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语文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明确规定:小学语文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识字、看书、作文的能力。
我对《大纲》的认识归纳起来是三句话:培养能力是重点;搞好自学是关键;狠抓作文破难关。
一、语文是工具,掌握工具必须具备能力,所以语文教学必须在学懂语文知识的前提下,以培养能力为重点过去的语文老师只看着卷面成绩,而忽略了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的能力培养。
我感到:语文书是培养学生能力的“工具”;语文课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车间”;语言文字是车间加工产品的“零件”。
为了确保“产品”的合格,我给自己定了一个教学原则:上每节课前一定根据教材特点和单元重点明确:给学生为什么知识,训练什么能力及怎样训练。
我培养、提高学生能力的路子是:教师引导,提示规律、辅导探索、放手实践、抓住不放、反复训练。
1、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为了走出长期以来老师“扶一扶”学生“走一走”,老师“不扶”学生“不走”的识字教学误区。
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训练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首先我让同学们过汉语拼音关;然后在新学期开始专门上好两至三节培养学生识字能力的理论课。
讲汉字的特点规律,讲自学汉字的方法,并进行具体辅导。
我把识字方法归纳为六个字:点(点出生字)、读(读准字音)、记(记住音、形特点)、查(利用工具书查字义)、写(连词端正书写)、默(自己默出所学生字)。
经过一段独立性学习。
学生完全养成习惯,不仅每篇课文中的生字学生完全掌握,就连课外阅读中发现的生字,学生也主动学习掌握。
学生掌握了识字能力,学习兴趣高了,看书、作文的能力也相应提高。
2、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是项细致、复杂而艰巨的教学任务。
这里针对在课堂教学中,怎样培养阅读能力浅谈一些做法。
以《珍贵的教科书》为例。
这是一篇记事为主的记叙文。
学生在阅读中经常遇见,在生活中也经常接触有教育意义的事,需要记叙下来。
因此,我在备课时不仅确定在字、词、句、章方面要传授哪些知识,而且把培养阅读和写作这类记叙文的能力作为教学和重点。
让自学能力培养成为课堂主旋律[论文]
让自学能力培养成为课堂主旋律摘要: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地、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关键词:语文教学;灵活培养;自学能力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0-079-01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主动地、有效地获取新知识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自学能力,有利于发展各门学科的自学能力,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知识、能力、素质的提高。
在我们语文教学中该怎样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下面谈谈我个人在教学中的的一些做法。
一、课前——预习的指导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的重要途径之一。
或许教过语文的教师都有这样一个同感,在上新课之前,学生有没有去预习直接关系到这节课的效率。
从学生的对课文的熟悉程度,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课堂教学内容的多少都有较大的影响。
做为一名老师,特别是语文老师应注重学生预习的指导。
预习的指导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年段的不同而要求提出不同的要求。
低段要注重生字的学习和课文的朗读。
中高段则要求更高,不仅要自学生字,把课文读通顺,还要能初步把握课文内容,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并提出问题;根据学习内容的需要进行搜集资料。
二、课中——方法的学习1、初读,扫清字词的障碍这一环节,让学生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把不认识的字圈画出来后。
如果有拼音的字照着拼音进行拼读,没有拼音的就问别人或查字典解决。
这些字反复地读几遍,把这些字读熟为止。
同时遇到不好读的长句也多读几遍。
做到能把课文读正确。
这一环节可以放在课前,也可以放在课内进行。
2、通读,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在初读的基础上,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地读课文。
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培养方法论文
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方法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较为长期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一系列的配套措施,各种措施的具体实施和教师所在学校以及学生特点等因素息息相关。
笔者仅就培养六年级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过程中的普遍方法和主要注意点进行阐释。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意识与自学思维习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自学意识和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与其他各项能力一起构成了语文教学能力培养目标的内容,并占据着重要位置。
(一)语文自学意识语文自学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是个体对于语文这一特定对象比较持久的肯定的内在反应倾向,是语文自学能力结构中动力性的心理因素。
学生只有具备了语文自学的意识才能产生顽强的内驱力,从而促进和保障语文自学能力的发展。
对于这种自学意识的培养,笔者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提升学生自学认识水平这里我们借鉴魏书生老师的经验,老师少讲甚至不去讲抽象的大道理,而是将自学能力的重要性外化为可见或者可感的形式,如提供名人自学榜样、挖掘同年级或班级内自学事例。
如此,让学生感到语文自学能力不是空谈,而是确确实实存在,并且是可以从自身实现的。
2.教师的引导作用六年级学生的自学心理状态不是完全稳定的,因而在学生自学能力获取过程中需要教师参与。
