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P专享]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合集下载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压很⾼,在⾜三⾥下五分斜刺到⾜三⾥⽳即刻降压。

常常灸⾜三⾥,可让⼈健康长寿。

有胃⽓则⽣,⽆胃⽓则死。

海带、海藻类都⼊肾。

12、奇⽳—阑尾⽳:⾜三⾥下约⼀⼨为阑尾⽳。

男左⼥右,在⾜三⾥下⼀⼨的上、下有压痛,就是盲肠炎。

阑尾⽳下针,可下⼤肠募⽳天枢,⼩肠募关元。

天枢、中脘,关元、⾜三⾥、阑尾,都可以下针。

13、上巨虚、条⼝与下巨虚:⾜三⾥下三⼨,上巨虚。

再下三⼨,下巨虚。

下巨虚上⼀⼨叫条⼝⽳。

上巨虚⽳治乳房硬块。

下巨虚治肚脐以下硬块。

遇到实症则⽤泻的⼿法。

条⼝透承⼭⽳(糖尿病诊治):条⼝治脚⿇。

治糖尿病将⽔补满。

条⼝透承⼭专治五⼗肩。

下巨虚治⼥⼦乳房硬块,腹部硬块都可以。

上巨虚治肚脐以上最好。

⽤对侧治疗为主。

14、丰隆⽳与导痰针灸法:⼩腿两个⾻头联系的正中点,即丰隆⽳,丰胸很好。

针灸要美容时要做疗程隔天扎针。

丰隆⽳是导痰⽳。

针扎到丰隆⽳,左右转捻针⽓到了后,针慢慢起来,只提到⽪层。

再把它倒过来,斜针45度,往⾝体的上⽅下针。

然后再捻针,病⼈感到酸⿇后,再慢慢把针提出来,⼜到⽪层,再往下45度下去,下去以后,针就留在那边20分钟,即导痰术。

15、解溪⽳与冲阳⽳:在脚脖两条⼤筋中间就是解溪。

解溪是胃经的母⽳。

母⽳的意义是虚症治此。

@教官-孙煜中医经典魔⿁特训53班-⽯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26⽇《针灸⼤成》第23课学习⼼得头痛好⼏年就扎对侧的解溪。

冲阳⽳,⼤约在解溪⽳下⼆⼨,是胃经的原⽳。

原⽳补泻都可以做,实症、虚症通通可以治。

有冲阳脉代表胃⽓还在。

⽤32号针下针。

16、陷⾕、内庭与厉兑⽳:陷⾕是在⾜第⼆趾跟第三趾交接的地⽅。

交缝上五分的地⽅是内庭。

从内庭上⼆⼨是陷⾕。

⼀直到脚趾甲旁边的地⽅就是厉兑。

陷⾕是⾜阳明胃经的俞⽳,治疗按照时⾠发的病。

内庭⽳是胃经的荣⽳,他主⽔。

“补井当补合,泻井当泻荣”。

井⽳⼀定是在四肢末梢。

⾜阳明胃经⽤迎随法,迎是泻,随是补。

倪海厦讲课笔记(人纪---针灸)

倪海厦讲课笔记(人纪---针灸)

倪海厦教授讲课笔记人纪---针灸1、针灸使用时机及禁忌气血亏虚、重病、大失血、元气衰、同房后、运动后、大汗后、醉酒时不针。

解酒:三棱针在耳穴眼处点刺放血。

针后清淡饮食,忌辣、酒、蒜等。

2、灸法针力不及的时候用灸,气血亏虚之时,用灸法。

热证,流汗多、津液多的地方不灸。

久+火,艾:艹,水,性向下;艾条燃烧之时,烟往上走,实则,力向下走(举例:地上一堆艾草燃烧,地面其他地方也有冒烟,可证实。

)灸后不饮茶。

隔蒜灸:放在舌上,治久咳,白色入肺,辛辣入肺;隔盐灸:肚脐;隔姜灸:广泛。

灸的用途:毒蛇、蝎子、破伤风、蜘蛛、疱疹。

铺棉灸的源起蜘蛛网灸。

疱疹:头尾隔姜灸或铺棉灸,薄涂一层凡士林,全蝎磨粉放8-10粒胶囊。

灸的大原则: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针灸的禁忌:针而勿灸,灸而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3、针灸的急救方法针人中、十宣放血(五指握在一起)、足十宣、针涌泉(双侧1-1.5寸)、百会放血(床沿头低,下放水桶)。

4、火罐的作用:放血、吸脓血蚂蟥(动物天性,喜欢腐烂的东西,吸脓血)5、下针入穴处肌肉之间、肌骨之间、肌筋之间、筋筋之间、筋骨之间;成人留针、小儿不留(<1岁4);春夏下针较浅,秋冬较深;“药不瞑眩疾弗繆”出自后汉书,晕针,效果一般较好,此处所指晕针,非临床因紧张、饥饿、姿势等因素所引起的晕针。

临床晕针处理:先下人中,胸腔的扣子打开,再不醒就十宣放血。

6、十二经纳天干、地支歌诀天干:以十二经配十天干,见王国瑞《扁鹊神应针灸玉龙经》:“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是大肠辛是肺,壬属膀胱癸肾藏。

”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五》增加:“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方。

”此为子午流注纳甲法的理论基础之一。

五行中分阴阳,脏为阴,腑为阳。

地支:以十二个时,辰(地支)与十二条经脉相配,见杨继洲《针灸大成·卷五》:“肺寅大卯胃辰宫,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韩克庆2019年2月目录第四章倪海厦(1/8)经络腧穴 (1)1、脏腑的气血流注放向 (1)1.1肝,丑时(1点到3点,从右向左) (1)1.2肺,寅时(3点到5点,从左向右走) (1)1.3大肠,卯时(5点到7点,从右向左) (1)2、十四经经穴穴性 (1)2.1任脉(阴脉之海、前正中线) (1)2.2督脉(阳脉之海、后正中线) (3)2.3手太阴肺经 (5)2.4手阳明大肠经 (7)2.5足阳明胃经 (8)2.6足太阴脾经 (12)2.7手少阴心经 (14)2.8手太阳小肠经 (14)2.9足太阳膀胱经 (15)2.10足少阴肾经 (20)2.11手厥阴心包经 (23)2.12手少阳三焦经 (23)2.13足少阳胆经 (25)2.14肝经 (29)2.15总结 (30)3、奇经八脉 (30)3.1督脉 (30)3.2任脉 (30)3.3冲脉 (31)3.4带脉 (31)3.5阳跷脉 (31)3.6阴跷脉 (31)3.7阳维脉 (31)3.8阴维脉 (31)第五章倪海厦(2/8)针刺手法 (32)1、针刺手法基础 (32)1.1疼的分类 (32)1.2基本针刺手法 (32)1.3引气的概念和意义 (32)1.4引气的方法 (32)1.5进针的角度 (32)1.6进针的深浅 (32)1.7留针 (33)1.8大法 (33)2、单式针刺手法 (33)2.1揣法 (33)2.2爪法 (33)2.3捻法 (33)2.4弹法 (33)2.5摇法 (33)2.6按法 (33)2.7提法 (33)2.8进法 (34)2.9退法 (34)2.10留法、起针 (34)2.11扪法 (34)2.12飞针引气 (34)3、单式补泻手法 (34)3.1平补平泻(撚法) (34)3.2迎随(顺逆)法 (34)3.3九六补泻法 (34)3.4提插补泻法 (34)3.5捻转补泻法(不方便用迎随的用捻转。

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

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

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倪海厦人纪-针灸02课笔记第一篇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不针的情况:气血大虚、重病、刚失很多血、完全无元气、行完房事后、运动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

2.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3.艾性向下找水:因为艾的特性,向下找水,找到水后烟向上升。

烟往上,但实际上药力是往下。

4.灸的情况:针力不及处、气血大虚时,寒症用灸多。

5.灸单不灸双:艾为纯阳,取阳数(3、5、7、9)。

不知道灸哪里,不论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6.几种灸法:a)隔姜灸:可用于毒物咬伤、破伤风。

