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各地区的农业类型、区位条件
中国地理之中国的农业

48
五、林业
•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 为主。 •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
温带的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 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 亚热带的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 南部沿海各省(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
33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34
四川江油用800亩油菜花拼出李白头像
35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
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 来出现“北移南迁”的趋势。
黑龙江 辽宁
北移南迁
四川盆地、
黄淮海平原
华南地区
36
甘蔗 生长习性:喜温 、喜湿 、生长期长
37
➢ 是我国主要制糖原料。 ➢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24°N以南的热带、亚热带
——北方春播玉米区。 面积约占全国36%, 总产量占全国40%。 ——黄淮海春夏播玉 米区。面积占32%, 总产量占34%。 ——西南山地玉米区。 面积占22%,总产量 占18%。
我国是世界玉米的产销大国,总产量仅次于美国。 24
我 国 九 大 商 品 粮 基 地
25
商品粮 基地
①生产条件和基础好的地区:
46
四、水产业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和海洋水产。根据生产方式又可分 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我国的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 一位。我国发展水产的水域条件优越,陆地上河湖面积广 大,养殖历史悠久;海洋方面,自北而南,依次有渤海、 黄海、东海、南海等广阔水域。
影响我国东南部水产业分布的因素:
(完整版)农业地域类型

农业地域类型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在一定地域内的较稳定的、区域性的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1.热带雨林迁移农业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
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
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
分布地区:南美洲亚马孙河流流域、非洲刚果盆地等地广人稀的热带森林及其边缘地区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2.季风水田农业季风水田农业是潮湿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一种独特类型的农业。
主要集中在东亚、东南亚、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季风水田农业是一种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亚洲的季风水田农业有以下特点:一是小农经营:季风水田区的水稻生产以家庭为单位。
由于人均耕地少,每户耕种的田地很少。
我国南方每户耕种的水稻田一般都少于1公顷。
二是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农民在田地里精耕细作,使稻谷的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但是由于生产规模小,每户稻谷的总产量不大。
受传统观念及经济水平的制约,农民将收上来的稻谷的相当一部分留作自用,而送到市场上出售的稻谷很有限。
三是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农民一般从事手工劳动。
虽然近一二十年来,利用电力进行灌溉、脱粒等发展较快,化肥、农药的使用量也逐步提高,但从总体上看,季风水田农业的机械化水平和科技水平还比较低。
四是水利工程量大:灌溉是水稻生产的基础。
季风区水旱灾害频繁,对水稻生产威胁很大。
小农经营无力建设水利工程,需要政府大力投资并组织水利工程建设。
五是科技水平低;六是种植经验丰富。
解决措施:加大科技投入,适度扩大种植规模等。
3.种植园农业种植园农业是热带地区种植单一经济作物的大规模的密集型商品农业,广泛分布在拉丁美洲、东南亚、南亚以及撒哈拉以南非洲。
农业区位条件

农业区位因素1自然条件:地形、气候(光照、热量、降水、昼夜温差大小)、水源、土壤(1)地形条件:山区由于地表崎岖、土层较薄、耕地面积较少(坡度大于25°的山地)不宜发展种植业,宜发展牧业或林业,由于山区垂直地域差异显著,适合发展立体农业和多种经营;草原面积广阔、牧草茂盛、适合发展畜牧业;平原地区因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适合发展种植业。
(注意特殊的地区: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是原始森林)气候条件:包括光照、热量、降水、气温日较差(光热条件与农作物种类分布、复种制度和产量的关系最为密切)(2)判断光照是否丰富,看云雾多少。
一般降水少、水汽少的地方云雾少、光照充足。
一种情况是:深居内陆、离海远、受海洋水汽影响小、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如:我国西北地区),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
二种情况是:受高压控制降水少,光照充足。
三种情况是:处于湿润气流的背风坡,降水较少,光照条件较好。
四种情况是:海拔高、空气稀薄、云雾少、光照充足(如:青藏高原)。
光照不足的典型地区:西欧(因常年受西风的影响,各月降水均匀、云雾较大、光照不足,不适合发展种植业,适合多汁牧草生长而发展畜牧业);四川盆地(因气候湿润、地形闭塞、云雾较大、光照不足,是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云贵高原,云雾较大。
(3)热量是否丰富的判断依据:一是看纬度:低纬度地区或热带、亚热带地区热量丰富;中纬度地区或温带地区夏季热量丰富;高纬度地区终年寒冷,热量不足。
二是看海拔高度:同一纬度地区海拔越高、温度越低,反之海拔低热量较丰富。
三是看地形对冷气流的阻挡情况:冬季四川盆地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温度高,是因为四川盆地北部有秦岭、大巴山对冬季风的阻挡,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弱,加之地形闭塞,热量不容易散失。
(注意光照充足不一定热量丰富)(4)降水多少的判断:高压控制降水少,低压控制降水较多;风由陆地吹向海洋降水少,风由海洋吹向陆地降水较多;离海远降水较少,离海近,一般降水较多;暖流增加湿润程度;寒流加剧干燥程度。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_中国的农业

