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国内航运业碳排放市场发展分析研究报告
我国水路运输碳排放现状及减碳路径分析
![我国水路运输碳排放现状及减碳路径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188f6dd4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30.png)
我国水路运输碳排放现状及减碳路径分析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国的经济得到了腾飞,但是与此带来环境破坏也成为了我国需要面临的问题之一,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提出了低碳经济的经济发展策略,有效地保护了我国环境,运输作为一种必要的经济交流手段是中国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水路运输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港口和航运两部分组成,承担了我国90%以上外贸货物的运输工作,在有力保障国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消耗大量化石能源,排放了大量二氧化碳,是交通运输业碳排放主要贡献者之一。
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我国水路运输碳排放现状及减碳路径。
关键词:我国;水路运输;碳排放现状;减碳路径引言近期,2030年“碳达峰”和2060年“碳中和”问题已成为我国的热点问题,并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
交通运输业是社会主要碳源之一,备受全社会持续瞩目,发展低碳交通势在必行。
近些年来我国经济得到了持续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环境问题,交通运输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成为了碳排放的“重灾区”,针对这一现象我国应当加强水路运输质量,降低运输中碳排放量,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
1水路运输1.1水路运输特点水路运输具有环保性,通过全球温室气体排放总量占比来看,水路运输的碳排放量仅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的3%左右,这样的碳排放占比微乎其微,不会对环境造成极其恶劣的影响,并且水路运输还具有较高的经济性,通过与铁路运输成本的比较,水路运输所需要的成本相对较低,并且由于熟路运输不需要架设轨道等硬件设置,使得水路运输成本较低,水路与公路运输相比,其成本也只占公路运输成本的10%左右,并且能够长距离地运输,其运载量也比铁路、公路运输量多,通过分析可以得知水路运输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节约成本,降低碳排放量,实现交通运输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通过水路近些年来的发展来看,水路运输方式完全符合我国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水路运输对于能源的消耗较小,并且排放的废气量较少,具有节能的优点,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得知,我国普通载货汽车的油耗量远高于水路运输的油耗量,同等距离下按照比例计算,普通载货汽车的油耗量是水路运输的8倍,所以大力发展水路运输能够有效地缓解碳排放给环境带来的问题,切实践行低碳环保经济发展理念[1]。
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分析报告
![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0d1e5d35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9f.png)
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分析报告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分析报告2023年,对于全球各行各业而言,环保问题早已成为了重中之重。
而其中,运输行业作为其中最重要的支柱行业之一,自然也成为了环保问题的一个重要领域。
本报告将重点分析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情况,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减排建议,以便推进运输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运输行业碳排放情况数据分析据全球能源与资源研究中心的数据,运输行业对全球碳排放量的贡献占比一直保持在20%以上,份额之大可见一斑。
具体到几种交通工具,道路运输、船舶运输、航空运输对碳排放的贡献分别为72%、12%、16%。
在大多数国家提出了减排目标的背景下,这一数据令人警醒,需要我们提出有效的减排措施。
1. 道路运输道路运输作为最为普及的交通工具,碳排放问题尤为突出。
据世界能源理事会的数据,汽车尾气排放是道路运输的最大排放来源,其排放量占道路运输总排放量的81%。
此外,道路运输车辆的数量和里程不断增加,这也加剧了其碳排放问题。
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到2030年,世界的公路运输预计将增长70%,而且在这个增长率高的过程中,道路运输的碳排放问题也迫切需要解决。
2. 船舶运输虽然船舶运输的贡献不及道路运输,但随着贸易全球化加剧,其排放贡献也日益增加。
而船舶的排放具有长期性和复杂性,这让排放治理对于船舶运输来说变得更为困难。
据国际海事组织的数据,船舶的碳排放问题在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中排在第七位,其排放占全球工业排放的3.1%。
而在特定区域,如地中海和北海,船舶排放的比例则高达20%至30%。
因此,对于船舶运输来说,只有引入更为先进的技术治理手段才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3. 航空运输航空运输作为最为高效的交通工具,其安全、快速和高效的特性吸引了众多乘客,但也引发了环保问题。
据国际民航组织的数据,航空运输碳排放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问题的2%,而随着亚太地区等经济社会的发展,航空运输的排放贡献也日益增加。
运输行业的碳排放与环境保护
![运输行业的碳排放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8fe59725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fb.png)
国际环保法规与政策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
该公约是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的重要法律文件,要求各国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运输行业作为排放大户,受到该公约的严格监管。
京都议定书
京都议定书规定了发达国家在2008-2012年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并建立了排放贸易机制(ET )、联合履行机制(JI)和清洁发展机制(CDM),鼓励各国通过合作实现减排目标,运输行 业的企业可以通过参与这些机制来履行减排责任。
培训驾驶员掌握节能驾驶技巧, 如合理控制车速、避免急加速和 急刹车等,以降低能耗和碳排放 。
发展新能源运输方式
01
02
03
推广电动汽车
鼓励使用电动汽车代替传 统燃油车,减少化石能源 消耗和碳排放。
发展氢能源交通
研发和推广氢燃料电池汽 车、氢能船舶和航空器, 实现零排放运输。
促进生物质能应用
利用生物质能作为燃料, 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降低运输行业的碳排放 。
运输行业的碳排放与 环境保护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06
目录
• 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概述 •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 运输行业减少碳排放的策略与措施 • 运输行业环保法规与政策 • 未来展望
