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排气管道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0357c0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6d.png)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在施工时,若构造层材料是干燥的,则可以不设置排气管;但若潮湿或湿的,则必须设置。
一般在雨季施工时都会设置。
屋面的结构层应为:铺聚苯板保温层-陶粒找坡层--找平层-防水层-细石保护层。
若要做排气屋面,则需要留出排气孔。
细石混凝土保护层的表面厚度为40后,它不仅有保护作用,
还可能是设计做的刚性防水。
此外,应在防水砼里加上钢筋网防裂,并进行二级防水设计,即两道防水设防。
排气死扣规范并不是强制要求,只有在保温层找坡层里可能有水或潮湿的情况下才建议设置。
若排气管内很干燥,则可以不设置,但大多数工地都会设置,即使插上个管做个样也要设置。
由于屋面板和保温找坡层中存在一定的水汽,因此在做防水层时要求保温隔热层设置分格缝,从而使屋面中存在的水通过分格缝传递出去。
一般在屋面最高处(屋顶)分格缝十字交叉处设置一排气管,分格缝间距一般不大于6*6米。
排气管直
径为D=48,下面设置许多孔,上面有弯头,具体详见屋面做法。
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134f68c39e31433239689371.png)
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
新建污染源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m,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排放氯气、氰化氢和光气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25m。
15+5+(200)、25+5+(200)(氯气、氰化氢、光气)
;排气
15+
半径以上。
15+3+(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般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m,并高于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3m以上。
15+3+(200)
《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烟囱高度最低限值。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除尘设备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
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总结:
1、综合排放标准:
(1)最低15m,低于15m,排放速率严格50%执行;
(2)与烟囱高度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速率须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还应高出周围200m范围建筑物5m以上,若高度达不到要求。
排放速率严格50%执行;(3
2
物3m
3
(1
(2
(3
4。
排气筒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的标准
![排气筒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的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7f361687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b.png)
排气筒高出周围建筑物5m以上的标准
摘要:
1.排气筒高度的标准
2.排气筒高度规定的原因
3.排气筒高度对环境的影响
4.排气筒高度的实际应用案例
5.排气筒高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
1.排气筒高度的标准
排气筒高度是指排气筒顶部距离地面的垂直高度。
根据我国相关环保法规,排气筒的高度应高出周围建筑物5m 以上。
这是为了防止排气筒排放的废气被周围建筑物阻挡,导致废气在低空聚集,影响周围环境和人体健康。
2.排气筒高度规定的原因
排气筒高度的规定主要是基于环境保护和公共卫生的考虑。
如果排气筒高度过低,废气无法有效扩散,容易造成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此外,低空废气浓度较高,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较大。
因此,规定排气筒高度高出周围建筑物5m 以上,有利于减少环境污染和保障公众健康。
3.排气筒高度对环境的影响
排气筒高度对环境影响显著。
如果排气筒高度不足,废气排放受到周围建筑物的阻挡,会导致废气在低空聚集,降低空气质量,加剧环境污染。
而当排气筒高度符合标准时,废气能够有效扩散,降低低空废气浓度,减轻环境污染。
4.排气筒高度的实际应用案例
在我国,许多工业企业和发电厂等都需遵循排气筒高度标准。
例如,火力发电厂的烟囱高度通常都超过50 米,确保废气能够迅速扩散,降低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一些城市也规定,住宅小区内禁止建设高度低于5m 的排气筒,以保障居民区的空气质量。
5.排气筒高度的未来发展趋势
随着环保意识的不断加强和科技的进步,排气筒高度的未来发展趋势将更加严格和精细。
排气道、通风道高度的规范要求
![排气道、通风道高度的规范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3f8186b4c281e53a5902ff7f.png)
关于排气道、通风道高度的规范要求我站在日常工程质量监督中,特别是住宅工程监督过程中,发现相当多工程屋面排气道、烟道等设置位置及出屋面高度错误,现场了解发现相当多参建单位对此方面规范要求模糊,概念不清,而查阅有关图纸也是标注不详。
2010版江苏《住宅工程质量分户验收规程》DGJ32/J103-2010中对排水通气管出屋面高度有明确要求,但烟道出屋面高度未做明确。
现将有关规范要求整理,供参建单位工程技术人员参考。
