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申报模板:3186-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SYB体系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
SYB体系在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的实践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SYB 创新创业高职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问题的提出:SYB是SIYB系列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国际劳工组织开发,有愿望开办企业的人员量身定制的培训项目。
经人社部引入后,部分省市、高校进行试点运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SYB培训体系通俗易懂、简明实用,比较符合高职学生学习的特点。
通过SYB培训,能使学生激发创业热情,建立创新思维,掌握基本的创业技能,增强抗风险能力,在短时间内提高就业、创业能力。
实践证明,SYB体系符合中国国情,更符合高职学生的特点。
通过在高职院校开展SYB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可以提高高职院校学生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促进就业工作,形成高职院校独特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为技能型人才培养提供一定支持。
课题界定: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质就是创新引领创业,创新科技、创新思维、创办企业、开创事业。
SYB培训体系侧重于基本知识的讲授和教学方式的创新,突破传统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讨论、头脑风暴、案例分析、角色扮演、游戏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
我校作为XX区、XX经济开发区、XX公司的创业教育基地,有开展SYB培训的基础,通过该项目的研究,可以更好的做好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
国内外研究现状:创业教育最早起源于美国,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教授1947年为学生率先开设创业课程。
1974年,Jeffry A.T编写了世界上第一本创业学教材。
英国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印度在1966年提出了“自我就业教育”,日本从1998年起开展了创业教育。
目前,许多国家都已成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国外学术界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创新创业教育与国家政策、经济发展的研究,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发与构建,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方法及模式、师资培养,创业商业竞赛,创业过程影响因素,创新创业教育评估机制与评价体系等。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就业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
本文将介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践研究。
1、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
通过课程设计、教育实践等形式,鼓励学生思考、探索,培养学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灵活的应变能力,以及敢于创新的勇气。
2、注重实践教学。
不仅要掌握理论知识,更要注重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通过实践教学的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
3、与产业结合。
教育应当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开展与实际生产、服务项目相结合的教育模式,增强学生的实际能力。
同时,通过与企业进行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就业等机会,促进学生就业,早日走向社会。
4、个性化教育。
教育应该将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等方面考虑进去,为每一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潜能,培养出全面发展的人才。
1、开设课程。
高职院校应开设相关创新创业课程,如市场营销、创新管理、创业计划等。
同时,学校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将课堂教学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创新和实践经验。
2、企业合作。
学校与企业可以开展合作项目,提供学生实习、就业、创业等机会。
通过与企业打通产学研一体化的渠道,让企业了解学生、了解市场,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
3、创业平台。
学校应该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为学生提供创业孵化、投资金融、法律咨询、财务顾问等服务。
平台应该紧贴市场需求,为学生提供全面的个性化服务,帮助他们顺利创业。
4、比赛竞赛。
学校可以组织创新创业比赛和竞赛,提高学生的创业创新能力。
比赛和竞赛可以涵盖多个领域,如创业计划书编写、创新产品设计、营销策划、创业路演等,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竞争力。
三、总结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提高学生竞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
学校应结合当前就业形势和市场需求,注重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践,为学生提供个性化、实践化的教育服务,培养出更多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近年来,每当毕业季的来临,各大高职院校就业压力大成了共同的难题。
一方面,大学生毕业求职难,另一方面,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
这种相互不匹配暴露了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模式及培养人才方案的缺陷。
因此,各大高职院校应国务院、党中央的要求制订了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但同时我们应该认识到创新创业必须以专业为背景是专业培养的向导,鉴于此,我们提出了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的研究。
(2)课题界定①专业教育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是在专门领域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高校的专业教育是大学教育赖以生存的根基。
通过较长时间的正式专业教育,培养以公共课程为基础,通过在专业领域的系统学习来掌握该领域的专业技能。
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培养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专门技能的人才是第一要务。
以专业教育为核心的中国高等院校,为社会各行各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同时也为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②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教育理念最是早由西方国家提出来的,它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
创新创业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还要提高学生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适应社会能力的心理素质。
