代表第二节陶渊明的田园诗及其他陶诗题材的分类中国文学的新题材:田园诗咏怀诗与咏史诗对前人的继承发展行役诗中表现的苦闷赠答诗中表现的深情第三节陶诗艺术及其渊源自然:陶诗的总体艺术特征日常生活的诗化情景事理的浑融平淡中见警策朴素中见绮丽陶诗的艺术渊源第四节陶渊明的散文与辞赋《五柳先生传》中的自我形象《归去来兮辞》与文学中的回归主题《桃花源记》的理想模式第五节陶渊明的典型意义诗人陶渊明的被发现士大夫的精神家园不为五斗米折腰酒与菊第四章南北朝民歌第一节南朝民歌与吴、楚风情吴歌与西曲水乡景物与市井气息女性的吟唱清丽缠绵的情调修辞特点《西洲曲》第二节北朝民歌与北朝各民族的风习北方的景色与以鲜卑为主的各民族风习社会题材的多方面表现直率朴素、刚健豪放《木兰诗》第五章谢灵运、鲍照与诗风的转变第一节谢灵运所开启的新风与山水诗的兴盛从山水中寻找人生的哲理与趣味山水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从写意到摹象从启示性到写实性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地位山水诗在南朝的兴盛第二节鲍照及其创新寒士的呼声奇矫、凌厉、险俗的风格对七言诗的贡献第六章永明体与齐梁诗坛第一节沈约、谢朓与永明体永明体的兴起声律:诗歌创作中新的追求沈约的诗歌谢朓的诗歌阴铿、何逊等第二节齐梁诗人集团门阀制度下的家族文学士族优势的衰落与皇权中心的形成以宫廷为中心的诗人集团的形成诗人集团的三个中心:南齐竟陵王萧子良,梁代萧衍、萧统,萧纲诗人集团的活动方式及其对创作的影响第三节从市井到宫廷南朝民歌从市井进入宫廷流行音乐的变化对诗风的影响宫体诗:对女性的审美观照女性生活、容貌、体态、服饰与器物的描写爱情心理的刻划辞藻与声色感官的刺激第七章庾信与南朝文风的北渐第一节北朝文化与文学北魏孝文帝与北朝文坛的复苏仿古与趋新:西魏、北周文坛概况第二节南北文风的交融政治对峙与文化多元南北文风交融的途径第三节庾信文章老更成前期诗艺的养成乡关之思的内容与表现承前启后的地位第八章魏晋南北朝的辞赋、骈文与散文第一节别开生面的魏晋文坛“以气质为体”与“以情纬文”曹操的教令曹丕兄弟的书札《登楼赋》与抒情小赋的繁盛论辩文的勃兴第二节南朝美文的衍化世重文翰元嘉三大家范晔史论《文心雕龙》的骈文艺术齐梁新变之风诗体赋与写景文第三节《水经注》与《洛阳伽蓝记》《水经注》:不以南北为鸿沟“集六朝地志之大成”尽自然之趣《洛阳伽蓝记》:学术与文学上的个性故都伽蓝的双重象征性整饬与散行兼美的文风第九章魏晋南北朝小说第一节小说的起源与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关于“小说”小说的起源魏晋南北朝小说的兴盛第二节志怪与志人志怪与志人志怪小说兴盛的背景志怪小说的内容志人小说兴盛的背景志人小说的内容魏晋南北朝小说的特色第三节《世说新语》《世说新语》的编撰世说新语与名士风流世说新语的文学成就第四编隋唐五代文学绪论第一节开放的文化环境与唐代文学的繁荣国力的强大与中外文化的交融士人的人生信仰、文化的繁荣对文学的影响第二节漫游、入幕、读书山林之风、贬谪与唐文学唐代士人的漫游之风幕府生活与文学唐人读书山林的风气贬谪生活对于文学的影响第三节佛、道二家对唐文学的影响唐代儒、释、道的融合佛教对文学的影响道家、道教对文学的影响第四节唐代文学的风貌及其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唐代文学的繁荣唐诗的发展轨迹唐代散文的文体文风革新新文体的出现与繁荣唐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第一章南北文学的合流与初唐诗坛第一节隋代文学统一国家的建立南北文学的合流第二节初唐诗坛贞观诗风及上官体王绩与“四杰”杜审言与沈、宋及五律的定型第三节陈子昂与唐诗风骨陈子昂诗歌复古倾向的得与失陈子昂诗歌的昂扬情调陈子昂的诗歌主张与唐诗风骨的关系第四节张若虚与唐诗兴象张若虚、刘希夷所创造的诗歌意境美张若虚、刘希夷对盛唐诗兴象玲珑之美的影响第二章盛唐的诗人群体第一节王维与创造静逸明秀之美的诗人王维的诗孟浩然的诗以王、孟为中心的其他诗人第二节王昌龄、崔颢和创造清刚劲健之美的诗人王翰、王昌龄、李颀、崔颢、祖咏等诗人的创作第三节高适、岑参和创造慷慨奇伟之美的诗人高适、岑参、王之涣等人的创作第三章李白第一节李白的生平、思想与人格李白的生平李白的思想与人格第二节李白的乐府与歌行古题乐府的创新与个性特色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