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方法验证、检验方法确认实例(2010年版GMP)
检验方法验证检验方法确认实例

检验方法验证检验方法确认实例验证方法和确认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工具,用于确定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验证方法是通过实验证据来证明其中一种假设或理论的正确性,而确认方法是通过重复实验来验证前面的研究结果是否可靠。
对于不同的科学领域和实验目的,验证方法和确认方法的选择会有所不同。
下面是两个实例来说明验证方法和确认方法的具体应用。
实例一:验证方法的应用假设我们要验证一个新的药物对其中一种疾病的治疗效果。
我们可以设计一个随机对照试验,将患有该疾病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接受新药物的治疗,另一组接受传统治疗或安慰剂。
然后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测量,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以确定新药物是否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健康状况。
在这个实验中,验证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假设提出:假设新药物具有治疗效果。
2.实验设计:设计随机对照试验,确保两组病人的分配是随机的,以减少偏差的可能性。
3.数据收集:收集病人的相关数据,如病情变化、生物标志物等。
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是否存在显著差异。
5.结果解释: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判断新药物的治疗效果是否能够达到原来的假设。
通过验证方法,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确定新药物是否具有治疗效果。
然而,即使验证方法得出了积极的结果,我们仍需进一步进行确认,以确保验证结果的可靠性。
实例二:确认方法的应用在前面的实例中,假设我们已经通过验证方法验证了新药物的治疗效果。
现在我们想要确认这个结果的可靠性,以确保它不是由于偶然因素所造成的。
确认方法的应用包括以下步骤:1.重复实验:重复之前的实验,使用相同的实验设计和方法,但可以针对更大的样本量或不同的实验对象进行复制实验。
2.统计分析:对重复实验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与前一验证实验的一致性。
3.文献回顾:回顾相关的文献,查找前人的研究结果和观点,以了解是否有其它实验结果支持或反对当前验证实验的结果。
4.多中心研究:将实验扩展到多个中心进行,从而验证结果在不同环境下的适用性和一致性。
2010版药品GMP认证工作及审计案例2014年4月

证中心将检查结果报市局安监处
(五)审批与发证
省局自收到认证中心提交的检查评定结 果和相关资料后,完成审批。
1、不符合——以《药品GMP认证审批意见》 书面通知申请企业
2、符合——发放《药品GMP证书》 (1)受理中心发放《药品GMP证书》 (2)省局负责将审批结果公告
(不包括企业补充资料和整改时间)
(一)申请和受理
1、企业提交认证申请 2、省局安监处进行形式审查 3、受理中心出具受理通知书(或补正材料通知
书)
(二)技术审查和现场检查
1、认证中心进行技术审查
需补充资料的,书面通知企业完善资料。
2、认证中心制定现场检查方案和组织实施现场检查
(1)省局监察室负责选派检查员
(八) 认 证 监 督
省局监察室、安监处、法规处负责对全 省药品GMP认证工作的监督和违纪违规行为 的查处。
需要注意的问题
1、防止硬件改造带来的产能盲目扩张。这次实施新 版GMP过程中,提倡充分利用现有生产条件改造, 引导企业科学合理投入,反对盲目扩张。
2、防止“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要重视软硬件 的同步改造,实现硬件达标、软件升级、科学管理、 确保质量的目标。
1、符合(只有一般缺陷,或所有主要缺陷和一 般缺陷的整改情况证明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 改正的)
2、不符合(有严重缺陷或有多项主要缺陷, 表明企业未能对产品生产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的; 或主要缺陷和一般缺陷的整改情况和计划不能证明 企业能够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正的)
(四)公示
认证中心在综合评定结束后将评定结果 予以公示,公示期限为10个工作日。
新版GMP基本要求
2010版GMP附录完整版-确认与验证

2010版GMP附录确认与验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第二章原则第二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
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第三章验证总计划第三条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
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第四条验证总计划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一)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二)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四)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五)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六)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七)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八)所引用的文件、文献。
第五条对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可制订单独的项目验证总计划.第四章文件第六条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
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详述关键要素和可接受标准。
第七条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验证服务的,企业应当对其提供的确认与验证的方案、数据或报告的适用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批准。
第八条确认或验证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汇总分析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撰写确认或验证报告.企业应当在报告中对确认与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变更已批准的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认或验证报告应当经过书面审核、批准。
