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疑与学问练习题
部编版语文九上18《怀疑与学问》练习及解析
部编版语文九上18《怀疑与学问》练习及解析一、单选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10.0分)1.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组是()经过“_____”“_____”“_____”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A. 思索怀疑辨别B. 辨别思索怀疑C. 怀疑辨别思索 D. 怀疑思索辨别2.关于《怀疑与学问》的中心论点,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做学问必须抱怀疑态度B. 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C. 学者要会疑D. 学则须疑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校园欺凌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过程中面临的一大困境,青少年成长问题令人堪忧。
B. 经过“辨别”“思索”““怀疑”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C. 我们不停不歇,一如既往地保持着速度,快速疾驰向前。
D. 90多岁的黄旭华仍坚持工作,将时间毫无保留地献给了毕生钟爱的核潜艇事业。
4.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B. 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 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 “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不能互换位置,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此句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后就讲不通了。
5.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都毫无意义了。
②一定要好读书,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③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④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
⑤应该承认,好读书这个习惯的养成是很重要的。
A. ②③①⑤④B. ③①②⑤④C. ⑤①③②④D.⑤②④①③二、语言表达(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6.语言理解运用罗尔斯曾有一段关于如何读书的自白,颇足发人深省。
精 《怀疑与学问》试题(含答案)
试题一、基础达标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停滞.( ) 塾.师( ) 颉.( ) 程颐.( )流萤.( ) 辨伪去妄.( ) 步骤.( )2.解释下列词语。
虚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墨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攻自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辨伪去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停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认为文中哪句话概括了“怀疑与学问”的关系?4.怎样理解文章开头的程颐和张载的话?作者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引用他们的话?二、阅读理解(一)课内阅读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迷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5.“怀疑、思索、辨别”三步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6.作者是如何论证对一本书或一种学问进行怀疑的?7.文中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是什么?(二)课外阅读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叶圣陶写文章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儿,艰难的事儿。
文章的材料是经验和意思,文章的依据是语言。
只要有经验和意思,只要会说话,再加上能识字会写字,这就能够写文章了。
岂不是寻常不过容易不过的事儿?所谓好文章,也不过材料选得精当一点儿,话说得确切一点儿周密一点儿罢了。
如果为了要写出好文章,而去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那当然是本末倒置....。
但是在实际上,一个人要在社会里有意义地生活,本来必须要求经验和意思的精当,语言的确切周密。
那并不为了写文章,为的是生活。
凡是经过这样修养的人,往往会觉得有许多文章要写;而写出来的往往是好文章。
《怀疑与学问》同步习题第1课时
《怀疑与学问》测试习题第一课时1.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譬.如虚妄.停滞.儒.家懒惰.2.根据拼音写词语。
对于一切xū wàng 的学说,我们不能máng cóng ,更不能mò shǒu 成规,要善于shì chá,如果只是一味相信,而没有chuàng xīn ,那么一切学术就会tíng zhì,人类的文化就不会进步了。
3.(原创题)下列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送孩子出国留学不该盲从..,应是一个家庭的重大决策。
B.实际上大量的证据表明,这种说法非但没有夸大甚至还可能是打了折.扣.的。
C.好的作风值得我们学习,但更应该墨守成规....保持下去。
D.对于这些谣言,我保持缄默,过不了多久就会不攻自破....的。
4.下列有关课文《怀疑与学问》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本文是篇议论文。
作者根据自己的经验,提出并论证了这样的观点: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B.本文采用的是层层深人的论述方式。
文章开头两段引用我国古代两位著名学者的话,提出中心论点。
第三段至第五段先从消极方面作论证,第六段再从积极方面作论证。
