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斐然】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
杨璐源
【期刊名称】《中国集体经济》
【年(卷),期】2022()9
【摘要】云南省地域辽阔,多个少数民族聚集在此,拥有着丰富多样的历史文化资源,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事业在云南省的文化事业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构建文化自信,这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保护提供了方向指引,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发展的新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政府和公众都予以了一定的重视。
但是,当前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和传承方面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其中,如何实现有效的法律保护更是研究的重点。
文章探究了云南省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其特点,并指出了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文化传承和法律保护策略,旨在为传承珍贵的云南非物质文化遗产作出贡献。
【总页数】2页(P140-141)
【作者】杨璐源
【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12
【相关文献】
1.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媒介化生存研究——媒介化生存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影响
2.地方高校介入云南壮剧民间传承群体开展社会保护教育的个案服务实践--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四)
3.云南壮剧的传承困境与遗产地教育传承保护模式的对策构想——边疆少数民族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传承研究(之一)
4.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以田丰"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为个案研究
5.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工作——以云南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4年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民族融合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研究》范文
《多中心治理视角下民族融合地区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研究》篇一一、引言传统村落作为人类文明的活化石,是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形成的独特文化遗产。
对于民族融合地区而言,传统村落不仅是文化的载体,更是民族团结的纽带。
然而,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本文旨在从多中心治理的视角出发,对民族融合地区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进行研究,以期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践指导。
二、多中心治理理论及其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的运用多中心治理理论强调在治理过程中,应发挥政府、市场、社会等多方主体的作用,形成多元化的治理结构。
在传统村落文化保护中,多中心治理理论的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政府角色的重新定位:政府应发挥政策引导、资金扶持、监督管理等作用,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政策支持和物质保障。
2. 市场机制的引入:通过市场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参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 社会力量的参与:鼓励村民、非政府组织、专家学者等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形成多元化的保护力量。
三、民族融合地区传统村落文化的现状及问题在民族融合地区,传统村落文化具有独特的价值和地位。
然而,由于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城镇化的发展、外来文化的冲击等因素,传统村落文化面临着诸多问题:1. 文化遗存损坏严重:部分传统建筑、文物遭受自然损毁和人为破坏,文化遗存面临消失的危险。
2. 文化传承断层:随着老一辈人的离世,传统技艺、民俗活动等文化传承出现断层,年轻一代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减弱。
3. 旅游开发过度:部分地区过度开发旅游,导致传统文化商业化、庸俗化,失去了原有的文化内涵。
四、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策略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多中心治理视角下的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利用策略:1. 政府主导,制定政策:政府应制定相关政策,明确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范围、目标、措施等,为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与利用提供政策支持。
楚雄紫溪彝村调研报告
楚雄紫溪彝村调研报告调研报告:楚雄紫溪彝村一、引言楚雄紫溪彝村位于中国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是一个彝族传统村落。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该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民俗风情和文化保护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对彝村的实地考察,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彝族民族的生活状态以及如何保护和传承他们的独特文化。
二、调研内容1. 社会经济状况我们对该彝村的社会经济状况进行了详细调查。