01
运输行业的碳排放概述
运输行业碳排放现状
01
运输行业是全球碳排放的主要 来源之一,占全球碳排放总量 的约25%。
0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全球气温上升
由于大量温室气体排放, 全球气温不断上升,引发 极端天气事件。
自然生态系统破坏
气候变化导致生物多样性 减少,破坏自然生态平衡 。
海平面上升
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 上升,威胁沿海城市和低 洼地区。
航运市场分析报告
![航运市场分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45c109c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87.png)
航运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当前航运市场进行全面分析,以提供对市场动态的深入洞察。
通过对航运市场的分析,我们将为读者提供有关市场趋势、竞争环境和发展机会的信息。
2. 市场概述航运市场是全球贸易和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涵盖了海运、空运和陆运等多个领域。
随着全球贸易的增长和物流需求的不断增加,航运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2.1 海运市场海运市场是航运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
目前,全球大部分贸易都依赖于海路运输。
随着亚洲地区对全球贸易份额的提升,海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长。
2.2 空运市场空运市场是航运市场中增长最快的领域之一。
它在迅猛发展的电子商务行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跨境电商的兴起,空运市场的需求不断增加。
2.3 陆运市场陆运市场包括公路运输、铁路运输和内河运输等。
在一些地区,陆运市场在物流链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随着全球物流需求的增加,陆运市场也在不断发展。
3. 市场趋势分析通过对航运市场的趋势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市场的发展方向,并预测未来的市场走势。
3.1 数字化转型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航运企业开始加速数字化转型。
通过引入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区块链等技术,航运企业能够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提供更好的客户服务。
3.2 环境可持续性环境可持续性是当前航运市场的重要议题之一。
由于航运业对环境的影响较大,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对减少碳排放和控制污染提出了更高要求。
航运企业需要采取可持续的措施,以符合环保标准。
3.3 区域市场发展差异不同地区的航运市场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亚洲地区,由于制造业的发展和出口贸易的增长,海运市场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而北美和欧洲市场则受到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等因素的影响。
4. 竞争环境分析航运市场竞争激烈,各大航运企业都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竞争力,以争夺更多市场份额。
4.1 主要竞争对手在海运市场中,全球主要航运企业包括丹麦的Maersk、瑞士的MSC、中国的COSCO等。
它们凭借庞大的船队和全球化的服务网络,成为市场的主要竞争对手。
浅析航运业聚焦双碳目标的研究
![浅析航运业聚焦双碳目标的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9b394c32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e3.png)
浅析航运业聚焦双碳目标的研究◎ 张海波 吴成结 刘志戈 广州航海学院摘 要:在我国双碳目标(指的是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大背景和国际海事组织温室气体减排的战略目标(力争全球航运业在2050年前后实现净零排放)下,碳减排是整个航运业所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必然的发展趋势。
加强清洁能源的应用是船舶实现从低碳走向碳中和、零碳发展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航运业;双碳目标;甲醇1.航运业聚焦双碳目标的研究背景海洋是我们人类的生命之源,它产生了人类生活在地球上至少50%的氧气,是我们地球上大多数生物多样性的家园。
古话说得好:“靠海吃海”,航运业作为凭借海洋基础发展的行业,产业链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为保护海洋、保护地球做出贡献。
国内船舶公司应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战略部署,坚定不移地走绿色发展道路,就要始终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融入整体战略,矢志不渝推进建设世界一流绿色船舶业。
2.航运业碳减排存在的问题航运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必需基础产业之一,也是碳排放的重要来源之一。
据交通运输部统计,2021年全国内河通航营业性货运量占全社会总运量的15.80%、货物的周转量可以占到全社会周转总量的52.97%,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提供了强有力支撑。
相对应的是,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是我国各行业部门中增长较快的部门,目前我国交通领域碳排放就占全社会排放的11%左右,其中水路运输就占一半以上,约占总量的6.5%以上,表明水运行业实现碳达峰面临着巨大挑战。
2.1绿色动力船舶产能短缺全球第六大班轮公司海洋网联船务(O N E)首席执行官J e r e m y N i x o n4月4日在新加坡2023海事周开幕式上表示,如果航运业要在2050年前实现脱碳目标,从现在起,每年需要订造4000艘绿色燃料船舶。
未来船舶清洁能源将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由于随着渐进式减排的要求、技术成熟度、基础设施建设进度、减排贡献度等多种原因,逐步形成一种燃料独霸的局面。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3aab40a02020740be1e9b91.png)
航运业碳排放与管理政策碳排放现状与预测 管理政策现状及动向航运业碳减排技术与潜力船舶运行基本原理 海上运输节能减排措施 减排措施潜力与成本预估航运行业碳管理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目录2 5 13 16 2 3 5 6 11碳排放现状与预测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结论将矛头直指温室气体的排放。
根据国际海洋组织的最新报告,航运业在2007年的碳排放近10亿吨,数年间其碳排放量增长了近1倍(如图),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3%。
很多研究指出航运业承担了全世界将近90%的运力,其单位碳排放也远远低于其它类型的运输方式(如表)。
但国际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CO2排放急剧增加,日益引起了社会舆论及环保组织的不满。
3月14日欧洲环境署(EEA)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航运业是“目前最不受管制的空气污染来源之一”。
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报告也指出,如果航运业对碳排放不加以控制,将在2050年增长近5倍,占全球总排放的18%(如图)。