李白歌行的价值第三节李白的绝句明快的语言所表达的无尽情思清新俊逸的爽朗风神乐府民歌对李白绝句的影响第四节李白诗歌的艺术个性主观色彩想象特色意象类型与词语色调第五节李白的地位与影响李白的地位李白的影响第四章杜甫第一节社会动乱与诗人杜甫自天宝中期开始的社会衰败与安史之乱元结和《箧中集》作家杜甫坎坷的一生诗歌题材的大转变杜诗的诗史性质叙事技巧在杜甫手中达到高度成熟第二节杜甫的律诗拓宽了律诗的表现范围和表现手法以律诗写组诗浑融的境界与出神入化的技巧第三节杜诗的艺术风格杜诗的主要风格:沉郁顿挫杜诗风格的另一面:萧散自然杜诗风格与杜甫处境、心境的关系第四节杜诗的地位与影响集六朝、盛唐诗歌之大成对后代诗人的影响第五章大历诗风第一节士人心态的转变与大历诗歌的冷落寂寞情调韦应物部分诗歌的盛唐馀韵和他的清雅闲淡诗风刘长卿与大历十才子诗中的冷落寂寞情调第二节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大历诗歌的词语色彩大历诗歌的意象类型分析第三节顾况与李益顾况诗歌的俗与奇李益的边塞诗第六章韩孟诗派与刘禹锡、柳宗元等诗人第一节韩孟诗派及其诗歌主张韩孟诗派的形成“不平则鸣”与“笔补造化”崇尚雄奇怪异之美第二节韩愈、孟郊等人诗歌的意象类型与技巧的创新韩愈、孟郊、卢仝、刘叉等人诗中的怪奇之美诗歌的散文化倾向第三节李贺诗歌的艺术表现与怪奇特征李贺的苦闷情怀凄艳诡激的诗风与意象营构第四节刘禹锡、柳宗元等人的诗歌风貌刘、柳的政治遭遇与心理激愤刘诗的雄直劲健和民歌情调冷峭简淡的柳诗及其他第七章白居易与元白诗派第一节重写实、尚通俗的诗歌思潮与张籍、王建、元稹的诗歌创作杜甫写实倾向的承传与时代风尚及民歌的影响张籍、王建的通俗化诗风与写实表现元稹的诗歌创作第二节白居易的诗歌主张及其讽谕诗白居易的生平及其诗歌主张讽谕诗与《新乐府》创作的得与失第三节《长恨歌》、《琵琶行》与元、白唱和诗《长恨歌》、《琵琶行》的艺术成就中唐诗人的交往之风和唱和诗高潮第四节白居易的闲适诗闲适诗的内容和情调闲适诗对后代的影响第八章散文的文体与文风改革第一节政治改革与文体文风改革中唐士人的中兴愿望儒学思潮和政治改革文体文风改革第二节倡导古文的理论主张与杂文学观念的复归唐代的骈文从萧颖士、梁肃、柳冕到韩愈、柳宗元的古文理论古文理论的政教目的杂文学观念对散文发展的深远影响第三节韩、柳散文的艺术成就自初唐起散体文的缓慢发展过程韩、柳的开拓韩愈的论说文、杂文与碑志柳宗元的杂文与山水游记第四节晚唐古文的衰落与骈文的复兴古文的衰落晚唐小品李商隐等人的骈文第九章唐传奇与俗讲变文第一节唐传奇及其嬗变由发轫到高潮再到低潮的发展过程《李娃传》、《莺莺传》、《霍小玉传》等作品的基本内容第二节唐传奇的表现艺术作意与虚构性情节结构、人物描写、修辞第三节俗讲与变文俗讲与讲经文转变与变文第十章晚唐诗歌第一节杜牧与晚唐怀古咏史诗社会衰败中士人的心理变化怀古咏史诗中的悲凉情绪杜牧的诗歌创作许浑等人的创作第二节苦吟诗人贾岛、姚合等苦吟诗人徘徊吟哦的心境与殚精竭虑的态度与方法第三节爱情题材与艳丽诗风士人的闺阁情怀与诗歌的爱情题材、艳丽诗风温庭筠、韩偓等诗人第四节隐士情怀与淡泊诗风陆龟蒙、皮日休、司空图等诗人的避世心态与淡泊情思、淡泊境界第五节乱离之感与时世讽谕郑谷、韦庄的乱离诗罗隐的讽世诗第十一章李商隐第一节李商隐的生平与诗歌内容李商隐的人生遭遇及其灵心善感的气质李商隐的思想诗歌内容:晚唐时代生活与时代心理的写照第二节朦胧多义与心灵世界的开拓中唐后期以来的诗歌走向诗歌情调的幽美朦胧与亲切可感诗歌内涵的多义性及其成因第三节凄艳浑融的风格凄艳浑融风格的分析李商隐诗与齐、梁诗歌以及与李贺、杜甫诗歌的对照李商隐对诗歌发展的推进第十二章词的初创及晚唐五代词第一节燕乐的兴起及词的起源燕乐的兴起词的起源早期民间词早期文人词第二节温庭筠及其他花间词人《花间集》缛采轻艳的花间词风第三节李煜及其他南唐词人冯延巳李煜情致缠绵的南唐词风绪论第一节高度繁荣的文化及其对诗文的影响崇文抑武的国策理学思想对文学的影响文以载道说的盛行印刷业和教育的发达与作家学术修养的提高诗文政治功能与议论成分的加强第二节忧患意识与爱国主题的弘扬忧患意识对文学家的影响民族矛盾激化的历史背景爱国主题的弘扬第三节宋代作家的性格特征和审美情趣儒释道三家思想的有机融合社会责任感与个性自由的整合新型的文人生活态度审美情趣的转变第四节城市的繁荣与词的兴盛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与城市的繁荣士大夫的优裕生活与词的兴盛社会的广泛需求对词人创作热情的刺激。

