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教案
小学美术《园林》教案
1.教学重点:
-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直观了解园林的基本组成部分和设计理念。
-通过示范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园林绘画的基本技巧。
-通过创作实践,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作品中。
2.教学难点:
-利用问题引导法和对比分析法,帮助学生观察园林的细节,如建筑物的线条、水面的波纹、植被的层次等。
-难点二:以园林四季变化为例,教授色彩搭配技巧,如春天用绿色、秋天用金黄色等,让学生学会运用色彩表达园林氛围。
-难点三:鼓励学生从生活中寻找灵感,将所学园林元素与自己喜欢的元素结合,创作出富有创意的美术作品。
。以下是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与重点:
教学重点:
1.理解中国园林的基本特点,包括山水布局、建筑风格、植物配置等。
此外,课堂流想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在引导讨论时,我发现部分学生对于园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理解不够深入。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这一方面的引导,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在接下来的教学中,我会继续努力,以学生为主体,关注他们的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同时,加强对学生的鼓励和表扬,培养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对美术学科的兴趣和热爱。
2.掌握园林绘画的基本技巧,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等。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一幅具有园林特点的美术作品。
教学难点:
1.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园林的细节,把握园林的美学特征。
2.如何帮助学生将园林的立体空间转化为平面绘画,处理好远近、大小、比例等关系。
3.如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使他们在作品中融入个人理解和独特表现。
首先,部分学生在绘画园林时,对透视关系的把握仍然有一定难度。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耐心地指导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练习,帮助他们突破这一难点。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四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四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苏州园林又称“苏州古典园林”,世界文化遗产,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十大风景名胜之一,素有“园林之城”,享有“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之美誉,誉为“咫尺之内再造乾坤”,是中华园林文化的翘楚和骄傲,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不妨看看人教版八年级上《苏州园林》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一、学习__围绕中心,从整休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二、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教学设想〕采用比较教学法第一课时〔教学要点〕引子:用比较的方法导入课文,解题激发学习的兴趣。
认读:朗读课文,认字解词,熟悉课文内容。
疏导:理清__的脉络,了解作家的写作意图,懂得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一环节是教学的重点,时间要延续到下一课时。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引子〔预习:看电影、看画片、看课文,让学生对苏州园林有所了解。
〕回答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影片介绍了哪些园林?学生先口述后,老师明确。
再回答第二个问题:说说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
二、认读。
1.结合“思虑和练习”四,教师给予朗读指导,要求“读音清晰,速度适当,语调舒缓,特别是一些关键性的说明语句,更要注意读清楚,”以同桌为互助组,进行朗读练习。
然后由几位学生示范朗读或听录音。
2.在朗读课文的同时,把需要认读的字和理解的词提出来。
教师随即板书归类或出示小黑板。
三、疏导。
问:作者对苏州园林总的印象是什么?明确:“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指导学生将重要的句子划出,重要的词加黑,养成自学的习惯。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__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明确了写作意图,接着就该弄清__的布局。
第一步:用一个短语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段意。
第二步:综合各自然段之间的关系,掌握贯串全文的脉络。
《苏州园林》教案(15篇)
《苏州园林》教案(15篇)《苏州园林》教案1【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把握说明对象的特征、__结构和说明顺序2、品读课文,学习__的说明方法,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__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3、了解苏州园林在设计和建造上的独特创造,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和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该节课教学目标目标清楚明白、具体,易激发兴趣,包括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符合教学要求、教材特点与学生实际【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清课文思路,把握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和学习__的说明方法教学难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体会__灵活多变的表达方式该节课教学重难点把握准确,教学内容主次分明,抓住关键,结构合理【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苏州被称为人间天堂很大程度上是仰仗苏州园林苏州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园林城,大小园林数量之多、艺术造诣之精,乃今天世界上任何地区所罕见,“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可以说苏州园林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今天让我们听着现代著名作家、苏州人叶圣陶先生的介绍走进苏州园林从名句下手,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二、整体感知听配乐朗读,欣赏园林美景,初步了解苏州园林并思考以下二个问题1、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总体印象是什么?(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2、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什么?(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三、阅读评说,领略苏州园林之美1.粗读课文,梳理苏州园林图画美的表现形式,用“苏州园林美在——”说话(__怎样分项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四个讲究)(此意在引导学生把握课文大致内容,理清课文总分结构,迅速识别中心句与支撑句学生可说:苏州园林美在亭台轩榭的布局(3段),美在假山池沼的配合(4段),美在花草树木的映衬(5段),美在近景远景的层次(6段)2、苏州园林讲究完美的图画除了上述四个讲究之外,还注意了哪些细节?