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症的预防及其治疗ppt课件
合集下载
肥胖症健康宣教PPT课件
![肥胖症健康宣教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d5082a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875a57e.png)
结论
支持资源
建议寻求专业医疗团队的支持,获取科学的营养 和运动指导。
加入支持小组可增强减重的动力与信心。
谢谢观看
对于严重肥胖且其他方法无效的患者,可能 需要手术干预,如胃旁路手术。
手术后需严格管理饮食和生活方式。
结论
结论
重要性
肥胖症是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的健康问题,需引 起重视。
通过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肥 胖症。
结论
行动呼吁
每个人都应主动关注自身体重,采取健康的生活 方式。
倡导社区和家庭共同参与健康活动,创造良好的 环境。
这些疾病的风险随着体重的增加而上升。
肥胖症的危害 心理健康
肥胖症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及 自尊心下降。
社会偏见和歧视也可能加重心理负担。
肥胖症的危害
生活质量
肥胖症影响日常活动的能力,可能导致社交 障碍和生活满意度降低。
身体不适和运动能力下降使得生活质量受损 。
如何预防肥胖症?
如何预防肥胖症? 健康饮食
肥胖症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肥胖症? 2. 肥胖症的危害 3. 如何预防肥胖症? 4. 肥胖症的治疗 5. 结论
什么是肥胖症?
什么是肥胖症?
定义
肥胖症是一种以体内脂肪过多为特征的慢性疾病 ,通常通过体重指数(BMI)来评估。
BMI ≥ 30 kg/m²被认为是肥胖的标准。
什么是肥胖症?
健康检查可以帮助评估整体健康状况。
肥胖症的治疗
肥胖症的治疗 生活方式干预
通过饮食和运动改变生活方式,是治疗肥胖 的基础。
个体化的干预方案更能有效实现减重目标。
肥胖症的治疗
药物治疗
肥胖症PPT演示课件
![肥胖症PPT演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6a8b338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7f.png)
B
C
心理干预
针对减重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心理问题,如焦 虑、抑郁等,进行相应的心理干预和支持。
长期随访和调整
对减重效果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方案,以确 保减重效果的持续性和安全性。
D
谢谢聆听
02 肥胖症对健康的影响
心血管系统影响
01
02
03
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增多 ,导致血液循环量增加, 进而引发高血压。
冠心病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使 得心脏负担加重,冠状动 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心力衰竭
肥胖者心脏长期超负荷工 作,可能导致心肌肥厚、 心脏扩大,最终引发心力 衰竭。
呼吸系统影响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
调整饮食结构,减少高热量、高 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富含钙、 维生素D等营养素的摄入;适当 进行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等 。
老年人肥胖问题
01
身体代谢率下降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代谢率逐渐下降,热量消耗减少,容易
导致肥胖。
02
慢性疾病影响
老年人常伴随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这些疾病以及药物治疗也
根据随访和效果评价结果,对减重方案进行 适时调整,确保个体健康减重。
02
01
健康教育
持续开展健康教育,提高个体对肥胖问题的 认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04
03
06 特殊人群肥胖问题及对策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肥胖问题
孕期体重增加过多
孕妇在怀孕期间由于生理变化和饮食调整,容易出现体重增加过多 的情况。
哺乳期体重滞留
哺乳期妇女在哺乳期间,为了提供足够的营养给宝宝,往往会增加 食量,从而容易导致体重滞留。
对策
建立合理的饮食习惯,控制总热量摄入,保证营养均衡;进行适度的 运动,如孕妇瑜伽、散步等。
2024版肥胖的危害和防治PPT课件
![2024版肥胖的危害和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5dbcc98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0f3164f.png)
01
肥胖是指体内脂肪堆积过多或分布 异常,导致体重增加,进而对健康 产生负面影响的一种状态。
02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标 准,身体质量指数(BMI)超过 30kg/m²可定义为肥胖。
4
全球及我国肥胖现状
全球肥胖人口数量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
