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第一节:生物的特征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生长和繁殖等。

2. 教学内容:生物的分类、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生物的分类1. 教学目标:掌握生物分类的基本方法和原则。

2. 教学内容:生物分类的依据、生物分类的等级。

3. 教学方法:采用对比法、实物观察法,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第三节:生物圈1. 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意义。

2.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生物圈的范围、生物圈的意义。

3. 教学方法:采用多媒体演示法、小组讨论法,增强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四节:生态系统1. 教学目标:掌握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

2. 教学内容:生态系统的定义、生态系统的组成。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五节:食物链和食物网1. 教学目标:了解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概念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食物链的定义、食物网的概念、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应用。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二章:人类的起源和进化第一节:人类的起源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 教学内容:人类的起源、人类的发展历程。

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图片展示法,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第二节:人类的进化1. 教学目标:掌握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和证据。

2. 教学内容:人类进化的历程、人类进化的证据。

3.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三节:人类的生殖和发育1. 教学目标:了解人类的生殖方式和发育过程。

2. 教学内容:人类的生殖方式、人类的发育过程。

3. 教学方法:采用实物观察法、模拟实验法,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第四节:人类的行为1. 教学目标:掌握人类行为的类型和特点。

2. 教学内容:人类行为的类型、人类行为的特点。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5篇生物教案设计是改善课堂教学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探索,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一项必要工作,它可以促进教学的系统化,使老师掌握讲课节奏。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目标1.尝试用徒手切片的方法制作临时装片,认识绿色植物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3.认同绿色植物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水循环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1.解释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植物叶片的机制。

2.探讨绿色植物如何通过蒸腾作用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形成保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情感意识。

教学设计一、叶片的基本结构1.练习徒手切片2.叶片的基本结构。

二人小组练习徒手切片,制作菠菜叶横切面的临时切片。

制作成功的同学介绍经验。

注意:不同的切割方向、不同的角度观察的效果一样吗?方案一:使用显微镜先观察叶片横切面的临时切片,再观察叶片的永久横切片。

根据《叶片结构示意图》对比归纳叶片基本结构。

方案二:观察图《叶片结构示意图》或模型自学叶片的基本结构。

讨论问题:“菠菜叶片的正面与背面的绿色一样深吗?为什么?”归纳叶片的基本结构。

方案三:四人小组用自己准备的不同植物叶片再次练习徒手切片,用显微镜观察、对比,讨论:“观察到的叶片结构与课本示意图的结构是否完全一样?为什么?”进一步了解叶片的结构。

巡回指导、提示,并及时地对做得好的同学给予肯定。

组织讨论,创设问题情境、鼓励同学共同合作。

组织实验,参与学生讨论,对于发表独持见解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

二、气孔控制水蒸气和二氧化碳等气体进出叶片的机制1.探究叶片气孔情况。

方案一:二人小组实验将一片刚摘下的叶片浸在盛有70℃以上热水的烧杯中。

观察现象并讨论问题:“叶片表面是否产生气泡?如果有,比较叶片正面和背面,那一面气泡数目较多?为什么?”,相互交流,得出结论:一般叶片的上下表皮都有气孔,而且下表皮气孔数目多于上表皮。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特征,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

2. 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提高观察和思考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第一章:生物与环境1. 生物的特征2. 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3. 生物的生活环境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1.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2. 基因的多样性3. 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的多样性。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导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学知识。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 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学会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问题。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巩固所学知识。

3. 单元测试:评估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发现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六、第四章:细胞的基本结构与功能1. 细胞的概念与分类2. 细胞的基本结构3. 细胞膜的功能4. 细胞质与细胞核5.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七、第五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1. 遗传与变异的概念2. 基因与DNA的关系3. 遗传信息的传递4. 基因突变与基因重组5.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八、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的原因1. 生物进化的概念2. 自然选择与适者生存3. 遗传与变异在进化中的作用4. 生物进化的证据5. 生物进化的历程九、第七章:生物的分类1. 生物分类的概念与方法2. 生物的分类单位3. 生物分类的依据4. 生物分类的系统5. 生物分类在实际应用中的例子十、第八章: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1. 生态系统的概念与分类2. 生态系统的组成3.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4.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5. 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生物的特征,生物与非生物的区别补充和说明:生物的特征包括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和繁殖、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以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1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1篇一: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第二章了解生物圈第一节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教学目标①举例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③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④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难点和重点重点:①说出影响生物生存的环境因素。

