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合集下载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洋务运动,风行三十年,掀起了一场“师夷技长”的运动。

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为代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其目的是“安内”、“御外”。

主要内容包括创建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迅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

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因而他们引进了大量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和思想,不可必免的给中国社会带来了较大冲击,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1、洋务派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是中国面对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李鸿章是举办洋务最多,成绩最卓越的人物,他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让,独器不能众。

从1861年开始购置西洋枪炮,操练西式阵法的练兵活动,清政府大力购置铁甲舰,北洋水师于1888年正式建成,拥有舰船二十多艘,陆军和海军的创建发展,促进了我国军事近代化建设。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在筹办军事工业进程中,由于耗资巨大,有亏无盈,日益感到经费不足,近代中国洋务理论家郭嵩焘,主张办矿务、修铁路、兴电迅,寓“求强”于“求富”之中,认为“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国之本也”。

于是洋务派又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着手筹办民用性厂矿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采矿、冶铁、交通运输及纺织业等,从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洋务派先后创办了二十多个民用企业,其中较重要的有福州船政局、电报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采取官办、官商公办的形式,拓集商股作为资本,雇用工人进行生产,产品主要作为商品销售于市场,以牟取利润,这些民用企业的性质属于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这些企业采取了机器大生产,引进了大量机器设备与技术,同时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生产出自己的工业产品,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同时洋务派他的民用工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产业工人,从而使中国近代产业工人数量扩大起来,民族资产阶级产生和近代产业工人的出现,促进了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解体和中国近代化进程。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变化 , 使中 同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和成长起来 。 l 世 纪四五十年代 , 中国通 商 口岸 的外 商企业 中 9 在 产 生 了 中 国第 一 批 工业 无 产 阶级 。 随着 洋 务运 动 的 开展 , 国的 产 业 工 人 进 一 步 增 加 。 同 时 在 洋 务 运 中 动 中 还形 成 了 中 国资 产 阶 级 。新 的 生 产 力 的 产 生 、 新的阶级力量的形成 , 不仅是 对封建 社会 的冲击 和 破坏 , 为 向近 代 社 会 的 迈 进 创 造 了条 件 , 观 上 为 也 客 后 来 的 维 新 运 动 和 辛 亥 革命 奠 定 了 初 步 基 础 。 第六 , 务 运 动 使 中 国 外 交 向 近 代 化 转 变。 洋 16 8 1年 1月 2 0日, 清政府 正式 建立 了中 国近代 史 上第一个外交机构一 一 总理各国事务衙门 。它的成 立意味着清政府开始放 弃闭关 自守政 策 , 这是顺 应 世 界 形 势 的 变 化 、 应 国 际交 往 的需 要 的 明智 之 举 。 适 这项改革是 中国近代 外交领域 划时 代 的变革 , 对于 开展近代化事业产生了积极作用 。在建立外交机构 的同时 , 清政府 派遣 了第一批驻外使节 , 打开 了中国 通 向世 界 的大 门 , 中 国 近代 外 交 出现 了新 的局 面 。 使 第七 , 洋务运动 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 了条件 。 运 动 之 初 , 实 现 自强 目标 , 量 购 买 进 而 制 造 新 式 为 大 枪 炮 , 建 新式 海 军 , 促 进 军 队 和 国 防 的 近 代 化 。 组 以 同时还筹划海 防, 建立新 式海 军。海陆军的建设 , 清 军的战斗力和抵抗 外 国侵 略的能力 有所 增强 , 缓 延 了 中 国半 殖 民地 化 的历 史 进 程 。 第 八 , 务 运 动 为 中 国 培 养 了 一 批 近 代 化 的 人 洋 才 。洋 务 运 动 造 就 了一 批 具 有 资 产 阶级 思 想 的知 识 分 子 , 改 革 封 建 文 化 教 育 制 度 上 打 开 了缺 口 , 是 在 这 洋务运动中举 办得最成 功 、 有远见 卓识 的一项 内 最 容。洋 务派在创办 近代工业 的过 程 中, 培养所需 为 的技 术人 才 , 摆脱在生产技术上依靠外 国人 的状况 , 他 们 创 办 了 一 批 新 式 学 堂 , 一 次 将 两 方 自然 科 学 第 和工业技 术带进课 堂 , 从而培养 出我 国第一批造船 、 航海 、 机械制造 以及近代 医学等方 面的人才 。同时 , 派 遣 了 大 批 留 学 生 以及 培 养 了 大 批 新 型 知 识 分 子 。 此 外 , 务 派 设 立 的 翻 译 馆 , 译 印 发 了大 量 书 籍 , 洋 翻 引进 了声 、 、 光 电等 自然科 学知 识 , 不仅 有利 于西 这 方 近 代 科 技 在 中 国 的传 播 , 且 影 响 了一 代 进 步 思 而 想家 , 为戊 戌变 法 准 备 了 条件 。在 洋务 派所 办 军 事 、 民用 企 业 的 近 4万 名 工 人 中 , 锻 炼 出 了 一 大 批 掌 还 握现代大机器生产 的技术 工人 , 为 中国无 产阶级 成 中早期 的技术力量 。毫无 疑问 , 洋务运 动 中锻炼 和 培养 出来 的科技人 才 , 为稍后现代 民族 资本 的发 生 准 备 了条 件 。 ( 者 单 位 : 南省 西峡 县 第二 高级 中学 ) 作 河