(注意角落的图画美(7段)、注意门窗的图案美(8段)、注意色彩搭配的协调美(9段))3、寻读课文,评说园林图画美的内涵,用“苏州园林体现出的美”说话(抓住文中与图画美相关的词句,学生很快能深入理解:苏州园林建筑的布局呈现出不对称的美(美术画),假山的堆叠体现出艺术的美,池沼周围景物的配置追求自然的美、变化的美,栽种和修剪树木着眼于画意的美,花墙和廊子增加了景致层次的美,角落装饰体现出别致的情调,门窗体现出工艺的美、图案的美,色彩体现出搭配的美??)三、重点研读,把握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1.学生带着问题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3-6段,任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方面探索苏州园林具有图画美的原因(小组合作,画出关键词句,并进行圈点批注)思考:苏州园林的设计者和匠师们是如何创作这幅完美图画的?苏州园林的美究竟有什么特点?(此为主问题)(通过此问题的探索,使学生从整体到局部对苏州园林的特点有全面的了解,也对欣赏园林艺术的方法有初步的了解,并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2.学生交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①要注重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与思维品质的训练,要巧妙地插问,承上启下,使课堂教学流畅,教师可对学生的回答稍作补充评论,既起到点拨作用又提高学生的认识语言是__的灵魂,__语言简洁生动,准确而充满情趣要把探求苏州园林的艺术之美与品味__语言的准确性和生动性结合起来,以体现语文课堂的本色③对于__提到的艺术特点的品析,应随即播放相应图片,帮助学生理解、消化)各种学习活动设计具体,充分注意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材施教,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遵循常规但不拘泥,根据学生的差异和特点,从具体到抽象对教材进行处理,引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练习设计体现知识的综合运用,形式多样,分量与难度适中交流内容预设:(1)亭台轩榭的布局有自然之趣(此处主要扣住“绝不讲究对称即可)(2)假山池沼的配合有“入画之感(这一部分重点研读,为学生精读文本提供范例,提升学生学习能力,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A、假山的特点假山的总体特点: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具体表现为三个方面:造型,它们千姿百态,重峦叠嶂;搭配,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效果,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都能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教学时用“改词”、“换词”、“移词”、“减词”等方法引导学生比较、推敲、品味,体会语言的精妙之处)⊙辨析“艺术”与“技术”学生思考: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删除“仅”字,说“假山的堆叠是一项艺术而不是技术”行不行?为什么?为什么苏州园林假山的堆叠是艺术而不仅是技术,改成“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技术而不仅是艺术”行吗?⊙全在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丘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身在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能否改成“一生中见过许多山水风景的形象,深知其中的趣味”?B、池沼设计特点池沼的设计大多引用活水,因地制宜,根据园林的具体情况布置池沼要求学生说出四点:一是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二是水面成河道模样,设计决不雷同的小桥;三是河岸高低屈曲任其自然,再布置一些湖石,或种零星花木,宛若自然,目的是为了“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补充说明:可与《小石潭记》里的描述“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和“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比较由此可见苏州园林的设计者们所追求的这样的一种自然之趣,都是为了取得称为一幅画的效果)四是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增加了园林的生趣,而且水中养鱼种荷,“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一景⊙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可以改为“决不相同”吗?不可以,“雷同”是不该相同而相同的意思,突出了苏州园林桥梁的各具情趣)⊙用减词法品味下列修饰限制性的词语,领悟它们准确的表达作用如:①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大多”说明比较客观,不排除个别②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③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3)花草树木映衬的画意之美这个环节利用抓关键词的方式,抓住“映衬”一词,让学生思考:苏州园林的花草树木是如何映衬,《苏州园林》教案2学习目标:1.以“图画”为切点理读思路;2.从不同角度鉴赏__的美点;3.尝试写作小诗歌咏苏州园林。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优秀8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一【学习目标】1、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掌握其作用。
2、揣摩语句,品味语言。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苏州园林》。
二、出示目标:本节课学习目标是什么呢?出示:1、弄清本文所采用的说明方法,并掌握其作用。
2、揣摩语句,品味语言。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这节课我们就本文中的说明方法进行一下整理,看看作者为了准确生动地说明苏州园林的特征,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起到了怎样的表达效果。
时间:3分钟2 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其他生补充,师点拨,生整理总结四、第二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映衬,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
这里四个排比的句子的次序能不能任意调换?为什么?2.生自学,师巡视,了解学情。
3. 检查自学效果:点拨:四个“讲究”的次序不能任意调换,因为前后有着从主体到“配合”到“映衬”,并由近而远的关系。
如果任意调换次序,就会使文章条理不清,影响表达效果。
自学指导(二)说出下列句画横线的词的作用——(1)苏州园林据说有一百多处,我到过的不过十多处。
(2)谁要鉴赏我国的园林,苏州园林就不该错过。
(3)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4)我国的建筑,从古代的宫殿到近代的一般住房,绝大部分是对称的。
(5)苏州园林与北京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6)阶砌旁边栽几丛书带草。
墙上蔓延着爬山虎或者蔷蔽木香。
如果开窗正对着白色墙壁,太单调了,给补上几竿竹子或几棵芭蕉。
点拨(1)“据说”是留有余地的说法,很有分寸。
(2)“鉴赏”指对艺术品的欣赏和评价,而“欣赏”指对艺术品的领略和玩赏,在句中用“鉴赏”词最恰当。
(3)“务必”“无论”“总是”强调了图画美。
(4)“绝大部分”是从范围上作出限制。
(5)“极少”则从数量上加以限制。
苏州园林教案(精选5篇)
苏州园林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熟悉课文,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把握全文结构、说明顺序,把握中心句的特点与作用。