②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学习控制实验变量和设计对照实验。

难点:形成爱护实验动物的情感,能够认真观察和记录,并与小组其他同学合作和交流。

课时分配2课时教学方法:探究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二节:生物与环境组成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①说出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描述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认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④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难点和重点①生态系统的组成。

②食物链和食物网。

③增强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情感。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讲解法教学设计作业:教学反思:第三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教学目标②能选取多方事例来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④增强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初步具有保护生物及生物圈的意识,拒绝破坏环境的行为。

难点和重点重点: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而这种习惯的养成更要从小培养,因此学生确立保护生物圈的意识是本节的重点。

难点:学生逐个认识各个生态系统,难以从这个认知过程飞跃到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因此学生阐明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本节的难点。

课时:2课时教学方法:讨论法教学设计篇二: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全册)《致同学们》教案(1课时)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实验课程的第一课,其重点是通过教学达到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由于开学初新生军训了一周,他们对校园环境也较熟悉了,为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开发学校的“问题资源”展开教学。

同时要非常重视如何组织教学,应制定相应的课堂规则和设计形成性评价方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3篇】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篇一第一章认识生物第一节生物的特征一、教学目标1、观察生物和非生物,比较它们的区别。

2、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3、初步学会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观察。

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5、感悟一切生命体的基本特征,乐于观察身边的各种生物,从而在观察的过程中理解实事求是的科学意义。

6、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材分析1、教材内容的分析本节教材的主要内容有两点:(1)区别生物和非生物(2)生物的共同特征有哪些?本节教材内容的教学,不是从现代生物学发展水平的角度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而是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让学生在常见的生命现象层面上了解生物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

在教学中不能直接讲述,而是通过观察、讨论等活动,由学生自主获得关于生物特征的基本知识,以达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2教学重点:①学生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②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的目标。

3、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

4、课时安排:一课时三、教学准备:①制作的多媒体课件;四、教学策略1、教学策略和方法的建议本节课的导入可这样设计:可让学生观察有山、水、虫、树、石头的多媒体画面,欣赏与画面协调的音乐,请学生描绘看到的大自然,并回答出画面中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关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这一问题,可与学生一起对照教科书上的描述,进行比较归纳。

但是,这些例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在与学生讨论时,应让学生多举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补充,如生物对外界的不同刺激作出不同的反应,动物的不同繁殖方式等,以促进学生的发散思维。

本节教学,以观察讨论为主,辅以阅读、讲授等法。

2、设计思路首先让学生回忆在小学自然课里已学过的一些关于生物的知识,举例说明什么是生物,区分出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

人教版七年上生物教学设计优秀6篇

人教版七年上生物教学设计优秀6篇

人教版七年上生物教学设计优秀6篇人教版七年上生物教学设计篇1学习目标1、了解生物学的概念以及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应用。

2、了解生物科学的最新进展,激发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重点和难点重点:生物科学在生活和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难点:在学习方法上的引导。

学习过程:一、情境引入:出示一些水果、蔬菜、杂草、石块,请学生分辨哪些可以食用,从而引出生物学。

学生举例一些生物的食用、药用或其他价值。

(教师:从古到今,人们不断观察、尝试、探索生物知识,形成了现在的生物科学。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任务一:联系生活经验,了解生物学概念。

1、学生自学教材,找出生物学的概念。

2、学生举例:举出常见的生命现象的例子。

(如蜘蛛织捕虫、树叶变黄飘落等。

方法指示:学会观察。

)3、拓展反思:生物学不仅是对表面现象的观察,更深入到对生命活动规律的研究。

如对青蛙的眼睛研究、蜻蜓飞行技巧的研究,从而出现了仿生学,谁能举出一起关于仿生学的例子?学习任务二:学生自学教材,体会生物学的重要性。

1、全面浏览教材的前言部分,分析教材从哪些方面了生物学的重要性。

并有感情的朗读教材中的段落,体会大自然之和谐。

2、小组内探讨:根据教材内容和生活经验,尝试交流生物学的应用(重要性)。

3、师生交流:有关对一些生物现象和生物科学的疑问。

拓展反思:怎样认识封山育林、封海休鱼?三、系统:(引导学生从农业、工业、医学等方面生物科学的重要性。

)四:诊断1、生物学是研究和的科学。

2、谈一谈你对生物学的认识和怎样学习生物学?人教版七年上生物教学设计篇2一、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是生物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三节的内容,本单元主要是引导学生在细胞水平上认识生物体,教学上会有一定困难。