浅谈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浅谈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浅谈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虽然洋务运动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并不是要使中国朝着独立的资本主义方向发展,但不管怎么说,它在一些方面做到了“师夷长技”,对近代的中国的许多方面也产生了一些积极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为了培养通晓洋务的人才,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第一批官派留学生,培养了中国的第一批新式人才,它促进了中国教育近代化。

从1862年洋务派开办第一所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院算起,到1900年最后创办江苏武备学堂为止,40年的洋务运动共创办新式学校有37所,从教学模式来看,这些学堂是以英法等先进国家的同类学堂为楷模,按专业分科进行教学,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调整和改进,远远冲出了中国传统的教学模式考据学的范围。

如专门培养翻译人才的京师同文馆和各地同文馆的课程设置方面,除专业课程外,还设有外国史地、代数、微分、航海、化学、天文、国际法等学科,大都为近代西方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内容。

很显然,这些新式学堂与专攻八股诗书经文的传统封建教育有着本质的区别,这种区别还不仅仅体现在教学内容上,更重要的是教育体制的不同,它的实际做法是对封建知识分子接受近代自然科学和资产阶级社会政治科学的再教育,它的实行,无疑破坏了科举仕途的唯一性,因而也就必然动摇了传统文化的正宗地位。

其次,在师资队伍方面,新式学堂大都聘请了具有近代意识的素质优良的教职人员。

如福州船政学堂,除汉文教习由中国学者担任外,其他课程的教习均用洋文,聘请洋教习担任教员,如驾驶学堂新聘教习多为英人,学堂实行严格的管理考试制度,奖优汰劣。

从开学之日起,“每三个月考试一次,由教习洋员分别等第”,予以奖惩。

北洋武备学堂洋教习均由德国退役军官担任,(德籍教官先后应聘来校者有李宝、艾德等十多人),翻译人员多由北京同文馆或驻外使馆调用,操练官由淮、练各营将弁担任。

第三,学校的校舍设备也基本上具备了近代学堂的办学条件。

如开办最早的陆军军官学校--北洋武备学堂,占地600平方区,房屋有529间,其中除有行政办公室、教室、师生宿舍、接待室、饭厅、存放教学用具的模型所之处,还设有照像室、物理化学实验室、军事标本室、绘图室、印刷所、图书室、医院、习艺所和操场等教学辅助设施。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摘要】洋务运动是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国各地搬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

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

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进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发展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世界近代化运动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胜利而开始,中国也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程。

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序幕。

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向工业化迈出的一大步,它加快了中国封建社会向新的社会体制转变的过程,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最终它还是以失败结束。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除了满清政府的腐败之外,还在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和支持者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单纯地看成一个技术行为或生产行为,而忽略了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要求与之紧密相连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由这些相关因素构成一、思想启募.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

以往的“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和“士”为“四民”首、商为“四民”之末的传统观念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在近代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中,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主义意识的增长,推动了中国人与现代社会的接轨。

在对西方世界和中国自身的认识上,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念。

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再不被认为是“师事夷人”之举,而被看成是求强求富得重要手段。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历史事件,对中国近代化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加速,它不仅带来了新的技术、思想和理念,而且对中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首先,洋务运动带来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生产方式,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起步。

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工艺和先进的生产方式,使得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开始加速。

例如,中国引进了大量的机器、轮船、火车等先进设备,推动了中国铁路、矿产、军械、航运等领域的发展。

这些技术和设备的引进,使中国的经济生产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为中国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其次,洋务运动对中国政治体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近代国家制度的变革,推动了政治的进程。

在洋务运动中,中国开始尝试和西化的政策,如兴办洋务以学习西方的政治、军事、法律等制度和理念。

这些试图推动中国政治体制的现代化,使中国能与西方列强相抗衡。

尽管这些在短期内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但它们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的进程打下了基础,为后来的政治铺平了道路。

此外,洋务运动为中国带来了新的思想和知识,唤起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意识。

洋务运动时期,许多中国人开始接触和学习西方的科学、哲学、文学等思想和知识,他们开始思考中国的现状和未来,并积极探索中国的与发展之路。

例如,洋务运动时期出现了众多洋务派人物,如曾国藩、李鸿章等,在中国近代史上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这些人通过学习西方思想和知识,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观点和倡议,如“自强”、“求富”等口号,鼓励中国人民发扬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最后,洋务运动对中国社会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洋务运动时期,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开始传入中国,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冲击和启发。

中国人开始接触和学习西方的文化、艺术、教育等,并对这些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例如,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文学,推动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兴起。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摘要:洋务运动时中国早期现代化的第一阶段,它对中国军队的建设, 资本主性质的生产关系以及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的近代化有着重要的影响.开创了中国近代经济,科技和文化的先河,是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洋务运动,又称自救运动、自强运动。

该运动从1861年至1894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北京条约》后发起的救亡图存的运动。

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目的和“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