层层深人论证,对怀疑的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C.本文开篇引用古代著名学者的话作为论据,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起了重要作用。
第五段中只引用了孟子的话“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并做了阐释,说明“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的意思,有力地证明了段首提出的论点。
D.本文为了论证对传说必须有怀疑精神这个论点,第四段举了古书上“三皇、五帝”和“腐草为萤”两个例子。
第六段为了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又举清代大学问家戴震读书善疑的事例为证。
5.根据课文《怀疑与学问》内容填空。
①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而,因而是非;经过“”“”“”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语文第17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语文第17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第一部分:1.依照拼音写汉字。
pì()如虚wàng()停zhì()私shú()步zhòu()2.依照你对文章的明白得,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⑴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⑵尽信书不如无书。
3.选出不是中心论点的一项()A、学者先要会疑。
B、学则须疑。
C、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依照。
D、做学问时,我们应有怀疑精神。
4.怀疑精神包括哪三步?5.怀疑与学问有着如何样的关系?(用书中的原话回答)6.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怀疑精神吗?结合课文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读选文,回答问题:⑴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差不多条件。
⑵关于别人的话,不通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⑶如此的脑筋永久是被动的,永久不能治学。
⑷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⑸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⑹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差不多上从怀疑中锤炼出来的。
⑺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⑻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明白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⑼一切学问家,不但关于流俗传奇,确实是关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如此才能有更新是善的学说产生。
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差不多上如此产生的。
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可不能进步了。
7.请依照本段内容,估量并写出前一段的论点。
8.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A、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发新发明的差不多条件。
C、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差不多上从怀疑中锤炼出来的。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 下列加下划线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国难(nàn)步骤(zhǒu)顾颉刚(xié)B. 大儒(rǔ)思索(suǒ)腐草为萤(yíng)C. 塾师(shú)譬如(pì)不打折扣(zhé)D. 虞舜(shùn)盲从(máng)辨伪去妄(wǎng)2. 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停滞营改增来势汹汹三皇五帝B. 懒惰获得感荒草萋萋顾名思义C. 锻炼新常态鸦雀无声变幻莫测D. 辩论地条钢默守成规味同嚼腊3.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 这是安人心之策。
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 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有如天崩地裂之势。
D. 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4. 下列句子有语病的一项是()A. 怀疑精神是一种可贵的品质。
B. 古今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起来的。
C. 在不断的求解和发问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D.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
5. 对于课文《怀疑与学问》,下列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 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B. 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C. 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的论点。
D. “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一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不能互换位置,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此句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后就讲不通了。
二、语言表达6. 按要求回答问题。