该村主要以农业为主,种植水稻、玉米等作物,另外也有养殖业。
生活水平相对较低,但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部分村民开始从事农家乐和手工艺品制作等产业,增加了一些额外收入。
尽管如此,该村的经济发展仍然相对滞后,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投资。
2. 民俗风情彝族是中国的一个少数民族,他们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
在调研期间,我们参观了彝族传统的舞蹈表演、服饰展示以及手工艺品制作过程。
彝族人民对于他们的传统文化非常自豪,努力保护和传承他们的独特风格。
3. 文化保护文化遗产的保护是保持民族特色和传统的重要途径。
我们了解到,楚雄紫溪彝村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他们的文化遗产。
他们建立了一个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收集和展示彝族的传统艺术和手工艺品。
此外,村里还设立了文化节日和庙会,为村民提供了展示和传承彝族文化的平台。
三、调研结果和建议调研结果显示,楚雄紫溪彝村在社会经济状况、民俗风情和文化保护方面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
为了提升彝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政府可以引导该村发展更多的特色旅游项目,提高村民的收入。
此外,培训村民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参与农业和手工艺品制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对于民俗风情和文化保护,政府可以进一步支持建立更多的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并继续举办文化节日和庙会。
此外,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外地投资者,可以考虑提供更好的旅游设施和服务,为游客提供更亲近彝族文化的机会。
四、结论楚雄紫溪彝村是一个具有丰富传统文化和潜力的地方。
通过我们的调研,我们对该村的社会经济状况、民俗风情和文化保护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法探析
DOI:10.19551/j.cnki.issn1672-9129.2021.07.108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方法探析宋 晶 齐海红 罗 君(四川旅游学院 成都 610000)基金项目: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彝族文化研究中心,《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与传承研究》项目编号:YZWH2018;四川旅游学院“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川旅院〔2019〕146号;四川旅游学院校级质量工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居住空间设计》川旅院〔2018〕331号摘要:通过对基于图像的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现状分析,采用科学系统的图像采集方法和分类,规范其相关采集方法和流程,分析目前存在问题,提出相关保护建议,制定相关保护数字化保护方法,为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方法中图分类号:TU982.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129(2021)07-0110-01 前言:截至第五批中国传统村落的申报成果,四川地区共有13个彝族传统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凉山彝族自治州12个,展现了四川彝族传统村落众多,类型多样,建筑技术高超等的特色。
目前仍然存在相关保护问题。
1 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存在的问题1.1存储模式与传播渠道不协调。
经调研目前传统村落的的图文资料的保护和利用只处在初级阶段,没有进行内容方面的整理和归纳。
目前,彝族传统村落对图片和视频的需求量大。
本身传统村落可以通过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实现相关经济的发展,合理的对相关内容实现信息化可以减少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减少基层人员的工作量。
1.2缺乏图像采集建档质量评判准则。
彝族传统村落数据的采集,缺乏相关图片质量评判标准,对于图像采集内容比较笼统,具体方案一般根据采集者的自身理解进行,然而,图像采集负责人的知识背景最终将影响图像最终的采集全面和准确性的把握。
2 彝族传统村落数字化保护的建议2.1制定科学系统的图像采集质量评判准则。
滇中岔河村彝族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与景观田野调查
滇中岔河村彝族传统村落文化生态与景观田野调查作者:卜颖辉来源:《寻根》2022年第04期岔河村是云南滇中山区的典型彝族传统村落,属楚雄彝族自治州南华县龙川镇。
村子较好地保留了滇中山区彝族聚落的自然生态、文化传统、景观风貌。
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当地的彝族村寨都十分贫穷落后,这也是岔河村能够保留村落文化的自然性与原始性的重要原因之一。
新中国成立后,当地生产、生活状况逐步改善。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近几年,岔河村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村民生活大为改观,步入了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时代。
2019年入选“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并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020年入选第二批“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岔河村作为一个文化生态相对完整的滇中彝族村落,近年来在保护村落文化生态,并以此引领乡村文旅振兴等方面走出了一条成功的道路,是值得调查、研究的个案。
地理环境岔河村位于南华、姚安、牟定三县交界处。
该村的名称来自彝语“伙笃瓦”,为大岔河与小岔河汇合处之意。
岔河村海拔高度平均为2130米,气温年均14.9摄氏度。
2013年当地公布数据村民人口为1538人,村辖区12个村民小组,彝族村民占99.6%。
岔河村虽地处山区,但地理位置比较优越,宽阔的公路穿村而过,村民小组沿公路散落分布于山间。
马鞍山村民小组距离南华县县城有13公里左右,新村村民小组离姚安县县城有24公里左右,与姚安县的太平乡相接。
岔河村同周边城市也有着比较密切的交通联系,距离昆明、大理、攀枝花的车程都在2个小时以内。
