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架构特点及我国借鉴-2019年精选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及启示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启示摘要:“双元制”职业教育培训模式充分地利用了企业与学校两个教学场所,由实训教师和理论教师共同进行教学,学生从理论到技能都得到了充分的学习与锻炼。

这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具有非常现实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启示“双元制”职业教育就是整个培训过程是在工厂企业和国家的职业学校(BerufsbildendenSchule简称BBS)进行的一种教育方式。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一)两个学习场所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

其中,企业内的实习场地又分为专为培训设置的实习车间和实际的生产车间。

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左右。

企业培训主要是使受训者更好地掌握“怎么做”的问题。

他们在装配有必要教学设备的实习车间和代表现代技术水平的真实的生产环境中进行培训,与企业一起成长,克服了学校实习场地常因经济原因使设备陈旧过时的弊病。

这样能使受训者掌握较全面的职业技能,学会处理实际问题的本领,熟悉企业的生产过程和管理机制,了解职业的行为规范,养成遵守劳动纪律和安全规程的习惯,树立起自学的质量意识。

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

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30%左右。

理论学习中,职业专业课与普通文化课的比例大约是7∶3。

理论教师通过课堂教学和相关的实践课(实验课、基本技能操作等),传授有关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同时扩充和深化普通文化知识,以使学生达到12年义务教育的基本要求。

(二)互通式的各类教育形式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著特点。

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

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在经过一定时间的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近年来,有许多已取得大学入学资格的普通教育毕业生也从头接受双元制职业培训,力求在大学之前获得一定的职业经历和经验。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特点和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特点和启示

浅析德国“双元制”教育的特点和启示【摘要】德国双元制大学(DualeHochschule,简称DH)在2009年之前叫做职业学院(Berufsaskasademie,简称BA),为适应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要求,德国把中等双元制教育体系直接延伸到高等院校,这种类型的高等学校叫做职业学院,也叫双元制大学。

双元制是源于德国的一种职业培训模式,所谓双元,是指职业培训要求参加培训的人员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培训,一元是指职业学校,其主要职能是传授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知识;另一元是企业或公共事业单位等校外实训场所,其主要职能是让学生在企业里接受职业技能方面的专业培训。

【关键词】德国双元制大学;中国职业教育;发展方向根据学院和BSK国际教育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学院于2014年7月5日-8月3日派遣40名教师参加了由教育部和德国BSK国际教育机构组织的德国职业教育研修,培训具体由德国代根多夫应用技术大学(Technische Hochschule Deggendorf ,简称THD)代为授课。

学习期间,我们深入了解了德国的“双元制”教育模式。

德国双元制大学采取“双元制”教育模式,通过两个学习地点――州立学院和培训企业或社会事业机构的合作,每学期三个月学校理论学习,三个月企业实践交替进行,培养在技术、经济领域和社会工作第一线从事生产、管理和教育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应用型职业高级人才。

一、德国“双元制”的内涵(一)两个机构结合企业和职业学校,是“双元制”的两个基本培训场所。

受训者在企业接受培训的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70--80%,主要使受培训者更好的掌握“怎么做”的问题。

职业学校以理论教学为主,主要解决受训者在实训技能操作时“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教学时间约占整个培训时间的20--30%。

受教育者在职业教育中既是学徒,又是学生。

(二)两种教材结合实训教材和理论教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

“双元制”培训的计划由框架教学计划和培训框架教学计划两部分组成。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职教探索·一、德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形式,双元制中的“一元”指企业,另“一元”指学校。

企业培训由联邦职业教育法来规范,职业学校教育由各联邦州的学校法规来规范。

各级政府在职业教育领域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联邦政府的职责。

一是确定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范围,并为每个国家承认的培训职业制订并颁布培训规章。

二是联邦财政专设资金渠道,为跨企业培训中心的设备更新提供经费支持。

州政府的职责是举办职业学校、培养和管理教师、提供经费、对学校的办学质量进行督导评估等。

教材的管理。

企业培训的教材由企业自定,一般使用企业或行业编写的活页教材。

这种教材便于企业根据培训法规和企业的产品生产及时更新。

职业学校也没有统一的教材,国家对各专业有推荐的教材目录,学校可以根据需要自行购买或者自己编写。

为搞好教学,除教材之外,教师一般还要开发大量的课件等辅助材料。

考试与评价管理。

双元制的考评也分为企业和学校两部分。

企业部分的技能考试是任务导向的,分为两个阶段。

以三年期培训合同为例,第一次考试为1.5年左右,第二次考试为合同期满的结业考试。

结业考试由行会负责组织。

考试的形式由三部分组成。

理论、技能和面试。

职业学校的考试由学校根据教学大纲自行命题。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双元制职业教育最显著特点就是“双元”:两个责任主体(企业和学校)、两项法律规范(联邦职业教育法和学校法)、两种培养关系(培训合同和义务教育)、学员双重身份(学徒和学生)等。

与各国职业教育比较,其特点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目标明确。

对学员来讲,就是对职业的需求,通过学习获得生存所需要的保障。

对企业也是如此,就是要培养本企业所需求的人才。

德国教育专家胡勃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

”德国双元制职教体系无论教育和实践训练时间的分配,还是培训的运行机制;无论是课程目标制定,还是课程方案的描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都体现出强烈的实用性、岗位性、技能性等特征。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关键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关键问题-2019年精选文档

xx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关键问题双元制是一种胜利的职业教育模式,这在全世界职业教育行业内已经得到了广博的认同。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改革之初开始学习、借鉴德国职教经验,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全国职业教育优秀地区先后以例外形式进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教育改革试点。