创新是创业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体现。
创新创业教育纳入高等院校教育的核心任务是通过创新创业教育和创新实践活动,促进课本知识向专业能力转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成就复合型高素质人才。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①国内研究现状自 2010 年以来,我国创新创业教育进入乘风破浪阶段,创新创业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可谓硕果累累,研究的内容更是朝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创业教育课题申请书模板
尊敬的评审专家:您好!我谨以此书向您申请“创业教育”课题。
在我国,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
然而,目前我国创业教育仍存在诸多问题,如教育模式单一、实践环节不足等。
为此,我希望通过开展这一课题研究,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为提高我国创业教育质量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一、课题背景与意义近年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创新创业工作,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在此背景下,各地高校纷纷开设创业课程,开展创业教育。
然而,创业教育在实践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一方面,传统教育模式难以满足创业教育需求,教师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另一方面,创业教育与实际创业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学生创业成功率较低。
因此,研究创业教育现状、问题及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研究目标与内容本课题旨在探讨适应我国国情的创业教育模式,提高创业教育质量。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 分析我国创业教育的现状,总结现有创业教育模式的优缺点,为改进创业教育提供参考。
2. 调查创业教育需求,了解学生在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优化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和服务提供依据。
3. 借鉴国外创业教育成功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改革措施。
4. 探讨创业教育与实际创业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创业,提高学生创业成功率。
三、研究方法与步骤本课题采用文献研究、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方法,分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收集国内外关于创业教育的研究成果,分析现有创业教育模式,总结经验教训。
2. 设计调查问卷,对在校学生、毕业生、企业等进行调查,了解创业教育需求和实际创业情况。
3. 分析调查数据,找出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改革措施。
4. 开展实证研究,验证改革措施的有效性,为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实践支持。
5. 撰写研究报告,总结研究成果,为政策制定者和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
高职院校“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教育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目前,经济环境和岗位需求正迅速发生变化。
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使得每年的毕业生日益增多,大学生毕业求职难,而用人单位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种不匹配暴露了高校教育模式及培养目标的缺陷。
因此,各高校应国务院、党中央的要求制订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方案,以服务社会为出发点,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通过引导大学生创业来带动就业,以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的需要。
创新创业必须以专业为背景,是专业培养的向导。
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如何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教育模式中有效融合是本文探讨的重点。
1.2课题界定专业教育在《教育大辞典》中表述为:“专业教育是根据社会职业分工、学科分类、文化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及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划分各个学科和专业,高等学校据此制定专业培养目标、专业教育计划和组建专业课程体系,为国家培养、输送所需的各种专门人才,学生亦按学科和专业的分割来进行学习,形成自己在某一专门领域的专长,为未来的职业活动做准备”。
可见,专业教育旨在关注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掌握,其目标是使学生成为工作领域中高级的专业化人才。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指高职院校通过利用课堂内创业课程和课堂外创业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思维、创新创造的人格品质、创业精神以及创新创业综合实践能力,进而不断提高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尤其是对正在创业的学生进行专门指导,进而使他们拥有开阔的思维,开辟一番新事业的教育。
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是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向,本研究是从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实践平台、师资队伍等方面探索了“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思路和做法,结合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实际,构建“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申报书批准编号:职业技术学院课题申报书课题名称: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负责人:所在部门:申请日期:二?一一年五月课题负责人信息姓名职称职务E-Mail课题负责人近三年来主要研究成果(注明成果名称及形式、完成日期、应用情况等)- 1 -课题组主要成员情况及签名(提醒:每名成员最多参加两项课题的申请,请勿多报 )姓名职称/职务出生年月研究专长所在部门(单位) 分工情况签名负责方案设计、方案实践,发表论文负责高校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发表论文负责高校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发表论文负责企业调研,形成调研报告,发表论文负责地区、政府和学生调研,形成调研报告以上前五名成员近三年来与本课题有关的主要研究成果(注明成果名称及形式、完成日期、应用情况等)2课题名称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课题类别 ?人文、社科类 ?工程、技术类 ?其他拟申请类别 ?重点课题 ?一般课题计划完成时间 2012年11月最终成果形式研究报告、论文申请经费总额(元) 3000 其他来源经费(元)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国内外研究的现状和趋势本课题理论意义创业教育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这一世界性的教育理念,已得到世界各国,包括我国在内的普遍重视和认同。
创业教育是指充分挖掘学生潜能,以开发学生创业基本素质,培养学生创业综合能力为目标的教育。