1、各图审机构审查时参照的《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09版》:第11.2.9条规定了出屋面高度“当住宅有退台或上人屋面时,排气道和通风道应高出屋面2m并避开同层所开启的门窗,以免烟气回窜入室”;2、另外,《措施》11.2.6条,对坡屋面的排气管及通风道的高度也做了非常具体的规定。
管道距屋脊小于1.5米,高处屋脊0.6米1.5-3.0米,高出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小于0.6米大于3.0米,管道顶部同屋脊连线与水平线夹角不大于10度,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小于0.6米。
此外,《民用设计通则>GB50352-2005第6.14条也有类似规定:&■ U* 4烟道和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有利烟气扩散,并应很据屋面形式、排岀口周围遮拦度、距离和积雪探度确定。
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6 GQ血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坡屋面伸出f 符合下列规定:1烟道和通风道中心钱距屋脊小于55时,应高出屋脊0・GG JU2烟道和通风道中心銭距屋奋1.前〜乳00血时,应高于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6 60m;3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趴屋脊大于翫时,其顶部同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肃不应大于,且/ 面高度不得小于6 65。
上述要求应适用于各类民用建筑,包括住宅工程。
3、《苏J19-2009住宅烟气集中排放系统》规定了“对于平屋面采用盖板时。
风帽的底部隔板下端距屋面高度不应小于600并应高出女儿墙300”(见下图示标注尺寸)。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3b305efb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b0.png)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1屋面排气管的设置标准
屋面排气管是一种排气管道,它利用屋面斜面的分布提升屋面空气的流通,具有不错的排气作用。
正确的设置方法是让排气管与屋面斜面接面,并保持一定的高度距离屋面最少为10cm,距离可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来定,以免影响到屋面的造型。
另外,排气管的安装要求在屋面展拱处进行,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排气管活动性好,还能够将留板圈擦净,确保气密性和水密性;排气管的垂直方向也需要从横向方向加固,让它能够支撑起健全的屋面系统。
底下的密封材料也要特别重视,应该使用聚氨酯泡沫密封,以达到“排气有损耗,免水漏”的要求。
2专业安装
首先,屋面排气要由有经验的屋面施工人员来安装,做好卫生工程处理水分族等此类小细节;其次,施工时要遵守以上相关规范,以此创造一个完善的屋面排气管系统,把排气管和防水层安装完好;最后,必须谨慎选择排气口,要求距离屋面最少保持10cm左右,同时一定要打扁下沉,杜绝出现屋面回采的结构问题。
正确的屋面排气安装技术将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屋面漏水的现象,也能有效的让屋面中的积水蒸发,保护屋面不被污染变色,让室外的环境保持清新。
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精选文档
![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精选文档](https://img.taocdn.com/s3/m/fd9941714431b90d6c85c7e1.png)
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精选文档 TTMS system office room 【TTMS16H-TTMS2A-TTMS8Q8-各大气排放标准对排气筒高度的规定《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建污染源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m,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排放氯气、氰化氢和光气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25m。
15+5+(200)、25+5+(200)(氯气、氰化氢、光气)《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m,排放含氰化氢气体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25m;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
15+5+(200)、25+5+(200)(氰化氢)《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
15+《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或排气筒)高度还应高于最高建筑物3m以上。
15+3+(200)《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m,并高于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3m以上。
15+3+(200)《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规定烟囱高度最低限值。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除尘设备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
