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研究-7页文档资料
高考失利后的心态调整如何面对挫折和重新规划
高考失利后的心态调整如何面对挫折和重新规划高考,作为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意义非凡。
然而,不幸的是,并非每个人都能通过高考取得理想的成绩。
面对高考失利的挫折,如何进行心态调整以及重新规划人生方向成为许多考生和家长所关注的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高考失利后的心态调整和重新规划,帮助受挫的学生重新找到自信并寻找新的发展机会。
一、接受挫折,释放情绪面对高考失利的打击,很多学生很可能陷入情绪低落的状态。
首先,我们要理解失利是正常的一部分,虽然令人失望,但并非世界末日。
接受挫折的第一步是释放情绪,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心理辅导师的交流来倾诉内心的苦闷,让负面情绪得到排泄。
二、正视现实,接受失败失利发生后,我们需要正视现实,并接受自己没能取得理想成绩的事实。
这并不意味着放弃追求梦想,而是要理性思考失败原因,并从中吸取教训。
不要抱怨命运的不公,而是反思自身的不足之处。
只有真正认识到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我们才能为未来的规划做好准备。
三、寻找内外部支持在面对挫折时,积极寻找内外部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内部支持可以来自家人、朋友、老师等,他们能够给予你情感上的鼓励和支持。
外部支持则包括各类心理咨询服务,如心理咨询师或心理课程等。
通过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你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情绪和思维,找到应对挫折的更多可能性。
四、重新规划,树立新目标挫折带来的是机遇,而非终点。
面对失利,我们应该重新规划自己的人生目标,并确立新的目标和方向。
可以通过思考自己的兴趣、特长和优势,并结合社会需求来寻找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
这个过程可能需要时间和思考,但是只要有了明确的目标,我们就能为之努力奋斗,实现新的成就。
五、制定实施计划,付诸行动重新规划之后,我们需要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并将其付诸行动。
计划的制定要考虑到现实条件和能力状况,分步骤地设定目标,并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
同时,我们还需要根据计划的安排,积极地行动起来,不断努力,逐步实现自己的目标。
高考落榜考生的心理调适
龙源期刊网 高考落榜考生的心理调适作者:王燕来源:《科教新报》2018年第27期考生案例小文把自己鎖在房间不愿意见任何人,一整日,她都呆呆地看着电脑屏幕上自己的高考成绩,大脑一片空白,眼泪不停地往下掉。
平时在班上名列前茅的她,高考居然落榜了,连她最有把握的英语也只有一百零几分。
一想到平时比自己成绩差的同学都上了一本,她就心乱如麻,伤痛不已。
她既不甘心又很难过,她不敢面对对她寄予厚望的父母,也不敢面对昔日的老师和同学,更不敢去想自己的未来,她觉得自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
案例分析每年高考放榜都会出现“几家欢喜几家愁”的状况,像小文这类平时成绩优异,高考发挥失常的落榜考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
案例中的小文表现出来的主要心理问题有三点:一、认识偏差。
把高考成绩当作衡量成功的唯一标准,认为自己考得不好就是个彻底的失败者,片面的自我否定让她陷入自暴自弃、自责自罪的泥潭。
二、自卑心理。
成绩好是小文建立学习信心的重要依据,当高考发挥失利,优势科目的优势不再明显时,内心中认为自己不如他人的自卑感就更为强烈。
三、落差心理。
从学习的佼佼者变成高考的落榜者,再加上平时成绩比自己差的同学都比自己考得好,这种鲜明的对比更加令人心灰意冷。
正视考试结果,客观认识高考。
高考成绩已成事实,与其消极回避不如积极应对。
高考不是人生的终点,更不是人生的制胜点,高考考得好不代表未来的人生可以一劳永逸,高考落榜了也并不意味着过去的学习一文不值。
在高考备考过程中,学习方法的掌握、思维习惯的养成、坚强意志的培养都将是你未来人生的宝贵财富。
合理宣泄情绪,重新接纳自我。
像小文这类落榜考生可以通过运动、倾诉、转移注意力等方式排解因落榜带来的负面情绪,帮助自己尽快走出情绪的低谷。
其实,挫折和考验是重新进行自我定位、调整自我认知的有利时机。
总结经验教训,寻找发展方向。
淡化考试结果,聚焦学习过程,静下心来仔细分析高考失利的原因,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同时,考生和家长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高考不是人生的唯一出路,落榜考生更需要有目的地进行生涯规划,找到人生前进的方向。
高考落榜生该怎么调整心理心态
高考落榜生该怎么调整心理心态2023高考落榜生该怎么调整心理心态落榜生的心理调整关键在于平衡自己的心态和重塑自信心。
高考落榜生首先要学会接受,并且坦然面对,让自己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试着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待高考:错失了上大学的机会,并不见得人生自此就是灰色的,也并不意味着自己从此以后就是一个失败者。
上大学不是唯一的成才之路,在今后的人生里,落榜生同样有很多的机会可以重新胜出。
高考落榜生需要明白:读书不是为了考试,也不是为了上大学。
读书最大的意义在于学会思考的方式,学会如何处理事情,所以没有考上大学,并不意味着你的寒窗苦读白费了。
读完高中其实就是一种成长。
一个人是否能成才,并不是单看学历有多高,而是要看其能为社会做什么,能否实现自我价值。
想成为人才就需要认知能力、操作能力、人际交往能力三者的综合发展,而这些能力其实在社会中都可以获得,尤其是操作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更容易在社会中得到发展与提高。
高中毕业后,我们已经学习了很多知识,千万不要认为高中毕业就是个“没文化”的人。
其实,我们高中毕业时的知识量,已经足够让我们在某个领域去很好地发展自己。
高考心理快速有效调整方法一、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自信不一定让你成功,但丢失信心一定导致失败。
