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手法和重章叠句

合集下载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2课《诗经》两首教学设计
初读感知
1、听朗读,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2、积累生字
雎(jū)鸠 窈窕(yǎo tiǎo) 参差(cēn chī)
寤寐(wùmèi) 蒹葭(jiānjiā) 溯洄(sùhuí)
水中沚(zhǐ) 末晞(xī) 湄(méi)
3、诗中的男子如此热恋着梦中的女孩,但他却并没有奋起直追,你怎么理解呢?
明确:一是因为交通不便:“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一是那个时代的人应该没有现人的开放与执着。
4、诗中使用重章叠唱的方式反复吟唱追求姑娘的难度,这说明了什么?表达了他什么样的心情?
点拨:使用重章叠唱的方式反复吟唱,既突出了小伙子追求女子的难度之高,又表现了他内容因追求而不得的苦闷心情。
“赋”就是直接铺陈叙述,相当于后来的叙事诗。
“比”就是比喻之意,明喻和暗喻均属此类。 “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选择性笔记
了解作者生平,积累文学常识。
关于作者
《诗经》的作者的成分很复杂,产生的地域也很广,除了周王朝乐官制作的乐歌,公卿、列士进献的乐歌,还有许多原来流传于民间的歌谣。也有传说这些诗歌传说多为尹吉甫采集、然后由孔子编订的.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讨论交流。
把握诗歌形象。
概括段意.
对重点词语的品味理解。
象征手法的运用。
品味意象。
重点情节的探讨.
理解“重章叠句”。
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品味诗歌主题思想。
体会诗歌的写作手法。

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

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精选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

那么应当如何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八年级语文《诗经两首》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诗经》常识:风、雅、颂、赋、比、兴。

2.学习诗中的比兴手法及重章叠唱的章法。

3.了解《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认识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特点。

4.了解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

[教学时间]一课时预习检查:了解了哪些关于《诗经》的文学常识?文学常识介绍:《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

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500年间的诗歌305篇。

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

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所录,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诗经》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雅、颂三类。

①风,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风》诗是从周南、召南、魏、唐、秦、陈、桧、曹、等15个地区采集上来的土风歌谣。

共160篇。

大部分是民歌。

②雅,是周王朝直辖地区的音乐,即所谓正声雅乐。

《雅》诗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31篇,《小雅》74篇。

③颂,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内容多是歌颂祖先功业的。

所谓《诗经》“六义”,其中风、雅、颂,是指体例分类来说的;赋、比、兴,是就表现手法而言。

关于赋、比、兴,宋代朱熹做了比较确切的解释:“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诗经》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光辉起点。

由于其内容丰富、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

它开创了中国诗歌的优秀传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

2023年高考语文考教结合:诗歌比较阅读之教材复习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选必上+中+下)

2023年高考语文考教结合:诗歌比较阅读之教材复习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选必上+中+下)

选择性必修上、中册诗歌《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译文】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披同样的战袍。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戈与矛。

我们面对的是共同的敌人!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汗衣。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矛与戟。

我愿与你一同战斗!怎能说没有衣裳?我愿和你穿同样的下裳。

天子让我们出兵打仗,且修好我们的盔甲兵器。

我愿与你一同前进!【情感】①慷慨赴敌、同仇敌忾的豪情;②战士之间深厚的情谊。

③表现了奴隶社会时期人民保家卫国、团结对敌、英勇献身的思想感情,真实感人,慷慨雄壮,确是一首充满民族精神而又富有艺术魅力的古代军歌。

【手法】①重章叠句。

即上下句或者上下段用相同的结构,反复咏唱的一种表情达意的方法。

,是诗人内在情感上的一种递进关系。

②设问的修辞手法,第一句一问一答,鲜明地表达了战士们团结一致,共同对抗外敌强烈的思想感情;③“无衣”两字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渲染战斗的紧张气氛,表达了战士们一心为国征战,不计较衣物不全的爱国的思想感情。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