(带状疱疹可用,灸头、尾红疱;或用干棉花拉网,凡士林沾住后火烧。

再吃干蝎粉8粒)用新鲜的姜切一厚片,用牙签在上面戳几个洞,把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为“一壮”。

灸到温热,不用很烫。

b)隔盐灸将盐(提练过的盐、精盐不能能用,要用海盐或青盐)炒熟,变凉后放在神阙穴。

该法用在寒热利。

c)隔蒜灸:久咳,在舌头上灸(蒜辛白入肺,舌为心表,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d)米粒灸穴道上涂凡士林,把米粒大小的艾绒放在上面,用香点,该法用于鼻窦炎、鸡眼。

7.艾灸原则:不痛灸到痛,痛灸到不痛。

8.中医治病原则:病进时,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病退时,由身上往四肢走。

9.不灸情况:热症、感冒发烧、流汗多的地方(手掌)、津液多的地方、眼睛、阴部、痔疮。

10.针灸禁忌歌诀:“针而勿灸,灸而勿针,”。

“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11.《针灸大成》依据: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即“对称治疗”。

倪海厦人纪-针灸03课笔记二、针灸的急救法1.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a)第一先针“人中”;b)若仍未醒,第二“十宣”放血,即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c)若仍未醒,第三“足十宣”,即脚十个趾头尖放血;d)若仍未醒,第四涌泉穴;e)若还未醒,百会放血。

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不下针。

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穴放血。

三、火罐的使用1.火罐可以吸脓,淤血。

转: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1)

转: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1)

转:倪海厦人纪系列:针灸篇(1)目录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一、针灸的使用时机隔姜灸隔盐灸隔蒜炙米粒灸二、针灸的急救法三、火罐的使用时机四、火罐的使用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一、针刺的深浅讨论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入穴方式四、现代常用的针号概念五、黄帝时代九针型式第三章十二经纳天干地支与十二正经井荣俞原经合一、十二经纳天干歌二、十二经纳地支歌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四、病在脏取井穴五、病变于色取荣穴六、病在时间者取俞穴七、病变于音者取经穴八、病起于饮食取合穴九、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十、与四季的关系十一、五行第四章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一、任脉与督脉二、任脉经穴1、膀胱之募穴一中极穴2、小肠之募穴一关元穴3、三焦之募穴一石门穴4、三焦之募穴一阴交穴5、神阙穴6、水分穴7、下脘穴8、胃之募穴一中脘9、心之募穴一巨阙穴补泻手法10、鸠尾穴11、膻中穴与天突穴12、廉泉穴13、承浆穴三、督脉经穴篇I、长强穴(主治痔疮)2、腰俞穴3、命门与阳关穴4、悬枢穴5、脊中与筋缩穴癫、痫、狂之眼诊法6、至阳、灵台、神道、身柱7、大椎与陶道穴8、哑门与风府穴9、后顶与百会穴扁鹊典故10、前顶、囟会与上星穴II、素髎、兑端、龈交穴四、手太阴肺经1、相傅之官:肺五脏逼毒法2、阴经之井荣俞经合3、肺法象天幕4、中府穴至经渠5、太渊穴一手太阴肺经母穴6、反关脉与经渠穴7、鱼际穴与少商穴五、手阳明大肠经1、商阳穴2、二间与三间穴3、合谷穴虚实症之诊治4、阳溪穴5、四关穴6、偏历与温溜穴7、曲池与手三里穴捻转针手法8、肘髎至巨骨穴中风八大穴9、天鼎、扶突穴10、禾髎与迎香穴六、足阳明胃经I、头维穴2、下关与颊车穴3、承泣、四白与巨髎穴4、地仓、大迎与人迎穴5、缺盆穴至膺窗穴6、乳中穴与乳根穴乳癌之针灸治疗7、不容与承满穴8、天枢穴腹四针(中脘关元天枢)9、外陵穴至气冲穴10、髀关穴至梁丘穴五穴四针(治疗关节炎)II、足三里穴:胃经合穴足三里之补泻手法12、奇穴一阑尾穴13、上巨虚、条口与下巨虚条口透承山穴(糖尿病诊治)14、丰隆穴与导痰针灸法15、解溪穴与冲阳穴16、陷谷、内庭与厉兑穴尸厥放血针灸之导引针法七、足太阴脾经I、谏议之官:脾脏中风预兆咖啡与胰脏癌2、隐白穴与奇穴:三毛3、大都穴与太白穴蛔虫症判断4、公孙穴(胃心胸病)5、商丘穴与对称治疗法6、三阴交穴与妇病治疗7、漏谷穴8、天地人三皇穴(阴陵地机三阴交)9、痛经三穴:血海三阴交中极10、奇穴:百虫窝II、箕门穴与冲门穴12、府舍穴至腹哀穴13、食窦穴与天溪穴14、胸乡穴与周荣穴15、全身脉络之主管八、手少阴心经1、君主之官:心脏非置入性治疗清除动脉血管阻塞2、极泉穴与青灵穴3、母穴:少海穴4、灵道通里阴郄神门穴5、少府与少冲穴九、手太阳小肠经I、受盛之官:小肠2、少泽穴与前谷穴3、后溪穴4、腕骨穴与阳谷穴5、养老穴(手不能扭毛巾)6、奇穴:肠关肝关心关7、支正穴与小海穴8、肩贞穴与臑腧9、天宗穴至秉风穴10、肩外俞与肩中俞II、天窗、天容与颧髎穴12、听宫穴(耳鸣耳脓中耳炎)十、足太阳膀胱经I、州都之官:膀胱2、睛明穴与攒竹穴四穴放血:治视力3、眉冲穴至玉枕穴4、天柱穴与奇穴:安眠穴5、大杼穴(专治骨病)6、风门穴(发背脓疽)肺俞穴〔俞募治疗法)8、厥阴俞与心俞穴9、红斑性狼疮10、督俞穴(血癌)II、膈俞穴(贫血、瘀血)12、经外奇穴:消渴穴13、肝俞与胆俞穴(胆结石、肺勞)14、四花灸〔膈俞、肝俞)15、脾俞穴与胃俞穴16、三焦俞与肾俞穴17、气海穴与大肠俞穴18、关元俞至白环俞穴19、八髎穴与会阳穴20、附分穴与魄户穴21、膏肓穴22、神堂穴至胃仓穴23、肓门穴至秩边穴24、经外奇穴:痞根穴25、承扶穴至委阳穴26、殷门与委阳穴27、委中穴(去血放毒、麻风病、背痛、皮肤癣) 担法与截法合阳穴与模拟法28、承筋、承山、飞扬穴29、跗阳与昆仑穴奇穴:消积穴(判断肿瘤)30、仆参穴至京骨穴31、束骨穴(专治经络之病)32、通谷穴与至阴穴十一、足少阴肾经I、作强之官——肾脏2、肾经与音羽吹声3、涌泉穴(顽固头痛)4、眼诊法(心肺肝肾脾脏)5、然谷穴(治脑震荡)6、太溪穴与肾结石诊治7、大钟、水泉与照海穴8、扁桃腺诊治9、复溜、交信与筑宾穴10、阴谷穴与横骨穴II、大赫穴至肓俞穴12、商曲穴13、石关穴至幽门穴14、步廊穴15、神封穴至俞府穴十二、手厥阴心包经1、天池穴至曲泽穴2、郄门穴至内关穴3、大陵穴、劳宫穴、中冲穴十三、手少阳三焦经1、三焦:上焦、中焦与下焦2、关冲穴至阳池穴3、外关穴(通生死关与开天河水)三关:幼儿治症(指针法)耳轮:治小儿惊吓三种背痛诊治4、支沟穴至四渎穴5、天井穴与清冷渊穴6、消泺穴至翳风穴7、瘈脉穴至丝竹空穴8、奇穴:眉棱点(眉棱骨痛)指针术和髎穴与耳门穴十四、足少阳胆经I、胆2、瞳子髎穴3、听会穴与上关穴4、颔厌穴与率谷穴5、完骨、本神与阳白穴6、头临泣、目窗穴与风池穴7、肩井穴(解血瘀胸中)8、渊液、辄筋穴9、日月穴与京门穴〔腰酸、耳鸣)10、带脉、五枢与维道穴II、华陀夹脊(足三里十临泣穴)12、居髎穴与环跳穴(骨之始)13、风市穴(中风瘫痪大穴)14、阳关穴、阳陵泉穴15、奇穴:胆石点16、阳交穴至外丘穴(治犬咬伤)17、光明、阳辅与悬钟穴18、八会穴介绍19、丘墟穴至足窍阴穴十五、足厥阴肝经1、肝经走向2、肝病与睡眠3、大敦穴(疟气、子宫下垂、性病、阴部痛)4、行间穴5、太冲穴与三脉6、中封穴至阴包穴7、奇穴:治肝三穴8、五里穴与阴廉穴(助孕)9、章门穴与期门穴第五章奇经八脉与针刺法十二经络与十五络脉歌奇经八脉呼吸法引气法烧山火与透天凉阳中引阴与阴中引阳留气法、烧针与报刺法治痞:烧针(脂肪瘤黑痣化脓)治痞:报刺针法运气法与四种痛症提气法与中气法五门十变与天干歌飞经引气青龙摆尾与白虎摇头苍龟探穴与赤凤迎源龙虎交战与龙虎升降五脏交经法(青龙摆尾于本穴)呼吸补泻法子午捣臼法(九入六出治水胀)下针八法五俞穴治疗与原络治疗俞募治疗与会郄治疗九针之使用时机第六章针灸治症系列梅花针(治皮肤病麻痹症)头部与脑瘤治症治眼证及睛中法治鼻病:鼻息肉鼻炎治耳症:耳鸣化脓面部中风与起因治舌症与扁桃腺炎甲状腺治症肺症虚实与癫痫内伤与五脏气乱肺癌与肺劳肺积水与胸肋积水心脏肥大、胸痛与心律不整乳癌初期与中期肿块治疗肺积水乳癌末期灸法治疗胆结石与肝病治症针灸疗程与针后禁忌脾肿大与胃病治疗血症(内出血与外伤出血)朝食暮吐与腹膜炎消渴、痞块与肝结石治症腹痛、瘀血与便秘盲肠炎与奔豚症血痢、痔疮、肠漏与大肠癌月经寒实症、助孕与绝孕痛经、赤白带与子宫卵巢肿瘤怀孕忌针、安胎堕胎与胎位不正灵龟八法灵龟八法与子午流注奇穴:大椎外五分定喘穴耳针治疗:醒酒、肾结石、心脏、消炎回阳九针十三鬼穴:癫痫发狂奔走中邪。