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

其目的是同过主张学习西方的工业技术和商业模式,利用官办、官督商办、官商合办等模式发展近代工业,以获得强大的军事装备、增加国库收入、增强国力,维护清廷统治。

洋务运动是近代中国第一次大规模的模仿、学习西方工业化的运动,引进了大量西方18世纪以后的科学技术成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新兴的中国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发展和近代化。

一.洋务运动对军事近代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

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洋务运动期间,西方的军事理论与著作被翻译与介绍到中国,主要有德国来春支泰的《借箸筹防伦略》,康贝的《练兵新书》等,近代军事思想开始初步形成,近代军事理论也得到不断构建。

洋务派地方领导人分别编写有关军事编制改革的著作,主张对清军军制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将传统的练兵,治兵与西方现代战术结合,在其努力下,西方近代军事训练和管理方法不断被引进和使用。

军事编制和职能向近代转化的趋向,为我国军事近代化打下了制度基础。

同时,洋务运动期间新型学堂的设立,也为军事近代化培养了大量的军事人才。

[精品]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精品]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精品]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历史事件,它对中国现代化、近代化、工业化和民族意识的提高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一、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开端,它为中国现代工业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虽然规模不大,但它是中国近代工业化的象征,它创立了中国的第一条现代化造船业,并建立了轻重工业的组织体系,为中国现代化的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二、引进西方文化和科技洋务运动也是中国近代文化和科技的引领。

洋务运动从西方引进了许多高科技和先进设备,包括机器设备、武器、船舶设计、科学研究方法等,为中国技术的进步和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洋务运动甚至还创办了中国的第一所机器制造学校和天文台,推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和现代化。

三、提高民族意识洋务运动还推动了中国民族意识的提高。

通过洋务运动,中国人逐渐意识到了中国在现代化和工业化道路上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逐渐认识到了中国民族在现代化和工业化进程中的重要性,逐渐推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的提高,从而增强了中国民族精神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改变社会发展方向洋务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走向明确的重要转折点,它推动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向现代化和工业化方向发展。

通过引进先进的知识和技术,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使中国从封闭的农业社会向现代化工业社会的方向发展。

总之,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是有着深远的影响的,它不仅加速了中国现代化和工业化的进程,还引领了中国所需要掌握的先进技术和知识,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向现代化和工业化的发展方向。

洋务运动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它留下了中国近代工业化和技术现代化的启蒙标志,具有不可替代的历史价值和文化遗产价值。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近代来华传教士是在列强猛烈的炮火掩护下蜂拥而入的,他们既抱着“宗教征服中国”的信念,又代表着本国的某些利益。

因而在不畏艰险广布福音的同时,又积极融入中国近代化潮流,以图干预中国近代化进程。

因此,他们对中国近代化的作用和影响是双重的,一方面,“传教士在向中国介绍西方的过程中,给中国封建社会注入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使逐步变为半封建半殖民社会起到了催化作用,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过程”;另一方面,“传教士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中西文化交流的桥梁,西方的声光化电,甚至立宪共和的文化思想由他们传进来”。

[1]本文从多个角度来谈《万国公报》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一、《万国公报》对中国政治的影响《万国公报》对中国近代政治而言可谓影响巨大,主要体现在洋务运动和维新运动。

首先,《万国公报》传播的科技文化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表现于洋务运动时期。

《万国公报》对洋务运动进行了追踪报道,其中《万国公报》特别关注了李鸿章和张之洞从事洋务运动的情况,表现出《万国公报》对洋务运动极大的热情。

《万国公报》传播的科技文化对洋务运动进行了及时、迅速地介绍和报道,有利于民众在吸收近代科技文化的同时,加强了对洋务运动进程的关注,加深了民众对洋务运动的了解,从而在科技落后且风气保守的晚清社会为洋务运动的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社会环境,因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初始阶段――洋务运动的顺利进行。

另外,《万国公报》在传播科技文化时,对当时的洋务运动提出一些具体可行的建议。

如:《万国公报》介绍数学知识,宣扬完数学于国于民的重要性后,它就建议晚清洋务派应摈弃中西门户之见,虚心学习西方数学长处,“多儒各自振兴,用心推解,放开眼界,破格寻学,无论算出于泰西,某算本自中国,更不必论西学皆中学之别,中法需西法之宗师”[2];而且应该“创建算学馆,广致算师,诱掖而奖进之”[3]。

又如铁路:《万国公报》对中国铁路建设提出了许多方案。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近代中国,由于长期被异族侵略和封建统治的束缚,整体社会和经济发展相对滞后。

19世纪末,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的重要措施之一,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

本文将从经济、教育、军事和文化等多个方面分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首先,洋务运动在经济领域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在中国推广了西方的工业技术和管理模式,引进了大量的现代机器和工业设备。

这些进步与当时中国的封建制度相比,无疑开启了中国工业化的大门。

例如,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的成立,直接推动了中国最早期的工业化起步。

洋务运动还对中国的外贸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从而带动了内陆经济的发展。

外贸的发展不仅带来了资本和技术的引进,还促进了现代企业形态的兴起,有利于中国经济的整体现代化。

其次,洋务运动对中国的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

为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和知识,洋务运动鼓励中国学子赴海外留学,并组建了许多洋务学堂。