第九条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准,或者确认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企业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条件的批准.第十条当验证结果不符合预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时,应当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
2010版药典微生物限度检查及验证

2010版药典
微生物限度检查法系检查非规定灭菌制 剂及其原料、辅料受微生物污染程度的方 法。 检查项目包括细菌数、霉菌数、酵母菌 数及控制菌检查。
• 微生物限度检查应在环境洁净度10000 级下的局 部洁净度100 级的单向流空气区域内进行。 • 供试品检查时,如果使用了表面活性剂、中和剂 或灭活剂,应证明其有效性及对微生物无毒性。 • 除另有规定外,本检查法中细菌及控制菌培养温 度为30~35 ℃ ;霉菌、酵母菌培养温度为23~28 ℃。 • 检验结果以1g 、lml 、10g 、l0ml 或10cm2 为单位 报告,特殊品种可以最小包装单位报告。
细菌、霉菌及酵母菌计数
• 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菌种 试验用菌株的传代次数不得超过5 代(从菌种保藏中 心获得的冷冻干燥菌种为第0代),并采用适宜的菌种保 藏技术进行保存,以保证试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 ( B ) 44l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 ( B ) 26003 ] 枯草芽抱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 CMCC ( B ) 63501 ]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 CMCC ( F ) 98001 〕 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 [ CMCC ( F ) 98003 ]
10-3 0 0 0 0 0 0 0 0 0 0
CFU/ml
控制菌检查
控制菌检查用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菌种 对试验菌种的要求同计数培养基的适用性检查。 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CMCC ( B ) 44l02] 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 CMCC ( B ) 26003 ] 乙型副伤寒沙门菌(Salmonella paratyphi B ) [ CMCC ( B ) 50094 ]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 [ CMCC ( B ) 10104 ] 生孢梭菌(Clostridium sporogenes ) [ CMCC ( B ) 6494l] 白色念珠菌(Candida albicans ) [ CMCC ( F ) 98001 ]
2010版GMP培训--第7章-确认与验证管理

一、确认与验证的概念
•确认 ☞ •验证☞
确认--证明厂房、设施、设备能正确运行并可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列活动。 ♥
验证--证明任何操作规程(或方法)、生产工艺或系统能够达到预期结果的一系 列活动。♥
项目
确认
表7–1 确认和验证对比
验证
方式 获取数据证实满足预期用途和应用要求 提供数据证实满足规定要求
再验证是指指工艺、程序、系统、设备经过验证并在使用一个阶段以后,以及某些 要素发生改变时所进行的验证。目的在于证实已验证状态没有发生飘移而进行的验 证。
一、文件内容
验证文件主要包括验证计划、验证方案、验证报告、验证总结、验证实施过程中形成的其他相关文档资料。 1.验证计划 2.验证方案 3.验证原始记录 4.验证报告 5.验证总结
三、确认与验证的作用
药品生产企业实施确认和验证,具有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 保证和提高了工作质量和产品质量; 保证了厂房设施、设备、物料、程序、生产过程或系统处于最佳状态; 保证了新项目及其厂房设施、设备、工艺、物料、规程、生产过程、检验方 法或系统等变更后的可靠性; 有利于消除隐患,降低质量风险。
即提供下列书面证据: 厂房、设施、设备、工艺和检验方法设计符合预定用途和GMP规范; 厂房、设施和设备的建造、安装符合设计标准; 厂房、设施和设备的运行正常并符合设计标准; 厂房、设施、设备在正常操作方法和工艺条件下能够持续符合标准; 物料选择和采购符合GMP规范和标准; 所有检验的方法可靠并符合GMP规范; 能够按设计的工艺参数能够持续生产出符合预定用途和注册要求的产品。
课程《药品生产质量管理技术》 教材:新版GMP实务教程
第七章 确认与验证管理
制药工程学院
检验方法验证、检验方法确认实例(2010年版GMP)

检验方法确认报告检验方法确认--产品名称确认报告编号R-TS-VP-4001-00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批号:20151201、20151202、20151203验证工作组工作组职务姓名部门及职务职责组长黄汉新质量负责人/质量受权人负责确认方案及报告的批准副组长曾凤敏质量部QC组长负责确认方案起草、实施、汇总报告及培训工作副组长胡建新质量部QA组长审核确认方案、审核验证报告并协调工作组员刘红华质量部QC 参加确认方案实施、汇总报告工作目录1. 概述2. 确认目的和范围3. 组织及职责4. 确认起止日期5. 方法确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相关文件的确认6. 方法确认所需要的对照品、原辅料、检验样品的确认7.确认项目和确认方法、确认结果7.1【鉴别(1)】人工牛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确认7.2【鉴别(2)】甲硝唑紫外光谱鉴别方法确认7.3【鉴别(3)】人工牛黄胆红素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确认7.4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确认7.5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与线性范围确认7.6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确认7.7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确认7.8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耐用性确认7.9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系统适用性确认7.10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确认7.11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与线性范围确认7.12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确认7.13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确认7.14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耐用性确认8.三批产品按本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确认9.偏差与漏项控制10.确认报告会审1. 概述我公司生产的品种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执行国家药监局颁布的法定药品标准,标准号为:WS-10001-(HD-0204)-2002。