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裴回,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译文】春天的江潮水势浩荡与大海连成了一片,一轮明月从海上升起好像与潮水一起涌出来。

《关雎》诗文鉴赏及考点

《关雎》诗文鉴赏及考点

专题19《关雎》诗文鉴赏及考点揭秘【知识储备】一、导入《诗经》中有不少歌咏爱情的诗,或表达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或抒发爱而不得的忧伤和怅惘。

这些诗,今天读来仍然会让人怦然心动,获得美的愉悦。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学习《关雎》,用心体会诗中歌咏的美好感情吧!二、目标1、反复诵读,理解并掌握诗歌内容。

2、着重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

3、欣赏诗歌的艺术特点:“兴”与“重章叠句”。

三、原文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四、注释《关雎》:选自《诗经·周南》。

《诗经》中诗的标题一般取自该诗的第一句。

关关雎鸠:雎鸠鸟不停地鸣叫。

关关,拟声词。

雎鸠,一种水鸟,一般认为就是鱼鹰。

,传说它们雌雄形影不离。

洲:水中的陆地。

窈窕淑女:窈窕,指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善良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

逑,配偶。

参差:长短不齐。

荇菜:一种可食的水草。

流:求取。

寤寐:这里意思是日日夜夜。

寤,醒时。

寐,睡时。

思服:思念。

服,思念。

悠:忧思的样子。

辗转反侧:形容思念之情绵绵不尽。

琴瑟友之:弹琴鼓瑟对她表示亲近。

芼:挑选。

钟鼓乐之:敲钟击鼓使她快乐。

五、诗意雎鸠鸟不停地鸣叫,立在那河中沙洲上。

文静美好的少女,是小伙子好的配偶。

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两边捞取。

文静美好的少女,日日夜夜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牵挂在心头。

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覆去难成眠。

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采摘。

文静美好的少女,我弹奏着琴瑟和你亲近。

水中长短不齐的荇菜,在船的左右挑选。

文静美好的少女,我敲击着钟鼓使你快乐。

六、赏析1、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前四句)爱慕:由关雎立在水中沙洲上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中间八句)思念: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引出男子对姑娘思念不止,以致梦寐以求,辗转反侧。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

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语文网的小编给各位考生整理了2017年高考语文必考知识点:《小雅·采薇》原文翻译及鉴赏,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更多的资讯请持续关注语文网。

古诗和文言文翻译是高考必考的内容之一,所以平时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积累。

文言文翻译要以直译为主,并保持语意通畅,而且应注意原文用词造句和表达方式的特点。

以下《小雅·采薇》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请大家以所在地区课本为主。

《小雅·采薇》原文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玁狁之故。

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玁(xiǎn)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盬(gǔ)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玁狁孔棘!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小雅·采薇》原文翻译豆苗采了又采,薇菜刚刚冒出地面。

说回家了回家了,但已到了年末仍不能实现。

没有妻室没有家,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没有时间安居休息,都是为了和猃狁打仗。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柔嫩的样子。

说回家了回家了,心中是多么忧闷。

忧心如焚,饥渴交加实在难忍。

驻防的地点不能固定,无法使人带信回家。

豆苗采了又采,薇菜的茎叶变老了。

说回家了回家了,又到了十月小阳春。

征役没有休止,哪能有片刻安身。

心中是那么痛苦,到如今不能回家。

那盛开着的是什么花?是棠棣花。

那驶过的是什么人的车?当然是将帅们的从乘。

兵车已经驾起,四匹雄马又高又大。

哪里敢安然住下?因为一个月多次交战!驾起四匹雄马,四匹马高大而又强壮。

将帅们坐在车上,士兵们也靠它隐蔽遮挡。

四匹马训练得已经娴熟,还有象骨装饰的弓和鲨鱼皮箭囊(指精良的装备)。

《诗经》知识点归纳

《诗经》知识点归纳

关雎知识点归纳一、作品简介:1.《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在先秦古籍中,被称为《诗》、或《诗三百》。