这些学堂开设了西方科学、数学和工程课程,培养了大批具备西方知识和技术的人才。

这些学生和学者回国后,成为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推动力量。

他们在政治、教育、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上取得了重要成就,促进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对中国军事实力的提升也起到了重要作用。

洋务运动鼓励学习现代化的军事技术,引进了西方的武器装备和军事战略。

这使得中国军队得以进行武器装备的更新,加强了国家的防御能力。

在洋务运动后期,中国海军得到了显著发展,具备了一定水平的现代化舰队。

而这些军事改革也为后来的中国近代化和国防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此外,洋务运动还对中国的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引进西方的科学、艺术、教育和文化等方面的知识,一些先进的西方思想开始传播到中国。

这种文化的交流和融合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开放和进步。

同时,洋务运动也意味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受到了冲击和冲突,使得中国社会面临了思想观念的变革和文化的多元化。

总而言之,洋务运动作为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步,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洋务运动,指的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中国在西方列强的影响下所进行的一系列现代化改革尝试。

这一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首先,在军事方面,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先进武器和军事技术。

这使得中国的军事实力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能够更好地抵御外敌入侵。

同时,这也为后来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为中国军队的近代化提供了条件。

其次,在经济方面,洋务运动带来了一定的工业化进程。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机械设备和技术,建立起一些近代工业企业。

这些企业的建立不仅为中国提供了新的生产技术和工业品,也为中国创造了一定的就业机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同时,这也为中国后来的工业化进程铺平了道路。

此外,洋务运动还对中国的教育和文化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中国开始引进西方的教育体系和教育理念,开办一些近代学校和大学,培养出了一批具有西方知识背景的人才。

这些人才的涌现为中国的知识界注入了新鲜的思想与学术观念,并为中国的社会变革提供了智力支持。

然而,洋务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

首先,由于种种原因,洋务运动推行过程中存在一些腐败和浪费的现象,导致财政困难。

其次,产业对国家的影响不够深入,没有形成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体系。

最后,由于国内各方面条件准备不足,中国的洋务运动很快就被列强的侵略所打破,并最终导致了戊戌变法的失败。

综上所述,洋务运动对近代中国的影响是复杂而深远的。

从军事、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来看,洋务运动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提供了基础支持,使得中国在一定程度上迎头赶上了西方列强,为中国的近代化进程奠定了基石。

然而,洋务运动也存在一些问题和局限性,这为中国后来的发展留下了一些隐患。

因此,我们应该全面客观地认识洋务运动,从历史的角度审视并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为中国的未来发展提供借鉴和启示。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一、本文概述洋务运动,起始于19世纪60年代,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改革运动。

本文旨在全面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深刻影响。

本文将首先概述洋务运动的历史背景,包括当时的国内外环境以及清政府的内部状况。

接着,将分析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和特点,包括引进西方科学技术、创办近代工业、改革军事等方面。

在此基础上,本文将深入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积极影响,如促进中国经济的近代化、推动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等。

也将分析洋务运动存在的局限性和不足,如改革的不彻底性、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等。

本文将总结洋务运动的历史地位和影响,以期对今天的中国现代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启示和借鉴。

二、洋务运动的背景与起源洋务运动,又称自强运动,是清朝政府内的洋务派在全国各地掀起的“师夷之长技以自强”的改良运动。

其背景源于19世纪中叶,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内忧外患。

在内部,清王朝的统治已显得日薄西山,社会矛盾激化,农民起义频繁,政治腐败,民生凋敝。

同时,长期的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科技、工业、军事等方面严重落后于西方国家。

在外部,随着西方列强的工业化进程加速,他们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势力,中国成为了他们觊觎的目标。

1840年的鸦片战争,更是以中国的惨败告终,标志着中国被迫打开了国门,开始了痛苦的近代历程。

面对这样的内外困境,一部分清朝官员和知识分子开始反思,他们认为,要挽救国家的危局,必须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和管理制度,以此来增强国家的实力。

在这种背景下,洋务运动应运而生。

洋务运动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861年,当时清朝政府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负责处理与外国的事务。

这个机构的设立,标志着清朝政府开始正视西方的存在,并尝试与之进行交流和学习。

随后,洋务派人士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动一系列的洋务事业,包括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工业、改革军事等,以期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

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深重危机的背景下产生的,它标志着中国开始尝试向西方学习,寻求国家的自强之路。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作者:李琳近代化也叫现代化,对近代化概念的解释,有各种不同的看法。

从历史学的角度来看,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多元化等各个方面的变革,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

鸦片战争打破了中国士大夫及其统治阶级的天朝幻梦,进步知识分子开始探索西方强大、中国贫弱的原因,于是便有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力图使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运动,而洋务运动则是这一系列现化运动的起点。

洋务运动是以富国强兵为宗旨的自上而下的经济改革运动。

1840年的鸦片战争,震撼了中华帝国,列强的坚船利炮,冲破了清政府闭关自守的大门,中国面临着数千年来最强大敌人的挑战。

而中国内部,太平天国运动兴起,清政府面临太平天国的英法联军的双重威胁,在内外交困中,沉睡的中国里,有少数知识分子开始觉醒,在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思想文化的共识下聚集起来,不同出身、不同地位的人物,形成了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洋务派,为了应付中国“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以消除“内忧外患”的严重危机。