(1)学问,学问,有学就问。
在学习了《怀疑与学问》一课后,刘玲有一个问题始终搞不懂,想向正在聚精会神读书的同桌李璇请教,刘玲应该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李璇为刘玲讲解后,刘玲觉得理解得还不够透彻,下午放学后,她打算通过其他途径进一步解决这个问题,请你向她提供至少三种获取相关资料的方法。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怀疑与学问》综合练习
怀疑与学问一、积累运用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国难.(nàn)步骤.(zhǒu)顾颉.刚(xié)B.大儒.(rǔ)思索.(suǒ)腐草为萤.(yíng)C.塾.师(shú)譬.如(pì)墨.守成规(mò)D.虞舜.(shùn)融.化(róng)辨伪去妄.(wǎng)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停滞营改增来势汹汹辨伪去妄B.懒惰获得感荒草萋萋顾名思义C.锻炼新常态鸦雀无声变幻莫测D.辩论地条钢默守成规味同嚼腊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重要的书必须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B.这是安人心之策。
如有谣言,也不攻自破....。
C.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首当其冲....,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裂之势D.他忠人之事,急人之难,爱听些受恩者的恭维,虽不见得乐此不疲,却也习以为常....。
4.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本文标题是一个关系型的题目,表面看二者是并列的,实际上本文重点在谈“怀疑”的重要性。
B.本文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C.开头引用程颐和张载这两位古代大学问家的经验之谈,意在引出下文的中心论点,很有说服力。
D.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
5.议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下列与“恒心”“毅力”有关的论据有( )(多选)A.水滴石穿B.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C.只要持之以恒,知识丰富了,终能发现其奥秘。
(杨振宁)D.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E.顽强的毅力可以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狄更斯)F.上天完全是为了坚强我们的意志,才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重重的障碍。
(泰戈尔)二、课内阅读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十九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题-部编版(含答案)一、字词书写1.给加点的字注音。
程颐.( )譬.如( )步骤.( )懒惰.( )塾.师( )大儒.( )停滞.( )虚妄.( )2.给加点的字注音。
(1)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2)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二、选择题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1)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________。
(2)________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________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3)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________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A.视察只有/才启迪B.视察只要/就启发C.察看只要/就启发D.察看只有/才启迪4.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B.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郎,执红牙板,歌‘杨柳岸晓风残月’。
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C.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D.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双减”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重要举措,要求学校在学生的发展与成长上发挥主导作用,满足学生的教育需求。
B.截至10月12日晚,《长津湖》累计票房达到约43亿元左右,成为2021年电影票房第三,甚至在全球市场上成为战争题材电影的票房冠军。
C.如果一个人有怀疑精神,有刨根问底的习惯,那么,他的思维便具有创造力和活力。
D.一个热爱读书的人,既然不能拥有舒适的书房、宁静的夜晚,也会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情感。
6.下列选项不符合本文的中心论点的一项是()A.学者先要会疑。
B.学则须疑。
C.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题及答案一、综合性学习1. 下列句子的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①关键是要保持好奇心,不断积累知识②任何人都拥有创造力,首先要坚信这一点③一旦产生小的灵感,相信它的价值,并锲而不舍地把它发展下去④不满足于一个答案,而去探求新思路,去运用所得的知识⑤如果能够做到这些,你一定会成为一个富有创造力的人A.②①④③⑤B.②①③④⑤C.②③①④⑤D.②③①⑤④2. 看下面的漫画,回答后面的问题。
(1)为漫画起一个名字。
(2)这幅漫画的寓意是什么?3.语文综合性学习。
据新华网报道 2004年11月7日上午,诺贝尔奖获得者、实验物理学家丁肇中教授为南航师生做了一场学术报告。
按照惯例,一小时报告后,丁教授要回答同学们的提问。
“您觉得人类在太空能找到暗物质和反物质吗?”“不知道。
”“您觉得您从事的科学实验有什么经济价值吗?”“不知道。
”“您能不能谈谈物理学未来20年的发展方向?”“不知道。