岔河村的自然生态状态良好,民族文化传统延续得也非常好,民族风情浓郁,文化底蕴深厚。
节日里民众还会进行热闹的集会,吹奏着彝族特有的迎宾喇叭调子,跳起热情奔放的左脚舞,举行隆重的图腾崇拜仪式。
文化传统岔河村村民属彝族支系“倮倮颇”,有“虎的人民”的意思。
清康熙年间的《镇南州志·风俗》中记载:“倮倮,山居田少,食荞麦,缠头跣足,辫发,用布裹头,不分男女,俱披羊皮,织麻布为衣,采野蕨而食,性嗜酒,寝室趺坐火床,凡遇婚丧,男女围聚、吹笙跌脚,以歌自相唱和为乐。
凉山地区彝族德古调解的法治化改造路径探析
为民族法学。
116 民族学研究
苏斐然 凉山地区彝族德古调解的法治化改造路径探析
(或地区)解决纠纷,处理各种刑事民事案件 和严格的执行。”[3](P3)彝族习惯法千百年来在历
的调解纠纷者。[1](P83)彝族谚语说: “死诺毕吉 史和地域等因素影响下形成,世代沿用,为人
撒,威克莫吉撒”,意为生死大事得由毕摩占 们所熟知和公认,因此也必然成为调解纠纷时
收稿日期: ①
2019 - 04 - 27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规划基金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 “西南少数民族纠纷解决机制的法治化研
究”(项目编号 17XJA850002);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依法治省视域下云南民族地
区纠纷解决机制创新研究”(项目编号 )。 YB2017031
作者简介:苏斐然 (1968 ),男 (彝族),法学博士,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研究方向
在凉山地区彝族社会,民间调解是解决一
切纠纷的必经前置程序,调解的范围不仅包括 民间民事纠纷,还包括刑事纠纷,不论纠纷大 小,所有的纠纷先要由德古等民间权威进行 调解。
“德古 ” 一 词,彝 族 语 言 中 有 几 种 解 释。 一说认为, “德古”一词在彝语中可分为两个 语素,“德”是 “重、稳重”的意思,而 “古” 指的是 “圆形、圆圈”,因此 “德古”可直译 为 “一个稳定的圆圈”。而另外说法认为, “德”是彝语 “瘠” “瘦”之意,是病态的象 征,“古”是 “治”的意思,因此 “德古”是 指治理人类社会中病态的现象的人 (即治恶), 是传统彝族社会中调解纠纷的专门权威。在彝 族人心目中,和谐是社会的正常状态,纠纷和 矛盾的产生,是社会中的一种不正常的现象, 是一种病态现象。人、庄稼、家禽、牲畜害病 时,要由毕摩来治病,而人际关系出现纠纷 时,也要由德古来调解。还有学者认为,德古 有三层含义:一是形容词,指口才好,善于演 说者;二是名词,指众多的头人议事的场合; 三指有威望、知识丰富,智力过人,熟悉彝族 习惯法及古规古俗,能按习惯法及其案例处理 纠纷,办事公道果断,能言善辩,能为家支
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
传统村落的发展与保护摘要: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传统村落的发展还相对落后,为了更好的执行党中央的乡村振兴计划,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也被提上了日程,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不仅仅是提高当地的经济发展水平怎加居民的收入,更是提高国民素质教育和文化软实力的一个重要机遇。
关键词: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糯黑村内的乡村因其生态优美的自然环境,精耕细作的农耕文化,简单恬静的生活方式,淳朴厚重的乡风民俗,富有内涵的村落文化,对于现代都市人具有异常的魅力与体验价值,传统村落更是具有突出的文明价值及传承意义。
本文将以云南省糯黑村的发展与保护为例,探讨生态旅游导向下风景名胜区内传统村落“活态”保护发展的有效模式。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保护理念认识不足。
从实际看,大部分人对传统村落文化遗产的历史、艺术价值和不可再生性知之甚少,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红色旅游地的价值。
一方面领导认为糯黑村地处偏僻,保护投入较大,不会产生多大效益;另一方面居民认为保护是政府的事,缺乏保护传承的主动性,政府不买单,他们就自行翻修、搭建,丝毫不管是否符合传统风貌。
对传统村落的保护,无论民间还是官方都普遍缺乏保护意识。
农村很少有人意识到老祖宗留下来那些雕龙画凤的老房子其实蕴藏着宝藏;不少家庭建新房时都拆掉了旧房,即使不拆也不修整,任其虫蛀雨淋,墙塌瓦掉。
政府部门为了上新项目,征地拆迁时,大拆大改,根本不考虑对传统村落文化的保护。
2、现实需求尚难配套。
古村落保护不同于文物保护,因为古村是一个依然活着的社区。
从调查情况看,糯黑古民居的所有权既有农户、又有村集体还有企事业单位,产权复杂,容易造成多个主人的不利局面。
现行文物保护专项资金使用要求不能补贴私人产权的文物,这样使得因房主缺乏经济能力而亟待修缮的古民居建筑,难以获得政府资金补助。
3、工作缺乏统一领导。
保护利用工作涉及多个方面和多个部门,后续工作没有齐头并进,各部门力量没能进行整合,缺乏集中着力点。
【苏斐然】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苏斐然】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摘要 ]彝族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对其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彝族传 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着保护意识不强、旅游开发不当、 申报积极性下降、村落日益空心化、保护资金渠道不畅、借 助外力改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必须提高认识,遵循传 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正确原则,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村落保 护的关系, 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 多渠道筹措资金 ,推进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 ]:云南; 彝族 ;传统村落 ;保护;利用传统村落 ,原名“古村落”,2012 年 9 月经传统 村落保护和 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 将习 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其是 指 1911 年以前建村的拥有物质形态和 非物质形态文化遗 产 , “是人类聚集、但其村落环境、 建筑、 历史文脉、 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处于演进发展之中, 传统氛围均保存较好” [1](p.6) 201。
2 年以来,省向国家登记上报传统村落近 3000 多个,到 2016 年 11个,占全国国家级传统村落总数的 20%, 数量连续三年位居 全国之首。