他们从事研究了解西方情势,并提出模仿西法“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呼声。

英法联军的嚣张狂妄和大肆侵略,更激起朝野若干士大夫的觉醒,开始具体的推动“师夷长技”,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兴办近代化军事企业和民用工业,并相应的改革军事、外交、文化教育和某些政府机构多方面的活动。

他们在中央已奕 、桂良、文祥等为代表,在地方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官吏,引发了一场长达三十年的洋务运动。

这场改革没有也无法改变当时的政治制度,西学中体的实验不可说失败但终不成功。

伴随甲午烽烟的散去,同光中兴如昙花,短暂盛开后终于凋零。

而中国从此丢失了成为近代列强的最后一张船票,在之后百年苦难的挣扎中越陷越深。

洋务运动所具有的封建属性,决定了它不可克服的致命弱点的存在。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各项举措,在众多的方面都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首先,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型的近代新式企业和新型的社会生产力。

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虽然要受地方官僚的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主要表现在民用企业的兴办是为了“求富”,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商品生产或进行商业性运作。

其次,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绅商,他们在企业中有一定的权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具近代色彩。

第二,这些企业还往往以外商为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夺回不少权利。

洋务企业的创办,在清政府压抑工商业的封建传统政策上打开一道缺口,带给私人资本追求资本增值的希望,推动社会资金流向新式企业。

通过新式企业的创办,一些买办、买办商人、官僚和旧式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同时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引进了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传播了先进科学知识,积累了管理新式企业的经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次,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近代化的起点。

比较洋务运动前后,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国近代军事力量的发展进步: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赖以进行作战的是弓箭长矛、鸟铳抬枪和土炮装备起来的“军队”,是损坏严重、火炮陈旧不堪的海防炮台。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是极为落后的。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近代以来,中国的现代化发展受到了许多不同因素的影响。

其中洋务运动可以说是对中国现代化影响最深的一次国内改革运动。

它在清朝末年推进了一系列现代化建设,为中国近代化奠定了基础。

在本篇文章中,我们将重点探讨洋务运动对中国的近代化产生的影响。

一、洋务运动激发了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洋务运动的开展,使得特别是文化和智力层面的中国人开始改变以往对于西方文明的消极态度。

这种挑战和刺激的效果使得许多知识份子感到他们的国家需要他们,需要他们的智慧来推进现代化建设。

他们不再满足打工的角色,也不会再被吓倒于西方文明,开始努力为国家做出更多有意义和成效的贡献。

这种改变,对于中国国家现代化具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因为现代化建设,离不开人民的努力和智慧。

二、洋务运动使中国对外开放加速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对外开放的潮流。

它通过开设毛主席早年所说建立:"中国的神经中枢"的上海,开放口岸和交通线路等一系列措施来吸引外来投资。

这种形势下,大批的外国人流入中国,给中国人良好的学习和交流机会,使得世界各国的现代化技术和思想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

这种外来技术和思想的介入,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带来巨大的提升,使得中国人能够看到自己和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之间的距离在逐渐缩小。

三、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现代化技术的引进和创新在洋务运动期间,中国人不仅引进了众多的现代技术,同时也深入学习了制造和设计各种先进的机械和工具的知识。

此外,在这段时间内,中国还建造了许多新的机器和设备,使得自己完全具备了制造一些产品的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人创造性的将西方技术进行改进,并为现代化技术的革新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四、洋务运动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概念的思考和理念突破在洋务运动的推动下,中国人开始认识到那些与他们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不同的西方人。

中国人从西方同仁的理念和方式中寻找灵感,同时又将这些观点汉化或者本土化成中国自己的理念。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杨亚娟_140122009047_高分子材料与工程浅析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杨XX①(中国海洋大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学院山东青岛266100)摘要: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虽然近代化历程艰难,但它顺应了世界近代化潮流。

洋务运动为近代化理论、经济、军事、教育与科学技术等方面走向近代化提供条件,是中国近代化不可忽视的第一环节。

关键字:洋务运动近代化洋务运动是先进的地主阶级为了维护满清封建统治而发起的一场救亡图存的改良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顺应了世界近代化潮流。

洋务运动期间进行的各项改革也都是围绕近代化而展开的,它开启了中国近代化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点。

洋务运动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中央以奕䜣为首,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代表,主张引进西方武器装备先进科学技术,增强国力,以维护清政府的封建统治。

在此过程中,不可避免各种新的技术、思想、文化等进入中国,推动中国近代化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进步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②。

一、中国近代化历程艰难所谓近代化,一般是指经济上的工业化和政治上的民主化。

近代相对于传统而言,近代化的过程就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变迁过程,它将引起社会生产力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思想文化乃至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和心理态度的变化,其核心是经济的工业化和政治的民主化③。

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西方列强对腐朽不堪的清政府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侵略。

军事侵略之外,西方的经济、文化、思想观念、生活方式、政治制度等也同时震撼着古老的“天朝大国”,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逐步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西方列强打开中国的大门,并不是让中国走向富强,而且利用种种手段压榨中国人民的财富,迫使中国在各方面①杨XX(1990—),女,河南济源人,中国海洋大学xx学院高分子材料与工程09级本科生。

