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ea057b7e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15.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庐山瀑布》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的一首古诗。
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登鹤雀楼》,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
课标对于第二学段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李白的诗歌风格热情奔放,本诗以大胆夸张的想象和豪放的语言构成一幅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字里行间都飘荡着浪漫主义色彩,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从诗句的关键字词展开分析,领悟诗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由于本诗中充满大胆奇特的想象,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根据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学会“紫、尺、疑”三个生字,结合画面,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体会夸张比喻的表达效果。
3、领悟本诗的主要内容,想象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体会诗人李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种古诗学习的基本模式。
这首诗我使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目标第三、四点是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
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
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9abe410f78a6529647d536e.png)
二、说学情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善于表 现自己, 但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所以我采用了 以读代讲、参与式教学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 极性。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由于本 班都是少数名族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因此我 把有感情的朗读古诗作为本节课的一个难点去完成。 与此同时,生字词的学习是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的 基础,所以我把会认会写的生字作为本节课的重点 去完成。由于低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教师在 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只要能说出大概诗意即可。
陈家集学区
包林春
《望庐山瀑布》 说课稿
一、说教材 二、说学情 三、说教学目标 四、说重难点 五、说教学方法 六、说教学过程 七、说板书设计
一、说教材
这首诗是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17课 《古诗两首》中的《望庐山瀑布》,它是 唐代诗人李白在游览庐山时所作的,本诗 抓住瀑布的动态,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 法写出了瀑布磅礴的气势,表达了诗人对 祖国壮丽山川的热爱。
7、进行同桌互读、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的朗读,采用这种参与式 教学的方式让每个同学都能参与到课堂中来,在合作中学习,在 学习中培养团队精神。 8、各小组比赛朗读,师生共评,然后给朗读最好的小组给予奖 励。采用这种以比赛的朗读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学习兴趣。 9、全班齐读古诗,并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背诵古诗。采 用这种理解记忆的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的记忆并背诵。 10、课件呈现我会写:炉、银、烟、流,并指导书写。在指导写 字时,边写边交流识字方法,使学生能够更快的掌握学习生字的 方法。 (四)小结:让学生说说庐山瀑布的感受,教师板书。 (五)拓展延伸:让学生把想象到的画面画出来。加深学生对诗 句含义的整体感知。
(三)学习古诗。 1、课件出示要求会认的四个生字:庐、瀑、炉、疑, 让学生读准字音,区别同音字:庐和炉。 2、课件呈现古诗《望庐山瀑布》,让学生自读诗句并 注意四个红色字的读音,进一步巩固会认的四个生字。 3、播放范读录音,通过听录音,让学生在诗句中正音。 4、教师范读,学生仔细聆听并感受朗读的节奏。 5、让学生自由朗读诗句,画出节奏,让学生初步感 受诗句的节奏。 6、课件呈现教师所划节奏,与学生交流结果,并引导 学生按所划分的节奏逐句朗读并解诗意。让学生在感 受诗句节奏的基础上理解诗意。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
![2023年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7d2ce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b.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第【1】篇〗我说课的内容是部编版《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四组第8课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很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
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根据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教学重点:认识生字,熟读成诵。
教学难点:根据诗句想象画面,体会诗句意境。
教学过程设计:一、课前谈话欣赏庐山风景,导入课题,引入庐山,了解庐山,在最短的时间里拉近学生与庐山的距离,为揭示课题作准备。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88d051f59fb770bf78a6529647d27284b7337af.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望庐山瀑布篇1一、说教材学生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不少古诗,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培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和实践能力。
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和大纲要求,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目标:1理解古诗内容,弄懂诗句意思,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