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

倪海厦针灸1-15课笔记

倪海厦人纪-针灸02课笔记第一篇一、针灸的使用时机1.不针的情况:气血大虚、重病、刚失很多血、完全无元气、行完房事后、运动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

2.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3.艾性向下找水:因为艾的特性,向下找水,找到水后烟向上升。

烟往上,但实际上药力是往下。

4.灸的情况:针力不及处、气血大虚时,寒症用灸多。

5.灸单不灸双:艾为纯阳,取阳数(3、5、7、9)。

不知道灸哪里,不论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6.几种灸法:a)隔姜灸:可用于毒物咬伤、破伤风。

(带状疱疹可用,灸头、尾红疱;或用干棉花拉网,凡士林沾住后火烧。

再吃干蝎粉8粒)用新鲜的姜切一厚片,用牙签在上面戳几个洞,把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为“一壮”。

灸到温热,不用很烫。

b)隔盐灸将盐(提练过的盐、精盐不能能用,要用海盐或青盐)炒熟,变凉后放在神阙穴。

该法用在寒热利。

c)隔蒜灸:久咳,在舌头上灸(蒜辛白入肺,舌为心表,灸后心脏力量加强)。

d)米粒灸穴道上涂凡士林,把米粒大小的艾绒放在上面,用香点,该法用于鼻窦炎、鸡眼。

7.艾灸原则:不痛灸到痛,痛灸到不痛。

8.中医治病原则:病进时,由四肢末梢往身上走;病退时,由身上往四肢走。

9.不灸情况:热症、感冒发烧、流汗多的地方(手掌)、津液多的地方、眼睛、阴部、痔疮。

10.针灸禁忌歌诀:“针而勿灸,灸而勿针,”。

“针灸并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11.《针灸大成》依据: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即“对称治疗”。

倪海厦人纪-针灸03课笔记二、针灸的急救法1.当有人发病,昏迷过去时:a)第一先针“人中”;b)若仍未醒,第二“十宣”放血,即十只手指头的指尖放血;c)若仍未醒,第三“足十宣”,即脚十个趾头尖放血;d)若仍未醒,第四涌泉穴;e)若还未醒,百会放血。

百会穴一般是放血用,不下针。

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现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穴放血。

三、火罐的使用1.火罐可以吸脓,淤血。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三)血海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三)血海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三)血海穴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三)我们前面学了三皇穴,三阴交,地机和阴陵泉,现在我们来学血海穴,血海穴是最好找的,用我们的手掌把整个膝盖骨盖住,五指朝上,手掌自然张开,大拇指到处是穴,见上图。

按书上正规的解释就是:屈膝在大腿内侧,髌底内侧端上2寸。

我还是觉得用手掌去找最好找,屈膝以后,膝盖内侧沿肌肉最高点地方,就是血海穴。

血海穴是一个很大的穴道,闭着眼睛也能扎得到,扎针前,用手去压肌肉最高点,会有一点点压痛感。

我们身上有髓海,气海,血海,水谷之海,血海穴是四海之一。

血海有余,则常想其身大,怫然不知其所病;血海不足,亦常想其身小,狭然不知其所病。

脾经所生之血在血海聚集,化血为气,运化脾血,主治妇科病,血热性皮肤病,膝股内侧痛,女人月经不调。

午饭前按摩血海穴,有利于祛除脸上的雀斑。

每天坚持点揉两侧血海3分钟,力量不宜太大,能感到穴位处有酸胀感即可,要以轻柔为原则。

每天上午9时~11时刺激效果最好,因为这个时段是脾经经气的旺时,人体阳气处呈上升趋势,所以直接按揉即可。

血海穴还可以治疗肝血虚的症状。

很多人看会书和电视就觉得眼睛酸胀,干涩不舒服,有的还会出现手脚麻木现象,往往不被引起重视,其实这是肝血虚的症状。

为什么呢?《内经》云:“肝受血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

肝开窍于目,在液为泪,在体为筋,所以肝血虚了就不能营养眼睛和筋脉,就会出现眼睛酸胀、视物不清、手脚麻木的症状,当出现这些情况时,可选用血海和足三里穴来补肝血血海穴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毛囊微循环,使发易长少油不脱落,所以,常按揉血海穴对脱发秃头也有好处。

血海穴直刺1~1.5寸,有时候根据需要,我们还用透针,血海透梁丘,血海透百虫窝。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

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倪海厦讲针灸大成学习笔记韩克庆2019年2月目录第四章倪海厦(1/8)经络腧穴 (1)1、脏腑的气血流注放向 (1)1.1肝,丑时(1点到3点,从右向左) (1) 1.2肺,寅时(3点到5点,从左向右走) (1)1.3大肠,卯时(5点到7点,从右向左) (1)2、十四经经穴穴性 (1)2.1任脉(阴脉之海、前正中线) (1)2.2督脉(阳脉之海、后正中线) (3)2.3手太阴肺经 (5)2.4手阳明大肠经 (7)2.5足阳明胃经 (8)2.6足太阴脾经 (12)2.7手少阴心经 (14)2.8手太阳小肠经 (14)2.9足太阳膀胱经 (15)2.10足少阴肾经 (20)2.11手厥阴心包经 (23)2.12手少阳三焦经 (23)2.13足少阳胆经 (25)2.14肝经 (29)2.15总结 (30)3、奇经八脉 (30)3.1督脉 (30)3.2任脉 (30)3.3冲脉 (31)3.4带脉 (31)3.5阳跷脉 (31)3.6阴跷脉 (31)3.7阳维脉 (31)3.8阴维脉 (31)第五章倪海厦(2/8)针刺手法 (32) 1、针刺手法基础 (32)1.1疼的分类 (32)1.2基本针刺手法 (32)1.3引气的概念和意义 (32)1.4引气的方法 (32)1.5进针的角度 (32)1.6进针的深浅 (32)1.7留针 (33)1.8大法 (33)2、单式针刺手法 (33)2.1揣法 (33)2.2爪法 (33)2.3捻法 (33)2.4弹法 (33)2.5摇法 (33)2.6按法 (33)2.7提法 (33)2.8进法 (34)2.9退法 (34)2.10留法、起针 (34)2.11扪法 (34)2.12飞针引气 (34)3、单式补泻手法 (34)3.1平补平泻(撚法) (34)3.2迎随(顺逆)法 (34)3.3九六补泻法 (34)3.4提插补泻法 (34)3.5捻转补泻法(不方便用迎随的用捻转。

