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导学案的理性思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导学案”的一些理性思考

吴永军

摘要:近几年来,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改革开始流行。“导学案”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学”与“教”之间的关系,是自主课堂建构的一种尝试。但是,导学案在研制、使用、评价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对于这些问题必须加以理性思考,而不能盲目跟风。

关键词:导学案;素质教育;自主学习

近几年来,随着山东杜郎口中学、南京东庐中学以及泰兴洋思中学等一批薄弱学校的崛起,其“起家”的法宝——“导学案”这类“课堂学习材料”等样式(导学稿、讲学稿、学案、预习稿、前置性学习、学习单等等)开始规模化流行,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成为主流。

导学案为什么会迅速走红?我们通常会听到种种冠冕堂皇的理由:为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其走自主学习之路,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而事实上,许多学校移植导学案,主要是看中其能迅速提高学习成绩的神奇效果,我们只要从许多学校为学生设计海量的导学案,让学生整天埋头于导学案的“习题”中,就可以窥见一斑。不过,许多学校实施导学案之后,学生考试成绩似乎的确有了提高。那么,究竟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现象?如何正确看待导学案?本文拟对此展开分析。

一、对于“导学案”的基本认识

就导学案的积极意义而言,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改革,既符合教育教学规律,也符合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要求,还与新课改核心理念十分一致,应当成为未来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之一。

首先,导学案的运用试图改变传统的“师授生受”的教学模式,有效处理“学”与“教”的关系,

凸显“学”的地位。应当说,这一努力是非常符合现代教育规律的。众所周知,教育的核心关系实际上就是“教”与“学”的关系。现代教育区别于传统教育最基本的标志就是从“教师本位”逐渐转向“学生本位”,基于学生的学习需求,以学定教。具体而言,就是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把学习主动权还给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思维空间留给学生,把自学方法教给学生,把自主实践还给学生,重视学生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坚持预习,独立完成作业。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能力不断增长,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因此,对于这种规模化、草根式、民间性的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改革的努力,我们首先应当肯定,应当大力支持这些中小学在重建“教”与“学”关系上的尝试,支持他们在建构自主课堂方面进行探索。

其次,导学案的运用符合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温家宝总理在2005年教师节前接见全国优秀教师的会议上曾指出:“(教育的)第一件事是贯彻启发式教育方针。启发式教育的核心

就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思维。”温总理的讲话切中了教育的要害。独立思考意味着

自主学习,解决“怎样学”的问题;创新思维意味着学什么、获得什么样的素质才算是好的教育的问题。这实际上点明了当前我国课堂教学改革的主要价值取向:赋权,增能,建构自主课堂;同时也为导学案的运用指明了科学方向。

再次,导学案的运用与新课改核心理念十分一致。新课改实施以来,课堂教学究竟应当是怎样的一幅图景?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根据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以下简称《课改纲要》)中提出“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要求来看,具有“共识”的是:以“自主·合作·探究”为标志性的学习方式为主,师生、生生之间通过对话、互动,帮助学生建构知识与意义。《课改纲要》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接受、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并提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导学案”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们在大量的课堂观察以及学校考察中不无遗憾地发现,当前许多学校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以及基于导学案的课堂教学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全面发展教育(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运用导学案之类模式的学校的课堂教学,基本上是以学生对学科知识的学习为主,尤其是把学生限制在“书本”知识的学习上,新课改大力倡导的“三维目标”严重缺失,学生的发展令人堪忧。

其实,使用导学案的学校如果能使学生的学习涵盖方方面面的领域,不仅有学科知识,而且有生活生存能力、人生规划、精神与道德发展、交往能力等,那么,我们对此毫无异议。然而,现实状况是,学生的学习已被窄化为单纯的“学科知识的学习”,甚至是与“中考”、“高考”有关的主要学科的“书本知识的学习”。很显然,这种模式值得人们深刻反思。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杜波依斯曾说过:“所有真正教育的目的不是使人成为木匠,而是使木匠成为人”。“成为人”不可避免地涉及品格的发展和理性的培育。课程的目标就是要培养心智(mind)、心灵(heart)和精神,而不仅仅是学科知识的学习。[1]

现实版导学案模式有把人训练成“木匠”的危险,不仅违背了教育的信念和正确价值观,还违反了新课改的理念。《课改纲要》以及《高中课程改革方案》都明确了培养目标,即“培养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初步具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创新与实践,学生主动学习、合作交流、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正确认识自己、尊重他人、学会交流与合作、具有团队精神、理解文化的多样性,初步面向世界的视野和与其他国家、民族交往的能力……”。对照培养目标及其国家民族的未来发展,反思我们大量运用导学案的课堂教学窄化到怎样的地步,不禁令人不寒而栗。

二是导学案的研制及其使用主要由教师“操控”,并未体现真正的自主课堂。关于“自主课堂”有不同的理解,不过学生“自主学习”应当是“自主课堂”的核心。对于自主学习比较常见的理解是把学生在课外或课堂上的“自学(习)”当成是重要的外显行为,有的甚至规定课堂上学生的“自学(习)”不得少于十分钟。实际上,“自学”并不一定就是自主学习,例如有些导学案教学中“学习目标”或“学习内容”始终由教师设计、控制,这样的“自学”并不是真正意义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