本课题实际应用价值:创业教育是新形势对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提出的一个重要课题,其目的不仅是培养就业者,而且要培养更多的创业者,提高就业质量,提升高校的竞争力。
同时也是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的重要指示。
国外研究现状和趋势:创业教育是目前国内外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各国政府和高等院校也相继在创业教育理论与实践方面展开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探索。
创业教育最早兴起于美国,1947年,哈佛商学院的Myles Mace 教授率先开设了一门创业课程,共有188名MBA学生参加了该课程(房国忠,2006)。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践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和实践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创新创业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基地,如何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自身优势,培养具备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的学生,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设计上,高职院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通过设立创新创业实践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项目的筹划与实施,培养他们的项目管理、团队协作和市场营销等实践能力。
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实训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实践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到实践技能。
注重创新思维的培养,通过开设创新创业理论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创新创业发展的趋势和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在创新创业教育的实践中,高职院校应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
学校可以建立创业孵化中心,提供创业指导和孵化服务,帮助学生解决创业项目筹资、技术支持和市场推广等问题。
鼓励学生参与各类创新创业比赛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创新成果和创业想法的机会。
与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将创新创业理念付诸实践。
高职院校还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教师参与创新创业项目的研究和实践,通过与学生一起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和创新创业意识。
加强教师培训和交流,引进国内外优秀的创新创业教育案例和经验,不断提升教师的教学水平。
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提供多样化的实践平台和资源支持,同时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创新创业教育能力。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需求的创新创业人才,为社会经济的发展作出贡献。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社会实践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理论思考与社会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院校双创理念双创模式双创实践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创新创业是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做好创新创业教育对于高等学校,尤其是高职院校,既是重大的历史使命,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
本课题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和学情,致力于解决当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几个具有普遍性的问题:①用何种理念才能更好的引导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②何种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才能更好地推进和实现高职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③如何优化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实践平台?(2)课题的界定首先尝试提出基于广义问题解决和广义问题管理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该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视为师生共同进行一系列广义问题解决活动的过程。
每个广义问题解决活动包括四个基本环节:敏锐地发现问题,科学地评价问题,合理地选择问题,有效地解决问题。
现代管理学认为,“只有通过团队才能形成创新”。
创新需要团队,团队需要管理。
通过对创新创业活动进行管理,激发学生的创意,挖掘他们的潜力,发挥团队的合力,实现有效的创新创业活动。
其次,基于新理念设计创新创业教育的模式。
最后,应用新模式建设创新创业实践平台,进行创新创业实践。
(3)国内外研究现状现代意义上创新(Innovation)是由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一书中提出的,他将创新定义为“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并将创新概括为五个方面:生产新的产品,引入新的生产方法、公益流程,开辟新的市场,开拓原材料的新供应源,采用新的组织方法。
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随着创新日益称为生产活动的主轴,创业也便成为人类最基本的实践,由生产到生活,由经济到政治,由思维到理论,由个人到企业,创新逐渐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创业(Entrepreneurship)来源于十二世纪法文单词“Entreprendre”,其原初含义是“承担”。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实训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
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实训教学实践与创新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类型教育;高职实训教学;创新研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2019年2月13日,国务院颁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中提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
”并提出“职业教育由参照普通教育办学模式向企业社会参与、专业特色鲜明的类型教育转变”。
即职业教育的办学模式要从普通教育转向类型教育。
职业教育作为不可替代的类型教育,其转型的关键是要办出职业教育特色,尤其是强调对接企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将过去侧重“知识型教学”转变成“技能型教学”。
实训教学是高职教育的核心项目,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环节。
加快实训教学改革,提升实训教学质量,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也是高职院校培养实用型人才的必然选择。
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高职实训教学还有差距,普遍存在着重知识轻技能、重形式轻实效等问题,有些甚至还沿用普通教学模式办学,其结果必然会导致教育的偏航甚至失败。