不同运输方式下运输每吨货物的碳排放量比较运输方式CO2排放(t/gCO2)飞机(航空运输)~500现代货运(卡车、汽车)~60-150现代货运(火车)~30-100海运轮船~10-40 数据来源:/co2-emissions-shipping-goods.航运业碳排放与管理政策管理政策现状及动向虽然航运业被认为是最具碳效益的运输方式,但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环保组织却从没有对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航运业经营风险放松警惕。
从国际海事组织建立之初,就一直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努力着。
根据《京都议定书》,国际航空碳减排和航海碳减排分别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来分别进行减排管理。
而在EU-ETS设计阶段,欧盟就已经将航空碳税和航海碳税考虑在内。
与航空碳税不同的是,目前国际上仍然没有任何一部强制性的法律文件要求航运业践行碳减排。
在欧盟单方面提出的航空碳税被广泛抵制之前,欧盟在国际航运业碳减排方法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质性行动或方案,其主要原因是国际海事组织从1973年就开始积极推动全球性的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对基于市场的减排政策工具颇为看重。
航运大数据分析实验报告(3篇)
![航运大数据分析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19c1da4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87.png)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日益繁荣,航运业作为国际贸易的重要支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然而,航运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市场波动、运输成本上升、环境保护要求提高等。
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提高航运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大数据分析技术在航运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实验旨在通过航运大数据分析,探究航运市场的运行规律,为航运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航运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二、实验目的1. 理解航运大数据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航运大数据的采集、处理和分析方法。
3. 应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对航运市场进行深入分析。
4. 为航运企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提高航运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三、实验内容1. 数据采集本实验选取了以下数据源:(1)航运公司运营数据:包括航线、运力、运费、运输时间等。
(2)市场交易数据:包括船舶交易价格、船舶类型、交易时间等。
(3)宏观经济数据:包括GDP、汇率、贸易数据等。
2. 数据处理(1)数据清洗:去除重复数据、缺失数据,确保数据质量。
(2)数据整合:将不同来源的数据进行整合,形成统一的数据格式。
(3)数据转换:将非结构化数据转换为结构化数据,便于分析。
3. 数据分析(1)市场趋势分析:分析航运市场整体发展趋势,如运费波动、运力变化等。
(2)航线分析:分析不同航线之间的运费差异、运输时间差异等。
(3)船舶分析:分析不同类型船舶的交易价格、交易频率等。
(4)宏观经济影响分析:分析宏观经济因素对航运市场的影响。
4. 可视化展示将分析结果以图表、地图等形式进行可视化展示,便于直观理解。
四、实验步骤1. 数据采集:通过互联网、数据库等途径获取航运大数据。
2. 数据处理:使用Python、R等编程语言进行数据清洗、整合和转换。
3. 数据分析:运用统计学、机器学习等方法对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
4. 可视化展示:使用Tableau、Power BI等工具进行数据可视化。
航运业的碳排放与环境规制
![航运业的碳排放与环境规制](https://img.taocdn.com/s3/m/6c4343ad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43.png)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升, 航运业将越来越多地采 用清洁能源,如液化天 然气(LNG)、生物燃 料等,以降低碳排放。
船舶能效提升
通过优化船舶设计、改 进动力系统等方式提高 船舶能效,实现同等运 力下的碳排放减少。
航运业数字化
数字化技术有助于提升 航运效率,减少空驶、 降低能耗,进而减少碳 排放。
航运业碳排放趋势
国际合作与政策调控
随着国际社会对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各国纷纷出台措施限制航 运业的碳排放,推动航运业向低碳转型。
技术创新与应用
航运业积极寻求技术创新,如应用清洁能源、提高船舶能效等,以 降低碳排放。
市场竞争与绿色品牌
越来越多的航运企业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积极采取减排措施,以 树立绿色品牌形象和应对市场竞争。
国际合作需求
航运业是全球性的行业,要有效降低碳排放,需要各国政 府和国际组织加强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统一的环境规制 。
政策调整风险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未来各国政府可能进一步加强 对航运业的环境规制,航运公司需要密切关注国际政策动 态,以应对可能的政策调整风险。
05
未来展望与建议
航运业低碳发展趋势
加强国际政策协调与合作
制定国际航运碳减排协议
在国际层面,各国应共同制定航运碳减排协议,明确减排目标和 时间表,确保全球航运业同步减排。
共享最佳实践
各国间共享航运业低碳发展的最佳实践,促进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 推广与应用。
绿色航运融资支持
通过国际金融机构合作,为绿色航运项目提供融资支持,推动航运 业低碳转型。
航运业的碳排放与环境规制
汇报人:名字 2023-11-20
• 航运业碳排放现状 • 国际环境规制与协议 • 航运业的减排技术与策略 • 环境规制对航运业的影响与挑战 • 未来展望与建议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_谢守红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_谢守红](https://img.taocdn.com/s3/m/4dc3d0a8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74.png)
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_谢守红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问题日益严重。
为了有效应对气候变化及减少碳排放,中国政府开始重视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问题,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降低碳排放。
本文将对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方法及影响因素进行探讨。
首先,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方法主要包括两种方式:底层测算和顶层测算。
底层测算主要是通过调查和统计各种运输工具的能源消耗量和运输量来计算碳排放量。
这种方法需要大量的数据收集和统计工作,但计算结果相对准确。
顶层测算是通过统计经济指标、人口数据以及运输业增长速度等来估算碳排放量。
这种方法不需要大量实际数据,但由于估算方法的抽象性,计算结果相对不准确。