在高考前夕,如果没有信心会导致考生心理混乱,影响自己的实力发挥。
所以,考生要乐观向上,每天都带着信心起床。
首先要给自己一个明确的目标定位,这个目标不要超过自己的实力,然后向所确立的目标进取。
其次,不要在冲刺阶段过多责备自己的不足,因为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要善于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优势,给自己在临考前树立自信。
最后,心态不好时要不断进行自我激励,增强自己的信心。
当然,信心是建立在考试实力基础上的。
因此,加强复习,提高实力才是强化信心的重要举措。
二、把积极情绪调动起来家庭和社会对考生考试的过分关注,都会使考生产生心理压力。
放松有助于缓解情绪。
所以,考生要学会优化情绪,调节心态,正确地对待外来的压力,不与他人攀比,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把考试看成是一种挑战,有助于自己轻装上阵。
高考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
高考复读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对策每年高考战场的“硝烟”已经散尽,考生中有“拼杀”的胜利者,跨入了大学的校门,也必然有一批战场“失利者”,要面临着再次的人生选择。
这是一批为数不少的高考落榜生。
就以2006年高考为例:2006年共有880万学生参加高考,实际全国专本科录取率60.23% (本科29.55% 专科30.68% ),录取本专科530万(本科260万专科270万),其中这落榜的350万考生大军中有一大部分(约70%)要再次回到学校,再加上放弃了不理想学校的中榜者,全国约有300万高考复读生。
所以,研究高考复读生心理问题和对策很有现实意义。
在高考复读班中如何科学地、卓有成效地做好他们的管理工作,使他们在一年的时间内通过认真学习,实现进入理想大学继续深造的愿望,是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任务。
班级是教学的最基层组织,学校几乎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的。
作为班集体管理者和领导者的班主任工作则显得尤为重要。
教学活动是双边活动,通过老师认真的教,学生努力学的互动关系以实现最佳的教学效果。
对于正常进入初、高中的在校生来说,教师按照教学大纲实施课堂教学,学生与之相配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应该不是问题。
但对于高考落榜的复读生来说,却不仅仅是单纯的教与学的问题。
首要的问题是解决学生的心态问题,因为态度决定一切。
作为复读生的班主任,首先要研究学生心理,知道学生想什么,他们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只有了解学生的心理,思想工作才能做到“对症下药”。
回顾这两年在高考复读班遇到的许多问题,特别是06届、07届学生不一样,但在同时期出现相同的心理问题,说明这些心理问题具有普遍性、阶段性等。
笔者就以时间为线,把各阶段学生的心理问题及其表现和解决方法与大家共同探讨。
第一阶段发生时间:从高考落榜到决定复读,大体7月初到8月底心理问题:心理动荡彷徨症状及危害:许多学生拿到一个不理想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或者没有通知书,就会发出同样的感慨“复读,还是不复读,这是个问题!是一个很头痛的问题!”这种心理动荡严重影响学生前期复读的心态及复读效果,会出现“人在教室,心不知在哪”的情况。
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态度与自我调整
高考失利后的学习态度与自我调整高考是每个中国学生教育生涯中的一次关键考试,它决定了学生未来的学习和职业发展方向。
然而,有一部分学生在高考中遭遇失利,他们可能无法进入心仪的大学或者无法被自己期望的高校录取。
这样的失利对学生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但重要的是学生能够积极调整自己的学习态度,并为未来做出合适的规划和准备。
首先,失利后的学生应该接受自己的失败并面对现实。
每个人都会有失败的时刻,这是人生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抱怨和埋怨不会改变已经发生的事情,而是浪费了时间和精力。
相反,学生应该正视失败,并且相信自己有能力从中吸取教训和经验,迎接未来的挑战。
其次,学生需要审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高考失利可能是由于学习态度和方法存在问题所致。
学生需要反思自己在备考过程中是否投入了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是否制定了合理的学习计划,是否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
通过总结经验教训,学生可以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且制定出更为科学和高效的学习计划,为下一次的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此外,学生还应该保持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
失利并不代表一切都结束了,相反,它给了学生重新思考和前行的机会。
学生要相信自己的潜力和能力,相信自己可以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和表现。
通过积极的心态和乐观的态度,学生能够更好地克服挫折,重拾自信,并取得更好的成绩。
另外,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对于学生的调整和进步至关重要。
在学生失利后,家长和老师应该首先给予学生足够的理解和安慰,帮助他们渡过难过和失落的阶段。
同时,他们也需要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失败,鼓励他们寻求帮助和支持,为自己制定新的目标,并努力追求成功。
家长和老师的支持和鼓励能够让学生感受到他们并不孤单,而是被人关心和关爱的。
最后,学生应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和成长的途径。
高考失利并不意味着没有其他出路,学生可以选择其他学习途径或者职业方向。
例如,他们可以报考其他院校的招生考试,选择自考或者成人高考的方式继续深造。