如何适应新时代要求,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实训教学特点的新模式、好方法是摆在广大职教工作者面前需亟待解决的课题。
(2)课题界定本课题是在国家提出类型教育的背景下,针对高职教育教学中普遍存在的对实训教学重视不够、实训教学质量不高等问题提出运用现代新技术、新理念改革高职实训教学,在原实证研究的基础上力争探索出一条新的高效实用的实训教学模式。
研究在汽车专业进行,重点是理实一体化教学中的实训教学,但成果可在高职其它专业推广和应用。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类型教育的提法在今年初才提出,这方面研究的学者较少,比较有影响的有姜大源提出的职业教育向类型教育转型的三大特征,柴福洪关于类型教育背景下高职教育是技能型教学而非知识高教等。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关联机制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提出与课题界定(1)问题的提出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国家经济深层次改革的持续深入,创新创业再掀高峰,大学生创业方面,政府给予充分空间和政策激励,特别是大学生创业项目、创业过程和创业经验都存在差距与不足。
本课题关注高职学生创业体验、创业过程与创业退出行为的关联效应,旨在探讨如何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活动阶段式循环发展的关联机制,以解决高职学生创业难问题。
(2)课题界定本课题所研究的创业条件,主要指利用省市、校、行业三方渠道,对高职学生进行创业体验的扶持、创业过程的引导和创业退出的剖析,以及三者间行为的关联研究,并重点从几所院校应用的效果来分析、反馈和汇总经验,最终形成研究报告。
1.2国内外研究的现状与趋势以美国、德国、新加坡顶尖大学为代表的一大批国外高校现状,Bruyat (1993)将创业研究与组织行为学领域的职业承诺和组织承诺有机结合起来,创业体验的概念来自于Schmitt等(2004)在讨论成功创业者的路径时提出的创业概念。
结合国内现状,近几年在国家创业政策的推动下,万众创业东风已来,借助政府和学校的力量,不断完善创业工作。
国内外研究不足主要体现在:高校学生创业资源匮乏,特别是对高职学生创业的研究不够;二是结合创业工作室的应用研究不够;三是对高职学生创业行为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较为深入的关联研究。
1.3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选题意义为了贯彻落实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湖北省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7-2020年)》,通过促进大学生创业,以创新引领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不断完善大学生创业体验方式、指导创业过程、调研创业退出因素等机制。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
高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研究与实践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为什么研究?1.问题的提出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新理念,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全社会共识,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高校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普通本科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正如火如荼,部分高等职业院校(以下简称“高职”)以就业指导推动就业、以创新创业促进就业,对创新创业教育也跃跃欲试,但对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还处在探索阶段,其建设现状如何?如何建设?如何管理?效果如何?都值得研究和实践,主要解决高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的相关政策、管理、机制问题,促进高职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
本校在洪山区支持下,已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和总面积约1200平米的大学生创业特区,实质性开展创新创业孵化工作,建设制度亟待建立,建设经验亟待总结。
因此,以科研处及从事创新创业管理和指导教师组成研究团队,对“高职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进行研究与实践十分必要。
2.课题界定课题针对高职院校,以高职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有经验为基础,以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实践平台建设为主要内容,以本校大学生创业特区为重要案例,以创新创业教育管理实践为重点,对建设实践进行总结,提出对策建议和可供复制经验。
相关概念界定:(1)高职: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包括本科和专科两个学历教育层次。
(2)创新创业教育:1991年,东京创业创新教育国际会议从广义上界定为“培养最具有开创性个性的人,包括首创精神、冒险精神、创业能力、独立工作能力以及技术、社交和管理技能的培养。
”[1] 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界定为“创新创业教育是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需要而产生的一种教学理念与模式。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地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
地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策略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一般课题关键词: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创新创业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问题的提出地方高职院校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路径进行探讨研究是响应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战略部署的举措;也为促进中国经济发展中高速和产业结构中高端发展目标,提供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并且可以使地方高职的专业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有机结合,不断提高人才的综合素养,全面深化地方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
2、课题界定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引导高等学校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紧密结合,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在创新创业教育中,创新与创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贯穿始终,共同构成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一定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面向基层、面向生产、面向服务和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用型、技术型和技能型专门人才为目的高等教育,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专业教育:也称“专门教育”。