由于政府干预、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企业参与的积极性等因素的影响,这种职教改革有经验也有委曲。

笔者通过近年来到德国学习考察,在国内一些地区的交流参观以及查阅有关资料,结合笔者学校实施中国特色双元制校企合一模式试点的实践,谈谈自己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国化”的几点思考。

一、xx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1.“双元制”是xx职业教育的核心德国的职业学校有两部分学生,一部分是“双元制”学徒,另一部分是全日制学校学生,接受职业教育的人员中有70%参加了“双元制”培训,另外30%在全日制职业学校学习。

从表面上看,这是两种途径,实际上“双元制”模式占了几乎全部的比重。

全日制学校有三种类型,职业完全中学、职业专修学校、职业预科学校,其中除了职业完全中学的学生毕业后要进入大学之外,其他两种类型的学生毕业后还要选择工种,进行“双元制”培训,只不过企业可以免去其职业基础课的培训过程。

而德国的“双元制”有法律上的保证和企业的积极参与,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参与很难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寻找一条新途径,将隐含在“双元制”体制内的合理因素,运用到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在这方面全日制学校也有很多值得借鉴的经验。

2.以学习领域为主要内容和以行动导向为主要手段,是德国职业培训的主要模式学习领域的划分和行动导向方法地位的确定,是德国职教体系中最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我们应该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待职业教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他们确实是以形象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的,学习领域的严重之处,就是面对这种现实,从工作过程的每个环节入手,划分例外的行动领域,用行动导向法对学生进行“职业”培训,这才是职业教育的本质。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分析及其借鉴意义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分析及其借鉴意义摘要: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国家在战后的经济腾飞起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在全球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本文在简要介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础上,分析了其优势所在。

中国经济发展需要高素质实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机构的定位符合这种趋势。

德国“双元制”的经验对我国职业教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借鉴虽然历经两次世界大战的重创,德国却仍然成为欧洲第一经济强国及世界三大经济强国之一。

这主要得益于“双元制”职业教育制度满足了德国经济发展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因此被称为“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概况德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

小学毕业后进人中等教育阶段1(相当于初中),实行第一次分流:实践能力强的进入主体中学(5年),文理知识强的进入完全中学(9年),智力介于两者之间的进入实科中学(6年),还有一种将主体中学、实科中学、完全中学并校的“综合中学”,这些学生的年龄段处于10~15岁。

初中毕业后进人中等教育阶段2(相当于高中),进行第二次分流:一部分进入普通类高中,即完全中学高中,毕业后直升入综合大学,另一部分进入职业类高中,主要是双元制的职业学校,此年龄段为15~18岁。

到了高等教育阶段后进行第三次分流,即高中后分流,共有3种类型高校:综合大学(5年),应用技术大学(3~4年),职业学院(3年),其他直接就业的职校学生进入继续教育阶段,其中最重要的学校是专科学校,学生主要来自双元制职校的毕业生,是一种高中后非高等教育机构。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重要的组成部分:双元制。

是一种由企业(通常是私营的)与非全日制职业学校(通常是公立的)合作进行职业教育的模式。

企业为“一元”,职业学校为另“一元”。

受培训者一方面以学徒身份在企业内接受职业技能和相应知识的培训,掌握“怎样做”的问题。

另一方面又在职业学校以学生身份接受与职业有关的专业理论和普通文化知识教育,以达到理解实训技能操作中“为什么这么做”的问题。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借鉴

管理纵横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经验与借鉴董 毅,顾 莹(安徽财经大学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安徽 蚌埠 233000)摘 要: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现行职业教育模式尚未脱离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桎梏,而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模式。

本文主要对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进行简介,并归纳总结出其职业教育的经验,在此基础上,提出推进多元主体参与课程开发、加强校企合作力度和重视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关键词:“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中德职业教育对比;借鉴意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迅速,职业院校数量不断增加,招生规模不断扩大,但仍存在着不可忽视的问题,如:现行职业教育模式尚未脱离普通高等教育模式的桎梏等。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西方发达国家的职业教育经过长期的探索,大多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模式,并为国家劳动力市场提供了高质量、高技能和高水平的应用型人才。

本文主要介绍在国际上具有影响力的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以期能对我国职业教育改革和研究提供 借鉴。

1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简介 1.1 发展历程及概念“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由于当时手工业的快速发展,德国传统学徒制开始兴起。

在18世纪至19世纪前半叶,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到来,机器生产开始逐渐代替手工业生产,此时,德国的职业教育开始逐渐发展壮大。

之后,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到来,为顺应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发展的历史潮流,“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在德国确立,并发展至今。

目前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企业和学校形成双元联合育人的职业教育模式。

因此,接受教育的学生必须经过两个场所的教育与培训,一元是职业学校,二元是企业等校外实训场所。

如图1所示的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德国的学生在接受小学教育后,进入实科中学或主要中学接受中学阶段的教育,完成中学阶段的学习后,方可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并在入学阶段与工厂签订合同,确定就业方向。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全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全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特色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发德国“双元制”是目前世界上最为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之一,被世界各国广为推崇。

这种教育模式对我国职业教育进展中遇到的问题有明显的借鉴意义。

本文概括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提出了我国的职业教育改革思路。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基本内涵所谓双元制职业教育,是指学生在企业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和在学校接受理论培养相结合的职业教育形式。

它不同于学校制形式,可以称为部分学校制职业教育形式。

接受双元制培训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之后,自己或通过劳动局的职业介绍中心选择一家企业,按照有关法律的规定同企业签订培训合同,得到一个培训位置,然后再到相关的职业学校登记取得理论学习资格。