高考失利后的心理调适与未来规划
高考失利后的心理调适与未来规划在人生的道路上,高考被普遍看作是一次重要的分水岭。
对于那些未能取得理想结果的学生来说,失利可能会给他们的心理健康带来一定的冲击。
然而,如何进行心理调适,以及如何规划未来,都是他们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高考失利后的心理调适和未来规划的重要性,并提供一些建议。
一、失利带来的心理压力高考失利带来的心理压力常常是巨大的。
从小学到高中,学生们都被灌输着高考的重要性,为之奋斗了多年。
然而,当结果不符合预期时,他们可能会感到失望、绝望甚至自责。
这些负面情绪可能会对他们的心理健康产生长期的影响。
心理健康调适对于重塑自信和面对未来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生们调适心理的方法:1. 接受失利:首先,学生需要接受失利的事实,并理解高考只是他们人生道路上的一站。
接受失败并不意味着放弃,而是意味着学会从失败中汲取经验教训。
2. 表达情感:学生们可以通过与家人、朋友或心理咨询师交流来表达他们的情感。
倾诉不仅能缓解压力,还可以获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
3. 培养兴趣爱好:学生们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分散注意力和释放压力。
参加体育活动、学习音乐或画画等都是良好的方式,还可以帮助他们发现新的潜能和兴趣。
二、未来规划的重要性失利并不意味着结束,相反,它是一个重新开始的机会。
重新规划未来对于学生们能够重新找到方向和动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些帮助学生们规划未来的方法:1. 确定目标:学生们应该为自己设定明确的目标。
无论是进入其他大学、参加其他考试还是选择职业道路,明确的目标可以帮助他们重新集中注意力并为自己制定计划。
2. 寻求帮助:学生们可以寻求老师、家长或拥有相关经验的人的意见和建议。
他们的建议和支持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自己,并为未来的发展提供指导。
3. 不急于行动:在失利后,学生们可能会感到迫切需要做出决策。
然而,他们应该给自己一些时间,冷静地思考并做出明智的选择。
4. 多元化规划:学生们应该意识到人生道路是多样化的。
《高中学生考试心理心因性分析及对策》研究报告
高中学生考试心理心因性分析及对策福建泉州第一中学黄发森考试作为选拔人才、评价教学效果、指导升学就业的手段和工具,在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每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无数次考试,频繁考试已成为高中生学习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试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学生的前途,已成为学生家长、师生、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了解高中生的考试心理,帮助他们正确对待和处理,并顺利通过考试,是关系高中生身心健康的大事,也是教育工作者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
本课题研究主要从高中学生考试心理问卷调查着手,对考试焦虑成因进行分析、阐述过度焦虑的危害,由此提出考试焦虑的自我调控方法和手段。
b5E2RGbCAP一、高中生考试心理的问卷调查与结果分析这次问卷调查主要包括考试心理的调查与分析,问卷中涉及高中生的考试前、考试中及考试后心理活动。
我们对被试对问卷中每题选A项(即“经常是”答案的情况进行统计,结果见附表1),从中对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的大体情况有所了解。
plEanqFDPw1、高中生考试心理水平在发展着考试心理水平,高一到高二发展较慢,提高较小,某些方面高二还有所下降;高三比高一提高较快。
2、省一级达标校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水平明显优于一般中学高中生两类中学高中生在“能否深入参与班级的讨论”方面没有差异;“在逐字记忆某些公式”、“对简答题, 是否须知出题可行性” 、“是否先答完那些比较简单的题目” 、“是否改正自己错误”项目一般中学学生比一级达标校学生高,其他22 项都是重点中学明显优于一般中学。
这就说明,要使学生学习好,考试好,必须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其中主要包括考试心理素质。
但是我们在调查中也看到,重点中学的学生考试心理发展水平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DXDiTa9E3d3、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在27 道题中超过50%以上人选A 项的只有12 项。
其余50%以下的人选A 项。
此外在全部选项中只有0.48%的学生属于优等者,其余绝大部分高中生考试心理发展水平属于良或差,整体水平不高。
高考失利调研报告模板(3篇)
第1篇一、报告标题高考失利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调研报告二、报告摘要本报告通过对高考失利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调研,分析了其影响因素,旨在为教育工作者、家长和学生提供参考,帮助高考失利学生走出困境,重拾信心,迎接未来的挑战。
三、调研背景近年来,高考失利的学生越来越多,他们面临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社会压力。
为了深入了解高考失利学生的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本报告进行了深入的调研。
四、调研方法1. 问卷调查: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对高考失利学生进行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调研。
2. 访谈:对部分高考失利学生进行深入访谈,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和感受。
3. 文献综述:查阅相关文献,分析国内外关于高考失利学生心理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研究成果。