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相传孔子曾整理过这些诗并用来传授弟子,所以后来被尊为儒家的“五经”之一,称为《诗经》。

四书:《孟子》《中庸》《大学》《论语》五经:《诗》《书》《礼》《易》《春秋》2.诗经地位:是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二、《诗经》的“六义:1、三大基本内容:风:指十五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160篇)雅:分大雅、小雅,西周王城区域朝会宴饮所用诗歌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40篇)2、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歌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使人想到君子淑女必成佳偶。

《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由桃花联想到新嫁娘的美貌。

比∶《卫风.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用桑树由繁茂到凋落比喻女主人公的容貌由盛而衰。

赋∶《卫风.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直接叙述这个叫氓的男人貌似憨厚,他一贸丝为名,打算赚个女人回去。

三、朗读节奏四言诗每句一般读成“二、二”节拍。

例如:关关/ 雎鸠,在河/ 之洲。

窈窕/ 淑女,君子/ 好逑。

参差/ 荇菜,左右/ 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 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 悠哉,辗转/ 反侧。

四、诗歌大意:译第一章:关关鸣叫的雎鸠鸟,站在水中的沙洲上。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正是小伙子喜爱的配偶。

解读:第一章:文中的这位男子,在他听着鸠鸟和鸣的时候,有一个姑娘在河边采荇菜,她左右采摘荇菜的美好姿态给了他一个难忘的印象,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译第二、三章:水中荇菜长短不齐,采荇人左右寻找。

美丽善良的姑娘啊,我醒着睡着都把你追求。

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第12课《诗经二首》知识点-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

《诗经》二首知识点一、《诗经》简介:《诗经》是我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到春秋中期约500年间的305篇诗歌。

又称《诗》、或《诗三百》。

二、《诗经》的“六义:风、雅、颂,赋、比、兴。

1、三大基本内容:风:又叫国风,是各地的民间歌谣。

(160篇)雅:分大雅、小雅,西周时代祭祀和宴会的乐歌居多;(105篇)颂:是宗庙祭祀用的乐歌及史诗。

(40篇)2、三大表现手法:赋:“铺陈其事而直言之也”(陈述铺叙)比:“以彼物比此物也”。

(比喻)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如《关雎》《蒹葭》首句)《关雎》选自《诗经·周南》,《蒹葭》选自《诗经·秦风》,都民歌,属于“风”。

三、《诗经》地位:中国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是《诗经》。

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是屈原的《离骚》。

“五经”:儒家经典《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并称。

四、《关雎》必背知识点1.主题:这是一首爱情诗。

写了一个年轻男子对一个在河边采摘荇菜的姑娘的爱慕、相思、幻想成亲的故事,抒发了青年男子对婚恋的追求和良好的愿望。

2.《关雎》脉络分析:全诗可分为三章。

第一章:爱慕与喜悦(一见钟情):由关雎鸣叫起兴,写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位美丽的姑娘,于是萌发了爱慕之情。

第二章:思念与失望(朝思暮想):以左右采摘荇菜的动作起兴,隐喻淑女难以追求,由此思念不止,以至梦寐以求,辗转反侧,表现主人公爱恋之深与相思之苦。

第三章:愿望与欢乐(幻想愉悦):仍以来采摘荇菜的眼前情景起兴,写青年与淑女梦中相会,为她弹琴鼓瑟,亲近她;敲钟打鼓,取悦她,迎娶她。

喜悦陶醉心情和幸福热闹的场面,表达了美好婚姻的渴望向往。

3.《关雎》主人公感情变化如何?答:一见钟情、爱慕(兴奋、期待)——求而不得,相思(苦闷、惆怅)——幻想求而得之、成亲(幸福、陶醉)4.结全诗歌谈谈诗中“窈窕淑女”与“君子”的形象?答:淑女形象:从“窈窕淑女”一句中,可以看出这位女子文静、美丽、善良;从“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可以看出这位女子热爱劳动、热爱生活(内在美);从“求之不得”可见理性与谨慎;从“琴瑟友之、钟鼓乐之”可见有高雅的情趣。