因此,一般采用底层测算和顶层测算相结合的方式来得到比较准确的数据。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运输需求的增长:随着人口增长和城市化的进程,交通运输需求不断增加。
人们出行频率和距离的增加,会导致交通运输业的能源消耗和碳排放量的增加。
2.车辆类型:传统燃油车辆的碳排放量较高,而新能源车辆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
汽车的类型和比例对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有着重要的影响。
3.能源结构:交通运输业主要依赖石化燃料,而化石能源燃烧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进而增加碳排放量。
如果能够推广利用清洁能源,如天然气或电力,将会有效减少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
4.交通管理:优化交通管理,减少拥堵情况,可以降低汽车的行车阻力,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5.技术水平:提高交通运输设备的燃烧效率,控制排放物的处理,采用先进的技术和装备,可以有效降低碳排放量。
为了降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碳排放,中国政府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例如,实施国家燃油效率标准、推广新能源汽车、加强对尾气排放的监管和控制、提高公共交通的便利性等措施。
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可以减少碳排放,还可以改善交通状况和人民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中国交通运输业碳排放的测算及影响因素是一个复杂的问题。
物流运输能耗与碳排放问题
![物流运输能耗与碳排放问题](https://img.taocdn.com/s3/m/5a348093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2b.png)
仓库在运营过程中需要保持恒温、恒湿等环境条件,这需要 消耗大量的能源,如电力、燃气等,这些能源的消耗会产生 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
物流信息碳排放问题
信息传输
物流信息在传输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能源和资源,如服务器、网络设备等, 这些设备的运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
信息处理
物流信息的处理需要消耗大量的计算资源和存储资源,如云计算、大数据等技 术,这些技术的运行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
CHAPTER 03
物流运输碳排放问题
运输工具碳排放问题
公路运输
公路运输是物流运输的主要方式之一,但同时也是碳排放 的主要来源。运输工具如货车、客车等在行驶过程中会产 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
水路运输
水路运输的碳排放量相对较低,但仍然存在一定的排放问 题。船舶在航行过程中会产生一定的二氧化碳排放。
物流运输能耗与碳排放的影响
对环境的影响
物流运输的能耗与碳排放是造成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
对经济的影响
物流运输的高能耗和高碳排放也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影响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CHAPTER 02
物流运输能耗问题
运输工具能耗问题
运输工具能耗高
物流运输过程中需要大量使用各种运输工具,如货车、船 舶、飞机等,这些工具的能耗较高,是物流运输能耗的主 要来源之一。
运输效率低下
由于运输网络规划不合理、运输方式选择不当等原因,导 致物流运输效率低下,增加了运输过程中的能耗。
运输工具技术水平较低
目前,我国物流运输工具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例如老旧 车辆、船舶和飞机等,这些工具的能耗更高。
仓储设施能耗问题
航空业的碳排放与治理措施
![航空业的碳排放与治理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0f2a9fa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a.png)
研究并应用碳储存技术,将捕获的二 氧化碳储存到地下或海底。
航空业碳排放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
研究航空业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探索如何平衡经济发展和碳排放控制。
碳排放与环境影响
研究航空业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评估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贡献。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航空器在运行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燃 料,这是航空业碳排放的主要来源。
不同类型和航线的航班产生的碳排放 量不同,长途国际航班和低效的老旧 机型产生的碳排放量相对较高。
航空器制造过程中的碳排放
航空器的制造需要经过多个环节,包 括原材料开采、加工、组装等,这些 环节都会产生碳排放。
新机型的研发和制造过程中,需要进 行大量的试验和验证,这些过程也会 产生一定的碳排放。
03
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碳排放对环境的影响
航空业碳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 气事件频发、海平面上升等问题。
高空排放对臭氧层和环境造成影响,对人类健康 和生态平衡造成潜在威胁。
航空业碳排放对全球碳循环和生态系统的平衡产 生负面影响,需要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治理。
02
航空业碳排放原因
航空器运行产生的碳排放
协议的实施与监督
建立有效的实施和监督机制,确保协议的落 实和执行,同时促进各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建立与完善
01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原理
通过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将碳排放权作为一种商品进行买卖,以市场
手段降低航空业的碳排放量。
02
碳排放交易机制的实施
制定合理的排放配额,建立交易平台和监管体系,鼓励航空公司参与交
05
未来研究方向
航运市场发展现状分析
![航运市场发展现状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71252c4b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2d86b49.png)
航运市场发展现状分析航运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承担着货物运输、人员出行和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航运市场也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变革。
目前,航运市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货物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的需求推动了物流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航运市场的发展。
此外,航运行业的技术进步也为市场发展带来了机遇。
航空货运和船舶技术的不断改进,提高了运输效率和安全性,促进了市场的发展。
然而,航运市场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全球经济增长放缓和贸易保护主义的影响导致了全球航运市场的不稳定。