云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县(市、区)覆盖率已 达 96% 以上,其中彝族传统村落的数量占一半以上。
近年云南月,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有 615来,云南一些彝族村落逐渐名闻遐迩,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然而,数量优势的背后,却潜藏着问题和危机, 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解决。
、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502.8 万。
云南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南部哀牢山脉、乌蒙山脉和金沙江、红河、南盘江流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1 个彝族自治州、 6 个彝族自治县,建立了彝族同其他1 至2 个民族共同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州1 个、自治县9 个。
彝族作为人口众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古村落, 成为云南省传统村落中蔚为大观的景象。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方案
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保护调查方案
云南是中国较为重要的多民族聚居地之一,拥有丰富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资源。
针对保护这些传统村落的需求,可以制定以下调查方案:
1. 调查目的:了解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历史、文化、建筑、生活方式等方面信息,为后续保护工作提供依据。
2. 调查范围与对象: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作为调查样本,包括地理位置、少数民族分布、村落规模、历史悠久程度等。
3. 调查内容:
a. 建筑与环境:对村落整体布局、建筑风格、村落生态环境进行考察,记录村落内部的居住建筑、公共建筑、宗教建筑等情况。
b. 文化与习俗:了解村落的节庆活动、传统习俗、口头传统文化、艺术表演等,以及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
c. 社会组织与经济活动:调查村落的社会组织形态、行政管理、农业生产、手工业生产等经济活动。
4. 调查方法:
a. 实地调查:组织专家和工作组前往村落实地进行调查,记录重要信息,拍摄照片和视频。
b. 口头访谈:与村民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与访谈,了解他们的意见、建议和需求。
c. 文献资料收集:搜集与村落相关的历史文献、研究成果、文化资料等。
5. 数据整理与分析:整理采集到的数据与资料,对村落的保护价值、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分析,提出保护建议和措施。
在进行调查过程中应注意尊重和保护当地居民的隐私权和民族文化权益。
调查结果可为相关政府部门制定保护政策和规划提供参考,同时也可为公众提供了解和认识云南传统少数民族村落的机会。
彝族古村落调研报告
彝族古村落调研报告彝族古村落调研报告一、调研背景彝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民族之一,分布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份。
彝族的文化历史悠久,拥有丰富的古村落资源。
本次调研目的是了解彝族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情况,为传承和弘扬彝族文化提供参考。
二、调研目的和方法调研目的:了解彝族古村落的保护与开发情况,探索如何更好地发挥其旅游资源的潜力。
调研方法:实地走访古村落,与村民交流了解彝族文化传承情况;与当地政府部门沟通了解古村落的保护政策和旅游开发情况;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彝族古村落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三、调研结果1. 彝族古村落的保护状况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彝族古村落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如贵州省平塘县的西江千户苗寨,这里的村民自觉保护了古建筑和传统生活方式,使其真实地展现了彝族的历史文化。
然而,也有一些古村落未能得到充分保护,受到了现代化的冲击,如四川省宜宾市的何家河彝族村落,村里的古建筑多数已经不存,彝族的传统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2. 彝族古村落的旅游开发情况部分彝族古村落已经开展了旅游开发,利用自身独特的文化和风貌吸引游客。
例如云南省丽江市的束河古镇,这里保留了大量的彝族传统建筑,并且成功地将其打造成了著名的旅游景点。
然而,也有一些古村落在旅游开发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商业化过度、环境破坏等。
例如四川省凉山州的维西彝族、苗族自治县的泸沽湖地区,由于旅游开发过度,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传统文化的流失。
四、调研结论与建议1. 保护与开发并重。
应加强对彝族古村落的保护工作,在保护的基础上,合理开发利用其旅游资源,实现经济效益和文化传承的双赢。
2. 加强宣传和教育。
通过宣传和教育,提高村民的文化自信心,增强他们对古村落保护的意识,使他们主动参与到保护工作中来。
3. 合理规划旅游开发。
在旅游开发过程中,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避免过度商业化,保持古村落的原汁原味。
4. 加强政府支持和监管。
政府应出台相关政策,支持彝族古村落的保护和开发,加强对旅游开发的监管,防止过度开发带来的问题。
云南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
云南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研究作者:李鹤朱晓辉来源:《中国市场》2018年第09期[摘要]文章以翁基布朗族村寨为例,提出了对村落格局构成要素、传统民居建筑、传统技艺、传统茶文化、传统民俗的保护以及科学合理的旅游开发等六项措施,为云南省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积极献策。
[关键词]传统村落;文化;保护;发展;翁基村寨[DOI]1013939/jcnkizgsc2018090431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11云南省传统村落概况云南省地处中国西南边陲,拥有25个少数民族,目前共有615个传统村落,传统村落基本上都是少数民族原著民的聚居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很多地区忽视了对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导致许多传统村落陆续遭到破坏,文化的原真性逐渐丧失。