这样他就成为一个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下的学生。

双元制职业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

它被看作是当今世界职业教育的一个典范。

作为德国职业教育的主体,它为德国经济的进展培养了大批高素养的专业技术工人,被人们称为第二次大战后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二、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主要特色1.与实践结合的紧密性同生产即劳动力市场紧密结合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

所谓紧密结合,是指以技能培训的有用为本位的模式,突出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着力培养学生将来在社会上就业、适应、竞争和进展的能力;在工作中具体的发现、分析、解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及其操作、应用、维护和维修能力。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双元制职业教育形式下的学生大部分时间在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接触的是企业目前使用的最新设备,掌握的是企业当下最新的技术。

在培训的基本程序上,以生产性劳动的方式进行,学生能较早地接近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

从而减少了费用并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目的性。

这样的培训,能够使学生在培训结束后随即投入工作,成为企业的合格技术人员。

2.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所谓训练目标的关键性是指训练中注重核心能力的培养。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案例(3篇)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案例(3篇)

第1篇一、引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旨在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理论知识的高素质人才。

本文将以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为例,分析其特点、优势及实施案例,以期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提供借鉴。

二、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特点1. 双元制教育模式将职业教育与学术教育相结合,使学生既能掌握专业技能,又能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

2. 教育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在职业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第二阶段在企业实习,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

3. 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教学,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4. 双元制教育模式强调校企合作,企业与学校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5. 双元制教育模式实行学分制,学生可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专业。

三、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优势1. 培养高素质人才: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 提高就业率: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培养的学生具有很高的就业竞争力,就业率较高。

3. 促进校企合作:双元制教育模式有利于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

4. 提高教育质量:双元制教育模式注重实践教学,有利于提高教育质量。

四、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实施案例1. 案例一:德国宝马公司德国宝马公司是全球著名的汽车制造商,其双元制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校企合作:宝马公司与职业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制定培养方案。

(2)课程设置:宝马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需求,制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3)实习制度:学生在宝马公司实习期间,可获得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职业技能。

(4)职业发展:宝马公司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职业发展平台,助力学生成长。

2. 案例二:德国西门子公司德国西门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技术企业,其双元制教育模式具有以下特点:(1)校企合作:西门子公司与职业学校、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培养技术人才。

(2)课程设置:西门子公司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需求,制定课程设置,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德国“双元制”模式教育体系简介

德国“双元制”模式教育体系简介

德国“双元制”模式教育体系简介【摘要】:文章通过对德国”双元制”模式的概念、培训目标、法律保障、优缺点等等方面的介绍,为人们对”双元制”模式更全面的了解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双元制”模式;教育国际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给了职业教育一个广阔的发展天地,德国职业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重任,它的发展已有100多年历史。

德国职业教育中的”双元制”模式(duales System)的巨大成功推动了德国经济的腾飞,且一直被世界上很多国家视为学习的榜样。

文章拟在此对”双元制”模式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为人们对”双元制”模式的更为全面的了解提供参考。

1. 什么是”双元制”模式“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里的一种,政府是其办学主体。

所谓”双元”是指学生的一部分学习在学校,一部分技能培训在企业,即这个体系的培训由企业和职业学校负责。

德国的”双元制”是将传统的”学徒”培训方式与现代职教思想结合的一种企业与学校合作办学的职教模式。

学生在学习期间不仅不交学费,每月还可得到由企业提供的生活津贴和法定社会保险。

这一体系在德国的施行是由不同的部门来管辖的。

学校的培训由各州管辖,企业中的培训则由联邦法律管辖。

这一制度的基本理念是要求接受培训者的培训时间的大约三分之二为实践部分,即在企业里进行的实践训练;接受培训者的培训时间的大约三分之一是在职业学校进行的专业理论部分的培训。

该体系除了在德国,它在奥地利和瑞士也同样得以实行。

德国的大多数青年(大约同一个年龄的70%)在中学毕业后,都要在”双元制”中学会一种国家承认的职业。

他们主要是普通中学和实科中学毕业的年轻人,但也有很多文理中学的毕业生决定接受这样的培训。

2. “双元制”模式培训的目标为达到一定的目标,”双元制”培训必须能带来高技能的、复杂的培训。

社会要求如今的接受培训者必须具有高度的灵活性、行为能力以及社会能力。

所以这些方面的传授也就成了”双元制”培训的主要任务。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教育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教育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特点及启示在现代职业教育发展中,各个国家依据实际情况都提炼总结了各自行之有效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经验,如:杜威的“做中学” 理论,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理论,始于英国、美国的“合作教学理论”和德国的“双元制”理论等。

研究不难发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对教育寄予的希望和要求不尽一致,但以上理论均具备一个共性:那就是强调了教学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岗位职业素养的训练。

这一理念对当前我国的高职教育教学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1983年、2011 年,中、德政府先后两次就学习和引进德国双元制签署了国家协议,由此可见双元制在开展我国高职教育改革时值得我们认真学习,大胆借鉴。

1 概述德国职业教育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经验,在世界上处于一流水平。

德国前总理科尔认为,“职业教育是德国经济发展的秘密武器”。

在德国职业教育实施过程中,除注重职业教育服务经济发展功能的实现,还突出强调了职业教育促进经济发展的核心功能作用发挥。

在教育教学开展过程中,突出对学生专业能力、核心技能的培养,由此为德国产业调整企业转型升级、精益型生产方式的实现和发展提供了必要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

双元制”,作为德国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形式,以国立学校实施为主,私立学校实施为辅,强调了教学和实践的有机融合,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和岗位职业素养的训练,对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德国“双元制”的定义所谓“双元”,学校为“一元” ,企业为“一元”。