这是因为细胞结构微小,距离学生的生活经验较远。

因此,应当多给学生提供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机会,增加学生对细胞的感性认识。

本节课尽管内容比较抽象,但是学生有了前面的植物细胞的观察作为基础,学起来还是比较容易的。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的关系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植物的细胞结构植物的组织与器官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动物的运动系统动物的行为分类与特点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基本组织人体的主要器官系统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了解生物之间的相互影响。

2. 掌握植物的结构与功能,了解植物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3. 了解动物的运动与行为特点,理解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4. 认识人体的结构与功能,关注人体健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人体的器官系统。

2. 教学重点:生物与环境的相互适应,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行为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实物模型、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生物实验器材、学习资料、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校园内的生物现象,引出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

以植物的生长过程为例,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观察动物的行为,探讨动物适应环境的方式。

结合生活实际,介绍人体的结构与功能。

2. 例题讲解分析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

举例说明植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讲解动物的运动系统及行为特点。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的功能及相互关系。

3. 随堂练习判断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分析生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观察植物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观察动物行为,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认识人体器官,描述其功能及相互关系。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2. 植物的结构与功能3. 动物的运动与行为4. 人体的结构与功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生物的影响,并举例说明。

绘制植物细胞结构图,并说明各部分功能。

描述一种动物的行为特点,分析其适应环境的方式。

介绍人体器官系统,并说明其功能。

答案:见附录。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关注学生对生物概念的理解,提高课堂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疑问。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和分类课时一:生物的多样性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概念和意义- 掌握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 能够描述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教学内容1. 生物的多样性概念和意义2. 生物的分类方法和分类原则3. 不同生物的特征和区别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学生自带一种生物,通过观察和比较,讨论其特征和分类方法。

2. 看图说话:给学生展示一些不同生物的图片,并请他们描述和比较这些生物的特征。

3. 观察实验:进行现场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和比较不同生物的特征。

教学评价1. 课堂讨论:评价学生的参与度和对生物多样性的理解。

2. 实验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生物特征的能力。

课时二:植物的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 能够使用分类方法对植物进行归类- 掌握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内容1. 植物的分类方法和特征2. 常见植物的特征和分类教学活动1. 植物分类游戏:学生分组进行植物分类游戏,根据给出的特征和分类方法将植物归类。

2. 植物观察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的植物,并记录其特征和分类。

教学评价1. 分类游戏成绩:评价学生对植物分类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植物观察记录: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特征的能力。

第二单元:植物的生殖与发展课时三: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目标- 了解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掌握有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 能够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内容1. 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有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3. 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活动1. 观察花朵解剖: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有花植物的花朵结构和生殖器官。

2. 裱花标本:学生自带花朵样本,进行裱花标本制作,同时描述花朵的生殖器官。

教学评价1. 花朵观察报告:评价学生观察和描述花朵生殖器官的能力。

2. 裱花标本评分:评价学生制作的裱花标本质量和描述的准确性。

课时四:无花植物的生殖与发展教学目标- 了解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 掌握无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 能够观察和描述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内容1. 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和生殖过程2. 无花植物的繁殖方法和意义3. 观察和描述无花植物的生殖器官教学活动1. 植物实物展示:展示不同种类的无花植物,让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生殖器官。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

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第一课时: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教学目标-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掌握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类能力教学内容1. 生物的基本特征- 生物的组成结构- 生物的营养方式- 生物的生长繁殖方式- 生物的运动方式2. 生物的分类方法- 按营养方式的分类- 按生长繁殖方式的分类- 按运动方式的分类3. 常见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植物界:种子植物和非种子植物- 动物界: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引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的概念。

2. 分组讨论,让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找出具有不同特征的生物,并进行简单分类。

3. 结合图片和实物,向学生介绍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

4. 组织学生进行小活动,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5. 展示学生的分类结果,带领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

6. 小结本节课的内容,布置相关作业。

教学资源- PowerPoint课件- 实物图片- 生物分类表课堂互动1. 提问学生:根据生物的组成结构,生物可以分为哪几个主要部分?2.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讨论出不同特征的生物,并写在黑板上。