贸易战和关税壁垒的出现使得货物运输需求受到了影响,风险和不确定性增加。
其次,环境问题也成为了航运市场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航空和船舶的碳排放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国际社会对减少碳排放的要求也逐渐增加,船舶和航空公司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应对环境问题。
从市场竞争的角度来看,航运市场也发生了一些变化。
传统的航运公司正在面临来自航空公司和互联网物流平台的竞争。
航空公司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使得航运市场的竞争愈发激烈,互联网物流平台则提供了更加便利和高效的货物运输服务。
总的来说,航运市场正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航运市场的需求将继续增加。
然而,市场的不稳定性和环境问题也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风险。
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提高竞争力,航运公司需要加大技术创新和环保投入,提高运输效率和服务质量,以满足客户的需求。
航运市场是全球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之一,承担着货物运输、人员出行和旅游观光等重要功能。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贸易的增加,航运市场也经历了持续的发展和变革。
目前,航运市场发展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随着全球贸易的增加,货物运输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尤其是在亚洲地区,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和对资源的需求推动了物流需求的增加,进一步推动了航运市场的发展。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78a8c613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07.png)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你知道吗?当我们在享受世界各地的商品和服务时,航运业就像一个默默付出的大力士,在海洋上穿梭不息。
但这个大力士也有自己的烦恼,那就是碳排放。
让咱们先来说说航运业为啥会有碳排放这个问题。
航运业里那些巨大的船舶,可都是烧油的大家伙。
它们在海上航行,就跟咱们开车烧油一样,会产生大量的废气排放。
一艘大型集装箱船跑一趟长途,排放的二氧化碳可能比你想象的多得多。
就拿我之前的一次经历来说吧。
我有次去海边度假,正好碰上一艘大型货轮进港。
那家伙,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蓝天白云的背景下特别显眼。
当时我就在想,这得对环境造成多大的影响啊!咱们再来看看航运业碳排放的具体情况。
据统计,全球航运业每年排放的二氧化碳量相当惊人。
而且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增长,航运活动越来越频繁,碳排放的数量还在上升呢。
这其中,不同类型的船舶碳排放也有差别。
像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这些常见的船舶,由于它们的运输任务重、航行里程长,往往是碳排放的大户。
而且船舶的大小、新旧程度、航行速度等因素,也都会影响碳排放的量。
那么,航运业碳排放会带来哪些危害呢?首先,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会加剧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气温升高、海平面上升等一系列问题。
这对咱们生活的地球可是个巨大的威胁。
其次,排放的废气中还可能含有一些有害物质,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空气质量造成损害。
想象一下,美丽的海洋被污染,可爱的海洋生物受到威胁,那得多糟糕啊!为了应对航运业的碳排放问题,各方也是绞尽了脑汁。
技术创新就是一个重要的手段。
比如说,研发更加节能环保的船舶发动机,提高燃油的利用效率,减少废气的排放。
还有一些新型的燃料也在研究当中,像液化天然气、生物燃料等等。
国际上也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和法规,来约束航运业的碳排放。
比如设定碳排放的标准,对超过标准的船舶进行处罚。
一些航运公司也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主动采取措施减少碳排放。
他们优化航线规划,避免不必要的航行;加强船舶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以降低能耗。
2023中国航运报告
![2023中国航运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450ed9e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3.png)
2023 中国航运报告概述本文档是关于中国航运行业的2023年报告。
报告旨在分析中国航运行业的发展状况、现状和未来趋势,并提供对此行业的深入了解。
1. 中国航运行业概况1.1 航运行业基本概念航运行业指的是通过航空、航天、船舶等交通工具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的一种行业。
航空运输主要以飞机为交通工具,航天运输则是指的太空探索和航天器运输,而船舶运输是指通过水路进行货物或人员运输。
1.2 中国航运行业发展历程中国航运行业自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快速发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的航空、航天和船舶运输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中国的航空公司逐渐崭露头角,在国内外航线上都有了较好的市场占有率。
中国的航天事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成功发射了多颗卫星和载人飞船。
船舶运输方面,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船舶生产和航运国家之一。
1.3 中国航运行业现状目前,中国航运行业正面临着许多机遇和挑战。
一方面,中国的经济增长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促进了航空和航天运输的需求增长。
另一方面,航空和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创新也为航运行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会。
然而,航运行业也面临着环境保护、运力供给不足等问题。
2.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2.1 中国航空运输基本情况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消费能力提高,对航空出行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
中国的航空公司不仅在国内市场上获得了较高的市场份额,也在国际航线上展现了竞争力。
2.2 中国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格局中国的航空运输市场竞争激烈,几家大型航空公司垄断了主要航线。
国内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主要体现在票价、航班频次、服务质量等方面。
2.3 中国航空运输发展趋势未来几年,中国航空运输市场有望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航空出行的需求仍将持续增长。
此外,随着技术的进步,航空器的燃油效率和空中交通管理的改进,中国航空运输将更加安全和高效。
3. 中国船舶运输发展现状及趋势3.1 中国船舶运输基本情况中国是全球最大的船舶生产和航运国家之一。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eaddf9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4797f3e.png)