“双元制”采用企业招生模式,招生对象应完成高中学业并取得毕业证书。

但随着近年来企业面临招聘荒形势日益严峻,自2014 年起,部分企业也开始面向初中毕业生进行招生。

学生通过报刊刊登或劳动局发布的招聘信息,自行选择一家应聘企业,企业依据岗位需求确定合适人选,并依据相关法律规定与学生签订培训合同(含培训职业及名称、培训目的、培训的结构和内容、培训的起止时间和地点、休假时间、试用期、待遇等),学生由此获得一个培训位置,凭培训合同到相关职业的培训学校登记就读。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架构特点及我国借鉴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架构特点及我国借鉴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架构特点及我国借鉴作者:张学龙刘毅来源:《上海城市管理》2015年第06期导读: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全球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德国的整个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难以全套照搬,但是其中的一系列思路和举措是完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做好职业开放日活动、多渠道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类职业教育引入“绿色建筑”、借鉴双元制背景下的学徒培养模式等方面。

“双元制”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笔者有幸于2015年8月随团赴德国手工业协会学习培训,近距离感受德国双元制背景下的学徒培养模式,深度学习德国建筑领域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发展现状,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双元制模式在德国建筑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架构及特点德国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业院校、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主要采用双元制(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职业教育(DUALES BBS)模式。

学生经过院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企业以及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实践训练,不同专业要求3年到5年的时间(图1)从学徒工中培养出专业工人和专业师傅。

“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教育。

[1][2]企业是主导方,院校是辅助方。

企业每年发布招生广告,学生通过企业面试后,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成为学徒工,学员既是学校里的学生,又是企业里的学徒工,具有双重身份。

每个企业根据不同的工种指定合作的职业院校,企业安排学生到院校学习,每周大概1~2天在院校学习理论知识,3~4天在企业实践,最后还要接受行业协会的考核。

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学生一方面要在非全日制职业院校中接受专业的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实践。

“双元制”教育强调,学徒为将来的工作而学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为30%和70%,或者20%和80%,理论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为主要目标,确保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的质量效率。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发-精选教育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发-精选教育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对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启发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介绍所谓“双元制”,指职业教育中受训者以学徒工身份在企业中接受实践技能培训,同时又以学生身份在职业学校接受与职业相关的专业理论和文化教育,即职业学校理论学习和企业中的实践相结合。

企业的技能培训是“双元制”的主体,职业学校的教育是服务于企业培训的。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特征:以职业能力为培养目标,以职业分析为专业设置标准,以职业活动为课程开发的核心,以受训学员为核心的教学过程,以职业资格考试为标准。

在培训时间分配上,企业每周3—4 天,职业学校每周1—2 天。

企业与学校这一培训比例始终贯穿“双元制”职业培训过程。

除了这一分散的培训模式外,还有一种“集中”培训形式,即可根据具体情况安排学生在某一段时间进行集中培训。

德国职业教育遵循“宽进严出”原则,实行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办法,学校、企业负责培训,行业协会负责考试。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要获得国家统一颁发的资格证书并不容易,除口试、笔试外,还有更为重要的技能操作考核。

“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职业培训质量的提高;二是充分调动了企业办学的积极性,使企业的各种资源得到充分利用,提高了职业培训效率。

在德国的各类职业教育培训当中,“双元制”培训的比例要占到75%,进入职业学校也就意味着接受了“双元制”培训。

“双元制”的作用是给学生以从事职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是打基础性质的。

将来他们无论从事哪一个层次的职业,都必须以经过“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必要条件。

二、双元制职业教育教学特点行为导向教学法。

“行为导向”教学的含义:职业学校的教学应与具体的职业行动紧密结合,与多样化的思维操作紧密结合,也包括对他人有效行动的模仿。

职业学校教学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学会对所实施的行动进行反思,包括对行动计划、行动过程、行动结果的反思。

行为导向教学法以培养全面的职业行为能力为目标,倡导各种教学策略和方法,使学生运用手、心、脑等的学习,在专业技能、事务能力和社会能力方面均衡发展,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即教师传授知识,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弊端。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2019年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2019年文档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作为世界上发达国家之一的德国,其经济的发展速度是有目共睹的,在经济迅猛发展的背后,是什么推动着它的发展呢?探寻个中奥秘发现,这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德国人民的高的文化素质以及完善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

每年约56万~60万名青年人,也就是说每年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普通教育学校毕业生接受双元制培训。

[1]追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体系的发展历史,它形成于本世纪20年代,50年代后期德国政府制定一系列的法规、法律和条例才逐步形成一套完整的组织机构和配套机制。

1984年德国(前联邦德国)教育委员会在对历史和现今的职业培训和职业教育的鉴定中,首次使用了“双元制”的正式名称,将存在了一百多年的企业和学校的“双元”培训形式明确地用法定文字形式表达出来,[2]德国职业教育获得了发展的动力与空间,对德国劳动者的高素质、产品的高质量,以及德国国民经济在国际上的持久竞争力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双元制”被人们称为德国职业教育的秘密武器。

一、双元制职业教育之本质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和基本形式,它作为教学实体,是指工厂、企业与职业学校两方面共同完成对学徒―职业学校学生的培训工作。

[3]它是一种职业学校教育与工厂、企业的培训的交叉结合,在职业学校,通过课堂教学等传统教学手段传授有关职业的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以便能够适应未来所要从事的职业需要。

另一方面,由于学校教学的局限性,在实践的过程中,更需要工厂以及企业的实际训练,因此,需要在职业学校学习的知识的基础上,由企业内的实训老师带领学生进行实际演练,学习全面的操作技能和专门化实践,学习接物待人等等,以便使在职业学校所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与深化,并在实际的生活中学有所用。