太湖平原
d农业“新,特,优”产品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民收入水平低。
社会经济条件(市场、交通、历史、加工工业、爱好、技术)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饲料充足;
闽南三角地区
珠江三角洲
绿洲
河套平原 宁夏平原
河西走廊
汾河谷地 渭河平原
重要农业生产基地
• 地位:目前,我国农耕区畜牧业在畜产品生产中占主要 地位,是城乡居民食用肉、奶、禽、蛋的主要来源。我 国的猪、牛、羊肉产量居世界第一位。
• 区位条件? • 有大量的农作物秸杆、加工工业的副产品和部分粮食,
饲料充足;劳动力丰富;国家政策扶持;畜产品的市场 需求量大;饲养技术较先进
国家奶牛良种补贴
积极建设优质高产的人工草场;改良畜禽品种;推广 科学养畜的先进方法;加大政策支持;积极开拓国际 国内市场;走养殖——销售——加工——信息服务一 条龙的产业化道路
如何加快我国畜牧业的发展?
四、水产业
• 水产业:指在水域中进行天然捕捞、采集,或者人工 养殖有价值的水生生物的生产部门。
• 水产业包括淡水水产业和海洋水产业。根据生产方式 又可分天然捕捞和人工养殖两大类。
• 我国发展水产业有哪些优越的自然条件? • 在海洋方面:有广阔(300万平方千米)的海域、浅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和新疆四省区。(中温带)
我国播种面积最大的油料作物,地
主区要分分布在布黑龙江最、吉广林、的内蒙古油料作物。是世界上
生产油菜籽最多的国家。 松辽平原是我国最主要的大豆生产基地,黑龙江的产量最多
大豆既是粮食作物,又是油料作物,同时也是副食品的重要原料,营养价值高,
高中地理新课程必修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比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
业。不同肥力的土地,表现出的生产力不同。
地形对农业的影响也较大,坡度大于18°就不利于发展种植业,宜
地形
发展牧业或林业,山地自然带的垂直分异使农作物的分布随海拔而 不同。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宜发展种植业。
山地适宜发展畜牧业、林业、副业、立体农业。
⑤1996年,我国北方苹果大量滞销,导致苹果销售
大幅度下跌
市场(供过于求)
阅读:“绿色农业”(P61)回答以下问题
1、什么叫绿色农业? 2、绿色农业的关键技术是什么?
3、绿色农业以什么为核心?
4、什么叫绿色食品?
无污染,无公害的营养食品
5、绿色农业的根本途径是什么?
更新传统观念、依靠技术进步,降低生产成本,注重生态经营
自然条件、经济技术条件、国家政策
能举出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特点的例子吗?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徙相似,其实味 不同“ 我国糖料作物分布是:“南蔗北甜” 海南岛以水田为主,一年三熟稻, 三江平原以旱地为主,一年一熟麦。
“春播、夏锄、秋收、冬藏” 反映了农业生产的什么特点?
二、农业生产的特点
政策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七: 以前,北方一到冬 季,每家每户都会 购买几十斤甚至上 百斤的大白菜存在 家里,如今再也没 有这种现象了,请 问是为什么?
交通
农业区位因素 农业地域类型
一、农业区位因素
材料八:
太空玉米能结出6~7个“棒子”,长出5 种颜色,而且味道比普通玉米好。
水分
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水分是绿色植物 进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又是动植物生存、生长所需要的各
农业区位条件分析

(4)与美国商品谷物农业比较: 相同点:①农业地域类型相同;②地广人稀,农产品商品率高;
③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④交通便利; ⑤市场广阔;⑥工业比较发达; ⑦农业生产过程的自然条件相似。
(1)穿过该地区的特殊经纬线:
纬线①是_23°26′N_
经线②是__75°E____
经线③是___90°E
(3)图示省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试分析 该地区生产棉花的有利条件和主要制约因素。(8分)
有利条件:晴天多,光照充足;砂性土壤,利于棉花根系伸 展;有高山冰川融水提供灌溉水源。 主要制约因素:水资源不足。
灌溉农业(绿洲农业)区位分析
1.典型地区:我国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
南疆及中亚、西亚、北非(埃及)等
(原因:人多地少,经营规模小;季风气候,多水旱灾害。) (4)请从自然条件与社会经济条件上分析该国农业的区位因素:
自然条件:季风气候,雨热同期,适合水稻生长; 集中分布在平原、丘陵地区,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主要分布在河流的中下游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社会经济条件:人口稠密,劳动力资源丰富; 人均耕地少,种植水稻可缓解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亚洲有悠久的水稻种植历史,经验丰富且稻米是人民喜爱的粮食 作物。
•
加强交通建设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 量。01:36:3201:36:3201:36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安全在于心细,事故出在麻痹。20.12.1520.12.1501:36:3201:36:32December 15, 2020
•
踏实肯干,努力奋斗。2020年12月15日上午1时36分 20.12.1520.12.15
八、混合农业
影响农业区位因素