本公司前身(原广东华卫药业有限公司)按该标准生产、检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已有多年的历史。
根据GMP(2010版)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对收入药典和其它法定标准的分析方法,应通过检验方法确认来证明该方法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2010年GMP附录(11确认与验证)

附录11:确认与验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第二章原则第二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
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第三章验证总计划第三条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
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第四条验证总计划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一)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二)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四)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五)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六)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七)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八)所引用的文件、文献。
第五条对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可制订单独的项目验证总计划。
第四章文件第六条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
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详述关键要素和可接受标准。
第七条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验证服务的,企业应当对其提供的确认与验证的方案、数据或报告的适用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批准。
第八条确认或验证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汇总分析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撰写确认或验证报告。
企业应当在报告中对确认与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变更已批准的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确认或验证报告应当经过书面审核、批准。
第九条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准,或者确认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
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企业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条件的批准。
第十条当验证结果不符合预先设定的可接受标准时,应当进行记录并分析原因。
(完整word版)GMP附录11确认与验证

GMP(2010年修订)- 附录11:确认与验证章节附录确认与验证第一章范围第一条本附录适用于在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过程中涉及的所有确认与验证活动。
第二章原则第二条企业应当确定需要进行的确认或验证工作,以证明有关操作的关键要素能够得到有效控制。
确认和验证的范围和程度应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认。
确认与验证应当贯穿于产品生命周期的全过程。
第三章验证总计划第三条所有的确认与验证活动都应当事先计划.确认与验证的关键要素都应在验证总计划或同类文件中详细说明。
第四条验证总计划应当至少包含以下信息:(一)确认与验证的基本原则;(二)确认与验证活动的组织机构及职责;(三)待确认或验证项目的概述;(四)确认或验证方案、报告的基本要求;(五)总体计划和日程安排;(六)在确认与验证中偏差处理和变更控制的管理;(七)保持持续验证状态的策略,包括必要的再确认和再验证;(八)所引用的文件、文献。
第五条对于大型和复杂的项目,可制订单独的项目验证总计划。
第四章文件第六条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经过审核和批准.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详述关键要素和可接受标准。
第七条供应商或第三方提供验证服务的,企业应当对其提供的确认与验证的方案、数据或报告的适用性和符合性进行审核、批准。
第八条确认或验证活动结束后,应当及时汇总分析获得的数据和结果,撰写确认或验证报告。
企业应当在报告中对确认与验证过程中出现的偏差进行评估,必要时进行彻底调查,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变更已批准的确认与验证方案,应当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确认或验证报告应当经过书面审核、批准。