学校与企业合作,突出企业培训;理论与实践结合,突出技能培训。

这种“双元制”基本思想的设想是,只有通过实践和理论的指导才能传授一种完全有效的职业培训。

[4]这不单是一种职业教育模式,也是一种重能力、重实际的职教新思想。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2019年教育文档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2019年教育文档

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其启示一、德国职业教育的特点得益于发达的德国职业教育,使得“德国制造”成为世界市场“质量高、信誉好”的代名词。

德国的职业教育形式一般有三种:一是双元制教育;二是纯学校式教育;三是采用以师带徒的学徒式。

其中双元制教育是德国职业教育((会组织进行的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3)畅通衔接的各类教育形式。

德国各类教育形式之间的随时分流是一个显着特点。

在基础教育结束后的每一个阶段,学生都可以从普通学校转入职业学校。

接受了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也可以经过一定文化课补习后进入高等院校学习。

(4)良好的教育师资。

德国职业教育办得好,除了有“双元制”教育体制的保障,保证教育质量的关键还在于师资力量,培养合格师资是德国职业教育获得巨大成就的重要保证。

(5)企业深度参与。

企业是德国职业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界对职业教育抱着积极支持的态度,大企业多数拥有自己的培训基地和培训师,中进法》明确;初中毕业后进行第二次分流,根据职业要求和学生及家长的意愿,大部分学生选择职业学校或企业培训接受“双元制”职业教育。

较高层次的职业教育必须以接受过较低层次的职前教育为基础,并有一定的工作实践经验。

同时,利用严格统一的结业考试保障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考试由经济界的自治机构(工商会、手工业会)以及企业雇主代表、雇员代表和职业学校教师组成。

考试内容分为书面考试和实际技能考核两部分。

经考试委员会审核同意后颁发结业证书。

如考试不通过,学生就不能从事相关行业的工作。

教考分离的考核办法使德国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保障。

(四)充足的经费来源德国的职业教育经费体系是公共财政和私营经济共同承担的一个多元混合模式,德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与政府和全民族重视职业教育的观念是分不开的,而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思想,职业教育在大多数学生和家长看来是次等教育。

所以,要通过舆论、政策倾斜等手段,使社会逐渐形成一股尊重劳动、职业教育优先发展的理念。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启示

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内涵、特点及其启示
德 国 “ 元 制 "教 育 模 式 的 内涵 、特 点 及 其 启 示 双
钟 错 孙 卫 华
( 州
摘 要:德 国的 “ 双元制”是 一种具有广泛代表性的职业教 育模式 ,作为职业教 育的成功典范一直以来成 为各 国高职教育所 关注和研 究的对 象。特 别是其 完备的职业教育培训体 系更是成为世界瞩 目的热点。本文将介绍 “ 双元 制’ ’的内涵、特点及其对我国高职教 育发展的
5 先 进 和 完 善 的 实 训 、 实 习基 地 、
我 国社会 对 职业 教育 的低评 价 由来 已久 ,在古代 就有 “ 劳心者 治 人 ,劳力 者治 于人 ” 的观念 ,认 为只有 接受 普通 高等教 育 的学生 才是 优秀人 才 ,而职业 院校则 通常被认 为是差生 混 日子的场所 。 对 此 ,教 育 部下 发的 文件对 高 等职业 教育 进行 了恰 如其分 的正 确 定位一 一 高等 职业 教育作 为 高等教 育发 展 中的一个 类 型 ,高 职教 育的 “ 职业 教育 ”属性 才是 高 职教育 “ ” 的属性 。高 职教育不 是 质 高 等教 育 中的一 个层 次 ,而是 高等教 育发 展 中的一个 类 型 ,具有 不 可 替代 的作用 。高等 职业教 育 和普通 高等 教育 并驾 齐驱 ,成为 两个 相 互 独立 而又 可 沟 通 的教 育 体 系 ,使 社 会真 正 主 动地 接 受 职业 教 育 ,吸引大批 优秀学 生进入职业 院校 。『1 4 3 工 学 结 合 、 校 企 合 作 , 建 立 产 学研 结 合 的 长 效 机 制 、 目前 ,我 国很 多 职业 院校 的理论 和实 践是严 重脱 节 的 ,学 校学 习 的东西 太落 后 ,毕业 之后 完全 不能 适应 现有 工作 岗位 的需求 ,校 企合 作也 是 喊而 未行 ,许 多企业 没有 此积 极性 ,不愿 花 时间 、人 员 对学 生进行 培训和指导 。 工学 结合 、校企合 作 ,产学 研结 合是 高等 职业教 育发 展 的必 由 之路 ,要 积极 探 索校企 全程 合作 进行 人才 培养 的途径 和方 法 ,要 与 生产 实践 、技 术 推广 、社会 服务 紧密 结合 ,推进 高等 职业 教育办 学 思 想 的转 变 。在 校企 之 间 搭 起一 座 沟 通 的桥 梁 ,从专 业设 置与 调 整 、教学 计划 制定 与修 改 、教学 实施 、实 习实训 甚 至学生 就业等 方 面 ,实现真正 意义上 的校企合作 ,双方共 同育人 。 4 、形 成 全 社 会 共 同 关 注 和 重视 高职 教 育 发 展 的 良好 氛 围 职 业 教 育 的 发 展 是 政 府 、企 业 、 行 业 协 会 和 社 会 的 共 同 责 任 , 政府 部 门应该 立法 ,对 于企 业参 与和 支持 职业 教育发 展 的行为 给予 政策 优 惠 、税 收减 免等 。这 样 以来 ,企业 势必更 加积 极 主动地参 与 职业 教育 的发 展 ,形成 一种 良性 的循 环 。对企业 而言 ,既是人 才的 “ 口地 ” ( 培 养 实 习 基 地 ) ,又 是 人 才 的 “ 口 地 ” (即就 业 出 即 进 基地 ),所 以人 才质量 的高 低直 接关 系到 企业 未来 的发展 ,企业 唯 有全 方位 地积 极参 与人 才 的整个 培养 过程 ,才 能使 自身获 得源 源不 断 的优 质 “ 品 ” 。『1 产 5 5 专 兼 结 合 , 建 设 德 才 兼 备 的 “ 师 型 ” 教 师 队 伍 、 双 德 国 “ 元制 ”职 业教 育 中对教 师实 践技 能的强 调 和重视对 我 双 们建 设 “ 双师 型 ”队伍 意义 非凡 。 因此 ,我 国高职 院校课 程改革 必 须 以 专业 带 头 人 和骨 干 教 师 为 中坚 ,打 造专 兼 结 合 、结 构合 理 , “ 师 ” 特 色 突 的 教 学 团 队 , 通 过 课 程 建 设 、实 训 基 地 建 设 、 开 双 展科 研 、教研 及对 外服 务等 手段 ,提 升 “ 双师 ”素质 。 同时 ,要 增 加 专 业 教 师 中 具 有 企 业 工 作 经 历 的 教 师 比 例 , 安 排 专 业 教 师 到 企 业 顶 岗实践 ,积 累实际工 作经历 ,提高实践 教学能力 。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