15+《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总结:1、综合排放标准:(1)最低15m,低于15m,排放速率严格50%执行;(2)与烟囱高度对应的污染物排放速率须满足排放标准要求,还应高出周围200m范围建筑物5m以上,若高度达不到要求。
排放速率严格50%执行;(3)排放氯气、氰化氢和广汽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25m,硬性规定。
2、工业炉窖大气排放标准基本要求与《大气综合排放标准》一样,不同的是要求烟囱高出周围建筑物3m,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严格50%执行。
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1)一般燃煤、燃油(除轻柴油、煤油外),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20m;锅炉总装机容量大于28MW(40t/h)时,烟尘高度不得低于45m;烟囱高度高于周围200m内最高建筑物3m。
暖通各种管道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
![暖通各种管道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69ebc926cfc789eb172dc8fd.png)
序号内容1燃煤、燃油锅炉(轻柴油、煤油除外)的烟囱高度2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的烟囱高度3直燃溴化锂烟囱高度4大气污染物排放筒高度5燃气锅炉房、直燃溴化锂机房的燃气放散管高度6工业企业用气车间、锅炉房以及大中型用气设备的放散管7排风口高空排放高度8制冷剂安全阀管道9用气设备烟囱伸出室外时的高度各种情况下高出屋面的要求要 求备注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但不得低于8m,当达不到时,其烟尘、SO2、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减半。
教材P150当达不到时,其烟尘、SO2、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减半。
教材P150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但不得低于8m,烟囱高度高出屋面0.6m以上;距离冷却塔6m以上,或者高出冷却塔塔顶2m教材P6561、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2、新污染源的排放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达不到要求1时,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达不到要求2时,其排放速率按照7.3外推计算结果严格50%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7.1、7.4条放散管出口应安装在适当位置、应使放散出去的气体不至被吸入室内或通风装置内。
放散管排出口应高出锅炉房屋脊2m以上教材P157、P655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屋脊(或平屋顶)1m以上,或设置在地面安全处,并应防止雨雪进入管道和放散物进入房间的措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10.2.391、排放气体无毒无污染时,应高出屋脊0.5m;2、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时,应高出屋面3.0m;3、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时,应高出屋面5.0m;4、应符合环保卫生防疫排放标准要求;5、高出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大于1.3H~2.0H新技术措施P55 4.1.4条;教材P254~255排放管应高出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冷库》6.4.8;教材P6301、当烟囱离屋脊小于1.5m时(水平距离),应高出屋脊0.6m;2、当烟囱离屋脊小于1.5~3m时(水平距离),可与屋脊等高;3、当烟囱离屋脊大于3m时(水平距离),烟囱应在屋脊水平线下10°的直线上;4、在任何情况下烟囱都应高出屋面0.6m;当烟囱位置临近高层建筑时,烟囱应高出沿高层建筑物45《城镇燃气设计规范》10.7.7。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c62e44dd3169a4517623a36d.png)
屋面排气孔设置规范一、编制依据: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12J201 平屋面建筑构造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二、屋面防水构造做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 级,屋面采用建筑找坡,泛水坡度为2%。
本工程屋面做法分为三种:A、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B、不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C、种植屋面A/B、上人/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由上向下)构造为:①保护层: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双向钢筋)②防水层: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③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④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⑤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⑥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⑦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C、种植屋面(从上到下)①种植土:500mn改良种植土;②滤水排水层:塑料夹层组合排水板H25; 