利用、改造 农技 良种、机械、化肥、农药等
------
喷灌 西北干旱地区(发展灌溉)—— 发展种植业
无土栽培
无土栽培是根据植物生长发育需要的各种养分, 配制成营养液,让花卉植物直接吸收,所以无土栽培 也称为营养液栽培或水培。它与土培相比,具有花多、 型大、味浓、色艳、花期长,节约养分、水分和劳力, 清洁、无杂草、病虫害少等优点。
第三章 第一节 农业区位因素与地域类型
影响农业区位的因 素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的活动。
水稻种植业
林业
牧业
渔业
副业
我国的农业分布大体上是东耕西牧、南稻、北麦,若四 地区调换一下类型,可行与否?为什么?
一、区位的概念:
所谓“区位”,包含两层含义: 一方面指该事物所在的位置; 另一方面指该事物与其它事物之间 的空间联系。
❖
相信相信得力量。20.12.152020年12月 15日星 期二5时11分4秒20.12.15
谢谢大家!
❖
生活中的辛苦阻挠不了我对生活的热 爱。20.12.1520.12.15Tuesday, December 15, 2020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05:11:0405:11:0405:1112/15/2020 5:11:04 AM
梯田
修建梯田有 没有限制?
土壤
无土栽培
下列农业生产活动是怎样利用和改造自然因素:
(1)江南丘陵茶园的喷灌。(改善水源) (2)塑料大棚栽种蔬菜。(调节阳光、温度、水 ) (3)云贵高原修筑梯田。(改造地形) (4)三江平原沼泽地排水发展种植业(。改造水分条件) (5)南方水稻田施用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6)西双版纳的多层人工经济林。
中国农业的区位地理的综合分析

中国农业的区位地理的综合分析一、东北区(黑、吉、辽)1、自然条件分析(1)长冬严寒但夏季温顺,日照时刻较长,一年一熟;年降水量平均达400—600mm,属潮湿半潮湿区,灌溉水源充足。
(2)东北平原地势低平,土层深厚,遍布肥力较高的黑土,对农业机械化耕作极为有利。
(3)冻土广布,保证了土壤有较好的墒情。
(4)沼泽地面积专门大,也已通过排干水分来开发利用,但在开发中也引起了气候变干,因此沼泽地开发不宜过量。
(5)本区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农作物在秋季降霜早或春季温度低时会受到低温冷害,农作物大幅减产。
2、农业特色(1)以玉米、春小麦为主的商品粮基地,要紧在三江平原和松嫩平原。
(2)以大豆、甜菜为要紧经济作物,大豆产量占全国的1/3以上,出口量占全国90%以上,黑龙江是我国最大的大豆产区。
甜菜产量占全国一半以上,以松嫩平原为最多。
(3)其它经济作物有亚麻、柞树(柞蚕)、苹果、烤烟等。
二、黄河中下游区(陕、晋、豫、鲁、京、津)1、自然条件分析:(1)多数地点属于暖温带,夏季气温相当高,农作物多为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大部分地区雨季短,降水集中在七、八两月,春旱(春季和初夏洪涝)威逼农业生产是个普遍问题。
由于气候比较干燥,多数地点灌溉水源不足。
(2)华北平原、渭河平原、汾河谷地的许多地点,盐碱危害专门严峻。
(3)黄土高原的黄土由较细的粉沙颗粒组成,便于耕作,黄土含有许多氮磷钾等养分,比较肥沃。
但土质疏松,地表无植被爱护,水土流失严峻。
2、农业特色:(1)冬小麦、玉米为要紧粮食作物,要紧分布在华北平原,其次是渭河平原、汾河谷地。
黄土高原谷子种植较多,山东丘陵和低山甘薯种植较多。
(2)棉花是本区最要紧的经济作物。
冀、鲁、豫三省是我国最大的产棉区和商品棉基地,渭河平原和汾河谷地也是重要的产棉区。
本区植棉的有利条件:夏季气温高,对棉花生长有利;秋季晴天多,对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也有利;再加上粉沙性的土壤适宜棉花根系的生长发育。
中国农业地理