2024/1/28
在我国,肥胖率也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儿童和青少年肥胖问题 日益严重。
食品安全监管
加强对食品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管,减少不健康 食品的传播和销售。
公共体育设施
政府应加大对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为居民提供 便捷的锻炼场所和设施。
2024/1/28
25
06 成人肥胖防治策 略
2024/1/28
26
自我管理与教育
1 2
了解肥胖的危害
通过权威渠道获取关于肥胖对健康的危害信息, 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风险增加。
肥胖者体内脂肪堆积过多, 需要更多的血液和氧气供 应,从而增加心脏的工作 负担。
2024/1/28
诱发高血压
肥胖者体内脂肪组织分泌 的一些激素和细胞因子可 导致血压升高。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
肥胖者往往伴有高血脂症, 血液中脂质沉积于动脉壁, 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
8
对呼吸系统的影响
肺功能下降
肥胖者胸部脂肪堆积,限制了胸廓的 扩张,导致肺功能下降。
情绪不稳定
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容易导致食欲异常,进而引发肥胖。
2024/1/28
16
04 肥胖的防治措施
2024/1/28
17
合理饮食控制
控制总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分食 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和全
肥胖的病理生理(内分泌篇)课件
![肥胖的病理生理(内分泌篇)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be607cc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7.png)
在肥胖人群中,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可能会减少,从而加剧肥胖的程度。
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使用药物治疗等。
性激素与肥胖
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包括 雄激素和雌激素等。性激素对代谢和脂
肪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在肥胖人群中,尤其是女性肥胖者中, 雌激素的分泌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加剧 肥胖的程度。此外,肥胖者中雄激素水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肥胖 患者常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 高。
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等,对男性和 女性的脂肪分布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内内分泌失调与肥胖的关系
内分泌失调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 和能量消耗失衡,进而引发肥胖。
内分泌失调可影响食欲调节和饱 腹感,使摄食行为异常,增加肥
胖的风险。
内分泌失调可引起慢性炎症和免 疫紊乱,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密
平也可能会升高。
控制性激素水平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 增加运动和使用药物治疗等。
03
肥胖的内分泌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激素分泌异常,有不同的药物选择 ,如针对胰岛素抵抗的二甲双胍、针对食欲亢
进的西布曲明等。
药物治疗不是肥胖治疗的唯一手段,需要结合饮食、 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来达到最佳效果。
药物治疗是肥胖内分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通过调节激素分泌来达到减重目的。
坚持长期管理
控制体重需要长期坚持, 不能期望短时间内快速减 重,避免采取极端或不健 康的减肥方式。
05
肥胖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详细描述
肥胖者脂肪组织过多,脂肪细胞增生肥大,代谢产物增多,引起血脂异常、高 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此外,肥胖者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肥厚,易导 致心脏功能不全。
增加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增加运动和使用药物治疗等。
性激素与肥胖
性激素是由性腺分泌的一种激素,包括 雄激素和雌激素等。性激素对代谢和脂
肪分布有一定的影响。
在肥胖人群中,尤其是女性肥胖者中, 雌激素的分泌量可能会增加,从而加剧 肥胖的程度。此外,肥胖者中雄激素水
胰岛素是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肥胖 患者常出现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升 高。