近年来,云南省在不断探索将传统村落的保护纳入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之中,利用传统村落的资源和文化价值优势,通过旅游等服务行业的发展,逐步转化为经济优势,利用经济发展成果来反哺对传统村落的保护。
12云南省传统村落保护与发展现状近年来,云南省在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方面一直不遗余力,地方政府在成功申请为中国传统村落之后,基本上会对传统村落的建筑进行必要的维护,但是由于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的专项保护资金有限,难以满足对传统村落全面保护的需要,很多民居得不到及时修缮,一定程度上遭到毁坏,并且相关的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社会治安、消防安全等公共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严重滞后。
旅游开发是云南省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的主要模式之一。
旅游开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存传统村落的建筑形式,使当地居民传统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得以延续,维持了传统村落的基本面貌。
但一些地方政府在保护传统村落的过程中不顾一切地搞旅游开发,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导致很多传统村落的原真性遭到破坏,传统村落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不复存在。
例如一些旅游开发商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拆除传统建筑,改变村落的格局,兴建客栈、餐馆、购物场所等服务设施,而当地居民也在利益的驱使下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传统的民居院落被形象刺眼的现代建筑所替代,进一步削弱了传统村落的古朴氛围,影响了村落的整体格局,丧失了传统的建筑风格特色。
我的生态民族学研究经历
我的生态民族学研究经历我从小就对民族学和生态学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在大学时选择了生态民族学作为我的研究方向。
在这个领域中,我深入研究了不同民族群体的生态环境、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探寻着民族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之道。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生态民族学研究经历。
在大学时,我通过自己的努力和老师的指导,参与了一项对彝族生态文化的田野调查研究项目。
我们选择了云南的一个彝族村落进行调查,这个村落位于高山深谷之间,村民们一直以来都以耕种为生,过着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在研究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彝族群体与自然的紧密联系。
他们尊重大自然,依托丰富的山川资源,过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
他们的传统信仰、生活方式和文化形式都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在他们的生态村落中,山川、树木、动植物都被他们视为家人般的存在。
我与当地彝族村民进行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采用的传统农耕方式以及信奉的自然神灵,他们对自然的崇敬和感恩之情。
我的调研工作也让我对彝族传统社会组织、家族关系和乡土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彝族村落里,我见识到了他们的传统舞蹈、歌曲和手工艺制作,这些都是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
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也意识到了现代化带来的冲击对彝族生态文化的影响。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许多彝族青年开始走出山村,投身城市工作,导致传统的农耕生活方式逐渐衰落。
现代化的影响也导致了自然环境的破坏和资源的枯竭,一些村庄面临着生存困境。
基于这些发现,我开始思考如何在保护和传承彝族生态文化的推动当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我提出了一些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比如帮助村民转变农业生产方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村旅游业的发展,挖掘和传承彝族传统文化等。
我还与一些NGO组织合作,提出了一些关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计划,并寻求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
在结束彝族生态文化调查研究后,我决定继续深入研究其他民族群体的生态文化。
我计划进一步走访不同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了解他们的传统生态文化和现状,探寻他们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路。
彝族古村落调研报告
彝族古村落调研报告1. 背景介绍中国彝族是居住在云南、四川、贵州、广西等地的一个少数民族群体。
他们以其独特的语言、服饰和文化而闻名于世。
作为中国重要的少数民族,彝族的古村落承载着丰富的历史遗产和文化内涵。
为了进一步了解彝族古村落的现状和问题,本次调研选定了云南省普洱彝族自治县的一个古村落进行实地调查。
2. 调研目的通过对彝族古村落的调研,旨在了解以下内容:- 彝族古村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 彝族古村落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有效保护彝族古村落的对策和建议。
3.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取了实地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
我们首先编制了一份问卷,通过与居民进行面对面的访谈,了解他们对彝族古村落的看法和期望。
同时,我们也采访了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官员,了解他们对彝族古村落保护和发展的政策和计划。