土工布一层;③保护层:40mn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双向钢筋);④防水层1:4mn厚改性沥青耐穿刺防水卷材;⑤防水层2: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⑥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⑦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⑧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⑨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⑩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
三、透气孔施工工艺:3.1适用范围:屋面排气系统,属于屋面防潮排气技术领域。
在屋面分部施工中,屋面排气孔是为了及时排除找坡层中的水份,在屋面施工中广泛运用,以确保屋面找坡层中的水份及时排除,不会使防水层下的水份因高温蒸发不出,将屋面防水层顶起,破坏防水层。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442条第7项,要求封闭式保温层或保温干燥有困难的卷材屋面,宜采取排汽构造措施。
出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出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929db557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10.png)
出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概述出屋面排气管是建筑物排放室内积聚的污染物和废气的重要部分。
为了确保安全性、卫生性和环保性,出屋面排气管的设置需要符合一定的规范。
本文将介绍出屋面排气管设置的规范。
1. 管道材料选择出屋面排气管的管道材料需要具备耐腐蚀、耐高温和防火的特性。
常见的材料包括不锈钢、镀锌钢管、铸铁等。
选择合适的材料可以确保出屋面排气管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2. 管道尺寸设计出屋面排气管的尺寸设计应考虑排放气体的数量和流速。
通常,排气管的直径应根据排放量计算确定。
过小的管道会增加气体流速,导致排放不畅,而过大的管道会增加成本和占用空间。
3. 排气口的位置和数量排气口的位置应选择在建筑物的高处,以确保废气和污染物尽快被排放到空气中。
排气口的数量取决于建筑物的大小和使用情况。
在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室内污染物的排放量,确保排气口的数量足够满足需要。
4. 排气口的高度排气口的高度应符合相关法规和标准。
一般来说,室内的排气口应高出建筑物周围结构物的最高部分。
这样可以确保废气迅速分散,减少对建筑物和周围环境的污染。
5. 排气管的斜度和支撑排气管应根据设计要求设置适当的斜度,以确保废气流畅排放。
排气管应定期进行清洁和维护,以防止积灰和堵塞。
为了保证安全,排气管应设置足够的支撑结构,以防止管道变形或倒塌。
6. 排气管与其他设施的距离排气管与其他设施的距离也需要符合规范。
例如,排气管应与可燃物和易燃物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以防止火灾的发生。
此外,排气管应远离通风口和空调设备,以避免废气被再循环或引入室内。
7. 排气管的防雨措施考虑到排气管的位置,需要采取防雨的措施,以防止雨水进入管道。
这可以通过设置防雨罩、密封连接部分和进行定期维护来实现。
8. 法规和标准的遵守在出屋面排气管设计和安装过程中,需要遵守当地的法规和标准。
这些法规和标准通常包括关于排气口高度、距离要求、安全措施和施工要求等方面的规定。
确保遵守法规可以保证出屋面排气管的合规性和安全性。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哪些规定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哪些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e6958782680203d8ce2f2478.png)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哪些规定?答:烟道和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有利烟气扩散,并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和积雪深度确定。
一、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二、坡屋面伸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小于1.50m时,应高出屋脊0.60m; 2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1.50~3.OOm 时,应高于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m; 3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趴屋脊大于3m时,其顶部同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10°,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m。
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
![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89e07a16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f8.png)
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是指在建筑物外墙上设置的通风管道,用于将室内空气排出屋外,确保室内空气流通。
出屋面套管高度的规范主要是为了保证通风管道的正常通风效果和避免安全隐患。