3. 指导学生:通过观察实物图片,学生回答所观察生物的营养方式、生长繁殖方式和运动方式。

4. 小组活动: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将指定的生物进行分类。

课后作业1. 回家观察身边的植物和动物,写出他们的分类特征。

2. 阅读课本相关内容,做好课后复。

参考资料1. 《新人教版初中生物教材》七年级上册2. 七年级生物课件第一课。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活: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生物的基本单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病毒的结构与生命活动。

3. 生物的多样性:生物的分类,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4. 生物的进化:生命的起源,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5. 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

2. 使学生掌握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理解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生物进化的机制。

2. 教学重点: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态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细胞模型,生物进化图解,生态系统图解。

2. 学具:生物教材,练习册,实验器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生物,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激发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以教材中的例题为基础,讲解生物的基本单位、多样性、进化等知识点。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知识点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4.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显微镜观察,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5. 课堂讨论:引导学生讨论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提高环保意识。

6. 小组合作:分组讨论生物进化的机制,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多样性分类层次保护4. 生物进化起源证据机制5. 生态系统组成食物链与食物网生态平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生物多样性的层次与保护。

阐述生物进化的证据与机制。

绘制生态系统的组成图。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全册专业版一、教学内容第一章:生命的奥秘第一节:生物与生命第二节:生物的特征第二章:生物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第二节:细胞的生活第三章:生物的分类第一节:生物的分类依据第二节:生物的分类单位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认识到生物与生命的密切关系。

2. 掌握细胞的结构、功能及生活过程,理解细胞是生物的基本单位。

3. 学会运用生物分类知识,对生物进行分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2. 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教学重点: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生活过程3. 生物分类单位的认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挂图、模型、实物等。

2. 学具:笔记本、教材、练习册、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与生命的关系,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的基本特征,组织学生进行讨论。

介绍细胞的结构与功能,指导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

讲解生物分类的原则,引导学生运用分类知识。

3. 例题讲解:通过实例分析,使学生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以实际生物为例,讲解生物分类的方法。

4.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生物基本特征的认识。

让学生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绘制细胞结构图。

进行生物分类练习,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基本特征2.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3. 生物分类的方法与原则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物的基本特征。

描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生物分类的原则。

2. 答案:生物的基本特征: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排出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能生长繁殖、具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细胞膜保护细胞,细胞核含有遗传物质,细胞质内有能量转换器等。

生物分类的原则:根据生物的形态结构、生活习性、遗传关系等进行分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10篇)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精选10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种子萌发的条件2、理解有机物在种子萌发时的转化和利用。

3、理解种子休眠、寿命,以及选种、测定发芽率在农业消费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1、种子萌发的条件教学难点:1、种子萌发需要的外界条件的原因。

教学环节老师活动学生活动复习图示:学生说出种子的根本构造:胚的根本构造:引导学生说出探究实验的一般过程种皮、胚胚根、胚芽、胚轴、子叶1、提出问题2、作出假设3、作出方案4、施行方案5、分析^p 结果、得出结论创设情境,学生对种子萌发的条件作出假设许多作物是在春天播种的,天寒地冻不适于播种。

在播种前往往要在地里浇一些水,使土壤潮湿,假如刚下过一场小雨,不用浇水就可以播种了,但是过于潮湿使种子霉烂。

播种前往往要松土,使土壤中有充足的空气。

根据情境作出什么样的假设?假设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有适宜的水分、温度、空气分析^p1、给种子萌发选择了哪几种环境?瓶子1:没水、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2: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空气瓶子3:适当的水分、寒冷的温度、空气瓶子4: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没空气分析^p 对照组、实验组实验中作为对照实验的有瓶子1和瓶子2,瓶子2和瓶子3,瓶子2和瓶子4,为什么把它们叫做对照实验?1、变量是水,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2、变量是温度,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3、变量是空气,并且只有一个,构成一组对照实验2号瓶子是用于作比照的,其条件都是满足种子萌发的,叫对照组。