性激素如睾酮和雌激素等,对男性和 女性的脂肪分布和代谢有不同的影响。
内内分泌失调与肥胖的关系
内分泌失调可导致脂肪代谢异常 和能量消耗失衡,进而引发肥胖。
内分泌失调可影响食欲调节和饱 腹感,使摄食行为异常,增加肥
胖的风险。
内分泌失调可引起慢性炎症和免 疫紊乱,与肥胖的发生和发展密
平也可能会升高。
控制性激素水平的方法包括调整饮食、 增加运动和使用药物治疗等。
03
肥胖的内分泌治疗
药物治疗
针对不同的激素分泌异常,有不同的药物选择 ,如针对胰岛素抵抗的二甲双胍、针对食欲亢
进的西布曲明等。
药物治疗不是肥胖治疗的唯一手段,需要结合饮食、 运动等生活方式干预来达到最佳效果。
药物治疗是肥胖内分泌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 主要通过调节激素分泌来达到减重目的。
坚持长期管理
控制体重需要长期坚持, 不能期望短时间内快速减 重,避免采取极端或不健 康的减肥方式。
05
肥胖的并发症及其预防
心血管疾病
总结词
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可导致高血压、冠心病、中风等疾病。
详细描述
肥胖者脂肪组织过多,脂肪细胞增生肥大,代谢产物增多,引起血脂异常、高 血压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此外,肥胖者心脏负担加重,心肌肥厚,易导 致心脏功能不全。
《怎样防治肥胖》课件
![《怎样防治肥胖》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eb4ea9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2e.png)
偏食
只喜欢吃某一种或几种食 物,导致营养不均衡,引 发肥胖。
缺乏运动
久坐不动
长时间坐着工作、学习或 娱乐,缺乏运动,导致能 量消耗不足,引起肥胖。
不爱运动
不喜欢参加体育锻炼或运 动,身体代谢率降低,引 起肥胖。
运动方式不当
过度运动或运动方式不正 确,导致肌肉拉伤或疲劳 ,引发肥胖。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
总结词
分析减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并提供应对方法。
详细描述
讨论减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困难,如食欲控制、运动疲劳、心理压力等,并提供 相应的应对策略和解决方法。
保持健康体重的长期方法
总结词
介绍保持健康体重的长期方法和生活 习惯。
详细描述
强调饮食平衡、适量运动、规律作息 、心理调适等保持健康体重的重要因 素,并提供可行的建议和技巧。
03
防治肥胖的方法
合理饮食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
减少油炸、高糖、高脂肪食物的摄入,增加 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规律饮食
保持每天三餐定时定量,避免过度饥饿或过 度饱食。
控制饮食量
避免暴饮暴食,尽量选择小份的食物,避免 过饱。
慢慢咀嚼
吃饭时尽量细嚼慢咽,有助于消化,减少进 食量。
增加运动量
定期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有 氧运动,如快走、骑车、游泳等。
力量训练
进行适量的力量训练,有助于增加肌 肉量,提高基础代谢率。
寻找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
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方式,更容易坚 持下去。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开始时可能难以承受高强度运动,应 逐渐增加运动强度和时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01
肥胖讲课PPT课件
![肥胖讲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41e75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1f6f816.png)
控制餐次,避免暴饮暴食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 时定量、细嚼菜等
水果:选择低糖水果, 如苹果、梨等
蛋白质:选择低脂肪蛋 白质,如鸡胸肉、鱼肉 等
主食:选择全麦面包、 糙米等低GI食物
饮料:选择无糖或低糖 饮料,如绿茶、黑咖啡 等
零食:选择低热量零 食,如坚果、酸奶等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 药物,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患者,可 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如胃旁路手 术、袖状胃切除术等
单纯性肥胖: 由于饮食过量、 运动不足等原 因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 由于疾病、药 物等因素引起
的肥胖
遗传性肥胖: 由于遗传因素
引起的肥胖
药物性肥胖: 由于使用某些 药物引起的肥
胖
心理性肥胖: 由于心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生理性肥胖: 由于生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肥胖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增加糖尿病风险