学生对于某一学科有兴趣,就会积极地对其进行学习乃至研究,从而使学习效果得以提升。
因此,教师在学生自学过程中对其兴趣所在应当给予鼓励,对于学生对本科目兴趣不大的问题,应当引导其发现乐趣,最终实现学生的自学局面。
3.意识的升华——产生“趣”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因而,对于学习的兴趣可以看做是自学意识的升华,即学生不仅看到了自学的重要性,而且在实践自学的过程中保持着良好的精神状态。
具体到六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可“以新引趣”,扩充内容,丰富教学手段;“以美激趣”,感知体会美的意境;“以疑促趣”,紧抓学生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索。
(二)自学思维习惯如果说自学意识是自学能力培养的第一块阵地,那么关于自学思维习惯的培养就可以看作是对这块阵地的巩固。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什么是自学能力呢?自学能力就是学习者运用已有的知识、能力有效地撷取新知识的能力。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
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学习中的大量问题,主要靠自己去解决。
叶圣陶先生一贯主张:“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的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
”(叶圣陶>)这里强调的是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在叶圣陶先生博大精深的教育思想中,始终体现着这一思想。
古人说:“学贵知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才有学习的内驱力。
引导学生多思、爱思深思,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的态度应是:提倡鼓励引导。
通过提倡鼓励使学生从不敢提问到“敢于”发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
培养质疑能力,更坚持下面引导,以表扬为主,对提出高质量问题的学生固然要加以表扬,对提出质量不调的学生,也要加以表扬,加以鼓励,肯定他们的积极态度。
教师不能因为学生提出了使自己不满意的问题就批语甚至训斥。
在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启发,鼓励他们敢想敢疑敢问,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进而进行发现的问题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的获得,必须通过学生积极思考和实践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
因此,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创设自学的“气氛”,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这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主渠道。
首先,要求备齐工具书,养成勤查字典、词典的习惯。
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字词典是无声的老师,字音字意及相应用法字典都说得非常清楚。
因此,备齐工具书是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首要。
另外,有了字词典,学生在学习当中遇到生字词还要勤查字词典,教师要督促学生勤查字词典。
有些学生遇到不明白的生字词喜欢问老师,老师成了学习中不可丢的拐杖,这种现象对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非常不利。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语文课堂要焕发活力,就是让学生自己动起来,主动去学习,寻找学习的乐趣。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听说读写的实践,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言,理解语言,运用语言。
同时,要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鼓励他们采用适合自己的方法,主动地进行学习,达到逐步培养学生的自学习惯。
”如何开发学生的智力,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是这样做: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生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
因为兴趣总是伴随着人们积极愉快的情绪,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因此,我总是把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的关键。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下列办法来激发学生自学的兴趣:(1)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所以,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如教《一分试验田》一文,让学生根据题目来设疑:“谁种一分试验田?为什么要种一分试验田?一分试验田有多大?怎样种?种的结果怎样?”由于抓住主要的问题来设问,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读课文,学生学习情绪极佳,很快便弄清课文的大概意思,并把握整篇文章的脉络。
(2)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对《观潮》《雅鲁藏布大峡谷》等文章,在教学时,充分利用挂图,幻灯片,再现书中所写的情境,播放配乐课文录音,视听结合。
让学生从具体、鲜明的画面和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中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的感觉。
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可高了。
(3)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以读激情,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在教学中,教学生“会学”比“学会”更重要。