1,3,4号瓶子是用于实验不同的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的,叫实验组。

练习书本p92:实验中,哪些组是实验组?哪些组是对照组?结论:适宜的温度、一定的水分和充足的空气都是种子萌发所需要的条件。

外界条件;除了我们探究的外在条件,对种子本身有什么要求?1、干瘪的种子或被昆虫咬坏的种子都不能萌发2、死亡的种子不能萌发。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物与非生物因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2. 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3. 植物的生长发育植物的生命周期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4. 动物的生长发育动物的生命周期动物的运动与行为二、教学目标1. 理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认识生态系统的基本概念及组成。

2. 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了解细胞的结构与功能,以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3. 了解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理解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4. 了解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认识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2. 教学重点: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生物的基本特征、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动物的生长发育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细胞模型、生态系统图示、植物种子、动物标本等。

2. 学具:笔记本、笔、放大镜、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界中的生物现象,引发学生对生物与周围环境关系的思考。

2. 新课导入:讲解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习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组成。

3. 实践情景引入:观察校园内的生态系统,让学生了解生态系统的实际应用。

4. 例题讲解:分析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解释生物的遗传与变异现象。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绘制细胞结构图,并进行遗传与变异的实例分析。

6. 植物生长发育:讲解植物的生命周期,阐述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7. 动物生长发育:介绍动物的生命周期,分析动物的运动与行为。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生态系统概念、组成2. 生物的基本特征细胞结构、功能遗传与变异3. 植物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光合作用、呼吸作用4. 动物的生长发育生命周期运动、行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生态系统中的生物与非生物因素。

简述细胞的结构与功能。

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概念及实例。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全册优质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物与生物学2. 生物科学研究的方法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 细胞与细胞工程5. 生物的营养6. 呼吸与排泄7.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8.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生物体的基本结构。

2. 培养学生运用生物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能力,提高科学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关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增强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细胞结构与功能、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2. 教学重点: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物的营养与呼吸、生物的生殖与发育。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显微镜、模型、挂图、实物等。

2. 学具:实验器材、实验材料、学习笔记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2. 教学新课:(1)讲解生物与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生物学的研究对象。

(2)介绍生物科学研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3)讲解生物体的结构层次,让学生掌握生物体的组成。

(4)详细讲解细胞结构与功能,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单位。

(5)阐述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让学生了解生物的基本生理功能。

(6)讲述生物的生殖与发育,帮助学生认识生物的繁衍与成长。

(7)探讨生物的遗传与变异,引导学生了解生物的多样性。

3. 随堂练习:设置典型题目,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生物与生物学2. 生物科学研究方法3.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4. 细胞与细胞工程5. 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6. 生物的生殖与发育7.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生物学的定义及其研究方法。

(2)解释细胞的结构和功能。

(3)论述生物的营养、呼吸与排泄。

2. 答案:(1)生物学是研究生物的结构、功能、发生和发展规律,以及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生物全册教案(新版人教版)教案内容: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提高学生的生物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科学的兴趣,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教学难点: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方法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2. 利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生物的图片和视频,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练掌握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知识。

2. 学生准备:预习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的相关内容。

3. 教学资源:多媒体设备、生物图片和视频、小组讨论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课堂讲解:讲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3. 案例分析:分析具体的生物实例,帮助学生理解生物的特征、生物的分类及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掌握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模型、显微镜观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生命科学的理解和尊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动植物细胞的特点和区别。

2. 教学难点: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等细胞结构的功能和特点。

八、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教学法,利用细胞模型和显微镜观察,帮助学生了解细胞的结构。

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教案(精选5篇)

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教案(精选5篇)人教版初一上册生物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1、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2、描述身边的生物和它们的生活环境。

3、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况。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学会设计调查方案、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和会做调查记录,同时培养学生的分工合作能力。

教学难点:描述部分所调查生物的特征三、课前准备:帮助学生分组,确定调查范围。

了解要调查的生物状况,并查找相关资料。

四、教学过程:1、把全班同学分成八个小组,选出小组长,说明本节调查课的目的,步骤,各小组自由选择调查范围(不可在教学区)然后汇报到老师处,每小组长把组员的名单交到老师处。

强调调查范围的要求是生物种类较多,环境有较多变化的路线。

2、注意事项:如安全、不伤害动植物、不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等。

应特别关注一些小生物。

如树皮上、草丛中的小生物和天空中飞行的生物。

3、据报告册P2~3内容进行调查,并及时记录,布置作业是星期四交齐。

4、纪律要求:出入教室不可吵,不可影响其他班同学。

各小组提前十分钟回到教室,各小组要跟老师对好时间,要求本小组长组织好纪律。

5、利用下课前十分钟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出调查的生物,(可按P9的分类方法)并对个别小组作出表扬。