4. 调研结果4.1 彝族古村落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特色调研发现,彝族古村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文化特色。
这些古村落均有着精致的彝族建筑和装饰,同时保留了许多传统的彝族风俗和习惯。
彝族古村落的寨门、围墙、土石墙等建筑形式独特,展现出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4.2 发展现状和问题虽然彝族古村落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但目前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古村落的保护和修缮工作缺乏资金支持,导致部分古建筑被面临倒塌的危险。
其次,随着现代化的发展,一些居民选择离开古村落,导致人口减少和村落衰退。
4.3 保护对策和建议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保护对策和建议。
首先,加大对彝族古村落的宣传力度,提高社会的关注度和参与度。
其次,加强古村落的保护与修缮工作,争取政府的资金支持和专业的技术团队。
另外,加强与周边地区的旅游合作,将古村落建设成为旅游景点,吸引更多的游客和资金流入。
5. 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彝族古村落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
只有加大宣传力度、加强保护和修缮工作,才能有效保护彝族古村落的历史文化遗产,并为古村落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马游彝村“梅葛”文化传承面临的困境及化解思路
The Dilemma and Solution of “Mei Ge” Cultural Heritage in Mayou Yi Village
作者: 苏斐然
作者机构: 楚雄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云南楚雄675000
出版物刊名: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页码: 84-89页
年卷期: 2018年 第2期
主题词: 梅葛;传承;困境;化解
摘要:作为"梅葛故里"的马游彝族村,在乡村社会变迁的过程中,面临着"梅葛"文化传承上的困境,出现了传承人数减少、传承场域退缩、厚重内涵消解等问题。
针对造成这一现象的多方面原因,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思路,在新的语境中重构保护和传承的新模式,在进行文化生态修复和保护的同时,在符号消费、产业化开发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以期实现新时代"梅葛"文化有效的良性传承。
云南山地彝族旅游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
云南山地彝族旅游村落的保护发展规划刘洋;车震宇【期刊名称】《价值工程》【年(卷),期】2016(035)007【摘要】By reviewing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 planning of traditional village in Lifang,Yunnan,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tradiction between protection and development,discusses on the way of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raditional villages, analyzes the whole village tourism resources adhering to the principle of people first,and changes the idea from the overall protection of the villag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to promote the protection of the village. At last,th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villages is outlooked.%通过对云南省楚雄州李方村保护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后的反思,分析村落的保护与发展二者之间的矛盾,探讨传统村落进行旅游开发的方式。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分析村落整体旅游资源,从村落整体保护到以旅游促进村落保护的发展,展望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动力。
【总页数】3页(P50-52)【作者】刘洋;车震宇【作者单位】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0;昆明理工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昆明6505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982【相关文献】1.云南彝族土掌房建筑的保护策略探究--以“石屏水瓜冲村花腰彝民族村落文化传承与保护规划设计”为例 [J], 唐瑜;张振2.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研究 [J], 苏斐然3.山地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规划中保护范围的划定——以山西陵川黄庄传统村落为例[J], 石谦飞;王秀芝4.论乡村振兴与保护开发彝族村落文化——以楚雄彝族村落文化为例 [J], 苏文韬5.第二篇马边彝族自治县旅游可持续发展规划--第九章旅游资源开发保护与环境保护规划 [J], 陈兴中; 罗福文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彝族民间故事的现代价值
The Modern Value of YI People's Folktales 作者: 苏斐然
作者机构: 楚雄师范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云南楚雄675000
出版物刊名: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页码: 4-8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2期
主题词: 彝族民间故事 现代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作为彝族精神财富的重要组成部分,彝族民间故事表达了彝族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真善美的追求,至今还具有积极的思想意义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彝族民间故事是提升大众道德素质的思想宝库、传承民族历史文化的经典教材、陶冶大众情操的精神养分、提高艺术创作水平的可贵参考、推进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深厚土壤。