”一问“三不知”!这的确让在场的所有同学感到意外,但丁教授简短而朴实的解释不久就赢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1)请为这则新闻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
(2)如果你是学校校报的记者,要采访丁肇中教授,你会提出一个怎样的问题?(3)这则新闻在网上公布后,网友们纷纷留言,请你也发一个帖子来表达你的心情和感悟。
【新新子聪】大师就是大师!向其致敬!【花开有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我们的个别教授有勇气对学生们回答“不知道”吗?我的跟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下面三段文字引发了你什么感想?请用一句话写下来。
宇宙是一个大生命,我们是宇宙大气中之一息。
江流入海,叶落归根,我们是大生命中之一滴,大生命中之一叶。
(冰心《谈生命》)在宇宙中,一定存在着远比我们的智慧要高得多的生物,因为我们的太阳系只有约50亿年的历史,就演化出了有智慧的生物,而宇宙至少已有200亿年的历史了。
《怀疑与学问》阅读练习及答案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25分)(一)阅读《怀疑与学问》,完成19~23题。
(12分)①“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②“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张载③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证据。
事实和证据的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自己亲眼看见的,一种是听别人传说的。
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说得如何凶险,那便是别人的传说,不一定可靠;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身视察。
做学问也是这样,最要紧最可靠的材料是自己亲见的事实根据;但这种证据有时候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了。
④我们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这一番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也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
我们听说中国古代有三皇、五帝,便要问问:这是谁说的话?最先见于何书?所见的书是何时何人著的?“著者何以知道?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莹”,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⑤我们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怀疑而思索,因思索而辨别是非;经过“怀疑”“思索”“辨别”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否则便是盲从,便是速信。
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⑥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塾师告诉他《太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间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的著者的意思。
最新九年级语文上册19 怀疑与学问(同步习题与解析)
怀疑与学问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A】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zhé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赖惰……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B】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步骤.( zhòu ) 停滞.( zhì ) zhé( 折 )扣(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赖惰”,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懒惰”。
(3)文中“流俗”的“俗”的意思是风俗习惯。
(4)从复句的类型看,【A】处画线句子是递进复句,【B】处画线句子是假设复句。
2. 下列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 )A. 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B.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C. “学者先要会疑。
”——程颐D. 我们又听说“腐草为萤”,也要问问:死了的植物如何会变成飞动的甲虫?有什么科学根据?[解析]本句为陈述句,不是疑问句,应把第一个问号改为逗号,第二个问号改为句号。
3. 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 对于这些谣言,我保持缄默,相信过不了多久它们就会不攻自破....。
B. 青年作家只有持传世之心,有勇气面向未来,才能在创作中不被流俗..的价值观念所绑架。
C. 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必须墨守成规....,严格按照各项要求与规定进行飞机驾驶。
D. 对前人的学说,我们不能一味地迷信,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辨伪去妄....。
[解析]墨守成规:形容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贬义词,用在此处不合适。
4. 议论文的要素是论点、论据和论证,下列各条中,与恒心、毅力无关的论据有哪些?结合你掌握的知识,补充一条与此有关的谚语、格言、名言或事例作为论据。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18课《怀疑与学问》同步习题(含答案)
