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4周周练试题新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居民与聚落》单元测试卷一、单选题(共20小题)1.人类面临严峻的人口问题,其主要原因是( )A.世界环境日益恶化B.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C.世界农业生产落后D.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2.下列乡村聚落和城市聚落在景观上的差别,正确的是()A.乡村田地广阔,牛羊成群B.乡村高楼林立,厂房密集C.城市鸡鸭遍地,果树满山D.乡村商业繁华,通讯发达3.中东地区大多数居民属于()A.白色人种B.黑色人种C.混血人种D.黄色人种4.下列关于乡村的叙述,正确的是()A.高层建筑密集B.多大型的超市C.多立交桥D.农田广布5.如下图表示我国某乡村聚落地理环境示意图,根据图中信息,该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叙述错误的是()A.该聚落建在丘陵北坡地带,多地形雨B.聚落建筑坡状尖顶,利于排水第1页共10页C.聚落位置临近河流,便于出行D.多植被覆盖,利于保持水土、调节气候6.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
根据下表估算“家园”里人口密度最大的是()A.非洲B.欧洲C.亚洲D.南美洲7.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8.读甲、乙两个国家的领土面积和人口数据表,关于甲、乙两个国家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密度分别是51.7人/千米²和229.9人/千米²B.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是2.4%和0.01%C.甲国可能面临劳动力短缺D.乙国可能面临就业压力过大9.美国、加拿大的官方语言是()A.俄语B.英语C.德语D.以上三种语言10.关于人种的叙述,正确的是()第2页共10页A.非洲只有黑种人分布B.白种人是“高等”人种,黑种人是“低等”人种C.黄种人都分布在亚洲D.白色人种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和大洋洲11.从下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A.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D.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12.“洋节日”以其参与性强、注重精神交流而备受年轻人青睐,圣诞节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章试卷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读下图,完成第1~2题。
世界人口增长曲线1.下面关于世界人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亚洲东部、南部,欧洲,非洲北部人口稠密B.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C.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的地区人口数量不一定多D.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2.从图上看,世界人口到2050年将达到( )。
A.50亿左右 B.60亿左右C.80亿左右D.90亿左右读“两个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对比表”,完成第3~4题。
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意大利0.94 1.03尼日利亚 4.23 1.8 2.433.意大利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 )。
A.1.97% B.0.94%C.1.03% D.-0.09%4.关于表中两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和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意大利人口出现负增长,该国人口密度小B.尼日利亚人口增长快,该国人口密度大C.意大利所在的大洲人口增长最慢D.尼日利亚所在的大洲人口最多5.近年来,我国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潮”。
关于这种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海一带经济发达,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B.这些人多数仍要返乡,所以不会给城市带来任何城市问题C.民工越多越好D.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城乡地区经济差别不大6.读“宗教景观图”,与其宗教对应正确的是( )。
A.①—佛教,②—伊斯兰教B.①—佛教,②—基督教C.①—基督教,②—伊斯兰教D.①—佛教,②—佛教7.下列搭配中,正确的是( )。
A.西亚—白种人—佛教B.巴西—黄种人—西班牙语C.美国—白种人—基督教D.日本—黄种人—汉语8.下列不属于世界人口密集地区的是( )。
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南美洲北部D.北美洲东部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完成第9~10题。
9.由图可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西欧是白色人种与黄色人种的混居地区B.黑色人种只分布在非洲C.西亚的人种主要是白色人种D.北美的人种只有白色人种10.关于图中A和B所在地区居民构成的说法,错误的是( )。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新】

2020—2021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试卷及答案【新】(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A.刚果河流域平原 B.密西西比河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2、美国“硅谷”最重要的工业部门是()A.电子工业 B.汽车工业 C.钢铁工业 D.宇航工业3、为南亚地区带来丰富降水的季风是()A.东南季风B.西南季风C.西北季风D.东北季风4、亚洲东部季风气候显著,利于农业生产,但季风活动不稳定,容易发生害灾()。
A.水灾B.旱灾C.水旱D.台风5、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的原因是()A.日本是岛国 B.日本被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包围C.日本的地壳薄弱,易碎 D.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6、下列语句中,描述北方地区的是()A.旱地麦浪泛金黄,大地笼罩青纱帐 B.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D.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7、台湾是我国的神圣领土,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部分。
读图“台湾地形剖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台湾地势特征是四周高、中部低 B.受地形影响,西部降水比东部多C.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西部 D.台湾隔台湾海峡与广东省相望8、被欧洲西部人们称为“绿色金子”的是()A.花卉B.牧草C.森林D.绿宝石9、读图,下列叙述能粗略说明全球海陆所占比例的是()A.三分陆地,七分海洋B.三分海洋,七分陆地C.四分海洋,六分陆地D.四分陆地,六分海洋10、下列大洲中,被赤道、北回归线、南回归线同时穿过的大洲是()A.非洲B.亚洲C.北美洲D.南美洲11、位于亚洲、非洲、大洋洲、南极洲之间的大洋是( )A.太平洋B.印度洋C.大西洋D.北冰洋12、下列对澳大利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是属于南半球的国家B.是一个人口稠密的国家C.是世界活化石博物馆D.是一个坐在矿车上的国家13、在画有指向标的平面图上,确定方向的一般方法是()A.面对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B.根据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来确定方向C.不论什么样的地图,均用经纬线确定方向D.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14、从南极到北极,纬度变化的规律是()A.越来越大B.越来越小C.由大到小再变大D.由小变大再变小15、下列有关东西半球的描述,正确的是()A.B.C.D.16、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A.当地人身穿长袍,说着英语聊天 B.一艘艘油轮往来穿梭于波斯湾中C.水果超市里,摆着诱人的椰枣 D.邀数位好友,骑着骆驼,欣赏大漠风光17、下列国家或地区中,不是日本主要海外投资对象的是()A.东南亚 B.美国 C.东亚 D.澳大利亚18、“我们亚洲,山是高昂的头,我们亚洲,河像热血流……”听到这首《亚洲雄风》的歌曲,我们的脑海中会涌现出亚洲山河的壮丽画卷。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第四、五章高效达标检测(时间:4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60分)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下面为我国1950~2010年每十年人口净增长统计图。