作为具有不可再生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彝族民间故事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保护管理研究
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保护管理研究
黄书健;撒莹;朱可欣;徐安民;刘思雨
【期刊名称】《小城镇建设》
【年(卷),期】2024(42)5
【摘要】传统村落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本文采用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平衡指数和核密度等分析方法,结合ArcGIS10.8,对云南省777个国家级传统村
落进行了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结果显示:1)云南省传统村落整体呈凝聚分布。
2)市
级尺度上,传统村落呈分散分布,县级尺度上则呈集中分布;不论在县域还是市域范围内,传统村落都存在不均衡分布。
3)共有3个主要的高密度聚集区,分别位于滇西北、滇西及滇南地区。
通过地理探测器研究方法,发现自然地理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因
素交替影响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异,其中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具有较大影响力,特别是地
形因素。
在社会经济环境方面,到最近市中心距离和路网密度也有显著影响。
最后,
提出了以下保护管理策略:1)结合当地民族特色,打造区域传统村落名片;2)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保护利用;3)重视地形与交通的影响作用;4)保护与发展相结合;5)构建利益
共享机制。
【总页数】9页(P76-84)
【作者】黄书健;撒莹;朱可欣;徐安民;刘思雨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云南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建筑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U982.29
【相关文献】
1.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3.云南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斐然】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研究[摘要]彝族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对其保护和利用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中存在着保护意识不强、旅游开发不当、申报积极性下降、村落日益空心化、保护资金渠道不畅、借助外力改造效果不尽如人意等问题。
必须提高认识,遵循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正确原则,处理好旅游业发展与村落保护的关系,发挥法治的保障作用,多渠道筹措资金,推进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利用工作的开展。
[关键词]:云南;彝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传统村落,原名“古村落”,2012年9 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
其是指1911 年以前建村的拥有物质形态和非物质形态文化遗产,“是人类聚集、但其村落环境、建筑、历史文脉、生产、生活和繁衍的最初形式,处于演进发展之中,传统氛围均保存较好”[1](p.6)。
2012年以来,云南省向国家登记上报传统村落近3000多个,到2016年11月,被列入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共有615个,占全国国家级传统村落总数的20%,数量连续三年位居全国之首。
云南省国家级传统村落的县(市、区)覆盖率已达96% 以上,其中彝族传统村落的数量占一半以上。
近年来,云南一些彝族村落逐渐名闻遐迩,成为旅游者向往的地方。
然而,数量优势的背后,却潜藏着问题和危机, 需要我们深入进行研究解决。
一、云南彝族传统村落的基本情况彝族是云南省人口数量最多的少数民族,约有502.8万。
云南的彝族主要分布在横断山脉南部哀牢山脉、乌蒙山脉和金沙江、红河、南盘江流域。
新中国成立以来,先后建立了1 个彝族自治州、6 个彝族自治县,建立了彝族同其他1 至2 个民族共同实行区域自治的自治州1 个、自治县9 个。
彝族作为人口众多、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民族,在长期生存和发展中,形成了一个个特色鲜明的古村落, 成为云南省传统村落中蔚为大观的景象。
以楚雄、红河两个彝族自治州为例,截至2016年11月,楚雄州共有28个村、红河州共有107个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2014年12月,红河州建水县因分布集中连片、民居工艺精湛、民族文化多元、古村保护特色显著等特点,被国家评定为至今为止的唯一一个中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示范区。
此外,大理州、昭通市、昆明市、普洱市、保山市等地区也有众多彝族古村落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云南彝族传统村落数量众多,分布较广,类型多样,展现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村落有:咨卡村,位于滇东乌蒙山西南麓马龙县马鸣乡,是唐朝大鬼主爨崇道(乌蛮部落首领)统治时期的乌蛮民众繁衍生息之地,现在还有彝族先民火葬罐古墓遗址。
该村村落民居建筑呈环形带状分布,房屋建在坝子东南西北的山坡上或坡脚,坝子中间是一台台错落有致、阡陌纵横的稻田,千年村落的足印仍然随处可见。
现在修繕恢复的水碾坊, 仍然留存着古老原貌和历史痕迹。
苍台村,位于红河州建水县官厅镇,是一个古风浓郁的彝村,村内建筑大部是呈阶梯状分布的土掌房建筑群落,是彝族先辈们留下来的泥土艺术,完整保存至今的共174幢。
由于户与户之间土掌房紧密相连,故从远处望去,犹如一座巨大的古堡, 被称为“哀牢山中的布达拉宫”。
这些神奇的物质文化遗产被称为“彝族传统文化的活化石”。
苍台村原始的土掌房建筑群落周围,一弯红水蜿蜒而过,连绵梯田美不胜收。
在这里,村民仍习惯于慢节奏的农耕生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一字格村,位于昆明市晋宁县最南端,是古老的彝族先民赖以生存的茶马盐道古驿站,也是农耕民族多元文化聚合交融发展的活态实体缩影。
村里,明清古建筑依稀尚存,茶马古道蜿蜒穿行。
村中鸡犬相闻,民风淳朴,处处留着岁月沉淀的痕迹。