下面将详细介绍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
1. 规范的基本要求出屋面套管高度应符合以下基本要求:(1) 高度不得低于屋面最高点的2倍;(2) 不得妨碍通风管道的顺畅排风;(3) 不得妨碍建筑物的美观形象;(4) 高度不得妨碍周围建筑物的正常使用和通风。
2. 安全考虑出屋面套管高度的规范主要是为了确保建筑物的安全。
合理的高度可以避免通风管道受到高风、风压等外力作用造成的损坏和倾倒。
同时,出屋面套管的高度也不应超过周围建筑物或设备,避免干扰其正常使用和通风。
3. 美观要求出屋面套管高度的规范还要考虑建筑物的美观形象。
过高或过低的套管高度都会影响建筑物的外观设计,给人造成不美观的感觉。
因此,在设计套管高度时应充分考虑整体平衡和协调,使其与建筑物的风格和外观相符,保持整体美观。
4. 改善通风效果和节能出屋面套管的高度规范还可以通过提高通风效果和节能。
通风管道的高度适当增加可以提高室内空气的流通速度,增加通风效果,使室内空气更加清新。
同时,合理的套管高度还可以降低室内空气的压力,减小通风阻力,提高通风效率,从而实现节能的目的。
5. 居住环境要求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还应考虑居住环境的要求。
合理的套管高度可以使室内空气排出屋外,减少室内污染物的积累,提高居住环境的质量。
特别是对于高层建筑,通过合理设置出屋面套管,可以有效排除室内污染物,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居民健康。
总结:出屋面套管高度规范是确保通风管道正常运行和建筑物安全的重要要求。
合理的高度设计可以提高通风效果,保证建筑物的美观和周围环境的正常使用。
根据具体建筑物的特点和要求,设计出屋面套管高度时需综合考虑安全、美观、通风效果和节能等因素,确保规范得到合理落实。
各行业废气排气筒(烟囱)高度的要求
![各行业废气排气筒(烟囱)高度的要求](https://img.taocdn.com/s3/m/06dd163e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7b.png)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 16297-19967.1排气筒高度除须遵守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外,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7.2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小于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若有三根以上的近距排气筒,且排放同一种污染物时,应以前两根的等效排气筒,依次与第三、四根排气筒取等效值。
等效排气筒的有关参数计算方法见附录A。
7.3若某排气筒的高度处于本标准列出的两个值之间,其执行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以内插法计算,内插法的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B;当某排气筒的高度大于或小于本标准列出的最大或最小值时,以外推法计算其最高允许排放速率,外推法计算式见本标准附录B7.4新污染源的排气筒一般不应低于15m,若某新污染源的排气筒必须低于15m时,其排放速率标准值按7.3的外推计算结果再严格50%执行。
2、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3271-2014代替GB 13271-2001)3、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4915-2013 代替GB 4915-2004)4.3.3除储库底、地坑及物料转运点单机除尘设施外,其他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
排气筒高度应高出本体建(构)筑物3m以上。
水泥窑及窑尾余热利用系统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范围内有建筑物时,排气筒高度还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m以上。
4、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 37823—2019)7排放光气、氰化氢和氯气的排气筒高度不低于25m,其他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m(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除外),具体高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关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4.8当执行不同排放控制要求的废气合并排气筒排放时,应在废气混合前进行监测,并执行相应的排放控制要求:若可选择的监控位置只能对混合后的废气进行监测,则应按各排放控制要求中最严格的规定执行5、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 37822—2019)10.34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m(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除外),具体高度以及与周围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关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
![屋面排气管设置规范](https://img.taocdn.com/s3/m/b453d0c4f705cc17552709b8.png)
屋面排气孔设置规范一、编制依据:1)、《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2)、国家建筑设计标准图集12J201 平屋面建筑构造3)、屋面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7-2002二、屋面防水构造做法:屋面防水等级为I级,屋面采用建筑找坡,泛水坡度为2%。