增加癌症风险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改善肥胖问题 心理动力学疗法:通过探索内心冲突和潜意识来改善肥胖问题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沟通来改善肥胖问题 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来改善肥胖问题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来改善肥胖问题 社会支持:通过家人、朋友、社区等提供支持和帮助来改善肥胖问题
推荐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 跳绳等
特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燃烧脂肪
注意事项: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 伸,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如定 时定量、细嚼菜等
水果:选择低糖水果, 如苹果、梨等
蛋白质:选择低脂肪蛋 白质,如鸡胸肉、鱼肉 等
主食:选择全麦面包、 糙米等低GI食物
饮料:选择无糖或低糖 饮料,如绿茶、黑咖啡 等
零食:选择低热量零 食,如坚果、酸奶等
治疗方法
饮食控制:减少高热量、高脂肪、 高糖食物的摄入,增加蔬菜、水果、 全谷类食物的摄入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减肥 药物,如奥利司他、利拉鲁肽等
运动锻炼: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 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 跑、游泳等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肥胖患者,可 以考虑进行减肥手术,如胃旁路手 术、袖状胃切除术等
单纯性肥胖: 由于饮食过量、 运动不足等原 因引起的肥胖
继发性肥胖: 由于疾病、药 物等因素引起
的肥胖
遗传性肥胖: 由于遗传因素
引起的肥胖
药物性肥胖: 由于使用某些 药物引起的肥
胖
心理性肥胖: 由于心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生理性肥胖: 由于生理因素
引起的肥胖
肥胖的危害
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
增加糖尿病风险
增加癌症风险
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改变认知和行为来改善肥胖问题 心理动力学疗法:通过探索内心冲突和潜意识来改善肥胖问题 家庭治疗:通过改善家庭关系和沟通来改善肥胖问题 团体治疗:通过参加团体活动来改善肥胖问题 药物治疗:在医生指导下使用药物来改善肥胖问题 社会支持:通过家人、朋友、社区等提供支持和帮助来改善肥胖问题
推荐运动:慢跑、游泳、骑自行车、 跳绳等
特点:提高心肺功能,增强耐力, 燃烧脂肪
注意事项:运动前热身,运动后拉 伸,保持适当的运动强度和频率
肥胖及其防治ppt课件
![肥胖及其防治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f65222ef12d2af90242e6b9.png)
充血性心力衰竭、高血压、脂质异常血症、睡眠
时呼吸暂停综合症及某些癌症(如卵巢癌、胸腺癌 和结肠癌)等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营养过剩与肥胖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工业化和城市化的程度不断加 深,肥胖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随之不断升高,预防和 治疗肥胖症已经成为21世纪的首要健康问题。以 BMI为衡量标准,1976-1980年间,美国人超重或肥 胖的比率为47%;而1999年的统计数字表明,超重或
肥胖的比率已经上升到了61%。在英国,1980年,肥
胖的发病率分别为:成年男性6%,成年女性8%;1998 年,肥胖的发病率分别增长为17%和21%。
现状调查
在中国的城市中,52%的成年男性和42% 的成年女性属于超重或肥胖。另据北京市疾 病控制中心2004年1月17日公布的调查数字, 北京人患有血脂异常、肥胖症、冠心病等八 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疾病的总患病水平为 31.18%,比2000年北京慢性病患病水平高出 了4.5个百分点。其中,城区患病率高于郊区 县,血脂异常、高血压和肥胖症分列在总患病 率水平的前3名。
肥胖及其防治
肥胖(obesity)
• • • • •
肥胖的定义及诊断 肥胖的流行情况 肥胖的病因 肥胖对健康的影响 肥胖的预防和治疗
肥胖症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导 致的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是慢性疾病发生的主
要诱因,它可以诱发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多种代
谢功能异常,会增加II型糖尿病、冠心病、中风、
肥胖的发病机制
• 遗传因素
• 环境因素
* 营养素摄入的不平衡
* 能量代谢失调 * 中枢机制 * 脂代谢学说
能量平衡
• 能量需要量是指长期保持良好的健康状态,具有良好