城子村,位于红河州泸西县永宁乡,拥有云南最具特色彝汉结合的独特古村落景观,土掌房规模巨大,形成府城格局,历史悠久,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有明代昂土司府遗址。
土掌房建筑不仅冬暖夏凉,还衍生了不设防的人心,所以这里的村民世代和睦相处,形成了淳朴友善的民风。
山、水、田、树与土筑民居共同构成了城子村良好的自然山水景观,达到了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完美境界。
可邑村,位于红河州弥勒县城郊外,是彝族支系阿细人的聚居地。
该村民族风情独具特色,是享誉海内外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阿细跳月” “阿细先基”的发源地之一。
近些年来,可邑村利用美丽乡村建设的契机,大力发展民族文化旅游业,使得该村成为名闻遐迩的彝族村落。
糯黑村,位于昆明市石林县圭山镇,该村彝族撒尼支系传统文化保存完整,文化积淀深厚,内容丰富,特色突出,有着“彝族大三弦第一村”“彝族碑刻第一村”等美誉。
糯黑村是云南彝族独一无二的“石头古寨”,村内石板房、石板瓦、石板牲厩、石板路、石墙、石门、石缸等石头建筑随处可见,颜色深深浅浅,或朴素或沧桑,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和撒尼人的生活变迁。
乐居村,位于昆明市西山区,有600多年的建村历史,村内布满清一色的彝族民居“一颗印”,其中30多栋老屋已有200多年历史,40栋老屋超过100年。
整个村寨依山而建,层层叠叠的民居顺山就势,一直绵延到山顶,层次分明,错落有致。
乐居村彝族“一颗印”的建筑,是彝族传统的“土掌房” 与汉族民居相结合的产物,形式小巧,适应性强,适合当地气候和农村生产生活的需要。
鳞次栉比的“一颗印”,成为独特的乡村景观。
二、云南彝族传统村落保护和利用的存在的主要问题通过此前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实施,云南省涌现出了一批在全国具有一定示范效应和影响力的村落保护和利用模式,如以原貌保护为主的“沙溪模式”、以群落保护为主的“西庄模式”、以发动社会保护为主的“和顺模式”等。
由于彝族传统村落大部分分布在贫困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当前对彝族传统村落保护、发展、利用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对策措施尚不足等,导致彝族传统村落保护利用工作任重道远,当前还存在迫切需要解决的一些问题。
(一)对传统村落的价值认识不足,保护意识不强彝族传统村落作为彝族历史文化的见证和体现,底蕴深厚,具有特殊的价值。
云南而言,彝族是省内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星罗棋布,资源得天独厚。
但很多地方政府部门以及村民对彝族传统村落的认识较为滞后,影响了保护利用工作的开展。
首先,客观来看,申请传统村落保护一定程度会牵制当地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限制当地支柱性工作的开展,部分地区政府、村民会故意回避传统村落保护工作,这就出现了部分县市居然没有一个传统村落申请保护。
而那些已经申请了传统村落保护的部分村落,也会为旅游业发展不顺利,工业又不能发展的窘境而后悔。
即使有一些地方政府对保护利用传统村落表现出较浓厚兴趣,但却单纯地把传统村落的保护理解为发展旅游的权宜之计,因此出现一些短期行为,结果适得其反,破坏了村落特有的氛围,自然难以吸引游客。
其次,村民缺乏保护意识。
由于彝族传统村镇多处于山区深处,部分村民思想更新不足,不能认识到保护历史文化遗存的重要性,不少传统老屋或传统艺术形式正逐渐被人们遗弃,不少古建筑破旧不堪,无法修葺,或空屋闲置或堆放杂物,有的甚至成为牛棚羊圈,传统艺术形式也多处于濒危状态。
再次,在实际生活中,部分村民对自己居住的传统村落没有荣誉感、认同感和归属感,生活中还常常发生一些不自觉地对传统风貌产生不利影响的行为。
(二)旅游开发与传统村落保护存在内在矛盾在部分实行商业化旅游开发的彝族传统村落, 随着旅游者的大量涌入,虽然使村落获益匪浅,但也打破了村落的宁静气氛。
传统村落本身面积有限,对游客开放的空间也有限,大量的游客造成部分区域承载力过重,同时,对利益的追求促使村民大量开办农家乐、家庭旅馆,传统民居院落被形象刺眼的现代楼房、旅馆、农家乐建筑替代。
虽然村落旧貌变新,吸引了外来客人,增加了收入,却把原有古朴自然的村落景观破坏了。
值得注意的是,旅游开发存在的商业性,对传统村落文化,尤其是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不利影响。
受市场的需求和经济利益的趋势,传统村落旅游开发商为了迎合旅游者的需求,依据“需求”选取非物质文化遗产局部内容进行无限放大,或是加以夸张和修饰,甚至出现增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容的现象, 将非物质文化遗产独有的原生态特征置之度外。
为了满足游客的“猎奇”心态,部分旅游开发者将村民的民俗文化加以改造并逐渐夸张,向着低俗化的方向进行引导,破坏了非物质文化的内涵。
比如,在一些旅游景点,彝族姑娘房习俗被随意演绎, 意在招徕游客,利用游客的猎奇心理达到获取丰厚收益的目的。
(三)体制机制不顺和行政成本过高导致项目申报积极性下降虽然国家层面在开展第一批传统村落保护时即明确提出:传统村落保护的责任主体是县级人民政府,但现实中往往出现转嫁申报成本的情况。
传统村落保护首先要开展编制保护规划、制定保护档案等前期工作,每个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的编制经费在20~30万元之间,由于各县级政府财政困难,大部分县市区无法筹集大额规划编制经费,从而采用了将传统村落保护规划编制任务下移至乡镇,而乡镇财政本来就捉襟见肘,有苦难言。
从而导致了两种结果:一方面是申报成功的乡镇硬着头皮完成规划编制任务后不敢再向上申报更多的传统村落;另外一方面是其他乡镇即使有更多更好的传统村落也“望村兴叹”,不敢贸然申报。
由此,形成了具备传统村落申报条件的村希望得到国家财政扶持、县级政府希望扩大传统村落保护面、乡镇一级不愿不敢向上申报的现象。
另外,中央扶持资金通过财政一事一议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两个渠道下达后,均要按照相关程序逐级上报,并按照要求进行相关技术审查,在导致各保护项目迟迟不能开工建设的同时,又因行政成本的增加使基层叫苦不迭。
(四)空壳村问题使得传统村落日益空心化,传统文化后继乏力随着城镇现代生活和就业机会的多样化选择, 大量的彝族青壮年纷纷离开村落,到城市和发达地区打工与谋求发展,造成村落空心化。
据对楚雄州2220户农村居民家庭抽样调查,外出就业劳动力中16至40岁的青壮年就业者占外出就业总人数的88.11%,并且外出到县级以上城市务工的劳动力占外出务工人数的80%以上。
村中青壮男女的生活节奏一般是春节回家、节后返城,平时留守的是老人和儿童。
空巢现象使得古村人气不旺,而古民居缺少人气和烟火的熏烤,日益衰朽,一些古村落濒临煙灭。
从乡村发展和文化发展来说,人口流失带来的不只是物质遗产的消失,饮食、风俗、手工艺品,这些依附于彝族原住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同样受到威胁,传统村落面临着民族传统文化传承的对象后继乏力的窘境。
传统上,由于交通不便,缺乏现代化的通讯方式,农闲之时,彝族人常常聚在一起, 借助自己制作的乐器,如葫芦笙、竹笛、响蔑、树叶等自娱自乐。
楚雄州是全国仅有的两个州级彝族自治地方,号称“歌舞之乡”,乡村彝族节日歌舞活动素来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