②陈奇,徐扬.中国近代史教学提纲[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31~33③毛国涛,胡晖.李鸿章为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重评李鸿章和洋务运动[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08(1):24~28都面临着巨大改变。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中国军队建设、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以及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影响,力图阐明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有了近代化的工业体系,也促进了中国军事、文化教育、思想意识的近代化,具有其积极的作用。

同时,也指出洋务运动由于其封建性和历史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求强、求富”,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也起了一些阻碍作用。

洋务运动发生在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九十年代,风行三十年,掀起了一场“师夷长技”的运动。

主要代表在中央以奕欣为首,在地方以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等为首;以“自强”为口号,其目的是“安内”“御外”;其内容包括编练新式陆海军、创办新式军事工业、兴办近代工矿交通电讯企业、设立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等。

由于洋务派主张学习外国的先进技术,自强、求富,因而他们引进了大量的工业设备,新的技术及文化、思想等,因而不可避免地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冲击,促进了中国向近代化迈进的步伐。

一、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洋务运动是在中国面临内忧外患之际,试图通过练兵制器、兴办军事工业以求“自强”。

因此,他们的活动促进了军队的近代化和军事工业的发展。

李鸿章是举办洋务最多、成绩最卓彰的人物。

他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器不能及”。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洋务派认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从1861年起,他们开始了以购置西洋枪炮,操练西式阵法的练兵活动。

中法战争后,清政府更意识到“当此事定之时,惩前毖后,自以大治水师为主”。

大力购置铁甲舰,北洋水师于1888年正式建成,拥有舰船二十五艘。

陆军的新发展和海军的创建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二、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在筹办军事工业的进程中,由于耗资巨大,有亏无盈,日益感到经费不济。

近代中国洋务派理论家,第一位驻外国公使郭嵩焘主张办矿务、修铁路、兴电讯等,寓“求强”于“求富”之中,认为“兵者末也,各种创制皆立国之本也”。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篇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篇

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5篇第一篇: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论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史的影响摘要:19世纪后期,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和内部农民的起义,封建地主阶级改良派,为了挽救岌岌可危的清朝政府,为了维护自身的阶级利益,开展了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是以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来富国强兵,抵御外辱,镇压内乱,但是甲午战争的战败,也就标志了洋务运动的彻底失败。

洋务运动虽然没有挽救大清王朝,但其对中国的近代史,在其经济,政治,文化,军事等方面都有重要影响。

关键词:洋务运动近代化影响一洋务运动对近代军事的影响洋务运动,是从军事自强开始的,到了后来虽然增加了“求富”的内容,但军事自强的目标始终未变。

为实现军事自强,洋务派主要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建立近代军事工业;二是建立近代海防海军,同时改进陆军的武器装备和训练;三是建立近代军事学堂,培养新式陆海军人才。

虽然中国在甲午战争中最终战败,但是这并不能完全否定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

首先清政府依靠洋务运动中建立军事力量,多次挫败了日本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的阴谋。

其次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开始了中国军队近代化的进程,使中国军队以近代新式武器装备投入反对日本侵略的甲午战争。

还有,洋务运动中建立的军事工业是甲午战争中国军队军火装备的主要供应来源。

甲午战争中国的失败并不在于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清政府的腐败软弱才是战败的主要根源。

总之经历了洋务运动,中国的军事开始走上近代化的历程。

二洋务运动对近代经济的影响洋务运动在兴办军事工业的过程中,遇到了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最主要的就是资金、原料、燃料和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困难。

于是,洋务派在“富国”的口号下,从70年代起采取官办、官督商办和官商合办等方式,开办轮船招商局、开平矿务局、天津电报局等民用企业。

在官办企业的倡导下,随着洋务运动的深入进行,那些达官显贵以办洋务为荣,再不以经商为耻,从根本上动摇了几千年的中国农业文明“重农轻商”的观念。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洋务运动是中国自我实现近代化的开端,指导思想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简单说来就是要以中国的孔孟之道,为代表的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思想文化、以“伦常名教”作为思想基础,以向西方学习技艺为主,而对于封建君主的专制制度是不可动摇和变更的。

最初,洋务派是于西学的认识仅仅是局限于西方的军事技术。

在这一时期的引进西学,主要是洋务派借法自强活动,从引进西方军事技术、建立军事工业开始。

进入19世纪70年代,逐渐认识到向西方习的不仅是军事技术,在其后面是西方的强大的经济实力作为后盾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后,洋务派就是由此“求强”的军事工业,而发展到“求富”的民用工业,对西学的翻译也从介绍军事技术领域扩展到自然科学的以及史地、政治、教育、商务等社会科学方面。

“中体西用”是洋务运动中兴起的一种旨在西学独特的文化观念形态,尽管作为一个并不成熟的且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的文化观念,“中体西用”的局限性是十分明显的。

然而,作为冲破中国封建专制思想禁锢下的一种新兴观念和气息,它在洋务运动中所起到的作用,无疑是一种反对守旧排外的、提倡文化革新的文化新论。

可以说“中体西用”论在洋务运动时期,对于传播西方近代文明,对于中国文化的近代化,是起着标新立异的积极作用。

但是因为中国的漫长封建社会,中国的封建专制统治者是把“中学”中的那些经典的东西,作为统治阶级的思想基础,而继承和发扬的,所以洋务派企图只是期望用西方的“技”,移植、嫁接到中国“学”上来,改变中国落后面貌的做法,实际上从开始就宣告了它的必然命运。