2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4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了解诗歌描绘的景色,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把学生引入诗的意境。
二说教法及教学手段为了使学生能学得快活,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采用“创设情境——质疑释疑——品味吟诵——迁移拓展”的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制作了有关,把瀑布的影视文件、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三、说学法根据以上教学方法,我采取“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采用自学----质疑全班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问”,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独到见解。
学生始终在我的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以下几步进行:第一步: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教学伊始,以让学生回忆庐山云雾庐山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学生在学习《庐山的云雾》时已亲眼目睹了庐山云雾的变幻莫测和庐山那俊秀的面容,然后将学生的情绪带入本诗的学习,以下调动了学生的兴趣。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7篇)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7篇)](https://img.taocdn.com/s3/m/6dc97720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b0.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望庐山瀑布》说课稿(7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1说教材《望庐山瀑布》是第13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
诗人浏览庐山为庐山瀑布的壮观气势所激发,描绘了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壮丽河山的强烈热爱之情。
首句,“日照香炉生紫烟”。
香炉,指庐山的香炉峰。
由于瀑布飞泻,水气蒸腾而上,在丽日照耀下,仿佛有一座顶天立地的香炉,冉冉升起了团团紫烟,为瀑布衬景。
次句,“遥看瀑布挂前川”。
遥看瀑布,四字点题。
诗人视线由上而下,挂前川,是说瀑布像一条巨大的河流挂在山前。
第三句,“飞流直下三千尺”。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了岩壁的陡峭,又写出了水流之急。
三千尺,极力夸张,写山的高崚。
全句写出了瀑布之高、之急。
使人身临其境。
末句,“疑是银河落九天”。
诗人以天河落地的奇思妙想,写出了瀑布的壮丽景象及雄伟气势,可谓神来之笔。
说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一个“疑”用得引人遐想,增添了瀑布的神奇色彩。
九天,古时传说天有九层,即常说的九重天,九天为第九层,是最高处。
此处,“九天”与“三千尺”对应,更增添了瀑布的磅礴之势,这首诗从遥看到疑是,见景生情,由实而虚,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把庐山瀑布之壮,推向神奇、瑰丽、高远的境界。
望庐山瀑布的确是状物写景和抒情的范例。
也是李白山水佳作的代表。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尺” “疑”两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3、理解诗歌内容。
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重点:感悟诗情、感悟祖国山河的美好。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话说出诗的意境。
说教法、学法一、让学生带着体验学通过图片的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头脑中获得对庐山瀑布鲜活的立体印象,在初步感受庐山美的基础上,体味诗人与他们相同的情感,这样,学生就很容易跨越理解古诗的障碍,按照自己的感觉去理解诗歌,体味诗情。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6bed1a76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6.png)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望庐山瀑布》是唐代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诗。
这首诗描绘了庐山瀑布的壮观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本诗语言优美,意境开阔,富有想象力。
通过学习这首诗,学生可以体会李白诗歌的意境,提高审美情趣,也能培养学生的朗读和鉴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2)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学会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学会欣赏自然美景,培养审美情趣。
(3)学会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提高写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三、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3. 学会生字词。
四、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境的理解。
2. 诗歌情感的把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图片导入:展示庐山瀑布的图片,引导学生欣赏自然美景。
(2)提问:你们听说过庐山瀑布吗?对它有什么了解?2. 学习诗歌(1)自读诗歌:让学生自由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
(2)讲解生字词: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分析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体会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朗读与背诵(1)分组朗读:让学生分组朗读诗歌,提高朗读能力。
(2)个人背诵:鼓励学生背诵诗歌,增强记忆力。
4.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意境和主题。
5. 作业布置(1)熟读并背诵诗歌。
(2)以“我眼中的庐山瀑布”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图片、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美景之中。
2. 互动式教学:采用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提高课堂参与度。
3.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通过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25.望庐山瀑布(说课稿)(4)
![25.望庐山瀑布(说课稿)(4)](https://img.taocdn.com/s3/m/c667c80aeefdc8d376ee3284.png)