五、调研结果与分析(一)心理状况1. 焦虑情绪:大部分高考失利学生存在焦虑情绪,表现为紧张、不安、担忧等。
2. 抑郁情绪:部分高考失利学生存在抑郁情绪,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减退、睡眠障碍等。
3. 自卑心理:高考失利导致部分学生产生自卑心理,表现为自我价值感降低、自信心不足等。
4. 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的关联:焦虑情绪与抑郁情绪在高考失利学生中呈正相关,即焦虑情绪越严重,抑郁情绪越明显。
(二)影响因素1. 家庭因素:家庭教育方式、家庭氛围、家庭经济状况等对高考失利学生的心理状况有较大影响。
2. 学校因素:学校教育理念、教学方法、校园环境等对高考失利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影响。
3. 个人因素:性格特点、心理素质、学习习惯等对高考失利学生的心理状况有直接影响。
4. 社会因素:社会舆论、就业压力、人际关系等对高考失利学生的心理状况有一定影响。
六、对策与建议(一)家庭方面1. 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
2. 改变教育观念,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 提供适当的经济支持,减轻学生的经济压力。
(二)学校方面1.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2. 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3. 创设良好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高考失利后的心理疏导与重建
高考失利后的心理疏导与重建高考是每个学生人生中的重要时刻,决定着他们未来的发展方向。
然而,不幸的是,并非每个学生都能取得理想的成绩。
面对高考失利的打击,学生常常陷入心理困境。
本文将探讨高考失利后的心理疏导与重建,帮助学生走出困境,重新找到前进的动力。
1. 正视自己的情绪在高考失利后,学生往往会感到沮丧、焦虑或无助。
此时,他们应该正视自己的情绪,不要压抑或逃避。
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允许自己宣泄情绪,可以通过哭泣、打字、写日记等方式来释放内心的压力。
正视并接纳这些负面情绪,可以帮助学生逐渐放下心理包袱。
2. 寻求支持和理解高考失利后,谈论自己的感受和困惑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可以与家人、朋友或老师倾诉心声,寻求他们的支持和理解。
他们可以提供情感上的安慰,分享类似的经历,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建议。
这些支持和理解将为学生提供内心的安慰和支撑,帮助他们重新建立自信。
3. 反思与总结经验在面对高考失利时,学生应该积极反思和总结经验教训。
他们可以思考自己高考失败的原因,并找到不足之处。
这不是为了自责或自卑,而是为了从中汲取教训,为今后的发展做好准备。
通过分析错误和不足,学生可以找到改进的方向,为今后的努力定下新目标。
4. 接纳失败是成功的一部分失败是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
学生在高考失利后,应该学会接受失败,并理解失败并不意味着无法成功。
失败是成长和进步的机会,只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和坚持不懈的努力,学生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重要的是学会从失败中汲取力量,不放弃自己的梦想。
5. 制定新的计划和目标高考失利后,学生需要制定新的计划和目标。
重新定位自己的人生方向,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优势进行规划。
学生可以寻找其他途径来实现自己的目标,如参加自主招生、专升本、职业技能培训等。
制定明确的目标和计划,可以帮助学生重建信心,找到前进的动力。
6. 培养兴趣爱好和身心健康高考失利后,学生可以通过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增强快乐感和自我满足感。
高考落榜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考试在⾼考考前考后的⼼理状态都不容忽视,有很多家长通常只关注考⽣⾼考前的⼼理状态,殊不知考后的⼼理状态更应关⼼。
尤其是对于⾼考落榜⽣来说,极其容易出现⼀些⼼理问题,对任何事情都丧失了兴趣。
觉得没达到⾃⼰的预期⽬标,⼼理会产⽣巨⼤的落差感。
下⾯⾼三⽹⼩编针对⾼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提了⼏点应对措施,供参考。
点击查看:⾼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调节⾼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应对措施⼀⾼考落榜⽣⾸先要学会坦然⾯对接受,不让⾼考成绩束缚⾃⼰,正所谓“条条⼤路通罗马”,360⾏,⾏⾏出状元。
⾼考落榜,只能说明你不适合⾛“考试”这条路,⼈⽣中还有很多条路是可以选择的,读书只是⼈⽣过程的⼀个经历,不要太在乎。
⾼中毕业时的知识量,已经⾜够让我们在某个领域去很好地发展⾃⼰。
⾼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应对措施⼆⾯对⾼考落榜,个别家长似乎⽐孩⼦更⽆法接受现实,⽐孩⼦更加沮丧,甚⾄还责骂孩⼦,这⽆疑是在孩⼦的伤⼝上撒盐。
在这个阶段家长⾸先要⼼态,应明⽩孩⼦的⾝⼼健康⽐⾃⼰的⾯⼦更重要。
家长⼀定要让孩⼦从⾃⼰的⾔⾏中体会到成败并⾮只此⼀举,尽量淡化落榜对⽗母产⽣的影响,减轻孩⼦的⼼理压⼒,让家⾥恢复健康向上的⽣活⽓息。
因为后悔、抱怨于事⽆补,只能增加⼼理负担,致使⼀家⼈沉浸在消极的情绪之中,⽆⼒⾯对问题、寻找解决办法。
⾼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应对措施三在当前社会环境下,⾼考的成败⼏乎决定着⼀个学⽣今后的⼈⽣⾛向。
学⽣从⼩接受的教育使他们形成⼀种错误的观念,认为考上⼤学就是成功者,反之就是失败者。
每⼀个参加⾼考的学⽣⼗⼏年如⼀⽇,早起晚睡,争分夺秒,勤学苦练,希望迈进理想的⼤学。
当⾼考落榜后,情绪跌⾄低⾕,⼀蹶不振。
这是典型的⾃我放弃,⾼考不是⼈⽣的全部,考⽣应该在到适合⾃⼰的路,更好的实现⼈⽣价值,证明⾼考不是唯⼀的路。