本工程屋面做法分为三种:A、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B、不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C、种植屋面A/B、上人/非上人卷材防水保温屋面(由上向下)构造为:①保护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0双向钢筋)②防水层: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③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④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⑤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⑥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⑦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C、种植屋面(从上到下)①种植土:500mm改良种植土;②滤水排水层:塑料夹层组合排水板H25;土工布一层;③保护层:40mm厚C20细石混凝土随捣随光(内配?6@150双向钢筋);④防水层1:4mm厚改性沥青耐穿刺防水卷材;⑤防水层2:1.5mm厚三元乙丙橡胶防水卷材二道;⑥找平层:20mm厚DS15干粉砂浆找平层;⑦找坡层:轻集料混凝土(轻质泡沫混凝土)2%找坡(最薄处40mm),随捣随光;⑧保温层:20mm厚Creak STP超薄绝热保温板;⑨隔离层:1.2mm厚聚氨酯防水涂膜;⑩基层:钢筋混凝土屋面板表面清理,素水泥浆一道。
三、透气孔施工工艺:3.1 适用范围:屋面排气系统,属于屋面防潮排气技术领域。
在屋面分部施工中,屋面排气孔是为了及时排除找坡层中的水份,在屋面施工中广泛运用,以确保屋面找坡层中的水份及时排除,不会使防水层下的水份因高温蒸发不出,将屋面防水层顶起,破坏防水层。
根据屋面工程技术规范GB50345-2012第4.4.2条第7项,要求封闭式保温层或保温干燥有困难的卷材屋面,宜采取排汽构造措施。
各行业烟囱(排气筒)环保高度要求汇总,排气筒最低高度等规定
![各行业烟囱(排气筒)环保高度要求汇总,排气筒最低高度等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a00d2925bb4cf7ec4bfed025.png)
各行业烟囱(排气筒)环保高度要求汇总,排气筒最低高度等规定标准名称高度附加要求《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新建污染源排气筒高度一般不应低于15m(注:低于15m,排放速率外推法再严严格50%执行);还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若高度达不到要求,排放速率严格50%执行。
《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各种工业炉窑烟囱(或排气筒)最低允许高度为15m;当烟囱(或排气筒)周围半径200m距离内有建筑物时,烟囱(或排气筒)高度还应高于最高建筑物3m以上。
若高度达不到要求,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严格50%执行。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每个新建燃煤锅炉房只能设一根烟囱,烟囱高度应根据锅炉房装机总容量,按表中执行;燃油、燃气锅炉烟囱不低于8米,锅炉烟囱的具体高度按批复的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新建锅炉房的烟囱周围半径200m距离半径200米距离内有建筑物时,其烟囱应高出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
《电镀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m,排放含氰化氢气体的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25m;排气筒高度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高度的排气筒,应按排放浓度限值的50%执行。
《合成革与人造革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般排气筒高度不应低于15m,并高于周围200m半径范围的建筑3m以上;不能达到该要求的排气筒,应按排放限值的50%执行。
《煤炭工业污染物排放标准》除尘设备排气筒高度应不低于15m。
《危险废物焚烧标准》焚烧炉排气筒高度根据焚烧量、废物类型确定,不应低于20m;须高于半径200米范围内最高建筑物5米以上。
《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焚烧处理能力<300t/d,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45m;焚烧处理能力≥300t/d,烟囱最低允许高度为60m;须高于半径200米范围内最高建筑物3米以上。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排气筒最低高度不得低于15m。
挥发性有机物无组织排放控制标准(GB37822-2019)排气筒高度不低于15m(因安全考虑或有特殊工艺要求的除外),具体高度以及周围建筑物的相对高度关系应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确定。
机房层屋面通气管高度
![机房层屋面通气管高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41c5e1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80d8e51.png)
机房层屋面通气管高度(最新版)目录1.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规定2.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设计原则3.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对机房环境的影响4.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安装和维护建议正文一、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规定机房层屋面通气管,是指在机房建筑的屋面上设置的用于排放室内空气和引入新鲜空气的管道。