航运业碳排放研究报告摘要:一、引言:二、航运业碳排放现状:航运业的碳排放主要来自燃料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二氧化碳。
根据统计数据,航空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碳排放的2%至3%,而船舶业的碳排放量占全球总碳排放的2%。
航运业的碳排放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与全球经济增长和贸易活动的增加有关。
三、航运业碳排放趋势分析:预计未来几十年,全球航运业的碳排放量将继续增加。
这主要是因为全球商品贸易和旅游需求的增加,以及航运业规模的扩大。
同时,航运业的碳排放和全球气温升高之间存在正向反馈关系,这也将加剧气候变化的影响。
四、减少航运业碳排放的措施:1.提高航运燃料的能效。
航空和船舶行业可以采用更加能效的燃料,如生物燃料和电动燃料。
此外,航空和船舶引擎的设计也可以进行改进,以提高能效。
2.推广碳捕获和储存技术。
航空和船舶行业可以考虑使用碳捕获和封存技术,将排放的二氧化碳捕获并储存起来,以减少碳排放的量。
3.减少空运和船舶业务量。
通过优化供应链和交通合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航空和船舶业务量,以降低碳排放的数量。
4.推行碳排放交易机制。
建立碳排放交易市场,对航空公司和船舶公司的碳排放进行定量和监测,以鼓励航空和船舶行业减少碳排放。
5.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合作,制定更加严格的环境保护法规和政策,以推动航运业减少碳排放。
结论:航运业的碳排放是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提高航运燃料的能效、推广碳捕获和储存技术、减少航空和船舶业务量、推行碳排放交易机制以及加强国际合作和政策支持,我们可以减少航运业的碳排放,保护环境和气候。
3. 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 (2024). Climate Change 2024: Mitigation of Climate Change. Geneva: IPCC.以上是一份关于航运业碳排放的研究报告,通过对航运业碳排放现状和趋势的分析,提出了减少航运业碳排放的措施和建议。
航运行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范文
![航运行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6eb5593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6c.png)
航运行业发展研究分析报告范文引言:航运行业是全球贸易及人员流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对航运行业发展进行研究和分析,探讨其未来发展的趋势和可行性,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一、行业背景分析:航运行业作为全球化的标志之一,不仅对货运具有重要意义,亦是旅游及人口流动的重要载体。
近年来,航运行业发展迅速,全球市场竞争激烈。
然而,由于船舶运输及国际贸易的快速增长以及环境保护的需求,航运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二、经济因素影响:航运行业的发展与全球经济紧密相关,经济增长意味着航运市场的扩大和需求的增加。
例如,全球各大经济体的贸易关系紧密,国际贸易的增长对航运需求起到了推动作用。
三、技术和创新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的推动,航运行业也面临着诸多机遇。
例如,无人驾驶船舶的技术进展将使得航运行业更加高效和安全。
四、环境问题和可持续性发展:近年来,环境问题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之一,航运行业也受到了环保压力。
为了推进可持续性发展,航运行业需要采取更多的环保措施,例如减少碳排放和使用更环保的燃料。
五、政治因素的影响:尽管本文不涉及政治,然而政治因素对航运行业的发展仍有一定影响。
政府间的贸易政策和合作关系将直接影响航运行业的发展和竞争。
六、市场竞争和供需平衡:航运行业市场竞争激烈,货物运输市场供需平衡是航运公司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航运公司需要根据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优化。
七、人员培训和技能提升:航运行业的专业技能和人员培训也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面。
培养和吸引优秀的人才,提升员工的技能水平将有助于提高航运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八、国际合作及行业协会的作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航运行业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并积极参与行业协会的工作。
通过共同努力,推动行业的共同发展和利益的平衡。
九、金融和投资环境:航运行业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金融和投资环境对航运公司的发展至关重要。
航运公司需要与金融机构保持良好的关系,寻找合适的资金支持。
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和趋势
![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和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150fe106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d5.png)
我国航空货运业现状和趋势1. 引言1.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重要性我国航空货运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运输高附加值、高速度、高可靠性货物的重要任务。
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航空货运业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通过航空货运,可以实现跨国货物的快速配送,带动经济的增长,促进产业升级和贸易繁荣。
航空货运也是国家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对国家整体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国内经济发展中,也在全球贸易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航空货运业的健康发展对维护国际贸易秩序和全球供应链的畅通至关重要。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和国际贸易的日益活跃,我国航空货运业的重要性将进一步凸显。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重要性在于其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对国际贸易的支撑作用以及对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作用。
我们有必要深入研究我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发展趋势,为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和指导。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本文旨在探讨我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趋势,对该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