教师不能把教学过程仅仅当作是传授知识的过程,不能满足于让学生获得多少知识,而要侧重于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特别是高中数学教师更要注重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不但可以使学生在一生学习中,能够钻研探索、获取和创造新知识,而且更有助于学生形成自奋其心、自求得知的良好学习习惯,从而形成较强的自学能力,为学生的终生学习做准备。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中心议题。
老师问,学生答;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安排练习,学生完成练习;老师小结,学生听;老师布置作业,学生完成作业的传统教学模式使学生产生依赖性,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这种强调学习的结果、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学习模式必将阻碍教学改革的推进。
我认为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分组协作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高中学生的思维具有两个特征:具有更高的抽象概括性,并且开始形成辩证逻辑思维;具有更大的组织性、深刻性、批判性,独立思考能力提高很快。
同时高中学生的情感、意志、个性的发展进入成熟时期。
在自学时可先组编自学小组,以座位相邻四个学生为一组,选数学成绩较好者为组长。
平时,由小组长带领组员制订自学计划、阅读教材、组织探讨、检查部分作业,同时,由小组长收集本组遇到的各类疑难问题,再集中向教师反映。
学生自学以前,印发一个单元的自学提纲。
一个单元一般指教材中的一整章或一个数学分支,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接受知识。
学生按照自学提纲进行自学。
然后在在课堂内进行个别辅导。
最后时自学是提高能力阶段,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100%地独立完成习题,能归纳出题型与方法,能做到一题多解与一题多变,最后能自制试卷考查其他同学。
教学从客观实际出发,让学生掌握自学的速度和尝试。
自学能力强的学生能很快完成学习任务,可以挤出大量的时间自学课外知识,从而使成绩越来越优秀,学习能力越来越强。
自学能力差的学生,在教师指导和同组同学的帮助下,都能完成学习任务。
怎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从以前的应试教育改成了现在的素质教育,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学生们的自学能力还有待提高,如何在教学中切实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带动学生们的学习兴趣,这依然是语文教师们应该重视的课题。
为此,我们要注意通过开展一些活动来培养学生兴趣,如组织学习小组互相讨论,老师和学生互动,还要注意在讲课过程中多传达一些学习方法,培养学生们的自主动脑和组织能力,让学生备课,要善于搭建学生展示的舞台来展示学生才能,此外,还要注意在学生讲解的同时提出合理的和不合理的地方,多提出宝贵的意见,用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这里,我结合自己在教学中的一些体会,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开展活动,培养兴趣“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大教育家孔子的这句话表明:“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语文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他们自学的积极性会大大的增强。
那么,我们应该注意如何培养兴趣?1、开展朗读比赛,调动学生的朗读兴趣学习语文,最好的办法是读文,逐步引导学生从朗读到默读,从慢读到速读,由博返约,百读不倦。
朗读比赛的形式也可多样的,如分角色朗读,小组朗读,个人朗读等等。
引导学生朗读古代诗和现代诗,应该注意讲清它们的区别,注意知道学生把握节奏、轻重、长短、语气等。
比赛结束后给予一定的奖励或鼓励。
这样,既扩大了阅读面,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应该注意的是,教师应该有意识地引导和激励,不仅要引导学生朗读课内的,还要朗读课外的;不仅要读,还要学会欣赏,学会感受美。
这样,学生的朗读兴趣就会不断地提高起来。
2、拓展“说话”小舞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每节课利用5-8分钟开展“每课一讲”、“每日一语”等活动。
“每日一讲”即让学生上台亮相,讲述自己感受最深的一则故事、一次经历、一个谜语或一个成语。
“每课一讲”让学生在寻找中拓展了知识面,增加了感受生活的体验,将学生的眼光引向书本,引向每天的报纸和新出版的刊物,教师也适当推荐提供一些读物,使他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论文]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摘要:学生的自学能力对于高中历史教学是非常关键的,学生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才能更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提升历史学习的时效性。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是现代教学的实际需要,更是落实新课标的重要渠道。
因此,高中历史教师必须要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本文尝试从高中历史教学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以及具体培养措施两方面进行简要的论述。
关键词:高中教育;历史教学;学生自学能力自学能力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有计划地设计和安排的情境当中,结合教材的基本要求和自身的学习需要,运用多种方式自行研究教材内容,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积极主动地融入学习当中,形成独立解决问题以及综合把握教材基本知识的能力。
而要想实现这一目标,高中历史教师则必须要通过科学的课堂设计,对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引导,从而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较好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参与热情,并最终帮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