的体型、机体构成和活动水平的个体,达到能量平衡 并能满足维持从事生产劳动和社会活动所必需的能量 摄入。 能量消耗 – 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 体力活动(physical activity) – 食物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 – 对于儿童、孕妇和乳母,能量消耗还包括满足组织 生长和分泌乳汁的需要
肥胖症PPT
![肥胖症PPT](https://img.taocdn.com/s3/m/3e4a60a9a300a6c30c229fd2.png)
肥胖的遗传因素
2,遗传与局部脂肪分布: 研究表明,肩胛下皮褶厚度的
遗传度为 77%,三头肌皮褶厚度 的遗传度为29%。
肥胖的遗传因素
瘦素对体内脂肪的调节: a,抑制食欲,减少能量摄入:饱食因子 b,促进能量消耗 c,抑制脂肪合成
肥胖的环境因素
1.饮酒
2.吸烟
肥胖的环境因素
3.饮食
4.运动不足
肥胖症的分类
三 肥胖的判定标准 1,成人肥胖的判定标准
评价身体肥胖程度的指标包括身高、体重、体重 指数(BMI)、标准体重表及计算标准体重的公 式。适合亚洲国家的计算标准体重的经验公式: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BMI:男性>27 女性>25为肥胖
肥胖症的分类
2,小儿肥胖的判定标准 我国新生儿出生体重:2.5~4kg;为便于了解和检测小儿体重 增长的情况,可按以下公式粗略估计同龄小儿的标准体重。 1~6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月龄*0.7 7~12月体重(kg)=出生体重(kg)+6*0.7+(月龄-6)*0.4 2~12岁体重(kg)=年龄*2 (kg)+8 (kg)
增加
25.0–29.9
中度增加
>=30
严重增加
亚洲成人BMI标准及相关疾病的危险
爲了防止他人使用软件爬取本文档,我加入了版权声明,不影响您使用, 用时把此页删除即可。用軟體爬取的文檔沒有動畫效果,並且大段文字被 切割成了很多小文本框,在修改時比較麻PPT中無背景的PNG圖片都不存在,還需要你自己去除背 景。反對軟體爬取,請用原版。
肥胖的环境因素
5.生活方式 6.地理环境:亚热带少,寒带多 7.心理:好静不好动者多 8.教育水平与社会经济地位:发达国家低 收入肥胖症多,发展中国家反之
《肥胖症介绍》PPT课件
![《肥胖症介绍》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52c40d6866fb84ae55c8d1e.png)
4、神经精神因素 5、代谢因素:肥胖者合成代谢亢进,与正常 人相比有着显著差别
h
7
3、肥胖的分类和病因
继发性肥胖的常见原因:
(1):下丘脑病变所致的肥胖。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引起的肥胖症。 (3):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的肥胖。 (4):性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肥胖。 (5):药物引起的肥胖。 (6):垂体性肥胖。 (7):糖尿病引起的肥胖。 (8):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的肥胖。
• 超重24.0-27.9
• 肥胖≥28
h
27
6、肥胖的治疗
治疗包括:
1、合理饮食,减少热量摄入 2、加强体育锻炼和(或)体力劳动,增 加热量消耗 3、辅助药物治疗 4、手术治疗
h
28
6、肥胖的治疗
• 预防肥胖的进食八大原则 • 1、充分咀嚼后再吃
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 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
2000 350 90
50 60 500 100 250 20
85.5 59 302
* 其它豆制品按水分含量折算。如豆腐干50 g=素什锦50 g=北豆腐65 g=南豆腐120 g
h
39
6、肥胖的治疗
• 爬楼梯1500级(不计时)250千卡 • 快走(一小时8公里) 555千卡 • 快跑(一小时12公里)700千卡 • 单车(一小时9公里)245千卡 • 单车(一小时16公里)415千卡 • 单车(一小时21公 里)655千卡 • 舞池跳舞300千卡 • 健身操300千卡 • 网球 425千卡 • 爬梯机680千卡 • 手球600千卡 • 桌球300千卡
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 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 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 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 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 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 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 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 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h
7
3、肥胖的分类和病因
继发性肥胖的常见原因:
(1):下丘脑病变所致的肥胖。 (2):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所引起的肥胖症。 (3):甲状腺功能减退所引起的肥胖。 (4):性腺功能低下所引起的肥胖。 (5):药物引起的肥胖。 (6):垂体性肥胖。 (7):糖尿病引起的肥胖。 (8):内分泌代谢紊乱引起的肥胖。
• 超重24.0-27.9
• 肥胖≥28
h
27
6、肥胖的治疗
治疗包括:
1、合理饮食,减少热量摄入 2、加强体育锻炼和(或)体力劳动,增 加热量消耗 3、辅助药物治疗 4、手术治疗
h
28
6、肥胖的治疗
• 预防肥胖的进食八大原则 • 1、充分咀嚼后再吃
细细品尝,每一口咀嚼30次以上。咀嚼得愈 久,饭后的能量消耗就愈高。
2000 350 90
50 60 500 100 250 20
85.5 59 302
* 其它豆制品按水分含量折算。如豆腐干50 g=素什锦50 g=北豆腐65 g=南豆腐120 g
h
39
6、肥胖的治疗
• 爬楼梯1500级(不计时)250千卡 • 快走(一小时8公里) 555千卡 • 快跑(一小时12公里)700千卡 • 单车(一小时9公里)245千卡 • 单车(一小时16公里)415千卡 • 单车(一小时21公 里)655千卡 • 舞池跳舞300千卡 • 健身操300千卡 • 网球 425千卡 • 爬梯机680千卡 • 手球600千卡 • 桌球300千卡
三酯合成亢进,就会造成在肝脏中合成的甘油三 酯蓄积从而形成脂肪肝。肥胖者与正常人相比, 胆汁酸中的胆固醇含量增多,超过了胆汁中的溶 解度,因此肥胖者容易并发高比例的胆固醇结石, 有报道患胆石症的女性50~80%是肥胖者。在外 科手术时,约由30%左右的高度肥胖者合并有胆 结石。胆石症在以下情况下发病的较多:肥胖妇 女,40岁以上,肥胖症者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 其胆结石的发病率约高六倍。
体重与健康 预防肥胖 健康生活 课件(共26张PPT)
![体重与健康 预防肥胖 健康生活 课件(共26张PPT)](https://img.taocdn.com/s3/m/056fc9dd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9e.png)
科学合理的参加体育锻炼,能够增强我们的体质,增进我们的健康。
PA R T - 0 3
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
01 02 03 04
05
合理饮食
每天一杯奶,有利于补钙;
少吃零食和甜点,多吃水果和蔬菜; 饭前要喝汤,苗条又健康; 饭后再喝汤,越喝你越胖; 荤素要搭配,既要吃细粮,也要吃粗粮; 粗茶淡饭七分饱,才能保障你健康。
少年儿童肥胖的原因
主要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热能的物质摄取过多,超过了人
体正常代谢的需求,以及运动不足造成的,此外还有遗传因素。
肥胖的危害
• 世卫组织专家估计,全球范围 内,44%的糖尿病患者、23% 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某些癌 症7%~41%的患者病因,都可 归咎于超重与肥胖.在我们生活 的这个星球上,每年至少有260 万人因体重过重或肥胖而死亡.
预防肥胖 健康生活
体重与健康
目录 C O N T E N T
01
营养不良
02
肥胖
03
预防营养不良 和肥胖
健康体重
标准体重: •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105(cm) •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105-2.5(cm)
你关心过自己的体重吗?
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 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 • 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 • 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 • 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 • 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 • 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 • 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
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错误的认为水果可代替蔬菜,每
日蔬菜摄取量很少。
PA R T - 0 3
预防营养不良和肥胖
01 02 03 04
05
合理饮食
每天一杯奶,有利于补钙;
少吃零食和甜点,多吃水果和蔬菜; 饭前要喝汤,苗条又健康; 饭后再喝汤,越喝你越胖; 荤素要搭配,既要吃细粮,也要吃粗粮; 粗茶淡饭七分饱,才能保障你健康。
少年儿童肥胖的原因
主要是饮食结构不合理,高热能的物质摄取过多,超过了人
体正常代谢的需求,以及运动不足造成的,此外还有遗传因素。
肥胖的危害
• 世卫组织专家估计,全球范围 内,44%的糖尿病患者、23% 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和某些癌 症7%~41%的患者病因,都可 归咎于超重与肥胖.在我们生活 的这个星球上,每年至少有260 万人因体重过重或肥胖而死亡.
预防肥胖 健康生活
体重与健康
目录 C O N T E N T
01
营养不良
02
肥胖
03
预防营养不良 和肥胖
健康体重
标准体重: • 男性:标准体重(kg)=身高-105(cm) • 女性:标准体重(kg)=身高-105-2.5(cm)
你关心过自己的体重吗?
肥胖度 =(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100%
• 肥胖度在±10%之内,称之为正常适中. • 肥胖度超过10%,称之为超重. • 肥胖度超过20%~30%,称之为轻度肥胖. • 肥胖度超过30%~50%,称之为中度肥胖. • 肥胖度超过50%,以上,称之为重度肥胖. • 肥胖度小于-10%,称之为偏瘦. • 肥胖度小于-20%以上,称之为消瘦.