细读课文,理解本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先总说后分说的结构特点。
(标本-完美的图画-四个讲究、三个细节) 理解课文说明语言的多样性、精练性。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出示对联) 师:俗语说“上有天堂”,大家知道下一句是什么吗?(下有苏杭) 投影: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还有两幅对联: 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
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
明确::“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是总的赞美了苏杭,而第2、3联,明确得写出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叶圣陶先生写的《苏州园林》,看他是怎样写苏州园林的。
二、了解作者、解题 大家看课本105页的注释,补充:叶圣陶先生,江苏苏州人,22岁之前,他一直生活在苏州,对苏州园林很熟悉,而且有深厚的感情。
这篇文章是叶圣陶先生为摄影集《苏州园林》所写的序言。
知道什么是序言吗?序言:一般写在著作正文之前的文章,有作者自己写的,多说明写书的宗旨和经过。
也有别人写的,多介绍或评论本书内容。
而这篇文章就是介绍摄影集《苏州园林》的。
大家看注释,课文原题为“拙政诸园寄深眷--谈苏州园林”,“诸”字是许多的意思,就是说,这篇课文不是单独讲某一个的,而是总的讲苏州园林。
“拙政园”是苏州园林的四大名园之一,还有沧浪亭、狮子林、留园。
“寄深眷”表明了作者对苏州园林的深切情意。
现在,我们就一起学习课文,看叶圣陶先生是怎样介绍苏州园林的。
三、检测字词 轩榭(xuanxie)重峦叠嶂(chongluandiezhang)丘壑(qiuhe)嶙峋(linxun) 相间(xiangjian)蔷薇(qiangwei)池沼(chizhao) 2、解释词语: (1)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4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4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识记生字2、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
3、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4、掌握说明方法。
5、欣赏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过程与方法:图片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小组合作探究式学习;指导学生利用说明文知识阅读课文,获取知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对祖国历史文化的感情。
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培养兴趣,强化动机。
师:我国有一座建筑,在世界最大的博物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获得金奖,你们知道是什么建筑吗?师:它叫“明轩”。
想看看吗?师:就是这个(图)。
但它的原名不叫“明轩”,叫“殿春簃”,“簃”是书房。
这是它的内景(图)。
它是苏州的一个著名园林“网狮园”中的一个庭院。
这是它的庭院(图)。
美不美?师在苏州,像这样的园林很多,有些甚至比“殿春簃”这样美的园林建筑更美!不信咱们再看一些图片。
(背景音乐:在古筝曲《高山流水》中欣赏苏州园林)这是网狮园??这是留园??这是狮子林??这是拙政园??这是沧浪亭??问题:谈谈你的感受?用一个比喻形容你刚刚看到的苏州园林的风景?提示:苏州园林就像一幅幅美丽的风景画,令人陶醉如果能去苏州游览它的园林,会是一种终生难忘的艺术享受。
但限于条件,现在去不了,只好退而求其次──学习叶圣陶先生的文章《苏州园林》,“神游”苏州园林,领略苏州园林的美丽风景。
二、多媒体出示“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识记字词。
2、了解说明对象及对象特征。
3、理清本文的结构及顺序。
三、作者介绍他教过小学,教过中学,教过大学,做过教育部副部长,是我国现代首屈一指的语文教育家??他写过童话、写过散文、写过小说、写过诗歌,他是有名的作家??他编写过教材、编辑过《小说月报》《中学生》等刊物,是编辑家??,担任过国家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投影介绍:叶圣陶,教育家,作家,儿童文学家,苏州人)四生字检查预习(多媒体投影)轩榭(xuānxia)重峦叠嶂(zhàng)丘壑(ha)嶙峋(línxún)阑干(lán)池沼(zhao)镂空(lòu)相间(jiàn)模样(mú)着眼zhuo(易读错的有“镂、间、着、沼”易写错的有“嶂、壑”)五、整体感知课文1、配笛子独奏《姑苏行》,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自由朗读课文。
初二上册《苏州园林》教案3篇
初二上册《苏州园林》教案3篇初二上册《苏州园林》教案1一、教学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中心,从整体到局部多方面说明事物的组织方法。
2.培养学生在占有一定材料的基础上(或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掌握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概括事物的共同特点的能力。
二、难点、重点分析1.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分析:文章介绍了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再现了它的画意美,显示了设计者和工匠们的智慧和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
2.苏州园林中有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合称四大名园,作者为什么没有提到,却把苏州所有的园林都写到了?分析:苏州园林蜚声中外,作者对苏州园林的个性特色略而不提,而是异中求同,经过比较归纳,准确地抓住了各个园林建筑的共同点,并用精练的语言加以说明,这就避免了用很多文字写个别园林,而给读者以鲜明的整体感。
文章的结构层次安排也很巧妙:一是没有按常见的空间顺序,而是采用了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先作概括说明,明确说明中心;二是围绕中心作具体说明,其间又以从大到小从主到次为顺序,使文章条理清晰。
这样,读者不仅领略到了苏州园林的整体美,也获得了具体感受。
3.归纳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总结本文的写作特色。
分析:说明文的一般特点是:抓住说明对象的特征,恰当地安排说明顺序,灵活地运用多种说明方法,语言准确,明晰,表达充分、严密。
这是一篇典范性说明文,构思缜密,脉络清楚。
说明准确,叙述生动是本文的显著特点。
4.作者对苏州园林的印象是什么?有什么写作意图?分析:“我觉得苏州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开头写总的印象,揭示了文章的'写作意图:让大家用艺术的眼光去鉴赏苏州园林。
三、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
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可以说是集历代江南园林艺术之大成。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
苏州园林教案(通用5篇)苏州园林教案篇1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内容,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理清说明的顺序。
2、体味说明文语言的特点,揣摩用词的准确、严密、生动。
简要了解部分说明方法。
3、领略作者笔下的图画美,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古老园林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初步感知说明文的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特点、部分说明方法,理解并掌握抓住说明对象特征来说明事物的方法。
教学步骤:一、导入以“梦境”形式导入:以老师的一个梦来引出对于苏州园林美景的介绍,“人在画图中”,激发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创设的“画图中”的情境中。