“洋务运动”的三十年,最终以中日甲午之战中的失败,遭受到致命的打击而告终,但是“洋务运动”对于中国的近代化,以及它为了自身的安全所做出的努力,包括在经济发展上所取得的成绩,同样是具有历史意义。

而且在所创办的一些工业企业,后来也为中国近代社会的经济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有些企业甚至成为现代企业的雏型。

一些在洋务运动中所建起的一些军用工业和开采的矿山业,都为建国以后轻重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历史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历史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历史的影响内容提要: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为了反抗英国的压迫,采用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清朝的开明绅士们办起了洋务运动。

所以说:洋务运动引领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的第一步,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领路人。

由于洋务创办者自身的基因,使得运动本身以失败而终。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但是从运动中催生出资产阶级新生力量,领导中国一步步走向近代,没有洋务运动就没有戊戌变法和资产阶级革命,中国近代化不知道推迟多少年,从社会发展来说,洋务运动是成功的,功绩是不可抹杀的。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领路人”影响评价:历史事件在历史发展中的影响,要看这一事件对历史发展的作用的大小。

洋务运动历时三十余年,作为中国近代化的开端,受到学者们的普遍重视,洋务运动可谓中国近代化的第一炮,可这一炮成为了哑炮,因而引起了对洋务运动不同影响的争论。

关于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影响,历来学术界众说纷纭,且不同时代受社会环境影响侧重点也不相同。

以梁启超为代表的学者们给予它充分肯定,认为洋务运动是向西方学习变法图强,使中国由封建社会走向近化化社会;建国后的几十年则否定多于肯定,认为洋务运动是封建地主阶级维护封建统治的军事改革;处在经济飞速发展的当今社会的学者,则可能较多地用经济砝码来衡量它的历史影响。

下面就我个人认识来发表一些看法。

一、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迈出的第一步,它是一个“领路人”,引领中国从黑暗的封建社会跨入了近代化曙光的门坎。

(一)影响之一:从传统暗淡外交向近代化曙光外交转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王朝同列强建立正式外交关系已无法避免,1860年恭亲王奕訢等奏请设置“总理衙门”,清廷批准,从此清政府的对外事务多由奕訢出面主持,文祥从中策划,形成了中央的洋务派势力。

“总理衙门”是清政府专门办理一切涉外事务的机关,还兼管通商、海关、海防、订购军火、借款,主办同文馆和派遣留学生等事务,设有英、法、俄、美、海防五股。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

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

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洋务运动期间创办军事工业,兴办民用工业,兴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出国各项举措,在众多的方面都对中国的近代化进程起到了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

首先,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

洋务运动中兴办的民用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使中国社会出现了大型的近代新式企业和新型的社会生产力。

这些民用工业大多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虽然要受地方官僚的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工业。

主要表现在民用企业的兴办是为了“求富”,以赚取利润为主要目的,进行商品生产或进行商业性运作。

其次,企业的资金主要来自绅商,他们在企业中有一定的权力,使得企业的管理更具近代色彩。

第二,这些企业还往往以外商为竞争对手,在竞争中夺回不少权利。

洋务企业的创办,在清政府压抑工商业的封建传统政策上打开一道缺口,带给私人资本追求资本增值的希望,推动社会资金流向新式企业。

通过新式企业的创办,一些买办、买办商人、官僚和旧式商人转化为民族资产阶级,同时培养了一批科学技术人才,引进了一批先进机器设备和传播了先进科学知识,积累了管理新式企业的经验,迈开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

其次,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

洋务运动的军事自强是中国军队武器装备近代化的起点。

比较洋务运动前后,我们可以很明显的看到中国近代军事力量的发展进步:在两次鸦片战争中,赖以进行作战的是弓箭长矛、鸟铳抬枪和土炮装备起来的“军队”,是损坏严重、火炮陈旧不堪的海防炮台。

同西方国家相比,中国军队武器装备是极为落后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化的影响
【摘要】洋务运动是中国由闭关走向开放、由传统走向近代的重要标志,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派以“自强”“求富”为目的,在全
国各地搬起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改良运动,即“洋务运动”。

他们兴办近代军事工业、民用工业;创办三支海军建立海军衙门:建立
新式学堂,培养翻译科技人才,派遣留学生。

本文试图从中国近代思想启蒙、军事、经济、文化教育及科学技术等方面谈谈洋务运动在
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以及对我们21世纪进行中国现代化事业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洋务运动中国近代化
近代化也叫现代化,以经济工业化和政治民主化为主要标志,发展
科学技术,以机器代替手工劳动。

世界近代化运动随着各国工业革命的
胜利而开始,中国也顺应了世界近代化的潮流开始了自己的近代化进
程。

洋务派领导的洋务运动拉开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序幕。

从19世纪
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向工业化迈出的一大步,它加
快了中国封建社会向新的社会体制转变的过程,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现
代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最终它还是以失败结束。