《怀疑与学问》基础练习一、选择正确的一项1.对文章开头两段的特点概括得最完整、最准确的一项是()A.引用了名言B.提出了中心论点C.提出了中心论点:治学必须要有怀疑精神D.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2.第四段中,“这是做一切学问的基本条件”中“这”指代的是()A.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B.事前的思索,不随便轻信C.对传说提出问题D.不轻信传说3.“我们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句中的“是”和“非”是指()A.正确不正确B.事实非事实C.没有所指,只是说明有一番事前思索二、阅读下面的选段并回答问题①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②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③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④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⑤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⑥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⑦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⑧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著者的意思。
⑨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完善的学说产生。
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11)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1.①句在文中起了________的作用。
它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________和________。
2.这段话中11个句子之间的关系如何?请用“/”在下面标出。
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11)3.②③④⑤句同①句有什么关系?⑥⑦⑧句同①句有什么关系?4.⑨句中“要这样……”句中的“这样”指代的是________5.举例说明本段的论证方法。
部编语文九上第五单元 第19怀疑与学问 课时训练(含答案)
19、怀疑与学问一、积累运用1.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习题。
【甲】我们又听说“fǔ草为莹”,也要问问……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乙】法国的大哲学家笛卡儿也说:“我怀疑,所以我存在,”他的哲学就建立在对于万事万物的怀疑和明辫上。
【丙】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fǔ( ) 草虚妄( ) 锯靶停滞( )(2)三个文段中共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并改正。
改为改为2.[2023 ·青岛]下面这段感言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 )当代青年人没有[A]墨守前人的旧说,而是敢于质疑,大胆创新。
一个个奋斗的故事,[B]演绎出一段无悔的青春。
他们所做的事情也许并不是什么[0]丰功伟绩,但是,他们以奋斗之我,吹响了[D] 可歌可泣的时代号角。
3.[2022 ·烟台]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对于云旅游这种新兴的旅游方式,约62%以上的受访者认为其存在过度美化之嫌,不真实。
B. 在青少年心中深植劳动的种子,有助于让他们懂得“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的价值理念。
C. 随着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为小镇青年创造了更多条件,提供了更多讥会。
D. 青少年应成为体育强国建设的积极开拓力量,关注体育,享受体育,参与体育。
4. 把下面这个句子还原到文段中,最恰当的一项是)句子:因为我们知道,只有这样,才能使未来的道路走得更稳,更远。
文段;①青春,从哪里跌倒就要从哪里爬起夹。
②一次考试的失误,并不意味着我们的失败。
③那只是生活对我们的一次磨炼,淬火后的精钢将会变得更加坚硬。
④有朝一日,我们会发现,曲折的人生更值得回味。
A.①句后B.②句后C.③句后D.④句后二、阅读理解课文研读阅读课文,完成下面的题目。
5. 课文提出了什么论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进行阐释的?6.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孟子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也就是教我们有一点怀疑的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
〖2021年整理〗《怀疑与学问》基础练习2
《怀疑与学问》基础练习一、基础知识1.以下成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墨守成规不拘一格寸步难行富国强兵B.不求甚解不攻自破耳目一新欢天喜地C.寸土必争入木三分孤方自赏艰难困苦D.耳闻目睹见多识广开卷有益拾金不昧2.下面各句括号内依次应填入的关联词是:()(1).一切学问家,()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2).我们()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
(3).怀疑()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4).()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A.不仅不论不但只有B.不但只有不仅不论C.不仅不但不论只有D.不但不论不仅只有3.辨析下列复句,写出复句的类型A.要知道实际的情形,只有靠自己亲自去观察。
()B.不信它,因为它"非"。
()C.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变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D.我们若能这样追问,一切虚妄的学说便不攻自破了。
()4.对文章开头两段的特点概括得最完整、最准确的一项是()A、引用了名言B.提出了中心论点C.提出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D.引用名言,提出中心论点5.选词填空A.这是一番事前的,不随便的态度,便是怀疑的精神。
(思维、思索、轻信、相信)B.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
(传说、传闻、学识、学说)6.不是课文论点的句子是()A.对于传说的话,不论信不信,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不应当随随便便就信了。