二、整体感知教师配乐范读课文1、2段学生继续配乐朗读余下部分读完课文,思考1、__的体裁是什么?——说明文2、__的说明对象是什么?——苏州园林3、那么苏州园林是具体存在的事物,还是抽象难以感知的道理呢?——具体存在的事物知识归纳整理(板书)说明文类型: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文三、自主式阅读课文1、指导学生阅读说明文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说明文阅读方法指导::明确说明文的对象,分析说明对象的特征有哪些,理清说明的顺序,找出说明的方法,体会说明语言的特点)2、采取你喜欢的方式速读课文并参与小组讨论,找出概括苏州园林总体特征的句子。
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说明这个特点的?理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四、合作式解读课文1、课文先后多次提出“图画”,请同学再仔细阅读课文,用“圈点法”找出带有“图画”字眼的这些句子。
(学生回答,相互补充,共有10个句子。
)2、老师要求学生把这些句子依次标明序号,请同学在小组中讨论,这些句子中,哪几句是写整体?哪几句是写局部?哪几处是写细部的?(学生先以4人小组讨论,而后在班级发言交流。
)老师板书:整体——局部——细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相应归纳2、概括说明顺序:从整体到局部,从总到分,从大处到小处的逻辑顺序。
3、知识归纳整理(板书):说明顺序相关知识(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小结和启示:苏州园林是一篇能够准确把握事物特征的说明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及要求:1、学习__说明事物特点得计种说明方法。
2、认识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重要性。
3、初步认识和了解说明文和记叙文的区别。
教学重点:说明事物应紧扣事物的特征教学难点:说明文语言特点的学习。
教学设想:1、抓好预习,熟悉课文。
2、抓住关键文体特点进行教学。
3、领导学生在抓住中国石拱桥主要特点的基础上,列出__的结构提纲,进一步领会__的内容。
4、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要点:1、理清课文层次,理解总和分的关系。
2、进一步学习说明文的文体特点。
二、教学过程:单元一:扫清阅读障碍1、字词注音或写字:弧形拱桥陡坡和谐张zhuo 饮涧桥墩匀称2、解释:巧妙绝伦惟妙惟肖匀称3、作者介绍:茅以升,我国著名的桥梁专家主持修建了我国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
单元二:分析课文一、整体感知,通读课文思考。
1、__的说明对象是什么?主要介绍了那几座桥?石拱桥为何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它的前景如何?2、根据上述问题给课文划分层次。
二、分析第一部分:1、中国石拱桥有哪写特点?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来分别说明的,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说明的?2、石拱桥形式优表现在何初处?3、2段中作者用“不但,而且”来说明桥的特点,能否删去或颠倒?为何?4、第3段在全文结构有何作用?单元三:抓重点,解难点,学习第二部分。
1、读4—8完成课后第一题2、读5自然段(1)划分层次(2)说明顺序是(3)对“赵州桥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一句中“可算”如何理解?(4)作者如何说明赵州桥特点的?(5)2、3句采用怎样的说明方法?分别说明了哪些方面?3、读6—9段回答(1)6段用了怎样的说明方法?作者主要抓住了该桥()()两个方面来写。
它是一个()桥(2)8、9段分别写了()()4、总结(板书)一、(1--2)总特点:形式优美打比方外结构坚固↓历史悠久内二、(3--9)赵州桥特点历史结构外形、设计者整体-局部卢沟桥特点外形历史意义取得光辉成就的原因:首先其次再次三、(10)桥梁事业的新发展第二课时教学要点:课文的层次特点,说明语言的准确,常用的说明方法。
初中语文教案:苏州园林(精选5篇)
初中语文教案:苏州园林(精选5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目的要求:1、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4、感受苏州园林的美,激发学生爱国情感。
学习重点:1、理解作者是如何抓住苏州园林的特征,并突出这个特征的。
2、学习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3、揣摩语句,理解句子丰富的内涵,体会本文的语言特点。
学习难点:了解文章严谨的结构层次,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特点。
教具准备:U盘教材分析:本文先总括苏州园林从整体上呈现出的特点,再从各个方面分别加以说明。
作者赞美苏州园林的美如画,实际上也是在赞美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赞美设计者和匠师们巧夺天工的技艺。
同时,读者也从中获得了一些欣赏中国园林的方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课型:新授。
方法:讲述。
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园林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设计巧妙,构思新颖,很有艺术性。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步入叶圣陶老先生的《苏州园林》,一起体会一下它的“美”吧。
二、检查预习:1、借助工具书和课文注释,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读音写汉字、xuānxiè{轩榭)línxún(嶙峋)jiànshǎng(鉴赏)zhēnzhuó(斟酌)池沼(zhǎo)丘壑(hè)镂空(lòu)阑干(lán)模样(mú)2、借助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因地制宜:根据个地不同的情况制定适宜的办法。
自出心裁:出于自心的创造和裁断。
标本:这里指样本典范》败笔:写字中写的不好的一笔或绘画中画的不好的部分。
嶙峋:枯瘦的样子。
3、朗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思考:⑴本文的体裁是什么?⑴文章主要介绍苏州园林的什么特点?⑴从那些方面来具体介绍的?4、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想法写在下面,课堂交流。
精选《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_1
精选《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初识苏州园林。
1.对对子教师出上联,学生对下联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冠江南窥苏州园林之一斑——见全国园林之全豹(三副对联由浅入深、由远及近。
以这种方式导入课文,既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突出了苏州园林的地位,使学生对__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在中国园林中的地位有初步的认识。
)教师总结:第一联,盛赞了苏州园林的美丽,第二、三联,写出了苏州园林在全国园林建筑中的地位。
2.请学生在第一段中找出与上面对联意思相同的词语。
(要求学生划出标本一词,理解“标本”的含义,幻灯片板书。
)3.教师介绍苏州园林。
由陈从周《中国园林散记》:“中国园林如画如诗,是集建筑、书画、文学、园艺等艺术的精华,在世界造园艺术中独树一帜”引出,并简略介绍苏州园林特点、数量以及四大名园(沧浪亭、狮子林、拙政园、留园)基本情况。
“中国园林是世界造园之母,苏州园林是中国园林的杰出代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委员会第21届会议对苏州古典园林的`高度评价。
(以上文字及四大名园图片都制作成幻灯片,教师一边介绍,一边展播。
教师介绍苏州园林,作必要的内容补充,为学生把握课文内容和感知苏州园林的艺术特色作铺垫。
)二、感知课文内容,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1.学生带问题欣赏介绍苏州园林的风光写实视频资料。
(视频资料的解说词为课文内容概括,其中1、2两段为原文,时间大约6分钟。
如果全文录读,太费时。
)(1)这篇课文是介绍苏州某个园林的特点的,还是介绍苏州园林总体艺术特征的?(2)苏州园林凭什么成为全国园林的标本?为了追求艺术效果,苏州园林的设计师和匠师们一致追求的目的是什么?他们在哪些方面下了工夫?(播放苏州园林风光写实视频,形象的画面与概括的介绍互为补充,既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得到美的熏陶,又不露斧凿痕迹地达到了文本内容与课外延伸的融合。