根据一定历史时期行业分工的要求和专业发展,将专业分成一定门类, 培养各级各类专业人才的教育。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研究现状美国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其研究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创业教育的含义、重要性、课程设计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美国的创业教育已经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创业教育体系,包括了小学、中学和大学的正规教育以各种非正规的创业相关的培训,美国的创业教育是国民教育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英国、法国等欧洲国家,日本、新加坡等亚洲国家,均先后出台了推进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政策措施,有力地促进了本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的开展。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论证申请报告
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研究课题开题论证申请报告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1问题的提出高职生几乎占大学生的一半,由于大部分高职生不会学习、创新、获取知识,集聚自己的能力,致使毕业后生存发展空间较小,求职不顺(就业率77%),升职困难,创业成功率较低(<1.8%)。
只有抓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才能提升高职生的整体素质与核心竞争力。
1.2课题界定职业教育是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一线知识性、技术性、职业性、实用性技术操作能力教育的同时,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创新教育是提升高职生素质的重要手段,创业教育是缓解高职生就业难的有效途径。
创新教育与创业密切相关,只有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创新研制出新产品或服务品牌,占领市场,产生一定的社会经济效益,才能创业成功。
创新与职业发展密不可分,只有不断为企业研发新产品或改进完善营销管理策略,才能受到企业重用,得以升职发展。
可见,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教育。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自2015年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以来,高职创新教育正式起步。
创业教育虽起步8年,但创新创业教育无国家统编教材,没有形成系统完整的课程体系、教育方法、服务体系、激励措施和质量保证体系。
国内外虽有几种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开发训练书,但仅适合义务教育和科普教育,不太适合高职教育。
已有17种创业能力培养模式,但经评价,在“系统性、完整性、规范性、广泛适应性和有利快速培养出更多更好的创新型创业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筑起能力素质型高职教育品牌”等方面,还有待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社会迫切需求“创新型创业型高素质复合人才,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高校急切需要“筑起能力素质型教育品牌,来发展高职教育”;学生殷切期盼“快速提升创新创业核心竞争力,顺利实现就业或创业”;可见,创新“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方法”仍迫在眉睫。
1.4选题意义占全国大学生一半的高职生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和栋梁。
课题申报范本:3863-民办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
民办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的创新实践研究一、问题的提岀、课题界左、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㈠问题的提出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信息的沟通和传播已经改变了原有的教学方式,变得更加便捷和多样化。
传统信息传播方式下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适应信息化课堂的教学要求,对于民办髙职院校来说同样也带来了挑战和机遇。
传统的教学方式是以课堂教师讲授为导向,利用粉笔和书本让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要求教师用多种形式组合优化设计课堂内容,形成多种信息相互传递的互动课堂,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课堂教学不仅仅要注重知识的传授,更应注重学习思维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思维,也就是说,现代信息时代的教学组织方式应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中心”教学模式向“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中心”的方式转变,利用信息化技术设计组织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不仅要求学生“学会”更要“会学”。
㈡课题界定民办高职院校:是指我国企业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及苴他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而向社会举办的专科层次全日制普通髙等学校。
信息化教学方式: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完成更好的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情境、协作与会话等学习环境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所学知识进行意义建构并用其所学解决实际问题。
创新:以新思维、新发明和新描述为特征,以计算机为代表的多媒体设备及与其相关的现代教育技术为基础,积极探索新的高效的教学策略、学习方式及评价理论。
㈢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关于信息化教学的研究现状国外有关信息化教学的研究主要有三类:理论研究、新技术创新应用和教师的ICT能力。
理论研究主要体现于教师知识的研究,集中关注TPCK (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的研究。
研究者认为,教师在信息化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同时关注内容知识、教学法知识和技术知识三要素,能要关注三要素之间融合交汇所形成的新知识。
课题申报参考样:686-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课题申报参考样:686-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高职院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1、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1.1问题的提出2014夏季达沃斯论坛开幕式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
中国永远做开放大国、学习大国、包容大国。
从中国国情出发,努力建设成为一个创新大国。
随着《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的深入实施,我国创业教育实践已经成燎原之势。
1.2课题界定创新能力——是指运用知识和理论完成创新过程、产生创新成果的综合能力,创新能力的表现形式是发明和发现,是人类创造性的外化,创新能力包含着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创造性实践能力。
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技能和创新人格。
创业能力——是指在各种创新活动中,凭借个性品质的支持,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新颖独特地解决问题,产生出有价值的新设想、新方法、新方案和新成果的本领。
创业素质的人才应具有的能力包括:创造力和创造精神、学习能力、技术能力、团队合作精神、解决问题能力、信息收集能力、敏锐的洞察力、研究和完成项目的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和献身精神等。
创新创业教育——指通过开发和提高学生创新创业基本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的教育,使学生具备从事创新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的知识、能力及心理品质。