语文《诗经》两首教案(5篇)

语文《诗经》两首教案(5篇)

语文《诗经》两首教案(5篇)语文《诗经》两首教案1第一课时一、《诗经》两首教学目标1.了解《诗经》有关常识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2.把握《诗经》赋比兴的艺术手法和重章叠句、反复咏叹的形式特点;3.领悟“我”的形象塑造,把握艺术技巧二、《诗经》两首教学重点1.掌握重章叠句的形式特点和比兴的艺术手法2.掌握四言诗的诵读节拍三、《诗经》两首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准确把握诗中人物的情感四、教学过程1.导入课堂(放ppt)爱情是文学中永恒的主题。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男子追求心爱的女子的不懈和幸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尹人,在水一方。

”,写出了爱情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迷惘;“一日不见,如三月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爱情中的男女相思之苦。

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一起来感受一下古代青年男女的爱和恨吧。

2.关于《诗经》1)请同学们阅读课本上P90的注释。

2)教师提问: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_______,现存诗______首。

b)《诗经》最初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到____时候被尊为儒家经典后,才有《诗经》之称。

c)《诗经》的六义是___________?从内容角度分析,《诗经》可分为___,__,___。

从表现手法角度,分为___,__,___。

3.放《静女》录音,字词梳理读音:姝(shū)俟(sì)见(xiàn)蜘蹰(chíchú)娈(luán)贻(yí)彤(tóng)管炜(wěi)怿(yì)归(kuì)荑(tí)洵(xún)积累词汇:其:副词,多么。

姝:美丽。

俟:等候。

于:在。

城隅:城角幽僻的地方。

蜘蹰:犹豫徘徊。

娈:美好。

贻:赠送。

彤,红色。

炜:鲜亮的光彩。

怿:喜爱。

牧:郊外田野。

荑:茅草芽。

古代有赠白茅表示爱恋,婚姻的习俗。

表现手法的解读----以教材为例

表现手法的解读----以教材为例
2.《采薇》前三章都以采薇起兴,以薇的自然生长的三个阶段(作、柔、刚) 为由头展示时间的推移季节的变化,引发出戍边士兵的思乡思归之情。
3.《孔雀东南飞》诗篇开头,“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是“兴”的手法, 用以兴起刘兰芝、焦仲卿彼此顾恋叙述铺陈
1.《蒹葭》每章后六句“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写的是寻找 伊人而不可得的过程,采用赋的手法,反复陈述,其中既有时间的推移,又有 空间的转换,将人物的感情表达得委婉有致。
2.《孔雀东南飞》多处运用赋的铺陈。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 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纵向铺陈,强调兰芝从小聪明 能干、多才多艺,很有教养,暗示了焦母逐走媳妇的无理。
离开焦家时:“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纤 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横向铺陈,表现兰芝刚强镇定、留恋不舍心理。
2.《雨巷》用狭窄阴沉的雨巷,来象征当时黑暗的社会;在雨巷中徘徊的独 行者,象征在革命中失败的人;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象征朦胧的的 希望。这些象征性的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 者既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
3.《老人与海》鲨鱼象征厄运,桑提亚哥与鲨鱼的斗争其实就是与人生的困 境斗争,虽然以失败告终,体现了人类的勇敢与自信,在挫折甚至死亡面前 依旧勇往直前、坚强不屈顽强拼搏的“硬汉”精神。
6.《师说》第2段用了三组对比:古之圣人与今之众人对比;爱其子同与其 身对比;巫医乐师百工之人与士大夫对比,有力批判了士大夫耻学于师的恶 劣风气。正反说理,对比论证,透彻有力。
7.《老王》老王外表丑陋与内心纯朴,地位卑微与品格高尚,文化低与境界 高,自己贫苦与对人慷慨,生活的苦与灵魂的善,对比深化了人物形象。

