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水课设
小学生农场课程设计

小学生农场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够掌握农场的基本概念,了解农作物的生长过程。
2. 学生能够认识并描述常见农作物的特点及其生长条件。
3. 学生能够理解农业对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实践等方式,培养观察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实施一个小型农场模型。
3. 学生能够通过团队合作,提高沟通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自然和农业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生态保护观念。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勇于探索、乐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 学生通过了解农业劳动的艰辛,学会珍惜粮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综合性课程,旨在通过实地考察、动手操作等教学活动,让学生了解农场的运作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学生特点:小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操作,对大自然有浓厚的兴趣,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结合实际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培养其观察、思考、实践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参与和表达机会。
通过课程目标的实现,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二、教学内容1. 农场基础知识:介绍农场的定义、功能及重要性,使学生了解农场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
- 教材章节:第一章《走进农场》2. 农作物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植物生长、成熟收割等过程,让学生了解农作物的一生。
- 教材章节:第二章《植物的生长》3. 常见农作物特点:介绍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等的特点、生长条件和用途。
- 教材章节:第三章《认识农作物》4. 农业环境保护:探讨农业活动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 教材章节:第四章《绿色农业》5.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动手操作农场模型。
- 教材章节:第五章《小小农场主》6. 团队合作项目:分组进行农场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精神。
中国农大 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2年)

082802 农业水土工程硕士培养方案(二年制)[ 2004-11-15 报道]一、培养目标培养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高级专门人才。
要求硕士研究生:1、较好的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团结协作精神及为科学勇于献身的精神,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系统的专门知识和技能;了解本学科现代理论和技术的发展水平,以及所从事研究方向的国内外发展动态;能用一门外国语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的书刊,具有较好的外语听说和科学论文写作能力;具备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或技术管理的独立工作能力;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严谨的科学态度和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
3、身心健康。
二、研究方向1.灌溉排水理论与新技术:主要从事农田水量转化过程与模型、土壤-植物-大气连续体水分迁移规律与节水调控原理、节水灌溉条件下作物需水估算模型、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非充分灌溉模式、喷微灌技术和设备、先进地面灌溉新技术和设备、灌溉自动控制技术与设备以及排水理论和技术、水盐动态监测、模拟和预报等方面的研究。
2.水利信息技术与应用:主要从事农业水管理和区域水资源管理中信息采集、传输和处理技术,3S技术在水管理和水土资源信息监测中的应用,水量量测与控制新技术,水土资源管理专家决策支持系统方面的研究。
3.水土资源与环境:主要从事"四水"转化机理和模型、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对水资源形成与水环镜的影响机制与评价方法、生态需水与区域水资源优化配套理论、农业化学物在土壤和水体中的迁移转化机制与模拟模型、污水处理与灌溉利用技术、水环境整理技术、水盐平衡与盐碱地排水改良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4.水利工程建筑:主要从事水利工程枢纽的优化布置和消能防冲技术、水工结构优化设计理论、水工建筑材料、渠系建筑物、泵站节能技术及渠道防渗、防冻胀技术等方面的研究。
农学专业课程设置表

农学专业代码:090101授予学位:农学学士修学年限:四年开设课程:主干学科:作物学主要课程:植物生理与生物化学、应用概率统计、遗传学、田间试验设计、农业生态学、作物栽培与耕作学、育种学、种子学、农业经济管理、农业推广学、植物病虫害学。
研究农作物栽培与育种广义的农学是指农学门类,狭义的农学是指农学专业,也就是农作物栽培与育种。
简单地说,如何选种、育种;如何增加农作物产量;哪些地方种植什么作物最好;在同样一个地方,怎么样进行轮作、兼作等等。
这些都是农学需要研究的问题。
农业工程修学年限:四年开设课程:机械制图与计算机绘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技术、电子技术、工程测试技术、生物学基础、农牧业生产基础、工程材料基础、工程结构基础、农业工程导论、农业机械与设备、土壤与水资源、农产品加工工程、设施农业工程、机械装备设计、农业工程项目规划与设计、工程项目管理、机电系统驱动与控制等主要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实习,训练,毕业设计等。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现代科学技术知识和工程实践能力的农业工程科学研究、设计规划、开发建设和管理、农业设施与环境、农业资源开发与利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集成与管理、自动控制与检测等方面的高级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专业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受到水利工程设计方法、科学研究方法及施工与管理的基本训练,具有水利工程的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等基本能力。
毕业生具备的专业知识与能力1.掌握水利、土木工程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农业水土工程学科的相关知识;2.掌握农业水利、水电、水保工程勘测、规划、设计、施工、管理和试验研究的基本技能;3.具有从事农业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及乡镇供水工程的规划、设计能力;4.了解国内外水利工程学科、农业工程学科及相夫学科的学科前沿和发展趋势;5.熟悉国家在水利水电工程建设、水资源开发与保护、水土保持方面的有关方针、政策和法规;6.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的能力;7.有较强的调查研究与决策、组织与管理,口头与文字表达能力,具有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处理和创新的基本能力。
水利类专业