以上是⾼考落榜⽣常见的⼼理问题及如何应对,有⾼三⽹⼩编收集整理,更多⾼考后⼼理问题调节请关注⾼三⽹。
考试失利心理辅导
考试失利心理辅导近期,学校举行了一场期末考试。
然而,我却在考试中表现不佳,获得了一个不尽如意的成绩。
这使我感到自己信心受挫,情绪低落,并且对未来的学习产生了疑虑。
在这种情况下,寻求一些心理辅导可能会帮助我重新恢复自信并找回正确的学习动力。
接下来的文章将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将探讨考试失利给人带来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第二部分将介绍心理辅导可能采取的方法以帮助应对这种状况。
一、考试失利造成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1. 自信心受挫当我们得到一个不如预期的成绩时,很容易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和价值。
这种怀疑会削弱我们之前建立起来的自信心,并且影响我们对未来学习或者职业发展的信心。
2. 情绪低落考试失败常常伴随着消极情绪,例如沮丧、愤怒、失望等等。
这些负面情绪会给我们带来心理负担,干扰我们的日常生活,并可能影响到我们对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3. 学习焦虑考试失利还可能引发对未来考试的焦虑。
一旦产生这种焦虑,我们很难专注于现在的学习任务,而过多地担心将来会再次面临失败。
这种焦虑状态会给学习带来额外的压力,使然我们感到困惑和不安。
二、心理辅导在应对考试失利中的作用1. 接受情绪并寻求支持首先,当面临考试失利时,我们需要接受自己内心的情绪,并意识到这是正常反应之一。
与家人、朋友或者校园辅导员谈话是一个好的方式去释放内心紧张并获得客观意见和支持。
他们能够提供鼓励和建议,让你从消极情绪中走出来。
2. 分析失败原因并制定行动计划接下来,在通过与他人交流后,你可以开始分析失败的原因,并制定行动计划以弥补不足。
查看错题回顾错误答案、找出自己知识储备上存在的问题等等是非常有价值的。
明确了问题所在,你可以制定一个具体的学习计划,并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克服困难。
3. 调整学习方法并建立效果反馈机制失利可能说明我们之前的学习方法不够有效。
通过与辅导老师或同学进行交流,了解他们成功的学习方法,并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学习中去。
此外,建立一个效果反馈机制也会对你产生积极影响。
考试失利后的心理调整
考试失利后的心理调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直到全社会如此呼吁素质教育的今天,考试,还是学校生活的重头戏,而分数的高低则不可避免地决定了老师、学生、家长的喜怒哀乐。
因此,参加了比较重大的考试尤其是期中考试之后,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辉出现不良的心理反应,这些不良的心理反应不仅会使学生内心不安,影响他们正常的生活,还会影响他们的自信心,减少他们以后学习的动力;甚至还会使一些学生发生心理疾患,影响他们一生的正常发展。
那么,及时地发现问题正确分析这些不良心理,并及时拿出调整措施,是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和有合理性教育的必要前提。
一、盲目乐观心理每次考试之后,总有一些学生自我感觉良好。
不论谁询问他(她)考得如何,他(她)都会喜滋滋地告诉你"还行",我就经常遇到这样的学生。
考试,我还真相信了他们的话。
后来发现,远不是那么回事。
而对于学生来说,如果他(她)认为自己考得很好,而真实的成绩公布之后,自己的成绩和别人相比显得较低,或低于自己原来的估计,此时学生的内心就会经历严重的心理挫折,原来乐观的心理就会被失败、痛苦、内疚所代替。
这种痛苦的体验会使心理承受力低的学生失去自信心,产生自卑感,也会使学生心境处于消极的状态。
仅我班的丛××同学为例,在期中考试前,应该说他比从前学习刻苦了,考试结束他对家长说:"超长常发挥,肯定比上学期期末成绩好",家长也满怀希望地等待着。
结果成绩公布后,还是"外甥打灯笼--照舅(旧)",家长数落,同学白眼,自己沮丧,丛××思绪万千,"剪不断,理还乱",跑来眼泪婆娑,困惑的诉说;"为什么成绩和原来想象的相去甚远"???"今后怎么办"???,这种消极的作用越明显。
既然盲目乐观心理的危害这样大,我们就得适时地帮助学生加以调整。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探讨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探讨作为中国高考制度下的残酷竞争,高考失利生的数量总是不可避免的存在。
在社会上,高考失利生往往被贴上“失败者”的标签,被认为是无能无力、不努力的一群人。
但是,在学校认同视角下,我们应该更加关注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首先,高考失利生面临着“身份认同”方面的挑战。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高考被赋予了极高的意义,高考成绩也成为了评判一个人能否成功的重要标志。
因此,当学生考试不理想,尤其是未能获得进入重点大学的机会时,这些学生往往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受到了质疑、失去了自信心,严重时还可能产生自我否定、抑郁甚至自杀等极端现象。
其次,高考失利生还可能面临着社交关系的问题。
由于高考成绩和大学录取率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前途发展,因此,学校和家庭中的许多人都会对学生的高考成绩作出高度关注,大量的社会资源也会集中在成绩优秀的学生身上。
而高考失利生则可能面临着来自家人、同班同学以及社会的压力,甚至可能被孤立、排挤、嘲讽。
最后,高考失利生的行为也会发生变化。
由于无法达到自身的期望,高考失利生可能会表现出消极、抵触、逆反心理,包括对学校、教师和家长不满,以及对学习和生活的抵触感。
他们可能也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以及和同学开展社交活动,这进一步加大了他们与社会和学校的隔离感。
那么,学校应该如何帮助高考失利生走出困境呢?一方面,学校可以在学术和心理方面对学生进行全面素质教育。
在学术方面,学校不应该只注重考试成绩的评定,而应该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兴趣爱好,并给予相应的指导和支持。