倪海厦人纪针灸笔记

倪海厦人纪针灸笔记

倪海厦人纪针灸笔记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一、任脉与督脉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找到标准,就可以很快找到穴道。

任脉是所有阴(有形的)汇积的地方。

督脉是诸阳之会,全身的动能、能量都在督脉上面。

无论如何不要让别人碰你的脊椎骨。

任,女子妊也,女人怀孕全靠任脉。

督脉走在后面,诸阳之会,脊椎骨上面(脊髓),任督二脉交会在鼻子人中。

讲话时任督二脉是开的。

舌头顶到上颚时,任督二脉是通的。

任脉有三八二十四个穴道,任脉三八起会阴。

男人的会阴穴,把睾丸翻起来,在肛门和睾丸中间;女人的在阴道和肛门中间。

道家打做时,把会阴往上提。

溺水急救时,人工呼吸都不起作用时,让病人采用趴着的姿势,小腿跪着,用三寸长针,针对着会阴时要对着心脏的方向下针。

一般采用对侧治疗,也可称对称治疗,记住法则很重要。

会阴痛,如果是鬼附身,用十三鬼针;如果不是鬼附身,百会很会阴是相通的,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

二、任脉经穴任脉循行路线:任脉者,起于中级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上颐循面入目。

任脉穴位歌:任脉穴行二十四,会阴潜伏两阴间,曲骨之前中级在,关元石门气海边,阴交神阙水分处,下脘建里中脘前,上脘巨阙连鸠尾,中庭膻中玉堂里,紫宫华盖运璇玑,天突廉泉承浆止。

八纲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所有的阴经总会回到任脉,任脉本身没有井、荣、俞、经、合。

任脉有独立的寸法,肚脐叫神阙,把神阙和曲骨分成四段,每一段为一寸,从曲骨开始,分别是中级穴、关元穴、石门穴、阴交穴、神阙穴。

神阙穴下一寸半为气海穴。

气血的流注是后升前降,背后是督脉,前降是任脉。

中医有所谓的近取穴。

曲骨穴一般不灸,可以下针,治疗一般的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

采用平补平泻手法,针扎到身体里,左转右转,转多少就回多少,病人有“酸、麻、胀”这三种感觉,就是气至,在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就是气,有人没有红色,因为气虚,若扎下去红圈一大圈,这身体很好。

针灸大成-倪海厦人纪听课笔记

针灸大成-倪海厦人纪听课笔记

针灸大成(倪师)20220728任督二脉灸尾有膏,禁灸可针。

络穴只可灸第14椎,正对神阙第7椎,平齐肩胛骨络穴不灸枕骨下方百会前1.5寸米粒灸鼻窦炎消渴,癫痫、不识尊卑、胡说八道、面肿任脉三寸长针,溺水急救人趴着,朝心脏方向扎会阴痛扎百会穴耻骨上方,平补平泻膀胱的募穴(开口),1寸以内丹田,小肠的募穴;心脏急救,下纪三焦的募穴,女子灸会绝育三焦的募穴;任脉少阴冲脉之会隔盐灸,青盐炒熟,填满肚脐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灸水肿;单喝水,气化之处胃的下口,小肠的上口胃的募穴,1寸针,印堂痛胃的络穴,四花灸治疗一切胃病(胃出血除外)心的募穴,1寸针,只针不灸,黄油就是膏,来自鸠尾任脉的络穴气会䐺中1.5寸下针天突,巨阙,关元,这三个针下去后,这个气会到第十椎下,第十椎下没有穴道,所谓第十椎下,就是第十一椎上,这个气会集中到这边。