)2.把握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苏州园林》教案(最新7篇)
《苏州园林》教案(最新7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学习本文按照园林建筑的内在条理组织材料,围绕中心,从几个方面有条不紊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二学习本文准确、简洁、生动的语言。
三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作者笔下的画意美,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教学设想:一苏州园林总的特点,学生不容易理解。
要抓住这个难点,反复引导学生体会。
可以结合讲解围绕中心,有条不紊的写作特点,使内容讲析和写作知识讲授有机地结合起来。
二本文的语言很出色,可以作为学习的重点。
要求理解、掌握下列词语:雷同、嶙峋、阅历、重峦叠嶂、败笔、工细、因地制宜、斟酌、琢磨、自出心裁、别具匠心。
三有条件的,可以出示苏州园林图片,以增加感性材料,帮助理解课文。
四布置预习:读课文两遍,借助字典弄懂生字新词。
五安排两教时。
第一课时教学要点:正音正字、解释词义;通读课文,分段;讲课读文第1—6节。
教学步骤:一检查课前预习,引入新课。
我们今天学习《苏州园林》(园林:是种植花草树木、供人游赏休息的风景区。
作者叶圣陶。
提问:在一年级我们学过他什么文章?是什么文体?你们能简要回忆它的内容吗?学生回答。
明确:学习《蚕和蚂蚁》,主要讲蚂蚁劝蚕工作的故事。
是篇童话。
教师追问:叶圣陶老先生是哪里人?在明确是苏州人以后,指出他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又有深刻的研究。
《苏州园林》一文便是介绍苏州园林特点的,是说明文。
然后要求学生把不懂的问题,不识的字,不懂的词提出来。
二出示小黑板,正音正字。
正音:镂,从“钅”,从“娄”,不读(缕)。
嶂,不读(章)。
(对)称,不读(称,动词)。
轩榭。
斟酌。
三补充注释(出示小黑板):①鉴赏:对艺术作品感受、理解、评判的过程。
②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③败笔:绘画中画得不好的部分。
④池沼:比较大的水坑。
⑤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特点。
⑥阅历:亲身见过、听过或做过。
⑦雷同:指不该相同而相同。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苏州园林教学设计教案(篇1)【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说明顺序。
【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苏州园林》,请同学们欣赏美丽的苏州园林(板书课题)二、出示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掌握生字词。
2.划分*层次及概括层意。
3.把握*说明顺序。
三、第一次“先学后教”(一读课文,扫除生字词)1. 请同学们快速的朗读课文,圈划出不会的生字词并解决,或与同桌小声交流讨论。
时间:4分钟轩()榭()嶙()峋()丘壑()镂()空2. 同学们拿出本子默写生字3.同桌对调批改,并个别分析四、第二次“先学后教”(二读课文,概括内容)(一)先学。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学,已经能够正确朗读课文了。
下面大家继续自学,请看投影(出示自学指导):自学指导:读了课文,你认为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是什么?时间:4分钟(二)后教1.生朗读课文并独立思考,后同桌交流与讨论2. 老师提请学生回答问题,师点拨,其他生举手帮助纠正补充,最后修改并记录。
3. ppt出示:特点: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五、第三次“先学后教”自学指导(一):*抓住特征,按照“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从多方面加以说明。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将*分为三个层次及概括层意。
时间:3分钟1 师巡视,个别辅导2 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与讨论3 师点拨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第二部分(3—9):从多方面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
第三部分(10 ):指出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点还不止以上所写。
自学指导(二)请同学们深入阅读课文3—9段,探究这几段文字分别介绍苏州园林图画美的特征,理一理,想一想,这七段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
(5分钟)六、当堂测试伴你学》P71 4.5七.板书设计21 苏州园林第一部分(1—2):总说苏州园林在我国园林艺术中的重要地位和影响,概括介绍苏州园林的共同特征。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3篇)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3篇)《苏州园林》教案篇一教学目的:一、领会苏州园林的画意美,激发学生爱美、爱国。
二、了解作者的思路,把握文章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层次。
三、学习本文多样性的语言。
重点和难点:本文着重于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有很强的概括性,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文中总说和分说的自然结合。
教学关键:同上。
教学方法:尽可能将有关文字还原成画面。
教具:出示苏州园林图片。
教学时数:二节。
教学内容与步骤:一、导入新课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
这篇艺术性很强的说明文就概括说明了苏州园林的基本特点。
作者叶圣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二、检查预习三、范读课文,引导分段。
(一)(1—2)概括说明苏州园林的总印象和共同点;(二)(3—9)具体说明苏州园林的共同特点;处处八画。
(三)(10)交代说明苏州园林的特点“不止以上写的”结束全文。
四、讲析第一段(1—2)指名朗读第一段,提问:作者对园林的总印象是什么?这种印象是怎样得来的?对我们有什么启示?总印象为:园林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各地园林或多或少都受到苏州园林的影响。
印象由一二句中两个“到来”而来。
作者的总印象指明了苏州园林在各地园林中的地位告诫我们鉴赏我国园林不应该错过苏州园林。
(1)齐读。
(2)提问: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什么?哪些方面最能体现这一特点?作者在谴词上由什么匠心?苏州园林的总特点是“处处八画”,具体表现为四个“讲究”和一个“一切”。
这是下文说明的总纲和顺序。
讨论第一段两自然段间关系及第一段与第二段的结构关系。
第一段的两节为因果关系。
正因为苏州园林是“一幅完美的图画”,才使它具有“标本”价值。
这里的因果说明既赞美了苏州园林,又颂扬了设计者和匠师们的智慧。
第一段是总的说明,明确说明中心;第二段是分别说明,先总后分是这篇说明文的说明顺序。
指导朗读课文第一段。
(1)明确说明文的朗读要求;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词并解释;2、划分第二段层次,概括各层意思;3、练习一。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5篇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5篇教案在拟订的过程中,你们务必要考虑创新教学方法,想必大家在日常的教学生涯中,都有写教案方面的经历吧,XX小编今天就为您带来了苏州园林优秀教案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苏州园林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的1.了解苏州园林的特点;领略我国江南第宅园林建筑的风貌,从而得到美的享受并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2.理解本文总说和分说的结构及说明语言的多样性.课时安排:两教时。
教学重点: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正音、正字,解释词语;通读课文;了解作者构思和文章结构;辨析文中运用的说明法。