在心理方面,学校可以开设相关课程,如心理辅导、个人成长及自我探索等,扩大学生知识面和视野,让他们认识到自己在成功的道路上成功不是唯一标准。
另一方面,学校可以采取措施帮助高考失利生建立更好的社会关系。
学校可以开设课外活动或赛事,帮助学生展示自己的优势,增强社交能力。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探讨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探讨高考是每个考生生命中的重要时刻,无论是积极备考还是无心应考,都会对未来产生重要影响,因为高考决定了每个人的大学教育和未来的职业发展。
对于高考失利生来说,这一事件对于他们的心理和行为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特别是在学校认同视角下。
学校认同是指个体与社会群体之间产生的认同感。
学校认同视角下的高考失利生往往会面临从学校群体中被排斥的情况,这种排斥会加剧他们的失落感和挫败感。
这些学生通常会因为认为自己低人一等而感到自卑和内疚,这些情绪可能会让他们陷入长期的抑郁中。
除了心理上的影响,高考失利生还可能会在其行为上表现出某些特定的特征。
其中,最常见的反应可能就是逃避或否认情况。
他们可能会试图忘记自己的失败,或者把自己从学校群体中隔离出去,以避免失败所带来的痛苦。
离开学校的逃避策略可能带来麻烦,对这些学生的未来也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他们可能会放弃追求自己的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或者选择放弃与同龄人建立联系。
同样,他们也可能失去在校园中人际交往的机会,从而错过了与同侪建立联系的机会。
因此,在学校认同视角下面对这些学生的困境,需要人们更加关注和关心。
如果这些高考失利生想要克服自己的压抑和抑郁症状,那么正确的支持和处理方式十分重要。
第一步通常就是帮助他们学会面对现实,了解他们的情况,了解他们的感受。
这需要耐心和同情心,而校方、教师、心理医生和家长都应该负起类似的责任,来帮助这些学生应对失败。
除此之外,聆听心灵的感受和情感的表达也是必要的。
在面对高考失利生时,应该帮助他们重建自信和自尊,以及帮助他们更好地挖掘潜力。
这需要相应的指导和支持,特别是有关个体的优点、天赋和利益。
高考失利生可能会在其他领域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就应该注意这些领域,为这些学生提供支持。
另外,我们还应该帮助他们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这些关系能够帮助他们减轻负担并寻求肯定和理解。
在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需要得到适当的支持和关注,这样才能成功克服挫败感和内向倾向,从而迎接新的挑战和新的生活。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研究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研究作者:蔡云晨来源:《现代交际》2017年第20期摘要:高考失利学生是指高中平时成绩较好,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报考失误以及高分低录等原因未被录取到理想院校或专业的学生。
进入大学后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他们往往会产生迷惘、愧疚、自卑、失落等心理障碍问题,甚至会出现否定自我价值、逃避与家人相处、疏远与朋友关系等极端行为。
针对高考失利生的心理问题和异化行为表现,可以从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加强校风学风建设、打造良好大学形象和创新心理健康教育等四个方面培育学校认同感,以此帮助他们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
关键词:学校认同大学生高考失利心理问题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7)20-0023-02相较于无求学机会的高考落榜生而言,高考失利学生是指高中平时成绩较好,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报考失误以及高分低录等原因未被录取到理想院校或专业的学生。
他们带着消极情绪进入大学,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如果这一原本优秀群体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调适和引导,不仅是对“优势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校园和谐环境的威胁。
如何让此类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校认同具体指大学生对所属学校学生身份的知悉、情感上的接纳,而且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状态、情感体验、评价方式做出相应的外在行为表现。
对于进入大学的高考失利生而言,这类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学校认识上的冲突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会出现对现有高校身份的排斥,设法去避开这一社会角色。
培养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提高自信、自尊和责任感,并且认同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相处和校园课余生活等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1]一、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困境及异化行为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是高考失利生刻骨铭心的痛,懊恼、自责、沮丧等消极情绪都会涌上心头,不少进入非理想院校的大学生会一直徘徊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由于对现处高校的不认同,进而产生迷惘、愧疚、自卑、失落等心理情绪。
高考失利的心理原因探究
作者: 王法贵
出版物刊名: 心理学探新
页码: 61-64页