根据我国《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的规定,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通气管的高度应保证在机房内空气流速不大于 0.5m/s 时,管道出口处的空气流速不超过 10m/s。
2.通气管的高度应满足在机房内任何一点,都能通过管道迅速排放到室外。
二、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设计原则在设计机房层屋面通气管时,应遵循以下原则:1.确保通气管的高度满足上述高度规定。
2.通气管的设计应考虑机房的实际使用需求,保证空气流通和排放效果。
3.通气管的设计应考虑建筑的美观性,尽量与建筑整体风格保持一致。
三、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对机房环境的影响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设置得当,可以有效地改善机房内的空气质量,降低室内温度,提高机房的工作效率。
反之,若通气管的高度设置不合理,可能会导致以下问题:1.机房内空气流通不畅,影响设备的散热效果,可能导致设备过热损坏。
2.机房内空气污浊,影响工作人员的健康和工作效率。
3.通气管高度不足,可能导致雨水、灰尘等杂质进入机房,影响设备的运行安全。
四、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安装和维护建议为了确保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正常运行,应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具体建议如下:1.定期检查通气管的高度是否满足规定要求,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2.定期清理通气管内的灰尘、污垢等杂质,保证管道通畅。
3.定期检查通气管的密封性能,如有损坏应及时修复。
4.对于安装在屋顶的通气管,应定期检查其抗风能力,确保在强风天气下不会出现倾倒等安全隐患。
总之,机房层屋面通气管的高度设置对机房的运行环境具有重要影响。
透气管出屋面工艺标准
![透气管出屋面工艺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dd66d9ed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8e.png)
一、透气管出屋面工艺标准1.适用范围适用于单条塑料管穿屋面。
2.大样图3.规格表套管上边沿离完成面200-250mm。
4.工艺核心要义叙述根据《建筑排水塑料管道工程技术规程》5.1.11,建筑塑料排水管道穿越屋面部位施工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穿越位置应预埋硬聚氯乙烯材料套管,套管上口应高出屋面最终完成面200mm~250mm;(2)套管周围在屋面混凝土找平层施工时,用水泥砂浆筑成锥形阻水圈,高度不应小于套管上沿;(3)管道与套管间的环形缝隙应采用防水胶泥或无机填料嵌实;(4)屋面防水层施工,防水层应高出锥形阻水圈且应与管材周边相粘贴。
二、吊杆式多管道支吊架1.适用范围当吊装点为梁时,可选用A 型,当吊装点为楼板时,一般选用B 型,当考虑到一颗螺栓强度不够采用2 颗及以上螺栓时采用C 型。
2.大样图3.规格表1)a=50mm,相邻两条管道直径D≥DN125 时,b≥70mm,相邻两条管道直径D≤DN100 时,b≥50mm 时。
2)A、B、C 型支架尺寸表(单位:mm)4.工艺核心要义叙述顶爆螺栓安装图中图1 示意将顶爆螺栓放入孔中,图2 示意将螺栓连同通丝杆下拉,同时旋转紧固螺帽将螺栓固定。
三、管道支架连接板1.适用范围A、B、F 适用于垂直安装在梁上和吊装在楼板上的支架,水平安装在墙上或梁上的支架连接板可参照C、D、E。
2.大样图3.规格表(1)连接板A、B、D、E 规格(2)连接板C 规格(3)连接板F 中c≥100mm;(4)锚栓安装,具体可参照03S402 图集P118。
4.工艺核心要义叙述(1)图中“7Md”为孔直径的七倍;(2)建议外委加工,包括剪板工艺、机械钻孔并打磨外形和切口。
5.说明:(1)前面章节只表述了钢管的支架形式。
(2)各种新型复合管道、pvc 管道支架按厂家说明书安装,并应充分考虑管道胀缩设定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
(3)球墨铸铁给水管室内安装应采用法兰连接,不建议采用胶圈连接,如遇有胶圈连接的,三通及弯头部位需加固定支架,如埋地敷设,三通及弯头部位需加固处理。
各种排气管道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
![各种排气管道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https://img.taocdn.com/s3/m/3e79aec1a1c7aa00b52acb10.png)
各种排气管道高出屋序 号内 容1燃煤、燃油锅炉(轻柴油、煤油除外)的烟囱高度2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的烟囱高度3直燃溴化锂烟囱高度4大气污染物排放筒高度5燃气锅炉房、直燃溴化锂机房的燃气放散管高度6工业企业用气车间、锅炉房以及大中型用气设备的放散管7排风口高空排放高度8制冷剂安全阀管道各种情况下高出屋面的要求备 注当达不到时,其烟尘、SO2、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减半。
当达不到时,其烟尘、SO2、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应减半。
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但不得低于8m,烟囱高度高出屋面0.6m以上;距离冷却塔6m以上,或者高出冷却塔塔顶2m以上。
教材P6561、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2、新污染源的排放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达不到要求1时,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达不到要求2时,其排放速率按照7.3外推计算结果严格50%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7.1、7.4条放散管出口应安装在适当位置、应使放散出去的气体不至被吸入室内或通风装置内。