教学内容和步骤一)简介作者和本文文体今天我们学习介绍江南第宅园林的名篇--《苏州园林》。
本文作者叶圣陶是苏州人,对苏州园林很熟悉,因此对苏州园林的情趣和特征有深刻的体会。
本文是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我们把它作为一篇说明文来学习。
它不是介绍苏州某处园林的特色,而是就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来说的。
叶老的这篇文章不仅准确地把握了苏州园林的特点,而且文字生动、优美,从写作构思到语言运用都值得我们很好地学习。
(二)正音、正字,解释词语。
根据预习提示,给加点字词注音。
同学注音、朗读,教师提示读准字音和正确掌握汉语拼音规那么。
补充两个多音字;对称chen、相间jian解释词语:(出示投影--几个重点词语的注释)同学解释、教师重点提示的词语:标本、布局、映衬、因地制宜、自出心裁、别具匠心等,强调要把词放在句中来解释。
(三)朗读课文要求。
掌握字的读音;进一步理解词在文中的意思;思考作者怎样向读者介绍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探求作者的思路)(四)从写作构思入手,分析文章结构(可从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导入,也可由教师提出)问:这是一篇事物说明文,被说明的事物--苏州园林的特征是什么呢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说明事物特征的课文内容,即第2段中“……一致追求的是: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这是贯穿全文的中心,“图画〞成为介绍苏州园林的线索。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
《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三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领略苏州园林的风采2、了解__的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脉络3、体会__自然贴切的说明语言教学重点感知、感悟课文内容,了解__脉络,体会__语言。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__自然贴切的说明语言。
教学准备幻灯片课程设计一、导入设计1、谈苏州:因“风物雄丽为东南冠”而成为“五方毕至”的旅游胜地,这个地方就是苏州。
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苏州的水色山光美丽怡人,自然环境赏心悦目,“人家尽枕河”,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放幻灯片:苏州风物)紧乘引出苏州园林,作简介:苏州园林已经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古人以回归大自然的大智慧,于红尘之中构筑起理想的生活环境,再那亭榭楼阁、荷塘山石、古树奇花、楹联匾额之中蕴藏了丰富的人文信息,又何尝不值得人们留恋往返、细细品味?2、简介作者叶圣陶,引入新课让我们从文字入手,深入领会苏州园林的风采。
二、初步感知教师组织学生读课文,感知内容读课文,了解苏州园林有什么特征?指名发言,教师相机引导,形成认识(幻灯片:园林总特征)进而引导认识:正因为如此,才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我国各地园林的标本。
除了这些整体认识,读书中还有那些收获?(这特征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组织学生讨论发言。
幻灯逐步显示,形成直观体验引导小结__的脉络:__采用从整体到局部的说明方式,属于逻辑顺序(幻灯显示)三、重点研读引言:__介绍苏州园林,它不是一个园子。
而是整体上介绍苏州的园林。
苏州有许多名园,比如:拙政园、网师园、留园、沧浪亭、狮子林等最突出。
就这些而论,它们的建筑、山水、花草各不相同,各有特点,这些名园具有各自的风格和生命力,如何从这些面貌、风格各不相同的园林中概括出共同点来,大非易事。
作者巧妙地从游览者的角度,从苏州园林给人留下的印象着眼,“硬”是从不同之中找出“同”来,尤其体现在文中的“四个讲究”上。
组织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阅读课文3——6段,看看苏州园林在设计上是如何体现这“四个讲究”的?提出阅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掌握字形2、和邻桌讨论,尝试划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实用的《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4篇
实用的《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4篇《苏州园林》的优秀教案篇1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好!我们常听到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这句话是说苏杭很美,美到可以和传说中的天堂相比,那么苏杭美在哪里呢?杭州美在西湖,苏州美在园林,苏州是个有悠久艺术传统的历史名城,据说全城有一百多处园林,有句话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苏州园林可以说是集园林艺术之大成。
那么苏州园林究竟魅力何在呢?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苏州园林的图片,共同感受苏州园林的美。
二、欣赏图片刚才我们看到的就是苏州四大历史名园——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留园。
看到图片里如画的美景,同学们是否已心生向往之情?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先生一起去欣赏美丽如画的苏州园林。
首先我们来看__的学习目标。
三、教学目标:1.学习__抓住事物特征,由总到分的说明顺序。
2.品味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
3.学习掌握作比较、举例子等说明方法。
四、介绍作者:现在我们来看__的作者,叶圣陶是我们比较熟悉的一位作家,很多同学读过他的童话《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等,叶老的童话文字优美,思想内容深刻,现在我们来看大屏幕,更全面的了解叶圣陶先生。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现代著名作家、教育家、编辑家。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倪焕之》,童话集《稻草人》、《古代英雄的石像》。
出版有《叶圣陶全集》。
__是叶老病愈后为摄影集《苏州园林》写的序言。
五、字词检测:《苏州园林》这篇课文语言朴实而又生动,生字词并不多,大家看看下面这些字词你都认识吗?#轩榭丘壑嶙峋相间镂空蔷薇斟酌重峦叠嶂这些字词中,相间的间,镂空的镂,重峦的重都是容易读错的字,大家要注意它的读音,其他的重点记字词,请同学们看着大屏幕复习一遍。
六、自渎课文,思考问题复习完字词,让我们来学习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思考讨论下面的问题。
1.__的说明对象是什么?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是什么?3.为体现整体特点,设计者是从哪几方面设计的?明确:1.__的说明对象:苏州园林2.苏州园林的整体特点:务必使游览者无论站在哪个点上,眼前总是一幅完美的图画。
《苏州园林》教案优秀9篇
课型:教读课教学设想与目标:1、学习本文围绕说明对象的总特征,先总后分,由整体到局部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的写作方法。
2、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继续学习常用的说明方法;4、领略中国园林的建筑美,逐步培养学生的艺术鉴赏力。
预习提纲:1、通读课文,初步领会课文结构;2、给生字词注音,初步扫清字词障碍。
课时分配计划:二课时教学过程:教学内容及步骤:1、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中国石拱桥》,了解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认识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勤劳,但这只是其中一个方面。
中国的园林艺术又怎样呢?中国古典园林艺术家陈从周曾说,“江南园林甲天下,苏州园林甲江南”。
足见苏州园林之美。
今天我们又来学习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一篇介绍中国园林建筑特点的文章《苏州园林》。
2、词语教学:读准下面的字词并解释:(1)轩榭:(见课本注解)(2)因地制宜:根据各地不同的情况规定适宜的办法。