水利类专业本专业补充标准适用于水利类专业,包括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简称水文专业)、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简称水工专业)、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专业(简称港航专业)、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简称农水专业)。
1.课程体系1.1 课程设置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
本专业补充标准只对数学与自然科学类、工程基础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与人文社会科学类课程的内涵提出基本要求,各学校可根据该基本要求设置课程。
1.1.1 数学与自然科学类课程数学类包括线性代数、微积分、微分方程、概率论和数理统计等知识领域。
自然科学类包括物理、化学、生态学(或环境学)等知识领城。
1.1.2 工程基础类课程水文专业:包括自然地理学、水力学必修核心知识领域;地理信息系统等可选核心知识领域。
还包括水利工程、运筹学和测量学等知识领域。
水工、港航、农水三个专业:包括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工程制图、工程测量、工程材料、工程地质、工程经济、计算机信息技术等知识领域。
还可包括电工电子学、水文地质等知识领域。
1.1.3 专业基础类课程水文专业:包括气象学、水文学原理、水文统计和地下水水文学必修核心知识领域;水环境化学、河流动力学、水文测验、水利经济和地下水动力学等可选核心知识领域。
水工、港航、农水三个专业:包括水利概论(或水利工程概论)、水力学、土力学、工程水文学、钢筋混凝土结构学等知识领域。
根据专业特色,还可包括弹性力学及有限元法、钢结构、河流动力学、海岸动力学、电工学及电气设备、水利计算、土壤学与农作学等知识领域。
水文专业:包括水资源利用、水环境保护必修核心知识领域;水文预报、水文地质勘察、水灾害防治和水文水利计算等可选核心知识领域。
还包括工程管理、水库调度与管理、河口水文学等知识领域。
在该专业的10个可选核心知识领域中,至少选5个领域为必修。
水工专业:包括水资源规划及利用、水工建筑物、水电站、水利水电工程施工、工程项目管理等知识领域。
《农田水利工程学》课程介绍

《农田水利工程学》课程介绍《农田水利工程学》是水利科学与工程学院农业水利工程专业的一门主干必修专业课,也是水利工程等专业的一门专业课,同时所属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是山西省品牌专业。
该课程的主要学习任务: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及其主要技术;学习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排系统的规划、设计方法以及灌排工程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以灌溉排水工程与技术为主要调节手段,来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的科学。
教学的最终目的应使学生能够胜任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及灌区管理任务,并有能力从事农田灌溉及排水基本原理方面的研究工作。
该课程具有以下特点:1.本课程教学突出了农田水利工程学的系统性与科学性,强调了农田水利工程中灌排并重,有机结合,这是灌溉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并体现了水利与农业结合的特色。
充实了灌排系统管理,灌排环境以及新技术、新方法,特别是现代信息化技术在灌排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这有利于开拓学生思路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2.课程内容上体现先进性,充分反映出近几年来国内外农田水利工程领域较成熟的最新研究成果。
如非充分灌溉的基本原理,作物水分生产函数与优化灌溉制度,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的质量评估,现代节水灌溉技术,灌区计划用水管理等。
所阐述的农田水利工程规划设计方法及灌排技术具有可操作性与实用性,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并紧扣农田水利工程设计规范的条款要求,加强了对农田水利工程师的综合素质培养。
3.本课程的章节体系层次分明。
如第一篇灌溉工程:从农田灌溉原理入手,进而灌水方法与灌水技术,再到灌溉系统规划设计。
这样从田间到渠系,环环紧扣,既符合灌溉系统规划设计工程实际,又能按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认识过程组织教学,使知识一步达到深化。
同样,第二篇排水工程:也是遵循先排水原理,再到排水技术,最后为排水系统的规划设计。
第三篇灌排管理:主要针对我国一直存在的重建轻管的倾向,着重加强了灌排系统管理的原理及基本经验。
幼儿园水稻主题课程设计

幼儿园水稻主题课程设计引言在幼儿园教育中,主题课程的设计可以帮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探索世界。
水稻主题课程是一个引人入胜的主题,它可以教育孩子有关农业、自然界和食物的知识,同时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团队合作和创造力。
本文将深入探讨如何设计一个幼儿园水稻主题课程,以促进儿童的综合发展。
第一部分:水稻的基本介绍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水稻主题,首先需要为他们提供水稻的基本介绍。
可以通过简单的故事、图片和模型来向他们展示水稻是什么,它是如何生长的,以及为什么它对我们的生活如此重要。
通过引导孩子们亲自接触水稻植株,他们将更容易理解这一主题。
第二部分:水稻的生长过程在这一部分,可以深入介绍水稻的生长过程。
可以让孩子们亲自种植水稻或观察大米的生长过程。
这将有助于他们理解种子发芽、幼苗生长、稻谷形成等过程,同时培养他们的耐心和责任感。
第三部分:水稻的文化和历史水稻在不同文化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可以通过故事、音乐、绘画和手工艺品来介绍不同地区的水稻文化。
这有助于拓宽孩子们的视野,让他们了解世界各地的人们是如何依赖水稻的,并且认识到多样性是值得尊重的。
第四部分:水稻与食物水稻是我们日常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通过烹饪活动来向孩子们展示如何制作米饭和其他水稻产品。
可以讨论水稻对我们健康的影响,以及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第五部分:环保和可持续性水稻种植对环境有很大的影响。
在这一部分,可以向孩子们介绍水稻种植的可持续性问题,包括水资源的管理和农药的使用。
通过讨论如何更好地保护我们的环境,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环保意识。
总结与回顾设计一个幼儿园水稻主题课程是一个有益的教育活动,可以帮助孩子们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文化价值、食物来源和环保问题。
通过引导他们亲自体验,观察和参与,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
这个课程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创造力、合作能力和责任感。
我认为,水稻主题课程不仅可以提供有趣的学习体验,还可以教育孩子们重要的价值观,如尊重环境、珍惜食物和尊重不同的文化。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课件