据此回答1~3题:1.1950~2010年,我国人口数量( A )A.总体呈增长趋势B.每十年净增均在1亿以上C.总体呈减少趋势D.每十年净增均在1亿以下2.1990年以后人口净增长明显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A )A.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B.医疗设施的完善C.基础设施水平的提高D.养老事业的发展3.下列漫画中,能反映人口数量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 B )(2021贵阳期末)下图为各大洲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密度统计图。
据此回答4~6题:4.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B )A.亚洲B.非洲C.欧洲D.南美洲5.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 C )①亚洲东部和南部地区②南美洲热带雨林地区③欧洲的西部地区④非洲撒哈拉沙漠地区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6.下列关于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人口的稠密与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有直接关系B.非洲、欧洲、大洋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负增长C.人口越多,劳动力越多,所以人口增长越快越好D.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7.小雪想去美国留学,她首先要过的语言关是( C )A.阿拉伯语B.法语C.英语D.西班牙语美国的原住居民是印第安人,其他均为外来移民及其后裔。
读世界人种分布示意图,回答 8~9 题:8.美国黑人主要是( C )A.亚洲移民的后裔B.大洋洲移民的后裔C.非洲移民的后裔D.南美洲移民的后裔9.美国的原住居民印第安人属于( B )A.白色人种B.黄色人种C.黑色人种D.混血人种10.西亚的阿拉伯人通用的语言和主要信仰的宗教分别是( B )A.英语、伊斯兰教B.阿拉伯语、伊斯兰教C.阿拉伯语、基督教D.法语、基督教聚落一词古代指村落,中国的《汉书•沟洫志》中记载道:“或久无害,稍筑室宅,遂成聚落”。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达标测试卷_附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达标测试卷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国际上将年龄在15~59岁的人口划定为劳动年龄人口。
下图为“某国两个年龄段人口数量增长统计图(含预测)”。
读图5-1,完成1~3题。
图5-11. 该国劳动年龄人口总量开始减少的时间段为()A. 1980~1985年B. 1990~1995年C. 2000~2005年D. 2010~2015年2. 现阶段,该国的人口发展状况最可能使其()A. 资源需求量激增B. 就业率显著下降C. 劳动力日益减少D. 环境进一步恶化3. 在不久的未来,该国急需()①增加服务型机器人的研发②转向以旅游业为主的发展模式③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及设施④寻求国际合作实现向国外移民A. ①②B. ①③C. ②③D. ③④当自然增长率为0时,是人口总量从增加到减少的转折点。
读图5-2,完成4~5题。
图5-24. 图中人口增长率处于①时,可能采取的措施是()A. 控制人口数量B. 鼓励生育C. 迁入人口D. 迁出人口5. 当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现②~③这种变化时,将会产生的问题是()A. 劳动力过剩B. 国防兵源不足C. 教育资源紧缺D. 环境污染加剧人口的分布深受气候、地形等自然环境影响。
图5-3为“某大洲人口密度分布图”。
读图,完成6~7题。
图5-36. 该大洲人口稠密地区包括()①中低纬度②中高纬度③沿海地区④内陆地带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7. 该大洲北部人口稀疏的主要原因是()A. 纬度较高,气候寒冷B. 过于湿热,雨林密布C. 极端干旱,沙漠广布D. 陆地破碎,岛屿众多8. 下列关于德国、英国、法国、俄罗斯的叙述,错误的是()A. 居民以白种人为主B. 大部分国家人口稀疏C. 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D. 除了俄罗斯,其他都是发达国家9. 关于美国,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 发展中国家B. 南美洲国家C. 居民都是白种人D. 以英语为母语10. 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 劳动力短缺B. 人口老龄化C. 自然环境恶化D. 国防兵源不足图5-4为“四大洲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统计图”,读图完成第11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多选、错选、不选均不得分)1.假如南昌市2021年出生人口5.2万人,出生率为10‰,死亡率为5‰,则南昌市2021年的人口总数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分别约是()A.347万人15‰ B.520万15‰C.520万5‰D.52万5‰2.某地区面积500平方千米,2021年初人口50万人,当年出生3500人,死亡1500人,请据此回答:到2021年初,该地区的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千米()A.1200人B.1000人C.100人D.197人3.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稠密地区都分布在发展中国家B.中低纬度的临海大平原多是人口稠密C.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人口稠密D.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稀疏4.下列地区人口稠密的是()A.沙漠地区B.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地C.高纬度严寒地区D.亚洲东部和南部5.人口增长过慢带来的问题是()A.人口老龄化B.劳动力充足C.住房紧张D.资源短缺6.不属于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的是()A.兵源不足,劳动力短缺B.资源过度开发,环境破坏严重C.就业困难,交通拥挤D.住房紧张,医疗、教育落后人类密集地区称“人类大陆”,读图完成7~9题。
7.图中①、①分别位于()A.非洲、南美洲B.大洋洲、欧洲C.亚洲、北美洲D.南美洲、欧洲8.图中关于世界人口的分布,叙述正确的是()A.高纬度比低纬度多B.大洋洲比亚洲多C.西半球比东半球多D.黄色人种为主的是①地9.世界人口主要分布在()A.中低纬度的沿海地区B.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C.极端干旱的沙漠地区D.终年严寒的高纬地区美国是一个多种族的移民国家,人口构成中,白人最多,黑人其次。
印第安人是美国的土著居民。
据此回答10~11题。