高等教育应将创业技能和创新精神作为基本目标,以使高校毕业生不仅仅是求职者,而首先是工作岗位的创造者。
1.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998年,清华大学举办了国内首个“创业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
1999年国家公布了《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提出了要求,提倡“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由此,揭开了我国大学生自主科技创业的帷幕。
课题申报模板:3192-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研究一、问题的提出现阶段,创业创新教育成为教育领域发展的趋势和热点。
国务院于2015年5月颁布《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业创新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明确指出:在加强创业创新教育的要求与总体目标上,在2017年要形成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业创新教育理念。
高职院校作为为国家输送技术型人才的摇篮,要根本上解决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必须转变就业观念,强化学生的创业意识,大力开展创业创新教育实践。
然而现实中,能成为推广成果的项目并不多见,究其原因,难点主要集中在创业创新教育的持续性、应用性和可行性方面。
一方面,国家虽然大力宣传创业创新理念,但实际对学校创业创新教育的引导力度不够,政策扶持力度有限,相应的创业创新活动流于形式,或纸上谈兵。
另一方面,许多高职院校毕业生在校期间甚至根本没有接受过创业创新教育,毕业后有创业热情但无从下手,或在创业初期项目夭折,没有发展起来。
因此,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创业创新教育,与学生所学专业有机结合,不断强化创业创新教育理念,完善课程体系,才是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实效性的必由之路,进而为高职院校创业创新教育实践应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二、课题界定目前,高职院校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研究,特别是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效果的研究不够深入,教育实效性并不理想,学生创业激情不高,创新意识缺乏,创业能力薄弱,学生的就业观念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职业素养提升不够,就业竞争力不强。
主要原因在于过于依赖传统的教育理念。
这样不仅不利于提高创业创新教育的实效性,甚至严重影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
本课题依据目前大学生创业创新教育的现状,针对创业创新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探寻缺乏实效性的真正原因,提出了解决的对策和方法。
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具有创业基本素质和开创型个性的人才为目标,以培育学生的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为主的教育,注重训练基本的创业技能,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
职业教育课题申报: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学科分类:职业教育课题类别:重点课题关键词: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课题设计论证一、问题的提出21世纪全球化浪潮下,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国际上已经基本形成创新创业型人才是第一战略资源的共识。
我国也非常注重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我国创新创业起源于上世纪70 年代末的改革开放,并作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业教育”项目的成员国早在1991年就在基础教育阶段试点创业教育,但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
1997 年“清华大学创业计划大赛”正式拉开了我国创业教育的帷幕;1998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公布的《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高等教育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创业精神。
”江泽民、李岚清同志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分别指出,“要帮助受教育者培养创新意识、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要探索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有效途径和相应的政策措施”;1999 年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比较完整地提出了创业教育概念,并指出“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
”2002 年教育部将清华大学等9所院校确定为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试点院校,标志着我国创新创业教育正式启动。
随后教育部又连续举办了四届全国高校创业教育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在各高校全面铺开,日趋渐热;2005年8月,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引进了联合国国际劳工组织大学生创业教育项目———KAB (Know About Business),清华大学等多所高校被选为KAB 创业教育试点高校;2010年,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要求在高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党的十八大对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做出了重要部署,国务院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
近年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不断加强,取得了积极进展,对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动毕业生创业就业、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创业教育课题申请书
一、课题名称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与实践二、课题类别人文社科类三、课题负责人[负责人姓名][负责人所在单位]四、课题组成员[成员姓名1]、[成员姓名2]、[成员姓名3] 等五、申请单位[申请单位名称]六、申请日期[申请日期]七、课题背景与意义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创新创业教育已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高职教育作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其创业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课题旨在研究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为提升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质量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八、研究内容1.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1)国内外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发展历程及现状(2)我国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政策及实施情况(3)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课程设置及教学方法2.