我们再下到脊椎骨上面,把气导出来。

这是我们最常用的治疗心脏病的三个穴道天突和灸尾的中间甲状腺肿,喉咙肿痛督脉1寸针斜刺,治疗痔疮21椎下,很少用14椎下,正对肚脐,生命之门16椎下,很少用13椎下,三焦经过11椎下,脾脏,只针不灸10椎下,胆病压痛点9椎下,治癫痫狂7椎下,平齐肩胛骨底端,血会之处8椎下外开1.5寸,消渴穴6椎下,过多营养,血癌,禁针5椎下,心脏病压痛点3椎下,灸增加身高,最重要的脊椎第一椎下,是头椎和胸椎的区分点第一椎上,发烧感冒时,用三棱针放血病在脏取井穴病变于色取荣穴病在时间者取俞穴病变于音者取经穴病起于饮食取合穴五脏不平衡时用原穴1. 手太阴肺经2. 手阳明大肠经3. 足阳明胃经4. 足太阴脾经5. 手少阴心经6. 手太阳小肠经7. 足太阳膀胱经8. 足少阴肾经9. 手厥阴心包经10. 手少阳三焦经11. 足少阳胆经12. 足厥阴肝经五脏:心、肝、脾、肺、肾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井荣输经合金水木火土阳木火土金水阴克生木火土水阳火:心脏;手少阴阴火:小肠;手太阳阳土:胃;足阳明阴土:脾;足太阴阳金:大肠;手阳明阴金:肺;手太阴阳水:膀胱;足太阳阴水:肾;足少阴阳木:胆;足少阳阴木:肝;足厥阴井荣输经合金水木火土阳木火土金水阴肺募穴对称治疗流鼻血肘筋外侧与横纹头中间合穴、子穴(水)肺实症泻之郄穴:消炎、痔疮脉会太渊(母穴:虚症(久咳))3寸主任脉,络穴(金)本穴可补可泻荣穴,火,乳癌井穴,木,放血扁桃体发炎、发烧(13鬼针)气喘吸入困难是肾吐气困难是肺井荣输经合金水木火土阳木火土金水阴手不能往前抬是大肠经手不能梳头是三焦经手不能往后摆是小肠经井穴,金,本穴,退烧点刺放穴荣穴,水,子穴,实症泻之俞穴,木三间透劳工原穴,麻醉(面口)经穴,火,撑手后凹洞络穴,郄穴2寸合穴、母穴(土)上半身皮肤痒2寸腰扭伤穴1寸1寸禁针,有动脉2寸中风大穴,阳跷脉之会禁针大筋鼻孔下方外开5分井穴,金,退奶,下牙去痛荣穴,水,输穴,木,原穴,动脉下面,1寸针经穴,火,母穴合穴,土,本穴胃病(吐血除外)禁灸鬓角下,张嘴取穴下巴脱臼,中耳炎中风,地仓透颊车不针,诊断眼翳1寸平齐水沟,治牙疼摸脉:胃气禁针、禁灸4寸2寸巨阙外开2寸上脘2寸长高长高大肠募穴水肿腹水,配合水分睾丸复位膝盖头上6寸很少用阴经阳经夜市工作,膝盖痛郄穴任脉阑尾穴,下约一寸男左女右压痛3寸乳房硬块肚脐以下硬块条口透承山,治五十肩;治脚麻;补法丰胸丰胸丰胸祛痰导痰两根大筋中间补井当补合泻井当谢荣2寸1寸3. 足阳明胃经甲状腺6寸中风预兆:1.手前三指头麻,6个月以内中风2.小腿麻,胃经足三里附近,2周内中风解决方案每天灸足三里,9壮或者15壮,灸到不麻配合使用4. 足太阴脾经人体的左侧主血,右边主气木,疝气,肠子下坠白带、经漏不止母穴,火,治蛔虫输穴,土,补泻都可公孙内关胃心胸子穴,金,助孕诊断淤血、肿瘤;少腹痛络穴,禁止灸天皇,合穴,水地皇,郄穴人皇痛经,痛时下针,一寸针几乎不用5寸主冲脉,络穴,任脉外开5分是冲脉曲骨外开4寸这里痛下云门对称治疗;下针取胎盘主全身络穴大都穴太白穴合穴,水经穴,金,络穴郄穴俞穴,土,失眠、惊悸、动悸荣穴,火,心脏病急救大穴井穴,木,手解穴大筋5.手少阴心经补井当补合泻井当谢荣井荣输经合金水木火土阳木火土金水阴3寸6.手太阳小肠经(火)井穴,金荣穴,水;握拳横纹头,奶水不够输穴,木;肩项问题导水;主督脉;母穴小天星骨,原穴,本穴,一寸针半寸,取穴手背向前,治疗眼睛,郄穴养老透间使治疗不能拧毛巾阳谷上5寸,络穴肠关,肝关,心关子穴,一寸针3寸肩胛骨正中间陶道外开4寸大椎外开2寸5-10分钟,一寸直针7. 足太阳膀胱经(67穴道)肉球旁边,掰开眼睛骨缝,透鱼腰晕眩近取穴五分针深骨会大枢,陶道外开1.5寸压痛是有骨病,骨裂输穴不分寒热内科用俞募治疗四肢经络用子泻、母补治疗心脏病心、肺、肝一起针膈俞胆俞四花灸治疗肺结核单锥痛,俞穴+子穴(肾俞+商丘)14椎下,志气在肾,其华在发,耳鸣、耳聋、听力不好16椎下,近取穴12椎下,胃病治此11椎下,水病治此,主开胃10椎下,胆病9椎下,肝病,阴部问题6椎下,针灸都可以,血癌7椎下,血会膈俞,贫血淤血内脏出血,活血化瘀5椎下,针灸都可,俞募治疗巨阙,先后无所谓7/8岁不讲话,针灸都可以,强心气4椎下,心包,治疗心脏病,针灸都可3椎下,20分钟后换正面云门骨会大枢,陶道外开1.5寸压痛是有骨病,骨裂2 脖子强硬,近取穴,可针可灸;治痈1.5寸13椎下,下利、大便带水、水肿,吃东西不消化15椎下,近取穴腰痛19椎下,近取穴腰痛,小便失禁21椎下,14椎下,志气在肾,12椎下,胃病治此11椎下10椎下,胆病9椎下,肝病6椎下,7椎下,5椎下,4椎下,5椎上1/3 是膏肓,肩胛骨要打开3椎下,可加强肺俞的效果第2椎下附分手足太阳之会1.5寸13椎下,乳癌,硬块;乳癌压痛点选穴最好13-14椎外开三寸半是痞根穴,下针19椎下,近取穴腰痛,小便失禁1.5寸20椎下,痔疮的近取穴,用的很多深针到骨,治疗坐骨神经痛承扶和委中的中间点,很少用两条筋的中间,针到骨解毒大穴,又名血郄合穴,土,腰背委中求筋的内侧,络穴(别络)上一寸治疗痞块的方式:行阳。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1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2016.02.04立春第1课集目录一、针灸的使用时机与禁忌1、警告启示2、针灸的使用时机,、灸之用法4、针灸的禁忌5、火罐的用法6、穴位的丈量法则二、针刺方法与九针型式1、针刺入学方法2、成人与幼儿的不同3、常用的针号概念4、十二经纳天干歌5、十二经纳地支歌6、十二经井荣俞经合三、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1、十二经络简介2、任脉与督脉、奇经八脉简介 34、膀胱之募穴5、小肠之募穴6、三焦募穴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针灸大成》第2课学习心得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一、针灸的使用时机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刚行完房事,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

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

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

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

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1、隔姜灸,是最普遍的。

切一片姜,先戳几个洞,拿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就是“一壮”。

灸时姜片不用换。

未烧完的艾丢到水里西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

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

2、隔盐灸先将青(海)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等盐变温一点,凉了,在填满神阙穴(肚脐),再放艾绒上去灸。

古病人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久咳时,要用蒜,放在舌上灸。

心和肺最接近,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咳嗽就会好。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中医病情判断原则: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处方及所用穴道不能改;病进时,就会由四肢往身上走,处方及穴道错了,要想怎样解决它。

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笔记

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笔记

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笔记引言概述: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是一本经典的针灸学教材,内容包含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巧。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出发,详细阐述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的要点和重要内容。

正文内容:1. 理论基础1.1 针灸学的历史渊源1.2 针灸学的基本原理1.3 经络学说的重要性1.4 针灸治疗的适应症和禁忌症1.5 针灸的治疗原则和方法2. 针灸技术2.1 针灸的基本操作技巧2.2 针灸的穴位选择和刺激方法2.3 针灸的灸法和拔罐疗法2.4 针灸的配穴和配伍原则2.5 针灸的特殊技术和疗法3. 常见疾病的针灸治疗3.1 内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2 外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3 妇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4 五官科疾病的针灸治疗3.5 神经病学疾病的针灸治疗4. 针灸辅助技术4.1 中药配合针灸的疗效4.2 针灸与推拿、理疗的结合应用4.3 针灸与营养调理的综合治疗4.4 针灸与心理疏导的综合应用4.5 针灸与其他中医疗法的综合应用5. 针灸治疗的实践技巧5.1 病案分析和辨证施治5.2 针灸治疗的病程管理5.3 针灸治疗的疗效评估5.4 针灸治疗的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5.5 针灸治疗的进阶技巧和经验分享总结:综上所述,倪海厦针灸大成80课是一本全面系统的针灸学教材,涵盖了针灸学的理论基础、技术要点、常见疾病治疗、辅助技术和实践技巧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学习这本教材,我们可以全面了解针灸学的基本知识和技术,提高针灸治疗的疗效和临床应用水平。

然而,在实践中,我们也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善于分析病情和辨证施治,才能更好地运用针灸治疗来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倪海厦针灸课笔记01开篇

倪海厦针灸课笔记01开篇

倪海厦针灸课笔记01开篇(1)(共14页)-本页仅作为预览文档封面,使用时请删除本页-针灸01(第一篇)听课笔记(2010-01-23 10:29:00)转载分类:国学学习标签:杂谈针灸的使用时机以下情况不用针灸(总而言之:体力不够,元气很虚):1、病人气血大虚(没有元气);2、刚行完房事;3、激烈运动大汗;4、酒后大醉。

艾——性:药力向下找水、温热、纯阳采用艾草找到水:将艾草收集堆在一起燃烧,方圆五里的距离查看有烟冒出的地方就有水。

隔姜灸(最普遍):将新鲜的生姜切成铜钱大小的片,用牙签出几个洞;艾草拿一撮放在手掌心用力搓成条状,揪一小段(一个单位为壮),将一壮的艾草放在生姜上;用火点燃,病人会感觉温热,生姜干了就换一片。

灸单不灸双(灸三、五、七、九壮,这是阳数)。

刺水泡,从皮侧水平刺入,不留疤痕。

隔盐灸(用于肚脐:神阙穴): 盐巴:采用海盐或青盐,需要炒过使用,让热量变温后使用,将温热的盐放在肚脐里,将艾草放在盐上燃烧进行灸,一般治疗沥症。

寒沥(常使用隔盐灸)——不消化,吃什么排出来什么;热沥——排便很臭。

隔蒜灸(用于肺,如咳嗽):采用一整颗就是一个的大蒜,切成片使用。

色白、辛辣入肺,放在舌头上灸,舌为心表,舌往前顶,心力量就加强,心肺最近,用急治法。

米粒灸(鼻豆炎、鸡眼):将艾绒揉成米粒大小,用凡士林固定于穴位处用香点燃进行灸。

针灸的原则:病进——病沿着四肢的末梢向躯干、心脏走;病退:病从心脏、躯干走向四肢的末梢。

带状泡疹:头尾隔姜灸; 古代用蜘蛛网盖住泡疹点之(一周左右愈); 现在可用干绵花代替蜘蛛网,图凡士林固定,点火; 全蝎烤干,放入胶囊里吃,8-9粒。

针灸的禁忌针而不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针灸并施徒试患者炮烙刑。

针灸大全: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灸的原则:痛灸到不痛—浓泡瘤,痛到不痛(到了好的皮肤);不痛灸到痛—脂肪瘤,不痛到痛(到了患处)。