“传记文学研究”——《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特色栏目

“传记文学研究”——《荆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特色栏目

我国传记文学研究 的步伐。 “ 传记文学研究 ” 目创办 于 19 栏 99年 , 但早 在 18 年的创刊号上便开始发表有传记文学研 96
究论文——《 试论传记文学 的真实性》 0 2年 。20
由本刊新任 主编全展 ( 国传记文学学 会理事 、 中 中外传记文学研究会理事 ) 任栏 目主持人。七年 来学报坚持走 内涵式 发展道路 , 精心策划/ 组稿 , 始终关注传记文学学科前沿 , 刊发 了一批有较高
观》 《 、当代科学家传记文学概观》 《 、 壮丽恢宏 的
英雄交响曲—— 革命先烈 、 当代英 模传记文学 二 题》 《 遮蔽的历史” 、被“ 的发掘——平 民传记文学
学术价值的研究论文 , 为繁荣我 国传记文学的研 究、 推动传记文学学科 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 记文学 研究 ” 目组 发 的 研 究 文 章 包 括 传 栏
中国的传记文学源远 流长 , 漫长的文学画 在 廊中, 传记文学 占着极 其显著 的位 置。“ 从某种
论 文 、 述 、 评 等 ,99年 至 20 综 书 19 0 6年 共 发 表 6 6 篇 文章 , 要包 括 四个方 面 : 主
意义上说 , 传记文学就是民族精神、 民族性的集中
述》 。
【 收稿 日期]2 0 0 2 0 6— 7— 0 [ 作者简 介]晓
1 4
三题》 《 中国当代传记文学 的发 展轨迹》 《 、论 、当
泉(9 6一) 男 , 15 , 湖北荆门人 , 荆门职业技术学 院学 报编辑部教授。
维普资讯
代将帅传记文学概观》 有1 志 良的《 , 1 - f J 为解放源 , 以推 动
文学传记 的五项原则》 赵 白生的《 , 时势论 : 英雄 无心影——传记文学的阐释策略》 於 泓枚的《 , 论 口述 自传的文体特性》 何元智的《 , 简述传记文学