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必要性(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改变当前高中历史教学现状的现实需要尽管当前我国大多数高中都能够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但是多年来的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教师仍然是课堂教学中的“指挥棒”,学生也习惯于被动地听讲,不喜欢主动探索知识,而是喜欢将教师介绍的现成的知识直接装进大脑,特别是在历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没有充分地发挥出学生自主学习的优势,教师往往在课堂上唱独角戏,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一些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对学生的学习生硬拔高,许多学校的领导和教师仍然不能够走出应试教育的怪圈,有的学校大搞题海战术以及突击训练等,不仅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而且让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厌学情绪。
其实,历史学科本来是一个对学生很有吸引力的科目,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对于新课程把握不足,没有积极地进行教学改革,使得学生对于历史学科的了解过于片面,没有体会到探索历史奥秘的快乐,课堂教学无法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自学是一种能力,也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运用已有的学习方法,独立的进行学习的能力,更是现代人才应有的素质之一。
随着社会的进步、科学的发展、知识总量的增加、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势在必行,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的体会是:一、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教给学生学习方法我们常说“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不但是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也是让学生“会学”知识。
“会学”是构成自学能力的重要因素,把学习的方法教给学生,是保证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基础,要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教给学生基本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掌握读懂一篇课文的一般方法、步骤和要求,对于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这种基本的方法要求主要是:理解字词,并运用工具书自主的学会查找不理解的字词,进而理解,读懂每一句话;给课文分段和概括段落大意;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或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和中心思想(这篇课文主要写什么的,你从中明白了什么或受到了什么启发)。
为了达到这些要求,可按照“整体——部分——整体”或“总——分——总”的思路。
为了把握课文的整体,要求学生首先审视课题,读懂课题、再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自学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大意;然后由整体(总)到部分(分),即细读课文,理解每个词语和重点句子的意思,深入理解课文,在此基础上给课文分段,归纳段意,并逐段细读;最后再回到整体,即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要告诉学生整体(总)和部分(分)是相对的,学习一篇课文要由整体(总)到部分(分),再回到整体(总)。
细读每个段落也是这样,可以先归纳大意,弄明白本段主要写了什么?然后再整理段中的层次,体会各层次的主要意思是什么,进而推敲字词,总结方法,最后搞清段落中部分与部分之间的关系,精要而准确的提炼出段意。
2、教给学生特殊的学习方法教给学生特殊的学习方法,就是要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的课文,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能力培养途径与方法论文
浅谈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途径与方法所谓自学能力,就是学生独立地通过各种渠道获取间接知识和直接知识的能力,它包括独立阅读、独立思考、独立研究、独立动手实验操作等能力。
自学能力的一个特点,就是必须通过独立思考,把前人的知识接受过来,变成自己的“血肉”。
自学能力是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综合运用。
自学能力的强弱是能否成材的重要标志。
从学习本质来看自学是学生自身认识矛盾的过程,是发挥学生的内在因素,唤起自觉性、主动性,认真读书、独立思考的重要途径。
学生的自学能力是顺利完成学习任务的本领。
自学能力的形成是复杂的、多层次的,需要长期坚持,形成习惯。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不仅是为了提高教学质量,更重要的是为了培养高素质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那么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我觉得,教师应该采用各种途径、方法,充分利用各个教学环节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进行培养。
主要应抓住以下几点: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习兴趣的水平对学习效果能产生很大影响。
学生有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才能积极主动地探求新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
当然,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一定条件下培养起来的。
因此,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当成为教学中随时随地的一项任务。
教学来源于现实,也必然扎根于现实,并且广泛应用于现实。
由现实生活抽象概括出文化知识,再把文化知识广泛应用于现实生活,必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此外,展示知识丰富的美育因素,如形式美、概括美、简洁美、对称美、辩正美等,也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极好手段。
教师适时地表扬、鼓励学生,对学生学习给予肯定的评价,也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手段。