10.美国的土著居民属于()A.混血人种B.白色人种C.黑色人种D.黄色人种11.销售黑种人使用的化妆品,要到()A.非洲中部和南部B.非洲北部C.亚洲西部D.亚洲北部12.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A.道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佛教13.小乐家里来了一位客人,那位客人手捧《古兰经》,不吃猪肉,该客人信仰()A.佛教B.基督教C.伊斯兰教D.东正教14.在我国学习英语是一件很流行的事情,主要原因是()A.与汉语相比,英语易学易懂B.英语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C.在我们生活的英国人数量多D.英语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15.读城市和乡村景观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乡村房屋高大、分散B.城市建筑高大、密集C.城市规模小,人口稀疏D.一般来说,先有城市聚落后有乡村聚落读某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演变过程图,完成16~17题。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测试题及答案第一节人口与人种1. “人口爆炸”指的是( )A. 人口密度大小问题B. 人口分布不均问题C. 人口数量、人口增长问题D. 人口迁移、人口流动问题2. 人口自然增长率取决于( )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出生率和死亡率D. 人口基数3. 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大洲是( )A. 非洲B. 北美洲C. 亚洲D. 南美洲4. 下列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目前世界人口已经停止增长B. 一般来说,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也较高C. 人口的自然增长主要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D. 目前,中国是世界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5. 反映人口地理分布疏密程度的指标是( )A. 人口总数B. 人口出生率C. 人口密度D. 人口自然增长率6. 世界人口比较稠密的地区多位于( )A. 赤道附近的雨林地区B. 高纬度的两极地区C. 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D. 离海洋较远的内陆地区7. 下列地区很少有人居住的是( )A. 亚马孙热带雨林B. 中南半岛C. 西欧平原D. 华北平原8. 人口增长过快,人口数量过多,可能带来的结果是( )A. 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 人口老龄化C. 主要给城市交通带来困难D. 给资源、环境带来很大压力9. 下列现象中,与人口增长过快无关的是( )A. 滥伐森林,取材建房B. 滥垦草地,扩大耕地面积C. 劳动力短缺,国防兵源紧张D. 交通拥挤,住房紧张10. “地球在呻吟”这幅漫画揭示的是( )①人口增长过快,淡水紧缺②人口增长过慢,劳动力短缺③人口增长过快,环境污染④人口增长过慢,社会负担加重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11.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人口增长越慢越好B. 人口增长应与资源、环境相协调C. 人口增长快好D. 人口增长与我们无关12. 目前世界人口增长过快,人口问题非常严峻,人类可采取的解决措施是( )A. 人口增长越慢越好B. 开垦荒地增加耕地数量C. 减少城市人口比重D. 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13. 世界三大人种划分的依据是( )A. “高等”或“低等”的标准B. 人类体质方面的特征C. 人们的风俗习惯、语言等D. 居住地的自然环境14. 某中学的外籍教师迈克,他的肤色较白,头发天生是波状,鼻梁高,嘴唇薄,他是( )A. 黑种人B. 白种人C. 黄种人D. 混血种人15. 世界上黑种人主要分布的地区是( )A. 中东地区B. 撒哈拉以南非洲C. 撒哈拉以北非洲D. 南亚地区16. 属于黄色人种的是( )A. 英国人和法国人B. 中国人和美洲的印第安人C. 阿拉伯人D. 南部非洲人17. 四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的是( )A. B.C. D.18. 图中a点表示某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该国最有可能位于( )A. 欧洲西部B.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 亚洲的南部D. 拉丁美洲19. 分析下表,关于X国和Y国的正确说法是( )出生率/% 死亡率/% X国108 4.2 1.8Y国275 0.6 0.7A. X国人口比Y国人口多B. Y国出现人口减少现象C. X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Y国D. Y国人口分布稀疏20. 从下图中不能获得的信息是( )不同收入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A. 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 经济发展水平低的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高C. 世界人口仍以较快的速度在持续增长D. 人口增长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联系21. 某同学编写了一段顺口溜——“高纬高山①,沙漠内陆②,雨林湿热③,人们定居难。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地理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全国初中七年级上地理人教版模拟考试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哪一类天体?A. 行星B. 恒星C. 卫星D. 小行星2. 下列哪个国家位于南美洲?A. 中国B. 美国C. 巴西D. 埃及3. 地球上大部分的淡水资源储存在哪里?A. 地下水B. 冰川和永久积雪C. 河流和湖泊D. 大气中的水蒸气4. 下列哪个城市是中国的首都?A. 上海B. 北京C. 广州D. 深圳5.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A. 梵蒂冈B. 摩纳哥C. 圣马力诺D. 列支敦士登6.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7.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岩石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8.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A. 英吉利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直布罗陀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9.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塔卡马沙漠C. 索诺兰沙漠D. 澳大利亚沙漠10.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11.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岩石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12.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A. 英吉利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直布罗陀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13.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塔卡马沙漠C. 索诺兰沙漠D. 澳大利亚沙漠14.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15.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岩石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16.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A. 英吉利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直布罗陀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17.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沙漠?A. 撒哈拉沙漠B. 阿塔卡马沙漠C. 索诺兰沙漠D. 澳大利亚沙漠18.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A. 尼罗河B. 亚马逊河C. 长江D. 密西西比河19.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山脉?A. 安第斯山脉B. 喜马拉雅山脉C. 岩石山脉D. 阿尔卑斯山脉20. 下列哪个国家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A. 英吉利海峡B. 马六甲海峡C. 直布罗陀海峡D. 霍尔木兹海峡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______天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精品试卷第四章测试题