中国农业地理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家经济和人民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中国的农业地理因地域广阔和多样化的气候、土地和地形条件而变化多样。
本文将探讨中国农业地理的特点和挑战。
中国的农业地理可以分为几个主要区域:东部沿海地区、中部平原地区、西南山地地区和西北高原地区。
每个地区有其独特的气候和土地条件,从而决定了种植业和养殖业的类型和规模。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最发达的农业地区之一。
这个地区温暖湿润,适宜种植水稻、小麦、玉米和蔬菜等作物。
此外,该地区有丰富的水资源和适宜的土壤质量,使得大规模养殖业得以发展,如养殖鱼类和虾类等。
中部平原地区是中国主要的粮食生产区。
这片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小麦、玉米、大豆和棉花等作物。
农民在这里实行大规模的现代化农业生产,采用机械化作业和先进的农业技术。
西南山地地区地势崎岖,气候多变。
这里的农业主要集中在山区内的河谷地带。
农民种植水稻、玉米和茶叶等作物,同时养殖家禽和畜牧动物。
这个地区以其独特的农产品而闻名,如云南的普洱茶和四川的牛肉干。
西北高原地区是中国最干旱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畜牧业的重要地区。
农民在这里以养殖动物为主,如绵羊和牛。
他们依靠草原和人工灌溉系统提供的饲料来维持养殖业。
尽管中国农业地理的多样性和潜力,但仍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地理条件对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例如,西北高原地区的干旱气候限制了农民种植作物的选择,使其更多地依赖畜牧业。
此外,一些地区的气候不稳定,易遭受自然灾害,如洪水和干旱,这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不确定性。
其次,土地资源有限。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需要大量的土地来满足日益增长的人口需求。
然而,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导致大量农田转为城市和工业用地,农民面临着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第三,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不均衡。
虽然中国农业已经取得了显著的进展,采用了机械化作业和现代化农业技术,但不同地区之间的差距仍然存在。
一些地区面临人力资源短缺和技术水平低下的问题,导致农业生产效率低下。
2022高考地理人教版总复习学案-9.2-农业地域类型-含解析

农业地域类型第二节必备知识自主诊断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易混易错美国中部平原的商品谷物农业生产中小麦区有两个,其中北部种植春小麦,南部种植冬小麦。
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生产中,小麦为冬小麦。
二、以畜牧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关键能力整合突破考向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规律·深化整合1.季风水田农业与商品谷物农业的比较2.季风水田农业生产特点的形成3.商品谷物农业生产特点的形成思路·典题透析【典例】(2019全国Ⅲ卷,3~5)稻谷是重要的粮食种类,粮食的充分供给和区域平衡是保障粮食安全的重要任务。
下图反映2014年我国不同省份的稻谷供需关系。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已不再成为我国主要稻谷余粮区的是()A.黄河下游区B.长江中游区C.珠江下游区D.淮河下游区(2)与安徽省相比,黑龙江省稻谷供需盈余的主要条件是()A.人均耕地多B.农业劳动力多C.复种指数高D.淡水资源丰富(3)我国水稻种植重心北移会导致稻谷()A.出口数量扩大B.运输成本上升C.流通效率提高D.储存难度增加【素养解读】本组题主要考查我国粮食生产的区域差异及其变化,以及水稻种植重心北移的影响,旨在考查获取图文信息的能力和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体现了对区域认知、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等学科核心素养的考查。
【思路导引】[尝试解答](1)(2)(3)题组·训练突破角度1季风水田农业(2020湖南长沙重点中学联考)美国是世界稻谷主要生产国之一,其生产类似于商品谷物农业。
在国际市场上,我国大米的售价约为580美元/吨,美国大米510美元/吨,泰国大米440美元/吨,越南大米380美元/吨。
据此完成1~2题。
1.美国水稻生产的特点是()A.精耕细作B.水田生产C.高度机械化D.良性循环2.目前,美国稻米的生产成本低于中国而高于越南和泰国,其主要原因分别是()A.生产效率劳动力价格B.劳动力价格生产效率C.土地租金农业政策D.农业政策机械化水平角度2商品谷物农业下表为四个农业区在同一年度中的粮食作物生产统计表。
农业主要地域类型