二、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教师无论采用哪种教学方法,不要只考虑自己怎样教,还要考虑到学生怎么学。
教师在讲课时,要善于用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论中学数学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 毕业论文
论中学数学课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毕业论文摘要:数学是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中学数学是数学教育的基础。
中学数学课程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非常重要。
本文由数学自学的必要性入手,阐述了中学数学自学的目的、方法和步骤,切实提高了中学数学学习者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中学数学,自学能力,方法,步骤,提高一、引言高中数学课程是整个数学教育的基础,是接受中学数学教育的重要阶段。
中学数学学习关系到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中学数学学科的特点是其高度的抽象性、高度的逻辑性、高度的综合性和高度的应用性。
在中学数学学习过程中,注重发挥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事情。
二、中学数学的学习特点1. 抽象性:中学数学是一门高度抽象的学科。
中学数学是基于自然科学和逻辑学等学科出发的,以形式化和逻辑思考为基础的高度抽象的数学建立的。
要想学好中学数学,就必须把握其抽象性,建立良好的基础概念。
2. 逻辑性:中学数学是一门高度逻辑的学科。
中学数学不仅要求学生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而且还要求学生能够善于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推导新知识。
3. 综合性:中学数学是一门高度综合性的学科。
中学数学学科涉及到数学基本概念、数学基础知识和数学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还要求学生在数学应用领域中实践“数学思想”的应用和实现。
三、中学数学学习中自学能力的重要性1. 自学能力可以与教师教学相辅相成,在学生之间进行信息交流、共同学习。
2. 自学能力被认为是一种自主学习的能力,可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升中学生的学业表现。
3. 培养中学生自学能力,可以让他们更好的分析和理解数学知识,进而更好的运用到实践当中。
4. 提高中学生自学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职业发展。
四、中学数学学习的自学方法1. 阅读教科书通过对教科书的阅读,可以更好地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点。
如果教科书上的内容不能理解,那就可以和同学一起讨论来解决问题。
2. 课外拓展通过课外拓展,可以加深对某个知识点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可以解决更具体的问题。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多年来一直是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十分关注的课题。
它不仅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而且也是当代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然要求。
因此,教会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已经成为当代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职能之一。
结合多年语文教学实践,我初步形成了对学生自学能力的“三段”培养模式,即课前尝试学习——课后自主学习。
关键词:模式;培养;自学能力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02-00-258-01一、课前尝试学习课前尝试学习也就是预习。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途径。
学生通过经常性的预习,进行独立思考,慢慢就能养成预习的习惯,并从中摸索到自学的方法。
预习是阅读教学的开始。
教师在布置预习时,要认真准备,拟定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而难易适度的提纲,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思考。
预习提纲一般包括这几方面:(1)借助工具书或注释,自学字词,读通课文;(2)尝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读懂课文大意;(3)给课文分段,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4)认真阅读课文,初步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5)尝试回答课后思考题,标记自己不会或有疑问的问题。
此外,还可根据教材的特点,从课题、重点句、关键词语以至标点符号的使用等方面拟订预习提纲,引导学生在预习时思考。
高年级预习宜放在课前进行,中年级在课堂上进行,低年级在课堂上由教师引导下作浅湿的预习。
二、课堂主动学习在课堂上,要将自学能力的培养落到实处,就必须把学生作为教学主体,让学生成为自觉学习的参与者,主动读书,主动思考,主动发问,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如何引导呢?1、创设课堂情境在课堂上,要改变为教课文而教课文的简单化货币,努力将教学活动置于特定的(或假设的)情境中去。
为此,要注意课的导入,注重课堂教学的背景设置,将创设情景作为激发学习动机的“载体”,作为唤起学习要求的大好时机,作为引导学生自己阅读的起始状态,促使学生充满情趣地进入特定的情境中去,主动地领略,感知与理解语言文字,投入学习活动之中就拿巧妙导入课题来说吧,其方法丰富多彩。
如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摘要:当今社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教育工作者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
关键词:培养;人才;自学能力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教育,“教育人才,为根本之计”。
当今世界的竞争取决于人才,而人才的质量和数量则取决于教育,教育为立国兴业之本。
有人将21世纪称为知识经济时代。