热症不灸(感冒、发烧、痔疮),多汗、津液的地方不灸(头、脖、腋下、手掌、眼睛、阴部)。

倪海夏《人纪》——针灸篇听课笔记

倪海夏《人纪》——针灸篇听课笔记

倪海夏《人紀》——針灸篇聽課筆記倪師高超的醫術體現在《人紀》中,而倪師高超的醫德體現在“教學”中。

國內沒有哪位“大師”的中醫造詣像倪師那麼全面,看看倪師《天紀》《人紀》《地紀》的佈局與名目就清楚了。

看來學真正的中醫還是台灣來的正統,大陸已經落後了(感嘆!)。

倪師的一大特點是重視中醫的普及教學,“著書立說、開班講課”遍布全球;其前沿陣地就是美國,搞得奧巴馬也來了興趣!學習中醫講究方法,基礎知識是《人紀》,若為大師者必通《天紀》和《地紀》,即“不知易者無以為大醫”(孫思邈)。

《人紀》講的是醫學知識,講哪些醫學知識呢?五本經典即可!並且要按順序看:1、《難經》,即學針灸;2、《神農本草經》;3、《黃帝內經》;4、《傷寒論》;5、《金匱要略》。

五本書全是經典,對比國內的中醫教材有天壤之別!大家有興趣不妨去翻翻看;中國人真行,硬把一個好端端的中醫搞得不倫不類,愧對先人啊!奇怪!近一百多年來,無論是孫中山(倡導禁止中醫)、還是毛澤東(倡導中西醫結合)、還是平頭百姓,都從骨子裡看不上中醫;倒是黃頭髮藍眼睛的老外對中醫愈加青睞,奮起鑽研。

美國知識界稱中醫為科學,稱西醫為科技;上述五部經典被視為解救人類的密碼,這究竟是為什麼?看看倪師的講解就清楚了,真是妙趣橫生啊!從這一點講,倪師倡導讀五部經典實在是功莫大焉!倪師的《人紀》針灸篇,是我看到的講針灸最透徹、有趣、新穎的教材了。

由於尊重知識,不便將原文載出,而只載出“聽課筆記”。

懂的人,提綱挈領、時習知識;不懂的人,看也無趣,算是“有教有類”了。

針灸01(第一篇)聽課筆記針灸的使用時機以下情況不用針灸(總而言之:體力不夠,元氣很虛):1、病人氣血大虛(沒有元氣);2、剛行完房事;3、激烈運動大汗;4、酒後大醉。

艾——性:藥力向下找水、溫熱、純陽採用艾草找到水:將艾草收集堆在一起燃燒,方圓五里的距離查看有煙冒出的地方就有水。

隔姜灸(最普遍):將新鮮的生薑切成銅錢大小的片,用牙籤出幾個洞;艾草拿一撮放在手掌心用力搓成條狀,揪一小段(一個單位為壯),將一壯的艾草放在生薑上;用火點燃,病人會感覺溫熱,生薑乾了就換一片。

倪海厦针灸教程(一).pdf

倪海厦针灸教程(一).pdf

倪海厦针灸教程(一).pdf倪海厦针灸教程以及临床经验第一章、针灸前言1、针灸急救,人中穴,下三分之一处斜着往上刺,手十宣足十宣放血,涌泉穴针 1.5 寸。

百会放血,人要仰卧头搭下去。

2、针灸不同施,痛灸到不痛,不痛灸到痛。

3、腹寸法,同身寸,春夏浅针,秋冬深针,如同钓鱼。

4、14 岁以下小孩不留针。

扎针一般用卧姿。

5、病在脏取井穴,在时取俞穴或荣穴,在音取经穴,在食取合穴,五脏不平用原穴,五行正常为生,不正常为克。

第二章、任脉任脉穴位为会阴,曲骨(不灸),中极,关元,绝孕,石门,(禁针禁灸),气海,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鸠尾(禁灸),中庭,檀中(禁粗针),玉堂,紫宫,华盖,璇玑,天突,廉泉,承浆。

1、阴聚任脉,阳聚督脉,督脉为动能之本,怀孕靠任脉。

任督二脉交人中。

舌抵上腭,任督二脉则通。

会阴也可用于溺水急救,用三寸针对着心脏刺过去。

任脉有 24 穴,起于会阴,会阴痛扎百会,八纲就是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任脉没有井荣俞经合,一般平躺取穴,颈部是冷却系统,水火同源是说小肠和肾。

肾水养脑,过颈部被冷却。

所以冬天缩脖子 1就会暖和。

津液进入肾脏是凉的,被小肠加热了。

2、曲骨穴,只针不灸。

中极,足三阴任脉之会,膀胱的募穴,治转浮不得尿小便等等。

可落胎。

脐下血水血块会引起肌肤甲错。

小腿部位皮肤干落。

3、关元穴,小肠募穴,怀孕不针,关元气降下去累积的地方是生精所在,可治宫寒痛经淤血,心脏病等等。

很重要。

4 、石门穴,三焦募穴,妇女禁针,否则不怀孕,石门与关元中间是绝孕穴,针或者灸都可。

石门还可治睾丸缩入腹部。

石门和阴交中间是气海。

5、阴交穴,三焦募穴,任脉少阴冲脉之会。

阴汗湿痒可以艾灸。

6、神阙穴,大穴,禁针隔盐灸最好,中风肠炎肠鸣都可以。

7、水分穴,大便为何不排水,水到水分穴汽化进入周身,再成汗或者小便,或混杂在食物里进入。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二)——尸厥放血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二)——尸厥放血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一二)——尸厥放血
我们在读《针灸大成》的时候,《针灸大成》里说,所有的井穴都是在治尸厥,什么叫尸厥?就是突然昏倒不省人事。

好象昏死,患者呼吸微弱,脉象极细,或毫不应指,乍看象是死了一样。

简单的讲就是昏迷。

我们前面刚开始讲针灸的时候,讲急救,在《倪海厦针灸笔记(四)》讲到十宣放血,所有的井穴就是用在昏迷的昏迷的上面,也就是用在急救上面。

在急救的时候用手直接一把抓,指头尖一次放完。

见下图:
因为指头放血的速度比较快,十宣放血的理论,就是因为井穴在旁边。

井主心下满,心下胀满闷到了,井穴上把血一放出来,胀满马上就没有,病人很快就会苏醒过来。

我们在急救的时候,不要一个一个地去扎井穴,要按上图的做法,一次全部点刺,挤几滴血出来,病人就会很快苏醒。

厉兑穴本身就是足阳明胃经的子穴,穴性属金,所以,厉兑穴对治疗心脏病效果非常好。

厉兑,内庭这是井穴和荥穴,都是胃经的实症,例如像牙痛,乳房有硬块,都可以用,陷谷也很好用,陷谷是俞穴,补泻都可以用,乳房胀满不想喂奶,或者乳房有硬块,想让他陷下去,上巨虚也可以用。

“善针者,善导引也”,最好的针灸家就是会导引,我们从大自然中发现,山上的水会流到丘陵,丘陵的水汇聚成沟,沟里的水进入
到谷,谷最后到海。

我们人体的穴道有很多以山、丘、陵、沟、谷、海来命名的,如承山,梁丘,大陵,水沟,陷谷,血海等等。

古人为什么要把这些穴道这样命名呢,就是告诉我们后人,导引的方法,一路把它导引到河里面去。

所以,水沟就是一个急救的大穴,病人阳亢昏迷的时候,水沟一下去,就会把它导引到深谷里面去。

倪师讲《针灸大成》笔录第一篇

倪师讲《针灸大成》笔录第一篇

倪师讲《针灸大成》笔录第一篇倪师在《针灸大成》课程一开始就明确地讲,“因为大家的层次都不一样,我把你们统统当作没有根基的学员来讲,所以我们从头开始讲”。

在《针灸大成》的课里面,我们就讲针灸的治症处方,不论中药。

同样的,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的课程里面,我们也全部用中药来致病。

针灸的使用比中药早了约一千年。

从古到今,中医的针灸在施治上有几个大原则。

一、针的使用时机(一)针的禁忌1.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过很多血、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这时候我们不下针。