二、大牧场放牧业
2.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业区位因素
气候温和,草类茂盛 地广人稀,土地租金低
提供基础 提供可能
距海港近,交通便利
提供便利
二、大牧场放牧业
3.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牧牛为促进牧牛业发展做了哪些工作? 4、阿根廷人建设大牧场,促进草原牧牛业发展的措施
D。不合理。理由:D离交通线远,而养鸡厂产 品易变质,需便捷的交通运输条件。
E。不合理。理由:E处近城镇交通线,地价高, 距河流较远,而B处离河流近,水源充足,相对地价 也低廉。 (2)A。养奶牛 B。种蔬菜 C。种果树
D。种小麦 E。养鸡厂
一、水稻种植业
1.分布:
亚洲水稻种植业分布图
东亚 南亚
东南亚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
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区位优势
1、气候: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水热资 源丰富。 2、地形:肥沃的河流中下游平原和河口 三角洲地区。 3、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4、水稻的单产很高,种植水稻可以缓解 人口对土地的压力和对粮食的需求。 5、稻米是人们喜爱的主要粮食。
阿根廷
南美洲的粮仓——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意思是没有树木的大草原。它位于阿根廷的中、 东部,面积约76万平方千米。潘帕斯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平坦的 沃野无边无际。阿根廷人总是夸耀这块富饶的土地,说从大西洋 岸边一直耕到西边的安第斯山麓,连一块石头也找不到。
潘帕斯草原的大部分土地已被开垦为农田和牧场。田里盛产 小麦、玉米等粮食。牧草丰美的草原到处是白色、黄色、黑色、 花色的良种牛群。
培养良种牛 改善交通运输条件 开辟水源 种植饲料
小结
一、农业地域类型 二、水稻种植业 1、主要分布: ▪ 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及东南亚热带雨林区 2、亚洲水稻产区优势区位条件 ▪ 高温多雨的气候,比较平坦的地形,人口稠密,劳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地理的各种农作物的生长条件及产地和区位优势)

农业地域类型的介绍迁移农业(特点:生产力低下、生产技术简单、不断迁移)区位因素:自然区位因素:热带雨林气候区,气候常年炎热多雨,植被茂密。
社会经济区位因素:人力为动力,不使用畜力,很少使用,工具生产技术极其简单,无固定土地,迁移种植。
迁移农业是一种古老的、比较原始的农业生产方式.这种耕作方式没有固定的农田,耕地选择在森林和草地茂盛的地区,农民通过砍伐、焚烧,在森林中清理出一片土地,用原始的方法种植农作物。
当这片土地土壤的肥力减退,不能再生长植物时,农民就放弃它,去开发另一片土地,所以称为迁移农业。
这种农业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导致生态平衡的破坏.如今,迁移农业主要分布在热带雨林地区的低地、丘陵地区,如东南亚的某些热带雨林气候区,非洲的刚果盆地,南美洲的亚马逊平原,我国海南岛和云南的某些少数民族也还有采用这种耕作方式的.迁移农业种植的农作物各不相同。
用这种方式种植的作物各地并不相同,在巴西的亚马孙河流域的印第安人,种的是玉米、木薯、豆子和土豆;居住在东南亚山区的丛林的部族,种的是山药、旱稻等.迁移农业的耕作十分粗放。
在一片土地上种的作物的品种不一,种植的方式杂乱无章,不成垄也不成行,作物长的有高有矮,看上去是一种落后现象,其实也是对热带雨林环境的一种适应。
热带雨林雨量大,雨点密集.混杂种植,作物高矮不齐,高的植株遮盖和保护了下面低矮和脆弱的植株,多层植物又逐层地阻止了热带暴雨对作物及对地面的袭击和冲刷。
另一方面,多种作物混杂,成熟的时间各不相同,可供食用的时间先后交错,避免了储存粮食的困难。
但是这种耕作方式是种上以后,不加任何管理,任其自然生长。
由于不向土地施肥,经过二三年或三四年,土地的养分除了作物吸收,雨水冲刷和细菌快速分解,使由焚烧植被留下的灰分营养元素消耗,每块土地仅能耕种0—20年,甚至更短的时间。
如果农民们周围的土地充裕的话,就等待植被基本恢复以后再行刀耕火种;如果土地不充裕,就只好加速其更替的速度,不等植被恢复,就再行刀耕火种.这样,火烧后留下的灰分营养就逐步减少,维持生长的年限就不断缩短,更替的速度就更快。
农业区位条件顺口溜