的确,面临新世纪知识、信息的飞速膨胀,人们需要学习、掌握的知识越来越多,知识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的填鸭式、灌输式、死记硬背的应试教育方式及学习方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需要翻天覆地的变革。
所以,教育工作者应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思维能力、创新能力,使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使他们成为21世纪的智能型、创造型人才。
一、自学能力的重要性自学,是以独立学习为主,就是不依赖别人或主要不依赖别人,而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而获得各种才能的基本能力;或者说,是通过自己的独立学习而使自己成为人才的一种基本能力。
不会自学,没有自学能力的人,就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的人才、一个创造型人才。
如果把自学能力和学历相比,二者哪一个对成才的意义更大呢?应当是前者。
假如说一个中学生或中专生已经基本上掌握了自学能力,那么,他将来成为优秀人才是很有希望的。
可是,假如一个大学毕业生基本上不具备自学能力,他成为优秀人才的可能性就比较小。
可见,自学能力对于个人成为人才具有多么重大的意义。
自学能力不是“看书多”而来的,而是“勤思考”而来的;不是通过记忆达到的,而是通过思考而达到的。
所以,教师要以“思考为主”的学习方法辅导学生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据有关资料介绍:一般科技人才工作一生,他们的知识只有30%是在学校学到的,而有70%则是后来自学来的。
自学并不是光学知识,而是学习和提高才能,提高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所以,教师应当通过学习和教育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家长和学校以及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也都应重视这个问题,把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
如何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论文
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自学能力【摘要】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非常重要,通过诱发学生自觉学习情感,强化学生自觉学习的技能,养成学生自觉学习习惯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关键词】情感技能习惯语文自学能力是学习的一项综合能力。
它是观察、想象、思维、记忆、表达等能力的综合体。
自学能力属于语文教学中的技能目标,也是学生语文学习水平的重要标志。
叶圣陶先生说过:“学生须能看书,须能作文,故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
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教学之成功。
”在小学语文教学时,我遵循学生学习心理和个性特点,注重培养学生对语文科的感情,授予能理解接受的自学方法,培养他们良好的自学习惯。
不仅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而且形成了学习的正迁移效应,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益。
做法如下:一、情理交融,诱发学生自觉学习情感“亲其师,信其道”。
学生学习的无意性和情绪化,决定了教师情感教学的必要。
亲密无间的师生关系能给学生春雨润物般的熏陶,能保持学生积极的情感和乐于接受新知的心境。
所以,教师要将爱的甘露毫不吝啬地均匀地播洒到每个学生的心田。
每接到一个新班,我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
通过与学生谈心,踏门家访,召开家长会等形式,与学生和家长交友,掌握学生所处的环境,了解每位学生的个性,积极沟通我们之间的感情,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比如,班上的“尖子学生”,一般在学习上有优越感,有一定的心理障碍(耐挫力差,自傲或自卑,焦虑或孤独等)。
鉴于他们易与教师接近,我适时排除其障碍,尤其注意将他们的优越感与心理健康教育磨合,使他们正视自己,体验到教师既是“慈母”,又是“严父”。
学习有障碍的学生,我坚持尊重与热爱的原则,小心翼翼地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妥善地调解他们遇到的一个个矛盾。
学习前,为他们订立“跳一跳,摘到果”的目标;教学时注意给他们安排经过努力能答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表扬鼓励;降低作业难度,减少作业数量;考查一些基础性的试题,让他们品尝到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心。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论文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提高学生语文水平摘要:教育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必须进行彻底的更新,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并作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而长期坚持下去。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自控能力,自我激励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语文水平。
关键词:培养自学能力提高语文水平传统的语言教学只注重教材的学习,课堂教学中以讲代读,以问代读,讲得太多,读得太少,这样就脱离了具体的语言文字。
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心不在焉,很大程度上导致学生处于被动的地位,不仅浪费师生的时间和精力,而且不利于学生能力的提高,素质的发展。
教育界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特别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力推进,要求我们对传统的教学必须进行彻底的更新,把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素质放在首位,并作为素质教育的最终目的而长期坚持下去。
在语文教学中推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是切实可行的实效性途径。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首先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的自觉性,自控能力,自我激励性。