2.刚行完房事后,也不针。

3.运动过后、大汗后也不针。

4.喝酒后,不针。

5.体力不够的时候,不下针。

(二)针的适用: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从感冒到癌症,都可以。

*************************************************************** *****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

气血大虚不可针时,可以用灸的方式处理。

灸,就是“久”字下面一个火。

灸时我们用“艾绒”。

为什么要用这个艾?在古代,部队里没有西医,只有中医,那个时候都是中医。

那部队沿路开拔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补给,除了食物以外,最重要的是水。

没有水的话,部队就不能行动。

中医如何去找这个水呢?用艾草。

艾草它的生命力很强,再艰难的野外环境下都可以找得到它。

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

燃烧的艾会自己去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

如果部队要找水,就叫阿兵哥将艾草摊在土里烧,这时叫人到周围各处五里的范围去看看,看到地上有烟冒出来的地方,那个地方下面就有水。

二、几种灸法隔姜灸我们有几种灸法,最普遍的就是“隔姜灸”。

隔姜灸就是切一片大概五元硬币大小的生姜,先戳几个洞。

我示范给诸位看。

拿一些艾绒捏成金字塔状,再将它放在生姜上面,这样一个单位叫“一壮”。

用火去点,用香去点也可以。

在灸的时候,这个生姜片不用换。

不要灸五壮,就换五片生姜,烧到温热,不用烧到很烫,烧到病人感觉温热,不用很烫时就换一壮。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一)漏谷穴,脾经的络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一)漏谷穴,脾经的络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一)漏谷穴,脾经的络穴
倪海厦针灸笔记(一二一)
我们前面讲了三阴交,女人平常多灸灸三阴交对妇科疾病是有好处的,三阴交是妇科的大穴,特别是女人到了更年期,心情会不好,也属于正常的更年期症状,为了减轻这些症状,那么就可以灸三阴交,中极,巨阙这些穴位都可以用。

我们知道肝藏血,肺藏气,血行肝木而走左升,气行肺经而从右降,所以,右边是行气,左边是行血,平常我们睡觉,是向右边睡,为了让血归肝,所以,要往右躺,血在上气在下,这样肝才会很强。

女人更年期,很容易出现潮热,所以,晚上睡觉与我们平常正好相反,向左边睡,血在下,气在上,这样就不会有潮热的现象。

三阴交向上三寸就是漏谷穴,见下图:我们人体上有山,有谷,有溪,有沟,有海。

漏谷穴是脾经的络穴,所谓络穴,就是络到它的表里经。

漏谷穴是足太阴脾的络穴,就是与足阳明胃经联络的地方。

漏谷穴对腹胀,肠鸣,尿路感染,下肢麻痹,及腹中热,心悲气逆,小腹胀急,小便不利,失精,厥气上头癫,足踝肿痛,有治疗效果。

漏谷禁灸。

漏谷穴可以针,常与足三里穴配合使用治疗腹胀肠鸣,一般直刺1~1.5寸。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倪海厦针灸学习笔记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2016.02.04立春第1课集目录一、针灸的使用时机与禁忌1、警告启示2、针灸的使用时机3、灸之用法4、针灸的禁忌5、火罐的用法6、穴位的丈量法则二、针刺方法与九针型式1、针刺入学方法2、成人与幼儿的不同3、常用的针号概念4、十二经纳天干歌5、十二经纳地支歌6、十二经井荣俞经合三、十二经络与奇经八脉简介1、十二经络简介2、任脉与督脉3、奇经八脉简介4、膀胱之募穴5、小肠之募穴6、三焦募穴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2016年2月5日《针灸大成》第2课学习心得第一章针灸的使用时机一、针灸的使用时机遇到气血大虚、重病、刚刚失血过多、病患完全没有元气的时候,刚行完房事,时机不好、运动过后、大汗后,喝酒后,体力不够,不下针。

针可以用在所有的病上面。

灸就是“久”下加一个“火”字。

用灸时就必须用艾绒。

艾有一个特性,就是向下,艾会自己找水,找到水以后烟就往上升。

当针力不足的地方,我们就会用到灸,气血大虚时,可用灸的方式处理。

1、隔姜灸,是最普遍的。

切一片姜,先戳几个洞,拿艾绒捏成金字塔状,放在生姜上面就是“一壮”。

灸时姜片不用换。

未烧完的艾丢到水里西灭掉。

灸的时候,灸单数不灸双数,艾为纯阳,取阳数。

若灸后起了水泡,就从皮肤旁边用消毒过的针刺一个小洞,把水慢按排出来。

不论是什么病,灸膏肓穴灸百壮,无所不疗。

灸到口干舌燥都没有关系。

2、隔盐灸先将青(海)盐炒熟,(精盐不能用),要等盐变温一点,凉了,在填满神阙穴(肚脐),再放艾绒上去灸。

古病人不管是寒利或热利(只要食物没有消化就是寒,热利味道会很臭),灸神阙就可以了。

3、隔蒜灸久咳时,要用蒜,放在舌上灸。

心和肺最接近,舌为心表,把舌头往外伸,灸后心脏力量加强,咳嗽就会好。

灸的用途非常广,比如被毒蛇咬伤、蝎子、蜘蛛咬伤,任何的毒物咬伤,破伤风都可以用灸。

中医病情判断原则:病退时,就会由身上往四肢走,处方及所用穴道不能改;病进时,就会由四肢往身上走,处方及穴道错了,要想怎样解决它。

病人手指头破伤风红肿,用隔蒜灸在头尾灸两壮,退到劳宫时,病就离开心脏。

还有疱疹、蛇腰、锦蛇。

第一种方法是:长这样一圈,在疱疹的头尾隔姜去灸它,反正就是把疱疹包围起来。

第二种方法是:用干棉花薄薄的一层,上面涂上凡士林,烧掉即可。

全蝎粉去药房买,你可以放到胶囊里面去,可以吃八到十颗。

所以疱疹很好治。

一般热症不用灸法。

当感冒发烧,病人已经很热了,不要灸。

流汗多的地方不灸,手掌汗比较多,也不灸。

津液很多的地方不要灸,眼睛不要灸,阴部不灸。

病人有痔疮时,已经是热了,也不能灸。

针灸有些禁忌。

歌诀:“针而勿灸灸勿针,针经为此常叮咛;庸医针灸一齐施,徒施患者炮烙刑。

” 古有名训,针就是针,炙就是灸《针灸大成》书上所说的:左病右治,右病左治。

对称治疗。

4、米粒灸把一点点的艾绒,捏成像米粒一样大。

用凡士林先涂在欲灸的穴道上,将它放在上面灸。

用在什么地方呢,如鼻窦炎、鸡眼,我们用香来点,灸三壮、五壮,就看病有多深。

灸的大原则是:痛灸到不痛止,不痛灸到痛止。

最高明的医生,就是把病治好了,又不伤病人的元气。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6日《针灸大成》第3课学习心得二、针灸急救(一)、针灸急救1、针人中:把人中分三段,取上面三分之一处下针,针要斜刺往上。