编辑 靳 静FOCUS视点编辑 靳 静德国有重视职业教育的传统,其“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更是享誉世界,不仅奠定了“德国制造”的基础,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德国经济的持续发展,也为世界各国开展职业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本人曾参加了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师资培训项目,在德国系统地学习考察了“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现就“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特点及其启示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基本特点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被称作是德国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其核心“秘密”就是“双元”。

“双元制”的一元是指职业学校,一元是指企业;即学生一方面在职业学校接受义务教育,一方面在相关企业接受培训和实践。

在实践中,它具体表现在教学的多个要素上都具有双元性。

例如:“受培训者”在“企业”的身份是“学徒”,在“职业学校”的身份是“学生”;在“法律基础”方面,“企业”遵守“职业教育法”,“职业学校”遵守“各州学校法”;在“课程标准”方面,“企业”遵照“培训条例”开展,“职业学校”按照“教学计划”进行;在“学习内容”方面,“企业”侧重实践技能,“职业学校”侧重“理论知识”;在“时间安排”上,每周3~4天在“企业”、1~2天在“职业学校”;在“培训师资”方面,“企业”由培训师和师傅承担,“职业学校”由专职教师承担;在“监督管理”方面,“企业”受行业协会的管理,“职业学校”受各州政府的管理。

与我国传统职业教育学科本位的课程结构——单科分段式模式相比,“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具有自身明显的特点。

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培养目标: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德国明确提出,其职业教育的目标就是“努力构建受训者的职业行动能力”。

而这种“职业行动能力”又包括多个要素,即:“专业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和“个人能力”。

“专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文 / 张晓燕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点及启示的技能及其相应的知识,包括单项的和综合的技能与知识;“方法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工作方法和学习方法,包括制定工作计划的步骤、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独立学习新技术的方法、评估工作结果的方式等;“社会能力”是指具备从事职业活动所需要的行为能力,包括人际交往、公共关系、职业道德、环境意识等;“个人能力”是指个人与社会衔接的能力,比如认真、细心、诚实、可靠等品质。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特色及其借鉴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德国是一个原料缺乏的工业国家,它依赖的是受过良好教育的技术力量。

在德国,不论担任那一种工作,完成那一种任务,“资格”是非常重要的,而这种“资格”,绝大多数是靠职业教育来实现的。

因此德国人把职业教育比喻为“经济腾飞的翅膀”、“经济发展的柱石”。

而德国职业教育中最具特色并成为其核心部分的是“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

“双元”是指学校――企业、理论――实践、思维――动手。

“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主要优点是:一方面既保持了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式”技能方法的直接性、有效性,同时又克服了传统的学习技能方法的随意性强和理论知识的缺乏。

另一方面使学校和企业紧密结合,克服了学校闭门办学所造成的与企业要求脱节的情况,使学生一毕业就能直接上岗工作。

一、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教学特色1.形成具有深厚的哲学底蕴的教学理念。

德国人重实务,也重思辩;既有强烈的国民性,又有浓厚的公民性。

黑格尔哲学中自由与必然的关系,为“双元制”中角色的演绎铺垫了深厚的哲学根基。

同时“双元制”在其历史进程中也充分体现着日耳曼民族重视技能的文化传统,其中,既有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3H”(手、脑、心)思想和斯普朗格“陶冶”理念的渗透,又有凯兴斯泰纳劳作教育论和公民教育思想的灌注,以及洪堡以重视个性、培养多能而造就优秀人才振兴民族国家的民主教育思想的熏陶。

因此,德国教育专家胡勃先生认为:“德国的职业教育体系与其称它为一种教育制度,不如称它为一种‘思想’,是一种注重实践、技能为未来工作而学习的思想”。

在德国,全社会有一种共识:教育是对未来的投资。

没有经过职业教育的人不能进入工作岗位。

德国职业教育的目标有两个:一是为年轻人开设一条成功的职业道路;二是保证年轻人掌握一种胜任经济发展和工作需要的技能。

有人说,“哲学”是一门“追求智慧的学问”。

当大多数人只注意花和果、枝和叶的时候,不要忘了,一棵树长成什么样子,是它的树根和树干决定的。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浅析德国的“双元制”与我国的“校企合作”——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引言:职业教育在国家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德国作为世界经济强国,其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备受瞩目。