第九条当确认或验证分阶段进行时,只有当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报告得到批准,或者确认或验证活动符合预定目标并经批准后,方可进行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中不能满足某项预先设定标准或偏差处理未完成,经评估对下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无重大影响,企业可对上一阶段的确认或验证活动进行有条件的批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方法确认报告目录1. 概述2. 确认目的和范围3. 组织及职责4. 确认起止日期5. 方法确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相关文件的确认6. 方法确认所需要的对照品、原辅料、检验样品的确认7.确认项目和确认方法、确认结果7.1【鉴别(1)】人工牛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确认7.2【鉴别(2)】甲硝唑紫外光谱鉴别方法确认7.3【鉴别(3)】人工牛黄胆红素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确认7.4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确认7.5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与线性范围确认7.6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确认7.7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确认7.8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耐用性确认7.9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系统适用性确认7.10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确认7.11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线性关系与线性范围确认7.12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准确度确认7.13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精密度确认7.14胆红素含量测定方法耐用性确认8.三批产品按本检验方法检验的结果确认9.偏差与漏项控制10.确认报告会审1. 概述我公司生产的品种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执行国家药监局颁布的法定药品标准,标准号为:WS-10001-(HD-0204)-2002。
本公司前身(原广东华卫药业有限公司)按该标准生产、检验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已有多年的历史。
根据GMP(2010版)第二百二十三条规定,对收入药典和其它法定标准的分析方法,应通过检验方法确认来证明该方法在本实验室条件下的适用性。
故本公司依照法定标准WS-10001-(HD-0204)-2002以及《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附录9101:药品质量标准分析方法验证指导原则的规定,制定本检验方法确认方案,由质量部按制定的方法进行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判断检验方法在本公司是否适用。
本产品的微生物限度检查方法验证,另行制定验证方案进行验证,不包括在本次确认。
2. 确认目的和范围确认该产品的检验方法在本公司检验室的适用性,保证检验结果的可靠性。
本确认方案采用3批按GMP要求组织生产的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进行检验方法的确认。
确认项目包括【鉴别】、【甲硝唑含量测定】、【胆红素含量测定】等。
3.组织及职责3.1确认方案和确认报告的起草、审核、批准确认方案由质量部QC组负责起草,由质量部审核,最终由质量负责人批准。
确认方案实施完成后,由QC组负责汇总各个项目确认的结果、撰写报告,由质量部审核,最终由质量负责人批准报告。
3.2确认方案的培训确认方案在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QC组组长对本次确认实施的相关人员组织培训工作,并将该次的培训记录归档。
3.3确认方案实施过程中的变更和偏差确认方案实施过程中如有变更和偏差,质量负责人应当组织进行评估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3.4 确认工作小组成员表用于本次检验方法确认的三批产品是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批号:、、实施确认工作的起止时间是:~5. 方法确认所需要的仪器设备及相关文件的确认5.1.主要检验仪器设备确认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5.2.确认所需文件的确认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 方法确认所需要的对照品、原辅料、检验样品的确认6.1.对照品、原辅料检查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6.2.检验样品确认表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确认项目及确认方法7.1【鉴别(1)】人工牛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确认7.1.1鉴别方法的专属性确认方法:参照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质量标准WS-10001-(HD-0204)-2002【鉴别(1)】项下规定,分别制备以下溶液,进行鉴别方法专属性的确认:(1)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溶液:取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各含0.5mg 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2)3批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分别取本品3批的内容物约0.95g(约相当于人工牛黄20mg),研细,加氯仿1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外,称取甲硝唑原料0.80g,淀粉0.08g,二氧化硅0.04g共置量瓶中,加氯仿15ml,超声处理20分钟,滤过,滤液置水浴上蒸干,残渣加乙醇2ml使溶解,作为人工牛黄阴性样品溶液。
试验方法: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2015年版四部0502)试验,吸取上述溶液各4µ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正己烷-醋酸乙酯-醋酸-甲醇(20:25:2:3)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1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数分钟至斑点显色清晰,日光下或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
7.1.2方法确认接受标准:(1)胆酸、猪去氧胆酸对照品溶液:显2个主斑点;(2)3批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显同颜色斑点;(3)人工牛黄阴性样品溶液: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位置上,不显斑点。