B.信它,因为它"是";不信它,因为它"非"。
C.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辨别是非。
D.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参考答案:一、1.C2.D3.条件、因果、递进、假设4.D5.A.思索.轻信;B.传说、学说6.B。
《18 怀疑与学问》同步训练 检测题及答案(多套)
《18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1.给加粗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国难(nàn)步骤(zhòu)顾颉(jié)刚B.大儒(rǔ)思索(suǒ)腐草为萤(yíng)C.辨伪去妄(wàng)塾师(shǔ)譬如(pì)D.虞舜(shùn)墨守(mò)融化(rǒng)2.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辨论流俗停滞怀疑B.启迪观察根据虚忘C.轻信锻练来源女娲D.丰富治学盲从程颐3.对“怀疑与学问”二者关系说得较为恰当的一项是[ ]A.要做学问,必须有怀疑的精神。
B.一切学问来自于怀疑。
C.只要有怀疑态度,便可去做学问。
4.根据课文填空①我们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因________而________,因________而________是非,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步之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②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________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________的基本条件。
③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报________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________,常常________书中的学说,常常________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更善的学说产生。
二是非判断题1.“流俗”的意思是“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
()2.课文引用了孟子的“尽信书不如无书”,在论证上属道理论证。
()3.本文开头引用两句名言,既可以作为中心论点,又可以作为论据。
()4.课文的标题用了一个并列短语,揭示了文章论点。
()5.“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这句中的“学术”和“文化”不能互换位置,因为“学术”是人类众多的“文化”活动中的一种,此句是从部分到整体,互换后就讲不通了。
()三阅读题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19怀疑与学问(含答案)
19怀疑与学问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墨守成规不拘一格寸步难行富国强兵B.不求甚解明辨是非耳目一新欢天喜地C.寸土必争入木三分孤方自赏艰难困苦D.耳闻目睹见多识广开卷有益拾金不昧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经过“”“”“”三步以后,那本书才是自己的书,那种学问才是自己的学问。
A.思索怀疑辨别B.辨别思索怀疑C.怀疑辨别思索D.怀疑思索辨别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在众所周知的事实面前,谎言不攻自破....。
B.读书不要拘泥于书中的学说或迷信书本,说的就是“尽信书不如无书.......”的道理。
C.对前人的学说,我们不能一味地迷信,而是要用科学的态度,辨伪去妄....。
D.博物馆里陈列着大量有艺术价值的美术作品,画上的花鸟虫兽栩栩如生,美轮美奂....。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受到人们的喜爱,是因为其形式新颖、有文化内涵的原因。
B.关于这部影片,看似简单的励志故事,实则深刻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问题。
C.随着“绿满蓉城,花重锦官,水润天府”建设规划的提出,成都再次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
D.为提高节目的文化特色,本节目邀请文化艺术界重量级专家参与节目的策划与制作。
5.仿照画线的句子,在横线上续写一句话,使之与画线句构成一组排比句。
温暖需要传递。
用拥抱传递温暖,能让人冰释前嫌;用微笑传递温暖,能让人如沐春风;,。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6~8题。
怀疑不仅是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须步骤,也是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对于别人的话,都不打折扣地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发展起来。
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疑与学问》同步练习
第一部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
pì()如虚wàng()停zhì()私shú()步zhòu()2.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说说下面两句话的意思。
⑴有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⑵尽信书不如无书。
3.选出不是中心论点的一项()
A、学者先要会疑。
B、学则须疑。
C、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
D、做学问时,我们应有怀疑精神。
4.怀疑精神包括哪三步
5.怀疑与学问有着怎样的关系(用书中的原话回答)
6.你在学习的过程中具有怀疑精神吗结合课文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读选文,回答问题:
⑴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⑵对于别人的话,不经过思索,都不打折扣的承认,那是思想上的懒惰。
⑶这样的脑筋永远是被动的,永远不能治学。
⑷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⑸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⑹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⑺清代的一位大学问家——戴震,幼时读朱子的《大学章句》,便问《大学》是何时的书,朱子是何时的人。