通过研究该领域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在世界航空货运市场中的地位和竞争力,为相关政策制定和企业战略规划提供参考依据。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航空货运业作为重要的物流方式,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对外贸易的推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研究我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趋势,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把握国际市场的需求变化和竞争态势,提升我国航空货运业的整体竞争力。
航空货运业的发展也与国家的战略发展密切相关,对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增长、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深入研究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和趋势,可以更好地指导我国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推动我国航空货运业朝着更加高效、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2. 正文2.1 我国航空货运业的现状分析一、运力不断增加:近年来,我国航空货运业的运力不断增加,航空货运航线也在不断扩展。
我国航空碳排放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我国航空碳排放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94ed21d172ded630a1cb685.png)
摘要院航空运输为出行者提供高效尧便捷的飞行服务的同时袁运输过程的碳排放对大气造成的污染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焦点问
题袁也给中国的民航运输业带来巨大的减排压力遥 有效地识别碳排放的驱动因素及分析各因素的影响程度是实现减排的关键遥
在计算中国航空运输业 2000要2017 年碳排放并分析其演变特征的基础上袁通过对 Kaya 恒等式变形和采用对数平均指数分解
消耗和能源排放因子并进行累加计算得到碳排放总量[8]遥 根据 IPCC 给出的估算移动源中化石能源燃烧排放
的野自上而下冶方法袁基于叶从统计看民航曳的能耗数据 E 与碳排放因子 I 的乘积袁计算得到碳排放总量 C袁碳
排放因子取 3.11数据来自 2000要2017 年叶国际统计年鉴曳袁航空运输业周转量尧航空运输业增加值数据来自
第36 卷第 6 期 2019 年 12 月
华东交通大学学报 Journal of East China Jiaotong University
Vol . 36 No . 6 Dec . 袁 2019
文章编号院1005-0523渊2019冤06-0032-07
我国航空碳排放发展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
石钰婷袁吴薇薇袁李晓霞
目前袁国内外学者对碳排放的影响因素已有广泛研究袁主要集中于交通运输尧建筑业尧农业等领域遥 根据 研究方法的不同袁 可分为经济计量分析和因素分解分析遥 经济计量分析主要是通过建立 IPAT 等式或 STIRPAT 模型袁对人口尧经济尧技术等影响因素进行多元回归分析[2]遥 高标等运用 STIRPAT 模型将吉林省 1999要2011 年交通运输业碳排放分解为人口尧人均 GDP尧单位 GDP 能耗尧交通运输投资额等影响因素袁并 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3]遥 在碳排放影响因素的分解分析中袁常用的分解方法有结构分解分析 渊SDA冤与指数分解分析渊IDA冤两种遥 Ang B W 等对传统的指数分解算法进行了改进袁提出了 LMDI 法[4]遥 与传 统的指数分解法相比袁LMDI 法可以完全分解残差袁且具有聚集一致性袁已成为目前因素分解应用最为广泛 的方法之一遥Timilsina G R 等运用 LMDI 法对部分亚洲国家的交通碳排放影响因素进行研究袁表明除了人均 GDP 和人口因素外袁能源结构和排放效率也是主要影响因素[5]遥 王海燕等利用 LMDI 模型袁对我国综合交通 运输体系碳排放变化影响因素进行分解袁结果表明院运输强度和运输结构为主要促进因素袁能耗强度为主要 抑制因素[6]遥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比较研究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比较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d19acf257375a417866f8fb1.png)
排放量可以用以下公式来计算:
二、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分析
碳排放主要针对电力生产过程 中消费煤的碳排放量。
1.碳排放系数分析
2005年,全国电力生产量为
P — 碳排放量
(1)燃料的碳排放系数
2 5 0 0 2 . 6 亿千瓦时,其中火电
Mi — i 化石能源消费量 Xi — i 化石能源碳排放系 数
根据净热值和碳排放因子, 20473.4 亿千瓦时,占 81.9%;2008 通过计算,焦炭、汽油、煤油、 年,全国电力生产量为 34668.6 柴油、燃料油和液化石油气的碳 亿千瓦时,其中火电 277900.8
政策论坛ZHENGCELUNTAN
交通运输业碳排放量比较 研究
□ 解天荣 王静
摘 要:本文对各种运输方式的碳排放量,各种运输方式完成单 位周转量以及主要运输工具完成单位周转量的碳排放量进行了研 究和计算。 关键词: 交通运输; 化石能源; 碳排放系数; 碳排放量
一、全国碳排放现状
1.全国化石能源消费现状
2.化石能源的碳排放系数分析
(1)煤炭的碳排放系数(X 煤) 煤炭主要可以分为褐煤、烟煤、无烟煤以及半无烟煤等几种。
不同类型的煤,其净发热值以及碳排放因子不一样,最终碳排放系
数也不一样。由于全国煤炭的消费结构不可得,因此本文采用以标
准煤为单位的煤炭碳排放系数。通常情况下,燃烧 1 吨标准煤的煤
炭能排放 2.66~2.72 吨二氧化碳,本文选取 2.70 作为以标准煤为
输业,水路运输业,民用航空业,
管道运输业}
表7 交通运输业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量 ( 千克/吨公里)
i — {原煤,原油,汽油,
煤油,柴油,燃料油,液化石油
气,天然气,电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航运业碳排放与管理政策碳排放现状与预测 管理政策现状及动向航运业碳减排技术与潜力船舶运行基本原理 海上运输节能减排措施 减排措施潜力与成本预估航运行业碳管理展望与建议 参考文献目录2 5 13 16 2 3 5 6 11碳排放现状与预测近几十年来,气候变化问题越发受到人们的重视。
随着研究的逐步深入,其结论将矛头直指温室气体的排放。
根据国际海洋组织的最新报告,航运业在2007年的碳排放近10亿吨,数年间其碳排放量增长了近1倍(如图),约占全球碳排放量的3.3%。
很多研究指出航运业承担了全世界将近90%的运力,其单位碳排放也远远低于其它类型的运输方式(如表)。
但国际航运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CO2排放急剧增加,日益引起了社会舆论及环保组织的不满。
3月14日欧洲环境署(EEA)最新发布的报告中指出,航运业是“目前最不受管制的空气污染来源之一”。
同时,国际海事组织(IMO)的报告也指出,如果航运业对碳排放不加以控制,将在2050年增长近5倍,占全球总排放的18%(如图)。
不同运输方式下运输每吨货物的碳排放量比较运输方式CO2排放(t/gCO2)飞机(航空运输)~500现代货运(卡车、汽车)~60-150现代货运(火车)~30-100海运轮船~10-40 数据来源:/co2-emissions-shipping-goods.航运业碳排放与管理政策管理政策现状及动向虽然航运业被认为是最具碳效益的运输方式,但国际海事组织和国际环保组织却从没有对由于气候变化而引起的航运业经营风险放松警惕。
从国际海事组织建立之初,就一直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而努力着。
根据《京都议定书》,国际航空碳减排和航海碳减排分别由国际民航组织(ICAO)和国际海事组织(IMO)来分别进行减排管理。
而在EU-ETS设计阶段,欧盟就已经将航空碳税和航海碳税考虑在内。
与航空碳税不同的是,目前国际上仍然没有任何一部强制性的法律文件要求航运业践行碳减排。
在欧盟单方面提出的航空碳税被广泛抵制之前,欧盟在国际航运业碳减排方法几乎没有任何的实质性行动或方案,其主要原因是国际海事组织从1973年就开始积极推动全球性的航运业温室气体减排,对基于市场的减排政策工具颇为看重。