灌溉供水,计划播种时灌水1次,灌溉方法采用坐水种;生 长期灌水2次,灌溉方法采用地膜穴灌。 1.5×3+1.5×5×2=19.5m3
牲畜用水 (1×40+3×15 + 5×5)×365÷1000=40.15m3
该户人家1年用水共计:73+19.5+40.15 =132.65m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二)几种用途的雨水积蓄利用工程
m
S i S ij
j
式中:Si——i种材料集流面总面积, m2; Sij——j种用途第i种材料的集流面面积, m2;
(区分概念:不同用途的工程供水保证率不同,当一个工程 有几种用途时,应采用不同保证率的降雨量分别计算不同 用途所需的各类集流面面积,再把同类型集流面各种用途 所需面积相加,即得到该类型集流面的总面积。)
(二)蓄水工程容积的确定
V
KW
1-
式中:V——蓄水容积,m3; W——全年供水量,m3 ; α——蓄水工程蒸发、渗漏损失系数,取0.05~0.1; K——容积系数,我省可取0.25~0.4。
(K值,我省的一些经验,复蓄次数3~4次,相当于容积系 数为0.25 ~0.33。)
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标准
下面给出一些参考尺寸:
岩石地区水窖的参考尺寸表
容积(m3) 15 20 30
深度(m) 2.2 2.4 2.6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

《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课程教学大纲Utilization and management of agricultural water resources一、课程基本信息(一)知识目标农业水资源利用与管理是一门研究农业水资源特征、农田水分状况和有关地区水情的变化规律及其调节措施、消除水旱灾害和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而服务的科学。
其基本任务是通过各种工程措施,调节和改变农田水分状况及其有关的地区水利条件,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农业水资源量分析方法,掌握灌溉排水的基本理论和灌排技术、灌排系统规划设计方法及地区水利规划的基本知识和方法等。
(二)能力目标通过理论教学,能对区域水资源量进行分析,能根据水源条件选择合理的取水方式,能进行引水工程的水利计算;能进行灌区灌排系统的规划布置。
为土地规划、土地整治工程规划设计打下基础。
(三)素质目标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勤奋好学、细心踏实、思维敏锐、勇于创新、科学认真的职业精神。
三、基本要求(一)了解了解我国水资源利用状况、我国农田水利事业和世界灌溉与排水的发展概况;了解灌溉水源、水质标准、农用小型蓄水工程的类型及组成、取水方式的类型。
(二)理解理解水循环规律和地表水、地下水资源分析方法;理解农田水分状况和土壤水分运动的基本原理;理解作物需水量和灌溉用水量的计算方法;理解灌水方法的类型、特点及使用条件;理解田间排水的形式和作用。
(三)掌握渠道灌溉系统、管道灌溉系统的组成与规划设计;掌握喷灌和微灌系统的组成及设计。
四、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绪论1学时第一节水资源的概念第二节变化中的世界之水第三节我国的节水农业与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知识点:水资源的概念、水资源利用、我国的节水农业现状。
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水资源概念的由来和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发展过程。
使学生了解我国的农田水利事业的发展概况和作用,理解水资源利用与保护的重要性,以及我国进行节水农业的必要性。
灌溉课程设计6

灌溉课程设计6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灌溉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能够分析灌溉方案的优缺点。
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和实施简单的灌溉方案,能够使用相关工具和设备进行灌溉操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认识到灌溉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培养对于农业科技的兴趣和热爱,增强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1.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等方法,以及各种方法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2.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包括水源、输水管道、喷头或滴头等,以及各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3.灌溉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包括灌溉时间的确定、灌溉水量的计算、灌溉设备的选用等,以及实际操作过程。
三、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教师讲解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灌溉方案的设计和实施,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见解,促进彼此的交流和思考。
3.实验法:学生动手操作灌溉设备,实际体验灌溉过程,增强实践能力和感性认识。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提供灌溉的基本原理、方法和灌溉系统的相关知识,为学生学习提供理论支持。
2.参考书:提供更多的灌溉案例和实际应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3.多媒体资料:包括图片、视频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灌溉设备和灌溉过程,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包括灌溉设备、输水管道等,为学生提供实际操作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本节课的评估方式包括: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小组讨论等,以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2.作业:布置相关的灌溉作业,评估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3.考试:设置闭卷考试,涵盖本节课的知识点,评估学生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评估方式应客观、公正,能够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大图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大图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知能力和实践技能。
1.了解灌溉与排水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掌握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了解我国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5.能够熟练使用相关仪器设备和软件;6.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水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的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服务社会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以及我国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灌溉与排水的定义、分类和作用;2.灌溉与排水的基本原理和技术;3.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施工和管理;4.我国灌溉与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5.灌溉与排水领域的科技创新和典型案例。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实验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用于传授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探讨灌溉与排水工程的问题和解决方案;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典型工程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4.实验法:用于验证灌溉与排水原理,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实验设备等。
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的《灌溉与排水工程》教材;2.参考书:推荐《农业水利工程》、《灌排工程手册》等书籍;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视频、图片等资料,辅助教学;4.实验设备:配置相应的实验仪器设备,开展实验教学。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学习成果。
1.平时表现:评估学生的出勤、课堂参与度、提问回答等情况,占比20%;2.作业:布置灌溉与排水相关的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占比30%;3.考试:包括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占比50%。
农业水利工程培养方案