2.《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很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
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根据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说板书设计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由两大版块组成,目标方法板块和内容板块。
目标板块是提炼出的学习本诗几大环节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内容版块是提炼出的瀑布特点和诗歌的写作手法。
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五、说教学反思这堂课上下来,学生由不会读到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直至熟读成诵,孩子们的变化是巨大的,收获是丰硕的。
他们不仅读准了生字,写好了“炉”字,还了解了古诗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d929fd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65.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1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望庐山瀑布》选自人教版语文第四册第五组课文,这组教材是围绕自然现象、自然景观来编排的,内容十分丰富。
既有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也有介绍自然知识的短文。
通过这组课文的学习,学生既能感受祖国山河的壮美,积累丰富的语言,还可以汲取自然科学知识的琼浆,开阔视野,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1)、认识“庐” “瀑”“疑”3个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4b78145f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22.png)
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第1篇】一、说教材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
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说教法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
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
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
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
四、说教学过程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创设情境,激诗趣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播放影片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让学生亲眼目睹了庐山俊美秀丽的面容。
2023年李白古诗《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
![2023年李白古诗《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adb99f5f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56.png)
2023年李白古诗《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精选6篇)李白古诗《望庐山瀑布》说课稿篇1一、我说课的内容是新课标语文XX课的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
《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美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酷爱。
二、XX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爱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实力、思维实力欠佳,有意留意的时间比较短。
三、《新课程标准》提倡我们要着手从学问与实力、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等方面,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为此,我确定的教学目标为:1、使学生会认4个生字,会写4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激发学习古诗的爱好。
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四、本课教学的第一环节是“创设情境,引入诗境”。
利用多媒体课件,直观观赏瀑布的壮丽,让学生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为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铺设了一个良好的学习情境。
其次环节是“初读古诗,学习字词”利用课件,让学生在边观赏庐山那漂亮的瀑布时,边听配乐朗读,把学生带入诗境自由朗读,并适时检查学生的识字状况。
第三环节是“反复朗读,感悟诗境”。
通过配乐,让学生通过看大屏幕或书本自由读古诗,订正字音后指导学生如何有节奏地读出诗的韵律美。
然后通过反复的朗读,如范读,挑战读、小老师教读、男女生赛读、齐读等,读得充分,使学生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提高学生的朗读实力。
第四环节是“师述意境,悟读古诗”。
老师述说诗的意境,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在此时问学生:假如你是诗人,站在这飞瀑的下面,会有怎样的心情充分地培育了学生的想象力。
第五环节是“再现诗境,诵读古诗”利用多媒体出示庐山瀑布的壮美景色,让学生自由朗读并试着背诵,再次让学生去领会,去感受景美、语言美、情美,培育学生的审美实力。
第六环节是“拓展延长”,用多媒体出示李白的另一首诗《早发白帝城》,由课内延长到课外,培育学生课外阅读实力及古诗的积累用。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5b7e3170740be1e650e9ac9.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教师吴春霞一、说教材: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望庐山瀑布》这首诗是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洗炼明快,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
设计理念:《望庐山瀑布》的教学,力求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
本节课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把学生带入诗情画意的世界中,感受大自然的美好,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学语言。
让学生在“读、想、悟、背”的综合阅读活动中充分自主、有效的合作、积极的探究,解读古诗的意思,感受古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教学目标:(1)、认识“庐” “瀑”“疑”3个字,会写“炉”“烟”“流”“银”4个字。
(2)、有感情朗读《望庐山瀑布》,背诵并默写。