总结本节课全班同学的表现。

(问题: 1.你们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2.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对它们进行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它们的生活环境?调查中,你又想到哪些新的问题?) 教学后记:初一(2)班没有说明细节,学生不明确调查的意义和方法,把抓昆虫等作为调查的主要目的,抓昆虫成为本班男生的主要任务。

还应强调生物包括,动物,植物,真菌等其他生物。

初一(9)班事前说好了各种注意事项,强调了纪律,所以每个人都能完成好这次调查活动。

初一(10)班没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该班学生较文静,气氛太沉闷初一(3)班课堂纪律太乱,几位同学特意捣蛋,但小组间团队精神不错,调查到的种类较多,有些学生的知识面很广,认识植物种类多。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全部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教案第一章:生物和生物圈1.1 生物的特征教学目标:了解生物的基本特征,如生命活动需要营养、呼吸、排泄、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等。

教学内容:生物的特征及其表现。

1.2 生物圈教学目标:了解生物圈的概念、范围和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基本条件。

教学内容:生物圈的定义、范围和生物圈内的生态系统。

第二章:人体的结构层次2.1 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教学目标:了解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教学内容:细胞的概念、结构及其功能。

2.2 组织、器官和系统教学目标:了解人体的组织、器官和系统。

教学内容:人体的主要组织、器官和系统的概念及功能。

第三章:植物体的结构层次3.1 植物体的结构教学目标:了解植物体的结构层次,从细胞到植物体。

教学内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各层次的结构和功能。

3.2 绿色开花植物体的六大器官教学目标:了解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及其功能。

教学内容:绿色开花植物的六大器官(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的结构和功能。

第四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4.1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教学目标:了解食物中的六大类营养物质。

教学内容:六大类营养物质(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的作用。

4.2 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了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过程。

教学内容:食物的消化系统、消化过程和吸收过程。

第五章:生物能进行呼吸5.1 呼吸作用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基本概念。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的定义、过程和意义。

5.2 呼吸作用的实质教学目标:了解呼吸作用的实质。

教学内容:呼吸作用实质的相关知识。

第六章: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6.1 排泄的概念和途径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概念和途径。

教学内容:排泄的定义、途径及重要性。

6.2 排泄的主要废物教学目标:了解排泄的主要废物。

教学内容:排泄废物(如尿液、二氧化碳等)的成分和排出过程。

第七章: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7.1 应激性的概念教学目标:了解应激性的概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的特征》新教材的生物学是以人与“生物圈”为主线,所以把生物圈放在了第一单元,我们知道生物圈是由生物和非生物组成的,而这个生机勃勃的生物圈主导者是:生物。

把“认识生物”作为第一章是情理之中的事,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生物,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就显得非常必要,所以“生物的特征”便顺理成章地成了初中生物学的第一单元第一章中的第一节,可见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在初中生物学中占有举足轻重地位。

因为只有了解了什么是生物,并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才能为以后生物学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本课教材内容的按排也独具特色,首先,通过简单明了而又通俗易懂的文字逐一描述了生物的基本特点,符合初一新生的认识水平,达到了过目不忘的效果。

其次,每一基本特征都配有学生耳熟能详的相关图片,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加深了学生对生物各种基本特征的理解。

【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一些生物与非生物,会比较它们的区别;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教学重点】1、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2、增强热爱生命、保护自然的情感。

【教学难点】培养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教师准备:(1)部分有代表性的动植物图片或视频;(2)一盆在单侧光照射下向光生长的植物;(3)有多种生物画面的多媒体课件或挂图。

2、学生准备:一些简单的生物实物或标本。

【导入新课】打开课件第2页。

看看几张图片判断下那些属于生物,哪些不是?并思考所有这些生物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讨论思考。

【讲授新课】一、观察分析——什么是生物教师:请同学们准备好纸和笔,我们观察一组图片(课件第3页),大家边看边把画面中的生物和非生物分开记录下来,看谁记得最多,分得准确。