农业水利工程培养方案一、专业简介农业水利工程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水资源、农业、土地利用和环境保护等多领域知识。
主要研究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建设、管理和维护等相关知识和技术。
农业水利工程专业毕业生主要从事水利设施建设、农田灌溉、水资源管理、水土保持和农村环境保护等工作。
二、培养目标1.掌握农田水利工程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农业水资源管理的能力;2.具备农业水利工程的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基本技能;3.具备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能够独立进行农业水利工程实践操作;4.了解农业水利工程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具备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和职业素养。
三、培养方案1.培养方向(1)农田水利工程技术:主要培养农业水利工程设计、施工、管理和维护等技术方面的专业人才;(2)农业水资源管理:主要培养农业水资源管理、水资源保护、水资源配置等方面的专业人才。
2.主要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大学物理、高等数学、工程制图、土木工程测量等;(2)专业课程:水利工程概论、工程流体力学、水库水文学、农田灌溉工程、水利土木结构、水利项目施工管理、水土保持学等;(3)实践课程:工程实习、毕业设计等。
3.实践教学(1)农田水利工程设计实践:通过模拟实际项目设计,培养学生的设计能力;(2)实习实训:安排学生到水利工程设计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农业企业等地进行实习,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3)毕业设计:要求学生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毕业设计,锻炼学生的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同时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的应用;3.案例教学: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真实的农业水利工程项目,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实验室建设为了更好地培养农业水利工程专业人才,学校应建设完善的实验室设施,配备各种先进的实验设备,用于水文测量、土壤水分测定、农田水利工程模拟实验等实验。
农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

农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引言农学是研究农业经济作物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学科,为了培养高素质的专门人才,农学专业的本科课程设置应当包含广泛的领域,涵盖基础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本文将探讨农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的内容和目标。
基础课程1.农业科学导论:介绍农业科学的基本概念、历史背景和发展趋势,培养学生对农业科学的整体认知和学习兴趣。
2.农业生物学:涵盖植物生物学、动物生物学和微生物学等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农业系统中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农业化学:介绍农业中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应用技术,包括土壤化学、植物营养和农药等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理论应用能力。
4.农业经济学:讲解农业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学习农业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农业市场的运作,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决策能力。
5.农业政策与管理:介绍农业政策制定和农业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当前农业政策的状况和发展趋势。
专业课程6.农田水利与灌溉工程:学习农田水利工程的设计原理和管理技术,培养学生在农业生产中的水资源利用能力。
7.农业机械与电气化:介绍农业机械和电气化设备的原理和应用,培养学生在农业机械操作和维修方面的实践能力。
8.农产品贮运与加工:学习农产品贮运和加工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了解农产品市场化的需求和发展方向。
9.农业资源与环境保护:探讨农业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和措施,培养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10.农业科学研究方法:学习农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创新意识。
实践课程11.农业实习:通过实地实习,让学生亲身了解农业生产和管理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12.农业科技创新实践:组织学生参与农业科技创新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13.农业工程设计:学生通过实践项目,设计和实施农业工程方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论农学专业本科课程设置旨在培养具备农业科学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的专业人才。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介绍

农业水土工程专业介绍
农业水土工程是一个涉及农业、土壤和水资源管理的综合性专业。
该专业旨在培养学生具备农业生产、土壤保护和水资源管理方面的理论和实践技能,从而为解决农业生产中的水土环境问题提供专业支持。
以下是对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介绍:
1. 专业课程,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课程设置涵盖了土壤学、水资源工程、农田水利、灌溉排水、土地利用规划、农业环境保护等方面的知识。
学生将学习土壤力学、水文学、水力学、水土保持工程等专业课程,以及农业生态学、环境影响评价、农业污染控制等相关领域的知识。
2. 实践教学,农业水土工程专业重视实践教学,学生将参与田间实习、工程实践和科研项目,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农田水利工程建设、土壤改良、水资源管理等技术。
3. 就业方向,毕业生可在农业生产、水利工程、环境保护、农业科研院所、农业企业等领域就业。
他们可以从事农田水利工程设计与施工、土壤改良与保护、水资源管理与规划、农业环境监测与评价等工作。
4. 发展前景,随着农业现代化的推进和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农业水土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将会面临广阔的就业前景。
他们可以参与农业工程技术的创新与应用,为农业生产提供技术支持,同时也可以参与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工作。
总的来说,农业水土工程专业是一个涉及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性专业,学生将在学习中获得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为未来在农业生产和环境保护领域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说明书