第4章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答题卡上,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3分)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密度2.(3分)关于人口密度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密度可大致反映人口数量状况B.一个国家人口越多,人口密度就越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国家人口密度大D.发达国家一定比发展中国家人口密度大3.(3分)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方法是()A.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B.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数×人口死亡数C.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人口÷总人数D.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4.(3分)下列现象中,属于人口数量过多而给自然环境带来破坏的是()①砍伐森林,造成水土流失②过度放牧,使土地荒漠化③大量排放温室气体,使南极的千年冰架断裂融化④就业困难,社会动乱⑤贫困和饥饿、经济危机.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④⑤5.(3分)造成世界人口急剧膨胀的主要原因是()A.人的生育能力大大提高B.医疗卫生事业进步,死亡率下降C.世界生态环境的改善D.经济发达国家人口增长过快6.(3分)人口的急剧增长为人类生存和发展带来一系列的问题.读漫画《愁》,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是()A.耕地开垦加快,粮食供应改善B.人均耕地减少,森林破坏,环境恶化C.劳动力增加,促进世界经济发展D.人口大量流入城市,生活水平迅速提高7.(3分)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分布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8.(3分)下列对各人种体质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A.白种人一般肤色、眼色都很浅,头发黑直B.黄种人一般皮肤呈淡黄色,头发很浅,呈波状C.黑种人皮肤黝黑,嘴唇较厚,体毛很少D.白种人与黑种人相比,肤色、眼色、发色都很深9.(3分)关于语言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和沟通的主要工具B.语言可以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成果C.一般来说,各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D.汉语是分布最广泛的语言10.(3分)既使用阿拉伯语又信仰伊斯兰教的地区是()A.东南亚B.阿拉伯半岛C.拉丁美洲D.欧洲西部11.(3分)下列不属于黄色人种的是()A.北极地区的因纽特人B.美洲的印第安人C.亚洲的日本人D.南亚的印度人12.(3分)阿拉伯语在国际上也是一种重要语言,其通用的地区是()A.亚洲西部和南部B.亚洲西部、非洲北部C.亚洲东南部和大洋洲D.非洲北部和欧洲南部13.(3分)关于如图阴影部分的正确说法是()①主要为白色人种②主要为黄色人种③丰富的石油资源④丰富的煤炭资源⑤居民大多信仰伊斯兰教⑥居民大多数信仰基督教.A.①③⑥B.②③⑤C.②④⑥D.①③⑤14.(3分)对聚落分布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历史因素B.国家需要C.政策导向D.自然环境15.(3分)聚落的建筑风格与各地自然环境关系密切,下面的几种搭配中不能正确体现这种关系的是()A.中国南方平顶房屋B.北极地区因纽特人冰屋C.中国黄土高原窑洞D.东南亚高架屋16.(3分)发达国家最集中的地区是()A.亚洲东部B.欧洲西部C.大洋洲D.北美洲17.(3分)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中表述正确的是()A.南北对话是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对话B.南北对话是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C.南北对话是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对话D.南北对话是中的“南”指的是“发达国家”18.(3分)由于乡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迁移而出现的问题是()A.自然环境急剧恶化,沙尘暴发生次数明显增加B.交通堵塞,被生活圾困扰,就业、入学困难C.城市劳动力紧缺,老工业基地发展缓慢D.农作物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产品质量19.(3分)某地区面积是2 000平方千米,人口为40 万,则这个地区的人口密度为()A.200 人/平方千米B.20 人/平方千米C.500 人/平方千米D.50 人/平方千米20.(3分)关于保护传统民居的说法,错误的是()A.保护传统民居是全人类共同面临的问题B.传统民居又旧又小,不能满足人们住房的需要,都应拆掉盖成楼房C.保护传统民居是保护一种优秀的传统文化D.世界各国都在大力保护具有民族特色的传统居二、综合题(共60分)21.(8分)读世界人种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1)A地主要是人种,该地所在的国家主要讲语.(2)C地和D地主要是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和大洋洲.(3)E地主要是人种,该人种主要分布在洲、洲和美国.22.(11分)读“世界人口分布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中四个人口稠密的地区分别是:①;②;③;④.(2)上述人口稠密的地区大部分位于(南/北)半球中低纬度的地带.(3)图中人口稀少的地区分别是:⑤区,⑥地区.(4)你认为能不能用人口迁移的办法将世界的人口平均分布?为什么?23.(11分)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图片A是教的代表建筑,该教发源于,该教的教徒被称为,图片B是教的代表建筑,该建筑的名称是.(2)中国的回族主要信仰教,因此该宗教在中国又被称为教或教.(3)图片C是教的代表建筑,该教发源于,现在主要分布在.24.(10分)读图,回答问题.(1)聚落可分为和两大类.(2)甲图反映了聚落,乙图反映了聚落.(3)丙图A、B、C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4)A、B、C三处最有可能优先发展为城市的是,理由是.(5)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是先有乡村聚落?(6)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在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第4章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请将答案填在下面答题卡上,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3分)人口的疏密程度用什么表示()A.出生率B.死亡率C.自然增长率D.人口密度【解答】解:世界上人口分布是不均匀的,人口疏密程度可以用人口密度来表示。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四五章检测卷含答案解析知识点总结思维导图

第四、五章检测卷(建议用时: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读四个国家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柱状图,完成1~2题。
1.图中可能位于非洲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2.近年来,②国家人口大量迁往④国家,其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B.生态环境因素C.政治因素D.文化因素3.①②③④四地区,人口最稀疏的是()A.①B.②C.③D.④4.下列关于世界人口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人口最多的大洲是亚洲B.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的地区,人口稀少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人口稠密D.世界人口稠密地区集中在中低纬度的近海平原地区读某地区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变化图和人口年龄结构变化图,完成5~6题。
5.2000~2014年,该地区人口总数()A.不断下降B.持续增加C.保持不变D.无法判断6.按联合国标准,如果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则可视这个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