( 3)、理解诗句,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诗句的优美,品味诗人用词的精妙,体会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画面,吟诵古诗想象意境,理解诗句,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4、教学难点:边读边想象画面,品词赏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
二、说教法学法:直观教学法:通过多媒体直观演示,激发学生学习课文兴趣。
以读代讲法: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品味。
三、说教学过程第一步、以旧引新,了解作者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大有益处:一是新旧联系,衔接自然;二是激发兴趣,增强效果。
学生在情致盎然地背诵李白诗歌的气氛中进一步了解诗人李白。
第二步、解诗题,观风景板书课题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带出全题的意思;再释词,弄清“瀑布”是什么,接下来欣赏庐山风光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景。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14d9c299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f.png)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编写说课稿是必不可少的,认真拟定说课稿,那么问题来了,说课稿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地第17课中的一首古诗。
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下面我将对教材、教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
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说教法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
《望庐山瀑布》教案(通用15篇)
![《望庐山瀑布》教案(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881c115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90.png)
《望庐山瀑布》教案(通用15篇)《望庐山瀑布》篇1设计理念:1、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
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
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教学目标:1 、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认识“庐、瀑、炉、疑”四个生字。
2、通过学生反复吟读古诗,理解诗句意思,感悟诗人情感,体会诗中意。
3 、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通过查找资料积累李白的古诗。
教学重、难点:重点:反复诵读,理解诗意。
难点:体会古诗意境。
教学准备: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画意诗情我们来做个小游戏,同学们学过不少古诗,我们来“看画猜诗”,当你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你会想到哪一句或是哪一首古诗呢?我先来师范给大家。
学生看图,猜诗,教师相机点评。
小结:诗应景而生,如果在某一时刻,你看到某个画面,心中自然流淌出一句诗来,那可真是一种美好的享受。
古诗内容丰富,音韵和谐,意境优美,是中华文学宝库中的经典。
我们一定要常读常诵常亲近。
二、揭题——望名知意出示插图,看,这画的是那首诗呢?(说题目,诗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两首》的第一首《望庐山瀑布》。
当老师书写课题时,请同学们伸出手指一起书空,把课题写在你心中的黑板之上。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从题目中你知道了什么?解读“瀑布”,认识“瀑”字。
看偏旁,利用形声字的构字方法来记字。
瀑布是什么样子的呢?生试着说说,师相机出示瀑布的图片,形象理解瀑布。
这首诗写了哪里的瀑布?再看“望”字,你知道了什么?谁在看庐山的瀑布?请同学完整的说出题目的意思。
题目只区区五个字,却给了我们如此丰富的内容,看来我们以后读古诗一定要仔细的品一品题目。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1723d4cf121dd36a22d824f.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庐山瀑布》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下册地第13课中的一首古诗.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离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有名的两位大诗人.经由过程这两首诗的进修,让学生感触感染天然景不雅的魅力,领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惟情绪,感触感染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造就学生酷爱天然的情趣.《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诗人李白五十岁阁下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景致诗,形象地描写了庐山瀑布雄奇绚丽的风景,表达了诗人对天然风光的无穷酷爱.这首诗应用了比方.夸大和想象,构想独特,说话活泼.短短28字,就展示了一幅气概宏伟的适意山川图.本诗作者李白,是唐朝有名的浪漫主义诗人.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李白其实不生疏,确定也会背诵他写的很多古诗,但是学生只是会读会背,并没有真正懂得古诗中蕴含的深意.因为唐朝毕竟是遥远的曩昔,学生对于古代社会情况和生涯风气等方面的常识欠缺,造成了进修古诗的障碍.所以,在古诗教授教养中,起首就要懂得诗人的生平.诗歌特色.创作布景等方面的常识,如许有利于古诗的进一步剖析.在本课的教授教养中,我会出示李白的相干材料和写作布景,帮忙学生深层周全地融会诗意,领会情绪.课标对于第二学段古诗文教授教养的目的是诵读优良诗文,留意在诵读的进程体验情绪,睁开想象,融会诗文大意.李白的诗歌作风热忱豪迈,本诗以大胆夸大的想象和豪迈的说话组成一幅宏伟的庐山瀑布图,字里行间都飘扬着浪漫主义颜色,融情于景,借景抒情.是以,在教授教养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在熟读成诵的基本上,从诗句的症结字词睁开剖析,融会诗文大意,能用本身的话说说诗中所描写的气象,领会诗人的情绪.因为本诗中充满大胆独特的想象,教师可以创设情境,依据诗句睁开丰硕的想象,感悟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给学生自力思虑.施展想象的空间.依据以上剖析,我制定了以下教授教养目的:1.准确.流畅.有情绪地朗读古诗并背诵.2.学会“紫.尺.疑”三个生字,联合画面,懂得重点字词的意思,领会夸大比方的表达后果.3.融会本诗的重要内容,想象庐山瀑布宏伟壮不雅的气象,领会诗人李白酷爱大天然的情绪.4.初步控制“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种古诗进修的根本模式.这首诗我应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授教养.目的第三.四点是教授教养重点.二.说教法俗话说“教授教养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可以或许快活轻松地进修,充分调动学生的进修积极性和自动性.我重要采取创设情境法.