⑻塾师告诉他《大学》是周代的书,朱子是宋代的大儒;他便问宋代的人如何能知道一千多年前着者的意思。
⑼一切学问家,不但对于流俗传说,就是对于过去学者的学说也常常抱怀疑的态度,常常和书中的学说辩论,常常评判书中的学说,常常修正书中的学说:要这样才能有更新是善的学说产生。
⑩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⑾若使后之学者都墨守前人的旧说,那就没有新问题,没有新发明,一切学术也就停滞,人类的文化也就不会进步了。
7.请根据本段内容,推测并写出前一段的论点。
8.这段文字的中心论点是()
A、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B、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C、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D、古往今来科学上新的发明,哲学上新的理论,美术上新的作风,都是这样产生的。
9.第一句中谈及“消极方面”的作用是,谈及“积极方面”的作用是。
10.读6至9句,回答问题:
⑴相呼应的两句是和。
⑵举事实论据的是句。
⑶四个“常常”概括了。
⑷“一切学问家”的“一切”和句中的四处“常常”可否删去为什么
11.第十句中三个“新的”作用是。
12.第十一句中“学术”和“文化”两个词为什么不能互换
13.语段2至5句与第一句之间的关系是。
14.第7、8两句写戴震好问,是事例论据,直接证明的观点是()
A、学者先要会怀疑。
B、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的脑筋才有问题,有问题才想求解答。
C、在不断的发问和求解中,一切学问才会起来。
D、许多大学问家、大哲学家都是从怀疑中锻炼出来的。
第二部分:
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有一句着名的格言:“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这句格言本身,也是真理。
人们总是很尊敬发现真理的人,以为只有天才才能发现真理。
其实,要发现真理,说难也不难,说容易并不容易。
真理常常就在你的身边,能不能发现它,就看你有没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没有一个善于思考的脑子,有没有敢于坚持探求真理的勇气。
纵观千百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史,那些定理、定律、学说的发现者、创立者,差不多都很善于从细小的、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出问题,追根求源,终于把“”拉直变成“!”找到了真理。
就拿洗澡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
然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机械工程系的系主任谢皮罗教授,却敏锐地注意到:每次放掉洗澡水时,水的漩涡总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这是为什么呢谢皮罗紧紧抓住这个问号不放,进行了反复的实验和研究。
1962年他发表了论文,认为这种漩涡与地球的自转有关,如果地球停止旋转就不会产生这种漩涡,由于地球
不停地自西向东旋转,而美国处于北半球,便使洗澡水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北半路的台风也是朝逆时针方向旋转,其道理与洗澡水的漩涡是一样的。
他还断言,如果在南半球,洗澡水的漩涡将向顺时针方向旋转,在赤道,则不会形成漩涡。
他的这种见解,引起各国科学家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在各地进行实验,结果证明谢皮罗的结论完全正确。
无独有偶。
在60多年前,一位名叫密卡尔逊的生物学家,发现美国东海岸和欧洲西海岸同纬度的地区都有一种蚯蚓,而美国西海岸却没有这种蚯蚓。
这是为什么这个疑问,引起了当时正在研究大陆和海岸起源问题的德国地质学家魏格纳的注意。
魏格纳认为,那小小的蚯蚓,活动能力有限,无法跨越大洋,它的这种分布情况,正好说明欧洲大陆和美洲大陆本来是连在一起的,后来裂开分成了两个洲。
他把蚯蚓的地理分布作为例证之一写进了他的名着《大陆和海洋的起源》一书。
最有趣的是一位奥地利医生,他看到儿子睡觉时,忽然眼珠子转动起来。
他感到奇怪,连忙叫醒儿子,儿子说他刚才做了个梦。
这位医生想,眼珠子转会不会与做梦有关于是他以儿子、妻子、邻居为实验对象,进行了反复的观察实验,最后写出论文,指出当人的眼珠子转动时,表示睡者正在做梦。
如今,人们研究梦的生理学,便用眼珠子转动的次数、转动的时间,测量人做梦的次数、梦的长短。
洗澡水的漩涡、蚯蚓的分布、睡觉时眼珠子的转动,这些都是很平常的事情。
然而,善于\'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人,却从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它说明科学并不神秘,真理并不遥远,只要你见微知着,那么,当你解答了一百个问号之后,必能发现真理。
15.请你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16.本文采用的最主要的论证方法是。
17.本文谈到发现真理必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①②③。
18.第三自然段中加点的“发现者”与“创立者”的位置不能互换,原因是什么
19.第三自然段中划直线的句子的含义是。
20.\'科学史上,这样的事例岂止三个\'在这句话中,\'这样的事例\'是指怎样的事例
第三部分:
21.有时,当父母的往往喜欢这样抱怨自家的孩子:“你看,人家的孩子……”这句话说得节省与含蓄,不过,个中滋味也只好由那“自家的孩子”慢慢地体会。
如果你是“自家的孩子”,定会知道父母想要说的是。
假如你不是“自家的孩子”,听到别人父母说出这样的话来,你是怎样理解他的言外之意的(2004年梅州试题)
22.下列各项中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2004年泸州试题)
A.对于昨天发生的那件事,张三当时不在,一窍不通,就不必再问他了。
B.为了筹建广场,他呕心沥血,到处奔波。
C、老师浯重心长地给我讲了许多道理,列举了大量名人的事例。
D.在科学史上,一些科学发明往往源于异想天开。
23.依次填入下面语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2004年内江试题)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而青少年阶段所受的教育对一个人一生的有着很大的,在青少年阶段,知识、艺术的营养对他们的健康成长无疑是的。
A.成长作用有利B.成才影响有利
C.成长影响有益D.成才作用有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