该地区已经进入老龄化的时间是()A.1992年B.2000年C.2010年D.2014年7.读图,有关图中画斜线部分的说法正确的是()①主要为白种人②主要为黄种人③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④居民多信仰基督教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读某地区聚落示意图,回答8~9题。
8.甲聚落高楼林立,有许多企业、商店、学校、医院……道路纵横,车辆很多。
该类聚落叫()A.村庄B.集镇C.乡村D.城市9.该地区的聚落中,有多座尖顶的宗教建筑——教堂,居民皮肤白皙,头发多呈波状且色浅,鼻梁高,嘴唇薄……试判断该地区可能地处()A.非洲南部B.亚洲东部C.欧洲西部D.非洲北部哥伦布船队在航行的过程中,发现了“新大陆”——南、北美洲。
返回西班牙后,他们宣扬故乡以外还有很多陆地,那里有很多黄金、财富。
他们的宣扬使得一批批人迁移到了南、北美洲。
据此回答10~11题。
10.南、北美洲的居民主要信奉()A.基督教B.佛教C.印度教D.道教11.人口的迁移造成了语言的传播和文化的扩散。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

2024年最新人教版初一地理(上册)模拟试卷及答案(各版本)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球体,它的形状是()。
A. 正圆球体B. 不规则球体C. 平面D. 正方体2.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3.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
A. 一天B. 一年C. 一小时D. 一分钟4. 地球公转的周期是()。
A. 一天B. 一年C. 一小时D. 一分钟5. 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6.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7.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
A. 昼夜交替B. 四季变化C. 昼夜长短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8.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方向是()。
A. 自西向东B. 自东向西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9.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是()。
A. 一天和一年B. 一年和一小时C. 一天和一分钟D. 一小时和一分钟10.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
A. 相互独立B. 相互影响C. 相互制约D. 相互促进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 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2. 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______、______、______等。
3.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公转的方向是______。
4. 地球自转的周期是______,公转的周期是______。
5. 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是______。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
2.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3. 简述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
四、论述题(20分)试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五、分析题(10分)根据地球自转和公转的特点,分析我国南北方气候差异的原因。
六、综合题(20分)试述地球自转和公转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单元测试卷附解析一、单选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如下图是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示意图,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A.钢铁厂B.造纸厂C.印染厂D.自来水厂2.一位外国友人,身穿白色长袍,手拿一本《古兰经》,用阿拉伯语与人交流。
你推测他最可能来自()A.印度B.日本C.澳大利亚D.埃及3.某市2019年初总人口为100万,出生率15‰,死亡率为5‰,那么该市2019年度自然增长的人口数是()A. 20000B. 15000C. 10000D. 50004.西班牙语在拉丁美洲许多国家使用,是因为()A.拉丁美洲与西班牙人是同一民族,有共同语言B.二战后,大量西班牙人迁移到拉丁美洲C.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历史上曾被西班牙人统治过D.拉丁美洲的许多国家都没有自己的语言5.下列河流沿岸地区人口分布较为稀疏的是()A.尼罗河下游平原B.密西西比平原C.亚马孙平原D.长江中下游平原6.下列地区中既是人口密集的地区,又是人口增长缓慢的地区是()A.东亚B.北美洲C.西欧D.大洋洲7.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A.欧洲B.亚洲东部C.非洲中北部D.北美洲8.下图中的聚落分布特征是()A.团块状聚落B.条带状聚落C.立体化聚落D.点状聚落9.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地区,下列对其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A.农业发展历史悠久B.气候湿润C.水能资源丰富D.是工业和城市发展最快的地区10.下列四个地区中,以白色人种为主,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是()A.撒哈拉以南非洲B.东南亚C.东亚D.欧洲西部11.关于聚落的发展变化,下列认识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保护好聚落中有价值的纪念地B.保护好有价值的建筑群和遗址C.处理好聚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D.遗址没有实用价值,应拆旧盖新12.世界人口密集区中,以黄种人为主的是()A.①地区B.②地区C.③地区D.④地区13.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取决于()A.经济发达程度B.出生率和死亡率C.生活医疗水平D.文化教育水平14.下列关于世界人种、语言、宗教、聚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使用范围最广的是英语,使用人数最多的是汉语B.黑色人种主要分布在非洲的中部和南部C.基督教目前集中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南美洲及大洋洲D.聚落主要分为乡村和集镇两类二、双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15.(双选)下列行为有利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是()A.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建造现代化摩天大楼,方便观赏B.控制工业废气,减少酸雨对古迹的侵蚀C.大力扩建旅游设施,吸引更多游客前来古迹游玩D.规定合理的游客数量,避免过度商业化16.(双选)为了保护世界文化遗产,人们采取的措施有()A.不再对游人开放B.控制工业污染C.在周围禁止修建现代化建筑D.搬迁到别处17.(双选)下列国家把英语作为官方语言的是()A.印度B.巴西C.澳大利亚D.瑞典18.(双选)下列哪些条件不利于聚落的形成与发展()A.水源充足B.崎岖山地C.交通便利D.干旱荒漠三、非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7分,共56分)19.读“世界人口垂直分布状况图”、“世界人口纬度分布状况图”、“世界人口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五章测试题第四、五章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51分)1.下图中能正确反映世界人口增长状况的是()图4-C-1读北半球人口分布示意图,完成2~3题。