上课开端,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触感染瀑布的宏伟.也为之后学生睁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懂得诗歌寄义.同时我会合营应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播放幽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三.说学法学生重要采取以下办法睁开浏览体验:1.朗读感悟法,.对于古诗的进修,朗读始终贯串于教室的全进程,一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阶段,初读感知诗意;第二阶段,再度加深懂得;第三阶段,诵读深化诗意.重复朗读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进修古诗,从不竭地朗诵中感悟诗歌.2.想象懂得法.在懂得诗意的基本上,透过说话文字想象诗中所描写的画面,加深懂得,深化感悟,真正做到学到了一首古诗,更好地领会诗人的情绪,感触感染诗歌的意境.四.说教授教养进程整节课我会以“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根本模式来进修古诗.我将分为五个步调来具体介绍.(一)以旧引新,知诗人上课开端,我会说“大家都知道大诗人李白吧,谁能来背一背他的诗”学生应当都能背出几首诗来.“大家都背的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进修一首李白的诗”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简略介绍一下李白及创作布景,李白是隐居庐山时,不雅赏庐山瀑布而生发感慨写下了这首诗.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端新课的教授教养,新旧接洽,进行常识的连接.又可以激发兴趣,加强后果,学生在兴趣高涨地背诵李白的诗歌中进一步懂得诗人.(二)不雅赏景致,解诗题板书课题后,教师提问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先解字,解释“望”的意思,解释诗人是在远处不雅赏瀑布.再说说“瀑布”是什么,情学生描写一下你见过的瀑布.教师解释瀑布是从山的高处水流倾注下来,速度很快,像一块白布挂在山前.引诱学生本身解释诗题,由字及词,接洽生涯现实,既能熟悉瀑布,又为接下来诗句的剖析做铺垫.最后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感触感染庐山的幽美风光,亲眼目睹瀑布的形态特色,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庐山之境.(三)朗读古诗,明诗意1.自读古诗,请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先指逻辑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再全班齐读.经由过程这几回的朗读,准确流畅有节拍地朗读了古诗,初步感知诗意.2.默读古诗,逐句懂得诗意.懂得“日照喷鼻炉生紫烟”(1)默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2)教师讲授重点字词.“喷鼻炉”指的是喷鼻炉峰,“生紫烟”中“生”的意思是产生,喷鼻炉峰产生了紫烟.整句翻译:太阳照在喷鼻炉峰上,云雾漫溢,阳光透过,就似乎紫色的烟雾在围绕着.(3)出示紫烟围绕山岳的图片,用直不雅的画面解释加倍显著直接,轻易懂得.让学生感触感染到这一场景的幽美.懂得“遥看瀑布挂前川”(1)学生说说诗句意思.(2)教师讲授重点字词.“遥”解释诗人从远处看,不雅赏距离之远.“挂”是吊挂的意思.整句翻译:远了望去,瀑布像一块白布从绝壁直挂到前面的河道上.(3)出示图片,直不雅懂得.懂得“飞流直下三千尺”(1)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2)讲授重点字词..“飞流”表示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直下”既写出岩壁的峻峭,又写出水流之急.“三千尺”是作者应用夸大的手段的,写出了山之高,瀑布挂下来似乎有三千尺.此时告知学生夸大的修辞其实不是实指,山其实不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在懂得诗句的进程中,进修说话文字的应用,领会当时诗人看到此景的感慨.整句翻译:高崖上飞泻直落的瀑布似乎有几千尺.(3)出示图片直不雅懂得懂得“疑是银河落九天”(1)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2)讲授重点字词.“疑”的意思是疑似,似乎,在这里用了比方的手段,把瀑布比作了银河.“九天”:古代传奇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整句翻译: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疑惑是银河从九天倾注下来.说清楚明了瀑布的宏伟壮不雅.此时,教师可以引诱学生用比方的修辞来说说,你认为瀑布还像什么.(3)出示图片,再次感触感染庐山瀑布的雄奇绚丽.3.再读古诗,想象诗境.在逐句懂得诗歌的基本上,请学生再读一遍古诗.古诗的进修不但要逐句懂得,更要整体感触感染诗意.化零为整,让学生控制诗歌大意.接下来,请学生用本身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描写了一个如何的场景,可以睁开本身的想象.经由过程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画面成长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更进一步感触感染诗歌的意境美.最后,想象画面,试着背诵.(四)漫游诗境,悟诗情教师提问“这首诗描写了瀑布何等壮不雅的气象啊,那诗工资什么会写下这首诗呢?”经由过程学生的答复,总结出诗人对于庐山瀑布的赞扬,对大天然的酷爱之情.诗人把景物写的这么美,也是为了抒发本身的情绪啊.告知学生这就是借景抒情.最后,播放《望庐山瀑布》的朗诵,请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想象诗境,领会诗情.不但巩固了本课的进修内容,还陶冶性格,在音乐中感触感染古诗的魅力.(五)拓展迁徙,总结古诗学法教回想教授教养进程,总结出进修古诗的根本模式“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课后请学生一两首本身爱好的古诗,按照这个办法自立进修,组织全班交换.语文进修光靠教材是不敷的,教师应当灵巧掌控教材,以教室为主,并延长到教室外,课内课外实现接洽,拓展学生对于常识技巧的实践和应用.(六)学写生字出示三个生字,重点范写“紫.疑”,讲授留意点,学生描临摹写.至此,我已完成这一课的教授教养目的五.说板书望庐山瀑布(唐)李白日照喷鼻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大)疑是银河落九天.(比方)以上就是我对《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授教养假想.在控制古诗教授教养特色的基本上,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引诱学生走进古诗,融入古诗,感触感染古诗.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领会到进修古诗的乐趣,感触感染古诗的意蕴和魅力.以上假想若有不当之处,请列位评委批驳斧正.。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387e578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4bbdb78.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及学生古诗,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可以陶冶情操,丰富想象,还可以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和敏感力。
诗人李白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伟壮丽,尽情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教学时,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中理解内容,品味美感。