高中语文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

高中语文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

高中语文部编教材诗歌鉴赏汇编(译文+情感+手法)必修上册第三单元1.《短歌行》曹操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当以慷,忧思难忘。

何以解忧?惟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忧从中来,不可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绕树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厌高,海不厌深。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译文】面对着美酒高声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

好比晨露转瞬即逝,失去的时日实在太多!席上歌声激昂慷慨,忧郁长久填满心窝。

靠什么来排解忧闷?唯有狂饮方可解脱。

穿青色衣领的学子,你们令我朝夕思慕。

只是因为您的缘故,让我沉痛吟诵至今。

阳光下鹿群呦呦欢鸣,悠然自得啃食在绿坡。

一旦四方贤才光临舍下,我将奏瑟吹笙宴请嘉宾。

当空悬挂的皓月哟,什么时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于怀的忧愤哟,突然喷涌而出汇成长河。

远方宾客踏着田间小路,一个个屈驾前来探望我。

久别重逢欢宴畅谈,争着将往日的情谊诉说。

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寻巢乌鹊向南飞去。

绕树飞了三周却没敛翅,哪里才有它们栖身之所?高山不辞土石才见巍峨,大海不弃涓流才见壮阔。

我愿如周公一般礼贤下士,愿天下的英杰真心归顺与我。

【情感】对时光易逝、人生苦短的忧思。

对人才的渴望。

希望招揽贤臣、一统天下的雄心壮志。

【手法】①“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设问开头,破空而来,表达诗人对人生的思考。

②“譬如朝露,去日苦多”运用比喻,用“朝露”为喻,表达年华易逝的感慨。

③“何以解忧?惟有杜康”借代,以造酒的杜康代酒,形象突出,引人联想。

④“青青子衿,悠悠我心”“呦呦鹿鸣,食野之苹”用典,两次引用《诗经》。

⑤用“子衿”、“鹿鸣”比兴,表达作者求贤若渴的心情,说明贤才若来投奔于已,必将极尽礼节招待他。

⑥“明明如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贤才喻为明月,表达渴望贤才来归的心意,但贤才难以招来,所以曹操想象着“鼓瑟吹笙”,想象着“契阔谈宴”。

表现手法

表现手法

古诗词表达技巧鉴赏
篇章结构
考纲分析
以篇章结构为切入点,是古诗词阅读的重要方 法。值得注意的是,近几年高考直接以篇章结构为 考点命题的省市多了起来,而且呈逐年增长的趋势。 从篇章结构类设题的角度来看,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 一、对诗歌整体结构的考查 二、对诗歌行文线索的考查 三、对关键句子结构作用的考查
象征手法的作用
①它把抽象的事理表现为具体的可感知 的形象。 ②是可以使文章更含蓄些,运用眼前之 物,寄托深远之意。

相 思 王维
表现 手法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 红豆是赤诚友爱的一种象征
(5)赋、比、兴
1 、赋:就是详细地叙事写景,并表示出 作者的态度。
2、比:就是把一物比作另一物。
例如,唐代诗人王维的《鹿柴》中的后两句: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林深树密, 阳光很少,直到夕阳西下的时候,才有几道 余光斜射进来,把地上的青苔照得一片明亮。 正如闪电能显现夜的黑暗一样,这一点点亮 光,反而使人更感到林的昏暗、幽深。 再如张继《枫桥夜泊》中的“江枫渔火对愁 眠”,暗的“江枫”与明的“渔火”相映成 趣。
3、起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他物”常是诗人对眼前或意中 的景、事、物的描写,渲染一种与诗人 接下来要抒写的事物相吻合的气氛、情 调,并很自然地导出要抒发的情感,故 “兴,起也,引物以起吾意”。
如《孔雀东南飞》开头“孔雀东南飞, 五里一徘徊”,既是“兴”,又是 “比”。