图4-C-22.据图可知,人口稠密地区大多分布于()A.中低纬度的临海地区B.中低纬度的内陆地区C.中高纬度的临海地区D.中高纬度的内陆地区3.甲处人口稠密,其适合人口居住的气候条件是()A.冬冷夏热B.冬雨夏干C.终年高温多雨D.终年温和湿润A.白种人B.黑种人C.黄种人D.印第安人8.到西班牙旅游,看到的人种和听到的语言主要是()A.白种人,西班牙语B.白种人,英语C.混血人种,法语D.黑种人,英语9.有关世界三大宗教的叙述,正确的是()A.基督教的经典为《圣经》B.伊斯兰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的宗教C.佛教教徒被称为穆斯林D.世界三大宗教都发源于南亚10.下列建筑中,属于佛教建筑的是()A.清真寺B.布达拉宫C.巴黎圣母院D.竹楼11.下列民居景观图中,反映当地湿热环境的是()图4-C-3下图是中纬度的某地区,读图回答12~13题。
图4-C-412.仅从图中所提供的信息考虑,四处聚落中最不可能形成城市聚落的是()A.①B.②C.③D.④13.②③④聚落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地形B.气候C.水源D.土壤14.在许多国家,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已经得到空前的重视,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A.减轻旅游活动对文化遗产的破坏B.控制工业污染对历史性建筑物、雕塑和壁画的侵蚀C.在著名文化遗产周围禁止修建高大的现代建筑物D.在故宫里面建大型商场以吸引游客15.下列关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展中国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高B.发达国家市场繁荣,杂乱拥挤C.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南半球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16.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合作,给发展中国家带来的好处有()①能够缓解资源不足的状况②能够解决资金不足的困扰③能够促进管理水平的提高④能够促进本国工业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17.海尔洗衣机全球销量第一,张裕葡萄酒是融合中、美、意、葡多国资本与技术共同打造的,日本地震使美国汽车商面临零件短缺之苦。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 第四章 单元测试卷(人教版)

2024-2025学年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单元测试卷(人教版)题序 1 2 3 4 5 6 7 8 9答案题序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54分)福州市的小丽于2023年12月27日前往某城市旅游,为此她查询了该城市12月27日前后的天气预报。
读图4-1,完成1~3题。
图4-11.该城市的气候类型是()A.温带季风气候B.亚热带季风气候C.热带草原气候D.温带大陆性气候2.从天气方面考虑,小丽应该提前做的准备是()A.涂抹防晒霜B.携带雨具C.穿着短袖D.携带防暑药3.下列关于图中内容的判断,正确的是()A.12月29日的温差比12月28日大B.12月26日清晨的气温在四天中最低C.12月27日日较差最大D.12月29日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左右“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是杜甫描述成都西边雪山的诗句。
据此完成4~5题。
4.摄影爱好者在成都市区拍摄100千米外的雪山,最适合的天气对应的天气符号为()A. B. C. D.5.为改善城市空气质量,提高在成都市区看到雪山的概率,可采取的措施有()①增加绿化面积②集中焚烧秸秆③提倡绿色出行④使用清洁能源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图4-2中的a和b分别为在某气象站拍摄的两个观测设备的照片。
读图,完成6~7题。
图4-26.下列关于图a和图b的说法,最为贴切的有()①图a为百叶箱,用来测量气温的变化②图b为雨量器,用来测量降水量的大小③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记作mm④气温的单位是℃,读作摄氏度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④7.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气温有日变化②气温有年变化③天气多变④气候短时间内变化很小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②D.①③图4-3为北半球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和某地1月等温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8~10题。
图4-38.据图可知,北半球气温分布规律是()A.等温线大致沿经线方向延伸B.同纬度地区气温相同C.气温从沿海向内陆递减D.气温从北向南递增9.下列关于图中区域气温分布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地是低温中心B.乙地气温在20 ℃以下C.丙地气温最高值出现在7月D.与丙地相比,丁地气温差异更大10.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①②两地均位于南半球B.①②两地均位于寒带地区C.①地气温高于②地D.②地代表海洋图4-4是世界年降水量分布图,读图,完成11~12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4、5单元测评卷(有答案)

(第四、五章)(40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右图为2018年世界部分国家的人口状况统计图。
读图完成1、2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国家是巴西B.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是印度C.发达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普遍较低D.中国人口总量最大,自然增长率最低2.中国人口密度比印度低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更高B.领土面积更大C.人口自然增长率更低D.人口总数更少3.下列人口密度最小的大洲是( )A.欧洲B.北美洲C.非洲D.大洋洲下图是世界人口的增长及预测图。
读图,完成4~6题。
4.读图,世界人口增长速度 ( )A.一直很快B.1900年后逐渐变缓C.一直缓慢D.1950年后迅速加快5.人口增长过快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A.粮食供给压力加大B.劳动力可能会短缺C.资源得到有效利用D.科技水平不断下降6.我国近年来实施“全面二孩”人口政策,主要原因是 ( )A.人口总数减少B.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C.人口分布不均D.已不需要“计划生育”7.下图中,人口稀疏的地区是( )A.①B.②C.③D.④根据世界局部地区语言分布图,完成8~11题。
8.关于图中A、B两处语言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B处主要使用汉语B.A处主要使用阿拉伯语,和它使用相同语言的还有亚洲的东部C.B处主要使用汉语,它是世界上使用范围最广的语言D.A处使用的语言和印度相同9.关于图中C处的语言和宗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俄语,信仰佛教B.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德语,信仰基督教C.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俄语,信仰基督教D.C处的人们主要使用英语,信仰伊斯兰教10.图中A地区的居民主要属于( )A.黑色人种B.黄色人种C.白色人种D.混血人种11.中国与A地区国家的互助合作称为( )A.南北对话B.南南合作C.南北互助D.南南对话12.随着我国国力增强,汉语越来越受到其他国家的重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检测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天气与气候》检测卷(含答案)一、选择题1.卫星云图中绿色代表的是()A.平原B.海洋C.陆地D.云区2.天和核心舱发射当日,文昌的天气状况是()A.多云转晴,西南风4级B.阴转晴,东北风4级C.多云转晴,东北风4级D.多云转晴,最高气温22℃3.下列做法中,不利于改善空气质量的是()A.严格限制燃烧烟花爆竹B.多利用太阳能能源C.多开私家车D.城市多植树种草4.“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下降6度到8度,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这说明天气与什么相关()A.交通B.人们生活C.农业生产D.旅游5.在卫星云图上,长春地区为浓浓的白色时,说明长春地区今天是()A.晴朗天气B.阴雨天气C.多云转晴天气D.晴转多云天气6.下面表格是某地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温值,则该地当日的平均气温是()A.24℃B.21℃C.12℃ D.6℃7.夏季某天,上课铃响了,小明满头大汗地跑进教室,老师说:“通常这个时候是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候,要注意防暑。