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错误的认为水果可代替蔬菜,每
日蔬菜摄取量很少。
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ppt课件
![肥胖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a4c4645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cc.png)
环境因素
生活环境中缺乏运动场所 、不健康的饮食文化等, 容易导致肥胖。
心理因素
压力过大、情绪不稳定等 心理因素,可能导致食欲 增加、暴饮暴食等不良饮 食习惯,进而引发肥胖。
03
CATALOGUE
肥胖的防治措施
饮食调整
控制热量摄入
减少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如油炸 食品、甜食、高糖饮料等。适当
控制餐量,避免暴饮暴食。
规律作息
强调规律作息的重要性,避免长时间坐卧不动, 减少熬夜等不良生活习惯。
加强肥胖防治的政策支持
制定肥胖防治计划: 政府应制定全面的 肥胖防治计划,明确目标、措施、责任 主体和实施步骤。
通过以上社会参与和政策支持,我们可 以共同努力,有效防治肥胖问题,提高 全民健康水平。
企业参与: 鼓励企业研发健康食品,推 广健康的饮食理念,承担社会责任。
运动因素
01
02
03
缺乏运动
长期缺乏足够的体育锻炼 ,导致能量消耗减少,脂 肪堆积增多。
运动方式不合理
运动方式过于单一或运动 强度过低,难以达到消耗 脂肪的效果。
运动时间不足
每天运动时间不足以消耗 摄入的多余热量,导致脂 肪堆积。
其他因素
遗传因素
家族遗传因素影响个体代 谢速率和脂肪分布,增加 肥胖风险。
寻求医疗帮助
对于严重肥胖患者,可寻求医生的帮助,通过药物治疗或手术等手段 进行干预。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04
CATALOGUE
肥胖防治的社会参与与政策支持
提高公众对肥胖问题的认识
健康教育
01
通过学校、社区、媒体等渠道开展健康教育,普及肥胖的危害
和防治知识,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育与健康
腰臀比
等级(病的危险)
高危险 较高危险 较低危险
男
>1.0 0.90~1.0
<0.90
女
>0.85 0.80~0.85
<0.80
体育与健康
肥胖症的机制研究 (一) 肥胖的起因是机体能量的入超 导致能量入超的原因包括
摄入过多 消耗过少 既摄入过多而又消耗过少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二) 脂肪蓄积机制
有肥胖家族史 自幼肥胖 呈全身分布,脂肪细胞呈增生性肥大 限制饮食及加强运动疗效差,对胰岛素不
敏感
获得体性育肥与胖健症康(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1 起病于20-25岁,由于营养过度及遗传因素而肥胖 2 以四肢肥胖为主,脂肪细胞单纯肥大而无增生 3 饮食控制和运动的疗效较好 4 约占肥胖人群的95%左右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体按育病与因健分康 类
单纯性肥胖 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获得性肥胖症(成年起病型肥胖症)
继发性肥胖 由于某种原发疾病导致的症状性肥胖。 原发疾病包括脑垂体-肾上腺轴发生病变、内分泌紊乱或代
谢障碍及其它疾病、外伤引起的肥胖。 占肥胖病人的5%左右。
体育与健康
体质性肥胖症(幼年起病型肥胖症)
脂肪细胞的分类 白色脂肪细胞 棕色脂肪细胞
脂肪组织受脂肪体积和数量的影响 脂肪细胞的组织结构受膳食和体重的调节
体育与健康
棕色脂肪细胞(功能异常)
血液供应丰富,含有大量的细胞色素,呈棕色,特性是可以产生大
量热量,使全身体温增高
棕色脂肪分布在颈、肩、肩胛间区和腋窝等处
年老并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或长期饥饿时,棕色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胞又增多
体育与健康
BMI 体重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此公式不适用于运动员与老年人 因为瘦体重差异很大
体育与健康
成人BMI的划分
分类 低体重
正常范围 超重:
肥胖前状态 一级肥胖 二级肥胖 三级肥胖
BMI <18.5
18.5—24.9 ≥25.0 25.0—29.9 30.0—34.9 35.0—39.9 ≥40.0