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积累古诗的兴趣。
教学对象是二年级学生,他们已学过一些古诗,初步掌握了一些学习古诗的方法。
所以学习这首诗应重点引导学生感悟语言,体会感情,欣赏意境,培养感悟能力、表达能力。
根据学生实际、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学会5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抓住重点字词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山河的感情。
二、说教法及教学手段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
”为了使学生能学得快活,学得轻松,充分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我采用“激趣导入——初读感知——感悟诗意——课外延伸”的方法进行教学。
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强课堂教学效果,我制作了有关课件,把瀑布的影视文件、能调动学生情感的优美的音乐,诗中比较难懂的词句等制成了课件,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诗情画意。
三、说学法根据以上教学方法,学生可采取“读一读,想一想,问一问,说一说”的学习方法,采用个人自学,小组合作、全班讨论交流的形式来完成本课的学习任务。
读,即读诗中的重点词句,“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想”,想自己悟到了什么,联想到了什么;“问”,问自己不懂的地方;“说”,说自己的独到见解。
学生始终在教师引导下动脑动手动口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积累语言,在反复的多形式的朗读中有所感悟、有所发现、有所创新。
四、说教学过程针对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我是这样设计的:教学分四步进行。
第一步:激趣导入,感受形态美。
运用多媒体,可以创造悦耳、悦目、悦心的情境,激发学生审美的情感。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a8c5e5f90066f5335a8121f6.png)
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二年级下册《望庐山瀑布》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是人教课标版教材二年级下册地第17课中的一首古诗。
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著名的两位大诗人。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下面我将对教材、教法、教学目标,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等五个方面进行说明。
一、说教材这是一个描绘祖国壮丽山河,抒发对大自然神奇伟力的赞颂,表现乐观主义为主体内容的古诗板块。
这节课要学习的《望庐山瀑布》就是描写自然景观的古代诗歌,这首诗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在50岁时隐居庐山望见庐山瀑布时有感而发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由近到远的顺序,极其成功地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的手法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观的景色,反映了诗人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
构思奇特,语言生动、形象、简洁,用词精当。
全诗采用极其夸张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仅用了28个字就将一幅有山、有水、有声、有色,可以说是一幅气势恢弘的写意山水图展现世人眼前。
二、说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借助相关资料理解重点词语,进而读懂古诗。
2.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意思,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3.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通过对古诗内容的理解,领会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受到热爱大自然的教育。
教学重点:通过图画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感受庐山瀑布的美丽与壮观。
教学难点:通过品读古诗,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想象能力、欣赏美的能力和艺术感染力。
三、说教法我采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了解诗人——试读古诗,初知诗意——赏读古诗,深悟诗情”的方法进行教学。
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
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42600cfe6294dd88d0d26bcd.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设计理念《望庐山瀑布》是李白隐居庐山时留下的,这首诗景美诗更美,他通过对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的景色描绘,寄景抒情,抒发了诗人无限热爱祖国壮美河山的感情。
二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要体会古诗意境是存在一定难度的,相当一部分学生也许早就能够背诵《望庐山瀑布》,但是对诗人的情感和诗中的意境学生是知之甚少。
所以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难点。
反复吟读,是古诗教学的重要方法。
教学中我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心中再现。
在本课设计时,我将“吟读古诗”作为主线贯穿全课,通过形式多样的吟读,让学生理解诗意,领悟诗情,体会诗境。
二、教学设计第一步:以旧引新,解诗题,知作者先通过“看画猜诗”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教学,这样做一是新旧联系,二是极力营造古诗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欲望和诵读的积极性。
引出课题后,我先解字,弄清"望"的含义,再释词,“庐山”、"瀑布",并随文认识庐和瀑两个生字,最后引导学生自己领悟题意,带出全题的意思,并以此教给学生学习古诗的方法要仔细品一品题目,将学生的情绪带入本诗的学习。
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几首李白的诗,对作者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先让学生来说对诗人李白的了解,再做适当的补充。
第二步:读古诗,明诗意一是初读古诗,首先引导学生自读、同桌互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达到初步感知的目的;二是让学生听范读,感知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再边勾画节奏边练习朗读,读出节奏和韵味;三是通过细细品读古诗,理解诗意。
通过游戏“听句子猜诗句”因势利导学生逐句品读古诗,通过讲解、图片演示理解“香炉峰”、“银河”、“九天”的意思,同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数字举例让学生理解“三千尺”,还结合以前学过的《赠汪伦》体会李白诗歌的特点:夸张的语言,丰富的想象,意在让学生更准确地把握诗意。