农业区位条件顺口溜长白山上农业好,
土地肥沃种庄稼。
气候适宜四季稳,
农作物丰收无烦恼。
北方大草原肥沃地,
种植黄豆和小麦。
干旱少雨气候偏,
灌溉设施保作物。
长江下游地势低,
水源丰富灌溉好。
水稻水果长势强,
农业丰收饱满饶。
西南高原地貌奇,
气候差异农作物宜。
稻谷茶叶增产忙,
全国领先产量高。
东南沿海海风味,气候温和适种植。
水稻菜类丰收好,海产品质量佳。
内蒙古大草原广,耕地辽阔作物忙。
草原牧民饲牛羊,奶制品好口感。
华北平原气候齐,农作物众多产丰饶。
小麦玉米增产忙,农业大省乐逍遥。
西北干旱土地荒,适宜麦类和油菜。
水利工程保底灌,农民笑开颜。
农业区位条件好,
国土广阔种庄稼。
气候地貌各异彩,
农作物丰收多欢笑。
(以上顺口溜,表述中国不同地区的农业区位条件)。
2022届高三地理(人教版通用)大一轮复习教案:必修2 第三章 第2讲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微专题一季风水田农业1.主要分布:亚洲季风气候区。
2.作物:以水稻为主。
3.区位条件4.生产经营特点灾难频繁,对水稻生产威逼大特殊提示(1)季风水田农业的特点可简记为“一大”“一小”(水利工程量大,小农经营),“一高”“三低”(单位面积产量高,商品率、机械化、科技水平低)。
(2)日本的季风水田农业已实现了生产机械化,进入了现代化阶段,商品率高。
考向季风水田农业(水稻种植业)的判读与分析(2021·江苏地理)下图是我国30°N四周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进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拉萨河谷地种植水稻是否可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粮食需求量大,市场宽敞;种植历史悠久,阅历丰富(2)不行行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如答可行,须提出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可行方法)解析(1)长江中下游平原属于水稻种植业,进展该农业的有利社会经济条件主要有人口密集,劳动力丰富;水稻市场需求量大;种植历史悠久,阅历丰富等。
(2)种植水稻,水热条件都要充分,但青藏高原地势高,气温低,降水少;水热条件不能满足水稻生长需要。
当然,只要青藏高原上能解决水热条件不足的问题,就可以种植水稻。
微专题二商品谷物农业1.分布:主要分布在美国、加拿大、阿根廷、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高考地理农业常识
在高考地理中,农业常识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农业常识:
1.农业区位因素:包括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技术条件。
自
然条件如气候(热量、降水、温差、光照)、地形、水源和土壤;
社会经济条件如市场、交通、政府政策、劳动力、资金、管理水平、种植历史等;技术条件如冷藏、良种、化肥、机械、农药等。
2.农业类型:主要包括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
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
水稻种植业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的季风区以及东南亚的热带雨林区,需要投入大量劳动力的精耕细作的集约农业。
商品谷物农业是世界上生产商品粮的主要地域类型,种植的作物以小麦和玉米为主。
大牧场放牧业是一种进行大规模商品畜牧业生产的农业地域类型,分布于干旱、半干旱气候区,地广人稀,地表主要为草原植被。
乳畜业是随着城市的发展而产生的一种面向市场的农业地域类型,其生产对象是奶牛,产品主要是牛奶及其制品。
混合农业是一种在同一农场中将种植业和畜牧业有机结合在一起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
3.农业生产的特点:包括地域性、季节性和周期性。
4.农业的投入因素:自然条件、劳动力、生产资料和科技。
5.农业按生产对象分类:包括农、林、牧、副、渔。
6.农业按投入分类:包括粗放农业和密集农业。
7.农业按产品用途分类:包括自给农业和商品农业。
在备考过程中,考生需要具体详细地理解、掌握有关农业区位因素的知识内容,锻炼和培养知识迁移应用的能力。
同时,要注意审题,挖掘题目中的隐含信息,确保答题全面、完整、不漏点。
中国各地区的农业类型及区位条件

商品棉:
旱涝黄淮平原盐碱冀中南、鲁西风沙北、豫北平原干旱、土地盐碱洪涝、化寒潮、沙尘暴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有①人口稠密,劳动利力丰富;②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④历史悠久,经验丰富;⑤国家政策支持。
不①伏旱严重;不利②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利化大,多洪涝灾害;③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危害。
灌溉农春小麦;业水稻。
经济作物:
甜菜。
糖料作物:
甜菜主要产区属干旱、土地荒漠地区,寒潮、化、降水少沙尘暴土地盐碱化。
有①交通便利;粮食作物:
绿洲农利②国家政策支持。
小麦。
业或灌溉农业经济作物:
棉花、甜菜、不①劳动力素质低;瓜果。
利②离市场远。
商品棉:
南疆。
糖料作物:
北疆是甜菜的主要产区水源缺干旱、土地沙漠乏;气沙尘暴化候干旱降水少有①劳动力丰富;利②市场广阔。
④灌溉水源充足。
不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利大,旱涝灾害较多。
有①人口稠密,劳动利力丰富;②市场广阔;③交通便利;④国家政策支持不利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甘蔗、蔬菜、花卉、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水稻种植业基塘农业(属混合农业)洪涝、台风。
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
粮食作物:
水稻种水稻。
植业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茶叶、桑蚕、亚热带水果。
商品粮:
成都平原。
干旱、水土流失洪涝。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地区自然区位因素社会和技术经济因素有①人口稠密,劳动利力丰富;②市场广阔;③国家政策支持。
不交通不发达利主要作物和农产品典型农业类型主要农业基地主要限主要自制因素然灾害地形崎岖,地表坡度大。
人教版地理必修第二册第三章第一节农业的区位选择