其中,德国的“双元制”和我国的“校企合作”是两种不同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模式。

本文将对德国的“双元制”进行浅析,并探讨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

一、德国的“双元制”1. “双元制”概述“双元制”是德国职业教育的核心模式,是指工业、商业、农业等行业通过职业学校和企业两个渠道,共同培养拥有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职业人才。

2. 职业学校与企业的合作在德国的“双元制”下,职业学校与企业紧密合作。

学生通过学校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在企业实习,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培养实用技能和工作经验。

3. 学徒制度的重要性德国的“双元制”注重学徒制度的建设。

学徒通过在企业接触真实工作环境,由经验丰富的导师指导,逐步成长为专业人才。

二、我国的“校企合作”1. “校企合作”概述我国的职业教育模式也积极推行“校企合作”。

企业与学校合作,提供实习和就业机会,以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人才。

2. 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我国的“校企合作”方式较为灵活,包括联合办学、实习基地建设、人才培养项目等。

学校通过与企业的合作,调整课程设置,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 与德国“双元制”相比的不足与德国的“双元制”相比,我国的“校企合作”在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协同效应较弱,企业与学校的合作程度有待加强。

三、德国的“双元制”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启示1. 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我国应加强学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搭建更为紧密的合作平台。

通过与企业深度合作,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更好地适应就业岗位需求。

2. 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学徒制度是培养职业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我国可以借鉴德国的经验,建立健全的学徒制度,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和导师指导。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研究与借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研究与借鉴

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经验研究与借鉴收稿日期:2018-05-01基金项目:1.广东省高等职业院校珠江学者岗位计划资助项目2016-95;2.广东省高职教育创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资助项目CYYB2017020;3.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资助项目GDGZ17Y094作者简介:原波(1981-),男,山东人,博士,副教授,青年珠江学者,研究方向:模具设计与制造、职业教育。

引言德国“双元制”教育模式是一种成功的职业教育模式,能够充分利用职业学校和企业的优势资源,给学生以实用先进的专业理论学习和职业技能培训,为德国的经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才保障。

笔者对德国开展双元制的职业学校以及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访问交流,深入了解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情况。

以德国萨克森州的德累斯顿职业学校中心为例,该校在德累斯顿属于第二大职业学校,但是管理人员极其精简,学校设有正副校长各一名,秘书处3人,由其中1人专职负责学生管理。

职业学校的教师工资由州政府统一发放,学校的硬件投入及日常办学经费由市政府负责。

跨企业培训中心是德国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另一种形式,在德国众多高质量的职业学校和培训机构中独具特色。

全德国共有近一千家跨企业培训中心,提供超过14万个的企业培训岗位。

2001年德国联邦政府发布了“跨企业培训中心成为能力培养中心的促进措施”,进一步引导跨企业培训中心向着能力培养中心发展。

一、德国双元制教学特点德国双元制是一种教育制度,更是一种重能力、重实践的职业教育思想,其主要特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具有完善的职业教育法律保障体系德国职业教育体系具有一整套法律文件进行保障,包括招生、学习内容、考核方案等内容。

为了保证职业院校专业间的均衡发展及学生培养质量,德国职业教育的教学计划和培训规则都是由教育管理部门统一制定,通过聘请行业内专家对职业能力进行分析,结合企业工作中技术的进步,分别制定学习计划和培训规则,从而使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实践训练规则科学,客观且合理,避免了不同院校同一专业之间教学计划和最终培养质量的差异,再加上统一的IHK 职业能力资格考试,使得职业教育培养和考核的方式统一,有利于培养出适合行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双元制教育模式的架构特点及我国借鉴导读:双元制模式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在全球也产生了广泛的影响,被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

德国的整个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难以全套照搬,但是其中的一系列思路和举措是完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如做好职业开放日活动、多渠道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建设类职业教育引入“绿色建筑”、借鉴双元制背景下的学徒培养模式等方面。

“双元制”模式被外界誉为德国战后经济腾飞的秘密武器,是德国职业教育的基本形式。

笔者有幸于2015年8月随团赴德国手工业协会学习培训,近距离感受德国双元制背景下的学徒培养模式,深度学习德国建筑领域职业教育模式及其发展现状,因此本文将重点论述双元制模式在德国建筑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应用,以及对我们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一、xx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的架构及特点
德国职业人才的培养主要通过职业院校、企业和跨企业培训中心进行,主要采用双元制(学校和企业、理论和实践)职业教育(DUALESBBS)模式。

学生经过院校的理论知识学习和企业以及跨企业的培训中心实践训练,不同专业要求3年到5年的时间(图1)从学徒工中培养出专业工人和专业师傅。

“双元制”是指由企业和学校共同完成职业教育。

[1][2]企业是主导方,院校是辅助方。

企业每年发布招生广告,学生通过企业面试后,与企业签订用工合同成为学徒工,学员既是学校里的学生,又是企业里的学徒工,具有双重身份。

每个企业根据不同的工种指定合作的职业院校,企业安排学生到院校学习,每周大概1~2天在院校学习理论知识,3~4天在企业实践,最后还要接受行业协会的考核。

接受双元制教育的学生,一般必须具备主体中学或实科中学(相当于我国的初中)毕业证书,学生一方面要在非全日制职业院校中接受专业的理论和文化知识的教育,另一方面要在企业中接受职业技能的训练实践。