2、十宣放血:捉五个手指,一下刺完,五只指头一起挤放血。

3、足十宣放血。

4、涌泉放血。

5、百会放血。

当病人整个脸都呈红色时,就是刚中风,就在百会放血。

放血时,让病人躺下头靠床沿往下垂。

当病人清醒后,再躺好。

三、火罐的使用1、火罐也是针具。

2、火罐可以吸脓、吸淤血。

痔疮、扭伤或刺到都可以用火罐。

乳中、多汗、头部不能用火罐。

第二章针灸穴位丈量方法同身寸:三指并拢是二寸,四指并拢是三寸。

看病人的手。

大都用在四肢及经络间。

一、针刺的深浅:春夏针浅,秋冬针深。

(皮毛—肺,肌肉—脾,血脉—心脏,骨—肾脏。

)病在那定下针的深浅。

“腹深似井,背薄似饼”。

二、一般针刺入穴方法:穴位的位置:穴道一定在血管旁边或在筋和筋之间、筋和肌之间、筋与骨中间。

三、成人与幼儿的不同:成人要留针,幼儿(小于14岁)单刺。

下针时,叫病人用卧姿。

四、现代常用的针号:32是针号,数目字越大,越细,平常多用32。

也会需要28号针。

一寸半的针用得最多,通常用在肌肉、四肢、身上都可以扎。

针灸做得好是立竿见影。

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7日《针灸大成》第4课学习心得(温故)穴位:1、肌肉之间 2、肌骨之间 3、肌与筋之间 4、筋与筋之间 5、筋与骨之间一、天干歌:甲胆乙肝丙小肠,丁心戊胃己脾乡,庚属大肠辛属肺,壬属膀胱癸肾脏,三焦亦向壬中寄,心包同归入癸水。

次序不重要。

二、地支歌:肺寅大卯胃辰宫。

脾巳心午小未中,申胱酉肾心包戌,亥焦子胆丑肝通。

最主要是它的属性,就是木火土金水,五行的属性。

五行都有阴阳,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

木克土,火克金,土克水,金克木,水克火。

脏就是阴,腑就是阳。

木代表肝,心脏是火,脾脏是土,肺脏是金,水是肾脏。

中医就是物理医学,按照时间、速度、温度还有压力就可以算出来一个人是否正常,诊病治疗。

这就是中医,就是站在外面可以看到里面。

@教官-孙煜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8日《针灸大成》第5课学习心得一、地支歌:寅开肺,3-5:00;卯开大肠,5-7:00;胃开辰,7-9:00;脾脏开巳,9-11:00;心开午,11-1:00;小肠开未1-3:00;膀胱开申,3-5:00;肾脏开酉,5-7:00;心包戌,7-9:00;三焦开亥,9-11:00;胆开子,11-1:00,最后再回到肝经,一点到三点。

帮我们做诊断。

二、五行与颜色:阴阳五行木火土金水,又可分成青赤黄白黑。

肺-白-金,心-红-赤,肝-青-木,肾-水-黑,脾-黄-土。

手掌表示是肚脐以上的颜色,粉色正常。

人病了,经过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个阶段。

中医在一开始就知道了。

中医的高手在一动就晓得。

按照地支歌,最早讨论时机,当中医能掌握住时机,可以帮我们诊断、帮我们治疗、验证。

三、十二正经之井荣俞原经合穴:正经有十二条,奇经有八条。

有六阳经、六阴经,加起来共十二条。

奇经八脉有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

十二正经中,所有的阳经及所有的阴经,都会介绍到井荣俞经合。

井荣俞经合都是手不过肘,足不过膝。

任何的阴经,他的井穴通通是木,任何荣穴都是火,每一条阳经都有井荣俞经合,属性是金水木火土。

每一条经都一定要有它的络穴。

阳经比阴经多一个原穴。

每一个穴道都有属性,都有它的功能。

@教官-孙煜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9日《针灸大成》第6课学习心得一、井荣俞原经合穴:1、病在脏取井井穴通通在手指头或脚趾头的末稍。

足阳明胃经的井穴,厉兑在第二个脚趾头。

下针时,“井主心下满”,临床上,在动脉血管堵塞,针一下去,病人会感到有个人在里面扫地。

西医的动脉血管堵塞,中医的心剧烈的疼痛,针一下去,痛马上去掉,就是实症。

2、、病在时间取俞俞穴治时间的病。

凡按照时间发病的,如每天晚上十二点起来,病是发在胆经上,取胆经的俞穴。

亲人用俞穴,敌人选荣穴,比较痛。

两个穴道都有效。

3、、病变在音取经感冒,声音变了,就用经穴来治疗,每一条经都有它的经穴。

4、病在饮食取合只要有饿,就能救。

饮食不节,暴饮暴食的,还有胀满的病,我们大部分选用合穴来治疗。

5、五脏不平衡取原阳经都有原穴。

6、与四季的关系井主冬天,脏主冬,冬天的时候刺井穴。

若问题出在夏天,取俞穴。

声音主长夏。

春夏交接一个月、夏秋交接一个月,秋冬交接又一个月,冬天和春天交接又一个月,即长夏的位置。

长夏是节气在转换或季节的交换。

味道的问题治在合穴,主秋。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看得到的都是阴,阴是有形的,无形的是阳。

不违逆节气,寿命会延长,就不会生病。

二、五行:上工治未病,而不治已病。

中医阴阳五行,即按生、克来治疗病。

克就是越来越坏的意思。

肾是胃之关,胃的关口,一个人站不起来瞑眩想吐,这时中医还是先去强心脏。

心脏很好,手脚是温热的。

三、任脉:找穴道要从任、督二脉为基准。

任脉是所有阴汇积的地方,督脉是诸阳之会。

舌头顶到上颚的时候,任督二脉是通的。

任脉有二十四个穴道,任脉起会阴。

溺水下针时,让病人跪着,针下会阴用三寸长针。

针进入会阴时要对着心脏的方向。

上病下治,会阴痛时下百会治疗。

@教官-孙煜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0日《针灸大成》第7课学习心得有很多穴位可以治疗同一个病,切入的角度很多,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制宜。

我们从头到尾要有这个观念。

一、八纲:阴阳、表里、虚实、寒热。

八纲,可帮我们了解脏腑之间的关系,协助诊断,也可以治疗,也可看日后病人好了没,也可看病情是转好转坏以及预测这个病现在不治的话将来会发生什么事。

经络直走的通通为经,经与经之间的联系称为络。

二、任脉经穴:任为阴之海。

后升前降。

以任督为标杆选穴非常准。

神阙和曲骨画一条线,就是任脉,平均分成五段,实际上有四点。

往上第一段,(即腹部的寸)就叫曲骨上一寸,就是中极穴;中极再上一寸,就是关元穴;关元穴直上一寸是石门穴;石门往上一寸是阴交穴,这两个穴中间,肚脐下一寸半叫气海。

小肠的火,源头是来自心脏。

肺主肃降,把心脏的热气导入小肠。

1、曲骨穴:是治疗一般的赤白带,小便,膀胱、尿道发炎的穴位。

虚实寒热,都可以治。

(近取穴)。

“酸、麻、胀”,有这三种感觉针就可停至。

平补平泻,针扎到身体里面去以后,左转右转左转右转。

下针的周围,看到一圈粉红色就是气。

有人扎下去没有红色气很虚。

扎下去红一大圈,身体很好。

2、中极穴:是膀胱的募穴。

可灸可针,针不要太深。

募就是开口的地方。

俞募治疗法即用俞穴及募穴去治疗。

任何膀胱的问题都可用中极穴治疗。

小便太少或太多都用中极穴。

寒症多用灸。

清淡,苍白,隐隐作痛都是寒。

燥热、鲜红的、比较痛的是热。

那切脉时,寒的脉比较沉,热的脉比较洪大比较速。

像过动儿都是热症,过静儿都是寒症。

按症状开处方下穴道。

3、关元穴:是小肠的募穴。

小肠是第二个心脏,是由关元穴来管。

关元穴治疗所有腹部的病。

妇人妊娠时不下。

生精的所在。

平常保养身体男女都可以灸关元。

@教官-孙煜中医经典魔鬼特训53班-石家庄-李绍英申请签到。

2016年2月11日《针灸大成》第8课学习心得3、关元穴:痛经,灸关元、中极,因为痛是有寒。

灸了几次,双脚一热,血块就去掉了。

心脏管动脉,小肠管静脉。

小肠的热往脚上面走,所以气要往下沉到脚。

血液系统分成两个,一个上面心脏在管,而从四肢流回来的是小肠在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