准备好了吗?开始。

学生:一边认真观看一边紧张记录。

教师:(及时评价)先从数量上了解情况,如记录了3种生物的同学请举手,4种以上的同学请举手,5种以上的请举手等。

然后请2~3名同学谈谈记录情况,给予评价鼓励。

教师:你们是怎样把它们区分开来的呢?学生:因为生物是有生命的。

教师:非常好!下面我们就来研究一下生命有哪些特征。

二、知识迁移——生物的特征教师:(课件第4页)这是一只正在捕鱼的小鸟,我们看看小鸟有一些什么特征?再想想这些特征其他生物是不是也具有?请同学们分组讨论。

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小标本或实物,对照小鸟找出它们的共同特征,并进行热烈的讨论)小鸟要吃东西,需要营养,人和其他动物也需要营养。

教师:人和动物需要营养,那么植物也需要营养吗?学生:植物也需要,我们为植物浇水、施肥就是为它们提供营养。

教师:太棒了,请掌声鼓励。

生物只有在营养充分的情况下才能健康地生长。

生物还有什么特征呢?学生:小鸟要呼吸,如果没有氧气会弊死的,人和动物都需要呼吸。

教师:很好!那么植物需要呼吸吗?学生:要,小学自然课里讲菜窖里有大量的CO2,这就是菜进行呼吸时放出来的。

教师:对,植物在有光的情况下,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会吸收大量的CO2,释放大量的O2;而在黑暗的环境中正好相反。

学生:小鸟要排废物,人和其他动物也可以通过排尿、排汗、呼吸将废物排出去。

教师:植物吗?植物也出汗、排尿吗?(课件第6页)学生:哇,原来植物是通过落叶,也可以通过呼吸排出废物的呀。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举例说明生物还有哪些特征。

学生:向日葵总是向着有阳光的一方。

河鲀受到惊吓时会鼓起来。

教师:这些都属于应激性。

什么是应激性呢?就是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的反应。

哪位同学还能举出植物应激性的例子?学生:含羞草的叶子被碰到后,会合起来。

教师:非常好!生物体还有哪些特征呢?学生1:小鸟会生蛋,蛋可以孵化出新的生命,生物体可以繁殖的。

学生2:还有生物体都可以长大的。

教师:对,生物体能够由小长大,当生物体长到一定的时候,就开始繁殖下一代,但是不同的生物繁殖的方式不同。

有的植物产生种子进行繁殖,而有的植物却利用根、茎、叶进行繁殖,鸟类产卵繁殖后代,哺乳动物通过产仔繁殖下一代。

虽然方式不同,但是生物体生生不息地生存下来,正是生物体具有生长繁殖的特性。

教师:接着启发学生思考:生物还有哪些书上没有说到的特征。

学生讨论后回答。

学生1:生物都有一定的寿命,都会死亡。

学生2:生物还能够进化。

学生3:生物还能够进行遗传变异。

学生4: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教师:从同学们的叙述中我们看到了生物还有许多特征,只要我们留心观察,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就能提出许多的问题,我们就会从中受益无穷。

三、总结反馈,提高能力教师:我们讨论了这么多生命现象,大家一定能够利用这些生物特征去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了吧。

现在我们来做一下课后练习(课件12页)。

学生:讨论后回答。

克隆羊是生物,因为只有它具备了生物的特征,具有生命。

而钟乳石是没有生命特征的,机器人也没有。

教师:回答得非常好。

学完这节课后你们知道什么是生命了吧?知道怎样区分生物和非生物吗?学生:生物体有共同的特征:需要营养,需要呼吸,进行新陈代谢,可以生长和繁殖,还有一定的寿命……【课堂小结】今天我们认识到这么多的生命现象。

体会到观察对我们是多么的重要。

认真的、全面的、实事求是的观察和记录为科学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引导我们做出正确的判断。

热烈的讨论可以拓展我们的思路,激发我们的灵感,让你迸出思想的火花。

积极的归纳总结让我们得到了正确的结论,使我们的知识系统化。

今天我们每一位同学都或多或少地体验了科学探究的乐趣。

希望每一位同学都积极的参与。

用我们自然界中最聪慧的大脑学会学习,探索生物无穷无尽的奥秘。

略。

《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为把理念落实到行动中,带领学生走出课堂,亲近自然,我们选择对校园生物种类的调查、研究作为活动的课题。

通过对校园里各种各样的生物进行观察和学习,使学生既学到了许多生物分类方面的知识,提高他们野外识别生物的能力,又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从而更好地贯彻生物课程标准的理念,此外还能为学校调查清楚校园的生物资源提供一些资料。