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1)创业教育观念滞后,重理论轻实践(2)师资力量不足,专业结构不合理(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不完善,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脱节(4)创业教育评价体系不健全,缺乏针对性3. 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对策研究(1)创新创业教育观念,强化实践环节(2)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创业教育能力(3)优化课程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4)完善创业教育评价体系,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九、研究方法1. 文献研究法:收集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分析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2.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和需求。
3. 案例分析法:选取典型高校创业教育案例,分析其成功经验和存在问题。
4. 比较研究法:对比国内外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差异,为我国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十、预期成果1. 形成一套较为完善的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理论体系。
2. 提出一系列针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和建议。
3. 发表相关学术论文,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提供理论支持。
4. 编写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教材或参考资料,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提供实践指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问题的提出、课题界定、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1、问题的提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家对创业教育有了更加明确的政策,高职院校创业教育有了长足的进步;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研究从最初较为抽象的概念的探索逐步过渡到具体的经验操作层面的设计;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环境营造和教学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尝试,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社会性特征更加凸显等等。
但当前大学创业教育所表现出来的功利化倾向必须引以正视,客观地界定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的功能、价值与意义显得非常重要。
因此,从宏观和整体的角度回顾梳理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施情况,总结经验,发现不足,有利于对我国创业教育发展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同时可为决策部门提供一些基础信息和决策建议,对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职院校毕业生更高质量创业就业的具有重要意义。
2、课题界定(1)高职院校高职院校是专科(大专)层次的普通高等学校。
高职教育,首先它属于高等教育范畴,其次他属于职业技术教育,再次,它是职业技术教育的高等阶段。
这三句话就构成了高职教育的含义。
高职层次的教育由各地方省一级人民政府统一进行管理,这是由我国高等教育法及国务院相关文件明确规定的。
(2)创业创业就是创业主体(创业者)创造新企业、新商业运作方法和手段,这种创业活动必须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社会价值或者经济价值,是一种通过创业者努力而使得资源优化配置的过程。
(3)创业教育创业教育是指结合专业教育,传授创业知识,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和创业品质,使学生毕业后大胆走向社会,实现自主创业和自我发展的教育。
创业教育的本质是提高学生的创业素质,让学生了解什么是创业、如何创业、怎样创业,而并不是让学生在学习期间创业或一毕业马上进行创业,而是在校期间培养他们具备创新的能力和开拓的意识,以期在今后的工作岗位中不断创新。
(4)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高职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就是通过教育使高职学生掌握自我创业的方法和途径,造就自我发展的能力,变被动的就业观念为主动的创业思维,大胆地走向社会,以积极的姿态迎接市场的挑战。
创业教育的核心是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择业能力和适应能力,创业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国外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由于美国是创业教育起步最早也是至今发展最为成熟的国家,特别是百森商学院的创业教育在全世界是最具特色,因此,国内学者多倾向于与美国创业教育进行比较研究。
一些学者从教育理念、课程设计、教学过程、师资队伍等方面对百森创业教育进行了介绍。
如张健,姜彦福等人的《美国创业学术研究及其对我们的启示》,张帆等人的《美国大学创业教育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等。
近20年来,创业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因此创业教育在国外取得了蓬勃发展,美国、德国、英国、日本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大学生创业教育都已发展到比较成熟的阶段,特别是20世纪40年代已经出现创业教育萌芽的美国,相关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都比较深入。
我国创业教育起步较晚,但随着高校扩招后大学生就业难趋势的明显,学术界对创业教育的关注日益增强,涉及教育学、经济学、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领域。
学者们从不同学科角度对创业教育进行研究和论述,其中以从教育学和经济学角度进行研究的为最多。
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研究相关成果以两类研究为主,一是以个案研究为主,即研究某一学校创业教育的实施情况,二是以研究职业院校创业教育情况为主。
这是因为,个案研究有助于对微观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提升,而因为创业教育与市场需求的结合非常紧密,突出体现了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
(二)课题理论依据、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创新之处。
1、理论依据(1)创业教育理论创业教育就是以培养及开发创业者基本创业素质和能力为目的,通过就业或创业相关课程体系的整体构建、创业教学内容和方法的改革、开展第二课堂以及开设创业课程、进行校企合作、资金资助、提供咨询等方式,培养高职院校学生创业实践活动所必须具备的知识、能力、态度、创新意识与精神的教育。
(2)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规划是指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
换句话说,职业生涯规划要求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
职业定位是决定职业生涯成败的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职业生涯规划的起点。
(3)教育管理学理论教育管理学是以管理学的某些理论为理论依据,运用管理学的基本法则解决教育中的问题。