感兴(其七)张九龄: 江南有丹橘,经冬犹绿林。 岂因地气暖,自有岁寒心。 可以荐嘉客,奈何阻重深。 运命唯所遇,循环不可寻。 徒言树桃李,此木岂无阴? 写丹橘耐寒、甘美是想引出自己的不 媚世俗的节操,也含有以丹橘自喻的 意思,可称“比兴”。

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
重章叠句在诗歌中运用得十分广泛,是 诗歌癿一种表现手法,即各章癿句法基 本相同,中间只更换相应癿几个字,反 复咏唱。作用在亍加深印象,渲染气氛, 深化诗癿主体,增强诗癿音乐性和节奏 感,使感情得到尽情癿抒发。叠句就是 意义相同癿句子前后呼应地重叠。它常 常用亍表现人物癿一种回环往复癿强烈 感情,给人以“百转千回”、“绕梁三 日”癿感受。叠句运用得好,可以使作 品产生强烈癿艺术魅力。
重章叠句
——张媛、刘芳、张思琪、王梅、李义娇
2012-12-9
1.什么是重章叠句?
• 重章叠句是指在《诗经》中,在诗歌 癿丌同段落癿同一位置,相同戒相近 癿诗句、诗段重复出现癿一种表现手 法。这种手法具有回环反复癿表达效 果不音乐美。 为了让表达更完 整,更美妙,而出复癿写法。
2012-12-9
2.重章叠句癿作用
珞巴族米古巴部落老猎人恩波,在 出猎前丼行癿祭灶神仪式上癿一首 歌
诶赶着白额头癿公野牛回来,
诶赶着黄脸膛癿母野牛回来,
诶赶着白胸腮癿公熊回来,
诶赶着花面孔癿母熊回来, 诶赶着釐手杖般癿公山牛回来, 诶赶着红火钳般癿母山牛回来, 勾唧!勾唧!勾唧!
2012-12-9
这首仪式歌谣一、二句反复;三~八句反复使 用“诶赶着……回来”这共同癿句式;末尾叠 用唤猎狗(猎神癿象征)癿吆喝声(勾唧)。 整首仪式歌无一句丌使用反复,反复成为增强 节奏,统一诗章癿基本手段。究其原因,大概 不原始民族癿仪式是集体仪式而非私人活动, 是一唱众和、众口一声、同心向神癿统一唱诵 而非个体癿信口胡诌有很大关系。在这里,个 体消融在他癿集体中,他癿自由乊声被他癿集 体统一癿发声所掣肘,他癿个体癿、理性癿意 识被他癿集体癿、非理性癿、无意识癿精神所 笼罩和消融,而反复是制约个体、消融理性癿 最便捷癿手段。

诗歌鉴赏例题分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例析]

诗歌鉴赏例题分析 [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例析]

《诗歌鉴赏例题分析[古诗词鉴赏表达技巧及表现手法例析]》摘要: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代情作结,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尽表达技巧(也称表现手法)包括三个方面,即表达方式、修辞手法和表现手法。

注意表达技巧起到的作用,表达的内容和达到的效果。

1.抒情:(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直接(即景抒怀、直抒胸臆)、间接(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怀古伤己);2.描写:(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直接(正面)、间接(侧面);3.咏物(叙述: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4.议论(议论往往与抒情结合一起。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描绘类(作用:生动形象):比喻(生动形象地表达[描绘]了内涵[形态])、夸张(生动地突出了特征)、比拟(生动传神地突出了形象或抒发了作者感情)、借代、通感;结构类(作用:和谐音韵、强调突出、充沛感情):排比、对偶、反复、顶针;语气类(作用:增强语气、强化感情、引发思考):设问、反问。

1.比喻,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

有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2.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

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人。

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3.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

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愁生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