水工建筑物课程设计计算说明书专业:农业水利工程班级:农水1301 姓名:学号: 131503115 指导老师:曹邱林目录第一章节制闸基本设计资料 (3)第二章闸孔设计 (4)2.1闸型的选择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确定闸底板高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闸孔宽度的确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第三章消能计算.. (5)3.1消力池计算 (6)3.1.1消力池深度的计算 (6)3.1.2消力池长度计算 (8)3.1.3消力池底板厚度计算 (8)3.2海漫计算 (9)3.3防冲槽计算 (10)第四章闸基渗流计算 (11)4.1地下轮廓线布置及防渗长度确定 (11)4.2闸基渗流计算 (12)第五章闸室布置与构造 (15)5.1底板 (15)5.2闸墩 (16)5.3工作桥 (17)5.4交通桥 (19)5.5胸墙 (19)5.6分缝与止水 (20)第六章闸室稳定分析 (20)6.1闸室抗滑稳定分析 (20)6.1.1自重 (22)6.1.2 水重 (24)6.1.3 扬压力 (24)6.1.4 水平水压力 (25)6.1.5 浪压力 (26)6.2地基稳定验算 (30)6.3地基承载力验算 (31)第七章上下游连接建筑物 (31)7.1连接建筑物的作用 (31)7.2连接建筑物的形式与布置 (32)7.2.1上游连接建筑物 (32)7.2.2下游连接建筑物 (32)7.2.3岸墙 (32)第一章节制闸基本设计资料某地区为了满足工农业生产发展的要求和控制该流域水位及排涝要求,需在某河道上修建一座节制闸。
节水灌溉技术课程--滴灌设计指导书4-13

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指导书滴灌工程设计学院:水利建筑工程学院专业:农业水利工程年级: 2008级1、2班指导教师:李玉芳目录一、前言 (1)二、课程设计的目的 (1)三、课程设计的意义 (1)四、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的前期准备工作 (1)五、节水灌溉技术设计流程 (2)六、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报告编制提纲 (5)七、本课程设计的工作进度安排 (6)八、滴灌工程设计 (7)一、前言由于我国各地水源、土壤、气象、种植作物及其管理模式、电力等条件各不相同,所以节水灌溉技术形式众多,而因地制宜则是选择灌溉方式的一个基本准则。
由于课程设计时间有限,只能选取一种应用前景较好、且比较广泛的灌溉方法——滴灌,作为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希望通过本指导书提供现有知识的一个摘要,以此作为指导设计滴灌系统之用,使同学们初步建立一个合乎逻辑的设计步骤,以供遵循。
本指导书能解决的问题很有限。
如希望有所提高,同学们需进一步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
二、本课程设计的目的节水灌溉技术课程设计是水建学院为本专业学生安排的一次全面性、总结性的教学实践环节。
它既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一次尝试,也是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前的一次“实战演习”。
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方面(1)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
(2)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水平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敢于创新,并能正确地将独创精神与科学态度相结合.(4)初步掌握专业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
(5)养成严肃认真、刻苦钻研、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
三、课程设计的意义毕业设计无论是对学生还是教师,都是一个很重要的实践过程,它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1)可以提高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包括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资料查询能力;课程设计报告的撰写能力等。
(2)可以缩短学生在未来工作岗位的适应期,使他们尽早进入“角色”,发挥作用.(3)可以加强师生间交流,发班教学中的不足,尽量缩小教与学之间的不同步差异。
农业课程设置方案

农业课程设置方案引言农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为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必须全面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课程设置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实施科学合理的农业课程设置方案则对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农业人才,推动农业科技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具体方案1. 基础课程1.1 数学数学是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础,也是农业科学的基础。
农业生产涉及到计算机辅助设计、种植模型、采收分级等多个方面的计算,数学课程应从实际应用出发设计。
数学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初级数学、中级数学和高级数学。
初级数学主要涉及到代数、微积分和数学分析,中级数学主要涉及到偏微分方程、变分法和最优化问题,高级数学主要涉及到拓扑学、代数几何和复变函数。
1.2 物理物理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科学的重要基础。
物理课程应从物理实验出发设计,为学生提供物理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技能的培训。
物理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初级物理、中级物理和高级物理。
初级物理主要涉及到力学和电学问题,中级物理主要涉及到光学、热力学和动力学问题,高级物理主要涉及到量子力学、电磁学和相对论问题。
1.3 化学化学是物质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科学的基础。
化学课程应从化学实验出发设计,为学生提供化学实验和计算机仿真技能的培训。
化学课程分为三个层次:初级化学、中级化学和高级化学。
初级化学主要涉及到物质结构和化学反应,中级化学主要涉及到有机化学和表面化学,高级化学主要涉及到大分子物理和化学平衡问题。
2. 专业课程2.1 农业植物学农业植物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植物生产和植物生长发育出发设计课程。
农业植物学应包括植物形态学、植物生理学、植物遗传学和植物种质资源。
学生应了解植物的生物学特性,掌握作物生产和绿色种植技术的基本原理。
2.2 农业生态学农业生态学是农业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出发设计课程。
农业生态学应包括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生态过程与调控、农业生态与环境等内容。
农业技术类专业课程建设规划