《茅盾文学奖悄然“革命”》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茅盾文学奖悄然“革命”》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

《茅盾文学奖悄然“革命”》中学生课外现代文阅读强化专项训练试题及答案二、(每小题3分,共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

如果说由作品向作家的倾斜,意味着茅奖“革命”的发生,那么,由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的转换,则也可以被看作是“革命”的另一方面内容。

其实,无论是茅盾个人的创作风格,还是此前历届获奖作品的总体风格,只要细加考察,就不难发现更多地倚重于一种宏大叙事。

关于宏大叙事与日常叙事,有论者曾经做出过认真的辨析:“平民生活日常生存的常态突出,‘种族、环境、时代’均退居背景。

人的基本生存,饮食起居,人际交往,爱情、婚姻、家庭的日常琐事,突现在人生屏幕之上。

每个个体悲欢离合的命运,精神追求与企望,人品高尚或卑琐,都在作家博大的观照之下,都可获得同情的描写。

它的核心,或许可以借用钱玄同评苏曼殊的四个字‘人生真处’。

它也许没有国家大事式的气势,但关心国家大事的共性所遗漏的个体的小小悲欢,国家大事历史选择的排他性所遗漏的人生的巨大空间,日常叙事悉数纳入自己的视野。

这些大说之外的‘小说’,并不因其小而小,而恰恰是因其‘小’而显示其‘大’。

这是人性之大,人道之大,博爱之大,救赎功能之大。

这里的‘文学’已经完全摆脱其单纯的工具理性,而成就文学自身的独立的审美功能。

”质言之,宏大叙事主要关注表现所谓重大题材的家国大事,而日常叙事则主要关注表现家长里短的日常琐事。

从这一特定的角度观察,第九届茅奖与此前的历届相比,确实存在着一种由宏大叙事向日常叙事的转换趋势。

格非的《江南三部曲》时间跨度长达一个多世纪,从晚清时期一直写到当下。

这个三部曲又被称为乌托邦三部曲,因为作家的创作主旨就是要以小说的形式对笼罩中国百多年来的乌托邦实践进行深度的追问与反思。

其中,尤以直击当下时代中国社会现实的《春尽江南》最为出色。

李佩甫《生命册》的笔触游走于乡村与城市两端,通过坐标系式叙事结构的精心营造,把那些飘荡在城乡之间的沉重灵魂捕捉到他的小说文本中,并进一步对于这些沉重异常的灵魂进行了足称深入的挖极与表现。

2023初中散文阅读

2023初中散文阅读

2023初中散文阅读2023初中散文阅读1赛珍珠《特殊的圣诞礼物》2023初中散文阅读及答案1圣诞节前夜,鲍勃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想着第二天要干的事。

他家里并不富裕,过圣诞节最使他高兴的,就是吃火鸡和母亲做的馅饼。

他姐姐每年都要缝制一些圣诞礼物,而父母总给他买些他需要的东西,比如说一本书什么的。

而他呢,也总是把零用钱攒起来,给他们每个人都买份礼物。

2他很爱他的父亲,可他父亲从没意识到他的爱,这让他感到很失落。

他想,这个圣诞节他就十五岁了,该送给父亲一份更好的礼物,而不是像过去那样,老是到商店里去给他买条普通的领带。

他侧身躺在阁楼的床上,眼睛望着窗外,心里琢磨着。

3记得小时候父亲告诉过他,耶稣是在牲口棚里诞生的。

还说牧师和圣人来到牲口棚,给人们带来了圣诞礼物。

想到这,他忽然闪过一个念头:对啊,我为什么不能在牲口棚里送给爸爸一件特殊的礼物呢?我可以早早起床,悄悄地去牛棚里,一个人给牛添草加料,把奶挤了,并将牛棚打扫得干干净净……这样,爸爸进去挤奶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事情都干完了。