标准体重计算的经验公式 A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0 B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 适合亚洲国家采用; C 标准体重(Kg)=【身高(cm)-105】*0.9
体育与健康
描述脂肪分布的标准
A 腰围(waist circumference, WC) 男性大于或等于90cm 女性大于或等于80cm
B 腰围/臀围(waist to hip ratio, WHR) 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中心性肥胖 男性WHR<0.92,女性WHR<0.81为周围型肥胖
C 内脏脂肪/皮下脂肪面积(V/S) V/S>0.4 为内脏脂肪型肥胖 V/S<0.4 为皮下脂肪型肥胖
体育与健康 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和腰围界限值 与相关疾病危险的关系
按照部位分类 1) 中心性肥胖 脂肪主要分布在腹腔和腰部,腰围大于臀围,又称内脏型, 苹果型。 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的发病率较高
2) 周围型肥胖 脂肪堆积以臀部、下肢为主,又称梨型 对身体的影响相对较小
体育与健康
成人肥胖症的判定标准
BMI 脂肪含量 相对标准体重 脂肪分布
合并症危险性 低(但其他临床问题增加)
在平均范围
增加 中等严重 严重 极严重
体育与健康
中国人群肥胖与疾病危险研讨会标准 中国成人超重和肥胖的体重指数
分类
体重指数(kg/m2)
体重过低** 体重正常 超重 肥胖
<18.5 18.5 - 23.9 24.0 - 27.9
≥ 28
体育与健康
天津铁路体检中心使用的参考标准
体育与健康
肥胖目前已经成为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人口素质的重 要公共安全问题。 2002年我国18岁及以上成年人中的超重率为22.8%,肥 胖率为7.1%,成人中大约有2.6亿超重和肥胖者。 超重和肥胖显著增加了我国其他慢性非传染病的患病率 和发病危险,导致这些疾病呈上升趋势。 世界卫生组织预测:如果不采取积极措施,到2050年, 中国将成为肥胖大国。
返回
体育与健康
2 脂肪组织受脂肪体积和数量的影响
身体过多的体脂肪是由于脂肪细胞体积的增大脂肪细胞数
相关疾病指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和危险因素聚集 体重过低可能预示有其他健康问题
分类
体重指数( kg/m2)
体重过低
<18.5
体重正常 18.5 - 23.9
超重 24.0 - 27.9
肥胖
≥ 28
男<85 女<80
增加 高
腰围 (cm)
男85-95 女80-90
男≥95 女≥90
增加 高 极高
高 极高 极高
体育与健康
内容提要
肥胖症的病因及其机制研究 单纯性肥胖症患者消化系统功能以及代谢功能的改变 肥胖症的危害 肥胖的预防与控制 肥胖症的药物治疗 特殊人群的肥胖症
体育与健康
肥胖症
由于长期进食摄取的热量超过机体消耗的热量,多余的热 量便以脂肪的形式贮存在体内,使体内脂肪的贮积量超过正 常标准,以致体内脂肪积聚过多而造成的疾病,它是以体内 脂肪积聚过多为主要症状的营养障碍性疾病
体继育发与性健肥康 胖
绝经期综合症原理
由于卵巢功能衰退,卵泡分泌雌激素和孕激素减少,对下 丘脑-垂体负反馈机制减弱,出现下丘脑与垂体功能亢进,使 得对饱食中枢的刺激减少,交感神经系统不能适当活动,最终 导致代谢失常,进食过多而引起肥胖。
肥胖-生殖无能综合征
与下丘脑-垂体的功能失常有关。
体育与健康
体育与健康
肥胖的干预方法 天津铁路体检中心
背体景育与健康
长期以来肥胖的问题在医学界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人甚至 认为肥胖不是一种疾病 1985 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的专家委员会才达成一致 意见,认为“已有大量证据表明:肥胖对健康和长寿具有不良作用” 1997年,世界卫生组织(WHO)也将肥胖明确宣布为一种疾病
WHO体脂百分比标准 •男性
30岁以下为14-20% 30岁以上为17-23% 超过25%即为肥胖 •女性 30岁以下为17-24% 30岁以上为20-27% 超过30%即为肥胖
体育与健康
相对标准体重
肥胖度=(实际体重-标准体重)/标准体重
肥胖度为±10%属正常范围 >10%为超重,>20%肥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