全球航海碳排放交易体系(METS)在未来有较大的实现可能,甚至也将未来与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UETS)接轨作为最终的实施方案,这一点基本符合欧盟的预期。
但是,欧盟航空碳税的严重受挫,使其如坐针毡。
前不久,欧盟发表声明表示将考虑在2013年开启第一步行动,即对海上运输所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进行监测、报告和核实(MRV)。
从欧盟委员会公布的文件来看,欧盟国际海运碳减排政策的基本架构和主要内容包括以下4个方面:1. 适用范围:包括全程或者部分是在欧盟成员国港口之间进行的海运活动,只要船舶有航段在欧盟区域内,不管其排放行为是否发生在欧盟区域内,均适用该政策。
2. 适用对象:所有驶入、驶出和途经欧盟成员国港口的船舶。
3. 减排措施:欧盟委员会提出了四项可能采取的具体减排措施。
(1)建立排放补偿基金,由船舶所有人或者管理人为排放二氧化碳的船舶缴纳。
(2)船舶强制性减排目标。
欧盟将根据历史排放量或者船舶能效指数,为每一艘船舶设定强制性减排目标。
(3)排放权交易机制,参考EU-ETS,将海运碳排放纳入欧盟碳排放交易体系。
(4)征收排放税,船舶可在每次靠泊港口时或按照年排放量缴纳税金。
4. 法律责任:包括罚金、禁止开展海运业务等处罚。
虽然减排共识在业界凝聚,但最终达成仍需漫长时间。
即使欧盟不行动,IMO在全球一致的强制减排政策方面的进展也不容忽视。
2011年7月15日,国际海事组织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第62次会议通过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和“船舶能效管理计划”两项标准。
这是IMO历史上首次通过适用于所有国家船舶的、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相关的强制性能效标准。
按照这两项标准,新造船舶的能效(节能环保效率)将在2015~2019年间提高10%,2020~2024年间提高20%,2024~2028年间提高30%。
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可援引相关免除条款,将“新船设计能效指数”的适用期限推迟到2019年后。
然而,经过多年的努力,IMO和UNFCCC除对航运业的效能标准提出建议外,尚未对全球航运业提出强制性的减排规范。
在不远的未来,IMO很有可能出台一个覆盖全球的航运业温室气体市场化减排机制。
这一机制的建立将对近年来增长迅速的中国航运业产生巨大的影响。
2012年以来,交通运输部已经针对航运业减排的市场措施开展全面研究。
一方面,交通运输部已和国家发改委等部门密切沟通,在国家温室气体排放谈判的总体框架下,尽可能“迟滞”部分发达国家在国际海事组织之外所采取的征收航海碳税等单边行动。
另一方面,交通运输部正在组织相关科研院所展开研究,对不同市场措施的利弊进行研判,并考虑先在国内航运业内部试运行碳交易或碳税二者之中的一种模式。
受技术等因素限制,目前尚未确定一个成熟方案。
4航运业的排放具有移动性和无界性的特点,其低碳发展也具有独特的模式。
在航运业碳减排方面,国际海事组织(IMO)做出了很多努力,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在这一部分,我们会在IMO研究成果与相关学术研究资料的基础上,从管理操作和技术设计两个方面总结航运行业的节能减排途径与潜力。
船舶运行基本原理任何船舶航行时必须的能量形式是推力、电能和热能。
供应这些能量的装置是推进装置、发电装置和供汽装置,这三个装置都直接消耗燃料。
船舶二氧化碳排放量正比于船舶燃料使用量。
从广义上讲,燃料消耗的增加跟速度的立方和功率输出成正比关系,而输出的功率是船舶克服流体动力学和空气动力学阻力的基本保障。
准确的说,船舶的前进需要克服三种阻力:阻力类型产生源影响因子占船舶总阻力的比例*摩擦阻力船体与水的接触面水下船体面积,形状和表面阻力特性阻力(藤壶、藻类和海洋植物在船体表面的聚集增生;螺旋桨表面的粗糙程度);阻力大小正比于船速的平方低速-90% 高速-45%残余阻力船舶前方的波阻船体尾部的涡流阻船体构造配置;水线以下的船体暴露量;船速越高,阻力增大得越快波阻:低速-5% 高速-40%涡流阻:低速-3% 高速-5%空气阻力船舶上层建筑上层建筑的空气动力特性;无风情况下,阻力大小正比于船速的平方以及面向风的(或面对的行进方向)船舶横截面面积低速-2%高速且有大量外露横截面-10%*数据来源:(MAN Marine, 2007)在固定航行周期内速度的情况下,这三种阻力的总和决定了船舶主要发动机最小的有效功率输出。
值得注意的是恶劣的气候条件会极大的增加阻力。
另外需要考虑的会决定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的因素还有螺旋桨效率,发动机选用,船舶工作周期。
航运业碳减排技术与潜力螺旋桨效率由于螺旋桨本身就是在尾部湍流的位置运作,这种典型的船尾位置放大了表面阻力以及分流和涡流效应。
螺旋桨叶片必须克服的阻力会随旋转速度和船体、舵与螺旋桨叶片之间的湍流边界层流而加剧。
正因为如此,从螺旋轴,到所得的推进器推力,最终到形成的船速,功率量一直呈现非线性减少的关系。
由阻力高峰而引起的恒定功率输入下螺旋桨的速度降低被成为“重”螺旋桨状态。
能减轻这种重螺旋桨状态的设计因素包括螺旋桨叶片尺寸和间距、相对于水的推进速率、旋转速率和叶片数量。
船用发动机大多数远洋货船均采用了非常大的低速二冲程发动机,直接连接到螺旋桨轴(没有离合器或减速齿轮)。
二冲程船用发动机具有高功率输出(最多可接近85兆瓦),相对高效率(约50%的燃料能量被直接传送到螺旋桨轴),而且适于通过直接喷射燃烧重质燃料油。
一些非常大的货船和客船和渡轮需要更多的加速动力,都建有中速四冲程的船用柴油(MDO)或重燃油(HFO)引擎。
相比于那些已经经过几代污染减排周期设计周期的陆用传统柴油发动机,这种高温燃烧和低质量的燃料相结合,导致温室气体排放非常的高。
船舶工作周期工作周期不同,对发动机功率和辅助动力需求也不同,因此燃料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一样。
此外,工作周期也涉及到操作因素(如路线和停港时间)这些也跟燃料使用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关系。
对于某些用途(例如,集装船)来说,船速很重要,而对另一些用途(冷藏货物)来讲,辅助动力很重要。
一些工作周期的特点是多个短暂停留(艘滚装货船,渡船),其他是长期出境航行最后回航时只有压舱物(如石油和许多其他油轮)。
有些船舶的货物在途中会有所有权的变更导致出行改道和次佳路线航行(例如散货船),而有些则是受时间限制,可能需要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航行。
这些和其他工作周期相关因素与国际海运的商业性质有关,并都对二氧化碳排放量有重要影响,在考虑具体的温室气体减排方案,必须将其纳入评估范围。
海上运输节能减排措施在船舶推进原理的基础上,将已有的航运业节能减排措施大致分为一下几类:船舶设计、发动机设计、推进系统、其他技术类措施,以及管理运作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每一个措施都适用于所有类型的船舶。
下面总结了各个类别下的常见措施以及每个措施在不同用途和船舶中应用的平均燃料消耗减少率(最大的潜能估计)。
总体船舶设计船舶尺寸、排水量、规模、装载和压载状态下的操纵特性和船体结构均对一定工作周期下的船舶燃料使用有很大的影响。
在可行的范围内,用较轻的同种性能的材料,减少压载物以及优化比例(船体大小,船体上层建筑等等)能减少能耗。
另外,船艏在吃水线下的球形延伸设计可以使大船舶在商业速度行驶中改善船体周围的水流,明显地减少阻力,从而降低能耗。
空气润滑系统通过传递简单导流板装置的作用,空气可以被压缩抽取并在船底形成薄层空气膜,有效润滑船体与水的接触面,从而减少了摩擦阻力。
虽然这项措施会消耗辅助抽取功率,却能减少那些低速航行且有大表面积船体的船舶15%的燃料使用量,减少集装箱船和车辆运送船8%的燃料使用量。
发动机设计发动机的设计,尺寸大小和功率输出对燃料使用和碳排放有决定性的作用——就此而言,在船舶设计期间采用适合船舶大小与预期工作周期性质的最高效发动机能最大程度地减少燃料消耗。
在发动机设计方面,用传统的发动机-螺旋桨轴直接连接的方式(柴油电驱动)取代耦合电驱动有最大的降低燃料消耗的潜能(高至30%),特别是对于轴负载和运行情况变化频繁(比如频繁调动)的情况。
其次,收集废气余热将其转化为电能能直接减少发动机或辅助动力机的燃料需要,余热还可以用作其他船上功能,例如燃料加热。
4%7%7%9%4%2%15%20%0%5%10%15%20%25%规模比例效能减轻压载轻量材料构造最优船体尺寸拦截调整片螺旋轴线校准空气润滑球状船艏长荣航运集团向三星重工订购的L 型环保船舶的船体结构上除了有最新的环保设备外,船用气囊还采用新型高张力钢材(HT47),最佳压载水和船型设计,并达到省能源、低排放之目的,比同期环保船舶多节省15%的燃油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