这不就是给父亲的最好礼物吗?他凝望着满天的星斗,不觉得.意.地笑了。

4这一夜,他醒了好多次,每次都要擦根火柴,借着火光看他那只旧表。

5凌晨两点半他就起了床,悄悄下楼,轻轻拉开房门,蹑手蹑脚地走向牛棚。

牛棚里,一头奶牛睡眼惺忪地望着他,显出惊奇的样子,好像在说:“你好早啊!”6过去,他从来没有独自挤过奶,现在觉得似乎要做一件极不简单的事。

他开始干起来:给牛添草加料,挤奶,接着打扫牛棚……诸事完成后,他便小心翼翼地关上牛棚的门。

7回到房间,他一看表,离四点只差5分钟了。

他赶紧脱掉衣服,跳上床,像地鼠一样钻进被窝,用被子捂住头,尽力控制自己激动的喘息声,生怕父亲听见。

这时,房门开了。

8“鲍勃,”父亲的声音,“虽然是圣诞节,但我们也得起来干活啊,孩子。

”9“好――吧――”他故意装作还没睡醒的样子。

10“那我先去了,我得把事情先干起来。

传记文学创作的新尝试

传记文学创作的新尝试

传记文学创作的新尝试传记文学创作的新尝试――关于传记文学《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读者、作者、编者、评论家的对话摘要主持人:传记文学的勃兴是文坛的一个重要现象。

优秀的传记文学作品具有其独有的教育功能、历史意义和文学价值。

由于传记文学的复杂性和跨学科性,给研究和写作提出了挑战。

新时期传记文学应该怎样写?今天我们邀请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长万伯翱,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的作者周长行和该书的编者、团结出版社副总编唐得阳,以及山东读者李克勤,就当下传记文学创作中的困惑以及如何创新等问题各抒己见。

李克勤:在众多的文学体裁中我最喜欢的是传记文学。

我读传记文学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名人的心路历程,想从传记中获得更多的个人成长信息。

早在1999年,周长行老师就创作出版过一部《乔羽恋歌》(以下简称《恋歌》)的书,出版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业界认为你写出了乔羽先生的风骨,对其创作成就以及为人作了全方位的记述,在文本上插叙倒叙并举,语言生动活泼。

最近,您又推出长篇传记文学《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就我个人阅读而言这两部书风格迥异,作为读者迫切想知道的是您的创作动机。

周长行:《不醉不说――乔羽的大河之恋》(以下简称《不醉》)90%的内容是《恋歌》中没有的。

如果说《恋歌》的出版发行受到众多读者喜爱的话,我觉得是两个因素起作用,一是乔羽先生的人格魅力,二是我采用的写作手法是白描,用一种平常语言的讲述。

《不醉》是在《恋歌》的基础上尝试着一种全新创作理念,就是把艺术家乔羽当凡人来写,写他的情感,写他的苦恼,甚至写他醉酒后的肺腑之言。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凡人乔羽、一个普通而有个性的老头。

为了写好《不醉》,我先后采访乔羽先生达80多次,历经11年,摄录了120多盘录像带、80多盘录音带,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为了写出一个真实的乔羽。

在长达11年的采访写作中,我觉得老人家对人随和。

记得《恋歌》的样稿出来后,我送给老先生批阅。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复习题(含答案)100一、初中语文常识及名篇名著1.下列文学常识及对文章的理解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它是我国一部长篇章回体讽刺小说,主要描写封建社会后期知识分子及官绅的活动和精神面貌。

B.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是一篇描写作者童年生活的散文,其中成长读书阶段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

C.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是法国十九世纪后半期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

代表作品有《项链》《变色龙》D. 《爱莲说》的作者周敦颐,字茂叔,世称“濂溪先生”,南宋哲学家。

该文表达了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和对追名逐利世风的鄙弃。

【答案】 A【解析】【分析】B.“所遇的启蒙老师古板无趣,令作者心生厌恶”不妥。

文中没有表达出这个意思。

C.《变色龙》的作者是契诃夫。

D.周敦颐是北宋时期的人。

故答案为:A【点评】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的辨析能力。

解答此题考生要逐项审读,仔细辨析。

在平时学习中要注意课本内的注释知识的掌握,注意平时的积累。

2.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左传》是一部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主要历史人物活动的编年体史书。

B. 泰戈尔,印度诗人,著有诗集《吉檀迦利》等。

雨果法国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C. 我们常以桑梓指代故乡,婵娟指代月亮。

称山的北面和江河的南面为阴,山的南面和江河的北面为阳。

D. 《水浒传》是我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宣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英雄壮举的传记。

【答案】 D【解析】【分析】D“传记”错。

《水浒传》是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

小说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考查文学和文化常识的积累能力。

文学常识包括各种常见文体、作家作品、史书体例等。

文化常识包括传统文化中人物称谓、作品命名、古代官职、文化典籍等相关知识。

这些常识知识量大,头绪繁多,学生要按照一定的线索多看多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悄然勃兴的传记文学(一)
最近,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举办了第二届优秀传记文学作品评选活动,从近五年出版的数万部长篇传记文学中选出十二部作品获奖。