7.1.3方法确认记录与确认结果(1)电子天平型号编号,数显鼓风干燥箱型号编号硅胶G薄层板批号,来源(2)胆酸对照品称样量,稀释倍数猪去氧胆酸对照品称样量,稀释倍数(3)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内容物称样量:批号,称样量;批号,称样量;批号,称样量;(4)项目确认结果【鉴别(1)】人工牛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确认结果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2【鉴别(2)】甲硝唑紫外光谱鉴别方法确认7.2.1鉴别方法的专属性确认方法:参照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质量标准WS-10001-(HD-0204)-2002【鉴别(2)】项下规定,分别制备以下溶液,进行鉴别方法专属性的确认:(1)甲硝唑对照品溶液:取甲硝唑对照品约2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3批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分别精密取本品3批的内容物约59mg(约相当于甲硝唑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80ml,微温使甲硝唑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称取淀粉10mg,二氧化硅5mg、人工牛黄3mg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160ml微温,放冷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试验方法:照分光光度法,取上述各种溶液扫描紫外吸收光谱7.2.2方法确认接受标准:(1)甲硝唑对照品溶液:在277±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1±2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2)3批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在277±2nm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在241±2nm的波长处有最小吸收;(3)甲硝唑阴性样品溶液:在277±2nm的波长处无最大吸收;在241±2nm的波长处无最小吸收。
7.2.3方法确认记录与确认结果(1)电子天平型号编号,紫外分光光度计型号编号(2)甲硝唑对照品称样量20.1 mg(3)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内容物称样量:批号,称样量;批号,称样量;批号,称样量;(4)项目确认结果【鉴别(2)】甲硝唑紫外光谱鉴别---方法专属性确认结果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3【鉴别(3)】人工牛黄胆红素液相色谱鉴别方法确认7.3.1鉴别方法的专属性确认方法:参照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质量标准WS-10001-(HD-0204)-2002【鉴别(3)】项下规定,分别制备以下溶液,进行鉴别方法专属性的确认:(1)胆红素对照品溶液: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氯仿溶解,定容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1.0ml置25ml棕色量瓶中, 加氯仿-甲醇-水-盐酸(90:10:0.3:0.03)混合液稀释至刻度,制成每1ml中含胆红素约4μg的溶液,即得。
(2)样品提取溶剂:氯仿-甲醇-水-盐酸(90:10:0.3:0.03)的混合液(3)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取20151201批本品的内容物约1.7g(约相当于胆红素0.2mg),精密称定,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甲醇-水-盐酸(90:10:0.3:0.03)混合液约40ml,超声提取15分钟,取出,迅速冷却至室温,加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4)人工牛黄阴性样品溶液:按照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工艺处方的比例,除人工牛黄不称取外,称取甲硝唑1.45g,淀粉0.145g,二氧化硅0.072g共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甲醇-10%盐酸(50:50:0.3)混合液约40ml,超声提取15分钟,取出,冷却至室温,加上述溶剂稀释至刻度,摇匀,滤过,即得。
试验方法:精密吸取上述溶液各20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色谱图。
7.3.2方法确认接受标准:(1)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与胆红素对照品溶液主峰保留时间一致(相对偏差不超过0.5%);(2)人工牛黄阴性样品溶液、样品提取溶剂在胆红素峰保留时间处均应为平直基线,无吸收峰。
7.3.3方法确认记录与确认结果(1)电子天平型号编号,高效液相色谱仪型号编号(2)胆红素对照品称样量:9.90mg(3)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内容物称样量:批号 20151201 ,称样量(4)项目确认结果【鉴别(3)】人工牛黄胆红素液相色谱鉴别---方法专属性确认结果检查人/日期:复核人/日期7.4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专属性确认7.4.1甲硝唑含量测定方法的专属性确认方法:参照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质量标准WS-10001-(HD-0204)-2002【含量测定甲硝唑】项下规定,分别制备以下溶液,进行方法专属性的确认:(1)甲硝唑对照品溶液:取甲硝唑对照品约20.0mg,精密称定,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溶解,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2)3批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成品溶液:分别精密取本品3批的内容物约59mg(约相当于甲硝唑50mg),置1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约80ml,微温使甲硝唑溶解,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
(3)甲硝唑阴性样品溶液:按照人工牛黄甲硝唑胶囊工艺处方的比例,除甲硝唑不称取外,称取淀粉10mg,二氧化硅5mg、人工牛黄3mg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160ml微温,放冷后稀释至刻度,摇匀,用干燥滤纸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5ml,置200ml量瓶中,加盐酸溶液(9→1000)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