放散管排出口应高出锅炉房屋脊2m以上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屋脊(或平屋顶)1m以上,或设置在地面安全处,并应防止雨雪进入管道和放散物进入房间的措施《城镇燃气设计规范》10.2.391、排放气体无毒无污染时,应高出屋脊0.5m;2、最高允许浓度小于5mg/m3时,应高出屋面3.0m;3、最高允许浓度大于5mg/m3时,应高出屋面5.0m;4、应符合环保卫生防疫排放标准要求;5、高出建筑物空气动力阴影区和正压区(大于1.3H~2.0H新技术措施P55 4.1.4条;排放管应高出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 《冷库》6.4.8;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确定,但不得低于8m,。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哪些规定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哪些规定](https://img.taocdn.com/s3/m/58318bf46edb6f1aff001fec.png)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
哪些规定(总1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烟道和通风道伸出屋面的高度有哪些规定答:烟道和通风道应伸出屋面,伸出高度应有利烟气扩散,并应根据屋面形式、排出口周围遮挡物的高度、距离和积雪深度确定。
一、平屋面伸出高度不得小于0.60m,且不得低于女儿墙的高度。
二、坡屋面伸出高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小于1.50m时,应高出屋脊0.60m; 2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距屋脊1.50~3.OOm时,应高于屋脊,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m; 3 烟道和通风道中心线趴屋脊大于3m时,其顶部同屋脊的连线同水平线之间的夹角不应大于10°,且伸出屋面高度不得小于0.60m。
2。
屋顶排气管设置标准
![屋顶排气管设置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346729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da.png)
屋顶排气管设置标准
1. 引言
本文档旨在确立屋顶排气管设置的标准,以确保建筑物排气系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根据现行法规和建筑规范,以下标准适用于屋顶排气管的设置。
2. 排气管材料要求
- 排气管应采用具有耐高温和防腐蚀性能的材料,如不锈钢或镀锌钢。
- 排气管壁厚度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以确保其足够强度和耐久性。
3. 排气管位置要求
- 排气管应与建筑物屋顶平齐或稍高,以保证排气顺畅,并防止雨水倒流进入排气管。
- 排气管应远离易燃物和可燃物,以减少火灾风险。
4. 排气口要求
- 排气管的排气口应设置在适当的位置,以避免对人员和邻近建筑物造成任何危害。
- 排气口应避免靠近通风口或空气进出口,以免影响建筑物的空气质量和通风效果。
5. 排气管维护要求
- 排气管应定期进行检查和清洁,以确保通畅无堵塞。
-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排气管,应采取防封堵措施,以防止灰尘和异物积聚。
以上是屋顶排气管设置的标准要求,建议依照该标准进行设计和安装,以确保排气系统的良好运行和安全性。
任何涉及特殊情况或法规的具体问题,请咨询相关专业人士或相关部门。
请注意,本文档仅为一般性参考,具体要求请遵循相关法规和建筑规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种排气管道高出屋序 号内 容
1燃煤、燃油锅炉(轻柴油、煤油除外)的烟囱高度
2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的烟囱高度
3直燃溴化锂烟囱高度
4大气污染物排放筒高度
5燃气锅炉房、直燃溴化锂机房的燃气放散管高度
6工业企业用气车间、锅炉房以及大中型用气设备的放散管
7排风口高空排放高度
8制冷剂安全阀管道
各种情况下高出屋面的要求备 注
当达不到时,其烟尘、SO2、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应减半。
当达不到时,其烟尘、SO2、Nox的最高允许排放浓
度应减半。
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确定,但不得低于8m,烟囱高度
高出屋面0.6m以上;距离冷却塔
6m以上,或者高出冷却塔塔顶2m
以上。
教材P656
1、应高出周围200m半径范围内的建筑5m以上;
2、新污染源的排放筒一般不应低于15m 达不到要求1时,应按其高度对应的表列排放速率标准值严格50%执行;达不到要求2时,其排放速率按照7.3外推计算结果严格50%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7.1、7.4条
放散管出口应安装在适当位置、
应使放散出去的气体不至被吸入
室内或通风装置内。
放散管排出
口应高出锅炉房屋脊2m以上
放散管管口应高出屋脊(或平屋
顶)1m以上,或设置在地面安全
处,并应防止雨雪进入管道和放
散物进入房间的措施
《城镇燃气设计规范》10.2.39
1、排放气体无毒无污染时,应
高出屋脊0.5m;2、最高允许浓
度小于5mg/m3时,应高出屋面
3.0m;3、最高允许浓度大于
5mg/m3时,应高出屋面5.0m;4
、应符合环保卫生防疫排放标准
要求;5、高出建筑物空气动力
阴影区和正压区(大于1.3H~2.0H
新技术措施P55 4.1.4条;
排放管应高出周围50m内最高建筑物(冷库除外)的屋脊5m 《冷库》6.4.8;
高出屋面的要求及规范出处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表)
确定,但不得低于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