不少关心文学创作的同志认为,传记文学收获丰富,有新的开拓,是文学门类中很有成绩的一个品种。

这次获奖的十二部作品大体反映了近几年传记文学的前进步伐。

下面结合个人的阅读体会,谈谈对近期传记文学创作的几点看法。

作家着手传记文学创作的时候,无疑都要考虑这样的问题:为什么人立传,这些人物值不值得立传?
应当说,传记文学没有什么禁区,社会上各色人等,古今中外各种人物,都可以成为描写对象。

如果把《史记》当作我国传记文学的源头的话,太史公笔下的人物是很宽泛的。

他既给“成功的英雄”刘邦立传,也给“失败的英雄”项羽立传。

“游侠列传”、“滑稽列传”的主角并不是达官贵人,其中不乏鸡鸣狗盗之辈。

太史公甚至也给反面人物立传,“佞幸列传”勾勒了不少丑恶的画像,对后世很有警示意义。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传记文学特别需要把目光投射到“小人物”、“普通老百姓”的身上。

柳宗元的《种树郭橐驼传》和《梓人传》都是写小人物的,前者刻画一位“种树模范”,后者刻画一位木工。

在“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封建社会里,柳宗元勇敢地冲破世俗观念,满腔热忱地歌颂生活在最底层的普通劳动者,显示出不凡的思想境界。

但传记文学在关注“小人物”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大人物”和“成大事业者”的
关注,这两者不是根本对立的。

这次得奖的传记文学作品,涵盖面很宽,有写大政治家、军事家的,如《开国领袖毛泽东》、《张爱萍传》;有写普通干部群众的,如《你是一座桥》、《高原雪魂——孔繁森》;有写科学家的,如《钱学森》;有写文化人的,如《田汉传》、《赵超构传》、《赵无极传》。

有两部作品很特殊,都是写女性的,而且都是传主自己撰写的回忆录:《一个革命的幸存者——曾志回忆实录》和《无悔的岁月——我们姐妹的人生道路》。

曾志是著名的红军女英雄,有着传奇般的经历和坎坷的人生道路。

浦代英、雷迅、卓琳也是成绩卓著、饱经风霜的优秀共产党员。

四位传主都生于二十世纪初,几乎都经历了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全过程(只有雷迅逝世于“文化大革命”中)。

她们是二十世纪民族苦难和民族振兴的亲历者和见证人。

值得特别指出的是,这次获奖的十二部作品题材宽泛,反映了各条战线各种性格的人物,但有一个共同点,都是写为社会进步、民族振兴作出贡献的人物。

他们的地位有高低,影响有大小,秉性各不同,却都有着孜孜以求的探索精神和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

传记文学应当容纳各种各样的人物,但首先要关注民族和人类的优秀分子,要为民族的脊梁、人民的功臣树碑立传。

十二部获奖作品涵盖不了近几年全部传记文学的题材范围,但它们说明了,我们的传记文学没有冷落更没有忘却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这是令人欣喜的。

目前的传记文学大体有两种类型:一类近似于报告文学,完全写实,其中的优秀者具有史料和文献价值。

另一类带有某种小说的色彩。

这两类作品有内在的区别,后者也可以叫做传记体小说。

无论哪一类,都不同于一般的小说。

小说家要自由地展开自己的想像力,传记文学家必须控制自己的想像力。

传记文学的魅力,首先要靠传主本身事迹的感人、人格魅力的强大;同时,也要靠采访的深入细密、大量掌握生活素材和文献材料。

在这个基础上,才谈得上匠心独运,谈得上创造出富有魅力的人物形象。

我们说近几年的传记文学有新开拓,不仅因为作品中出现许多新的人物、新的生活天地,更因为在表现生活、塑造人物上有了深化。

一般的传记文学容易写成对人物经历和事迹的文学性描绘。

优秀的传记文学,不仅要写人物“做什么”,还要写他“怎么做”,怎样以自己的独特方式在从事富有历史意义的社会活动,还要揭示人物行为背后的思想动因和历史动因,写出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

这当然不能靠揣摩、虚构、想象、编造,也不能靠叙述者亲自站出来发表大段议论。

传记文学只能靠事实说话。

既要事实,又富有文学性,富有艺术魅力,这就是传记文学的难点和独具风采之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