农业技术类专业课程建设规划前言农业技术类专业是培养现代农业人才的主要途径。
专业课程建设规划是制定和实施高质量专业课程的重要指南,它对于农业技术类专业的培养质量和教学效果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介绍农业技术类专业课程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和流程。
课程建设规划的基本内容1.专业目标专业目标是指在培养过程中,对学生成为什么样的农业技术人才所设立的指标。
专业目标需要与学校教育对象培养目标相统一,以实现“培养学生的能力优先,知识其次”的教学理念。
2.课程框架课程框架是指专业课程的组织结构和内容体系。
在设计课程框架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需要和实际需求,将必修课程、选修课程、实践课程有机结合,形成系统完整、结构合理、内外部衔接紧密的课程体系。
3.课程设置课程设置是指根据课程框架制定出具体的课程内容。
课程设置必须充分考虑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之间的关系,结合专业前沿、实际需求,以实现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高质量人才。
4.课程成果评价课程成果评价是指在课程建设过程中,通过量化和定性的方式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课程成果评价可以分为学科目标达成评价、能力水平评价和成果证明评价几个方面,评价结果可作为教学改进和课程建设的关键依据。
课程建设规划的流程1.专业分析对专业进行全面、准确的分析,考察其发展前景和市场需求,以及学校的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为课程建设打下基础。
2.目标明确根据专业分析的结果,以及学校教育对象培养目标,制定出专业课程的目标,确定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专业技能和能力水平。
3.课程框架制定以目标为指导,结合学科前沿和市场需求,制定出课程框架,把学科的各领域有机整合,形成完整的课程结构,尽量实现轻重合理,内容协调,层次清晰。
4.课程设置建立“课程设置委员会”,制定出课程的具体内容、授课方式、授课材料、考核方式、实践环节、教师分配等,并经过校级审议。
5.课程实施根据课程设置制定教学计划,安排课堂教学和实践环节,并进行教学评价,逐步改进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质量控制研究

目前 , 针对 农 田水 利学 等毕业 设计 的评价 体 系已经 较为 完 备 , 课 程 设计 由于 时 间短 、 计 内容 较 为 简 单 , 般 院 但 设 一 校 尚未 制订 切 实可 行 、 合农 田水 利 学课 程设 计特 点 、 适 规范 健全 的质量 标准 与评估 指标 。 在操 作 中很 难对 课程 设计 的效 果 进行 评 估 , 即使 有 部 分 院校 提 出 了通 用 的课 程 设计 评价
2 对 策
课 程 设计 选 题 直接 关 系 到学 生 对 专 业 知识 的了 解 、 掌 握 与吸 收 , 重要 性 不言 而喻 。 其 由于 教师 专业 研 究方 向与 工
程 实践 不 同 , 分教 师选 题时 往往 有 求稳 的心 态 , 部 所选 设 计 题 目大 多是 使 用 多年 的题 目 , 计 内容 即 使 符合 教 学 内容 设
有 重 要 作 用 。 是 随 着 日新 月 异 的 水 利 科 技 发 展 。 统农 但 传 田水利 学课 程 设计 任 务 、 内容 、 价 方法 已不 能 完全起 到 其 评
应 有 的巩 固课 堂 知识 、 宽学 生知识面 的作用 。 拓
11 选 题 先 进 性 、 瞻 性 不 足 。 化 严 重 . 前 老
标 准 , 实 际 执行 时 , 在 由于 不 同学 科之 间 的差 异 , 用 起 来 使
内 ( 般 1 2周 ) 一  ̄ 根据 任 务 要 求 完成 设计 , 师 根据 学 生 完 教
成 情况 和设 计过程 中的表现 对成 绩进 行综 合评 定 。
1 存 在 的 问 题
农 田水 利 学课 程设 计在 学生 了解 和掌 握课 程 内容 中具
农 村经 济学
现 代农 业科技
幼儿园水稻班本课程设计