草原
400
旱地
半干旱区 半湿润区
畜牧业 河谷农业
800
水田
湿润区 森林
气候:
热量、 光照、 降水、 昼夜温差、 气象灾害
年降水量:大于400mm 平原
(湿润、半湿润)
种植业
小于400mm 灌溉水源
(干旱、半干旱)
畜牧业:西北、青藏地区
自然 因素
气候: 热量、光照、降水、昼夜温差、气象灾害
地形
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适于发展 种植业 。
农业的区位选择
农业区位问题
①分析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发展变化;
②分析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主导因素、 区位优势和限制性因素;
③评价某一地域农业生产活动的区位条 件;
(水稻)种植业
林业
畜牧业
家禽养殖——副业
渔业
农业:人类利用土地的自然生产力,栽培植物或饲养动物,
以获得所需要的产品,这就是农业。
广义农业是指包括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
1984年 水稻田
1995年 甘蔗地
2000年 鱼塘
2004年 花卉棚
Page 28
天津市汉沽区近年来出现了大面积的葡萄园, 而在几年前却很少,这是为什么?
市场
最终决定了农业生 产的类型和规模
(三)影响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
社会因素 ③劳动力 影响:劳动力的数量素质影响农业类型和经营方式 对策:劳动力丰富的地区可精耕细作,集约经营
1、结季合风水稻气生候长需雨要热的热同量期和水,分正条件好,满分析足为水什么稻水好稻生暖产喜主 要中湿分海的布气条在候热区件带? 。、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和温带季风气候区,而不包括地
水稻习性:水稻是好暖喜湿的短日照作物,播种期日均温需要稳 定在10~12℃,齐穗期的侯均温要求高于20~22℃。单、双季稻要 求年降水量分别在750毫米和1500毫米以上。
高中地理中国农业w