“双元制”教育强调,学徒为将来的工作而学习,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为30%和70%,
或者20%和80%,理论课程以适应实践需要为主要目标,确保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学习的质量效率。

双元制教育体系中的“三主体”关系是指企业、院校和行业培训中心三位一体。

实践中,有的企业比较大,学徒工较多,将由学校、企业和行业培训中心三个主体对学生进行教学;由于许多小企业的规模有限、设备不足,提供给学徒的训练达不到行业协会制定的教学大纲要求,于是把学徒工送到附近的一些较大企业或培训中心进行跨企业的训练,以弥补本企业无法进行的职业教育项目内容;作为双元制教育中的一元――职业院校,在对学生的培养过程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学生在职业院校可以学到相对比较系统的知识。

二、德国建筑行业的双元制教育及人才培养
(一)建筑类专业技术工人的培养
在德国建筑行业领域有16个职业(或工种)的学徒制教育,包括泥瓦匠、砼和钢筋砼、瓷砖铺设(板材)、保温和防寒、细木工、石雕工、基础大底板、木建筑保护、筑路、下水道(排水)和造屋顶等,学徒工同时还可以学习制图、木工、屋顶工等。

学习教育按照双元制模式进行。

企业与16~26岁的学徒工签订培训合同(合同明确学习的时间、职业工种、带教师傅、合作院校、薪酬享受等,具有法律效应),[3]有两年和三年的学制,三年学制的经过考试可以拿到专业技术工人证书,两年学制的则没有证书,但考试合格可以在建筑领域从事技能性工作。

假设考生未通过考试,之前签订的企业合作合同,按照德国法律规定企业合作应延长半年,考生可以参加第二次期末考试,甚至可以参加第三次考试。

三次未通过的话,就终身不得从事该职业,然而可以换其他职业。

(二)建筑类专业技术xx的培养
双元制职业教育中对带教师傅(技术师傅)的要求比较高,以精细木工为例,带学徒工的精细木工的师傅必须取得三年制专业工人(工头)证书,再具有一定的实践经历后,进行两年职业教育提高学习(专业理论和实践、教育学和管理学等等,大约600-1200课时),考试合格获得精细木工专业师傅证书。

一般大约有30%~40%的毕业生会选择继续学习成为专业师傅。

只有具备专业师
傅证书的,才有资格进入职业教育的师资队伍,才可以自主创业或成为企业经理人。

同时具备“专业师傅证书”的在欧盟国家等同持有“本科学历证书”,可以进入大学继续深造,提升学历。

专业师傅的课程学习也是双元制的,实践和理论紧密结合。

实践条件相当完备,在防火实训中心,可以演示在建筑中达到防火极限的要求。

地下水管铺设和维护,在车辆重量和时间的影响下也能保证在100年以上。

节能环保课程,包括绿色节能、二氧化碳减排。

学习者实训时在劳动者保护方面的要求也比较严格,必要时还需要穿特制的工作服。

三、xx整个双元制教育模式的启示和借鉴
德国的整个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我国现有的教育体制下难以全套照搬,但是其中的一系列思路和举措是完全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一)联合企业做好“职业开放日活动”
社会上往往存在企业需求与学生意愿不相一致,在德国也一样。

企业则想尽办法吸引足够的青年学生加入他们的职业教育。

特别是一些不热门的专业,企业每年有多个职业开放日,敞开企业大门,让青年人对自己将来的岗位有一个了解。

[4]例如,在全德国16个州的9年级(相当于我国的初中三年级)学生,在上半年必须有两周的停课时间,专门用来参加各种各样感兴趣的职业培训,了解自己想象的理想职业,以决定是否进入职业教育,还是上高中、读大学接受学历教育。

(二)xx搭建职业教育“立交桥”
在德国,职业教育和学历教育是通的,三年制毕业的技术工人可以到大学本科学习,四年之后可以拿到建筑工程师;经考试获得证书的专业师傅相当于大学本科水平,如果继续学习可以拿到硕士学位,相当于建筑经济师,当然无法获得博士文凭。

我国正在推进的中高贯通和专本对接是其措施之一。

作为院校基层的专业管理者和建设者应该努力做到,积累学生在校或其他学习机构数年内连续或间断获得的学分,按一定的规则兑换成相应的学历或学分,真正在专业内涵上提供“立交”空间。

(三)在建设类职业教育中引入“绿色建筑”
目前,德国手工业协会(特里尔手工业协会)、德国工商联合会/手工业协会欧洲创新中心有限责任国科研部合作,推出了“德国绿色建筑应用方案(中国版)――被动节能房知识与技术”的模块课程。

根据《上海市2015年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重点工作安排》,我国已在深入开展绿色建筑行动计划,还将进一步引进德国绿色建筑“被动节能房知识与技术”课程模块,拓宽新的专业教学内容,培养绿色建造工艺与节能建筑专长,适应建设行业发展趋势。

(四)借鉴双元制背景下的学徒培养模式
学徒工也是有传统的,德国双元制教育下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值得借鉴。

[5]教育部于2014年下发了《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积极推进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

[6]其目的是将人才培养与校企课程衔接上,要求注重专业基础教学、公共课教学、核心技能教学、项目综合实训教学的整体设计,注重核心能力聚焦岗位培养,包括单项技能和综合技能的操作能力、材料认知和工程造价能力、企业管理(ERP系统)实操能力、项目销售营销能力,岗位适应能力。

在“做中学”的过程中,师傅以言传身教为主要技能传授方式,培养专业能力,实现“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四位一体,以提高学生(即学徒)技能水平和岗位职业认知为目标,培养岗位急需的专业人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