主题词: 心理需求 考生 高考前 平时考试 心理负荷 心理学 心理疲劳 最高目标 心理状态 心理原因
摘要: <正> 一年一度的高考,常常有一些本来希望较大的考生因下述某种或几种心理原因而影响了其正常水平的发挥,结果名落孙山,留下了长长的憾叹和人们的惋惜声。
其一、心理需求过高考生都有欲使其考分达到或者超过某大学录取分数线的心理需求。
他们在考试之前,内心预先估计自己所能达到的最高目标,然后尽全力向此目标努力。
有些考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掌握得较好,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不错,因此往往容易用放大镜反射自己,过于乐观地预估自己在高考中的地位,以为考大学是十拿九稳,从而产生过高的心理需求,有“不夺魁则无颜见江东父老”之恐。
心理学认为,人的各种活功都是由一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校认同视角下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及行为研究相较于无求学机会的高考落榜生而言,高考失利学生是指高中平时成绩较好,但由于高考发挥失常、高考志愿报考失误以及高分低录等原因未被录取到理想院校或专业的学生。
他们带着消极情绪进入大学,面对现实与理想的差距时,往往会产生心理障碍,甚至会出现一些极端行为。
如果这一原本优秀群体的心理问题不能得到调适和引导,不仅是对“优势资源”的浪费,也是对校园和谐环境的威胁。
如何让此类学生走出高考失利的阴影、顺利度过大学四年,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学校认同具体指大学生对所属学校学生身份的知悉、情感上的接纳,而且会根据自身的认知状态、情感体验、评价方式做出相应的外在行为表现。
对于进入大学的高考失利生而言,这类学生群体的学校认同程度相对较低,他们对学校认识上的冲突来源于理想与现实的偏差,会出现对现有高校身份的排斥,设法去避开这一社会角色。
培养大学生的学校认同感有助于增强他们对学校环境的适应,提高自信、自尊和责任感,并且认同程度的高低对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人际关系相处和校园课余生活等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
[1]
一、高考失利生的心理困境及异化行为
与理想院校擦肩而过是高考失利生刻骨铭心的痛,懊恼、自责、沮丧等消极情绪都会涌上心头,不少进入非理想院校的大学生会一直徘徊在痛苦中不能自拔,由于对现处高校的不认同,进而产生迷惘、愧疚、自卑、失落等心理情绪。
(一)心理迷惘,否定自我的价值
中国学生一直接受的是成功教育,持有一种考上大学就是成功者,反之就是失败者的错误观念。
加之当代现实社会中劳动人事制度,大部分学生将考上本科大学作为唯一目标,坚信“一卷定终身”。
能考上心目中的理想大学固然是人之所愿,但并非人人都能实现,当高考分数达不到理想院校录取线时,难免产生失望、沮丧情绪。
特别是一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的学生,很容易否定自己过去取得的成绩,觉得大学生活跟想象中的相差甚远,便会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开始出现迟到早退、旷课、消极应考等非常态行为。
他们一方面不愿意面对现实,另一方面面对越来越差的专业学习成绩,在不断否定自己的恶性循环中,更觉得未来一片茫然。
与高中他人眼中的优秀自我相比,大学中的他们时常被妄自菲薄、悲观、失望等消极情绪困扰。
在这样的现实状态下,个别意志脆弱者甚至会产生悲观厌世的念头,觉得人生都不再有意义,从而选择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二)心理愧疚,逃避与家人的相处
在激烈的升学竞争中,期盼子女“成龙变凤”的父母们,为了保证孩子能够顺利考取高层次大学,对于子女在生活、学习和思想等方面的需求,他们几乎是有求必应,费尽心血地给予全方位服务。
然而并不是每个家庭都能承担如此大的经济负担,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家庭,从孩子上学开始,父母便一直省吃俭用地供子女上学,将所有的希望放在子女的“金榜题名”上。
然而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面对子女高考失利的局面,父母为了不刺激子女的情绪,他们沉默不语,但不经意溢于言表的失望之情,往往会让高考失利生内心感到愧疚,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煎熬中,因此背起沉重的心理负担。
尤其是身在农村的考生,他们进入大学后,不愿和家人过
多联系,也不敢经常回家,怀有一种无颜以对江东父老的心态。
这类学生在大学期间利用节假日去兼职,不仅为了生活开支,也是为了躲避与家人的相处,长此以往,与家人的关系渐渐僵化。
(三)心理自卑,疏远与朋友的关系
一项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人们的压力往往是从同伴群体中感知到的,对某个人造成压力的并不是原先境遇比自己好的人,而是原先?于同一水平或低于自己水平的人,这类同伴带给个人的压力才是最大的。
高中时期,平时成绩处于前茅的学生对自己的前途充满了信心。
高考中,很多原本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因为考试失误,无缘重点大学,当看到平时成绩和差不多或差一点的同学们都考上了重点大学,高考前与同学站在同一起跑线的平等感荡然无存,产生了强烈的自卑感。
进入大学后,面对那些录取到名校的昔日同学,自惭形秽,认为自己这辈子已经注定失败,从此封闭自己,羞于见人,不再与高中同学联系,进而变得郁郁寡欢,很容易导致人际交往和人格障碍。
二、高考失利生学校认同感的培育与构建
针对高考失利生的心理问题和异化行为表现,高校可以有目的、有意识地培育对学校的认同感,通过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教育实践活动,将不同性格的学生引导到对高校价值理念的认同和情感的依附上,以此来增强高考失利生对现处高校的归属感、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开展新生入学教育,引导学生适应大学生活
作为高校的特殊群体,高考失利生从中学到大学,心理还不成熟,思想也不稳定,新生入学教育效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今后四年的生活和
学习。
作为高校教育活动中一项重要组成部分,认同教育在新生教育方面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不仅能塑造完整的人格,更能激发新生的创造力。