1. 人均农产品占有量偏低: 2.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较低: 机械化水平、农业科技水平还不高 抗灾能力弱、农业生产波动较大 3. 农业结构不合理: 种植业比重太大,林、牧、渔业比重小。 4. 农业“新、特、优”产品尚比较少,农业产业化水平低, 农民收入水平低。
5. 农业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污染严重:
如耕地减少、土壤盐碱化、草场退化沙化、森林面积 减少、土壤污染等,使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日趋频繁。
区域地理 P170页 考点二 不利
降水季节变化、年际变化大, 水旱灾害频繁 多大风、寒潮、暴雨、台风 等灾害性天气 多山、干旱地区面积广 耕地、林地比重小,后备土 地资源不足、垦殖费用高 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径流季节变化大
总量丰富、类型多样 农耕历史悠久、土壤肥沃
总量丰富,河川径 流量居世界第 6 位
• 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①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②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③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 为主。
三、中国的农业类型
(三)畜牧业 • • • •
畜牧业:指靠放牧或饲养牲畜而取得产品的生产部门。 我国畜牧业可以分牧区畜牧业和农耕区畜牧业两类。 牧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半干旱、干旱草原地区和青藏高原。 农耕区畜牧业分布在广大东部农耕区 (城郊农业) • 牧区与农耕区的界线:大体接近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主要农作物的地区分布差异
水稻: 秦岭—淮河 以南
(1)主要粮食 作物分布
春小麦:古长城以北
冬小麦:古长城以南 玉米 南疆 棉花:黄河、长江中下游地区和 花生: 山东、河南
(2)主要经济 油菜: 长江流域 作物分布 甘蔗:台湾、广西、广东、海南、云南等省, 四川盆地 甜菜:黑、吉、内蒙古、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沙尘暴
土地荒漠化、
土地盐碱化。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应注意节约水资源,水田改旱地,发展节水农业。
不利
①降水少,气候干旱;
②受寒潮、沙尘暴等灾害影响较多;
不利
河西走廊
新疆绿洲
有利
①地形平坦;
②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山前冲积扇,土壤肥沃;
④有灌溉水源。
有利
①交通便利;
②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有利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
④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冬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
温带水果。
种植业
商品棉:
黄淮平原
冀中南、鲁西北、豫北平原
旱涝
盐碱
风沙
干旱、
洪涝、
寒潮、
沙尘暴
土地盐碱化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不利
①水资源不足;
②春旱严重;
③降水季节和年示变化大,多洪涝灾害;
④多盐碱地和涝洼地,部分地区风沙危害较大。
水稻种植业
商品粮:
成都平原。
干旱、
洪涝。
水土流失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不利
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旱涝灾害较多。
不利
地区
自然区位因素
社会和技术经济因素
主要作物
和农产品
典型农
业类型
主要农
业基地
主要限
制因素
主要自然灾害
主要生态问题
备注
东南丘陵
有利
①亚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②灌溉水源充足;
②红壤酸性强,粘重,缺磷少氮,较贫瘠;
③降水季节和年示变化大,多洪涝灾害。
不利
交通不发达
宁夏平原
河套平原
有利
①地形平坦;
②光照、热量充足,昼夜温差大;
③土壤肥沃;
④有黄河水供灌溉。
有利
邻近包兰铁路,交通便利。
粮食作物:
春小麦;
水稻。
经济作物:
甜菜。
灌溉农业
糖料作物:
甜菜主要产区
属干旱地区,降水少
干旱、
②降水
④技术落后。
台湾岛
有利
①光、热、水分充足;
②西部平原地形平坦
③平原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①劳动力丰富;
②海运便利;
③农业技术先进;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甘蔗、
热带水果、
樟脑。
山地多
岛内市场狭小
台风
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不利
①山地多,平原少;
小麦。
经济作物:
棉花、
甜菜、
瓜果。
绿洲农业或灌溉农业
商品棉:
南疆。
糖料作物:
北疆是甜菜的主要产区
水源缺乏;气候干旱降水少
干旱、
沙尘暴
土地沙漠化
耕作制度:
北疆一年一熟;河西走廊和南疆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不利
①降水少,气候干旱;
②多沙尘暴和风沙危害。
不利
①劳动力素质低;②离市场远。
黄土高原
有利
①光照、热量充足;
②黄土肥沃。
有利
①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粮食作物:
谷子。
种植业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严重
耕作制度:
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不利
①地形沟壑纵横,支离破碎;
②降水少,水分不足;
③灌溉水源缺乏;
④水土流失严重。
不利
①交通不便。
云贵高原
有利
①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有利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不利
①岛内市场狭小
海南岛
有利
①光、热、水分充足;
②沿海平原地形平坦
③平原土壤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①国家政策支持;
②海运便利。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天然橡胶、
热带水果、热带花卉。
台风
风暴潮
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冬季反季节蔬菜的主要产区;
育种基地。
不利
①平原面积少;
②经常受台风危害
不利
不利
①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多洪涝灾害;
②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危害。
不利
四川盆地
有利
①地形平坦;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紫色土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
④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甘蔗、
油菜、
茶叶、
桑蚕、
亚热带水果。
中国主要地区的农业
地区
自然区位因素
社会和技术经济因素
主要作物
和农产品
典型农
业类型
主要农
业基地
主要限
制因素
主要自然灾害
主要生态问题
备注
东北平原
有利
①地形平坦广阔;
②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
③黑土深厚肥沃;
④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①人均耕地多;
②交通便利;
③机械化水平高;
④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③有利于多种经营。
有利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油菜、
茶叶、
亚热带水果。
立体农业
地形崎岖,地表坡度大。
红壤贫瘠
干旱、
洪涝。
水土流失,部分地区形成红色荒漠。
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应注重农业资源综合开发,发展生态农业和立体农业,。
不利
①丘陵地形,坡度大;
春小麦、
玉米、
大豆。
经济作物:
甜菜、
亚麻。
商品谷物农业
商品粮:
松嫩平原、
三江平原、
热量不足
干旱、
洪涝、
寒潮、
霜冻。
土壤侵蚀、
黑土流失、
湿地破坏。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不利
①纬度较高,热量不足,生长期短;
②降水变化大,多旱涝灾害;
③春秋季节易受寒潮、霜冻危害。
不利
华北平原
有利
①地形平坦;
②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茶叶、
热带水果。
坝子农业
地形崎岖
干旱。
水土流失(石漠化)
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不利
①地形崎岖;
②灌溉水源缺乏;
③土壤贫瘠。
不利
①交通不便。
青藏高原河谷地区
有利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地形平坦;
④土壤肥沃;
⑤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粮食作物:
青稞、
豌豆、
小麦。
河谷农业
热量不足
耕作制度:
一年一熟。
不利
①气候高寒,热量不足;
江汉平原、
鄱阳湖平原、
太湖平原、
江淮地区。
商品棉:
江汉平原、
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
水旱灾害
伏旱、
洪涝、
台风。
耕作制度:
一年两熟到三熟。
太湖平原既是商品粮基地,也是出口农产品基地。
不利
①伏旱严重;
②降水季节和年际变化大,多洪涝灾害;
③夏秋季节常受台风危害。
不利
珠江三角洲
有利
①地形平坦;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水稻土肥沃。
④河流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
④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甘蔗、
蔬菜、
花卉、
亚热带和热带水果。
水稻种植业
基塘农业(属混合农业)
珠江三角洲既是商品粮基地,也是出口农产品基地
洪涝、
台风。
耕作制度:
一年三熟。
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下降。
不利
长江中下游平原
有利
①地形平坦;
②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水热充足,雨热同期;
③水稻土肥沃。
④河湖众多,灌溉水源充足。
有利
①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②市场广阔;
③交通便利;
④历史悠久,经验丰富;
⑤国家政策支持。
粮食作物:
水稻。
经济作物:
油菜、
茶叶、
桑蚕、
亚热带水果。
水稻种植业
商品粮:
洞庭湖平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