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标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
数学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一、课程性质
数学课程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门主要文化基础课程,对于学生认识数学与自然界、数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认识数学的科学价值、文化价值、应用价值、思维价值,提高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理性思维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对于学生学习专业课程以及职业生涯的终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1. 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整合教学内容
本课程应体现基础性、应用性和发展性的和谐统一,注意跨初等数学、高等数学内容的特点,正确处理基础与发展的关系。课程分为必修、限选和任选三大模块。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必修模块的内容在理论与方法上应是最基本的,在应用中应是最广泛的。限选、任选模块的内容,应为学生学习专业课程和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为不同需求的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根据社会发展、学生发展的需要,精选最基本的体现近现代数学思想方法的知识,并增加一些问题探究等内容,构建简明合理的知识结构。
根据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认知水平,提出与学生认知基础相适应的逻辑推理、空间想象、数据处理等能力要求,适度加强贴近生活实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数学应用意识,避免繁杂的运算与人为的技巧。
2. 关注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
在数学课程的实施中,要展现知识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为学生提供感受和体验的机会,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注重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内容的有机整合,促进数学课程内容的必要调整与更新;通过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改善数学教学的过程,改进数学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促使学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收集、数据处理,从而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4. 实施有效的数学学习评价
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标,建立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且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的评价体系,发挥数学学习评价的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教育功能。注意评价手段的多样化,评价方式的多层次,给学生以成功的体验。
实施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的提高,更要关注他们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结果,更要关注他们在获得结果的过程中所作的努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力求将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与课程框架设计、内容标准确定及课程实施有效地结合起来。
1. 课程框架
本课程分为三个模块:必修模块,限选模块,任选模块;每个模块包含若干个系列,
2. 选课建议
本《课程标准》提供了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兴趣爱好学生的多种不同的选课组合。
所有专业应该完成必修模块的教学。在此基础上,不同的专业可根据需求在限选模块中选择学习内容,课时约为60-70。选学内容建议为:
文科类专业:概率统计初步(Ⅱ)、线性代数初步及微积分(Ⅱ)的相关内容;
工科类专业:三角(Ⅱ)、平面向量、几何(Ⅱ)、复数及微积分(Ⅱ)的相关内容。
还可以根据学生意愿、专业方向、学习基础,在任选模块中选择内容安排讲座。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
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总目标是:使学生在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作为高技能人才所必须具备的数学素养,以满足未来职业岗位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具体目标如下:
1. 获得必要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概念、结论等产生的背景、应用,体会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以及它们在后续学习中的作用。通过不同形式的自主学习、探究活动,体验数学发现和创造的历程。
2. 提高空间想象、逻辑推理、运算求解、数据处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能力。
3. 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与学好数学的信心,形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通过课程的学习过程,逐步认识数学的应用价值和文化价值,从而进一步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
第三部分内容标准
一、必修模块
必修模块是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数学课程的基础,包含六个系列,是所有学生必须学习的内容。其内容的确定遵循两个原则:一是满足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学生的基本数学需求;二是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数学准备。
第一系列代数基础知识
在本系列中,学生将学习集合、不等式。
集合语言是现代数学的基本语言。使用集合语言可以简洁、准确地表达数学的一些内容。在本系列中,学生将通过实例学习集合的有关概念和表示方法,以及集合之间的关系和基本运算。
不等关系是现实世界中的一种基本数量关系。建立不等观念,处理不等关系与处理相等关系是同样重要的。在本系列中,学生将通过具体情境,感受在日常生活和现实世界中存在大量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意义;掌握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基本方法,从而体会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及二次函数之间的联系;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应用;了解绝对值不等式的含义,会求解简单的绝对值不等式。
[内容与要求]
1. 集合(4课时)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①通过实例了解集合的含义,体会元素与集合的“属于”、“不属于”关系。
②通过实例体会有限集、无限集、空集的概念。
③认识一些特殊数集的记号。
④了解集合的不同表示方法(列举法、描述法),感受集合语言的意义和作用。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①通过实例分析,理解子集、真子集的含义。
②通过实例,了解两个集合相等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①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的含义,会写出两个集合的并集和交集。
②了解全集和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在全集中的补集。
③能使用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体会直观图示对理解抽象概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