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调查问卷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留守儿童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你好!这是一份有关留守儿童的目前状况的问卷调查.你的意见相当宝贵,
就你的个人情况和感受如实填答.
姓名:_______________性别:______年龄:_____
父母打工的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您知道什么是留守儿童吗?A、知道 B、不知道 C、有点印象,但具体不清楚
2、父母外出打工,你和谁生活在一起? A (外)祖父母B 亲戚C 其他人 D 自己住
3、和他们生活在一起,平时是否和他们有矛盾? A 经常有B 偶尔有
C 几乎没有
D 没有
4、平时和他们有矛盾时,你怎样处理? A 吵架B 闷不吭声C 向父母诉苦D 采取某种行为发泄
5、平时你是否有零花钱? A 有 B 没有
6、是否明白父母外出打工的原因? A 明白 B 不明白
7、父母外出打工,你想不想和他们住在一起? A 想 B 不想
8、你多久和父母联系一次? A 平均一周一次 B 平均每月一次 C 不定时的经常联系 D 很少联系
9、你父母在外打工,多久回来一次? A 一个月B半年C一年 D.一年以上
10、平时学习上是否有困难? A 有 B 没有
11、如果遇到困难,你会采取什么方式解决? A 求助老师 B 求助同学
C 求助亲戚
D 自己解决
12、如果考试没考好,大多情况下,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A自己平时不够努力 B没有老师或家长指导
C客观原因 D自己本来就不行
13、如果因为做错一点小事而被老师和家长批评,你会怎么做?
A承认错误,下次不再犯 B有点气愤,但只在心里想
C无所谓,听完就算 D当面顶撞,对着干
14、你在学校里,和你玩得好的同学多不多? A 很多B 一般C 很少
D 没有
15、你平时做家务吗?A 经常做 B 偶尔做 C 不做
16、你认为一个幸福的家应该?
A、和父母在一起
B、要什么有什么
C、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怎么样就怎么样
17、你觉得身边的人关心你吗?A 很关心 B 很少关心 C 不关心
18、你觉得学校,社会对你的关心程度如何?A很关心 B很少关心 C不关心
19、你对父母亲的满意度?
A、很满意 B、有感情不很满意 C、相处很少很想念 D、
不常在一起不太想念
20、父母不在身边,你觉得自己性格变了吗?A 变了 B 没变
调查分析:
在调查中发现,有21.1%的外出务工父母一个星期左右和孩子联系一次,34.1%的一个月联系一次或很少联系。很多父母半年以上回家一次,有的甚至几年不回家,这种长期的父母分离导致孩子自卑封闭,逆反心理严重。在学习的自觉性上,有15%的孩子能够自觉学习,大多数孩子需要在督促下学习。还有不少孩子上网成瘾,荒废学业,义务教育没有完成就流落社会。另外有54%的留守儿童和他们的临时监护人有矛盾,其中15%经常有。53%的留守儿童表示学习上遇到困难感到无助。39%的留守儿童表示曾经受到同学的欺负。
思考:
首先,监护的“盲区”。从调查情况看,留守儿童家庭隔代教育占43.5%,由于祖辈与孙辈年龄相差一般都在50岁左右,且祖辈大都文化程度偏低,多数是文盲或半文盲,思想观念与孙辈有很大差距,难以与孩子交流沟通,有的还要干农活维持生活无时间照顾孩子,有的体弱多病无能力监护孩子,有的同时照看几个孙辈无精力照顾孩子,加之缺乏科学的家庭教育知识,往往只满足孩子物质、生活上的需求,缺少精神、道德上的教育引导,甚至娇生惯养、放任自流。隔代教育显然力不从心。把孩子托付给亲戚朋友如叔婶、姑舅或朋友监管的约占留守儿童的4.7%。主要特点:监护人通常把孩子的安全放在第一位,学业成绩和物质上的满足次之,而较少关注孩子行为习惯的养成以及心理、精神上的需要。通常亲戚朋友也都有孩子,由于对待不尽公平,留守儿童常常因感到自己是“外来人”而产生自卑心理。有一部分上寄宿学校,年龄较大的孩子属于自我管理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这种类型约占2.3%,一般情况下孩子年龄在14岁左右,多为初中学生。主要特点:父母长期在外觉得欠孩子太多,因而在财、物方面尽量满足孩子的需要,而对孩子其他方面的需要关注较少。这类留守儿童由于处在青春期初始阶段,易受外界影响,发生问题较多。其余的是由父亲或母亲一人在家抚养的类型。从调查统计看,单亲监护型占49.5%。主要特点:关爱不健全,缺乏父爱或母爱,造成父爱或母爱教育缺失。比如,父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胆怯、缺乏自信;母亲外出的孩子表现出不细心、缺乏友
爱等。留守儿童处在一个需要关爱和监护的年龄,监护的缺失必然导致问题的出现。
其次,家庭和学校教育存在“误区”。 父母由于长期在外,无法照顾孩子而产生负疚感,大多采取“物质(金钱)+放任”的方式来补偿,偶尔打电话联系大多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情况,而对子女的伦理道德、法制教育关注较少,致使子女好逸恶劳、奢侈浪费、摆阔气,产生“拜金主义”等思想。据调查,部分留守儿童厌学,缺乏进取心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不求上进,成绩普遍较差。又由于监护人的特殊性,只要孩子不犯大错,监护人对其行为一般不过问,因而缺失及时有效的约束管教,导致部分留守儿童纪律散漫,在学校道德品行较差,不遵守规章制度,迟到、旷课、逃学、迷恋“网吧”等,甚至与社会上一些有不良习气的人混在一起,而学校在监管上却无能为力。[1]同时由于多数农村学校受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并没有认真对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久而久之,我们不能不为他们的将来所担心。
再次,社会环境存在“雷区”。对于环境适应能力较差、自制力较弱的孩子来说,加强安全防护工作至关重要。由于学校、家庭之间存在安全教育衔接上的“真空”,学校不可能事无巨细,监护人又普遍缺乏安全防护的意识和能力,使犯罪分子有了可乘之机,以致留守儿童伤人或被伤害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全国各地,留守儿童溺水、触电、打斗等意外伤亡事件屡见不鲜,甚至被拐卖、被侵犯的恶性案件也常常见诸报端。
亲情关系对孩子的行为习惯、心理健康、人格与智力发展有直接而重要的影响。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长期缺乏亲情的抚慰和关怀,往往感到焦虑、紧张,缺乏安全感,人际交往能力较差;长期与父母分离,他们的性格往往变得内向、自卑、悲观、孤僻。调查显示:监护人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介入较少,关注不够:由于与监护人有心理上的距离,留守儿童遇到问题时情绪往往无法及时得到排解,常常导致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等畸形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