幼儿园水稻班本课程设计一、课程背景在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科学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科学教育可以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以及动手能力,激发幼儿对于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水稻作为一种生活中广泛存在的植物,不仅可以让幼儿认识到种植过程和生长规律,还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耐心和责任感。
因此,设计一门以水稻为主题的课程,有助于幼儿在乐趣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让幼儿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命周期;2.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力;3.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和合作意识;4.激发幼儿对于自然世界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5.培养幼儿对于农业的基本认识。
三、课程内容安排第一课:水稻的种子1.导入:观察不同种类的种子,让幼儿认识种子的形状和颜色;2.活动1:进行种子分类游戏,让幼儿通过观察,将相同种类的种子归为一类;3.活动2:种植小实验,让幼儿亲手种植水稻的种子,观察种子的发芽过程;4.小结:让幼儿总结种子的特点,了解种子是植物的种子。
第二课:水稻的生长环境1.导入:通过图片让幼儿了解水稻生长所需的环境条件;2.活动1:观察水稻的生长环境,如水田、阳光、空气等;3.活动2:用透明塑料袋模拟水稻生长环境,观察并记录水稻的生长情况;4.小结:让幼儿总结出水稻的生长环境对于水稻的重要性,并归纳出水稻的生长条件。
第三课:水稻的生长过程1.导入:用图片或模型展示水稻的生长过程;2.活动1: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如种子发芽、出苗、生长等;3.活动2:让幼儿进行水稻生长的拼图游戏,复习并巩固水稻的生长过程;4.小结:让幼儿总结水稻的生长过程,并用简单的语言描述。
第四课:水稻的收割和加工1.导入:展示水稻的成熟稻穗和成熟的稻谷;2.活动1:观察水稻的收割过程,如割稻、晒谷等;3.活动2:进行水稻磨米实践活动,让幼儿亲手体验水稻加工的过程;4.小结:让幼儿总结水稻的收割和加工过程,并认识到水稻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粮食作物。
第五课:水稻和农田生活1.导入:通过图片或实地参观农田,让幼儿了解农田的生活和农民的辛勤劳动;2.活动1:进行模拟农田生活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亲身体验农民的日常工作;3.活动2:向幼儿介绍农田常见的农作物,并与水稻进行对比;4.小结:让幼儿总结水稻与农田生活的关系,并认识到农田对于我们生活的重要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农学院课程设计说明书设计名称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设计题目滴灌系统规划设计设计时间 2013年5月30日系别水利工程系专业水文与水资源工程班级 2010级2班姓名王海涛指导教师王仰仁目录一、设计基本资料 (1)1.1地形资料 (1)1.2土壤资料 (1)1.3作物种植情况 (1)1.4气象资料 (1)1.5水源条件 (1)二、滴灌系统设计参数 (1)2.1滴灌设计灌溉补充强度 (1)2.2 滴灌土壤湿润 (2)2.3 灌水小区流量偏差 (2)2.4 灌溉水利用系数 (2)三、水量平衡计算 (2)3.1 设计灌溉用水量 (2)3.2 来、用水平衡计算 (2)四、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 (2)五、滴灌灌溉制度拟定 (3)5.1 最大净灌水定额 (3)5.2 毛灌水定额 (3)5.3 设计灌水周期 (3)5.4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 (3)六、支管、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的确定 (3)七、管网系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 (4)八、管道水力计算 (4)8.1 毛管实际水头损失 (4)8.2 实际分配给支管的水头差 (4)8.3 支管管径与支管进口水头计算 (4)8.4 分干管与干管水力计算 (5)8.5 水泵扬程确定及水泵选型 (5)8.6 其他轮灌组水力计算 (6)九、材料统计 (6)附:本例设计图 (7)滴灌系统规划设计一、设计基本资料1.1 地形资料果园面积30 hm2,南北长320m,东西宽940m。
水平地形,测得有1/2000地形图。
1.2 土壤资料土壤为中壤土.土层厚度1.5~2.0m,1.0m土层平均千密度1.4t/m3,田间持水量30%(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计),凋萎点土壤含水量10%(以占土壤体积的百分比计。
最大冻土层深度100cm。
1.3 作物种植情况果树株距3.3m,行距3.4m,现果树已进入盛果期,平均树冠直径40m,遮荫率约70%。
作物种植方向为东西向。
以往地面灌溉实测结果表明,作物耗水高峰期为7月,该月日均耗水量5.0mm/d。
1.4 气象资料根据气象站实测资料分析,多年平均年降雨量585.5mm,全年降雨量的60%集中于7-9月,并收集到历年降雨量资料。
1.5 水源条件该农场地下水埋深大于6m,在果园的西南边有一口井,抽水试验结果表明,动水位为20m时,出水量115m3/h。
水质良好,仅含有少量沙(含沙量小于5g/L)。
二、滴灌系统规划设计参数2.1 滴灌设计灌溉补充强度表一:设计耗水强度 作物滴灌 作物 滴灌 葡萄、树、瓜类3~7 蔬菜(露地) 4~7 粮、棉、油等植物4~7冷季型草 蔬菜(保护地)2~4暖季型草由上述资料(表一),作物需水旺盛时期日平均耗水量Ec= 5. 0mm/d ,遮阴率Ge=70%.因此遮阴率对耗水量的修正系数为:82.085.0%7085.0e ===G k r 因此,滴灌耗水强度为:)/mm 1.40.582.0a d E k E c r (=⨯==因上述E a 为耗水高峰期的耗水强度,所以设计耗水强度取为:)/(1.4d mm E I a c ==不考虑淋洗水量,滴灌设计灌溉补充强度为:)/(1.4a d mm I I c ==2.2 滴灌土壤湿润比表二:设计土壤湿润比(%)作物滴灌果树、乔木25~40葡萄、瓜类30~50草、灌木--蔬菜60~90粮、棉、油等植物60~90根据表二资料,对于宽行距作物,在北方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设计土壤湿润比可取20%-30%。