诗经》艺术特色举例

诗经》艺术特色举例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论述 魏晋南北朝时期,论述“赋、比、兴”的代 表人物主要有挚虞、刘勰和钟嵘。挚虞继承了郑众的观点,认为:
“赋者,敷陈之称也;比者,喻类之言也;兴者,有感之辞也。” (《艺文类聚》卷五十六)他并且对汉赋的不“以情义为主”而
“以事形为本”、极尽闳奢巨丽之能事,提出了尖锐的批评。“赋” 的表现手法在汉赋的创作实践中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和发展,以致形成 了一种独特的文体,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也造成了相当一部分 汉赋专门去铺采褵文地描摹宫室之美、田猎之盛等,以致缺乏深刻的、 有意义的思想内容。挚虞对汉赋的批评是切中其弊的。由于汉赋中
看到它只有三段九句。但是三段九句它只换 了几个词,只换了六个词!它是典型的重叠, 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叠章手法”的运用。
诗经与当代流行歌曲相通之处—重章叠句
我们可以回顾一下我们所熟悉的流行歌曲,是不是几乎每一首流行 歌曲都运用了这种断位的、重叠的手法。比如说邓丽君的《月亮代 表我的心》:
《诗经》艺术特色举例
赋比兴 重章叠句
赋比兴
作为中国古代对于诗歌表现方法的归纳,赋比兴是 根据《诗经》的创作经验总结出来的。最早的记载 见于《周礼·春官》:“大师……教六诗:曰风, 曰赋,曰比,曰兴,曰雅,曰颂。”后来,《毛诗 序》又将“六诗”称之为“六义”:“故诗有六义 焉:一曰风,二曰赋,三曰比,四曰兴,五曰雅, 六曰颂。”唐代孔颖达《毛诗正义》对此解释说 “风、雅、颂者,《诗》篇之异体;赋、比、兴者, 《诗》文之异辞耳。……赋、比、兴是《诗》之所 用,风、雅、颂是《诗》之成形。用彼三事,成此 三事,是故同称为义。”今人普遍认为“风、雅、 颂”是关于《诗经》内容的分类;“赋、比、兴” 则是指它的表现方法。
三,赋比兴表现手法的作用

《采薇》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薇》原文、翻译及赏析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

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家靡室,猃狁之故。

不遑启居,猃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

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

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

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骙骙。

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象弭鱼服。

岂不日戒,猃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饥载渴。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译文】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新芽已长大。

说回家呀道回家,眼看一年又完啦。

有家等于没有家,为跟玁狁去厮杀。

没有空闲来坐下,为跟玁狁来厮杀。

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柔嫩初发芽。

说回家呀道回家,心里忧闷多牵挂。

满腔愁绪火辣辣,又饥又渴真苦煞。

防地调动难定下,书信托谁捎回家!采薇采薇一把把,薇菜已老发杈枒。

说回家呀道回家,转眼十月又到啦。

王室差事没个罢,想要休息没闲暇。

满怀忧愁太痛苦,生怕从此不回家。

什么花儿开得盛?棠棣花开密层层。

什么车儿高又大?高大战车将军乘。

驾起兵车要出战,四匹壮马齐奔腾。

边地怎敢图安居?一月要争几回胜!驾起四匹大公马,马儿雄骏高又大。

将军威武倚车立,兵士掩护也靠它。

四匹马儿多齐整,鱼皮箭袋雕弓挂。

哪有一天不戒备,军情紧急不卸甲!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诗文赏析】《采薇》是《诗经·小雅》中的一篇。