要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主动参与知识的探索,才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全面发展学生素质。
语文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授之以渔”就说明了掌握方法的重要性。
学习语文,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使用工具书的习惯与能力、记笔记的能力、说话能力、写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一、语文教学应注重阅读“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我国的语言文字,多读,反复读,读熟了自然就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就说明了读的重要性。
读得多了,从中学到别人写作形式上、语言上的许多优点,自然也就会摹仿了。
语文教材列举了许多课文,其实就是要我们读它,最终达到能说会写的目的。
语文教学中可采取多种形式来读。
课前预习读,可以了解课文大意,为课堂精读打下基础。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精选14篇)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精选14篇)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精选14篇)在各领域中,大家都写过论文,肯定对各类论文都很熟悉吧,借助论文可以有效训练我们运用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的能力。
相信很多朋友都对写论文感到非常苦恼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浅议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论文篇1“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即通过创设真实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进行积极的自主探索;通过有价值的提问,启发学生思考,自主领悟新知;通过指导多种训练,促使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调控,让课堂“活”起来,使学生生动起来。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当前我们教师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本人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几点做法。
一、引导学习兴趣,激发自主学习兴趣是人对客观事物的一种积极认识倾向,是一种复杂的个性品质,它推动人去探求新的知识,发展新的能力。
老师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要了解学生对哪门功课感兴趣,对哪门功课不感兴趣。
平时常常听到一些家长感叹道:“我们的孩子一学数学就头痛……”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本人根据多年教学实践观察,学生对某一门功课是否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
比如有的孩子喜欢学习数学,平时都是好不费力地解答数学题,并且成绩比较好,与此相联系的是经常得到教师和父母的夸奖,也相应地巩固了他对这门功课的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要在课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把每一堂课讲生动,让学生学懂弄通,使其对你所讲授的课程感兴趣。
同时还要注意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学习有了进步及时给以表扬,不断激励求知欲,从而激励学生自主学习。
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在测量圆的周长时,学生以前所接触的平面图形都能用直尺准确量出它的周长,而对测量闭合曲线就不能用同样的方法了,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安排教学活动。
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论文
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教学领域,如何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是教师教学目的。
学生的能力是多方面的,其中自学能力,可以说是学生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
因为一个人丰富的知识,大多是靠自学得来的。
谈到培养自学能力,美国的教育家提倡“发现法”,苏联的教育家强调让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中国的教育家主张,“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都清楚地认识到了“授之以鱼”与“授之以渔”的具体内涵与差别。
素质教育要施行,我们就要从“以渔”开始做起,让学生确实掌握自学技能,从而提高学习能力。
一、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1.适当“吊胃口”,在潜移默化中强化自学动机,如利用数学故事,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主要采用引导发现法,由浅到深,循序渐进。
针对学生想迫切解决问题的心理,激发学生勤于动脑,从中悟出学习数学的重要性,进而让学生感到学习数学是一件有趣的事情。
具体实施中要注意以下问题:(1)要有明确的目标。
创设情境是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情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手段。
(2)不为情境而情境。
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心理状况出发,创设情境,不要盲目而一味追求情境,不要过度追求形式。
经过不断坚持地学习,学生也会发现,原来生活处处有数学问题等待我们去探究。
2.让学生提前完成练习,首先在课堂上教会学生利用“引导发现法”学习新知识,再让学生利用“引导发现法”自学新知识。
例如:教“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这种数量关系时,可以使用下面这样的应用题:有3只黑兔,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白兔有几只?在这道简单应用题中,“白兔的只数是黑兔的4倍”这个条件是关键。