25.望庐山瀑布(说课稿)(3)
![25.望庐山瀑布(说课稿)(3)](https://img.taocdn.com/s3/m/6b821321ddccda38376bafe7.png)
2.《望庐山瀑布》说课稿一、说教材《望庐山瀑布》是“诗仙”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下的一首风景诗。
这首诗抓住了瀑布的动态美,用夸张、比喻的修辞方法,再现了庐山瀑布的雄壮与美丽,品读全诗,短短28字,“有声有色”、“有动有静”、“有景有情”,充分体现了诗人浪漫主义的风格。
尽情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通过学习本诗能够大大增强学生的爱美情趣。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活泼好动,大胆且独立,喜欢读书和表演,但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欠佳,有意注意的时间比较短。
这首古诗语言琅琅上口,便于记诵,也可能多数同学已会背,但诗意不一定理解,教师在教学时适时进行点拨,要求不宜过高,不搞字字落实,只要能说出诗意即可。
注意体会诗的意境,是低年级古诗教学中的难点。
三、说教学目标《新课程标准》对低段的古诗教学,要求与高段的有很大不同,一二年级只要求学生大致了解诗意,能熟读成诵就行了。
因此,我以新课标为指导思想,根据古诗特点和学情,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使学生学会庐、瀑、炉、疑四个生字,理解诗句内容,能想象诗文所描绘的情境,有感情的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积累古诗中的名句。
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合理利用电教手段,通过自主学生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记字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培养学生朗诵古诗的能力;通过文白对读,了解诗意;通过品评诗句,体会诗句的意境和韵味。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爱美情趣。
四、说板书设计这节课的板书设计由两大版块组成,目标方法板块和内容板块。
目标板块是提炼出的学习本诗几大环节要达到的目标,也是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内容版块是提炼出的瀑布特点和诗歌的写作手法。
板书简明扼要,一目了然。
五、说教学反思这堂课上下来,学生由不会读到读正确,读出节奏,读出韵味,直至熟读成诵,孩子们的变化是巨大的,收获是丰硕的。
他们不仅读准了生字,写好了“炉”字,还了解了古诗学习的步骤和方法。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小学语文说课教案望庐山瀑布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3d17fd5ccc22bcd127ff0cd5.png)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望庐山瀑布》,它是二年级语文第17课《古诗两首》中的第一首。
是我国唐代伟大的浪温主义诗人李白的作品。
课文是精读课文,描绘了庐山瀑布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通过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古诗积累,培养语感;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
二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学习了一些古诗,尤其是对唐诗、对李白都有了一定的了解;初步掌握了古诗的学习方法,积累了一些古诗词的知识。
但由于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理解力不能成熟。
所以在设计教学时尽量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
我认为这节课的(一)知识与能力是1、会认“庐、瀑、炉、疑”4生字,会写“炉、烟、银、流”4个字。
2、能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
(二)过程与方法是将学习课文与旅行相融合,通过旅途中的各种活动反复训练学习课文。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在学习中养成读书、识字、写字的良好习惯;喜欢学习古诗,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秀美、神奇。
会认“庐、瀑、炉、疑”4生字,会写“炉、烟、银、流”4个字;能背诵古诗。
是这节课的重点,而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秀美、神奇是这节课的难点。
所以上课时给学生展示大量的图片,让学生有直观的感受,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难点。
我将这节课设计成在去旅游地的车上导游引导游客做各咱竞赛活动的过程。
将教学内容与活动相机结合,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本课内容。
开展的活动有:谈论图片、我会读、书法比赛、欣赏歌曲、朗诵比赛、有奖答题、古诗文比赛等。
谈论图片通过投影三幅图片激发学生想要去这个地方旅游的兴趣。
然后投影火车及老师的图片将学生带入到旅游车的情景中,教师变成了导游而学生成和游客。
通过列车广播员的介绍,让学生明白今天的目的地庐山及庐山的相关情况。
这实际是本节课的导入部分。
因为要去庐山旅游,这时导游也就是老师就要求学生要了解庐山有关的字词,通过我会读,一是检查学生课前对本课生字的预习情况,二是通过教师范读,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开火车读等形式让学生学会本节课要认识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望庐山瀑布》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望庐山瀑布》是苏教版国标本教材三年级下册地第13课中的一首古诗。
本课还编排了一首《绝句》,这两首诗的作者分别是李白和杜甫,是唐朝最着名的两位大诗人。
通过这两首诗的学习,让学生感受自然景观的魅力,体会诗人借景抒情的思想感情,感受古诗的意蕴,激发对古诗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望庐山瀑布》这首诗诗人李白五十岁左右隐居庐山时写的一首风景诗,形象地描绘了庐山瀑布雄奇壮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自然风光的无限热爱。
这首诗运用了比喻、夸张和想象,构思奇特,语言生动。
短短28字,就展现了一幅气势宏伟的写意山水图。
本诗作者李白,是唐朝着名的浪漫主义诗人。
三年级的学生对于李白并不陌生,肯定也会背诵他写的许多古诗,但是学生只是会读会背,并没有真正了解古诗中蕴含的深意。
因为唐朝毕竟是遥远的过去,学生对于古代社会环境和生活风俗等方面的知识欠缺,造成了学习古诗的障碍。
所以,在古诗教学中,首先就要了解诗人的生平、诗歌特点、创作背景等方面的知识,这样有利于古诗的进一步分析。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会出示李白的相关资料和写作背景,帮助学生深层全面地领悟诗意,体会情感。
课标对于第二学段古诗文教学的目标是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的过程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
李白的诗歌风格热情奔放,本诗以大胆夸张的想象和豪放的语言构成一幅雄伟的庐山瀑布图,字里行间都飘荡着浪漫主义色彩,融情于景,借景抒情。
因此,在教学时,教师要知道学生在熟读成诵的
基础上,从诗句的关键字词展开分析,领悟诗文大意,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诗中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的情感。