(3)标本:本意是经过整理而保存原形的动物、植物、矿物等实物样品,供观摩、研究之用;文中借来形象地说明苏州园林的价值。
(4)败笔:字写得不好的一笔;画画得不好的部分;诗文中写得不好的词句。
(5)图案:有装饰意味的花纹或图形,以结构整齐、匀称、调和为待点。
(6)重峦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
峦,小而尖的山;嶂,直立如屏障的山峰。
文中指假山堆叠的形状。
(7)俯仰生姿:有的向下,有的向上,形成各种美好的姿态。
(8)珠光宝气:珍珠与美玉发出的光辉。
(9)闲适:闲静舒适。
(10)明艳照眼:鲜明艳丽,使人眼明目亮。
(11)丘壑:深远的意境或思虑。
(12)嶙峋:(见课本注释)(13)镂空:雕刻出穿透材料的花纹或文字。
(14)蔷薇:花名,落叶灌木。
3、学生看课本前面插图,说说自己的感觉。
(自由发言)4、自由朗读课文,试画出你认为可以概括各段意思的中心句。
5、发言明确各段的中心句。
(教师随时提示与点拨)7、说明:“标本”一词,在这里比喻有代表性的人和事物。
也说是说通过苏州园林这样一斑可窥我国各地园林之全豹。
《苏州园林》教案7篇 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
《苏州园林》教案7篇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下面是整理的《苏州园林》教案7篇苏州园林的教案第一课时,以供参考。
《苏州园林》教案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通过领会文章思路,把握行文创作意图,提升说明类文体的写作能力。
【过程与方法】掌握总——分式结构形式,领会多种修辞使用的妙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设计师严肃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掌握总——分式结构形式,领会多种修辞使用的妙处。
【难点】感受我国园林艺术的高超水平和设计师严肃杰出的艺术创造能力。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图片激趣:(理解诗题,知晓诗人)导入语: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开学时的大家反馈的假期旅行游记吗?老师今天为大家展出这位同学拍摄的照片,其实这些照片只是苏州园林的美景中的一小部分,今天我们一起去领略更多的美景,走进今天的课文《苏州园林》。
(二)初读感知(解决生字词,大致理清课文思路)1、大声朗读,圈画不认识的生字词,自主借助工具书完成,重点强调“镂空”的读音。
2、听名家示范朗读音频,找出文章围绕“苏州园林”主要写了哪些部分的美景?(学生回答并总结)学生反馈:布局、假山池沼、花草树木、远景近景层次。
教师总结:讲究布局、假山池沼的.配合、花草树木的映衬、近景远景的层次。
(三)深入研读小组探究:作者为何在开篇就以总述句开头,这样写有何好处。
学生反馈:A、先总述课文内容,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景象。
B、行文上,脉络会很清楚。
教师明确:作者先指出苏州园林的总体特征,是全文的中心句,四个“讲究”构成排比,四个“讲究”又照应接下来的几段行文,从总到分,这是我们说明文中常见的结构形式,总——分式结构形式,总是对说明对象整体性质的概括,分是从对象的几个方面、部分分别进行说明,这样使文章脉络分明,结构严谨,且具有某种艺术色彩。
(四)巩固提高活动“我喜欢的句子”学生反馈:A、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结合了诗句。
《苏州园林》教案15篇
《苏州园林》教案15篇《苏州园林》教案15篇《苏州园林》教案1把握课文说明对象总的特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们常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大家知道说的是什么地方吗?苏州之所以获得“天堂”的美称,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它拥有一批全国以至世界知名的古典园林。
这些园林,在古时大多是有钱人家的花园,这里有山有水,让人感觉身在大自然之中。
同学们,想不想去游玩一番?那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叶圣陶老先生一起欣赏苏州的园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在读课文前,注意文中一些字词的读音(小黑板),2、阅读课文1、2节,同时思考问题:(小黑板)(1)苏州园林给作者总的印象是什么?(2)它们的共同特征又是什么?设计者和匠师们是怎样达到这个要求的?3、作者又是从哪些方面具体介绍这一幅完美的图画?请大家读3-9节,找出每一节分别介绍了哪些内容?(学生回答,师做板书。
)4、苏州园林既然是一幅完美的图画,那么在这幅完美的图画中的每一个内容,我们也可把它们命名为一幅幅图。
如第3节,我们称之为亭台轩榭图。
请大家为其他节取一个名字。
三、小组合作,感受园林自然之美。
1、既作为一幅美丽的图画,那它美在哪儿?请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用“《图》美,美在它的”的句式,说说它们的美。
师示范讲第3节。
1、2组浏览4-6节,3、4组浏览7-9节,从文中找出适当的词语,也可用自己的语言,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它们的美,请在相应的段落旁边写下来。
2、一幅幅美丽的小画,构成了苏州园林这样的一幅大画。
“浏览者走在园林里,如在画图中。
”可以说,苏州园林美,美就美在它的自然之趣。
苏州园林是幅充满自然之趣的山水图画。
那设计者和匠师们又是如何让园林之景不是自然而胜似自然的呢?请4人一小组,快读课文,找出文中体现苏州园林自然之美的语句,用“~~~”划出。
《苏州园林》教案2知识目标1、积累“轩榭、败笔、邱壑、嶙峋、镂空、蔷薇、明艳、因地制宜、重峦叠嶂”等词语,掌握其音、义,并用词造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园林史精品课程教案(环艺园林类专业适用)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课题组2007年3月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教学内容】教案一园林的概念及产生背景一、园林的概念园林是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实践活动,是一个渐次扩展的概念。
园林以物化的形式承载着风格、思想、理论、气质、形式,凝聚世界各民族对生存环境的认知历程与审美实践,按照艺术规律、美的尺度、造型,在过程中积淀其深层的物质精神构成,民族审美心理成其为本质力量,外化于造园的文化艺术,体现为造园特征。
通过讲述园林“园林”一词的来源与发展,使学生对“园林”,以及“Park”,“Garden”,“Landscape”的发展,区别与联系有较为直接的认识。
我国最早出现“园林”一词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但在中国,人们普遍将“园”和“园林”当作一回事。
目前我国关于“园林”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园林乃人们为弥补与自然环境的隔离而人工建造的“第二自然”。
其二,园林是“在一定的地段范围内,利用、改造天然山水地貌,或者人为开辟山水地貌,结合植物栽培,建筑布置,圃以禽鸟养蓄,从而构成一个以视觉景观之美为主的赏心悦目,畅情舒怀的游憩、居住环境”(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
其三,园林是指在一定的地形(地段)之上,利用、改造和营造起来的,由山、物所构成的具有多种功能的大型综合艺术群体(游泳《园林史》)。
以上对园林的概念解释是狭隘的角度。
从现代园林发展角度看,广义的园林早已发展成为更为宽泛且深远的现代景观、环境设计,不仅仅包括各类公园、城镇绿地系统、自然保护区等,还包括人类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的活动,集自然生态、生态恢复、风景与人文历史责任、科技、艺术于一体,为人类社会提供自然生态的、文明的生存环境。
二、园林形成的背景总的来说,自然环境、世界四大文化体系:中国文化体系、印度文化体系、西方文化体系、阿拉伯文化体系及其融会发展是园林形成的背景。
从共性视角来看,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类赖以生存自然环境、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
1:自然环境与自然造化人类依附自然生存。
自然为人类提供生存条件以及造园景观。
自然美又是其地域特征,自然美是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园林艺术共同追求的东西,人类经过自然崇拜一自然模拟与利用,到达自然超越阶段时,具有地域特征的本民族特色的园林也就完全形成了。
西方认为,自然本身只是一种素材,需要艺术家认为地提炼才有可能达到艺术效果。
而中国传统则认为,自然和谐为美,自然本身就是艺术,中国讲求园林“源于自然该与自然”,借物喻心,把状写自然美的园林变成挥洒个人感情的天地。