”这节课上课的时间最有可能是()A.10点B.12点C.14点 D.16点8.中央气象台天气预报:西安3月17日气温为2℃~8℃,2℃是指一天中什么时候的气温()A.午夜B.日出前后C.日落之后 D.早晨8时9.一年中,北半球陆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在()A.1月、7月B.7月、1月C.6月、12月 D.8月、2月10.我国藏族所穿的藏袍有“半边皮袄半边衫”的特点,这是因为()A.散热 B.防寒 C.适应气温变化 D.民族习惯11.有关世界降水量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沿海地区降水一定丰富,内陆地区降水一定稀少B.世界各地夏季降水多,冬季降水少C.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东岸降水少,西岸降水多D.一般而言,赤道地区降水多,两极地区降水少12.下列地区中,年降水量较丰富的是()A.赤道地区B.内陆地区C.两极地区 D.回归线西岸13.下列关于降水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北纬40°-60°的大陆西岸各月湿润,雨量较多。
2021—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2021—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读某区域经纬网图和地球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图中A点的地理坐标是(60°S,20°W)B.A地位于B地的正西方向;而B地更早迎来日出C.当太阳直射C地时,郑州的玲玲发现自己正午时的影子在一年中最短D.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此时我国华北地区盛行东北季风2、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是A.南京B.杭州C.苏州D.上海市3、澳大利亚国徽上的两种动物是()A.袋鼠、鸸鹋 B.考拉、袋鼠 C.鸭嘴兽、鸸鹋 D.河马、大象4、最先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5、山西太原的降水类型属于()A.夏雨型B.雨型C.冬雨型D.无雨型6、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存在着严重的人口、粮食与环境方面的问题。
下列措施中对解决上述三种问题都能起到显著作用的是()A.保护森林和草场,严禁乱伐和滥牧 B.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C.发展农业科技,提高粮食产量 D.大量垦荒,增加耕地面积7、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人种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8、世界各大洲中,既有热带气候,又有温带和寒带气候的是()A.亚洲、欧洲B.亚洲、大洋洲C.亚洲、北美洲D.欧洲、南美洲9、日本是个多地震国家的原因是()A.日本是岛国 B.日本被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包围C.日本的地壳薄弱,易碎 D.日本位于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处10、陆地主要集中在()A.北半球与西半球 B.北半球与东半球C.南半球与西半球 D.南半球与东半球11、下列有关西亚地理景象的叙述,不可信的是()A.当地人身穿长袍,说着英语聊天 B.一艘艘油轮往来穿梭于波斯湾中C.水果超市里,摆着诱人的椰枣 D.邀数位好友,骑着骆驼,欣赏大漠风光12、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大铁路沿南部修建的原因不包括是()A.南部地形平坦B.南部气温相对北部而言要高C.南部城市、人口相对北部更多D.南部有丰富的矿产13、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是()A.刚果河流域平原 B.密西西比河流域C.亚马孙河流域 D.尼罗河流域14、亚洲东部和南部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夏季风的强弱B.寒潮影响C.地形的影响D.河流众多15、下列表示北京的四幅图中,地图比例尺最小的是A.①图B.②图C.③图D.④图16、跨经度最多的大洲是()A.亚洲B.北美洲C.南极洲D.大洋洲17、图中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是()A.地球公转B.地球自转C.五带划分D.季节变化18、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19、下列国家中属于经济大国、资源小国的是( )A.中国B.俄罗斯C.日本D.印度20、关于亚洲的叙述,错误的是()A.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洲B.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C.跨经度最广的大洲D.跨纬度最广的大洲21、位于北冰洋和北太平洋、亚洲和北美洲之间的唯一通道是()A.乌拉尔河B.白令海峽C.土耳其海峡 D.里海22、山脉是地形的骨架。
2021—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

2021—2022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月考模拟考试(及参考答案)(时间:60分钟分数:100分)班级:姓名:分数:一、选择题(共25个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在地球仪上纬度的变化规律是()A.从南向北逐渐增大B.从东向西逐渐增大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大D.从两极向赤道逐渐增大2、吉林省位于五带中的()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3、世界上火山最多的国家是()A.印度尼西亚 B.马来西亚 C.日本 D.印度4、亚洲季风气候区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是()A.不同年份冬季风的强弱不同B.不同年份夏季风的强弱不同C.纬度位置的影响D.地形的影响5、我国濒临的海域中,属于我国内海的是()A.渤海、黄海 B.黄海、南海C.台湾海峡、琼州海峡 D.渤海、琼州海峡6、下列有关亚洲气候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A.气候复杂多样 B.季风气候显著C.海洋性特征显著 D.大陆性气候广泛7、我国是世界上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国家之一,其主要原因是()A.纬度位置的影响B.地形复杂多样的影响C.海陆位置的影响D.地势西高东低的影响8、东南亚一直是热点旅游地区,其中佛教标志性建筑吴哥窟在()A.马来西亚B.新加坡C.越南D.柬埔寨9、读孟买年内各月气温、降水量图和南亚1、7月风向图,结合两图分析可以看出()A.盛行东北季风时降水多B.盛行西南季风时降水多C.水热丰富无洪涝灾害D.地形对降水没有影响10、下列选项中,图序与山地地形(单位:米)部位名称排序相符的是( )A.①山脊②山谷③山顶④鞍部B.①山谷②山顶③鞍部④山脊C.①山谷②山脊③山顶④鞍部D.①山谷②鞍部③山脊④山顶11、中国各地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多种菜系,下列四种菜系相对应的省区及省会城市正确的是()A.“粤菜”—广东—福州B.“湘菜”—湖北—武汉C.“鲁菜”—山东—青岛D.“川菜”—四川—成都12、下列关于日本的经济描述正确的是()A.内向型经济B.“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C.人口众多,国内消费市场广大D.本国有丰富的农产品13、图中的建筑分别代表的宗教是()A.伊斯兰教、佛教、基督教 B.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C.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 D.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14、“幽谷春风起,巅峰雪未消。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末作业第4周试题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周末作业一、选择题、〔一共50分〕1、在室外看地图时正确的方式是〔〕A面朝北,背朝南B面朝南,背朝北C面朝东背朝西D任何方向都可2、在北半球的晴朗夜空,我们最好确实定方向的方式是〔〕A北极星B指南针C太阳定向D太阳手表定向3、地图的三要素是:〔〕A、方向、比例尺、图例与注记B、图名、比例尺、图例C、图名、方向、比例尺D、图名、图例与注记、方向4、有图幅面积大小相等的?世界地图?、?中国地图?、?地图?和?邹平县地图?各一幅,其中比例尺最大的是〔〕A、?世界地图?、B、?地图?C、?中国地图?D、?邹平县地图?5、在一幅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厘米,两地实际间隔 1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A:1:40000 B、1:50000 C、1:4000000 D、1:50000006、以下关于地图比例尺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幅一样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范围大B、图幅一样的两幅地图,比例尺大的地图表示的内容详细C、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详细的地图,比例尺越小D、表示范围越小,内容越简单的地图,比例尺越大。