【知识与能力目标】了解周围的生物特点和生活环境,初步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和生物与环境的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做调查记录。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细致的观察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团队精神,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的科学态度和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操。

【教学重点】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初步学会做调查记录。

【教学难点】能引起学生关注周围生物的生存状态,从而注意保护生物资源。

学具准备:设计并打印好调查表格,准备相关文具及用具。

教具准备:学生分组情况表,调查中的注意事项通知。

一、导入新课(出示课件第2页)看,这是鲁迅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里对园子的描写。

鲁迅先生身边有这么多种生物,我们身边有什么生物呢?我们应该怎么研究它们呢?除了上一节学习的观察法,还有没有其他方法呢?今天我们就来当一次“小科学家”,调查一下我们身边的生物。

二、探讨调查校园的方案(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背景方框内的内容,尝试解决:1、什么是调查?请举例说明哪些可以用调查方法?2、调查的一般方法有哪些?3、调查范围太大时,怎么办?(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选两个小组展示学习成果,其他小组补充,并提出你们的疑点?(2)释疑解惑一:举例如:调查我国的森林资源、调查人口、调查我们班的视力、调查我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等等。

(3)释疑解惑二:范围太大时,要设计好调查路线(如调查校园生物)和选好样本(如调查种子的发芽率)很关键。

否则调查慢、不能反映整体情况。

(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假如要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如何开展调查?教师总结:1、选取样本要准确,能反映整体的情况;2、调查活动一定要落在实处,小组内成员要合理分工,密切配合,事先设计好调查方案和调查表是非常重要的,这有利于自己按表行事,避免盲目。

三、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一)问题引导自主探究请同学们阅读课本,尝试解决下列问题:1、调查的目的是什么?2、调查步骤分哪几步?3、调查时的注意事项有哪些?4、拿出课前布置的调查校园内的生物种类进行归类整理。

5、归类对认识生物有什么意义?(课件第4页)(二)展示交流释疑解惑1、每一小组展示的问题:你们小组调查了多少种生物?你们是按什么特征分类的?分多少类?各多少种?每类选1—2种生物说说他们的生活环境?2、说一说你在调查中遇到了哪些困难,你是如何克服的?3、根据交流情况小组内互评,教师也作出评论。

(三)视野拓展感悟提升1、调查中你又想到了哪些问题?2、思考如何书写调查报告?结合练习题3和实验报告册。

3、谈一谈你在调查中的收获。

总结:关爱生物的同时要保护他们的生存环境更为重要。

(四)巩固练习检测反馈1、下列活动,可采用调查法进行的是()A、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B、海底珊瑚礁成分的测定C、优良作物品种的培育D、光照对植物生活的影响2、某同学在调查活动结束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植物,动物他所采取的分类依据是()A、生物用途B、生活环境C、比大小多少D、形态结构3、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近视发病率”的几种方案,最合理的是()A.每省设立一个调查小组,负责对该省全部学生进行调查B.确立一个调查小组,逐省逐地进行全面的调查和统计C.选取部分城市和农村初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D.选取一个城市或农村的初一学生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分析四、各组汇报交流(一)师生讨论归纳方法各组按顺序由代表向全体师生汇报(其他同学可以适当补充),小组间相互评比。

在教师的引导下,分组讨论、交流,用自己的话举例说出调查的一般方法。

如:首先要明确调查目的和对象,制订合理的调查方案。

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而且要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等。

引导学生讨论,归纳出调查生物的一般方法,突出调查是一项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二)书写调查报告教师要求同学们课后结合教材第十页的第三题的要求,完成一篇校园生物的调查报告。

思考如何调查你所居住的小区及你周围某一农田的生物。

学生根据老师要求,完成一篇调查报告,并思考如何对社区及农田的生物进行调查。

五、板书设计略。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通过前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对生物体的基本特征进行了观察、认识和研究,本课是在此基础上带领学生们进一步研究生物与环境(包括生物环境和非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时候,他们会发现:各种生物依赖于有生命和没有生命的环境,它们的行为与所处的环境有关,所有的生物也都会引起它们所生存环境的变化。

学生们在探索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过程中,会进一步巩固他们对生物的已有认识,形成对生物的积极态度,并了解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