考虑到芒果为经济作物,故滴灌土壤湿润比取p≥30%。
2.3 灌水小区流量偏差灌水小区流量偏差q v=20%。
2.4 灌溉水利用系数由于滴灌的水量损失很小,根据有关资料灌溉水利用系数η=0.9。
三、水量平衡计算3.1 设计灌溉用水量灌溉用水量是指为满足作物正常生长需要,由水源向灌区提供的水量。
它取决于灌溉面积、作物生长情况、土壤、水文地质和气象条件等。
各年灌溉用水量不同,因此需要选择一个典型年作为规划设计的依据。
微灌工程一般采用降雨频率75%-90%的水文年作为设计典型年。
(设计典型年的选择和计算方法可参考有关工程水文书籍)3.2 来、用水平衡计算来、用水平衡计算的任务是确定工程规模,如灌溉面积等。
本设计水源为井水,由基本资料可知,井的出水量为115m 3,取日灌溉最大运行时数C=22h ,则井水可灌溉的最大面积为:)(54.551.410229.0115102hm I C Q A a =⨯⨯⨯==η 本果园面积为50hm 2,因此,该水源满足滴灌系统的要求。
四、灌水器选择与毛管布置方式选用某公司内嵌式滴灌管,壁厚0 .6mm ,内径15.4mm 。
滴头额定工作压力h a = 10m ,额定流量q a =2.8L/h ,流态指数x=0.5,滴头间距0.5m 。
采用单行直线布置,即一行果树布置一条滴灌管。
查相关表可知在中壤土中,这种滴头流量的湿润直径为0.8m ,因此此种布置方式下的湿润比为:%30%5.303.35.08.0785.0%100785.02t 2≥=⨯⨯=⨯=S S D P e ω 说明上述灌水器与毛管布置方式满足设计湿润比的要求。
五、滴灌灌溉制度拟定5.1 最大净灌水定额微灌土壤计划湿润层深度取1.2m ,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0%,设计土壤湿润比为30.5%则:)mm 3.18%)65%30%85%30(0.15.30001.0)(zp 001.0m min max max (=⨯-⨯⨯⨯⨯='-'=θθ5.2 毛灌水定额如果采用m 净=m max,,则:)mm 33.209.03.18m m (净毛===η 5.3 设计灌水周期)d (46.41.43.18===a I m T 净 5.4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98.118.23.35.033.20t h q S S m a l e =⨯⨯==毛 如果采用灌水周期为2d 的高频灌溉,每次的净灌水深度为4.1×2=8.2(mm),毛灌水深度为9.11mm ,一次灌水延续时间为5.36h 。
这样改变灌溉制度并不影响后面的水力设计。
六、支管、毛管水头差分配与毛管极限长度的确定当q v =20%时,灌水小区允许的最大水头偏差为:)(77.1210)2.065.01()0.65q (1h 5.0/11/x v max m h a =⨯⨯+=+=)(65.810)2.035.01()0.35q -(1h 5.0/11/x v min m h a =⨯⨯-==)(12.465.877.12h min max m h H =-=-=∆根据支、毛管水头差分配比,得:)m (26.212.455.055.0=⨯=∆=∆H H 毛)(84.112.445.045.0m H H =⨯=∆=∆支计算毛管极限长度为:)m 915.08.25.01.14.1526.2446.5)q 446.5(364.075.175.4364.075.4m 75.1()(毛=⨯⨯⨯⨯⨯=∆=INT S KS D H INT L a 七、管网系统布置与轮灌组划分系统允许的最大轮灌组数为:个)最大(898.1146.422t ≈⨯==CT N如果实行高频灌溉,灌水周期T=2d ,则:个)最大(836.5222t ≈⨯==CT N低频灌溉和商频灌溉的轮灌组数相同,因此灌水频率的改变并不影响后面的系统设计。
根据地块形状,采用毛管铺设长度为80m ,毛管采用丰宁形布置,整个灌区共有1136条毛管,每条毛管流量为Q 毛=2.8×80/0.5=448(L/h),整个灌区所有灌水器的流量和为1136×448/1000=508.9(m 3/h),如果划分为8个轮灌组,每个轮灌组的流量约为63.6m 3/h ,该值小于水井的出水量,满足水量平衡的要求。
轮灌组数和每个轮灌组的流量确定以后,管网布置分多种方案,本例管网布置采取以下:共分8个灌水小区,每个灌水小区为一个轮灌组。
灌水小区内支管长235m ,双向控142条毛管,每个轮灌组的流量为63.6m 3/h ,如图所示。
八、管道水力计算8.1 毛管实际水头损失由于毛管实际铺设长度为80m .因此毛管实际的水头损失为: )m (51.1365.0804.15)1000/448(104.81.1104.81.175.475.1475.4475.1=⨯⨯⨯⨯⨯=⨯⨯⨯=∆LF DQ H 毛毛实际 因此,毛管进口水头为:)m (16.10051.165.8h h min =++=∆+∆+=AB Z H 毛实际毛进口8.2 实际分配给支管的水头差)m (61.251.1-12.4==∆-∆=∆毛实际支实际H H H8.3 支管管径与支管进口水头计算每条支管双向控制142条毛管,单侧71条毛管。
每条毛管流量为448L/h ,相当于支管上有71个出水口,每个出水口的流量为448×2 = 896(L /h),每条支管长940/4=235(m)。
如果支管采用D125PE 管(内径110mm),支管水头损失为:)m 61.2)m (44.2366.0235110)1000/71896(1048.905.11048.905.177.477.1477.4477.1(支实际支支=∆≤=⨯⨯⨯⨯⨯⨯=⨯⨯⨯=∆H LF DQ H 满足要求。
支管进口水头为:)m (6.12044.216.10h h =++=∆+∆+=BC H H 支毛进口支进口8.4 分干管与干管水力计算以第一轮灌组为最不利轮灌组确定干管直径,分干管1长度为80m ,干管长度为705m 。
由于采用一个轮灌组控制一个灌水小区,因此分干管1与干管流量相同。
/h 63.6m Q Q 3==干分干利用经济流速初选干管管径:)mm (1036.631313=⨯==Q D选用管径D=110mm 的PVC--U 管作为分干管1和干管。
分干管与干管水头损失为:)(27.2801106.631048.905.11048.905.177.477.1477.4477.1m L DQ H =⨯⨯⨯⨯=⨯⨯⨯=∆分干分干 )(99.197051106.631048.905.11048.905.177.477.1477.4477.1m L DQ H =⨯⨯⨯⨯=⨯⨯⨯=∆干干 干管进口水头为:)m (86.34099.1927.26.12h h co =+++=∆+∆+∆+=Z H H 干分干支进口干进口 8.5 水泵扬程确定及水泵选型如果首部枢纽水头损失(包括过滤器、控制阀、施肥装置、弯头和泵管等)△H 首部= 1Om ,则水泵总扬程为:86.64201086.34h )(h 21=++=+∆+=-+∆+=动水位深首部干进口首部干进口H H Z Z H H8.6 其他轮灌组水力计算水泵扬程确定以后,还需要对其他轮灌组进行核算,计算其他分干管的直径或设置压力调节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