要有序的开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工作就需要完整和规范的管理。
运用教育管理学理论来指引高职院校的创业教育管理工作,才能为高职教育的突破和质量的提升提供理论保证。
2、研究目标通过深入了解目前我国高职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发现现行体制下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给出有效改进方法和建议。
通过问卷调查,了解高职院校学生创业状况及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并针对这些困难给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鼓励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并给以正确的引导和支持,改善局部地区就业困难的现状,给即将面临就业的高职学生带来一些指导借鉴作用,为我国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开展和管理工作提供可供参考的建议。
3、研究内容本课题针对高职学生就业创业面临的巨大压力,结合政府、高职院校、社会的相关政策和举措,主要探讨高职院校促进高职学生就业创业的途径和机制。
在全面深入剖析我校就业创业教育基本作法的同时,对湖北省及其他相关高职院校的途径和机制进行调查、对比和分析。
同时在比较得出的经验、问题的基础上,到就业创业政策起步早、开发好的高职院校、地区开展实地调研。
主要包括考察交流、资料分析、实地调研等手段,其具体内容如下:(1)各高职院校促进创业教育的研究及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落实的现状和问题的分析(2)高职院校现有政策扶持下,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落实的资源建设和研究重点的分析(3)基于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带动就业提升的新模式与以就业浪潮推进创业的传统模式相互对比分析研究4、创新之处本研究立足中国国情和高职院校校情,力求构建出一套相对协调与完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并具有普适性、科学性和实践操作性的创业教育实施途径,以及增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实效性的对策体系,从而为高职学生开展创业教育提供具体的认识定位、决策参考与行为指导。
(1)教育模式的操作性从以就业浪潮带动创业的传统模式转变到以创业教育带动就业的新模式,思维方式的转换不仅可能促成就业方式和就业市场的变革,更是对当下高职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的标准,符合时代潮流的趋势。
按照教育部“十三五”规划的要求,建设出可操作性强,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创业教育体系与教学资源,将得到学生乃至大众的认同。
在分析构建高职学生创业教育体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基础之上,遵循我国科技兴国战略的实施,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深入剖析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困难,深入把握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未来的发展趋势,并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2)应用体系的实践性通过实践,探索高职院校对高职学生创业教育并最终促成就业体系应用的途径与方法,形成一批优秀的网络共享资源和成功案例。
主要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校内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主要研究高校自身应该而且能够提供的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形式有哪些、每一种形式的功能定位是什么、建设实践基地需要哪些资源、如何设计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和系统性、如何运行这些校内创业基地,发挥它们的作用。
第三、校外创业教育实践基地的建设。
主要研究高校如何与企业结合,为创业教育提供创业实践的实战环境。
高校和企业双方合作的利益点在哪里,如何结成战略联盟、校企实践基地的形式、功能定位,以及保证基地正常运行的机制是什么。
第三、政府应发挥的职能及配套的政策建议。
归根结底,创业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原动力。
高校在建设校内、外创业教育基地的同时,应该争取政府哪些方面的扶持和帮助。
在建设各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时,政府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发挥什么样的作用?(三)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施步骤1、研究思路本次课题以“创业教育”为核心,以高职学生为研究对象,以高职学生毕业→就业或创业→创业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学校、社会或国家政策可以给与的支持→希望得到哪方面的创业教育为主线,并就以上问题以问卷调查、个案分析和实地走访的方式进行科学的数据统计,分析研究,以得出有效的解决方法,摸索出促进高职学生创业教育更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探索阻碍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原因所在。
结合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实际,提出促进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实际策略,进一步推动湖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转型与发展。
研究的目的在于解决实际问题,力图探索出湖北省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独到策略。
2、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充分利用图书馆现有的资料文献,同时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收集大量与本研究相关的文献资料。
通过对文献资料的分析,了解目前国内外创业教育的研究现状及实践情况。
(2)访谈调查法通过对省内多所高职院校走访调查,了解高职生对创业教育的认知程度及参与程度。
并作适量的调查问卷了解大学生对创业教育的需求,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找出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应对策和建议。
(3)问卷调查法通过精心设计和组织创业教育开设情况的调查,对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系统地收集资料并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进一步了解高职院校开展创业教育的现状,探求更加科学合理的创业教育培养模式。
3、技术路线查找相关文献—>找出问题存在的方向—>设计问卷—>探测性调研—>修改问卷—>征询人力资源管理方面专家—>问卷确定—>收集人才市场和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信息—>分类整理、加工、分析信息—>形成调研报告—>完成。
4、实施步骤(1)计划准备阶段(2017年9月至2017年11月)这阶段主要工作是选择有代表性的高校作为调研比较对象。
在这个基础上,通过考察调研、意见搜集、网上调研、观察走访等形式,就高校的就业创业形式、政策、途径、机制进行资料的总结整理,找出其中的异同点,为调查问卷的制作做准备。
(2)调查问卷、个案采访阶段(2017年11月至2018年9月)通过资料的对比,有针对性地制作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针对在校学生和自主创业者,通过实际调研和网上调研两种方式进行发放。
在该校发放问卷,回收问卷,统计数据;在得到基本数据后,采访创业工作相关负责人,了解该校高职学生自主创业方面的政策制定、政策宣传、选拔模式、管理方法、资源来源等方面的内容;实地调研该校创业实践中心、企业孵化园,了解其具体职能、特色活动以及实际运转情况;对学校的创业典型团队进行个案采访,了解其在创业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得到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