洋务
运动失败原因除了满清政府的腐败之外,还在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和支
持者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单纯地看成一个技术行为或生产行为,
而忽略了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要求与之紧密相连的政治、
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由这些相关因素构成
一、思想启募
.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传统的封建伦
理道德观念不可避免地受到冲击,社会风气也有所改变。

以往的“重农
抑商”“重本抑末”和“士”为“四民”首、商为“四民”之末的传统观念有了比较明显的变化。

在近代工业生产方式的产生和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中,商人和商业的社会地位洋务运动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人现代民族
主义意识的增长,推动了中国人与现代社会的接轨。

在对西方世界和中
国自身的认识上,很多开明的官僚和士大夫也改变了传统的“夷夏”观
念。

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再不被认为是“师事夷人”之举,而被看成是
求强求富得重要手段。

对西方的技术制造和各种器物,再不被认为是
“奇技淫巧”,而被看做是“制造之精”。

中国再不是立于世界“中央”的“天朝上国”,也不是孤立于世界之外的“华夏”之邦,而是世界各国的一员,并且是远远不如西方各国的一员。

由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其他社
会事物的逐步传入,在通商口岸、沿海地区。

社会风气也开始发生了一
些变化。

西方的科学技术被视为中国求强求富不可缺少的学问,它们不
但被用于军事和军事工业,也被用于工业和城市社会生活,从而在城市
生活的衣、食、住、行等方面,传统的风俗习惯有了一些改变。

二、军事
洋务运动的范围相当广泛,包括编练新式海军和陆军、制造枪炮船
舰、建立外交机构、兴办近代工矿交通企业、设立学堂、派遣留学生等
等。

在军事方面,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
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
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洋务运动开
设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

洋务运动,一方面,对于中
国自身来讲'它是清军使用原始的冷兵器的比例减少与近代先进火器使
用比例逐步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中外武器对比来看,它又是装备近
代洋枪洋炮与铁甲战舰的清军,与列强的武器差距逐步缩小赶超西方的
过程。

真正的近代军事工业是从1865年曾国藩、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江
南制造总局开始的。

此后一系列军事工业的兴办也多少增强了清朝的
国防力量。

因此,洋务运动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为日后中国军事近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但是,这些军事工业都是洋务派封建
官僚主持创办的,又完全缺乏近代工业生产的经济技术基础,因此,就
不可避免地带有半殖民半封建的色彩和特性。

三、经济
一148一
随着洋务运动的不断发展,在创办军事工业的同时,详务派逐渐认
识到西方国家的富强,除了船坚炮利的“长技”之外,还在于他们拥有雄厚的经济实力。

李鸿章说:“资取洋人长技”制器练兵,是“御侮之资,自强之本”。

他在创办招商局时又说:此举是为了“使我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占尽”。

基于这种认识,从70年代开始,洋务派在继续“自强”的同时,着手兴办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工业。

其中包括采矿、冶炼、纺织等i矿业以及航运、铁路、邮政等交通运输事业。

自70年代到90年
代,共创办民用企业20多个,除少数采取官办方式,个别的一度采取官
商合办的方式,其余企业都采取了官督商办的方式。

这些官督商办的民
用企业,虽然要受到地方官僚的控制,但基本上是资本主义性质的近代
工业。

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中国社会阶级构成和阶级关系也
开始发生新的变化。

尽管中国资本主义发生和发展的道路艰难曲折,但
是中国的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产生了。

这是中国社会前所未有的两个
新的阶级力量,它一经产生,就必然要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
化等领域引起新的变化。

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个近代军用工业和民用
工矿交通企业,至18舛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

洋务运动为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及管理经验,带来了现代生产力和大工业生产方式。

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在30多年的时间里它仍然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些成果
对此后一个长时期中国的现代化运动起着重要的作用。

四、文化教育
“洋务”本来就是与西方近代军事、工业、技术、外交等各方面有关
的事物,也是学习西方近代国防、经济、技术各项事务的措旌。

洋务派感到,办这些新事业除了需要大量的资金外,还需要大量的人才。

于是,他们仿效外国,兴办了一些洋务新学堂,以培养各类专门人才。

这些学堂大多是专门性的实用技术学堂,规模大小不等,程度高低不同。

洋务学堂在客观上开启了中国早期教育现代化的进程。

这期间,洋务派还通过派遣留学的途径培养人才。

如著名的铁道工
程专家詹天佑,便是洋务派派赴美国留学的第一批学生之一。

由于当时科举制度尚未废除,旧的教育制度基本未变,这些新式学堂又缺乏足够的师资和经费、设备,学生人数并不多,但毕竟打破了旧式教育和科举制度的一统天下,培养了一批近代科技军事人才和知识分子,并且在文化教育上起到了开通风气的作用。

此外,在洋务派所办的现代工矿企业中,还锻炼出了一批精通现代科学技术的工程人员,有的还成为最早向中国全面介绍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的杰出学者,如精通数学的华衡芳,精通化学物理的徐寿等人。

同时,在洋务派所办军事、民用企业的近4万
名工人中,还锻炼出了一大批掌握现代大机器生产的技术工人,成为中
国无产阶级中早期的技术力量。

总之,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历史上的重要一步,尽管失败了,但对中国社会依然产生了重要影响,对我们今天仍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