通过教具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学生清楚地知道这句话的含意是:把3只黑兔看作1份,白兔有这样的4份。
求3只的4倍是多少,就是求4个3只是多少。
用乘法计算列式是:3×4=12(只)。
从而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3.在课堂小游戏中,创设情境,引导质疑、解疑,并在解决问题中培养自学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学能力的培养
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
的确,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时间毕竟是短暂的,而自学则是终身的活动。
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
”教师教学生最终是为了“不教”而让学生独立学习。
学生向教师学习最终是为了学会怎样学习。
自学能力是学生独立驾驭学习活动的能力,其含义是很广的。
本文主要讨论的是在英语课程活动的范围内如何发展自学的能力,也就是怎样有效地学习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
一、独立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
大多数学生在初中学习语音和词汇的基础上想必已形成了一套学习词汇的方法。
孤立地死记硬背单词表不是好办法,一定要运用拼读规则、音标和构词知识拼读和记忆。
高中英语教学大纲在教学目的部分专门加上了“使学生获得一定的自学能力”。
这一条加得好,符合时代的要求。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学习单词要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自觉按单词的词义、词性、读音或拼法特点将所学单词归类,成串地记忆单词。
”同学们可把分类的单词记在小本上,随身携带,不断复习,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吸收新词,记入小本,有意识地扩大英语词汇量。
除了学习单词,还应特别注意习惯用语和固定搭配,注意它们在课文中的用法,把那些与汉语差异较大的、难以理解的短语记入小本,典型的例句也最好记住,对于大纲词汇表(一)中的短语要倍加重视,用
心熟记,而且会造句,经常用以进行口笔头自由表达。
要选择合适的英汉词典,最好选一种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
遇有词汇这方面的疑问可不必等待或仅依靠教师解答,最好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
要经常使用字典,越用越熟练,查找迅速,而且学会根据上下文找到恰当的释义。
二、学习语法的能力
学习语法是为正确地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服务的。
不要为语法而学语法,不必细抠语法,钻牛角尖儿。
善于通过语篇分析和语言实践发现新的语法结构,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出语法的规则。
用不同的笔标注出典型的语法例句及其中典型的部分,例如:they found two people killed in the fire.(过去分词用作宾语补足语)。
背记一些有代表性的语句,如定语从句this is the room in which we lived last year.等。
认真完成语法作业,对自己练习中的错误要弄清原因,然后订正,决不囫囵吞枣,不明不白地放过错误。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要复习前一阶段所学语法,学习课本中的语法小结。
三、听英语的能力
重视听的训练。
懂得听是吸收语言和信息的重要手段之一。
课上要专心听教师讲的英语,认真做听力训练练习,课下利用一切条件听英美人士的录音、听广播、看电视、听英文报告。
所选的听力材料不必过难,听时要弄清目的,克服心理障碍,情绪放松,精神集中,不要求字字句句都听懂,而是善于捕捉主要的信息,抓住大
意就可以了。
遇有机会,主动接触外国人或讲英语的人,大胆与他们交谈,多听他们的讲话,听懂了就会有信心,学习兴趣倍增。
四、读英语的能力
懂得读是吸收语言和信息的最重要的手段,要爱读。
善于选择适合自己水平和爱好的读物(如配合高中各册课本的阅读训练及简易英语读物),随身携带,分秒必争地读。
每本书的篇幅不必太长,可以迅速读完,使自己经常有成功感,保持阅读的兴趣。
精泛结合,快速扫视,用眼不用口,动脑思索,猜测词义,必要时使用字典,摘记警句和重要词语,便于记忆,甚至用于口笔头表达。
读到一本好书,可以废寝忘食,好似“入了境”,这时脑中的英语仿佛多了,也活了。
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感”产生了。
唐代诗人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读得多了,口笔头表达就不难了。
五、说英语的能力。
懂得口头运用英语进行交际是学习的目的,愿意说,也爱说。
明白中国人说英语有错是必然的,不怕犯错,不怕别人笑话,“胆大皮厚”。
教科书中的对话能够大声地说出来,主动找人对话,即使无人对讲时也能“自言自语”地练。
课上积极发言,课下创造机会(组织小组、“英语角”等)开展口语活动。
在交谈时开动脑筋,主动发问,并能随机应变: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设法使交谈持续下去。
为使自己说得有信心、有兴趣,在讨论之前可做些准备,从听读的材料中吸取营养,复习必要的词汇,尽可能提高说话的质量。
这样练习,就会越说越敢说、越爱说了。
六、写英语的能力
懂得笔头上运用英语传递信息进行交际,是学好英语的手段,也是学习的目的。
写是四项技能中最难的一种,因此要重视写的训练。
高中的写与初中的写有明显的区别。
初中学生说什么写什么,是“写话”。
高中学生要琢磨组句成段,联段成文,考虑篇章结构,而且语体从口语逐步发展为书面语。
因此,需要注意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就某个专题与同学一起讨论、酝酿并收集资料,最好能从图书馆找到英文资料。
有了材料就能确定要写的内容。
第二步,理清思路,用英语拟定提纲,保证文章的逻辑性。
第三步,开始打草稿,一气呵成。
第四步要修改稿子,细心推敲,纠正错误,润色定稿。
最后誉写清楚。
像这样写出的文章可做到思维清晰、文字通达,语言运用基本正确。
高中学生的自学能力不仅表现在以上几方面,例如还有如何利用自己的母语,适当进行汉英对比,做一点翻译,发现英汉语言结构,乃至两种语言的思维表达方式的异同,对深入理解和掌握英语有好处,也有助于提高自己汉语的表达能力。
为了很好地培养自学能力,充分发挥学习的潜力,我建议,同学们应在教师的帮助下制定学习计划,定期检查和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进步和问题,采取对策,努力提高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刘道义等. 新高中英语教与学[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123——125.
[2]何广铿《英语教学法基础》,暨南大学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