对于高考失利生而言,很多人是迷茫、自卑的,最为重要的是积极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尽可能快地找准大学目标,明白目前处境中的自己的兴趣和追求,如何一步步地去实现。
例如,高校可以建立“朋辈帮扶”体系,发挥榜样引领、典型育人的作用,让高考失利生看到校友和同学的成功,以此鼓舞他们向榜样学习,从而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进而恢复斗志。
同时,高校应重视高考失利生的真实需求和感受,采取形式多样的高质量的课外活动,帮助他们学会独立、增加社会经验。
例如,通过组织各种社团文艺活动、院校社交活动、志愿服务活动等,积极引导同学间的交流,增进不同专业和不同年级群体间的交往,从而让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同步发展,提高对学校的认同感。
(二)加强校风和学风建设,提高学生专业学习兴趣
影响高考失利生学校认同感高低程度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为关键的是教育质量,这也是学校生命力所在。
[2]大学是培养人才的摇篮,只有培养出的学生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可,高校才会得到大学生的普遍认同。
增强高考失利生的学校认同感,必须不断提高办学水平,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
一所大学,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建设上,教师的作用很重要。
优秀的教师不仅能将知识教授给学生,还能帮助学生规划职业生涯、指导人生,帮助他们尽快成长,而且教师的治学态度和行为也会对学生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既要切实提高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也要注重师德师风的建设。
除此之外,要提高学生的专业满意程度。
专业是大学生成
长和成才的载体,只有加强专业的软、硬件建设,注重学生专业技能的课外实践训练,打造具有竞争力和知名度的特色专业,才能让学生认识到本专业的社会重要意义和发展前景,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
(三)打造良好大学形象,培养学生情感依赖度
良好的大学形象是学生认同感产生的前提和基础,对学校认同的构建和培育具有重要影响。
[3]一所知名高校的背后,总有一种代表其精神的形象存在,这种形象以学校价值观念为核心,是由规章制度、物质环境和文化传统等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从此角度而言,学校认同是指大学生对其大学形象的认同和接受,并逐步产生的归属感。
学校认同并不是伴随每一位大学生进入高校后就有的,而是在今后的校园学习和生活中不断感知并产生的,这便要求我们在学生入校之初就对学校历史、发展前景、专业概况等进行充分翔实的介绍,让高考失利生对学校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印象,促进其积?O的学校认同产生。
同时,高校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构建学生参与管理和决策的平台。
“90后”是一个自我主体意识强烈的群体,只有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在校园中的主体地位,才能使其产生强烈的责任感和归属感。
例如,校区规划、宿舍分配、校园文体活动等方面,可以充分调动大学生参与管理的积极性,让他们感到学校的发展和荣誉与自身的参与密不可分,以此增强他们对学校的情感依赖和认同感。
(四)创新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学生健康求学心态
人生中最富有激情、最丰富多彩的时期便是大学时代,这个阶段意味着开始脱离父母的庇护,开始独立生活,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期。
相对于普通大学生群体,高考失利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和心理调节能
力都存在一定问题,适宜的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中必不可少的一项任务。
一方面,在校内设立心理咨询部门,建立一支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对高考失利生面临的心理问题及时地进行疏导、宣泄和转移,引导他们正确地认知自我,尽快融入大学生活,从而消除对现处高校的不满和抵触,让他们能够在校园生活中感受到家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另一方面,开设心理教育课程,提高学生的自我教育和心理调解能力。
心理素质的提高离不开掌握系统的心理健康知识,因此将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纳入课程教学过程之中,普及相关的心理学、心理行为以及心理卫生学等知识,不仅有助于大学生对自身心理状况有清楚的认知,掌握心理调节方法,更有助于激发他们参与心理训练活动的积极性,使得心理健康教育更具可操作性、实用性和趣味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学校认同感的养成有助于增强大学生对学校环境的适应,积极地影响他们的自信、自我控制以及责任感。
认同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失利生的心理问题疏导和行为调节等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效地推动了他们融入大学生活,也使他们在大学四年中拥有拼搏的动力和自信,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和未来。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宁可辛苦一阵子,不要苦一辈子。
2、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3、蔚蓝的天空虽然美丽,经常风云莫测的人却是起落无从。
但他往往会成为风云人物,因为他经得起大风大浪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