7、东、西半球的界限是〔〕:A、东经20°和西经160°组成的经线圈B、西经20°和西经160°组成的经线圈C、东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D、西经20°和东经160°组成的经线圈8、在地球仪上与东经60°经线相对的经线的度数是:〔〕A、西经60°B、东经120C、西经120°D、0°9、以下两条经线重合的是〔〕A、0°和180°B、西经20°和东经160°C、东经20°和东经160D、西经180°和东经18010、读图2—1,以下选项正确的选项是:A.A点位于B点的西北。
B.A点位于C点的东北。
七年级地理上学期第4周周练试题试题

灌云县四队中学2021-2021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七年级地理试卷〔时间是:20分钟总分:3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一一共15小题,每一小题1分,一共15分)1.在日常生活中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 日全食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B.麦哲伦环球航行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3.“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A北极点B南极点C赤道D地球上任一点4.地球仪上的纬线:〔〕A.指示南北方向B.长度相等C.都是半圆D.有无数条5.东半球的范围是:〔〕°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E至160°W之间的半球°W至160°E之间的半球°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6.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是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纬线上°经线上°7.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限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经度180°°,西经20°°,东经20°°,东经160°8.以下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N、16°W °N、161°E°S、120°E °N、159°E9、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C.转动的方向一样,都是自西向东1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选项是〔〕。
°S冬至日°N夏至日°N冬至日 D. °S夏至日11.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选项是〔〕12.以下四幅地球光照图与北半球春分日相符的是〔阴影局部表示夜半球〕13.天安门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以下升旗最早的节日是〔〕A.“五一〞劳动节B.“六一〞儿童节C.“八一〞建HY节D.“十一〞国庆节1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A.自东向西转B.逆时针转C.顺时针转D.自西向东转15.在12月22日前后〔〕一、选择题答案填写上处〔每一小题1分一共15分〕题号答案二、综合题〔每空1分,一共15空〕16、〕答复〔每空1分,一共11分〕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A. ,B. ,E.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灌云县四队中学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4周七年级地理试卷
(时间:20分钟总分: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
A太阳东升西落 B站得高,看得远 C水往低处流 D日全食
2.最先证明地球是球体的事件是()
A.哥伦布到达美洲大陆 B.麦哲伦环球航行
C.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 D.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进步
3.“坐地日行八万里”中的地是指:()
A北极点 B南极点 C赤道 D地球上任一点
4.地球仪上的纬线:()
A.指示南北方向 B.长度相等 C.都是半圆 D.有无数条
5.东半球的范围是:()
A.0°经线以东至180°经线之间的半球
B.20°E至160°W之间的半球
C.20°W至160°E之间的半球
D.20°W往东至160°E之间的半球
6.一个人要想在最短时间内跨越所有的经线,他应选择的地点是()
A.0°纬线上
B.0°经线上
C.北纬90°
D.南极点
7.某地点位于东、西、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上,此地的经纬度可能是()
A.纬度0°,经度180°
B.纬度0°,西经20°
C.纬度0°,东经20°
D.纬度0°,东经160°
8.下列地点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东半球的地点是()
A.40°N、16°W
B.30°N、161°E
C.20°S、120°E
D.80°N、159°E
9、关于地球自转和公转的说法正确的是()。
A.转动的中心相同
B.自转产生昼夜长短的变化,公转产生昼夜交替的变化
C.转动的方向相同,都是自西向东
D.自转和公转分开单独进行
10、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1天有太阳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日期正确的是()。
A.23.5°S冬至日
B.23.5°N夏至日
C.23.5°N冬至日
D. 23.5°S夏至日
11.下面的四幅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正确的是()
12.下列四幅地球光照图与北半球春分日相符的是(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
13.天安门广场每天升国旗时刻与日出同时,下列升旗最早的节日是()
A.“五一”劳动节
B.“六一”儿童节
C.“八一”建军节
D.“十一”国庆节
14.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15.在12月22日前后()
A.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多
B.南半球地面获得太阳光热最少
C.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D.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
一、选择题答案填写处(每题1分共15分)
题
号
答
案
二、综合题(每空1分,共15空)
16、读“地球上的五带”图(如图1.2-7)回答(每空1分,共11分)
⑴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五带的名称:
A. ,
B. ,E. 。
⑵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用字母表示)
⑶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D和。
(用字母来表示)
⑷在气候上四季变化比较明显的是和。
(用字母表示)
⑸夏至日时,有极昼现象的是,有极夜现象的是。
(用字母表示)
⑹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是,
D和B的分界线是。
17、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如图 1.2-8),回答:(每空1分,共4分)
⑴当地球公转至A点时,北半球得到的太阳光热量最。
此时的节气名称为
(2)当地球公转至C点时,北半球的正午太阳高度最。
(3)当地球公转到B、D点时,全球昼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