由于本诗中充满大胆奇特的想象,教师可以创设情境,根据诗句展开丰富的想象,感悟诗句中所表达的意思。
从而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根据以上分析,我制订了以下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
2、学会“紫、尺、疑”三个生字,结合画面,理解重点字词的意思,体会夸张比喻的表达效果。
3、领悟本诗的主要内容,想象庐山瀑布雄伟壮观的景象,体会诗人李白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初步掌握“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这种古诗学习的基本模式。
这首诗我使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教学。
目标第三、四点是教学重点。
二、说教法
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为了使学生能够快乐轻松地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我主要采用创设情境法。
上课开始,我会出示庐山和瀑布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走进庐山,去感受瀑布的雄伟。
也为之后学生展开想象做铺垫,更好地理解诗歌含义。
同时我会配合使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图片和播放优美的音乐,让学生融入诗境。
三、说学法
学生主要采用以下方法展开阅读体验:
1、朗读感悟法,。
对于古诗的学习,朗读始终贯穿于课堂的全过程,一共分为三个层次:第一阶段,初读感知诗意;第二阶段,再度加深理解;第三阶段,
诵读深化诗意。
反复朗读有利于学生循序渐进地学习古诗,从不断地朗诵中感悟诗歌。
2、想象理解法。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透过语言文字想象诗中所描绘的画面,加深理解,深化感悟,真正做到学到了一首古诗,更好地体会诗人的情感,感受诗歌的意境。
四、说教学过程
整节课我会以“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基本模式来学习古诗。
我将分为五个步骤来详细介绍。
(一)以旧引新,知诗人
上课开始,我会说“大家都知道大诗人李白吧,谁能来背一背他的诗”学生应该都能背出几首诗来。
“大家都背的很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李白的诗”板书课题《望庐山瀑布》,简单介绍一下李白及创作背景,李白是隐居庐山时,观赏庐山瀑布而生发感叹写下了这首诗。
先让学生背诵学过的诗,然后开始新课的教学,新旧联系,进行知识的衔接。
又可以激发兴趣,增强效果,学生在兴致高涨地背诵李白的诗歌中进一步了解诗人。
(二)观赏风景,解诗题
板书课题后,教师提问学生说说课题的意思。
先解字,解释“望”的意思,说明诗人是在远处观赏瀑布。
再说说“瀑布”是什么,情学生描述一下你见过的瀑布。
教师说明瀑布是从山的高处水流倾泻下来,速度很快,像一块白布挂在山前。
引导学生自己解释诗题,由字及词,联系生活实际,既能认识瀑布,又为接下来诗句的分析做铺垫。
最后出示庐山瀑布的图片,让学生感受庐山的优美风光,亲眼目睹瀑布的形态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带领学生进入庐山之境。
(三)朗读古诗,明诗意
1、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先指名学生读,后教师范读,再全班齐读。
通过这几次的朗读,正确流利有节奏地朗读了古诗,初步感知诗意。
2、默读古诗,逐句理解诗意。
理解“日照香炉生紫烟”
(1)默读古诗,请学生说说这句诗的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
“香炉”指的是香炉峰,“生紫烟”中“生”的意思是产生,香炉峰产生了紫烟。
整句翻译:太阳照在香炉峰上,云雾弥漫,阳光透过,就好像紫色的烟雾在环绕着。
(3)出示紫烟环绕山峰的图片,用直观的画面解释更加明显直接,容易理解。
让学生感受到这一场景的优美。
理解“遥看瀑布挂前川”
(1)学生说说诗句意思。
(2)教师讲解重点字词。
“遥”说明诗人从远处看,观赏距离之远。
“挂”是悬挂的意思。
整句翻译:远远望去,瀑布像一块白布从悬崖直挂到前面的河流上。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飞流直下三千尺”
(1)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
“飞流”表现瀑布凌空而出,喷涌飞泻。
“直下”既写出岩壁的陡峭,又写出水流之急。
“三千尺”是作者运用夸张的手法的,写出了山之高,瀑布挂下来好像有三千尺。
此时告诉学生夸张的修辞并不是实指,山并不
是真的有“三千尺”那么高。
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学习语言文字的运用,体会当时诗人看到此景的感叹。
整句翻译:高崖上飞泻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几千尺。
(3)出示图片直观理解
理解“疑是银河落九天”
(1)请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2)讲解重点字词。
“疑”的意思是疑似,好像,在这里用了比喻的手法,把瀑布比作了银河。
“九天”:古代传说天有九重,九天是天的最高层。
整句翻译:这“飞流直下”的瀑布,使人怀疑是银河从九天倾泻下来。
说明了瀑布的雄伟壮观。
此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比喻的修辞来说说,你觉得瀑布还像什么。
(3)出示图片,再次感受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
3、再读古诗,想象诗境。
在逐句理解诗歌的基础上,请学生再读一遍古诗。
古诗的学习不光要逐句理解,更要整体感受诗意。
化零为整,让学生掌握诗歌大意。
接下来,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怎样的场景,可以展开自己的想象。
通过想象,将文字还原成画面发展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能更进一步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最后,想象画面,试着背诵。
(四)漫游诗境,悟诗情
教师提问“这首诗描绘了瀑布多么壮观的景象啊,那诗人为什么会写下这首诗呢”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出诗人对于庐山瀑布的赞美,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诗人把景物写的这么美,也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感情啊。
告诉学生这就是借景抒情。
最后,播放《望庐山瀑布》的朗诵,请学生闭上眼睛,再次想象诗境,体
会诗情。
不仅巩固了本课的学习内容,还陶冶性情,在音乐中感受古诗的魅力。
(五)拓展迁移,总结古诗学法
教回顾教学过程,总结出学习古诗的基本模式“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
课后请学生一两首自己喜欢的古诗,按照这个方法自主学习,组织全班交流。
语文学习光靠教材是不够的,教师应该灵活把握教材,以课堂为主,并延伸到课堂外,课内课外实现联系,拓展学生对于知识技能的实践和运用。
(六)学写生字
出示三个生字,重点范写“紫、疑”,讲解注意点,学生描摹仿写。
至此,我已完成这一课的教学目标
五、说板书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夸张)
疑是银河落九天。
(比喻)
以上就是我对《望庐山瀑布》这首诗的教学设想。
在掌握古诗教学特点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循序渐进,引导学生走进古诗,融入古诗,感受古诗。
在层层递进的朗读中,体会到学习古诗的乐趣,感受古诗的意蕴和魅力。
以上设想如有不妥之处,请各位评委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