历代注者关于它的写作年代说法不一。

但据它的内容和其它历史记载的考订大约是周宣王时代的作品的可能性大些。

周代北方的猃狁(即后来的匈奴)已十分强悍,经常入侵中原,给当时北方人民生活带来不少灾难。

历史上有不少周天子派兵戍守边外和命将士出兵打败猃狁的记载。

从《采薇》的内容看,当是将士戍役劳还时之作。

诗中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诗歌鉴赏之结构

诗歌鉴赏之结构

2、照应:照应是篇章间的伏笔照应,又叫呼应。 一篇文章要有头有尾,前后内容要有内在联系。前 面交待过的话,后面得有照应;后边要照应的话, 前边得先有个交待。这样,文章前后才能贯串,使 读者容易掌握全文的脉络。 (1) 照应的作用。照应能使作品结构显得紧 凑、严谨。 (2) 照应的种类。① 首尾照应。开头与结 尾的照应。② 扣题照应。围绕主题反复照 应。 ③ 伏笔照应。先设伏笔,后予交代的照应。 在一些诗歌中,诗人往往采用今昔、他我、物我对 照的方式,来抒发自己或他人情感,
2、先情后景(缘情写景)
下笔即写情,对诗歌而言,有点类似开门见山。如李煜的 《望江南》“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 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宿建德江 【唐】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译文】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的小小沙洲。这时候, 面对着茫茫暮色,旧愁未了,新愁又涌上心头。望着无边 无际的旷野,那天,好像比树还低沉;由于江水清清白白, 那月亮,使人更加感到亲切近人。 【赏析】此诗则是先情后景,后两句衬托前句,表现了诗人 飘泊他乡的孤独感和异客之愁。
再如:
从军行 王昌龄 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赏析】诗歌的前三句均是就乐声抒情,说到“边愁” 用了“听不尽”三字,那末结句如何以有限的七字尽 此“不尽”之情呢?诗人这时轻轻宕开一笔,以景结 情(术语).仿佛在军中置酒饮乐之后,忽然出现一 个月照长城的莽莽苍苍的景象;古老雄伟的长城绵亘 起伏,秋月高照,景象壮阔而悲凉,更加深了诗人的思 想感情(内容),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想像空间(作 用)。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 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 天山,身老沧州! 【析】 此诗共分两阕,下阕照应上阕。“心 在天山”与“当年”句相应;“身老苍州”与 “关河梦”句相应,目的在于构成对照,抒发了 词人心酸遗恨的苍凉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经》中的手法和孔子眼中的《诗经》
一、《诗经》中的手法与章法
1、赋比兴
传统定义:“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朱熹《诗集传》)现代解释:赋就是铺陈叙述;比就是譬喻,对人或物加以形象的比喻,使其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比、兴很多时候难以区分,因此一般笼统称为“比兴”。

示例:
赋——
《氓》:“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七月》:“七月食瓜,八月断壶,九月叔苴,采荼薪樗。

食我农夫。

九月筑场圃,十月纳禾稼。

黍稷重穋,禾麻菽麦。


比兴——
《氓》:“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于嗟鸠兮,无食桑葚。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手法效果:
赋:铺陈直叙,淋漓尽致,加强语势,产生一气贯注的气势。

比兴:加强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

2、重章叠句
定义:章与章句型重复,字面也大体相同,只是在关键处更换个别字。

示例:
《采薇》
《芣苢》:采采芣苢,薄言采之。

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

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

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手法效果:
增强音乐性和节奏感;
情感的抒发在回旋中有递进,更充分地抒发情怀;
突出主题。

3、叠字
举例:《氓》:泣涕涟涟;淇水汤汤;言笑晏晏;信誓旦旦
《采薇》:忧心烈烈;四牡业业;四牡骙骙;四牡翼翼;杨柳依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
效果:增加了音乐美。

强化描写,描摹出事物的特征和属性。

强化抒情,表达出细微曲折的思想感情。

二、孔子评《诗经》
1、《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为政
2、《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八佾
3、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阳货
4、尝独立,鲤趋而过庭。

曰:“学《诗》乎?”对曰:“未也。

”对曰:“不学诗,无以言。

”鲤退而学诗。

——季氏
5、兴于诗,立于礼 ,成于乐。

——泰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