不同民族在不同地域的园林活动,以不同的形式利用展示着自然和诉说着自身的认识和观念。
自然造化形成的自然因子和自然物,成为园林形成要素是自然生态系统的必然。
2:社会历史发展人类社会初期,生产力十分低下,原始农业村落出现,产生了原始的园林,随着社会的动荡,野蛮民族的入侵,文化的变迁,宗教改革,思想的解放、革命运动等社会历史的发展变化,各个民族和地域的园林类型、风格也随之变化。
园林是时代发展、社会文明的标志,随着社会历史的变迁而变化发展。
3:人们的精神需要园林的形成离不开人们的精神追求,这种精神追求来自神话仙境,来自宗教信仰,来自文化艺术,来自田园生活,来自精神理想,来自对生存环境的深刻认识。
城市是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创造的一种人工环境,与大自然隔膜,精神心理抑郁,以兴造园林试图作为一种间接补偿,沉醉于园林所构成的理想生活环境中。
成其为躲避现实、放浪形骸的最佳场所。
园林亦是人类生存自然环境关系纽带,是其依赖、改善、恢复的重要要素。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教学内容】教案二园林的基本要素及性质功能一、园林的基本要素园林的基本要素主要有:自然,历史人文要素。
建筑,山石,水体,艺术作品,动植物。
自然是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人是自然生态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自然的“普通公民”而非主人。
自然是造园的第一要素。
园林围绕建筑展开,“园林是建筑的延续”。
园林中的建筑与山石,是形态固定不变的实体,水体则是整体不动,局部流动的景观。
植物协调着建筑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艺术作品常常是园林环境的序列中心。
动物作为造景要素,古代园林与动物相生相伴。
当代,人们对其更具有生态、保护的双重责任。
二、园林的性质园林性质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之分。
(一)自然属性人是自然之子,是自然界的普通公民。
古今中外,人们在自然生存进化中,认知自然,运用自然,发现其美,表现美、创造美、实现美、追求美的生存环境。
园林中浓郁的林冠,鲜艳的花朵,明媚的水体,动人的鸣禽,峻秀的山石,优美的建筑及栩栩如生的雕像艺术等都是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的艺术景观。
园因景胜,景以园异。
园林景观千差万别,都改变不了其遵循自然规律运用艺术美的本质。
(二)社会属性园林是供游憩、享乐的花园或别墅庭园,民众可享用的公共园林,满足社会全体居民游憩娱乐需要的公共场所。
是有形环境和无形环境、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的综合。
园林的社会属性转化,必然影响到园林的表现形式、风格特点和功能等方面的变革。
由于自然条件和文化艺术的不同,各民族对园林美的认识由差异到共识。
欧洲古典园林以规则、整齐、有序的景观为美;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以原始、纯朴、逼真的自然景观为美;而中国园林追求自然山水与精神艺术美的和谐统一,具有诗情画意之美。
信息时代,全球一体化,文化多元化,园林景观环境的自然生态、艺术文明、功能人文的综合,成为共识。
一、园林的功能古今中外的园林,其功能主要有:狩猎(或称围猎)、游玩(或称游戏)、观赏、休憩、文娱、饮食、祭祀、集合、演说、主题性公园、纪念地、广场、城市绿地、环境及生态恢复等。
最初的功能和园林的起源密切相关。
中国早期的园林“囿”,古埃及、古巴比伦时代的猎苑,都保留有人类采集渔猎时期的狩猎方式;当农业逐渐繁荣以后,中国秦汉宫苑、魏晋庄园和古希腊庭园、古波斯花园,除游憩、娱乐之外,还仍然保留有蔬菜、果树等经济植物的经营方式;另外,田猎在古代的宫苑中一直风行不辍。
随着人类文化的日益丰富,自然生态环境变迁和园林社会属性的变革,园林类型越来越多,愈来愈理性化。
功能亦不断消长变化而更加综合。
成都农业科技职业学院教案专用纸【教学内容】教案三园林史的概念及园林发展的四大历史阶段一、园林史的概念园林史是阐释园林的渊源、演变、发展的规律及其特征,论述物化为园林的外在形态、风格、体系,蕴涵着人类对于生存环境、社会哲学思想、观念、审美需求、政治影响、造园思想流派内在的认识,通过和运用历史的社会结构、经济组织、生产方式、科学技术积淀的造园实践方法与经验表现;论述人类生存有形环境、无形环境活动的现象分析的园林理论与实践,是人类生存环境活动的足迹、追求与体现,折射着人类创造理想生存环境的巨大努力,是文明的载体。
为现代园林景观、环境建设提供历史借鉴、思想理论、分析方法、要素运用、传承警示与发展“走向真实必由之路”的依据。
二、园林发展的四大历史阶段世界园林历史,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四大文明阶段。
(一)原始文明阶段人类社会的原始文明大约持续了二百多万年。
人类树巢而居,茹毛饮血,巢穴而居,采集渔猎。
人类对大自然环境的被动适应状态,在生存演化过程中,人类被动植物的形态、色泽等外观特征所吸引并有了心灵感应,赋有生命意义,有了动植物崇拜。
原始文明后期,人类农业和聚居的部落,园圃种植,鸟兽养殖。
部落附近及房前屋届有了果园、菜圃、畜养鸟兽场所。
逐渐满足了人们祭祀温饱需要,园林得到孕育,进入萌芽状态。
其园林萌芽状态的特点为:种植、养殖、观赏不分;为全体部落成员共管共享;主观为了祭祀崇拜和解决温饱问题,而客观有观赏功能。
(二) 农业文明阶段距今大约1万年前,在亚洲和非洲的一些大河冲积平原和三角洲地区,农业的长足发展,人类进入了以农耕为主的农业文明阶段,果园、菜圃、兽场亦分化为供生产为主的果蔬园圃和供观赏为主的花园、猎苑。
伴随农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城镇、国都和手工业、商业,使建筑技术不断提高,为大规模兴造园林提供了必要条件自然地域、文化体系演化形成世界园林体系。
文化体系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种族、宗教、风俗习惯、语言文字系统、历史地理和文化交流等,尤其以自然地域、种族、宗教文化、语言文字系统影响最大。
世界园林体系划分为欧洲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体系和中国园林体系三大体系。
1.欧洲园林体系欧洲园林,又称为西方园林。
主要是以古埃及和古希腊园林为渊源以法国古典主义园林和英国自然风景式园林两大流派,以人工美的规则式园林和自然美的自然式园林为造园风格,思想理论、艺术造诣精湛独到。
欧洲园林覆盖面广,它以欧洲本土为中心,势力范围囊括欧洲、北美、南美、澳大利亚等四大洲,对南非、北非、西亚、东亚等地区的园林发展和当代亦产生了重要影响。
欧洲园林的两大流派都有自己明显的风格特征。
规则式园林:气势恢宏,视线开阔,严谨对称,构图均衡,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丰富,体现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
自然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之间的界线,将自然为主体引入到园林,排除人工痕迹,体现一种自然天成,返璞归真的艺术。
2.伊斯兰园林体系伊斯兰园林,是以古巴比伦和古波斯园林为渊源,十字形庭园为典型布局方式,封闭建筑与特殊节水灌溉系统相结合,富有精美细密的建筑图案和装饰色彩的阿拉伯园林。
伊斯兰园林以幼发拉底、底格利斯两河流域及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为中心,以阿拉伯世界为范围,横跨欧、亚、非三大洲,以印度、西班牙中世纪园林风格最为典型,对世界各国园林艺术风格的变迁有很大的影响力。
伊斯兰园林通常面积较小,建筑封闭,十字形的林阴路构成中轴线,全园分割成四区。
园林中心,十字形道路交汇点布设水池,象征天堂。
园中沟渠明暗交替,盘式涌泉滴水,又分出几何形小庭园,每个庭园的树木相同。
彩色陶瓷马赛克图案在庭园装饰中广泛应用。
3.中国园林体系中国园林尊崇与自然和谐为美的生态原则,属于山水风景式园林范畴,以非规则式园林为基本特征,园林建筑与山水环境有机融合,自然和谐,浑然一体,涵蕴人伦教化、诗情画意的写意山水园林。
中国大陆三面环山、一面濒海的独特的地理环境,长期的中央集权、礼仪制度和农业本位文化,文明远远高于世界诸国文化,以泱泱大国自居,小视四方,中国园林自诞生以后,在自己特殊的国情和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
从其独到的创世纪说到三代时期的囿,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六朝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全景式写意山水园林,最后达到明清时代浓缩自然山水,以小见大的高度象征性写意园林阶段。
从明朝中期始,私家园林逐渐分化,先有江南园林脱颖而出,北方园林接踵其后,岭南园林增其华丽。
三大区域园林相互影响,相互兼容,使中国园林的类型和风格不断拓展与深化,中国园林不像欧洲园林那样,风格剧烈复合变异,而是不断传承发展,以东方独有的文化及造园思想理论甚至影响西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